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流程(word版)
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流程演练

应急预案演练记录(二)
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演练演练时间:2013-10-30 演练地点:产房
演练内容:产后出血抢救流程演练
主持人:
参加人员:
新生儿辐射台温度34摄氏度温度调好;喉镜完好;注射器1毫升一个,10毫升一个;生理盐水250ml —瓶;3号(根据估计新生儿体重而定)气管插管导管一根;管芯一根,管芯已经置入导管内,管芯距导管开口1cm ;12号吸痰管一根并与吸引装置连接完好;吸引器压力已经调至O.OImPa ;复苏球囊与氧气连接号氧气浓度8ML(—手轻轻挤压球囊,另一手感受球囊气流);胶布一卷;剪刀一把。
物品准备完毕!(戴上无菌手套)。
二、第一个30秒:
B:接生出一男婴,将婴儿仰卧平放接生台,立即清理呼吸道5秒。
C :报告出生时间。
A: 5秒钟内完成初步评估:(评估内容包括:足月吗?羊水清吗?有呼吸或哭声吗?肌张力好吗?)口述:羊水清,没有哭声没有呼吸,肌张力差,肤色苍白。
请大家立即准备抢救。
C :打新生儿病房电话48621041,简要叙述病情,请新生儿科医生急会诊。
B :快速断脐,将新生儿抱至新生儿辐射台上保暖、摆正体位、清理呼吸道(吸痰)、擦干全身、刺激(弹足底或摩擦背部数下)并重新摆正体位(鼻吸气位)。
A:评估呼吸、心率、肤色。
(评估心率方法:数6秒的心率数乘以10 所得次数)。
口述:呼吸暂停,心率80次。
请使用呼吸气囊进行正压人工
呼吸。
以上步骤于30秒内完成。
三、第二个30秒:
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亮点:三位参演者复苏理论基础熟练,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时间掌
握恰到好处。
新生儿窒息复苏流程图

新生儿窒息复苏流程图触觉1.保持体位2.摆正体位,清理呼吸道3.必要时触觉刺激,仍无啼哭B呼吸如果有呼吸暂停或心率〈100次/分1.用气囊和面罩给新生儿正压通气30秒2.然后评估C循环充分正压通气后心率仍V60次/分1.在继续正压通气的同时吗,开始胸外心脏按压支持循环,通气与按压比例3:12.30秒后再评估,通气与按压比例3:130秒的按压与通气后,停下来测60秒心率如>60次/分,停止胸外按压,继续正压通气如>100次/分,停止正压通气,触觉刺激3.如<60次/分,按压与通气继续进行应用肾上腺素,考虑气管插管D气管插管指征:1.羊水粪染且新生儿无活力2.正压通气需延长3.气囊-面罩通气效果不佳4.需注入肾上腺素E支持呼吸及循环1.肾上腺素的应用2.纳洛酮的应用3.扩容药物的应用4.纠正酸中毒1.确保每次分娩时至少有1名熟练掌握新生儿复苏技术的医护人员在场。
2.加强产儿科合作,在高危产妇分娩前,儿科医师要参加分娩或手术前讨论;在产床前等待分娩及实施复苏;负责复苏后新生儿的监护和查房等。
产儿科医师共同保护胎儿完成向新生儿的平稳过渡。
3.在卫生行政领导干预下降复苏指南及常规培训制度化,以进行不断的培训、复训、定期考核,并配备复苏器械;各级医院须建立由行政管理人员,产科、儿科医师,助产士(师)及麻醉师组成的院内复苏领导小组。
4.在ABCDE复苏原则下,新生儿复苏可分为4个步骤:⑴快速评估和初步复苏;⑵正压通气和氧饱和度监测;⑶气管插管正压通气和胸外按压;⑷药物和(或)扩容。
第二部分新生儿复苏指南一、复苏准备1.每次分娩时有1名熟练掌握新生儿复苏技术的医护人员在场,其职责是照顾新生儿。
2.复苏1名严重窒息儿需要儿科医师和助产士(师)各1名。
3.多胎分娩的每名新生儿都应有专人负责。
4.复苏小组每个成员需有明确的分工,均应具备熟练的复苏技能。
5.新生儿复苏设备和药品齐全,单独存放,功能良好。
二、复苏的基本程序此评估-决策-措施的基本程序在整个复苏中不断重复,见图1。
新生儿窒息复苏步骤的正确顺序

新生儿窒息复苏步骤的正确顺序新生儿窒息是指新生儿在出生后出现呼吸窒息的情况,是儿科急症之一。
及时正确地进行复苏是保证新生儿生命安全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正确顺序和步骤,以帮助医务人员或家长在紧急情况下做出正确的抢救行动。
一、准备工作:1. 快速判断:当发现新生儿窒息时,首先需要快速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复苏。
观察新生儿有无呼吸或心跳,并注意其皮肤颜色,若无呼吸或心跳且皮肤发绀,则需要立即进行复苏。
2. 叫喊帮助:在准备复苏的同时,需要叫喊帮助,以确保有其他人员前来协助。
二、复苏步骤:1. 通气:新生儿窒息复苏的首要步骤是通过通气来重新建立呼吸。
正确的通气方式是使用面罩和呼吸袋,将面罩紧密地贴合在新生儿面部,并使用适当的氧气浓度进行通气。
每次通气时间约为2-3秒钟,频率维持在每分钟40-60次。
2. 心脏按压:若经过30秒的通气后新生儿仍无心跳,应立即进行心脏按压。
将新生儿平放在坚硬的平面上,使用两指法(两拇指或两指中指)进行心脏按压,每分钟按压次数维持在120-150次,并保持按压的深度为1.5-2.0厘米。
3. 再次通气:经过每次心脏按压后,需要再次进行2-3秒钟的通气。
确保新生儿面罩的紧密贴合,氧气浓度适当,并注意观察胸廓隆起和下陷情况,以确认通气是否有效。
4. 药物使用:若经过30秒的心脏按压和通气后新生儿仍无心跳,可以考虑使用药物进行复苏。
一般情况下,使用肾上腺素注射液,剂量为0.01-0.03毫克/千克,静脉注射,随后继续进行心脏按压和通气。
5. 呼吸管插入:在复苏过程中,如果新生儿无法维持通气,可考虑进行气管插管。
正确地插入气管管道,并确保管道通畅,从而确保新生儿气道通畅。
三、持续监测和评估:进行新生儿窒息复苏后,需要进行持续的监测和评估,以确保复苏措施的有效性和继续调整抢救方案。
同时,要及时记录复苏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如开始复苏的时间、药物使用剂量等。
四、就医处理:在进行新生儿窒息复苏后,无论复苏是否成功,都需要及时就医处理。
完整版)新生儿窒息复苏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完整版)新生儿窒息复苏的应急预案及程序1、在临产时,如果发现胎儿宫内缺氧或宫内窘迫,应立即向家属说明病情,并通知二线值班医生采取适当措施纠正缺氧状态,并根据具体情况尽快结束分娩。
二线值班医生应在接到通知后10分钟内到场。
2、在分娩准备接生时,应立即通知新生儿科医生。
新生儿科医生接到通知后5分钟内到场,并做好窒息复苏准备工作。
3、如果在剖宫产术中预计新生儿会发生窒息,应立即通知新生儿科医生。
新生儿科医生应在接到通知后5分钟内到达手术室,并做好窒息准备工作。
4、新生儿科医生到达产房或手术室后,应立即组织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小组,并做好备用。
抢救小组应由至少3人组成,包括新生儿科医生,并应分工,由新生儿科医生领导。
5、如果病房发生窒息,护士应立即抱入产房进行初步复苏,并同时通知产科值班医生及新生儿科医生。
6、如果发生新生儿窒息,应严格按窒息复苏抢救流程实施抢救。
如果新生儿出生5分钟仍未建立自主呼吸,应立即通知新生儿科主任到场指挥抢救,并再次向家属说明病情。
7、如果窒息复苏10分钟仍未建立自主呼吸,应立即通知医务科或总值班组织我院抢救小组到场,并再次向家属说明病情。
必要时,应联系转院。
8、窒息复苏后,新生儿应转入儿科进一步诊治。
应急预案及程序:1、立即通知医师,组成抢救小组进行抢救。
2、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如果心率小于100次/分,应给予正压人工通气;如果心率小于60次/分,应进行胸外按压30秒;如果心率小于60次/分,应遵医嘱给予药物复苏;如果心率大于60次/分,应停止胸外按压,继续正压通气。
同时,应评价皮肤颜色、四肢青紫或红润,观察紫绀、给氧、病情变化。
3、准备各种抢救药物器械。
4、复苏后,应严密观察生命征及病情变化,加强保暖,并做好记录。
程序:1、发现患儿呼吸暂停或心率小于100次/分。
2、检查,呼叫医生,摆好体位,垫高头肩部1.5—2cm,置于鼻吸气位保持呼吸道通畅。
3、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先口后鼻。
新生儿窒息复苏的应急预案

新生儿窒息复苏的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新生儿窒息是指婴儿在出生后无法正常呼吸或者呼吸不足,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窒息。
窒息是婴儿最常见的急救情况之一,因此制定一份完善的新生儿窒息复苏的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新生儿窒息复苏的应急预案的标准格式。
二、目的和范围本应急预案的目的是为了提供在新生儿窒息情况下的紧急救助措施,以确保新生儿在窒息发生后能够及时得到有效的急救处理。
本预案适合于医院、产房、儿科诊所等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以及相关人员。
三、应急预案的内容1. 紧急呼叫- 当发现新生儿窒息时,即将通过内部通信系统或者呼叫器呼叫医疗急救团队。
- 在呼叫过程中,提供准确的窒息症状描述和患儿的位置信息。
2. 现场评估- 医务人员应即将到达现场,并进行快速评估患儿的呼吸、心跳和意识状态。
- 使用Apgar评分系统对患儿的状况进行评估,以确定紧急处理的优先级。
3. 呼吸道管理- 确保患儿的呼吸道通畅,首先采取非侵入性的方法,如头后仰、清除口腔分泌物等。
- 如果非侵入性方法无效,应即将进行气管插管或者使用面罩和呼吸囊进行人工通气。
4. 心肺复苏- 如果患儿没有心跳或者心跳极其微弱,应即将开始心肺复苏。
- 采用按压-通气比例为3:1进行心肺复苏,每分钟按压频率为100-120次,每次按压深度为1/3胸廓先后径。
- 心肺复苏过程中,医务人员应定期检查患儿的心律和自主呼吸,调整按压和通气的频率和深度。
5. 药物应用- 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如果患儿仍然没有反应,可以考虑使用药物进行支持治疗。
- 常用的药物包括肾上腺素、碳酸氢钠等,但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决定是否使用药物。
6. 专科抢救- 如果在进行基础生命支持后,患儿仍然没有恢复,应立即将患儿转移到儿科重症监护室或者其他专科抢救设施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和监测。
四、应急预案的实施1. 培训和演练- 所有医务人员应定期接受新生儿窒息复苏的培训和演练,以确保掌握正确的急救技能和应对策略。
简述新生儿窒息复苏方案

(3)营养支持:根据新生儿情况,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
四、复苏团队及培训
1.复苏团队:由新生儿科医生、护士、助产士等组成。
2.培训:定期对复苏团队成员进行新生儿窒息复苏技能培训,确保熟练掌握复苏技巧。
五、复苏记录及评估
1.复苏记录:详细记录复苏过程、药物使用、生命体征变化等情况。
b.呼吸机支持:使用新生儿呼吸机提供正压通气,调整呼吸参数以适应患儿需求。
c.心脏按压:若心率低于60次/分钟,同时进行心脏按压,按压频率为90次/分钟。
4.药物治疗:
-根据新生儿对复苏的反应,考虑使用肾上腺素和其他药物。
-所有药物使用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遵循正确的剂量和给药途径。
5.监测与评估:
-在复苏过程中,持续监测新生儿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和酸碱平衡。
2.紧急响应:一旦发现窒息迹象,立即启动复苏流程,确保在黄金抢救时间内采取有效措施。
3.分级处理:根据窒息的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复苏措施,包括初级和高级生命支持。
4.团队协作:复苏过程中,各专业人员应密切配合,确保复苏措施无缝衔接。
三、复苏流程
1.初步评估:
-在新生儿出生后立即进行快速评估,包括观察呼吸、心率、肤色和反应性。
2.复苏评估:对复苏效果进行评估,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持续改进复苏方案。
六、合规性保障
1.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复苏方案合法合规。
2.加强内部管理,规范操作流程,提高复苏成功率。
3.定期对复苏方案进行审查和修订,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本复苏方案旨在为新生儿窒息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治,降低窒息导致的伤残和死亡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根据患儿具体情况灵活运用,确保复苏效果。各部门应密切协作,共同为新生儿健康保驾护航。
新生儿窒息复苏的应急预案

新生儿窒息复苏的应急预案标题:新生儿窒息复苏的应急预案
引言概述:
新生儿窒息是指出生后不久由于窒息原因导致呼吸困难的情况,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危及生命。
因此,了解新生儿窒息的应急预案对于保护新生儿的生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新生儿窒息复苏的应急预案。
一、识别窒息迹象
1.1 观察婴儿呼吸
1.2 观察婴儿面部颜色
1.3 观察婴儿四肢活动情况
二、清除呼吸道阻塞
2.1 采用头部俯仰法
2.2 采用背部拍击法
2.3 采用口对口呼吸法
三、进行心肺复苏
3.1 寻找心脏按压位置
3.2 进行心脏按压
3.3 进行口对口呼吸
四、立即就医
4.1 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4.2 将患儿送往医院
4.3 在急救过程中保持冷静
五、预防新生儿窒息
5.1 孕期保健
5.2 生产过程中的监测
5.3 出生后的护理与观察
结论:
新生儿窒息是一种十分危险的情况,家长和医护人员都应该了解应急预案并掌握相关急救技能。
通过及时的识别、清除呼吸道阻塞、心肺复苏和立即就医等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新生儿的生命安全。
同时,预防新生儿窒息也是非常重要的,孕期保健、生产过程中的监测以及出生后的护理与观察都是至关重要的。
希望每位家长和医护人员都能够认真对待新生儿窒息这一问题,为新生儿的健康和安全保驾护航。
新生儿窒息抢救预案模板

一、预案背景新生儿窒息是指新生儿出生后因各种原因导致呼吸功能异常,出现呼吸困难、面色青紫等症状,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为保障新生儿生命安全,提高抢救成功率,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医护人员对新生儿窒息的识别和抢救能力。
2. 确保新生儿窒息抢救工作有序、高效进行。
3. 降低新生儿窒息的死亡率。
三、预案组织结构1. 成立新生儿窒息抢救领导小组,负责抢救工作的全面协调和指挥。
2. 设立抢救小组,负责具体抢救操作。
3. 设立护理小组,负责新生儿窒息后的护理工作。
四、预案内容1. 抢救流程(1)发现新生儿窒息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通知抢救小组。
(2)抢救小组迅速到位,进行初步评估:观察新生儿呼吸、心率、肌张力、面色等。
(3)清理呼吸道:用吸球或吸管迅速吸干口、鼻咽部分泌物。
(4)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新生儿置于头轻微仰伸位,避免胎头过度屈曲及仰伸。
(5)给予正压通气:使用复苏气囊或气管插管进行正压通气。
(6)胸外心脏按压:如有需要,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7)持续观察:密切观察新生儿呼吸、心率、肌张力、面色等变化。
2. 抢救措施(1)保暖:将新生儿置于预热的辐射保暖台上,或用预热的毯子裹住新生儿。
(2)清理呼吸道:清除口腔、鼻咽部羊水和粘液。
(3)正压通气:使用复苏气囊或气管插管进行正压通气。
(4)胸外心脏按压:如有需要,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5)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需要,给予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氨茶碱等药物治疗。
3. 抢救记录(1)详细记录新生儿窒息抢救过程,包括抢救时间、抢救措施、抢救效果等。
(2)将抢救记录存档,以便后续分析、总结和改进。
五、预案实施与培训1.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新生儿窒息抢救培训,提高抢救技能。
2. 加强对新生儿窒息抢救预案的宣传,提高医护人员对预案的知晓率。
3.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检验预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六、预案评估与改进1. 对新生儿窒息抢救预案实施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