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2.蛋白尿、血尿待查行肾穿刺活检临床路径

合集下载

泌尿外科临床路径(13个)

泌尿外科临床路径(13个)

肾癌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肾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肾癌(ICD-10:C64,D09.101)行腹腔镜肾癌根治术(ICD-9-CM-3:55.5107)(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病史。

2.体格检查。

3.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适合腹腔镜手术。

2.能够耐受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64,D09.101肾癌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天。

术前所必需检查的项目:1.血、尿常规;2.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型、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胸片,心电图。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为入院≤3天。

1.麻醉方式:全麻或联合硬膜外麻醉。

2.手术方式:腹腔镜肾癌根治术。

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必要时用抗菌药物。

4.输血:必要时。

(九)术后住院恢复≤9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尿常规;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

2.术后抗菌药物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十)出院标准。

1.一般情况良好。

2.切口愈合好。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2.术后原伴随疾病控制不佳,需请相关科室会诊,进一步诊治。

3.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

国家卫计委2009-2017年1212个临床路径

国家卫计委2009-2017年1212个临床路径
1010个临床路径清单
(2016年12月)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备注
公示年份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备注
公示年份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病种名称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 性早熟 新生儿窒息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低血糖症 儿童过敏性紫癜 毛细支气管炎 儿童支气管哮喘 儿童肾病综合征 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儿童病毒性脑炎 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 婴儿腹泻 急性支气管炎 直肠癌术前放疗 肺癌放疗 乳腺癌放疗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131I治疗 小细胞肺癌化疗 肾癌内科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化疗 食管癌化疗 结直肠癌术后化疗 乳腺癌辅助化疗 肝胆管细胞癌化疗 原发性肝癌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 胃癌术后辅助化疗 耐多药肺结核 初治菌阳肺结核 复治肺结核 初治菌阴肺结核 儿童肺结核 腹股沟斜疝 扳机指 包茎或包皮过长 化脓性阑尾炎 皮脂囊肿 脐茸 单侧隐睾(腹股沟型) 发育性髋脱位(2岁以上) 婴儿型先天性膈疝或膈膨升 先天性漏斗胸 先天性脐膨出 小儿隐匿性阴茎 小儿鞘膜积液 小儿腹股沟斜疝 肾母细胞瘤术后化疗 儿童颅骨凹陷性骨折 儿童房间膈缺损 儿童室间膈缺损 单侧隐睾(腹股沟型) 先天性脑积水 第 1 页,共 19 页

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链球菌感染后)临床路径(2019年版)

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链球菌感染后)临床路径(2019年版)

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链球菌感染后)临床路径(2019年版)一、急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链球菌感染后)(ICD-10:N00+B95.5)。

(二)诊断依据根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江载芳,申昆玲,沈颖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第8版)、《儿科学》(王卫平,孙锟、常立文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9版)。

1.临床上有少尿,血尿,水肿,高血压。

2.血清补体C3下降。

3.伴随链球菌感染的证据,抗链球菌溶血素O明显升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9版)。

1.休息:急性期需卧床2~3周,直到肉眼血尿消失,水肿减退,血压正常,即可下床轻微活动。

2.饮食:以低盐饮食为好,严重水肿或高血压者需无盐饮食。

有氮质血症者应限制蛋白摄入,可给予优质动物蛋白0.5g/(kg·d)。

3.病因治疗:积极治疗链球菌感染,首选青霉素类或头孢类抗菌药物治疗10~14天,过敏患儿可改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治疗。

4.对症治疗:利尿消肿;降压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5.并发症防治:急性肾功能不全的防治、高血压脑病的防治、严重循环充血的防治。

(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00 + B95.5急性肾小球肾炎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2~7天(指工作日)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补体、ASO;(3)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钙磷代谢、凝血功能、ANA、dsDNA、ANCA、CRP、ESR、BNP;(4)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位相或尿红细胞形态;(5)腹部超声、泌尿系超声、X线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肾内科临床路径(10个)

肾内科临床路径(10个)

终末期肾脏病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终末期肾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终末期肾脏病(ICD-10:N18.0)行自体动脉-静脉内瘘成型术(ICD-9-CM-3:39.27)(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的《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进行诊断。

1.有或无慢性肾脏病史。

2.实验室检查:肾小球滤过率或eGFR小于15ml/min/1.73m2,残余肾功能每周Kt/V小于2.0。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的《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进行治疗。

1.血液透析:有腹膜透析绝对禁忌症,需要建立血液透析通路。

对于糖尿病肾病、伴严重心血管并发症等患者,可酌情提早建立血管通路。

2.征得患者或其代理人的同意,自愿选择。

(四)标准住院日为10-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18.0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2-7天(工作日)完善检查。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丙型、HIV、梅毒等)、铁代谢、iPTH;(3)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4)双上肢动脉、深静脉彩超(血液透析)。

2.根据患者病情,必要时行浅静脉DSA、MRA或CTA。

(七)选择用药。

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8天(视病情决定)。

1.麻醉方式:局部麻醉。

2.术中用药:常规局部麻醉用药,肝素,生理盐水。

3.输血:视术中出血情况。

(九)术后住院恢复2-6天。

术后用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用药时间1-2天。

肾内科疾病临床路径(二)

肾内科疾病临床路径(二)

(3)感染相关指标:降钙素原、真菌 G 试验、GM 试 验、IL-6、结核三项、PPD 试验等。
(4)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 (5)冷球蛋白、血和尿免疫固定电泳、血和尿轻链定 量、肿瘤标志物。 (八)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1.根据病情,积极纠正水、电解质、酸碱紊乱,加强支 持治疗。 2.必要时肾脏替代治疗。 3.必要时抗感染治疗。 4.激素或激素联合血浆置换治疗。 (九)手术日为入院第 2~7 个工作日之内(如需肾活 检) 1.麻醉方式:局部麻醉。 2.术前准备:术前停用一切抗凝药物(包括具有活血化 瘀作用的中药)天数视药物种类而定,复查凝血功能正常。 3.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 4.输血:视病情而定。 5.病理:行免疫荧光、光镜及电镜检查。 (十)出院标准 1.肺出血停止,X 线胸片或肺部 CT 显示肺出血基本吸收; 无低氧血症。
2.肾功能稳定。 3.无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有严重肾外合并症或严重急性肾损伤并发症,需要在 住院期间处理。 2.新出现其他系统合并症,需要住院治疗。 3.出现治疗相关的并发症,需要住院期间处理。
二、I 型新月体肾炎血浆置换治疗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 I 型新月体肾炎(ICD-10:N01.7)/Goodpasture 综合征(ICD-10: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重 点 医 嘱
住院第 3~7 天
住院第 8~14 天
住院第 15~30 天 (出院日)
□ 继续强化血浆置换治疗 □ 继续强化血浆置换治疗, □ 肺出血停止、X 线胸片显
□ 激素冲击治疗
监测抗 GBM 抗体浓度
示肺出血基本吸收;无
□ 肺出血、肺部感染治疗 □ 监测肾功能、电解质、血 低氧血症

临床路径-肾脏内科(4个)(卫办医政发〔2009〕226号)

临床路径-肾脏内科(4个)(卫办医政发〔2009〕226号)

终末期肾脏病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终末期肾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终末期肾脏病(ICD-10:N18.0)行自体动脉-静脉内瘘成型术(ICD-9-CM-3:39.27)(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的《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进行诊断。

1.有或无慢性肾脏病史。

2.实验室检查:肾小球滤过率或eGFR小于15ml/min/1.73m2,残余肾功能每周Kt/V小于2.0。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的《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进行治疗。

1.血液透析:有腹膜透析绝对禁忌症,需要建立血液透析通路。

对于糖尿病肾病、伴严重心血管并发症等患者,可酌情提早建立血管通路。

2.征得患者或其代理人的同意,自愿选择。

(四)标准住院日为10-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18.0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2-7天(工作日)完善检查。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丙型、HIV、梅毒等)、铁代谢、iPTH;(3)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4)双上肢动脉、深静脉彩超(血液透析)。

2.根据患者病情,必要时行浅静脉DSA、MRA或CTA。

(七)选择用药。

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8天(视病情决定)。

1.麻醉方式:局部麻醉。

2.术中用药:常规局部麻醉用药,肝素,生理盐水。

3.输血:视术中出血情况。

(九)术后住院恢复2-6天。

术后用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用药时间1-2天。

泌尿外科临床路径(13个)

泌尿外科临床路径(13个)

肾癌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肾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肾癌(ICD-10:C64,D09.101)行腹腔镜肾癌根治术(ICD-9-CM-3:55.5107)(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病史。

2.体格检查。

3.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适合腹腔镜手术。

2.能够耐受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64,D09.101肾癌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天。

术前所必需检查的项目:1.血、尿常规;2.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型、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胸片,心电图。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为入院≤3天。

1.麻醉方式:全麻或联合硬膜外麻醉。

2.手术方式:腹腔镜肾癌根治术。

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必要时用抗菌药物。

4.输血:必要时。

(九)术后住院恢复≤9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尿常规;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

2.术后抗菌药物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十)出院标准。

1.一般情况良好。

2.切口愈合好。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2.术后原伴随疾病控制不佳,需请相关科室会诊,进一步诊治。

3.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

蛋白尿、血尿待查行肾穿刺活检临床路径.pdf

蛋白尿、血尿待查行肾穿刺活检临床路径.pdf

蛋白尿、血尿待查行肾穿刺活检临床路径(2016年版)一、蛋白尿、血尿待查行肾穿刺活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入院第一诊断为蛋白尿(ICD-10:R80)和/或血尿(ICD-10:R31),肾功能不全(ICD-10:N18),恶性高血压(ICD-10:),肾病综合征(ICD-10:N04),慢性肾小球肾炎(ICD-10:N03),隐匿性肾小球肾炎(ICD-10:N03),急性肾小球肾炎(ICD-10:N00),IgA肾病(ICD-10:N02);狼疮性肾炎(ICD-10:N08/M32),乙肝病毒相关性肾小球肾炎(ICD-10:NB18),过敏性紫癜性肾炎(ICD-10:D69),糖尿病肾病(ICD-10:N08/E1),骨髓瘤肾病(ICD-10:N08/C90),肾淀粉样变性(ICD-10:N08/E85),肥胖相关性肾小球肾炎(ICD-10:N05),妊娠相关性肾病(ICD-10:O12);薄基底膜肾病(),Alport综合征(ICD-10:Q87.8);慢性间质性肾炎(ICD-10:N12),急性药物过敏性间质肾炎(ICD-10:N12),恶性高血压(),高血压肾损害(ICD-10:I12);微小病变病(ICD-10:N05),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ICD-10:N05.301),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ICD-10:N05.501),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ICD-10:N05.501),膜性肾病(ICD-10:N04.2),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ICD-10:N05)。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或修订的《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和《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诊断及其分类标准》进行诊断。

1.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0.15克。

2.血尿,尿红细胞>3个/高倍视野。

3.肾功能不全,血肌酐超过正常值范围高限。

4.恶性高血压,舒张压≥130mmHg,高血压眼底III-Ⅳ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蛋白尿、血尿待查行肾穿刺活检临床路径
(2016年版)
一、蛋白尿、血尿待查行肾穿刺活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入院第一诊断为蛋白尿(ICD-10:R80)和/或血尿(ICD-10:R31),肾功能不全(ICD-10:N18),恶性高血压(ICD-10:),肾病综合征(ICD-10:N04),慢性肾小球肾炎(ICD-10:N03),隐匿性肾小球肾炎(ICD-10:N03),急性肾小球肾炎(ICD-10:N00),IgA肾病(ICD-10:N02);狼疮性肾炎(ICD-10:N08/M32),乙肝病毒相关性肾小球肾炎(ICD-10:NB18),过敏性紫癜性肾炎(ICD-10:D69),糖尿病肾病(ICD-10:N08/E1),骨髓瘤肾病(ICD-10:N08/C90),肾淀粉样变性(ICD-10:N08/E85),肥胖相关性肾小球肾炎(ICD-10:N05),妊娠相关性肾病(ICD-10:O12);薄基底膜肾病(),Alport综合征(ICD-10:Q87.8);慢性间质性肾炎(ICD-10:N12),急性药物过敏性间质肾炎(ICD-10:N12),恶性高血压(),高血压肾损害(ICD-10:I12);微小病变病(ICD-10:N05),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ICD-10:N05.301),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ICD-10:N05.501),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ICD-10:N05.501),膜性肾病(ICD-10:
N04.2),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ICD-10:N05)。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或修订的《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临床技术操作规-肾脏病学分册》和《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诊断及其分类标准》进行诊断。

1.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0.15克。

2.血尿,尿红细胞>3个/高倍视野。

3.肾功能不全,血肌酐超过正常值围高限。

4.恶性高血压,舒压≥130mmHg,高血压眼底III-Ⅳ级。

(三)标准住院日为7-14天。

(四)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蛋白尿、血尿、肾功能不全诊断标准。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见相关路径。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五)住院后3-7天(指工作日)需完成的检查项目。

1.住院后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OB;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蛋白电泳、CRP、 ESR、免疫指标、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HIV等);
(3)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位相;
(4)B超(肝胆胰脾双肾形态大小、输尿管和膀胱)、胸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除上述检查,必要时检查:结核菌素试验、ANCA、抗GBM抗体、HLA-27、超声心动图、双肾血管彩超、甲状腺功能、血和尿β2微球蛋白、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血和尿免疫固定电泳、血和尿轻链定量、血和尿重金属、肿瘤标志物、RAAS、皮质醇、儿茶酚胺、VMA、电测听、眼底镜和裂隙灯检查、肺部CT等。

3.如无禁忌,行肾活检病理检查,明确诊断及病理类型,以指导治疗,评估预后。

(六)选择用药。

1.控制血压、减少尿蛋白:血管紧素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素受体拮抗剂(ARB)(必要时)。

2.利尿消肿药
如果肾穿刺前使用了抗凝药或抗血小板药,宜提前5-7天停用抗血小板药(包括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提前3天停用抗凝药。

(七)肾穿刺病理检查。

如果患者入院前已完成穿刺前的检查和准备,住院后即可进行肾活检。

如果患者住院后开始安排肾活检前的检查和准备,则在完成评估后行肾活检。

1.麻醉方式:局麻。

2.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

3.取材方式:经皮肾活检。

4.组织病理:石蜡切片行光镜检查,冰冻切片行免疫荧光检查,戊二醛固定的标本行电镜检查。

根据病情必要时特殊染色。

(八)穿刺后用药。

1.肾穿刺术后根据情况选择性使用止血药。

2. 3.根据肾活检病理诊断(分期、分级或分型)结合临床表现,确定治疗方案,必要时合理使用ACEI、ARB、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和免疫抑制剂、抗凝药、抗血小板药、降脂药、利尿药、胃粘膜保护剂、钙片等。

(九)出院标准。

1.临床诊断和病理诊断明确。

2.临床表现(血压、尿蛋白、血尿、肾功能)稳定或者好转。

3.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出现肾功能急剧恶化、恶性高血压、血栓栓塞、较重感染等严重并发症,需要在住院期间处理。

2.新出现其他系统合并症,需要住院治疗。

3.出现治疗相关的并发症,或肾穿刺并发症,需要住院
期间处理。

4.根据临床或病理结果需激素强化治疗及血浆置换等治疗。

5.患者持续严重低白蛋白血症,严重水肿伴胸腹水,利尿剂不敏感,需延长住院观察,必要时需血液净化治疗辅助者。

6.由于患者自身的原因,如不合作等不能继续临床路径者。

7.经讨论决定不行肾穿刺者。

二、蛋白尿、血尿行肾穿刺活检的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蛋白尿(ICD-10:R80)/血尿(ICD-10:R31)
患者: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0-14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