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40、C50钢纤维砼配合比设计_pdf

合集下载

C50钢纤维砼配合比报告

C50钢纤维砼配合比报告

C50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报告一、试配要求和引用标准1、砼配制强度为59.9MPa,用于桥面伸缩缝;2、坍落度120mm ~160mm;3、《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4、《纤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221 -2010);5、《钢纤维桥涵施工技术混凝土结构与施工规程》(C ECS2-92);6、《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GTF50-2011);7、根据业主要求,在咨询单位共同参与下,按高性能混凝土要求,设计该配合比如下。

二、原材料1、水泥:中国长城铝业公司水泥厂P·O52.5水泥;2、砂:信阳中砂,细度模数2.76;3、碎石:贾峪石料厂,碎石最大粒径为20mm,采用5-20mm连续级配碎石,其中10-20mm碎石占70%,5-10mm碎石占30%;4、水:饮用水;5、矿渣粉:郑州顺宝水泥股份有限公司S95级矿渣粉;6、外加剂:北京市罗拉化学科技有限公司PC-J100型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减水率25%,掺量为1.1%。

7、钢纤维:掺量为46kg/ m3。

三、计算初步配合比1、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值(f cu,o)设计强度标准值f cu,k=50Mpa,保证率系数t=1.645,标准差ó=6MPaf cu,o =f cu,k + 1.645×ó=50+1.645×6=59.9 (Mpa)2、计算水胶比(W/(C+K))W/(C+K)=a a.f ce/ (f cu,o+ a a a b. f ce)式中回归系数a a为0.46,a b为0.07,f ce根据水泥强度等级选为52.5MPa,f cu,o为混凝土配制强度值59.9 Mpa。

W/(C+K)=0.46×52.5/(59.9+0.46×0.07×52.5)=0.39为了保证混凝土强度,根据经验采用W/(C+K)值为0.28。

3、根据施工环境和施工条件两方面的要求,结合以往的经验选取用水量m wo为192.7 kg/m3,掺加北京罗拉PC-J100型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减水率ß为25%,掺加减水剂的混凝土用水量m wam wa=m wo(1-ß)=192.7×(1-0.25)=144.5kg/m34、计算单位胶凝材料用量(m co)m co= m wa/ (W/(C+K))=144.5/0.28=516 kg/m3为了能得到和易性优良、耐久性良好的、施工方便的高性能高强度混凝土,根据以往的经验,将该配合比中加入部分矿渣粉来满足这几方面的要求。

C40配合比设计说明书

C40配合比设计说明书

C40砼配合比计算书一、设计说明:本合同段的空心板、支座、垫石、系梁、盖梁、柱、肋板、台帽、耳背墙等均采用C40砼。

据施工图纸和技术规范要求,对该配合比进行设计,通过对配合比和原材料的各项技术指标试验,确定该配合比所用的材料和最佳配合比例。

二、设计规程:1、《JGJ55-2011 普通砼配合比设计规程》2、《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2003年版)3、《湖南邵坪高速公路设计文件及图纸》4、《JTG/T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5、《JTG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6、《JTG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三、设计要求:1、混凝土拌合物应该有良好的和易性,无显著的离析,泌水现象;2、拌合物坍落度为120mm-160mm;3、碎石的最大粒径4.75mm-31.5mm,符合连续级配;4、砼设计强度等级为C40,采用机械拌和;5、细集料为级配良好的Ⅱ区中砂;6、水为透明,洁净天然水。

四、原材料说明:1、砂:衡阳湘粤砂场Ⅱ区中砂,表观密度(g/cm³):2.630 细度模数:2.9;2、碎石:新邵县秋明采石场生产的4.75~9.5mm、19~31.5mm、9.5-19mm三级混合料。

(掺配比例4.75~9.5mm 为:20%:9.5~19mm为30%:19~31.5mm为50%)表观密度(g/cm³):2.666,空隙率:40.7%3、水泥:邵阳南方牌P.O42.5Mpa水泥;4、水:地下干净水;5、外加剂:北京新中岩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五、坍落度:C40配合比坍落度设计为:120mm-160mm。

六、砼配合比计算:1、确定混凝土试配强度fcu,o: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为40MPa,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及施工水平,取标准差δ=5.0MPa,混凝土配制强度为fcu,o=40+1.645*5=48.2 Mpa式中: f cu,o—--砼配制强度f cu,k—--砼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1.645—强度保证率为95%时的概率系数δ———强度标准差2、计算水灰比:w/c=a a*fce/(fcu,o+a a*a b*fce)=0.53*42.5/(48.2+0.53*0.2*42.5)=0.43式中:аɑ----回归系数,采用碎石取0.53аb----回归系数,采用碎石取0.20f ce—---42.5加入高效减水剂,调整W/C=0.353、选定用水量:根据坍落度数值及所用细集料为中砂,碎石最大粒径为31.5mm,选用混凝土用水量为200kg/m3。

C50钢纤维砼

C50钢纤维砼

C50钢纤维砼配合比一、设计情况:砼抗压强度等级为C50,使用部位:伸缩缝等。

二、原材料情况:1.水泥所用水泥,采用宾西水泥厂生产的虎鼎牌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工地试验室检验合格。

2.碎石:产地为新华石场,规格5mm-31.5mm,表观密度2.737g/cm3,松装密度为1555kg/m3,空隙率43.2%,针片状含量12.6%,压碎值8.2%,含泥量0.6%。

3.砂:产地为佳木斯港务局,表观密度 2.609g/m3,松装密度1580kg/m3,含泥量1.7%,孔隙率39.4%,细度模数MX=2.74,为Ⅱ区中砂。

三、水泥砼配合比计算按照国家标准JGJ55-2000«普通砼配合设计规程»要求的计算方法和步骤,同时参照JTJ041-2000«桥涵施工技术规程»有关技术要求进行C50砼配合比计算.(一)初步配合比计算:1.配制强度f cuf cu=f cu,k+T.δ=50+1.645×6.0=59.9MPa式中 f cu砼施工中配制强度 MPa.T 置信度界限,P=95%时T=1.645.δ砼强度标准差,当强度等级为C40以上时,δ取6.02.计算水灰比(W/C)根据经验和试配确定水灰比为0.323.确定单位用水量(Mw)。

本设计中的C50砼为纤维砼,碎石最大粒径为31.5mm,施工时要求坍落度为5-7cm,使用的细集料为中砂,故初选用单位用水量:185kg/m3。

由于掺入减水剂后,可以减水18%。

实际用水量为Mw=185×(1-0.18)=152 kg/m3。

4.计算单位水泥用量:按强度要求计算单位用水泥量,由于已经计算出水灰比,并选出单位用水量,所以计算单位水泥用量按下式进行Mc=Mw×C/W=152/0.32=475kg/m3经对比可知该水泥单位用量满足最小水泥用量,所以取Mc=475 kg/m3。

5.选定砂率(βs)按JG55-2000表4.0.2,水灰比及碎石最大粒径,选砂率为34%。

C40(1)普通砼配合比

C40(1)普通砼配合比

C40普通砼配合比设计一、设计依据1、普通砼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00)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二、适用范围预制板梁、桥面现浇砼工程 三、设计坍落度:70—90mm 四、采用材料1、水泥:产地:秦岭水泥厂(秦岭牌)规格:P.052.5R 。

2、碎石:产地:铜川风华石料厂规格:4.75~19mm 连续级配碎石,其中4.75~9.5mm 用量为15%,9.5~19mm 用量为85%。

3、黄砂:产地:灞河 规格:中砂4、水: 饮用水5、减水剂:产地:山西黄腾外加剂厂规格:UNF-3C 缓凝高效减水剂,减水率为:15%掺量为水泥用量的0.9%. 五、计算初步配合比 1、计算配制强度(f cu,0)f cu,0 = f u,k +1.645 σ= 40+1.645×6=49.9(MPa) 2、计算水灰比(w/c )w/c == = 0.48a a ·f cef cu,0+a a ·a b ·f ce0.46×1.03×52.5 49.9+0.46×0.07×1.03×52.53、确定砂率βs根据水灰比、砂、石料规格及坍落度要求,选定砂率为34% 4、确定每m 3砼的用水量(m wo )根据选定砂率34%、石料规格及坍落度要求,选定用水量为200Kg ,因掺加UNF-2C 缓凝高效减水剂,可减水15%,所以实际用水量为200×(1-15%)=174Kg 。

5、计算每m 3砼的水泥用量(m co )m co = = = 362 (Kg )按耐久性校核后符合要求。

6、计算每m 3砼中减水剂用量 362×0.9%=3.258(Kg )8、计算每m 3砼中粗、细骨料用量(m g0 ,m so ) 由公式×100%=βs计算得 m s0 =651 m go =1262确定初步配合比(b)为:水泥 : 砂 : 石 :水 :UNF-2C (kg/m 3)362 :651 :1262 :174 :3.267 六、提出基准配合比水泥 : 砂 : 石 :水 :UNF-2C (kg/m 3) 362 :651 :1262 :174 :3.267按初步配合比试拌25L 砼拌合物测得砼坍落度为:80mm ,粘聚性、保水性良好,因此确定基准配合比为:m wo w/c 0.48174 m s om g o so七、检验强度、测定试验室配合比1、确定砼强度试验的配合比依据基准配合比的水灰比,增大和减小0.05,确定a组、c组的水灰比为:a=0.43 c=0.532、按用水量不变,砂率调整±1%,计算a、c两组混凝土配合比为:水泥:砂:石:水:UNF-2C (Kg/m3)a 组405 :617 :1254 :174 :3.645c 组328 :682 :1266 :174 :2.9523、强度试验.经测定a、b、c三组砼坍落度、粘聚性和保水性均合格。

C4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C4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C4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2007-08-08 19:52一、工程概况预制空心板梁、T梁设计强度等级为C40混凝土。

根据梁结构尺寸及施工工艺,取碎石最大粒径(5~连续级配),设计坍落度取70~90mm。

配合比设计依据为施工图、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及混凝土施工有关要求。

二、原材料情况1、水泥采用两种水泥进行比较选择,分别为:四川华崟山广能集团崟峰特种水泥生产“蓉峰牌”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均不考虑水泥强度富裕系数。

2、细集料采用长寿河砂,该砂符合Ⅱ区中砂级配;3、粗集料采用华崟山碎石厂生产碎石,按5~20mm:16~=50:50(质量比)配为5~连续粒径;4、外加剂选用两种外加剂进行比较选择,分别为:西安方鑫化工生产的UNF-FK 高效减水剂,掺量取0.8%C,实测减水率20%;陕西博华工程材料生产的FDN-HA 高效减水剂,掺量取0.8%C,实测减水率24%。

5、拌合及养护用水饮用水。

以上材料均检验合格。

三、配合比初步确定一〉、空白基准配合比确定1、配制强度fcu0fcu0=fcuk+1.645σ=40+1.645*6.0=49.9MPa2、基准水灰比W/C=(αa*fce)/( fcu0+αa*αb* fce)=(0.46*42.5)/(49.9+0.46*0.07*42.5)=0.383、用水量及水泥用量确定根据JGJ55-2000,用水量取mw0=205 kg/m3,则mc0= mw0/(W/C)=539 kg/m3。

4、粗细集料用量确定根据集料情况及施工要求,砂率确定为38%,混凝土假定容重为2400 kg/m3,按重量法公式计算:mc0+ms0+mg0+mw0+mf0=2400ms0/(ms0+mg0)=0.38求得ms0 =629 kg/m3 mg0=1027 kg/m35、材料用量为(kg/m3)mc0=539 ms0 =629 mg0=1027 mw0=2056、拌合物性能测试试拌混凝土25L,材料用量为:mc= ms= mg=(其中m5~16=m16~31.5=) mw=按《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进行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实测结果如下:坍落度:80mm表观密度:(26.40-1.95)/10.115=2415 kg/m3粘聚性:良好保水性:良好拌合物性能满足初步设计要求,制作强度试件2组(编号P011),同时按此配合比值作为掺外加剂的空白参数。

C50钢纤维配合比

C50钢纤维配合比

C50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书一、设计依据1.JGJ 55-200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2.JTG 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3.JTG/T 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4.GB/T50080-2008《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5.GB175-2007 《通用硅酸盐水泥》;6.JTG E42-2005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二、技术要求1.强度等级:C50;2.坍落度:140~160mm;3.工程部位:桥面伸缩缝。

三、材料1.水泥:重庆拉法基P.042.5;2.砂:泸州,M x=2.74;3.碎石:永川,5mm~20mm连续级配;4.水:饮用水;5.外加剂:YH-A(山西黄恒科技有限公司)缓凝减水剂,掺量1.0%;6.钢纤维:剪切波纹型钢纤维(武汉汉森钢纤维有限责任公司),掺量1.2%;四、配合比计算1、确定混凝土的配制强度:把f cu,k=50Mpa σ=6Mpa 带入公式得f cu,0= f cu,k+1.645σ=50+1.645×6.0=59.9Mpa2、计算水灰比把αa=0.53 αb=0.20 fce=49.3Mpa带入公式得W/C=αa×f ce/( f cu,0+αaαb f ce )=0.53×49.3/(59.9+0.53×0.20×49.3)=0.40根据经验,水灰比取0.32。

3、确定设计坍落度根据JGJ 55-2011规范要求和施工要求,确定混凝土的设计坍落度为140~160mm4、确定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由碎石最大公称粒径19.0mm和坍落度140~160mm,根据试验选取用水量为m w0,=205 kg/m3减水剂的减水率为25.0%,计算用水量m w0=205×(1-0.25)=154 kg/m35、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根据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和水灰比计算水泥用量为m c0=154/0.32=481kg/m36、根据水泥用量计算减水剂用量为M j0=481×0.01=4.81kg/m37、确定砂率根据JGJ 55-2011规范要求,由水灰比W/C=0.32和碎石最公称大粒径19.0mm查表,根据经验得:βs=38%8、计算砂、石材料用量,采用砼假定容重法,假定砼容重mcp=2450 kg/m3,计算砂(mso)、石(mgo)用量,计算公式如下:mcp=mwo+mso+mco+mgo+mfo=2450βs=mso/(mso+mgo)×100%=38%式中:mco(水泥)=481kg mwo(水)=154g计算得: m s0(砂)=690kg/m3 m g0(石)=1125kg/m39、基准配合比为m c0:m s0:m g0:m w0:m j0=481∶690∶1125∶154∶4.81五、试配与调整经试拌,混凝土和易性良好,实测坍落度为150mm,实测容重为2460kg/m3,满足设计要求,不需调整。

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

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

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C50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1,设计依据及参考文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J64-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国内公路招标文件范本》之第二卷技术规范(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手册》——刘长俊主编,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确定钢纤维掺量:选定纤维掺入率P=1.5%,T0=(78.67*P)kg=78.67*1.5=118kg;3,确定水灰比取W/C=0.45 (水灰比一般控制在0.40-0.53);4,确定用水量:取W=215kg(用水量一般控制在180-220kg),施工中采用掺用UNF-2A型高效减水剂,掺量为水泥用量的1%,减水率达10%,但考虑钢纤维混凝土的和易性较差,且施工中容易结团,故在试配中不考虑其减水效果,在试拌过程中观察其坍落度及施工性能。

5,计算水泥用量:C O=W O/(W/C)=215/0.45=478kg;6,确定砂率:取S P=65%(从强度和稠度方面考虑,砂率在60%-70%之间);7,计算砂石用量:设a=2V S+G=1000L-[(W O/ρw+C O/ρc+T O/ρt+10L*a)]=1000L-[(215/(1/L)+478/(3.1/L)+118/(7.85/L)+10L*2)]=1000L-404L=596Lkg;S O = V S+G * S P * ρs=596 * 0.65 * 2.67 = 1034kg;G O = V S+G * (1-S P)*ρs = 596*0.35*2.67kg/L=557kg;8,初步配合比:C O:S O:G O:T O:W O:W外= 478 : 1034 : 557 : 118 : 215 : 4.78 kg/m3= 1: 2.16 : 1.17 : 0.25: 0.45 : 1%9、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调整与确定:试拌材料用量为: 水泥:砂:碎石:钢纤维:水:减水剂= 11: 23.76: 12.87:2.75:4.95:0.11 kg;拌和后,坍落度为10mm,能符合设计要求。

c40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

c40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

c40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
C40钢纤维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种原材料的比例关系。

C40表示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为40MPa。

一般来说,C40钢纤维混凝土的配合比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
1. 水胶比:水胶比是指水的用量与水泥用量的比值。

一般在
0.35-0.5之间,具体取值需要根据工程要求和试验结果来确定。

2. 水泥用量: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所选用水胶比,可以通过实验室试验或者相应的计算方法来确定。

3. 骨料用量:骨料是混凝土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含有粗骨料和细骨料。

根据不同的设计强度等级和试验结果,可以确定使用的骨料种类及其比例。

4. 钢纤维用量:钢纤维是混凝土中的添加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抗裂性能。

钢纤维的用量根据试验结果和设计要求进行确定。

5. 添加剂用量:混凝土中可以添加一些添加剂,如减水剂、增稠剂等,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添加剂的用量根据试验结果和设计要求进行确定。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配合比需要根据混凝土的设计要求和试
验结果来确定,以上只是一般情况下的参考。

在实际工程中,最好由专业的工程师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水 泥 : 选 用 浙 江 虎 溪 水 泥 有 限 公 司 的 虎 溪 牌 P.O42.5 普通硅酸盐水泥;
3. 细骨料:选用长江中砂; 4. 粗骨料:选用最大粒径≯25mm 的连续级配碎石, 以充分保证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
1
监理检测网
5. 外加剂:为了减少水泥用量,确保混凝土拌合物的
419:930:930:180:94:3.35
1:1.905:1.905:0.38:0.198:0.008
474:903:903:180:94:3.79
表 6(第二次试配结果)
坍落度
棍度 含砂情况 保水性 粘聚性
28d 强度(Mpa)
80


少量
良好
49.2/48.9/48.7
85



良好
59.4/59.3/58.5
水灰比 (水/灰)
0.48
表 2(C40 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
理论配合比 水泥:细集料:粗集料:水:钢纤维:外加剂
(Kg)
每 m3 材料用量 水泥:细集料:粗集料:水:钢纤维:外加剂
(Kg)
1:2.630:2.630:0.48:0.258:0.010
365:960:960:175:94:3.65
*0.43
水灰比
坍落度
棍度 含砂情况 保水性 粘聚性
C50/0.43
90



良好
*C50/0.38
85



良好
C50/0.33
90



良好
28d 强度(Mpa) 49.7/50.3/49.0 58.6/59.1/59.1 63.7/65.3/62.8
C40/0.48
85



良好
41.4/42.6/43.5
外加剂用量,第一次试配按照用水量 175Kg、减水剂 10 ‰考虑,
具体材料用量见表 1(C50)、表 2(C40):
水灰比 (水/灰)
0.43
表 1(C50 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
理论配合比 水泥:细集料:粗集料:水:钢纤维:外加剂
(Kg)
每 m3 材料用量 水泥:细集料:粗集料:水:钢纤维:外加剂
(Kg)
1:2.256:2.256:0.4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150:0.008
414:934:934:178:62:3.31
1:1.938:1.938:0.38:0.132:0.008
468:907:907:178:62:3.74
1:1.618:1.618:0.33:0.115:0.008
539:872:872:178:62:4.31
80



良好
61.4/60.0/61.6
C40/0.48
75


少量
良好
42.9/43.7/41.8
*C40/0.43
80


少量
良好
49.2/49.3/48.9
C40/0.38
80



良好
54.4/53.9/54.5
表 1~6 中带*者为基准配合比
3.试配结论: 本次试配配合比中减水剂的掺量按照
(Kg)
1:2.307:2.307:0.43:0.152:0.010
407:939:939:175:62:4.07
*0.38
1:1.983:1.983:0.38:0.135:0.010
460:912:912:175:62:4.60
0.33
1:1.657:1.657:0.33:0.117:0.010
530:878:878:175:62:5.30
五、第二次试配配合比 1. 试配配合比计算:将减水剂的掺入量降为 8‰后,
用水量经过多次试拌,在获得最好的工作性时,C50 决定选 用 178Kg ,C40 决定选用 180Kg ,具体材料用量见表 4(C50)、 表 5(C40):
2.第二次试配结果(见表 6):
监理检测网
②-①=1.314 元/ m3×124 m3=162.94 元 共计成本减少: 1348.53 元 注:因钢纤维混凝土中的钢纤维数量未发生改变,因 此在成本计算时未计入钢纤维的价格。
监理检测网
6
和易性良好,选用贵州中兴南友的 RST-B 高效减水剂,掺量
按照厂家的推荐用量 10‰使用。
6.砂率: 根据钢纤维的长径比、体积率、砼的水灰比及
砂的细度模数等因素,确定选用砂率 50% 。
三、试拌拌合设备
为了使钢纤维砼拌和均匀,选用单轴卧式强制式搅拌机。
四、第一次试配配合比
1. 试配配合比计算:为了尽可能地节约成本,控制水泥及
配合比为试验室配合比;C40 确定水/灰=0.43 的配合比为试
验室配合比。
七、成本分析:
1.材料价格
水泥(元/Kg)
砂(元/Kg)
碎石(元/Kg) 减水剂(元/Kg)
0.315
0.05
0.04
5.95
2.砼数量: C50 钢纤维混凝土 m3
C40 钢纤维混凝土 m3
389.1
124
5
监理检测网
监理检测网
C40、C50 钢纤维砼配合比设计
目前,钢 纤 维 混 凝 土 已 在 公 路 、水 利 、建 筑 等 各 种 工 程 领 域得到较广泛的应用,但我们以前对钢纤维混凝土拌合料的 配合比设计,尚未掌握科学合理有效的设计方法。此次,我 们承建的浙江省××××××合同段中×××大桥桥面铺装 及其它几座桥梁的伸缩缝支座采用 C50 钢纤维混凝土、几座 桥梁的桥面连续采用 C40 钢纤维混凝土,据此,我们进行了 C50、C40 钢纤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试拌。
一、设计要求:钢纤维混凝土抗压强度等级 C50、C40,坍
落度 70~90mm 监理检测网
二、使用材料(材料用量的选定按照一般混凝土配合比设 计并参照 xx 钢纤维有限公司的《钢纤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一文)
1. 钢纤维:按照设计图纸要求,采用微扭平直型,长 25~30mm,等效直径 0.45~0.55mm,长径比按 50 计算,抗 拉强度≮550Mpa,C50 每 m3 用量为 62Kg,经计算,体积率 ρf=8‰;C40 每 m3 用量为 94Kg,经计算,体积率 ρf=12‰;
表 5(C40 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
理论配合比 水泥:细集料:粗集料:水:钢纤维:外加剂
(Kg)
每 m3 材料用量 水泥:细集料:粗集料:水:钢纤维:外加剂
(Kg)
1:2.539:2.539:0.48:0.251:0.008
375:952:952:180:94:3.00
1:2.220:2.220:0.43:0.224:0.008
我们平时对该品种减水剂的使用情况的相关数据进行了调
整,比厂家的推荐用量减少了 2‰,经过试拌,混凝土的工
作性虽略有降低,但仍能满足设计及施工的需要,且强度未
4
监理检测网
受到明显影响,可以做为施工配合比使用。
六、结论:上文中确定的基准配合比可做为 C50 及 C40
钢纤维混凝土试验室配合比使用,即:C50 确定水/灰=0.38 的
②-①=3.047 元/ m3×389.1 m3=1185.59 元 C40 钢纤维混凝土
①(减水剂掺量 10‰)每 m3=407×0.315+939 ×0.05+939×0.04+4.07×5.95=236.932 元/ m3
②(减水剂掺量 8‰)每 m3=419×0.315+930 ×0.05+930×0.04+3.35×5.95=235.618 元/ m3
1:2.307:2.307:0.43:0.231:0.010
407:939:939:175:94:4.07
0.38
1:1.983:1.983:0.38:0.204:0.010
460:912:912:175:94:4.60
2
监理检测网
2. 第一次试配结果(见表 3):
表 3(第一次试配结果)
3.成本对比: C50 钢纤维混凝土
①(减水剂掺量 10‰)每 m3=460×0.315+912 ×0.05+912×0.04+4.60×5.95=254.350 元/ m3
②(减水剂掺量 8‰)每 m3=468×0.315+907 ×0.05+907×0.04+3.74×5.95=251.303 元/ m3
*C40/0.43
90



良好
48.6/48.1/49.2
C40/0.38
85



良好
56.8/57.2/59.4
3.试配结论:本次试配配合比中减水剂的掺量按照厂家 的推荐用量使用,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28d 强度也能 达到最初的设计理想。但本着节约成本,最大可能降低投入 产出比的理念,根据我们平时对该品种减水剂的使用情况的 相关数据,又进行了第二次试配。
3
监理检测网
水灰比 (水/灰)
0.43 *0.38 0.33
水灰比 (水/灰)
0.48 *0.43 0.38
水灰比 C50/0.43 *C50/0.38 C50/0.33
表 4(C50 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
理论配合比 水泥:细集料:粗集料:水:钢纤维:外加剂
(Kg)
每 m3 材料用量 水泥:细集料:粗集料:水:钢纤维:外加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