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之地图
高考世界地理必备16张高清地图

高考世界地理必备16张高清地图1.世界海陆轮廓及洲界图(1)七大洲面积: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2)四大洋面积:太大印北(3)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洋:北冰洋;完全委员南半球的大洲:南极洲2.世界地形图世界地形图中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冰雪。
3.世界板块图(1)板块相撞挤压地带为消亡边界,造就高大山脉、海岸山脉、高原、海沟、岛链等地形形态。
(2)板块张裂分离地带为生长边界,造就大裂谷、海洋、海底中脊等地形形态。
4.世界火山地震带图(1)两条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5.世界主要山脉分布图6.世界主要河流分布图7.世界年均气温分布图(1)气温大致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2)海拔高气温低(3)南半球等温线较平直8.世界7月均温分布图(1)夏季,同纬度地区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
(2)夏季,等温线相对冬季稀疏。
9.世界1月均温分布图(1)冬季,同纬度地区陆地气温低于海洋气温。
(2)冬季,等温线相对夏季密集。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10.世界年均降水量分布图(1)降水量大致从低纬向高纬递减(2)沿海地区多余内陆地区(3)迎风坡多余背风坡11.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12.世界植被自然带分布图13.世界洋流分布图(高中)(1)洋流分寒流和暖流(2)一般来自高纬度的是寒流,来自低纬度的是暖流(3)寒暖流交汇处,形成渔场14.世界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图(1)世界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2)太阳辐射量与天气关系明显15.世界人口密度图16.世界四大渔场分布图四大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北海渔场/秘鲁渔场。
高考地理知识点归纳

高考地理知识点归纳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运动及其影响-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四季变换与昼夜更替的原因- 地球运动对气候和地理现象的影响2. 地图的基本知识- 地图的种类与用途- 比例尺、地图符号和注记- 地图的阅读和解读3. 空间定位与地理坐标- 经纬度系统- 地理坐标的确定方法- 空间定位技术的应用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 大气组成与大气层结构- 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气候变化与全球气候系统2. 水文循环与海洋地理- 水文循环的过程与意义- 河流、湖泊的特征与分类- 海洋的形成、分布和海洋资源3. 地貌与地质作用- 地壳结构与板块构造- 内外地质作用及其影响- 地貌类型与地貌演化4. 生物地理与生态系统- 生物分布的规律与生态因素 - 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生物多样性与保护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 人口分布、迁移与人口问题 - 城市化进程与城市体系- 城市问题与城市规划2. 农业地理与粮食安全- 农业类型与农业布局- 农业技术与农业生产- 粮食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3. 工业地理与区域发展-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 - 工业发展与区域经济- 产业转型与区域创新4. 交通运输与物流- 交通运输方式与网络- 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 物流系统与现代物流四、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与GIS- 遥感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础知识- 地理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中的应用2. 环境监测与评估- 环境监测技术与方法- 环境评估的步骤与内容-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五、地理实践与案例分析1. 地理实践活动- 地理实验与实地考察- 地理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地理问题的探究与解决2. 地理案例分析- 国内外地理案例的收集- 案例的分析方法与步骤- 案例教学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请注意,以上内容是一个概要性的归纳,实际的高考地理复习应结合具体的教材和考试大纲进行深入学习和练习。
此外,考生还应关注最新的地理事件和现象,以增强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97个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归纳

97个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地图专题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于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判断: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10、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1、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12、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13、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第二单元地球运动专题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
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银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3、大行星按特徵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4、月球:(1)月球的正面永远都是向著地球,也有昼夜更替;(2)无大气,故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大,陨石坑多,无声音、无风;(3)月球表面有山脉、平原(即月海)、火山。
5、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 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地图专题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

地图专题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地图专题是高考地理必备的重点内容,地图在地理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地图,可以方便地了解地球的各个方面,包括地形、气候、人口、文化等等。
因此,对于高考地理考生来说,地图专题的掌握程度至关重要。
下面就是一些地图专题必备的考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1. 地图的基本构成要素地图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比例尺、图例、方位、投影、坐标系等。
比例尺是指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值,可以帮助我们测量地图上的距离和角度;图例则是地图上各种符号和颜色的解释;方位是指地图上各个方向的标示,常用的有真北方向和磁北方向;投影则是将地球的曲面展开成平面的方法,不同的投影方式会对地图的形状和大小产生影响;坐标系则是地图上的一组坐标系统,可以用来标示地球上任意一个点的位置。
高考地理考生需要熟练掌握这些要素的定义和使用方法。
2. 地图的分类及制图技巧地图主要分为物理地图、政治地图、经济地图、气候地图等多种类型,每种类型的地图都有其特点和制作技巧。
例如,制作物理地图需要注意地形的变化和高度差异,经济地图需要反映土地、水资源和农林业等方面的信息。
制图技巧方面,则需要掌握图式、比例、颜色、密度和符号等方面的知识,以制作出清晰、准确的地图。
3. 区域地图及其分析方法区域地图主要是通过绘制某一特定区域的地图来分析该区域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情况。
在制作区域地图时,需要注意各种地形、气候、生态和人口等方面的标示,可以采用大比例尺、带有高程线等方法来展示地形信息;在经济方面则需要标出各种资源的分布以及经济活动的热点区域;在社会方面则需要反映人口密度、文化等信息。
考生需要掌握这些区域地图的绘制方法和分析技巧,从而更好地理解所研究的区域的特点。
4. 地图与实地考察地图与实地考察是高考地理的必考内容,考生需要掌握利用地图及实地考察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例如,可以通过查阅地图寻找某种资源的分布情况或者寻找某个地区的规划、设计方案等。
地理高三一轮复习《高考总复习》江苏讲义第一部分第一单元第1讲必备基础知识地图

第1讲必备基础知识——地图知考纲明考情理线索1.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常用图例与注记2.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深)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以地图为载体,考查等高(深)线和地形剖面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考查频度较高。
考查形式主要是选择题,综合题在背景中呈现不直接设问,隐形考查,难度系数在0.5左右一、地图三要素二、等高线地形图1.等高线、海拔和相对高度(1)等高(深)线:在地图上海拔(深度)相同的点连成的线。
(2)海拔(绝对高度):地面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如图,C、F两点的海拔分别为800米、600米。
(3)相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如图,C、F两点的相对高度为200米。
2.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特征含义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相同同图等距一般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相邻的两条等高线的相对高度是一个定值(等高距)闭合曲线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只是有的不能在一幅图上完全呈现出来一般不相交,重叠为陡崖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但在悬崖峭壁处,等高线可以重合疏缓密陡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两条等高线之间间距越大,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坡度越缓,反之坡度越陡凸低为高等高线向低值弯曲的中心部位,比两侧海拔高,地形为山脊凸高为低等高线向高值弯曲的中心部位,比两侧海拔低,地形为山谷高于高值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海拔不在两条等高线的数值之间,如①海拔高于200米,而②海拔低于100米低于低值三、地形剖面图地形剖面图是沿地表某一方向的直线所作的垂直剖面图,可以直观显示该线上的地势起伏和坡度陡缓,它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
考点一等高线地形图上常考的三大应用1.判断气候特征及差异判断气候特征气候特征应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势高低、坡向(阳坡气温高,蒸发强;阴坡气温低,蒸发弱)等因素判断判断气候差异气温差异求出高度差,再用气温垂直递减率(0.6 ℃/100 m)计算温度差,地势越高气温越低降水差异迎风坡降水多于背风坡光照差异阳坡多于阴坡,同一种植被在阳坡的分布上界高于阴坡2.判断河流水系、水文特征3.区位选择(1)利用地形图选点点的类型区位要求图示水库坝址坝址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因该处筑坝工程量小且落差大;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以保证有较大的集水面积和库容港口港口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等深线密集的海湾地区,即陆域平坦、水域深阔的避风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气象站气象站应建在地势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方疗养院疗养院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等高线稀疏)、向阳坡、背山面水(河、湖、海)、气候宜人、空气清新的地方,且有交通线通过,交通便利宿营地宿营地应避开河谷、河岸,以预防暴雨造成的山洪暴发;避开陡崖、陡坡,以防崩塌、落石造成伤害;应选在地势较高的缓坡或较平坦的鞍部宿营航空港航空港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即地形平坦开阔、坡度适当、易排水的地方,还要地质条件好;注意盛行风向并保持与城市有适当的距离等特别提醒地质灾害判断:①在等高线密集的地段容易出现滑坡灾害。
高中地理需要记忆的地图

高中地理需要记忆的地图新田二中谢立德地图经历的一样要求:利用经纬网和区域轮廓对区域进行定位。
经历区域内部的要紧地理事物(地势、河流、气候、交通、农业等)世界部分:1、世界行政区划图。
2、世界地势图。
注意各要紧经纬线通过地势区的地势剖面图。
3、世界气候分布图。
4、世界海陆轮廓图,包括要紧河流、湖泊、海洋、海峡、岛屿、半岛分布图。
5、世界洋流分布图。
6、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
7、板块构造图。
8、世界各地要紧都市及其气候类型。
9、世界要紧工业区、农业地域类型、要紧农作物分布图。
10、世界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图11、世界1/7月气温分布图12、世界1/7月海平面气压、风和气团分布图13、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14、世界闻名渔场分布图15、世界2/8月海洋表层水温顺盐度分布图16、世界要紧矿产资源分布图17、世界要紧自然灾难分布图18、全球热带气旋分布及路径图19、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20、季风环流图中国部分:1、中国行政区划图,注意各省的轮廓,经纬度位置。
2、中国地势图,注意各要紧地势区的经纬度位置,以及沿经纬线的剖面图。
3、中国气候分布图。
4、中国海陆轮廓图,包括要紧河流、湖泊、海洋、海峡、岛屿、半岛分布图。
5、中国温度带分布图。
6、中国陆地自然带分布图。
7、中国干湿区分布图。
8、中国各地要紧都市及其气候类型。
9、中国要紧工业区、农业地域类型、要紧农作物分布图。
10、中国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图11、中国1/7月气温分布图12、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内流区和外流区、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13、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14、中国海域分布图15、中国资源跨区域调配分布图16、中国要紧矿产资源分布图17、中国要紧自然灾难分布图18、中国交通运输网络图19、中国水能资源分布图20、中国河流和湖泊分布图21、中国要紧土地资源分布图22、中国三大经济带。
三大自然区分布图亚洲部分:亚洲地势图亚洲气候及自然带分布图东亚地图(包括地势、气候、工农业等各种地理要素,下同)东南亚地图南亚地图西亚地图中亚地图朝鲜半岛地图日本地图东亚、南亚季风分布图欧洲部分:欧洲西部地势图欧洲西部矿产资源、工业、农业分布图欧洲西部人口、都市、交通分布图欧洲西部气候及自然带分布图欧洲西部年降水量分布图欧洲西部1/7气温分布图欧洲西部河流、湖泊分布图德国地图法国地图英国地图意大利地图东欧地图北欧地图地中海沿岸地图俄罗斯地图非洲部分非洲行政区划图非洲地势图非洲气候图非洲自然带分布图非洲年降水量分布图非洲矿产资源、工业、农业分布图非洲人口、都市、交通分布图非洲河流、湖泊分布图埃及地图南非地图尼日利亚地图北美洲部分:北美洲地势图北美洲气候图北美洲年降水量地图北美洲1/7气温分布图北美洲河流、湖泊分布图加拿大地图美国地势图美国本土农业地域类型图美国气候分布图美国矿产资源和工业分布图美国人口、都市和交通分布图五大湖区地图拉丁美洲部分:拉丁美洲政区图拉丁美洲地势图拉丁美洲气候和自然带地图拉丁美洲农业分布图拉丁美洲矿产资源、工业分布图拉丁美洲都市、人口、交通分布图拉丁美洲降水和气温分布图拉丁美洲河流和湖泊分布图巴西地图亚马孙平原和巴西高原图大洋洲部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地势图澳大利亚气候和自然带分布图大洋洲气温顺降水图澳大利亚农业分布图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和工业分布图南极洲和北冰洋部分:南极洲地图(中国的科考站)北冰洋地图(科考站,和周边大洲)补充部分:各种地理示意图(热力环流、水循环等)重要的经纬线穿越的地区(如赤道,0°经线等)重要的河口三角洲,港口都市,运河,海峡等经纬度位置。
高考地图必背知识点

高考地图必背知识点高考地理科目中,地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点。
掌握地图知识点不仅能够帮助我们解答地理题目,还能够为我们对地理现象的理解提供直观的参考。
下面是一些必备的高考地图知识点,希望对同学们备考有所帮助。
气候带分布图气候带分布图主要用来表示地球各地不同气候带的分布情况。
在这幅地图上,一般分为五个气候带:热带、副热带、温带、副温带和寒带。
我们需要记住哪些地区属于哪个气候带,并能根据地理位置等信息进行判断。
例如,位于赤道附近的地区属于热带气候带,而靠近两极的地区则属于寒带气候带。
地形图地形图是地图的一种,它主要用来表示地面的起伏和地势高低。
在地形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山脉、河流、湖泊等地理特征。
这些地形特征对于我们了解一个地区的地貌和地理环境非常重要。
比如,江南地区地势较为平坦,而长江则是中国最长的河流。
人口分布图人口分布图是用来显示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和分布情况的地图。
通过学习人口分布图,我们可以了解不同地区的人口密度和人口分布规律。
例如,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人口较为密集,而西部的人口密度相对较低。
交通网络图交通网络图主要用来表示一个地区的交通路线和交通网络。
我们可以通过交通网络图了解一个地区的交通状况,包括铁路、公路、航线、管道等。
交通网络图对于我们了解一个地区的交通便利程度、交通拥堵情况等都非常有帮助。
地震分布图地震分布图用来记录地震活动的地理位置和频率。
通过学习地震分布图,我们可以了解到地震常发生在哪些地区,从而了解这些地区的地质构造和地震灾害的风险程度。
比如,中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是地震频繁的地区。
资源分布图资源分布图用来表示一个地区的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的分布情况。
通过学习资源分布图,我们可以了解一个地区的资源丰富程度和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例如,石油主要集中在中东地区,而煤炭则主要分布在中国和美国。
以上这些地图知识点是高考地理科目中的必背内容。
通过掌握这些知识点,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地理现象,回答地理问题。
新高考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新高考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公转引起四季变化和昼夜长短变化。
2. 地图的基本知识:地图比例尺表示地图与实际地面的距离关系,地图符号和颜色用于表示不同的地理事物和现象。
3. 地图的阅读与解读:通过地图可以获取方向、比例、地形、气候等信息,需要掌握地图的基本符号和解读方法。
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大气层的组成,气候类型的分布与特征,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
2. 水文循环:水循环的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径流等环节。
3. 地貌学:地壳结构,板块构造理论,山脉、平原、盆地等地貌类型的形成与特征。
4. 土壤与植被:土壤类型与分布,土壤形成的影响因素,植被分布的地理环境因素。
5. 环境与自然资源:环境问题的现状与对策,自然资源的分类、分布和可持续利用。
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世界人口分布特点,城市化进程,城市功能分区。
2. 农业与工业:农业的分类与分布,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布局对环境的影响。
3. 交通运输与贸易: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与选择,国际贸易的地理分布与影响因素。
4. 文化与旅游:文化景观的地理特征,旅游资源的评价与开发。
5. 区域发展与合作: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合作与全球化的影响。
四、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遥感的基本原理,遥感图像的解译与应用。
2. 地理信息系统(GIS):GIS的基本概念,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方法。
3. 全球定位系统(GPS):GPS的工作原理,定位技术在地理中的应用。
五、地理实践与案例分析1. 地理实践活动:地理实地考察的方法与技巧,地理实验的设计。
2. 地理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分析,理解地理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地理竞赛与研究:参与地理奥林匹克竞赛,进行地理科学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六、地理学科思想与方法1. 地理学的科学方法:观察、分类、比较、归纳、演绎等科学思维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之地图
1.地图:以各种不同的图式符号,将地球表面的地理事物按照一定比例缩小表现在平面纸上的图形。
2.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3.比例尺:
表示实地距离在地图上的缩小程度。
表示方法: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
技巧1:比例尺与地图关系:
a比例尺越大,实际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
b大范围地图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
小范围地图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
c比例尺大小与地形坡度、风力大小的关系
(1)若等高距和等高线疏密程度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坡度越陡:比例尺越小,坡度越缓。
(2)若等压差和等压线疏密相同时:比例尺越大,风力越大:比例尺越小,风力越小。
(3)若等高(压)线疏密、比例尺、图幅相同时:等高距(或等压差)越大,坡度越大(风力越大):等高距(等压差)越小,坡度越小(风力越小)
技巧2:比例尺缩放:
(1)用原比例尺×放大到的倍数
(2)用原比例尺×缩小到的倍数
(3)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放大到的倍数之平方
技巧3:判断方向:
地图上:(1)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指向标定向法:一般箭头指向北方
(3)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自然界:(1)太阳定向法
(2)树冠和树年轮定向法
(3)地形和地物定向法:山地草木生长状况(一般阳坡好,阴坡潮湿有青苔),河流北坡光照好,房屋门朝南开。
(北半球)。
(4)北极星定向法
4.图例和注记:
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
注记: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
5.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
绝对高度:表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又叫海拔。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6.等高线:假想连结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投影在基准水平面而成的封闭曲线 技巧4:等高线数值特点
①同线等高
②等高距全图一致(即同图等距)
③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
④示坡线表示与等高线垂直相交,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也叫降坡线
⑤相邻等高线,数值相差0个或1个等高距
⑥两等高线间的闭合曲线,则闭合曲线内值的范围大于大值,小于小值
⑦相对高度H计算:(n+1)×等高距>H≥(n-1)×等高距
技巧5:等高线的组合形态
①密集陡坡,稀疏缓坡,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
上疏下密为凸坡;上密下疏为凹坡。
②如果几条不同高度的等高线重合在一起---表示陡崖。
③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山顶
④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盆地或洼地
⑤两个山顶中间的低地,形似马鞍----为鞍部,也叫山的垭口
⑥等高线弯曲时,如果凸出部分指向低处----表示山脊(即凸低为高)
⑦如果凸出部分指向高处----表示山谷(即凸高为低)
⑧峡谷:中间低,两侧高,且两侧等高线密集的地方(一对山脊线相对的地方)
7.地形剖面图:指沿地表某一直线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图,以显示剖面线上断面地势起伏状况
技巧6: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应用
(1)判断五大类地形
平原:海拔200米以下。
等高线稀疏且平直,广阔平坦
高原: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密集,顶部(内部)明显稀疏
丘陵:海拔一般在200~500米之间,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坡度比较和缓)
山地:山地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弯曲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
盆地:海拔无标准,中间低,四周高,内部地势起伏较小,等高线较稀疏,边缘地势陡峻,等高线较密集
(2)判断坡度的陡缓
1.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缓。
2.图幅大小相同的比较规律:
a.等高距相同,等高线疏密一致,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
b.等高线疏密一致,比例尺相同,等高距越大,坡度越大
(3)判断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
根据等高线的特性即标高为海拔、同线等高、等高距全图一致等。
判断图示地形区:
最大海拔:H高≤H大
最小海拔:H低—d
相对高度:H高—H低≤H相
陡崖的相对高度为(n—1)·d≤H <(n+1)·d(重合的等高线条数有n条。
等高距为d)< p="">
(4)判断水系、水文特征
a水系形状: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地势高低,判断河流流向: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平行山地中形成平行水系(山河相间)。
山脊形成河流的分水岭:山谷常有河流发育:
b流向: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方向弯曲,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河流水补给地下水时,流向与地下水位线凸出方向一致。
c流域面积:根据山脊线作为河流的分水岭,确定河流的流域面积。
d水文特征: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陡崖处可能形成瀑布:河流的流量除与降水量有关外,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及所处迎风坡、背风坡有关。
e河流外力作用:河流流出山口处常形成冲积扇。
河流上游落差大,流速快,以下蚀(切割)作用为主,河谷多成“V”形,沉积物多体积大,重量大,河床多卵石为主;河流中下游落差小,流速慢,以旁蚀作用为主,河谷多成“U”形,沉积物多体积小,重量轻,河床多沙土或粘土。
(5)识别一些特殊地形
新月形沙丘、火山、梯田等。
技巧7: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应用
(1)选“点”。
①修水库
a坝址:“口袋形”(“口小”坝身较短,利于建坝,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袋大”腹地宽阔,库容量大。
)
盆地、洼地的出口(河流峡谷处),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区等(防止诱发水库地震或渗漏)
b坝高:依等高线数值定
c坝长:依水平距离定
d占地搬迁:尽量少淹良田和村镇。
e河流水量:支流多,集水面积大,降水丰富,水量充足
②气象站应建在地势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点。
③疗养地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阳坡、气候适宜、空气清新的地方。
④港口:陆域部分地形平坦开阔,交通便利,腹地经济发达且市场大,土地租金低,水域部分港阔水深不淤不冻避风。
(2)选“线”。
①公路、铁路线:
a.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
充分考虑路线的长短、坡度,少过河建桥,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
b.避免通过高寒区、沙漠区、沼泽区、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区等。
②引水线:线路短,地质条件较好,使水流从地势高处向低处流。
③输油管道:路程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大山、大河等。
(3)选“面”。
①工业区:地形较为平坦开阔的地区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资源(能源、原料)丰富。
②居民区:a.依山傍水,靠近水源;b地势平坦开阔的向阳地带;c.交通便利d远离污染源等。
③农业:根据等高线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的陡缓、水源条件等,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副渔合理布局的方案(平原地区发展耕作业,山地、丘陵地区发展林业、畜牧业。
坡度>25°,不宜开辟为梯田,投资大收益小,易造成水土流失、滑坡等自然灾害。
)
(4)判断气候
①气候特点分析: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势高低、坡向(迎风坡与背风坡,阳坡与阴坡,阳坡气温高,蒸发强,阴坡气温低,蒸发弱)等因素。
②气候差异:
a海拔高气温低。
垂直递减率为0.60C/100m。
b盆地不易散热,气温偏高,又容易引起污染空气的滞留。
c平原高原因地形较平坦而风速大
d垭口因狭管效应而风速大,山地盆地风速小。
e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气压与沸点成正比,山顶气压低,沸点低。
f迎风坡降水量多、背风坡降水量少。
阳坡光照强,阴坡光照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