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精子与卵细胞产生和受精
高中生物精子卵细胞的形成及受精作用

学生说出各时期染色体行为特点
复习巩固旧知识,引入新课。
要求学生在练习纸上画出减数分裂各时期细胞内染色体的行为。并请一位学生到黑板上用磁性贴将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表示出来。
1.学生完成染色体行为图;
2.一位学生在黑板上排出减数分裂各时期细胞内染色体行为。
一.精子和卵形成过程
(一)精子的形成过程
生物体
减数分裂
个体发育
精子
卵
受精作用
受精卵
生物的生殖细胞成熟后,精子游到卵细胞处,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这个过程叫做受精作用
幻灯片:“受精过程以及胎儿在母体内孕育过程”录象
看了录象之后请学生谈感受。
学生边看录象边思考,之后谈观看后的感受。
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感悟。
三.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明白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而又唯一的个体,能够健康的来到这个世界是多么的幸运和不容易,要尊重和珍爱自己、他人的生命。
提问:这对精子有什么意义?
学生思考并回答。
了解精子形成过程中发生变形的原因。
(二)卵的形成过程
(三)精子和卵形成过程中的异同
相同点
1.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2.精子、卵中染色体数目均减半;
3.染色体行为变化相同。
不同点
1.细胞质的分配情况不同;2.产生四个有功能的精子,只产生一个有功能的卵;
幻灯片:男性外生殖器图
教师结合减数分裂图讲述精子形成过程,及各分裂段细胞的名称。
学生认真听讲,并领会老师所讲内容。
1.知道精子是精原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
2.掌握精子形成过程中各时期细胞内染色体的变化,及各分裂段细胞的名称。
幻灯片:精子结构模式图
《人的生殖》(第2课时)说课稿

《人的生殖》(第2课时)说课稿红旗中学梁艺华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某些专家的调查显示,接受过性教育的青少年一般会将性行为推迟,相反越是遮遮掩掩,越会激发其朦胧的冲动。
因此,随着中学生青春期的提前,及早对其进行相关的性教育已成了必然。
“人的生殖”就是七年级第二学期开篇的第二节的教学内容,对于学生认识自我、健康地生活和认同优生优育等具有重要作用。
2、教学目标的确立及其确立的依据为了更好地落实本课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教育,我把本节的教学划分为两个课时。
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是:知识方面,能描述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技能方面,通过调查和探究活动培养合作能力,通过观察图片、看录象提高观察能力及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通过本节的学习,增强孝敬父母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伦理观和价值观。
我觉得,性教育的唯一目标是让受教育者将来的生活更幸福美满。
从这个意义上说,除了教会学生有关生理结构、卫生等学术性的知识,同样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性道德和性心理教育,甚至让诸如“如何保护自己”等更具实用性的知识深入学生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和处理实际问题。
3、重、难点及其确立的依据重点是描述受精和胚胎的发育过程以及其增强孝敬父母的情感,因为这两部分本身的教学内容和可拓展的知识相当丰富,有助于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实现教学目标。
其中胚胎发育的过程由于学生看不见,摸不着,是比较抽象的内容,也是本节教学的难点,课堂上,教师可适当利用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开展辅助教学。
另外,学生在课外开展的探究活动“胎教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对其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的要求较高,是本节的另一难点所在。
二、学情分析1、学生状况分析及对策初一的学生对人的生殖有一定的好奇心,渴望打破这种神秘感,却往往怀有羞怯的心情。
教师应理解学生的这种心理,首先要自己解放观念,从从容容、大大方方地跟学生一起探究这些应该具备的科学知识,在课堂上通过多种教学活动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并从多角度引入一些体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讨论,引导学生形成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
精子与卵细胞的产生和受精减数分裂的意义

A.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 B.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 C.可能发生了染色体交换 D.该细胞产生的两个子细胞大小不同 【尝试解答】 __B__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减数分裂中精子和卵细胞 形成过程的比较,分析如下:
选项
原因分析
A项正 确
因为是高等动物,图示又无同源染色体,所以 可判断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质分裂不
【尝试解答】 __B__ D.该细胞产生的两个子细胞大小不同 原因:(1)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染色体组成具有多样性,导致不同配子的遗传物质有差异。 (优选)精子与卵细胞的产生和受精减数分裂的意义
【尝试解答】 __B__ D.该细胞产生的两个子细胞大小不同 精子与卵细胞的产生和受精减数分裂的意义
例1 如图为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图中 不可能反映的是( )
D.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与有性生殖后代的多样性 无关
【尝试解答】 __B__
精子与卵细胞的产生和受精减数分裂的意义
(优选)精子与卵细胞的产生 和受精减数分裂的意义
基础自主梳理
一、精子与卵细胞的产生(以哺乳类动物为例) 1.精子的产生过程 (1)产生场所:_哺__乳__动__物__的__睾__丸____。 (2)产生过程(设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减数分裂中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比较,分析如下:
例2 ( 年杭州十四中高二测试)下列有关受精 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生受精作用时,精子尾部的线粒体全部进入 卵细胞
B.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与本物种体细胞中染色 体数目相同
C.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 半
精细胞 精子
1
1
2n
n 4
高中生物第一章遗传的细胞基础1.2受精作用学案苏教版必修2

第二课时受精作用必备知识·自主学习1.填一填:基于对受精过程的理解填空:(1)起点: 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
(2)细胞膜融合:精子头部的细胞质膜与卵母细胞质膜融合,随精子的细胞核和细胞质进入卵母细胞内。
(3)细胞膜反应:卵母细胞释放相应物质,阻止其他精子进入。
(4)终点: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核相互融合,形成受精卵。
2.判一判:基于对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认知,判断下列相关叙述的正误:(1)通过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维持了亲子代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提示:通过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维持了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通过有丝分裂维持了亲子代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2)卵细胞的细胞膜会发生复杂的生理反应,目的是保证只有一个精子与卵细胞受精。
(√(3)受精卵中一半的遗传物质来自精子,另一半来自卵细胞。
(×)提示:受精卵中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另一半来自卵细胞。
由于细胞质是由卵细胞提供的,而细胞质中也含有遗传物质,所以遗传物质多于一半来自卵细胞。
(4)有性生殖产生的子代继承了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无性生殖只继承单亲的遗传物质。
(√(5)有性生殖更有利于生物适应多变的自然环境。
(√教材二次开发蜜蜂的生殖方式是什么?提示:有性生殖和孤雌生殖并存。
关键能力·合作学习知识点受精作用1.受精作用过程(如图):特别提醒:①减数分裂结果分析:经减数分裂形成的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图示中配子的染色体数目只有体细胞的一半,并且没有同源染色体。
②受精作用结果分析:经受精作用形成的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精子(父方)、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图中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恢复为体细胞染色体数,且出现同源染色体。
2.细胞中染色体和DNA的数目变化曲线:(1)ab段为减数分裂前间期,bc段为减数第一次分裂,cd段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即ad段为减数分裂。
(2)e点表示进行受精作用。
高等植物卵细胞和精子的形成及双受精

高等植物卵细胞和精子的形成及双受精
卵细胞的形成
高等植物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发生在雌蕊子房的胚珠里(见下图)胚珠里有一个大孢子母细胞,大孢子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产生四个细胞,其中一个较大的细胞发育为大孢子,三个较小的细胞没有发育前途,最终解体了。
大孢子的核连续进行三次有丝分裂,形成具有八个细胞(一个卵细胞,两个助细胞,两个极核,三个反足细胞)的胚囊,这八个细胞的染色体的数目及结构(基因型)均与大孢子相同且是大孢子母细胞的一半。
其中与生殖直接相关的是位于胚珠近珠孔处的一个卵细胞,还有位于胚囊中心处的两个极核。
卵细胞受精后形成受精卵,两个极核受精后形成两个受精极核,这种受精方式称为双受精(仅见于绿色开花植物)。
每一个大孢子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及有丝分裂后能得到八个基因型完全相同的细胞。
基中一个是卵细胞,还有两个极核参与生殖过程,因此,同一个胚囊中卵细胞的基因型和每一个极核的基因型均相同。
精子的形成
在雄蕊的花药里有花粉母细胞,数量很多,每个都要经过减数分裂产生四个花粉细胞,简称花粉,它们的染色体只有原来的一半。
当花粉在雌蕊的柱头上萌发后,它们的核还要作一次有丝分裂,形成一个营养核和一个生殖核。
生殖核再作一次有丝分裂形成两个精子。
如图:
如果是Aa的花粉母细胞,则,产生的四个花粉有两种基因型即A和a两种,每一个花粉均能产生两个精子,即A型花粉能通过有丝分裂产生两个A型的精子。
因此同一粒花粉中的两个精子基因型也是相同的。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第1节第2课时受精作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第2课时受精作用课标内容要求核心素养对接说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其遗传信息通过配子传递给子代。
1.生命观念:初步运用结构与功能观,说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定义。
2.科学思维:概括归纳遗传的稳定性和多样性原因。
3.科学探究:运用模型模拟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一、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1.原因时期图示染色体行为减数分裂Ⅰ前期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发生互换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2.意义导致不同配子遗传物质有差异,使同一双亲的后代呈现多样性。
二、受精作用1.概念: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2.过程图示说明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卵细胞的细胞膜会发生复杂的生理反应,以阻止其他精子进入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融合,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1)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恢复为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
(2)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4.意义(1)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其染色体组合具有多样性,导致了不同配子遗传物质的差异,加上受精过程中卵细胞和精子结合的随机性,同一双亲的后代必然呈现多样性。
这种多样性有利于生物适应多变的自然环境,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选择中进化,体现了有性生殖的优越性。
(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了每种生物(有性生殖的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维持了生物遗传的稳定性,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配子的多样性只与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有关。
( ) 2.正常情况下,1个精原细胞产生的4个精子在染色体组成上两两相同。
( ) 3.受精时精子全部进入卵细胞内。
( )4.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 ) 5.有性生殖更有利于生物适应多变的自然环境。
( ) 6.若考虑染色体互换,一个精原细胞最多产生4种精子。
最新高中生物同步讲义必修二第2课时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减数分裂的观察和受精作用

第2课时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减数分裂的观察和受精作用[学习目标] 1.阐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并和精子的形成过程进行比较。
2.学会使用高倍镜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并掌握辨析各时期分裂图像。
3.理解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4.知道受精作用的过程。
5.说出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生物遗传和变异的重要意义。
一、卵细胞的形成过程1.形成场所:卵巢。
2.形成过程3.结果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三个极体都退化消失。
归纳总结动物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比较(1)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分别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出现了细胞质的不均等分裂,只产生一个卵细胞。
(2)在形成卵细胞的过程中形成极体,其中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称为第一极体,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三个极体称为第二极体。
极体体积小,所含营养物质少,无生殖功能,都会退化消失。
(3)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行为变化与精子形成过程中相同。
例1如图表示某二倍体生物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关于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是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含同源染色体2对、DNA分子4个、染色单体0个C.正在进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D.分裂后形成的2个细胞,仅1个具有生殖功能答案 D解析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且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可知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其特点为着丝点一分为二,结果是分裂为一个卵细胞和一个极体。
例2在下图中,不属于精子形成过程的是()答案 C解析卵细胞与精子的产生过程基本相同,它们的不同点主要集中在产生部位、分裂后形成的生殖细胞的数量、细胞质的分配特点及其是否变形等。
卵细胞形成过程的两次分裂的后期细胞质不均等分配。
二、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1.实验原理蝗虫的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而可据此识别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
【八年级下册生物实验】实验探究02 模拟精子与卵细胞的随机结合(解析版)

实验探究02 模拟精子与卵细胞的随机结合【目的要求】 通过模拟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理解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均等的。
【材料】 黑、白围棋子,纸盒等。
【方法步骤】①黑围棋子代表含Y 染色体的精子,白围棋子代表含X 染色体的精子和卵细胞。
② 学生三人一组,先将10枚黑围棋子和10枚白围棋子放入一个纸盒中,这20枚围棋子表示精子,再将20枚白围棋子放入另一个纸盒中,这20枚围棋子表示卵细胞。
③ 一位同学负责从装有“精子”的纸盒中随机取一枚棋子;另一位同学负责从装有“卵细胞”的纸盒中随机取一枚棋子;第三位同学负责记录两枚围棋子代表的性染色体组成。
每次取完记录后,再将棋子放回去,注意摇匀再取,共记录10次。
④ 全班统计各个小组模拟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的结果。
【实验结果】生男生女机会均等,均为50%...。
01实验梳理 02实验点拨 03典例分析04对点训练 05真题感悟【典例01】如图为某同学进行“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模拟实验中所用的装置:两个相同且不透明的小塑料桶,里面装有黑、白两种颜色的围棋子,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 .1号桶中黑、白两种棋子的数量相等B .2号桶中的棋子代表卵细胞C .黑色棋子代表精子,白色棋子代表卵细胞D .黑色棋子代表含Y 染色体的精子【答案】C【详解】A .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即含X 和含¥染色体的精子,且数量相同,A 不符合题意。
B .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女性产生的卵细胞只有一种类型,即含有X 染色体的卵细胞,B 不符合题意。
CD .黑色棋子代表含Y 染色体的精子,白色棋子代表卵细胞(含X 染色体)和含X 染色体的精子,C 符合题意,D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典例02】在学习《人的性别遗传》时,实验中学1班的同学用黑、白围棋子模拟生殖细胞来探究人类生男生女的概率问题。
他们做了如下模拟实验:实验材料:黑围棋子30枚,白围棋子10枚,不透明纸盒两个(编号为甲、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种动物的体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有32条染色体,它的
体细胞、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及精
子中DNA分子数为( C ) A、32,32,64,32,16 B、 32,32,32,16,8
C、16,16,32,16,8
D、16,16,16,16,16
第二课时 精子与卵细胞的产生和受 精·减数分裂的意义
精子的形成部位:
睾丸的曲细精管中
一、精子与卵细胞的产生和受精
卵细胞的形成部位:卵巢
卵细胞形成过程:
联会
四分体
卵原细胞
第 细胞
次级卵母细胞
形成过程 1个卵 染色体 1个初级 原细胞 复制 卵母细胞
1个次级 卵母细胞
这种方法简称三看鉴别法。
四、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检索表
染色 偶数
看同源染色体
联会
体数 奇数
减数Ⅱ
同源 染色
四分体
减
体行 有
数
为
中央
Ⅰ
有 同源染色 体
无
分离
无
有丝分裂
减数Ⅱ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图像鉴别
技巧:一数二看三判断
奇数
一数 染 色 体 数 目
偶数
减Ⅱ
三判断 无同源染色体行为
同 (有丝分裂)
源
二看 同 源 染 色 体
1个极体
减数第一次分裂
1个卵细胞 1个极体
退化 2个极体
减数第二次分裂
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比较
精子的形成过程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相同点
都是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 两次,形成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 是原始细胞的一半
场所
不 同 点
分裂 方式
子细胞 个数
是否
变形
睾丸
细胞质均等分裂
1个精原细胞→ 4个精子 有变形过程
卵巢
细胞质不均等分裂
1个卵原细胞→ 1个卵细胞+3个极体
无变形过程
二、受精作用 概念:精子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卵细胞n +精子n
卵核n+精子核n
受精卵核2n
进入卵细胞的只是精子的头部(细胞核);受精 卵的细胞质几乎都来自卵细胞。
三、减数分裂的意义
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可保持生物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2、体细胞有无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总结(2):
❖ 指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的两条染色体(X、 Y染色体除外)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 自母方的染色体。
❖ 同源染色体成对存在。 ❖ 在有丝分裂整个时期及体细胞中都有同源
染色体。
思考:那么减数分裂的各时期中哪 些时期有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总结(3):
4、对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的各图分析正确的是( C )
A、甲乙丙三图所示细胞中都有同源染色体 B、甲乙两图对应丁图中的CD段 C、甲图可能是卵原细胞的增殖 D、丙图中染色体与DNA的比是2﹕1
雄性 减数分裂 亲本
精子
雌性 亲本
受
精 减数分裂
卵细胞
受 精 卵
有丝 分裂
子代 个体
有同源染色体 无同源染色体
染 色 体 行 为 联会、四分体、分离
(减Ⅰ) 减Ⅱ
1、下图中的A、B、C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的三个正 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请根据图回答:
A、B、C细胞分别属于何种细胞增殖类型及时期? A(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B( 有丝分裂中期 ) C(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
染色体数目奇数 一定是减Ⅱ,且 有染色单体,排 除末期
1 3
24
1 3
2 1
4
12
2
1 234 5 678
5
3 12
3
12 34
6
13 24
7
同源染色体总结(1):
❖ 指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的两条染色体(X、 Y染色体除外)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 来自母方的染色体。
❖ 同源染色体成对存在。
思考:
1、观察有丝分裂各时期的图形, 看看什么时候有同源染色体?
❖ 指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的两条染色体(X、 Y染色体除外)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 自母方的染色体。
❖ 同源染色体成对存在。 • 在有丝分裂整个时期及体细胞中都
有同源染色体。 •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有同源染色体,
发生联会和分离现象。减数第二次分 裂没有同源染色体
❖ 下列不是人体细胞的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 的共同特点是(C)
同源染色体
❖ 指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的两条染色体,一条 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 (题目中 通常用两种不同颜色的染色体代表父母双方)
如:
A组
B组
C组
D组
思考
A组
B组
C组
D组
1、染色体大小和形态相同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吗?
2、如果染色体大小和形态不同,一定不是同源染 色体吗?
例1:找出各图中的同源染色体
2、一个卵原细胞的染色体为AaBb,形成的卵细胞为AB,同
时形成的三个极体是( B )
A、三个都是AB
B、一个AB和两个ab
C、三个都是ab
D、一个ab和两个AB
3、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只有①④ B、动物睾丸中不可能同时出现①~⑤ C、④所示的细胞中不可能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D、含有染色单体的细胞有①②③④
A、有纺锤体出现 B、有同源染色体出现 C、有同源染色体联会 D、有着丝粒分裂
分析下图分别属于什么分裂什么时期
有丝前
有丝中
有丝后
减Ⅰ前
减Ⅰ中
减Ⅰ后
减Ⅱ前
减Ⅱ中
减Ⅱ后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 图像鉴别
对于细胞分裂图像的鉴别,还可以概括如下:
★一看染色体的数目(奇偶性); ★二看有无同源染色体; ★三看有无同源染色体的行为 ——联会、四分体、分离。
雄性 减数分裂 亲本
雌性 减数分裂 亲本
精子
受 精
卵细胞
2N
N
受 精
有丝分裂
卵 细胞分化
子代 个体
2N
2N
2、减数分裂为生物的变异提供了可能。
❖ 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受精卵中全部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 半来自母方
B、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C、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 母方
左图为某哺乳动物的一个细 胞,它属于下列何种细胞 (C )
A.肝细胞
体细胞
B.初级卵母细胞
减Ⅰ
C.第一极体
减Ⅱ
D.卵细胞
减Ⅱ末期结束
☆ 认一认 ☆
减Ⅱ后期
减 Ⅱ末期
减Ⅱ前期
减Ⅰ前期
减Ⅰ中期
减Ⅱ中期
1、卵细胞的形成与精子形成相同的是( B ) A、进行的场所 B、染色体及DNA的变化 C、蛋白质的合成 D、产生生殖细胞的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