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一词多义汇总

合集下载

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汇总(精选.)

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汇总(精选.)

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汇总一、之:(一)助词(1)结构助词,的故时有物外之趣;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2)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意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无丝竹之乱耳;臣以王吏之攻宋(3)助词,补充音节,无实意怅恨久之;公将鼓之(4)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意何陋之有;宋何罪之有;莲之爱(二)代词(1)代人,他(她)(的),他(她)们(的)借旁近与之;问所从来,具答之(2)代物。

或以钱币乞之(仲永的诗);昂首观之(蚊子)(3)代事。

闻之,欣然规往(4)代我。

君将哀尔生之乎?(5)指示代词,这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三)动词去,往,到辍耕之垄上;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多助之至(四)相当于“以”局促一室之内二、于(1)在又留蚊于素帐中;战于长勺;相与步于中庭(2)给勿施于人(3)比贤于材人远矣;所欲有甚于生者;皆以美于徐公(4)被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5)到饮于河、渭;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箕畚运于渤海之尾(6)从舜发于畎亩之中(7)向胡不见我于王;告之于帝(8)和,跟,同曹操比于袁绍(9)对于不戚戚于贫贱三、以(1)用徐喷以烟;以衾拥覆;祭以尉首(2)把以丛草为林;必以分人(3)凭,凭借可以为师矣;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何以战(4)来无从致书以观;嘱予作文以记之(5)用来盖以诱敌(6)认为不以疾也(7)按照策之不以其道(8)因为扶苏以数谏故;以中有足乐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9)连词,相当于“而”卷石底以出(10)通“已”,已经固以怪之矣(11)以致于以塞忠谏之路也四、而(1)连词,表并列蔚然而深秀;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溪深而鱼肥;泉香而酒洌(2)连词,表承接,有时可翻译为“并且”、“来”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水落而石出者(3)连词,表修饰朝而往,暮而归;蹴尔而与之;可计日而待也(4)连词,表转折,但(是),却人不知而不愠;宋无罪而攻之五、为(1)因为项为之强(2)当作,作为以丛草为林(以……为……:把……当作……);武陵人捕鱼为业(3)是知之为知之;项燕为楚将(4)成为卒之为众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5)做为宫室、器皿、人物(6)以为、认为孰为汝多知乎(7)为此愿为市鞍马(8)向为天下唱(9)对不足为外人道也(9)为了不必为己(10)被山峦为晴雪所洗;士卒多为用者(11)替,给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12)心理活动或异二者之为六、其(1)代词,他(她、它)(的),他(她、它)们(的)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苦其心志;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2)指示代词,这(那)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以其境过清(3)其中(的)其一犬坐于前;既克,公问其故(4)自己的蹲其身;并自为其名;以乐其志(5)难道其真无马邪(6)其实其真不知马也(7)大概其恕乎(8)句中用来加重语气的助词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如土石何七、则(1)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文言文一词多义汇总

文言文一词多义汇总

文言文一词多义汇总
案 1.无案 牍之劳形(官府的公文)《陋室铭》 . 2.则梦见夫人据案 其身(通“按”,按着)《订鬼》 . 3.乃于案 上取壶酒(几案)《劳山道士》 .
文言文一词多义汇总
暗 1.柳暗 花明又一村(浓密)《游山西村》 . 2.移时,月渐暗 ,门人然烛来(昏暗)《劳山道士》 . 哀 1.哀 转久绝(悲痛)《三峡》 . 2.君将哀 而生之乎(怜悯)《捕蛇者说》 .
文言文一词多义汇总
把 1.把 酒话桑麻(拿,抓住)《过故人庄》 . 2.把 酒临风(拿,抓住)《岳阳楼记》 . 3.把 酒问青天(拿,抓住)《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4.若见鬼把 椎、锁、绳 (拿着)《订鬼》 .
文言文一词多义汇总
薄 1.薄 暮冥冥(迫近,接近)《岳阳楼记》 . 2.不宜妄自菲薄 (轻视)《出师表》 . 3.薄 暮毕集(迫近,接近)《劳山道士》 . 4.狐裘不暖锦衾薄 (厚度小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文言文一词多义汇总
11.白 马从骊驹(白色的)《陌上桑》 . 12.为人洁白 晰(白净)《陌上桑》 . 13.天子不与白 衣同(白色)《强项令》 . 14.白 头搔更短(白色)《春望》 . 15. 白 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色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16.北风卷地白 草折(白色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17.浩荡离愁白 日斜(白天)《己亥杂诗》 .
文言文一词多义汇总
B 壁、拜、白、比、毕、卑、北、备、辨、辩、边、遍、 步、被、百、鄙、把、薄、蔽、病、便、报、兵、并
壁 1.亚夫乃传言开壁 门(营垒)《细柳营》 . 2.师乃剪纸如镜粘壁 间(墙壁)《劳山道士》 . 3.壁 上月,纸圆如镜而已(墙壁)《劳山道士》 . 4.两岸石壁 ,五色交辉(直立的山崖)《答谢中书书》 .

24篇文言文一词多义

24篇文言文一词多义

1.《论语》十则为:①为.人谋而不忠乎(替)②可以为.师矣(做,当)③仁以为.己任(当作)知:①人不知而不愠(了解)②温故而知新(领悟)③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明白)④是知(zhì)也(同“智”,聪明)2.鱼我所欲也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这种)是亦不可以已乎(这种做法)为:乡为身死而不受(宁愿)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1.为了;2.接受)于:所欲有甚于生者(比)万钟于我何加焉(对)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发:舜发于畎亩之中(发,被起用)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发,发出)。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射,发射)发闾左谪戍渔阳(征发;征调)野芳发而幽香。

(花开放)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 黄发垂髫(头发)于:舜发于畎亩之中(于:从)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于:给)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于:由于)。

困于心(于:在)拂:行拂乱其所为(拂,违背)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

恒:国恒亡(必然)人恒过(经常)人恒过(犯错误)以其境过清(过分,过于,太甚)举:举大计亦死(兴起;发动)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成就;成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仰起;抬起)作: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振作)往来种作。

(起来;开始工作)属予作文以记之。

(写作,创作)作亭者谁。

(建筑)冻风时作。

(发生,发作)泉水击石,泠泠作响。

(发出,放射)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像;似)将: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将要)上使外将兵(带领,率领)项燕为楚将(将领)士:管夷吾举于士(古代指掌管刑狱的官员)士卒多为用者。

(士兵)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这里指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安:死于安乐(安逸)衣食所安(养)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怎么)4.曹刿论战请:故:曹刿请见(请求)公问其故(缘故、原因)战则请从(请让我)故克之(所以)从:战则请从(跟随)民弗从也(服从)5.邹忌讽齐王纳谏孰诚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代词,谁)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的确)孰视之,自以为不如(同“熟”,仔细)帝感其诚(诚心、诚意)于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确实、的确)欲有求于我也(向......) 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表假设,如果、果真)能谤讥于市朝(在)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果真)皆以美于徐公(比)上受上赏(第一等的)上书谏寡人者(向皇帝......)修乃重修岳阳楼(兴建,建造)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整治)雨村便急忙修书(撰写)邹忌修八尺有余(长,高).6.出师表中道而中道崩殂(半,形容词)而中道崩殂(路,途,名词)宫中府中(内,里,中间,方位名词。

文言文一词多义归纳整理

文言文一词多义归纳整理

文言文一词多义归纳整理一、关于文言文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

它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影响,在我国的文化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由于文言文是个体系庞大、分类严谨的文体,因此其词汇多义性极强。

下面我们将对文言文的一词多义进行归纳整理。

二、文言文的一词多义1、“然”(1)形容词,意为“这样”、“如此”。

例句:天地虽大,然无不容。

(2)副词,意为“仅仅”、“而已”。

例句:上以德,下以轻,譬之疾风而不厉,酆鹿之畏虎也而不惧,然后可以使前后一致。

(3)连词,意为“但是”、“却”。

例句:子曰:“非吾所及也,而勇也者,于乎!”曾子曰:“文武之道,未如之何?”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己。

”子曰:“君子不器。

”2、“快”(1)形容词,意为“舒适”、“自在”、“愉快”。

例句:心快则神清,神清则情逸,情逸则形柔。

(2)动词,意为“亲近”、“亲近朋友”、“便捷”。

例句:周公旦舒”,大失人心,于是寡人宫中博采众长,择瑞应之。

(3)名词,意为“虎皮裙”。

例句:忽然惊起,开门一看,见青旄手悄然,杀来入门,即袭身而上,振连后目,喇叭口中,及板天甲上。

3、“姑”(1)副词,意为“暂且”、“暂时”。

例句:子谓韶:“尽美矣,又何加焉?”对曰:“虽美,不如乡人之舞袖雪转,人之放鹤云退也。

”曰:“姑为尔容。

|”(2)代词,意为“女儿”、“妻子”。

例句: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姑以此。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故君子不谋其不可能,不言其不可,姑若容。

(3)介词,意为“在”、“于”。

例句:加之人之欲则善诋,恶信,然后姑息罪过,将以听信之。

4、“既”(1)连词,意为“已经”、“既然”。

例句:既为蛟龙,便宜不能够经常举重若轻。

(2)副词,意为“还不如”、“尽管”。

例句:人之言然后可以举几,几然后可以知得失,相知得失然后可以为纲常,纲常然后可以为宗庙,宗庙然后可以为天下兴利除害。

既除害而天下平矣。

5、“行”(1)名词,意为“行列”、“队伍”。

初中语文(文言文)一词多义全汇总

初中语文(文言文)一词多义全汇总

初中语文(文言文)一词多义全汇总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 备: 1、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7. 薄:1、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

(薄如钱唇《活板》)8.策:1、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

(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9.长:cháng 1、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

(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

(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惩罚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 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 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16. 次:1、编次。

文言文一词多义

文言文一词多义

文言文一词多义1.居①停留---不可久居(小石潭记)②在某种地位---佛印居右③居住---自吾氏三世居是乡④坐---令女居其上⑤过了居有顷2.亡①失去②通无③灭亡④死亡⑤逃3.绝①极点---以为妙绝(口技)②停止---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三峡)③非常---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④隔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5横渡4.故①<名>事故;变故。

乡园多~,不能不动客子之愁。

②<名>缘故;原因。

③<形>旧;旧的;原来的。

④<副>旧时;从前。

⑤<名>老朋友;旧交情,旧知识⑥<形>衰退;衰老。

暮去春来颜色故⑦<动>死亡;去世。

⑧<副>故意;特意,特地—故使人问之⑨<副>还是;仍然。

大人~嫌迟。

⑩<副>通“固”,本来。

⑾<连>所以;因此。

5.诚①诚心---帝感其诚,命夸娥式二子负二山②果真---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③确实---臣诚知不如徐公美6.易①容易②交换③更换、改变7.顾①看、会头看---君臣相顾,泣下沾襟②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③表反问语气,难道、反而---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8.举①举起---肩举驴上,引避道左②发动---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③全④提出---举类迩而见义远⑤推荐---众议举宠为督6被选拔、被起用管夷吾举于市9.去①离开---睨之,久而不去②距离---日始时去人近10.轻①轻视;不重视②减少轻其赋税③宽大;宽容古之君子其待人也轻以约。

④轻率,不稳重秦师轻而无礼,必败。

⑤贱轻鄙(微贱)11.益①增加---有所广益②更加---不治将益深香远益清③渐渐---益习其怕,又近出前后(习:熟悉,习惯稍)④好处---满招损,谦得益12.会①会合②时机③恰好、恰巧碰到13.达①到---达于汉阴②得志、显达14.兵①兵器---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②军队---可汗大点兵③战争---兵旱相乘(乘:交加)15.度①揣度③估计④尺、尺码16.方①方圆②刚③才④正17.极①极点---屋极有窗以达气②尽---何使我至于此极也!18.业①事业---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②职业---捕鱼为业③学业---术业有专攻19.意①心意---醉翁之意不在酒②神情---久之,目似瞑,意暇甚20.道①道义---伐无道,诛暴秦②说---何可胜道也哉?③道路---会天下大雨,道不通④方法---策之不以其道①食物、粮食②吃③饭④供养,给…吃⑤喂养6接受,享用22.得:(1)动词,得到。

文言文一词多义的词语和例子

文言文一词多义的词语和例子

文言文一词多义的词语和例子
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非常普遍。

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有多种含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文言文一词多义的词语和例子:
1. 望
望见山(远望)
望其旗靡(看到)
每月望日(月圆的时候)
2. 乘
乘犊车(驾车)
因利乘便(趁着)
以乘韦先(四的代称)
3. 负
使负栋之柱(支撑)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背)
秦贪,负其强(倚仗)
4. 行
将欲行(离开)
朝暮见来而而而献行焉(行为)
故为之文以志(记载)
5. 致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达到)致之何由(取得)
不致之辞(表达)
6. 或
或曰(有人)
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或者)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有人)
7. 引
手引而行(牵引)
引而不发(拉弓)
引经据典(引用)
8. 食
食不饱,力不足(吃)
一食或尽粟一石(吃一顿)
食之不能尽其才(喂养)
9. 方
方其壮时,举进士(正在…的时候)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刚刚)
方成器,而加以才干之训(才能、才干)10. 而
而后乃今将图南(然后,副词)
而后世乃至始得之也(而后,副词)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求之(竟然,副词)而卒以祸(因而,副词)
11. 于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对于)
不拘于时,学于余(向)
请于相君(给)。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180词)全汇总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180词)全汇总

中考语文【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180词)全汇总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 备: 1、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7. 薄:1、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

(薄如钱唇《活板》)8.策:1、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

(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9.长:cháng 1、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

(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

(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惩罚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 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 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16. 次:1、编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便.扶向路(就)《桃花源记》 9.便.下襄阳向洛阳(就)《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0.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顺便的机会)《与妻书》 报 1.报.君黄金台上意(报答)《雁门太守行》 2.我报.路长嗟日暮(回答)《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3.为报.倾城随太守(报答)《江城子·密州出猎》
文言文一词多义汇总
文言文一词多义汇总
18.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白色的)《醉翁亭记》 19.黑质而白.章(白色)《捕蛇者说》 20.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廉洁)《四知》 21.在位以贞白.称(纯洁)《私心》 22.腰白.玉之环(白色的)《送东阳马生序》 23.白.露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白色的)《蒹葭》 24.白.云千载空悠悠(白色的)《黄鹤楼》 25.绿杨阴里白.沙堤(白色的)《钱塘湖春行》
文言文一词多义汇总
8.兵.甲已足(兵器,武器)《出师表》 9.沙场秋点兵.(军队)《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并
1.并.自为其名(并且)《伤仲永》 2.二石兽并.沉焉(一起)《河中石兽》 3.而道士并.不传教一术(用在否定词前,加强否定的语气) 《劳山道士》
4.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全,全都)《桃花源记》 5.吏人奏记及便宜者,亦并.封上(全,全都)《私心》 6.吾与(汝)并.肩携手(并行,并列)《与妻书》
文言文一词多义汇总

1.归雁洛阳边.(旁边)《次北固山下》 2.四面边.声连角起(边塞)《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3.单车欲问边.(边塞)《使至塞上》 4.匈奴大入边.(边境,边界)《细柳营》 5.暮宿黄河边.(旁边)《木兰诗》 6.旧时茅店社林边.(旁边)《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7.绿树村边.合(旁边)《过故人庄》
文言文一词多义汇总

1.介胄之士不拜.(拜见)《细柳营》 2.肃遂拜.蒙母(拜望)《孙权劝学》 3.子墨子起,再拜.(表示敬意的礼节)《公输》 白
1.上下一白.(白色的)《湖心亭看雪》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酒杯)《湖心亭看雪》 3.白.日放歌须纵酒(白天)《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文言文一词多义汇总
文言文一词多义汇总
备 1.前人之述备.矣(周全,详尽)《岳阳楼记》 2.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具备)《口技》 3.军细柳,以备.胡(防备)《细柳营》 4.左佩刀,右备.容臭(挂着)《送东阳马生序》 5.四时俱备.(具有,具备)《答谢中书书》
文言文一词多义汇总
辨、辩 1.安能辨.我是雄雌(分辨,辨别)《木兰诗》 2.欲辨.已忘言(辨别,说明)《饮酒》 3.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分辨)《鱼我所欲也》 4.不复一一自辨.(通“辩”,辩解)《答司马谏议书》 5.不辩.牛马(通“辨”,辨别,分辨)《秋水》 6.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通“辩”,辩论)《送东阳马生序》
文言文一词多义汇总
B 壁、拜、白、比、毕、卑、北、备、辨、辩、边、遍、
步、被、百、鄙、把、薄、蔽、病、便、报、兵、并

1.亚夫乃传言开壁.门(营垒)《细柳营》 2.师乃剪纸如镜粘壁.间(墙壁)《劳山道士》 3.壁.上月,纸圆如镜而已(墙壁)《劳山道士》 4.两岸石壁.,五色交辉(直立的山崖)《答谢中书书》
文言文一词多义汇总
15.百.二十城(数名,十个十)《邹忌讽齐王纳谏》 16.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数名,十个十)《祖逖北伐》 17.百.废具兴(概数,多,众多)《岳阳楼记》 18.猿则百.叫无绝(概数,多,众多)《与朱元思书》 鄙 1.肉食者鄙.(鄙陋,目光短浅)《曹刿论战》 2.先帝不以臣卑鄙.(出身鄙野)《出师表》
文言文一词多义汇总
9.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数名,十个十)《小石潭记》 10.未百.步辄返(数名,十个十)《满井游记》 11.百.里奚举于市(百里,姓氏)《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2.弟子数百.里受业仙师(数名,十个十)《劳山道士》 13.吏禄三百.石(数名,十个十)《观刈麦》 14.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概数,多,众多)《山坡羊·潼 关怀古》
文言文一词多义汇总
步 1.盈盈公府步.(脚步)《陌上桑》 2.王果去墙数步.(步距)《劳山道士》 3.相与步.于中庭(走)《记承天寺夜游》 4.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步距)《小石潭记》 5.未百步.辄返(行走时两脚的距离)《满井游记》 6.然徒步.则汗出浃背(行走)《满井游记》
文言文一词多义汇总Fra bibliotek7.夹岸数百步.(行走时两脚的距离)《桃花源记》 8.复行数十步.(行走时两脚的距离)《桃花源记》 9.子孙常蔬食步.行(行走)《四知》 被 1.同舍生皆被.绮绣(通“披”,穿)《送东阳马生序》 2.唯见布被.覆尸(被子)《强项令》 3.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盖,覆盖)《强项令》 4.军士吏被.甲(通“披”,穿)《细柳营》
文言文一词多义汇总
便 1.吏人奏记及便.宜者(对国家有利的事)《私心》 2.友人便.怒曰(就)《期行》 3.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就)《口技》 4.东风不与周郎便.(便利,方便)《赤壁》 5.便.得一山(就)《桃花源记》 6.便.舍船(就)《桃花源记》 7.便.要还家(就)《桃花源记》
文言文一词多义汇总
文言文一词多义汇总
案 1.无案.牍之劳形(官府的公文)《陋室铭》 2.则梦见夫人据案.其身(通“按”,按着)《订鬼》 3.乃于案.上取壶酒(几案)《劳山道士》
文言文一词多义汇总
暗 1.柳暗.花明又一村(浓密)《游山西村》 2.移时,月渐暗.,门人然烛来(昏暗)《劳山道士》 哀 1.哀.转久绝(悲痛)《三峡》 2.君将哀.而生之乎(怜悯)《捕蛇者说》
文言文一词多义汇总
8.独怜幽草涧边.生(旁边)《滁州西涧》 9.忽复乘舟梦日边.(旁边)《行路难》 10.好收吾骨瘴江边.(旁边)《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遍
1.小惠未遍.(遍及)《曹刿论战》 2.壶酒何能遍.给(全部)《劳山道士》 3.为篱下、黄花开遍.(到处)《满江红(小住京华)》 4.余因得遍.观群书(全部)《送东阳马生序》 5.然遍.地腥云(到处)《与妻书》
文言文一词多义汇总
7.毕.力平险(竭尽、用尽)《愚公移山》 8.录毕.,走送之(完毕)《送东阳马生序》 9.毕.竟东流去(究竟,到底)《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卑 1.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出师表》 2.非天质之卑.(素质低下)《送东阳马生序》 3.守以卑.者(低下)《周公诫子》
文言文一词多义汇总
文言文一词多义汇总

1.将军百.战死(概数,多,众多)《木兰诗》 2.赏赐百.千强(概数,多,众多)《木兰诗》 3.自三峡七百.里中(数名,十个十)《三峡》 4.其间千二百.里(数名,十个十)《三峡》 5.百.草丰茂(概数,多,众多)《观沧海》 6.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成百)《口技》 7.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数名,十个十)《口技》 8.人有百.口,口有百.舌(数名,十个十)《口技》
文言文一词多义汇总
比 1.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比起,对比)《捕蛇者说》 2.天涯若比.邻(靠近)《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比.后壮(及,等到)《干将莫邪》 4.心却比.,男儿烈(比较)《满江红(小住京华)》
文言文一词多义汇总
毕 1.众妙毕.备(全,都)《口技》 2.群响毕.绝(全,都)《口技》 3.薄暮毕.集(全,都)《劳山道士》 4.歌毕.,盘旋而起(完)《劳山道士》 5.须眉毕.见(全,都)《劳山道士》 6.令自咒,毕.(完了)《劳山道士》
文言文一词多义汇总
兵 1.可汗大点兵.(军队)《木兰诗》 2.一老河兵.闻之(士卒)《河中石兽》 3.张俊尝问用兵.之术(与军事或战争有关的事物的统称)《岳飞》 4.锐兵.刃(兵器,武器)《细柳营》 5.将军亚夫持兵.揖曰(兵器,武器)《细柳营》 6.起冶铸兵.(兵器,武器)《祖逖北伐》 7.人众兵.强(兵力)《周公诫子》
文言文一词多义汇总
把 1.把.酒话桑麻(拿,抓住)《过故人庄》 2.把.酒临风(拿,抓住)《岳阳楼记》 3.把.酒问青天(拿,抓住)《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4.若见鬼把.椎、锁、绳 (拿着)《订鬼》
文言文一词多义汇总
薄 1.薄.暮冥冥(迫近,接近)《岳阳楼记》 2.不宜妄自菲薄.(轻视)《出师表》 3.薄.暮毕集(迫近,接近)《劳山道士》 4.狐裘不暖锦衾薄.(厚度小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文言文一词多义汇总
11.白.马从骊驹(白色的)《陌上桑》 12.为人洁白.晰(白净)《陌上桑》 13.天子不与白.衣同(白色)《强项令》 14.白.头搔更短(白色)《春望》 1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色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6.北风卷地白.草折(白色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7.浩荡离愁白.日斜(白天)《己亥杂诗》
A 安、案、暗、哀 安
1.安.能辨我是雄雌(怎么)《木兰诗》 2.又安.敢毒邪(怎么,哪里)《捕蛇者说》 3.安.求其能千里也(表反问语气,怎么)《马说》 4.守以俭者,安.(安定)《周公诫子》 5.退而安.寝(安安稳稳)《私心》 6.宁大将安.乐时耶(安心)《岳飞》
文言文一词多义汇总
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安逸)《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8.尔安.敢轻吾射(怎么)《卖油翁》 9.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哪)《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10.衣食所安.(养生的)《曹刿论战》 11.安.得广厦千万间(怎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2.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3.多歧路,今安.在(哪)《行路难》 14.西北望长安.(长安,地名)《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1.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方位名,与“南”相对)《秋水》 12.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方位名,与“南”相对)《愚公 移山》 13.北.山愚公者(方位名,与“南”相对)《愚公移山》 14.惩山北.之塞(方位名,与“南”相对)《愚公移山》 15.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方位名,与“南”相对)《愚公 移山》
文言文一词多义汇总
蔽 1.隐天蔽.日(遮,挡)《三峡》 2.蔽.林间窥之(隐蔽,躲藏)《黔之驴》 3.王之蔽.甚矣(受蒙蔽)《邹忌讽齐王纳谏》 4.横柯上蔽.(遮住)《与朱元思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