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上科学作业本答案
华师大科学九上全品作业本2022版

华师大科学九上全品作业本2022版1、我们说要安全用电,下列做法合适的是( ) [单选题] *A.在户外活动时,不靠近高压线(正确答案)B.遇到电器着火,要用手去拔插头C用湿布擦带电设备2、C.64立方厘米我们在进行工程设计时,一般最先做的是()。
[单选题] *A.制订方案(正确答案)B.动手制作C.测试优化3、浮的材料可以用来造船,沉的材料不能用来造船。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4、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
[单选题] *A.转基因食品对人体都是有害的B.转基因食品对人体都是有益的C.转基因食品可能存在安全问题(正确答案)5、.“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高山上的桃花迟开的主要原因是缺水。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6、25.种子发芽需要最基本的条件有光照、水分、温度、空气和土壤。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7、使用飞机空投包可以将物资安全地投放到地面,如果我们要制作一个空投包,不能用来参考的生物原型是()。
[单选题] *A.蒲公英B.柿子(正确答案)C.椰子8、圆柱形和球形的器具装水后也有放大功能。
( ) [单选题]对(正确答案)错9、工程设计里面“制订方案”这一环节并不重要,有没有这一环节都无所谓,因为后面制作改进过程中肯定会对最初的方案进行修改的。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0、化石能保存生物的( )。
[单选题] *A.骨骼(正确答案)B.肌肉C.内脏11、(杭州市)弟弟对地球充满了好奇,关于地球和地球的运动,说法不正确的是([单选题] *A.托勒密坚持“地心说”,他认为地球处于宇宙中心B.“日心说”最早的提出者是哥白尼,他认为地球在运动,并且24小时自转一周(正确答案)C.贝塞尔用量日仪的观测结果,证明了地球在围绕着太阳公转12、在下列废品中如果没有分类回收,对环境会造成危害最大的是( )。
[单选题] *A.废纸B.废玻璃C.纽扣电池(正确答案)13、宇宙有银河系和河外星系两个星系。
九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答案人教版2021【六篇】

九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答案人教版2021【六篇】物质的变化答案1、②⑦①③④⑤⑥⑧2、白色沉淀溶液变成血红色3、蓝4-10DCBCCCB11-16CCCDBD酸碱性(一)答案1、自由移动离子氢酸根氢氧根2-7ADDCBB8、(1)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2)920(3)40.82克22.2毫升物质的酸碱性(二)答案1、紫色石蕊红色蓝色pH试纸玻璃棒标准比色卡pH2、(1)D(2)试管内溶液的pHpH小于5.63-7ACDAB8-12BBDBD常见的酸(一)答案1、挥发变小变小2、液体白雾氯化氢水蒸气盐酸小液滴3、硝酸银溶液稀硝酸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4、鸡蛋壳表面有气泡产生燃着的木条熄灭5、逐渐消失黄6-9CBDD10、(1)挥发氯化氢(2)红白11、不能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孔中溶液仍为紫色Cl-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孔中溶液变为红色H+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12、(1)4.4克14.12%(2)HCl、氯化钙常见的酸(二)答案1、它们都含有相同的阳离子——氢离子2、产生白色沉淀3、浓硫酸水水浓硫酸酸液飞溅脱水吸水4、干布拭去大量水冲洗小苏打5-10DCACDB11、96%12、D13、(1)CuCuO硫酸铜(2)14、酸根离子(1)(2)①常见的碱(一)答案1、(1)澄清石灰水(2)酚酞试液(3)氧气2、黄蓝色絮状沉淀红褐色絮状沉淀3、4、乙甲和丁红5、碳酸钙稀盐酸6-10CBCDC11、NaCl、硫酸钠、NaOH12、白色浑浊逐渐鼓起来白。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作业本:第三章第1节 能量及形式

第3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第1节能量及其形式一、认识能量在斜面实验中,如果没有摩擦力,从A点滚下的小球,总是会滚到斜面乙上的B处或斜面丙上的C处,而B处或C处离桌面的高度与小球出发点A处的________。
事实上小球“记住”的是与起始高度相联系的________。
二、能量的形式常见的能量有:________能、________能、声能、电能、电磁能、核能、太阳能等。
A组基础训练1.2004年12月底,印度洋海底发生强烈地震,引发的海啸破坏性极强,造成几十万人死亡和无数财产损失……海啸之所以有这样大的破坏性,是因为海啸具有很大的() A.内能B.重力势能C.弹性势能D.机械能2.关于能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正在发声的物体具有声能B.正在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C.可见光具有能,不可见光不具有能D.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太阳能3.有轨电车在平直轨道上行驶时,它消耗的电能主要转化为()A.机械能B.光能C.化学能D.热能4.人和动物从食物中获取的能量属于()A.热能B.贮存能C.化学能D.机械能5.利用化学反应获取能量是人类研究化学的基本目的之一。
下列事实说明通过化学反应能量以热能释放的是()A.蜡烛照明B.烧煤取暖C.蓄电池发电D.电解水得到氢气6.(湘潭中考)高空抛物是极不文明的行为,会造成很大的危害。
因为高处的物体具有较大的()A.弹性势能B.重力势能C.体积D.重力7.出行是人们工作、生活必不可少的环节,出行的工具多种多样,使用的能源也不尽相同。
燃油汽车所消耗能量的类型是()A.生物能B.电能C.太阳能D.化学能8.(连云港中考)如图为某市空气中PM2.5的来源分布图。
PM2.5是指直径小于等于2.5μm的颗粒物,其在空气中的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为减少PM2.5的排放量,改善空气质量,下列措施不可取的是()第8题图A.植树造林,增大城市绿地面积B.开发使用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C.加大火力发电投入,扩大火力发电规模D.推行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打造绿色交通第9题图9.(郴州中考)如图所示是一种新式路灯,它“头顶”小风扇,“肩扛”太阳能电池板。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作业本:第一章第5节 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

第5节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一、碱+酸===盐+水Ca(OH)2+2HCl===________________NaOH+HCl===__________________2NaOH+H2SO4===__________________二、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________的反应1.实验时用酸碱指示剂指示酸、碱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2.反应的本质是________===H2O。
3.根据此原理可以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等。
A组基础训练1.(铁岭中考)中和反应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一定无关的是()A.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B.用稀硫酸处理印染厂的碱性废水C.在工业上,用熟石灰和纯碱制取烧碱D.在蚊虫叮咬处涂抹稀氨水可以减轻蚊虫分泌出的蚁酸造成的痛痒2.某种胃药的有效成分是Mg(OH)2,服用后能减缓因胃酸过多而引起的疼痛。
在Mg(OH)2的作用过程中,胃液pH 变化的情况可能是()3.(泸州中考)某实验室废水含有较多的盐酸,排放前应加入某种试剂将废水调至中性,下列试剂中最合适的是()A.AgNO3溶液B.NaOH溶液C.稀醋酸D.KNO3溶液4.(南宁中考)下面是某同学进行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时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A.在Ca(OH)2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变化B.在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C.在Ca(OH)2溶液中加入几滴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D.在NaOH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第5题图5.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滴入盐酸(每点反应都很充分),得到如图的曲线,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A.a点时溶液中有氢氧化钠和氯化钠B.a点时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C.b点时,HCl与NaOH恰好完全反应D.b点到c点时,溶液中氯化钠的量不再增加6.将20克10%的盐酸和20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滴入石蕊试液,溶液为()A.紫色B.蓝色C.红色D.无法判断7.经测定,在任何水溶液中,均存在一定数量的H+[用n(H+)表示]和一定数量的OH-[用n(OH-)表示],n(H+)与n(OH-)的相对大小对应溶液的酸碱性如表所示:据此分析:(1)常温下测得水中pH=7,可知水中n(H+)________n(OH-)(填“>”、“=”或“<”)。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作业本:第三章第7节 核能

第7节核能一、核能1.概念:________在发生改变的过程中,释放出巨大的能量,称为核能,也叫原子核能或原子能。
说明:化学变化的最小微粒是原子,所以原子核的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
2.获得核能的两条途径(1)裂变:________是根据裂变原理制造的。
(2)________:________是根据聚变的原理制造的。
二、核能的利用——核电站1.核电站利用核能发电,它的核心设备是核反应堆。
核反应堆是通过可以控制的________反应释放核能的设备。
2.核电站中发生的能量转化是:核能→________→________→电能。
三、放射线1.核反应过程中会产生三种射线:________、________、γ射线。
2.大量的射线对人畜有伤害作用。
微量射线可以为人类服务,主要有:机械设备探伤、育种、放疗等。
A组基础训练1.下列能源中不属于太阳能直接或间接转化而来的是()A.水能B.风能C.核能D.煤、石油、天然气2.为缓解电力紧张的状况,我省正在加大核电站的建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核电站将核能最终转化为电能B.核反应堆中发生的是不可控制的核裂变C.核能发电使用的燃料是天然气D.核电站利用的核能属于可再生能源3.(娄底中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核在常温下就能发生轻核的裂变B.太阳的能量来自大量的氖核的裂变C.核电站内的核反应堆是可控制的铀核裂变D.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可再生资源4.如图所示的是一种核反应的过程,这种核反应的原理可用于制造()第4题图A.原子弹B.氢弹C.导弹D.普通炮弹5.(绵阳中考)关于核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裂变才能释放出核能B.氢弹爆炸是利用裂变释放出核能C.核反应堆中发生的链式反应是不可以控制的D.原子弹爆炸时发生的链式反应是不加控制的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核能是原子核内部结构发生变化而释放出的能量B.煤炭、石油、天然气、太阳能都是不可再生能源C.原子弹和氢弹都是利用核裂变D.目前核电站获得核能的途径是核聚变7.(成都中考)关于核电站、能量和能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目前人类已建成的核电站,都是利用核聚变发电B.核电站的核废料可以直接堆放在露天垃圾场C.所有能量转化和转移过程,都遵循能量守恒定律D.水能、风能和太阳能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8.(河池中考)如图是核电站工作的流程图。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作业本:第三章第8节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第8节能量的转化与守恒一、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1.能量既不会________,也不会________,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永动机”不可能成功是因为它违背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能量的转移和转化有一定的方向性自然界的事物的运动和变化都必须遵循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但符合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的事件却不一定能够发生。
如煤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但热能不能自然地转化为化学能。
因此,很多能源是不可再生的,我们应该节约能源。
A组基础训练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只适用于物体内能的变化B.只要有能的转化和转移,就一定遵从能量守恒定律C.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人们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的有力武器D.任何一种形式的能在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中,消耗多少某种形式的能量,就能得到多少其他形式的能量,而能的总量保持不变2.木块从粗糙斜面顶端匀速滑到底端的过程中()A.木块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B.木块的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C.木块有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木块的机械能全部转化为内能3.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下列四幅图中仅发生能量转移的一组是()第3题图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4.有一种叫做“压电陶瓷”的电子元件,当对它挤压或拉伸时,它的两端就会形成一定的电压,这种现象称为压电效应。
一种燃气打火机,就是应用了该元件的压电效应制成的。
只要用大拇指压一下打火机上的按钮,压电陶瓷片就会产生10kV~20kV的高压,形成火花放电,从而点燃可燃气体。
在上述过程中,压电陶瓷片完成的能量转化是() A.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内能转化为电能C.光能转化为内能D.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第5题图5.(长沙中考)目前长沙城区的老居民小区正在进行水路改造,改造中用到了一种打孔工具—冲击钻,冲击钻工作时,钻头在电动机的带动下不断地冲击墙壁,打出圆孔,如图所示,冲击钻在工作过程中,其能量转化关系是()A.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内能转化为电能C.只有机械能和内能的转化D.有电能、机械能和内能的转化6.世界上还有许多欠发达地区至今用不上电。
新人教版九年级作业本上科学参考答案

三一文库()/初中三年级
〔新人教版九年级作业本上科学参考答
案〕
第1节物质的变化
1 -7 A D C B C D B
8 高
9 固体由蓝色变白色水珠化学加热能分解
CuSO4`5H2O--加热 CuSO4+5H2O
10 观察实验颜色沉淀
11 只要答案合理均可
12 白色,固体,易溶于水等
13 D
14 加入白色的硫酸铜,若变蓝色则含有水
第2节探索酸的性质
(一) 1-7 A D D C B A D
8 自由移动离子氢氧根
第1页共3页
9 HCI H2SO4 HNO3 BACI2 CUSO4 AGNO3 CACO3 AGNO3 CACO3
FE2O3
10 (1).玫瑰 (2)红
11 B
12 (1)阳离子都是H+ H2SO4--2H++SO42-
(2) 920
(3) 40.82克 22.18毫升
(二) 1 红 2 红无 HCI+NAOH=NACI+H2O
3 产生气泡 CACO3+2HCI=CACI2+H2O+CO2 燃着的木条
熄灭
4 逐渐消失黄 6HCI+FE2O3=2FECI3+3H2O
2HCI+FE=FECI2+H2
5(1) H2SO4+ZN=ZNSO4+H2
(2) 3HCI+2ALOH3=ALCL2+H2
6-8 D C C
9 (1)C (2)CO2
10 96%
11 (1) CU CUO CUSO4
(2) 2CU+O2=2CU0 H2SO4+CUO=CUSO4+H2O
(三) 1 挥发减少
2 浓硫酸水水浓硫酸酸液飞溅吸水
3 干布拭去大量水冲洗
23。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堂练习册答案作业本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堂练习册答案作业本答案1化学•九年级上•人教版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1.D2.D3.D4.B5.D6.D7.C8.A9.B10.C11.〔1〕②〔2〕③〔3〕①〔4〕④12.〔1〕②⑤〔2〕④⑥⑧〔3〕③⑦〔4〕①13.〔1〕对环境无污染的清洁能源的开发〔2〕对可降解塑料的开发〔3〕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排除污染〔其他合理答案均可〕14.〔1〕可以节约金属资源〔2〕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其他合理答案均可〕第—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B2.A3.B4.D5.B6.D7.C8.A9.B10.C11.C12.〔1〕化学变化〔2〕物理变化13.〔1〕电灯在通电时发光是物理变化〔2〕电灯在通电时发热是物理变化〔或者电熨斗在通电时发热等〕〔3〕用涂料刷墙属于物理变化〔4〕干冰升华产生气体属于物理变化〔5〕食盐水蒸发有固体产生属于物理变化14.〔1〕①②③〔2〕④⑦〔3〕⑦15.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看一下身边的化学:〔1〕衣:化学纤维〔人造纤维或者合成纤维〕、聚丙烯无纺布、塑料、橡胶的生产等,改变了人们的衣着,提高了生活的质量。
〔2〕食:化肥、农药的研制,使粮食、蔬菜、水果等生产大丰收,不仅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还改变了饮食结构,使人们的饮食朝着有利于健康的方向开展。
〔3〕住:钢铁、铝、水泥、塑钢门窗等建材的大量生产,带动建筑业的蓬勃开展,使人们的居住条件大大改善。
〔4〕行:石油加工、高速公路的建设、合成橡胶的生产、汽车的制造以及轿车进入家庭等,使人们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5〕医:诊治器械、药品、保健器材的研究、医院设备的更新、诊治条件的改善,使人们的健康状况有很大的改观。
〔6〕用:人们一般所用的计算机、电视机、冰箱、洗衣机、、各种黏合剂、不粘锅、铅笔、尺子等等,无不表达化学带给我们的种种改变。
2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科学1.C2.C3.D4.C5.C6.A7.A8.C9.C10.A11.氧气二氧化碳左12.将集气瓶装满水,盖好玻璃片,拿进山洞后倒掉水,再盖好玻璃片拿出洞外即可13.〔1〕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更浑浊〔2〕呼出的气体在玻璃上结下水珠〔3〕燃着的火柴在呼出的气体中燃烧时间缩短14.〔1〕①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水蒸气〔3〕③①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1.C2.C3.B4.C5.A6.D7.C8.C9.D10.D11.〔1〕量筒〔2〕胶头滴管〔3〕集气瓶〔4〕试管〔5〕坩埚钳〔6〕铁架台的铁夹〔7〕石棉网使烧杯受热均匀〔8〕镊子药匙纸槽12.〔1〕压破容器〔2〕失火〔3〕损坏实验台13.100mL量筒量程比拟大,读数时误差会较大;100mL量筒外表积较大,残留在量筒壁上的液体较多14.〔3〕白色固体,中间有灯芯熔点高于常温;有可燃性燃烧、有火焰、放热、有部分蜡烛熔化蜡烛有可燃性,燃烧放热,火焰说明是蜡烛蒸气在燃烧,蜡烛受热熔化杯壁上有水雾生成水石灰水变浑浊生成二氧化碳底部变黑可能是炭黑蜡烛火焰熄灭氧气被逐渐消耗,而生成的二氧化碳又不支持燃烧有白烟蜡烛蒸气冷凝的结果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1.B2.C3.A4.D5.B6.D7.B8.D9.D10.C11.〔1〕物质能够在空气中燃烧〔食物在空气中简单变质、金属在空气中生锈等〕〔2〕干脆饼干在空气中会变潮〔冰箱里拿出的东西外表出现水珠,冬天窗户上结霜等〕〔3〕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澄清的石灰水放置在空气中会变浑浊等〕〔4〕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气12.氮气氧气氮气氧气13.〔1〕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的热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2〕15〔3〕保证将氧气消耗完,使实验结果精确〔4〕不易溶于水不支持燃烧〔5〕红磷的量缺乏;烧杯中的水不够多;未冷却就翻开止水夹〔其他合理答案均可〕〔6〕预防伸入燃烧匙时集气瓶内的气体泄漏;该装置的密封性好课题2氧气1.A2.A3.D4.A5.D6.D7.B8.B9.B10.A11.〔1〕碳+氧气→点燃二氧化碳3参考答案与提示〔2〕镁+氧气→点燃氧化镁〔3〕酒精+氧气→点燃水+二氧化碳〔4〕氢气+氧气→点燃水〔1〕〔2〕〔4〕12.用火柴杆引燃铁丝预防生成的高温固体溅落在瓶底,致使集气瓶炸裂预防火柴梗消耗过多的氧气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一种黑色固体13.〔1〕①都是化合反响②都是氧化反响③都需要点燃〔2〕液态〔3〕硫+氧气→点燃二氧化硫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14.〔1〕白磷燃烧,活塞最后停在“4〞处〔2〕空气中氧气约占15的体积课题3制取氧气1.D2.B3.B4.B5.D6.C7.D8.B9.A10.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排水搜集法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排水搜集法11.〔1〕氯化钾+氧气〔2〕汞+氧气〔3〕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12.氯酸钾氧气氯化钾二氧化硫二氧化锰13.〔1〕酒精灯铁架台长颈漏斗锥形瓶水槽〔2〕DF棉花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分解〔3〕伸到液面之下随时能够操纵反响的进行和结束〔4〕搜集方法错误,装置漏气等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水的组成1.A2.B3.B4.D5.C6.B7.B8.D9.B10.C11.氧气氢气1∶2水→通电氧气+氢气分解反响氢氧两种元素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12.〔1〕负氧气〔2〕①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②水通电,发生分解反响生成氢气和氧气③化学反响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其他合理答案均可〕13.共滴水43200mL,可以供864人饮用一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上科学作业本答案篇一:浙教版科学作业本_九下浙教版科学作业本答案参考答案第一章第1节1.A2.C3.D4.不断地膨胀大爆炸宇宙论 150亿粒子的大爆炸5.(1)它可以永远地膨胀下去(2)它会塌缩而在大挤压处终结6.(1)图略(2)星系离我们距离越大,运动速度越快。
(3)膨胀。
7.(1)B (2)宇宙大爆炸(3)星系光谱分析。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等。
(4)大爆炸之前宇宙是怎样的等。
第2节1.A2.C3.B4.绕日公转自转绕日公转太阳系形成5.康德拉普拉斯“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 一块星云收缩太阳地球等行星6.气体尘埃物质7.地球将脱离原来的轨道,做匀速直线运动。
第3节1.D2.A3.B4.D5.A6.B7.氢氦8.星云9.红巨星>太阳>白矮星>中子星10.(1)C (2)C (3)C 11.短 7-92.5-3第4节1.星云2.岩浆地球温度水蒸 38亿3.B4.D5.C6.A B F E C D7.(1)米勒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2)甲烷氨气氢气(3)高温、射线、闪电(4)原始海洋(5)氨基酸有机酸尿素(6)没有生命的自然环境(或无机环境)8.(1)米勒实验用CH4、NH3等成分模拟原始地球大气,合成了氨基酸等小分子有机物;证实在生命起源的过程中,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由原始大气中的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可能的;资料表明,早期地球表面温度很高,原始大气中不可能存在 CH4、NH3 等物质,因此不支持米勒实验。
(2)资料还显示星际分子大多是有机化合物,所以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有机物可能来自星际分子,而不是来自地球,这对米勒实验的结论也提出了挑战。
……第5节(一)1.D2.B3.B4.B5.A6.B7.B8.苔藓蕨类裸子植物 9.简单复杂简单复杂低等高等生物演化 10.(1)爬行类(2)硬骨鱼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3)侏罗(或侏罗纪与白垩纪之间)11.(1)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2)近远黑猩猩(二)1.A2.C3.B4.A D5.C6.其他物种亲缘关系可变7.物种起源自然选择8.自然选择共同的祖先亲缘 9.人类可能起源于原始海洋10.遗传变异环境其他生物适应环境遗传和变异生存斗争适者生存11.(1)观察化石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来推测生物间的亲缘关系。
(2)分析和比较某些古生物遗体和古生物化石的DNA和蛋白质的差异来推测其相互间的亲缘关系。
(三)1.D2.B3.D4.B5.A6.没有原始海洋鱼鸟类哺乳类7.简单复杂低等高等水生陆生 8.黑灰白色白黑色9.(1)适应自然选择(2)随之增加之后定向选择第6节(一)1.(1)略(2)略亲代子代子代子代遗传(3)略亲代子代变异2.B3.B4.A5.D6.A7.D8.B9.DNA 蛋白质脱氧核糖核酸脱氧核糖碱基磷酸 DNA 基因10.23 X Y 46 X X 11.沃森克里克 DNA双螺旋结构磷酸脱氧核糖碱基12.辐射、微重力、有性杂交等方法可以提高可遗传变异在自然界出现的频率。
(二)1.C2.D3.B4.A5.C6.D7.B8.B9.D10.骡杂种优势袁隆平杂交水稻 11.优良的基因优良性状基因工程12.DNA 基因染色体先天愚型生长迟缓,坐、立、走都很晚,智力低下13.(1)近亲(2)近亲婚姻 14.略复习题1.大爆炸宇宙论2.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3.(1)红巨星超新星黑洞中子星(2)A4.岩浆水蒸气氨气甲烷5.(1)神进化简单少复杂多简单复杂低等高等(2)自然选择6.略7.遗传遗传变异 8.DNA双螺旋基因性状9.天生得病并可遗传给后代遗传病遗传物质大近亲10.A11.D 12.D 13.B 14.C 15.D 16.D 17.C 18.B 19.C20.D 21.C22.氨基酸有机酸尿素 23.鸟类哺乳类24.(1)变异不定向遗传和变异(2)生存斗争选择定向方向(3)变异自然选择生存斗争适者生存25.(1)高保护(2)不良影响知情权的尊重26.(1)宇宙大爆炸 150亿年(2)宇宙大爆炸一次剧烈的大爆炸膨胀(或演化)(3)无边不断膨胀的宇宙无边界(4)宇宙是无边的,它没有外面宇宙不是可以任意赋予初始条件或边界的一般系统(5)《时间简史》、《果核中的宇宙》等(6)略第二章第1节(一)1.同种生物个体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死亡率2.D3.D4.C5.B6.A7.B8.年龄组成9.(1)幼年老年(2)老龄化生育10.A 11.B 12.B 13.B 14.C15.略16.略(二)1.所有生物群落垂直结构水平结构2.D3.C4.C5.C6.D7.A8.C9.植物周围的环境因素 10.D 11.乔木层灌木层草木层12.C 13.C 14.A15.B 16.略(三)1.阳光水分空气土壤2.(1)A (2)B (3)C (4)B3.A4.C5.A6.D7.D8.A 9.B 10.略 11.B 12.C 13.A 14.A 15.B 16.B 17.略18.A 19.B第2节(一)1.生物非生物因素2.生物圈陆地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3.绿色植物4.D5.B6.A7.B8.C9.C10.(1)分解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2)生产者 11.C 12.D 13.D14.B15.A16.(1)B (2)略 17.略(二)1.食物2.C3.C4.A5.D6.D7.(1)枝叶果实(2)兔、鼠松鼠(3)狼狐(4)少阶梯(5)略8.D 9.A 10.C 11.B 12.食物食物链和食物网物质能量 13.略14.(1)光合作用呼吸二氧化碳微生物(2)植物要光合作用 15.略第3节1.D2.C3.A4.生物非生物5.B6.复杂多简单少7.C8.(1)植物、猫头鹰、田鼠生产者、次级消费者、初级消费者(2)自动调节9.略 10.B 11.A 12.略 13.略 14.略复习题1.略2.略3.略4.略5.略6.C7.C8.B9.C 10.C11.C 12.D13.A 14.A 15.B 16.C 17.D 18.C 19.C 20.D21.D 22.D 23.B 24.D 25.略26.略27.略28.略第三章第1节1.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健康2.生理心理社会关系3.C和E A和D B和F4.A C D E5.A6.如饮食营养结构不合理、吸烟、饮酒以及熬夜上网、音响声音开得过大等等。
由于生活节奏、精神压力、环境污染、气候转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人们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第2节(一)1.B2.参考课本第75页表格回答3.侵入人体细胞毒素4.抗生素不损伤人体细胞一些细菌或真菌5.(1)霍乱弧菌(2)通过饮用或摄食被细菌污染的水或食物而感染(3)使人呕吐或腹泻,导致严重脱水,甚至死亡(4)不吃不洁食物,食物煮熟再吃,分食6.D7.(1)微生物(如细菌)大量繁殖。
(2)石炭酸能杀死微生物或抑物微生物的生长。
8.⑴滥服抗生素可使人体内的细菌产生抗药性,使抗生素失效。
同时,抗生素可能会杀死人体内的有益菌。
(2)如制药厂要不断推出新的抗生素等。
(二)1.B2.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编制调查表、实施调查、统计原始数据、分析并得出结论。
由于调查一般不可能针对全体,如果是抽样调查,进行随机确定调查对象,更具代表性,使结果更准确。
3.(1)流感病毒患流感的人空气抵抗力不强的人(2)略4.(1)图略(2)抗体可以杀死侵入人体的病毒。
5.如:是否经常出入人口密集的场所、是否积极锻炼等。
6.(1)甲型、乙型肝炎。
(2)不吃不洁食物,不与甲肝患者共用餐具、共同进食,并注射预防针等。
(三)1.病原体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2.B3.A4.D5.C6.B7.狂犬病、艾滋病、乙型脑炎 8.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9.切断传播途径10.略11.(1)高温和酸性(2)酸(3)控制传染源12.(1)带狂犬病毒的动物易感人群传染源(2)目前对此病尚无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所以本疾病极为凶险,病死率几乎为 100%。
预防:接种疫苗和使用抗狂犬病血清至今仍是预防感染狂犬病的主要方法。
第3节(一)1.防止病原体侵入体内抵抗已侵入体内的病原体2.C3.B4.A5.非特异性免疫屏障杀死侵入人体的微生物吞噬6.C7.⑴抗体附在病原体上,病原体被溶解及杀死。
(2)抗体附在病原体表面,使它们更易被吞噬细胞吞食。
(3)病原体被抗体粘结在一起,以致不能进入细胞或繁殖。
8.C 9.D 10.免疫能力自然(二)1.B2.抗传染免疫自我稳定免疫监视3.人工被动免疫是人工将含有特异性抗体的血清或淋巴因子等免疫物质注入人体而获得的免疫,而人工自动免疫,是人体被注入抗原后自己产生了免疫物质。
4.免疫系统对过敏源的免疫反应造成的免疫反应。
过敏者要远离过敏源。
5.保护易感人群计划免疫6.人体的免疫系统将移殖的骨髓当成抗原而产生排斥。
7.抗体人工被动免疫 8.B 9.C 10.C11.(1)染过牛痘的人不会染上天花(2)抗体人工免疫人工自动免疫人工免疫人工被动免疫12.(1)A (2)淋巴抗体自然13.外面是非典病毒蛋白,里面是艾滋病病毒蛋白。
进入人体后会自行死掉。
第4节1.良性肿瘤恶性肿瘤2.A3.C4.C5.D6.化疗,放疗,手术治疗等。
7.D8.A9.收缩压持续大于18.7千帕或舒张压大于12.0千帕。
青春期高血压可能与性成熟期间分泌激素的剧烈变化、神经调节的功能不平衡以及心脏比血管发育明显增快等因素有关。
10.胰岛素注射胰岛素控制和调节饮食适当锻炼11.科学安排体育活动,少吃盐,不吸烟,不饮酒,均衡膳食。
12.吸烟,高胆固醇,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紧张,缺乏运动。
13.蔬菜、水果、玉米等。
长期吃以高蛋白为主的西餐的人更易患糖尿病,因为摄入纤维素过少。
14.略第5节(一)1.A2.C3.C4.D5.D6.罂粟7.D8.(1)谷类(2)油脂类(3)蛋白质 3 (4)油脂类 2(5)多吃谷类,因为谷类食物是能量的主要来源。
9.(1)A、B、C 3只烧杯中应为同一种植物和动物(2)C 烧杯(3)不对,鱼藤酮可能会导致人中毒,同时也污染了水源10.(1)四季豆中的毒素,加热煮熟后,内含的毒素可被破坏。
(2)D(二)1.胸外按压 16耀18次/分,75次/分左右让病人的胸廓和肺依靠其弹力,自行回缩,排出肺内的二氧化碳4到5 胸外按压2. 7%-8% 输血3.B4.C5.B6.C7.A8.B型可以接受O型血,缓慢输入。
9.C 10.略11.(1)ABO血型系统。
(2)为输血时提供安全保证。
(3)输血者和献血者即使是ABO血型系统中的同一种血型,在输血时仍要慎重。
复习题1.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健康2.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3.抗传染免疫自我稳定免疫监视4.抗体自然肺结核人工免疫能力人工自动5.恶性 14∶16.(1)病原体(2)传播途径(3)传染源(4)保护易感人群7.C 8.D 9.B 10.C 11.D 12.D 13.B 14.B 15.D 16.C17.C18.A19.D 20.B 21.B 22.B 23.C 24.C 25.B 26.C27.(1)抗体人工免疫(2)传染源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28.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人工血液传播29.淋巴细胞有免疫记忆功能 30.二和方案四方案四,因为它的营养较为均衡31.(1)吸烟会引发多种癌症、冠心病、气管炎、中风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