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踪台风的卫星练习题教案
跟踪台风的卫星教案

跟踪台风的卫星教案教案名称:跟踪台风的卫星教案目标:1.了解什么是台风,以及台风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理解卫星在跟踪与监测台风方面的作用。
3.学会使用卫星图像跟踪台风的方法。
教学准备:1.PPT幻灯片。
2.台风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
3.模拟卫星图像。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0分钟)1.老师介绍台风,并和学生共享台风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学生讨论台风的特点,以及台风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步骤二:解释卫星技术(10分钟)1.老师解释卫星技术,并介绍卫星在气象领域的作用。
2.使用简单的示例解释卫星如何跟踪和监测天气变化。
步骤三:引入卫星图像(10分钟)1.老师展示卫星图像,并解释图像中的各种颜色和标记的含义。
2.学生观察卫星图像,思考它们是如何帮助跟踪台风的。
步骤四:解析卫星图像(20分钟)1.老师选择一张包含台风的卫星图像,带领学生解析该图像。
2.学生一起讨论图像中的特征,分析台风的位置、大小、移动速度等信息。
步骤五:学生活动(30分钟)1.学生们分组进行小组活动,在给定的卫星图像上跟踪台风。
2.每个小组选出一位发言人,将他们的分析和检测结果向全班展示。
3.教师辅导并提供帮助,确保学生正确理解和分析卫星图像。
步骤六:总结与评价(10分钟)1.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台风的特点和卫星图像解析的方法。
2.学生回答由老师提出的总结问题,以检查他们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扩展活动:1.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收集并分析卫星图像,以预测未来台风的路径与强度。
2.学生可以调查和研究不同卫星和卫星图像解析技术的优缺点。
3.学生可以制作一个展示,介绍与台风相关的卫星图像和卫星技术的应用。
评价方式:1.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和展示的积极性。
2.学生在跟踪和分析卫星图像方面的准确性。
3.学生对于台风特点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的理解程度。
跟踪台风的卫星教案5

跟踪台风的卫星教案5教学目标1.了解卫星遥感技术在台风监测中的应用。
2.掌握使用卫星遥感数据进行台风路径预测的基本方法。
3.了解常用的卫星遥感数据源和处理软件。
4.能够使用卫星遥感数据,结合地面气象观测数据,进行台风路径预测。
教学内容1.卫星遥感技术在台风监测中的应用。
2.常用的卫星遥感数据源和处理软件。
3.结合气象观测数据,使用卫星遥感数据进行台风路径预测。
教学步骤第一步:介绍卫星遥感技术在台风监测中的应用(15分钟)1.卫星遥感技术在台风监测中的优势。
2.卫星遥感数据在台风监测中的应用。
3.卫星遥感数据在台风路径预测中的作用。
第二步:介绍常用的卫星遥感数据源和处理软件(30分钟)1.常用的卫星遥感数据源,例如NOAA和JMA。
2.常用的卫星遥感数据处理软件,例如Envi和IDL。
3.如何获取卫星遥感数据。
第三步:使用卫星遥感数据进行台风路径预测(45分钟)1.教师介绍使用卫星遥感数据进行台风路径预测的步骤。
2.学生使用Envi或IDL软件进行卫星遥感数据处理和分析。
3.学生结合地面气象观测数据,进行台风路径预测。
教学评估1.学生提交使用卫星遥感数据进行台风路径预测的结果和报告。
2.学生进行口头报告,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教学资源1.计算机教室和软件(Envi或IDL)。
2.卫星遥感数据源。
拓展教学1.学生自主搜索卫星遥感数据源和处理软件,并撰写报告。
2.学生自行制作台风路径预测的网页或应用程序。
参考文献very, J. E., & Walsh, K. J. E. (2000). A methodology for objective cyclone-tracking using satellite imagery. Monthly Weather Review, 128(11), 3554-3565.2.Cooley, D., & Bremer, M. (2009). Unsupervised change detection for natural disasters: flooding and tornado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30(1), 7-15.。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7课《跟踪台风的卫星》课文、练习题及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7课《跟踪台风的卫星》课文、练习题及教案【导语】这篇课文是一篇科学童话故事,描写了气象卫星紧紧地跟踪台风,时刻报告台风的动向,全心全意地人类服务。
以下是无忧考网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课文】“哈,”小星星笑了笑说,“我是第三代气象卫星,人们叫我时刻跟踪你,监视你,直到你消失为止。
”“小东西!”台风狂怒地嚷着,“你可知道我的厉害?鱼儿见我钻入深水,船儿见我避进港湾,树儿见我把腰弯。
嘿嘿……”“可我偏偏爱跟着你走……”气象卫星还想说下去,可是话音早给台风的怒吼声打断了。
台风狂暴地跳起来,对准气象卫星猛扑过去。
可他哪里知道,气象卫星站设在离地面300千米公高空,他再蹦跳也不管用。
“哼,我要把你甩掉!”台风呼呼呼地朝大海的深处奔去。
不知奔了多长时间,他的眼前忽然出现一座美丽的城市。
他感到有点累,正想歇歇脚,无意中发现气象卫星仍然紧紧地跟踪着自己。
“想甩掉我?没门儿!”气象卫星用嘲笑的口气对他说。
台风暴跳如雷,像头疯狂的巨兽,呼呼地向着城市扑去。
可是,他很快发现,堤坝筑高了,树木撑牢了,人们谈笑风生,一点也不惊慌。
“哈!这里的人们早就知道你快要来了。
”气象卫星自豪地说,“每隔二十五分钟,我就向他们报告一次你的行踪。
”台风一听泄气了,只好懒洋洋地朝海洋的另一个方向奔去。
气象卫星迅速地转过身,又紧紧地跟踪着,监视着……【习题】竟竞1小蝴蝶()敢落到我的身边的花朵上。
2.春天来了,花儿()相开放。
二、我会读你能正确流利地读出下面的词语吗?试试看吧!嘲笑惊慌监视厉害怒吼甩掉泄气跟踪我会写下面的词语你都会写了吗?dīn��zhùlìhài jiānshìqìxiàn�馈�wèixīn��()()()()() shuǎidiào xìeqì�括�nzōn�馈�tánxiào fēn��shēn��()()()()()三、我会写照样子,写词语,并造句。
三年级语文下册《跟踪台风的卫星》教案及练习题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跟踪台风的卫星的相关知识。
(3)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密切”造句。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探究学习,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跟踪台风的卫星的相关知识。
3. 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密切”造句。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专业术语,如“台风”、“卫星”等。
2. 学会本课的生字,特别是“密切”的用法。
四、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课文内容、生字等。
2. 课文文本,每人一份。
3. 生字卡片,用于学生认读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2)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台风和卫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合作学习,探讨课文中提到的台风和卫星的相关知识。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专业术语,如“台风”、“卫星”等。
(2)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卫星跟踪台风的重要性。
4. 朗读练习(1)学生集体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 生字学习(1)学生自读生字,认读生字。
(2)学生合作学习,探讨生字的用法,如“密切”的用法。
6. 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交流学习心得。
7.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
(2)运用“密切”一词造句。
8. 课后反思六、课堂拓展1. 科学知识拓展:介绍台风的形成原因、影响以及我国台风防范措施。
2. 文化知识拓展:介绍卫星的发展历程,我国卫星事业的成就。
七、实践环节1. 学生分组讨论,设想一种利用卫星跟踪的自然现象,并说明其意义。
三年级语文下册《跟踪台风的卫星》教案及练习题

三年级语文下册《跟踪台风的卫星》教案及练习题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了解卫星跟踪台风的相关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
(2)学会通过课文中提供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积极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了解卫星跟踪台风的相关知识。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课文中所涉及的科学知识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台风的概念。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才能追踪台风的行踪?2. 自主学习:(1)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生字词的含义。
3. 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的含义,巩固学生的词汇量。
(2)详细讲解课文中所涉及的卫星跟踪台风的知识。
4. 实践练习:(1)学生进行课文的朗读练习。
(2)设计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四、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完成课后练习题,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拓展作业:(1)让学生收集有关卫星的其他应用,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
(2)鼓励学生进行科学小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拓展作业评价:评估学生在拓展作业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
2. 情境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为学生营造生动的学习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年级语文下册《跟踪台风的卫星》教案及练习题

三年级语文下册《跟踪台风的卫星》教案及练习题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台风的概念、特点以及卫星监测台风的相关知识。
1.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科学素养。
1.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跟踪台风的卫星》一文介绍了台风的概念、特点以及卫星在监测台风方面的作用。
文章通过介绍我国科学家利用卫星监测台风的事例,展示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和科学家们的辛勤工作。
2.2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台风的相关知识,了解卫星监测台风的过程。
2.3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科学术语,如台风、卫星等。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课文自主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2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3.3 讲授法:教师针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台风和卫星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什么是台风吗?卫星又是如何监测台风的呢?4.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
4.3 课堂讲解:针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如台风的特点、卫星监测台风的过程等。
4.4 分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第五章:练习题5.1 选择题:1. 台风是()现象。
A. 自然B. 人为C. 未知2. 卫星监测台风主要依靠()。
A. 遥感技术B. 地理信息系统C. 全球定位系统5.2 填空题:1. 台风是发生在____上的强烈的____现象。
2. 卫星监测台风需要利用____技术。
5.3 问答题:1. 请简要描述台风的特点。
2. 卫星监测台风的过程是怎样的?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6.2 练习题评价:对学生的练习题进行批改,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跟踪台风的卫星》教案

《跟踪台风的卫星》教案《跟踪台风的卫星》教案篇一教材解读:《跟踪台风的卫星》是一篇科学童话,作者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讲述了第三代气象卫星紧紧跟踪、监视台风的动向,为人类预防台风的袭击,减少损失做出了贡献,从而形象地向小读者展现了最新的科技成果。
全文共八个自然段,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二自然段为第一部分,写台风发现一颗气象卫星在紧紧地监视它,非常恼怒。
第三至七自然段为第二部分,写狂怒的台风妄想扑灭气象卫星,甩掉气象卫星却连遭失败,又想摧毁城市仍未得逞,形象地说明气象卫星的特点与作用。
第八自然段为第三部分,写台风在气象卫星的跟踪监视下束手无策,只得落荒而逃。
本文情节生动,语言活泼,读来情趣盎然,在形象的童话情境中传播了科学知识,是加强语言训练,激发科学兴趣的好教材。
课文的语言特点鲜明,台风的“大”与卫星的“小”,台风的“怒”与卫星的“笑”,最终结果却是貌似强大的台风失败了,看来渺小的卫星威力无穷,两者形成强烈反差。
课文沿袭本单元的特点:通过角色对话展开介绍,教学中可以抓住这一特点,引导学生深入文中角色,在反复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表现角色特点。
教学设计思路说明:本课是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了解第三代气象卫星的主要作用。
激发学生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为社会造福的志趣。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爱好。
本课的教学设计,从“跟踪”一词入手:“跟踪”是什么意思?在课文中找一找与“跟踪”意思相近的词。
(盯住监视)请你把找到的词语来换一换。
指导学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台风肯让卫星跟踪吗?抓住台风与卫星的四次“斗法”,分角色感情朗读,从语言文字中品味体会角色性格,了解卫星作用。
最后整体再读,回顾全文,充分体会感受科技的力量,激发对科学的兴趣。
小练笔:介绍气象卫星。
拓展:你还了解什么卫星?还想设计发明什么样的卫星?结合现在的汶川地震,进一步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热情。
三年级语文下册《跟踪台风的卫星》教案及练习题

三年级语文下册《跟踪台风的卫星》教案及练习题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跟踪台风的卫星》的主要内容,了解台风的相关知识。
1.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探索精神。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跟踪台风的卫星》的主要内容,掌握相关知识点。
2.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卫星跟踪台风的过程,以及科学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景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3.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课文内容。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台风来临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台风现象,激发学习兴趣。
4.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回答相关问题。
4.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课文内容,重点讲解卫星跟踪台风的过程及科学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4.4 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提问解答。
4.5 练习巩固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检测学习效果。
第五章:课后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台风的特点?()A. 狂风暴雨B. 气象变化剧烈C. 高温干旱D. 旋转性2. 卫星跟踪台风主要是通过()来实现的。
A. 卫星遥感技术B. 雷达探测技术C. 气象观测站D. 飞机侦察二、填空题4. 卫星跟踪台风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和______。
5.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______、______和______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问答题6. 请简要描述一下台风过境时的天气情况。
7. 为什么说卫星跟踪台风具有重要意义?8. 请举例说明科学技术在抗灾救灾中的应用。
四、连线题9. 请将下列词语与对应的意义连线:狂风暴雨-A. 台风来临气象变化剧烈-B. 台风过境高温干旱-C. 卫星遥感技术旋转性-D. 雷达探测技术五、创作题10. 请以“假如我是台风跟踪卫星”为主题,编写一段想象作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跟踪台风的卫星练习题教案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跟踪台风的卫星练习题_课文_教案_案例_课堂实录_教学反思,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我会讲
以前,可怕的台风给人类带来了许多的灾难。
问问你的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把你听说的事例讲给小伙伴听。
我会选
小朋友,请你把我送会家吧!
竟竞
1小蝴蝶()敢落到我的身边的花朵上。
2.春天来了,花儿()相开放。
我会读
你能正确流利地读出下面的词语吗?试试看吧! 嘲笑惊慌监视厉害
怒吼甩掉泄气跟踪
我会写下面的词语你都会写了吗?
dīnɡzh l h i jiān sh q xi nɡw i xīnɡ
( ) ( ) ( ) ( )
shuǎi di o x e q ɡēn zōnɡt n xi o fēnɡshēnɡ
( ) ( ) ( ) ( )
我会写
照样子,写词语,并造句。
懒洋洋台风一听泄了气,只好懒洋洋的朝海洋的另一个方向奔去。
我会读
我国气象卫星的发展状况
风云一号卫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极轨气象卫星(太阳同步轨道),其主要任务是获取国内外大气、云、陆地、海洋资料,进行有关数据收集,用于天气预报、气候预测、自然灾害和全球环境监测等。
01批研制的A星(试验星)、B星(试用星)分别于1988年9月7日和1990年9月3日由CZ-4A运载火箭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入轨。
02批卫星计划投产2颗飞行星,代号FY-1(02)C星、D星。
针对01批卫星存在的问题,在设计上作了较大的的改进(70%),加强了研制过程中产品的质量控制,提高了卫星的应用性能和可靠性。
FY-1(02)C星已于1999年5月10日成功发射。
卫星主要性能参数:卫星质量:950kg 轨道特性:太阳同步轨道轨道高度:870km 轨道倾角:98.8度设计寿命:2年
风云二号气象卫星风云二号(FY-2)卫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与极地轨道气象卫星相辅相成,构成我国气象卫星应用体系。
风云二号卫星主要作用是获取白天可见光云图、
昼夜红外云图和水汽分布图,进行天气图传真广播,供国内外气象资料利用站接收利用,收集气象、水文和海洋等数据收集平台的气象监测数据,监测太阳活动和卫星所处轨道的空间环境,为卫星工程和空间环境科学研究提供监测数据。
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已于1997年6月10日发射升空,并定点于东经105度赤道上空,可复盖全国国土和我国周边地区。
它的发射成功填补了我国此类卫星的空白。
1 风云一号卫星有哪些作用?
2 风云二号卫星有哪些作用?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跟踪台风的卫星》练习题,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