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二轮精讲练:(基础整合)综合性学习(含答案)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综合性学习专题

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专题一、考查能力:提炼概括、图文互换、活动设计、热点问题、语言运用二、考点(考查类型)(一)情景对话1、例题(2024江苏南京二模)喜爱集邮的小秦觅得几张邮票,邀你一同欣赏。
【甲】张骞通西域【乙】玄奘赴天竺【丙】小秦:【丙】图邮票中的人物是郑和,你能仿照【甲】和【乙】的短语结构概括【丙】图内容吗?你:就叫“__________”吧。
小秦:挺好的!你瞧这些邮票还有很多富有动感、富有内涵的细节呢,如【甲】图中天上飞过的大雁仿佛捎来家乡的信息。
你:是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秦:这个细节找得准!图案设计真可谓(3)____!(A.入木三分 B.惟妙惟肖 C.独具匠心 D.标新立异)你:三张邮票按时间顺序放在一起看,我还发现________________。
小秦:这就是邮票里的远方,小小的邮票学问大!【答案】郑和下西洋示例1:乙图中,玄奘双腿一前一后,像正在步行,背着的经顶部有篷,仿佛是在野外的环境中艰难前行。
示例2:丙图中,滔天的海浪仿佛告诉我们航行的前路充满艰险。
C示例:一直以来,先贤们探索远方的脚步从未停歇;他们上下求索、不畏艰难,为经济文化的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2、答题技巧补充对话方法归纳:分析题目、确定思路;明确内容、联系前后;把握语体、用词准确;表达得体、用语礼貌;(二)劝说引导1、例题(陕西宝鸡23-24期中)在前往春耕田地现场时,你的同学晓伟认为春耕可以使用现代化农业设备,无需亲自耕种,并打算以此为借口向老师请假。
此时,你会如何劝说晓伟参加此次春耕活动?[示例]晓伟,此次实践活动不仅仅是配合农民完成春耕,更是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农事劳动的艰辛,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尽管现代化农业设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人力,但重视劳动、不畏艰辛、吃苦耐劳的精神却不能丢。
所以,我们应该积极参加本次实践活动。
2、答题技巧劝说方法归纳:称呼+自我介绍+指出对方的不对+理由+建议(三)观点表达1、例题(19-20八年级浙江期中)阅读卡面信息,写一则100字左右的微评论。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基础整合专题)综合性学习(含答案)

第十章综合性学习1.近日,学校组织一次“走近新词语”活动。
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活动一:写出下列新词语的通常说法。
另类()菜鸟()迷你()草根()(2)活动二:探究下列材料,写出你的发现。
【材料1】爷爷一提到“粮票”“烟票”“人民公社”就感慨不已。
对他的孙女来说,这些词语太陌生了,她经常说的是“上网”“粉丝”“低碳”等新词语。
【材料2】某个娱乐节目搞“海选”,不久到处都“海选”;电视台刚播《蜗居》,老百姓全在说“蜗居”。
这些名称一出现,就成了各大媒体报道中的热门词汇。
【材料3】李老师在批改随笔时,看到了天书般的一段话:“偶灰常稀饭周杰伦,那天偶拿他的片片到班里亮骚,被老斑发现收了去,真是7456……”李老师当场“晕倒”。
探究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活动三:下面是老师与学生的一段对话,请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内容。
学生:老师,《现代汉语词典》怎么把“包装”“下课”作为新词语了?老师:因为这些词语在发展过程中,增加了新的意义和用法。
举例说,“下课”,原指上课结束,现在又有了被解职的意思。
如,某男篮主教练执教不力而下课。
学生:哦,我明白了!老师:那你能不能参照老师的说法,从“包装”“充电”“山寨”三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来说明这种情况呢?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这个例子举得好,看来你是真的明白了。
专题06 综合性学习(信息概括、图文转换、对联标语)-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课件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
方法提炼
标题:在正文内容前面,对正文内容加以概括或评价的简短文字。 有一行标题和多行标题之分。多行标题其主标题旨在揭示消息的主题或 重要新闻事实;副标题(又称稿辅定题PP、T 子题)用以补充说明情况,或指出 内容范围,作出内容提要等。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
分析能力和语言的概括能力。款适合你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
方法提炼
1.看表头的文字,弄清楚图表说明的对象和比较的角度,注意题干中
字数的限制。
2.细读图表,准确全面捕捉信息。
① 比高低,寻规律。抓住最高值与最低值,快速把握图表重心。
② 做统计,找走势。横向稿稿定定纵PPP向TP,T比海量较素材,持总续更结变化规律。
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
、行为)。
款适合你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
答题技巧: 抓住关键句、特征句。关键句、特征句指新闻中概括性、判断性较强
的句子,一般分布在导语中,有时出现在中间小节的开头或结尾部分。 重点提醒:
1.标题句中通常不停顿,稿文定末P不PT用标点。 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
2.在字数允许的情况下,新尽,量上千多款负模板载选信择总息有。一 款适合你
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 款适合你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
拟写标题通常要求的是一行标题(即主标题)的拟写。
标题的必备要素:人物(或事件的主体)、事件(往往不需要时间)。
2022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07 句子连贯与综合性学习 专项复习习题

07 句子连贯与综合性学习句子连贯1.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在中国,有一种胸襟,叫袁隆平,他用一粒种子,帮助亿万中国人远离饥饿。
②如今,时代中的年轻人在大师精神、国士风范的影响下,苦练本领、磨练意志,努力把自己锻造成能够造福人类、改变世界的精兵强将。
③学习英雄,要以英雄之风范滋养浩然正气。
④在中国,有一种担当,叫吴孟超,他用双手,让16000多名肝胆疾病患者恢复了健康。
⑤国士已去,风范长存。
⑥他们耗尽毕生精力,只为让人民体味到“医食无忧”的感受。
A.①⑥⑤②④③B.③④①⑥⑤②C.②①④③⑤⑥D.③④①⑥②⑤2.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有了知识和智慧,我们才能独立思考,懂得如何应对人生的种种不确定性,②因为阅读能给人以知识,给人以智慧。
③从而免于迷失和彷徨,知道何去何从。
④阅读为什么能提升我们的气质?⑤可以说,阅读培育的是丰盈充实的灵魂,气象万千的精神。
A. ①③④②⑤B. ④②①③⑤C. ①③②④⑤D. ④②③①⑤3.填入横线上的句子,顺序恰当的一项是()出土于河南新郑的莲鹤方壶是东周时期青铜礼器的代表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其造型宏伟气派,装饰典雅华美,堪称“国之重宝”。
①壶底还铸有两只卷尾兽,支撑全器重量②壶颈两侧有附壁回首的龙形怪兽双耳③腹部的四角各攀附一条立体飞龙④方壶通体满饰龙凤花纹,凝重而不失华丽⑤壶冠呈双层盛开的莲瓣形,中间平盖上立有一只展翅欲飞的仙鹤A.⑤②③①④B.④⑤③②①C.⑤③①②④D.④⑤①②③4.下列填人语段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令尊”是对对方父亲的尊称,与此相关的还有很多。
称对方母亲用“令堂”,称对方弟弟、妹妹用“令弟”“令妹”等。
________原来这个“令”字有“善良”“美好”的意思。
2021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综合性学习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2021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综合性学习专项练习题6.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2)两题。
(5分)不会引用诗句,不会使用修辞手法,表情达意只会用网络流行语……这是目前一些年轻人使用语言的现状。
①大部分网络流行语活有趣,结构简单;然而这种语言也存在明显不足,就是缺乏对细节的描摹,忽略人的细致感受。
②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这些词语偶尔用用倒还可以,但使用频率太高,便可能是思维懒情的征兆了。
③这一现状,与网络语言的流行密切相关。
④比如,面对大好春光只说个“赞”,就意味着省略了对春暖花开的细致感受;在键盘上随手敲出一串“哈哈哈”,就意味着放弃了对喜悦的贴切表达。
语言不只是表情达意的工具,还是思维的具体呈现。
我们选择了 A ,也就等于选择了简单的表情达意的工具和 B ,如果都变得越来越简单,就应该警惕起来了。
(摘编自江丹《除了“哈哈哈”,我们还能说点什么》)(1)调整①到④的顺序,使其成为语意连贯的文段。
(3分)(2)在A、B两处分别补写恰当的文字,使文段语意完整。
(2分)6.(1)③①④②(2)A.简单的网络流行语 B.简单的思维方式六月份为“美,就在身边”学校主题活动月,你所在的九年级5班,响应学校号召,积极开展系列活动,旨在引导同学们发现美、颂扬美、践行美。
请完成下列任务。
10.在“古城巡访美”活动中,同学们收集到下面两则材料。
请据此写出你的发现。
(2分)古城青州的美,美在,美在。
从“寿”字前左行,进一洞,洞如城门,回望门外云气蒸腾,这是云门山的由来。
由门折上山巅,如鲤鱼之背,稍平,上有石阶,有亭,有庙,有佛窟。
扶栏远眺,海风东来,云霭茫茫,山川河流,远城近乡,都渺渺如画。
遥想当年大禹治水,从这里东去,倒流入海,天下才才得从漫漫洪水中解救出来。
有此青州。
(选自梁衡《青州说寿》)我站在云雾飞扬的云门山顶,能看到对面同样云雾飞扬的驼山,驼山下就唐时的龙兴寺,寺上的瓦,金黄一片。
想起青州博物馆的石佛,喜欢金石的清照必是欣赏过的,那些佛大都笑着,人们称其为“青州的微笑”。
中考语文专项集训:语文综合性学习含答案解析.doc

1.有人读完《水浒传》和《西游记》后,写了一副对联,下面是下联,请你拟出上联。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梁山好汉疾恶如仇杀富济贫得人心。
2.下面是一副赞美老师的对联。
上联是“三尺讲台迎冬夏”,横批为“润物无声”,请拟出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某班要举办一次“文学沙龙”活动,其中有个项目是“读名著对对子”,现在邀请你参加这个项目的活动,请你根据上联,完成下联。
[参考人物]孔明、悟空、武松、黛玉上联:废寝忘食香菱苦学诗。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福州乌山的王琵琶亭有一副对联,上联:一弹流水一弹月。
最适合作为下联的一句是()A.半入江风半入云 B.一味清凉上月时C.二分明月万梅花 D.三月细雨春妩媚5.下面是旅居台湾的孔子第77代嫡传孙孔德成写给在大陆的二姐的对联中的上联,请为它选填下联。
上联:风雨一杯酒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A.天涯共此时 B.羁危万里身C.江山万里心 D.千里共婵娟6.这幅对联有一处不妥,请修改。
吴敬梓冷眼观世,《儒林外史》讽丑恶;深情怀旧周树人,《朝花夕拾》忆往昔。
7.下列对联分别赞颂了我国的哪位人物,并写出与之相关的成语或诗句。
A.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赞颂的是_______相关成语_______________B.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赞颂的是_______相关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赞颂的是_______相关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8.《水浒》第十二回标题为一副对联,上联是“梁山泊林冲落草”,下联为()A.青面兽北京斗武 B.景阳岗武松打虎C.急先锋东郭争功 D.汴京城杨志卖刀9.下面是某餐馆门口贴着一副对联。
【通用版】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基础整合专题《句子的运用及对联广告的拟写》(含答案)

【通用版】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含答案专题一、句子的运用训练一句子的排序1.把下列句子填在下面一段话中的横线上,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只填序号)游览中华文化遗产,可以____________,可以触发深沉的思索,可以______________。
你看,长城横亘万里,何其雄伟,熔铸了无数人的智慧与血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圆明园断壁残垣,矗立斜阳,饱含了多少历史的耻辱与辛酸②激起无限的赞叹③京剧的铿锵,越剧的柔美,昆曲的绵长,那跨越历史的生命力而今正受到严峻的考验④增强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责任意识2.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最合理的一项是()①窗子和门的根本分别,决不仅仅是有没有人进来出去。
②我们都知道,门和窗有不同的作用。
③窗子有时也可作为进出口用,譬如,小偷或小说里幽会的情人就喜欢爬窗子。
④譬如从赏春一事来看,我们不妨这样说:有了门,我们可以出去;有了窗,我们可以不必出去。
⑤当然,门是造了让人出进的。
A.②③⑤①④B.②⑤③①④C.②①④⑤③D.②⑤③④①3.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最合理的一项是()①“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
②“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
③一提到雨,也就必然地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
④“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吟诗作对了。
A.①④③②B.①③④②C.③④①②D.③①②④4.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可以说,想象力应用多少是评价一个人智力高低的标准之一。
②人的大脑具有四个功能部位:感受区、贮存区、判断区和想象区。
③想象力是人类独有的才能,是人类智慧的生命线。
④人们运用前三个部位功能的机会多,而应用想象区的机会少,一般人仅仅应用了自己想象力的15%。
⑤优秀的想象力对于一个杰出人才来说是必需的。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综合性学习》专题精练(含答案解析)

综合性学习新题赏析题一:1、清明节期间,学校小记者进行了一些相关采访和报道。
请你根据下面三则材料提供的主要信息,为校刊写一段简要介绍清明节的文字。
要求:(1)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
(2)不超过100字。
【材料一】某高校民俗专家采访记录(片段):清明是中国传统的扫墓节。
长期以来,清明节祭奠的主要对象是离世的亲人和祖先,通过扫墓、祭祖,寄托对已逝亲人的哀思和对祖宗的敬畏。
【材料二】校刊4月5日讯清明内涵更丰富,追怀先烈成风尚。
在某公墓,前来祭奠革命英烈的市民络绎不绝。
来自密云的一对夫妇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先带着孩子拜祭了爷爷奶奶,然后就赶到这里,缅怀先烈,感受他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材料三】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地区的民政部门和公墓陵园都开设了专门的祭祀网页,人们可以在网页中,为已逝的亲人献花、点烛、留文,表达自己的怀念之情。
除网上祭奠外,社会公祭、家庭追思等形式也被越来越多的市民接受。
2、有人认为,中国人写好汉字,这应当是我国教育最基本的也是最基础性的要求;1有人认为只要学习好,字写得好不好无所谓。
你的观点呢?请简要阐述。
题二:1、根据下列句子提供的信息,写一段介绍“飞行板”的文字。
要求:(1)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
(2)不超过70字。
①“飞行板”是由水上运动爱好者、法国的弗兰基·萨帕塔研制而成的。
②在“飞行板”的帮助下,人们可以像海豚那样在水中快活玩耍。
③这种装备需使用者将双脚绑在一双特殊的鞋子里。
④这一双鞋附有一个很大的喷水器,用以提供上升力。
⑤使用时,双手要拿着用以稳定飞行的喷嘴。
2、当今社会,一方面是网络用语大行其道,逐渐成为大众化的流行语。
如“神马都是浮云”“hold住”“有木有”等;另一方面,今年高考明确规定不能使用网络语言。
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请说说你的看法。
要求观点明确,道理充分,条理清晰,50字左右。
题三:初三某班举行了“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活动,假如你是其中一员,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综合性学习1.近日,学校组织一次“走近新词语”活动。
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活动一:写出下列新词语的通常说法。
另类()菜鸟()迷你()草根()(2)活动二:探究下列材料,写出你的发现。
【材料1】爷爷一提到“粮票”“烟票”“人民公社”就感慨不已。
对他的孙女来说,这些词语太陌生了,她经常说的是“上网”“粉丝”“低碳”等新词语。
【材料2】某个娱乐节目搞“海选”,不久到处都“海选”;电视台刚播《蜗居》,老百姓全在说“蜗居”。
这些名称一出现,就成了各大媒体报道中的热门词汇。
【材料3】李老师在批改随笔时,看到了天书般的一段话:“偶灰常稀饭周杰伦,那天偶拿他的片片到班里亮骚,被老斑发现收了去,真是7456……”李老师当场“晕倒”。
探究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活动三:下面是老师与学生的一段对话,请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内容。
学生:老师,《现代汉语词典》怎么把“包装”“下课”作为新词语了?老师:因为这些词语在发展过程中,增加了新的意义和用法。
举例说,“下课”,原指上课结束,现在又有了被解职的意思。
如,某男篮主教练执教不力而下课。
学生:哦,我明白了!老师:那你能不能参照老师的说法,从“包装”“充电”“山寨”三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来说明这种情况呢?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这个例子举得好,看来你是真的明白了。
2.某班举行了“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活动,假如你是其中一员,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论语》《孟子》均列入古时“四书”,“四书”中另两书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孟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不朽的是他们的思想和美德。
请从你的知识积累中去探寻他们的思想或美德,并在《论语》《孟子》中找到例句。
示例:孔子:谦虚的美德——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孟子:民本思想——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性学习。
“松树顶上鹧鸪鸣,松树底下好谈情。
老妹有情应一句,省得阿哥满岭寻。
”“劝妹老成要在家,莫去上家过下家,上家有个二流子,下家有个懒西妈①,学坏身子害自家②。
”在“首届客家山歌节”的舞台上,68岁的“山歌王”倾情放歌。
【注释】①懒西妈:懒惰的女人。
②自家:自己。
(1)得知你是“到民间采风去”的组织者后,文化程度不高的“山歌王”请你把他唱的山歌特点总结出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作为“首届客家山歌节”的志愿者,你深切感受到了客家山歌的价值与意义,你和同学们决定在网上发起一个“鹧鸪计划”,发动大家对如何传承与发扬客家山歌献计献策。
现请你先拟出三条建议。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具体情境,补充句子。
听完演唱,在外漂泊了几十年的客家籍归侨黄老先生紧紧地握住“山歌王”的手,激动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请你参加下列节日活动。
(1)请你结合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它从汨罗江的波涛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从此每一条河川都回荡着振聋发聩的呐喊,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亘古不变的艾香。
“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一位同学根据上述文字撰写的一副对联,在横线上可以补写的词语是:____________。
插艾叶清香缕缕飘九州赛龙舟________传四海(3)请你探究下面文字所述现象产生的原因。
现在,部分国人(尤其是青少年)对传统节日越来越淡漠。
很多人不了解端午,中秋不想回家团圆,对清明的祭奠活动也不以为意,却热衷于过情人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争创文明城市,争做文明市民”综合实践题。
(1)文明在学校。
学校开展“写温馨提示,做文明学生”活动,请参照示例,选择下面一处校园公共场所,写一句温馨提示语。
(句式不拘,字数不超过15个)示例:草坪——小草也有灵,脚下请留情。
①图书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洗碗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明进社区。
学校“你丢我捡”小分队来到春晖小区,看到一个居民乱扔垃圾,有同学上前劝阻,他却说:“你们不是在捡吗?我不扔,你们还捡什么呢?”这时,我们该如何劝说呢?(字数不超过50个)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明你我行。
学校提出了“我是社会一分子,大家一起讲文明”的口号,班会课上,有同学出示了右边这幅题为“目不斜视”的漫画,引发了大家的热议。
你对这幅漫画有什么感想呢?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某校中学生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以“住宅区的命名”为题进行调查。
调查中发现,过去,市民的住宅区通常被称作“职工宿舍”“家属大院”等。
如今,不少住宅区有了像“西子香荷”“水韵花都”“南薰别院”“漾日湾畔”之类的名字。
同时,调查中还发现以“戛纳湾”“莱茵河畔”“加州风景”“威尼斯花园”等洋名来命名的住宅区也很多,细数这类住宅区的名字,差不多能拼出欧美地图,有市民戏称“欧风美雨满华夏,错把故乡作他乡”。
(1)从以上有关“住宅区命名”的调查中,你能得出哪两点结论?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以上调查,请你就“如何为住宅区命名”这一问题,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两条建议。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参照示例,用富有一定文采的语言(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对下面住宅区名称的丰富内涵进行阐释。
(任选其一)示例:筑于山边水畔的“山水人家”:“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亲近山水,融自然于呼吸之间;构筑诗意,享优雅于生活之中。
①立于静水浅溪之旁的“在水一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处于喧嚣繁杂之间的“隐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综合性学习。
近年来,智能手机等触控式智能设备迅速进入人们的生活,并获得每个年龄段的人的青睐——中国已迎来“触屏时代”。
据报载,2013年全国约1亿未成年人使用手机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