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工艺运行管理
污水处理工艺技术及运行管理

污水处理工艺技术及运行管理污水处理是一项关乎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的重要任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污水处理工艺技术和运行管理的有效性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污水处理工艺技术的几个关键方面,包括预处理、生物处理和深度处理,同时也将介绍运行管理的几个重要环节。
一、预处理预处理是污水处理的第一步,其目的是将进入处理系统的原始污水中的大颗粒、可分离固体和沉积物去除,以减少对后续处理单元的负荷和污染物的负面影响。
预处理工艺通常包括网格过滤、沉砂池和气浮池等,这些设备的设计和运行应遵循统一的标准,确保有效的污染物去除效果。
二、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污水处理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其通过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和转化来减少水中的污染物。
传统的生物处理工艺包括曝气式生物滤池、曝气式生物活性污泥法和微型生物滤池等。
近年来,新型生物处理工艺如生物膜法和浸没生物滤池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些工艺技术的优点在于高效、稳定,且占地面积相对较小。
三、深度处理深度处理是为了进一步减少废水中的残余污染物而进行的附加工艺。
常见的深度处理技术包括化学沉淀法、吸附法和高级氧化法等。
这些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残留有机物和其他难降解物质,提高出水水质的稳定性和可接受性。
四、运行管理良好的运行管理对污水处理厂的稳定运行和出水水质的保障至关重要。
运行管理应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运行监测:通过建立定期的监测和检验计划,对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跟踪和分析,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2. 维护保养:定期对各处理单元进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性能的稳定。
3. 操作培训:对操作人员进行全面的培训,使其能够熟练掌握设备的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
4. 总结改进:根据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情况和出水水质的反馈,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所在,提出改进建议。
通过有效的运行管理,可以提高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效率和出水水质的稳定性,确保其长期运行并达到环境排放标准。
污水处理工艺的运行与管理要点

污水处理工艺的运行与管理要点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关键环节,而污水处理工艺的运行与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监测与分析、运行参数控制、设备维护保养等方面,阐述污水处理工艺的运行与管理要点。
1. 监测与分析监测和分析是污水处理工艺运行与管理的基础。
在运行过程中,应定期采集并分析污水样品,以监测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
重点关注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氨氮(NH3-N)等关键指标,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
同时,应建立完善的数据分析和记录系统,以便对污水处理工艺的运行结果进行定期评估和改进。
2. 运行参数控制合理的运行参数控制是保证污水处理工艺高效运行的重要保障。
首先,需要确保进水水质的稳定性,防止进水水质的波动对处理效果造成不良影响。
其次,对于不同的污水处理工艺,需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设置曝气量、混合速度、沉淀时间等关键参数,以达到最佳处理效果。
此外,对于存在高浓度有害物质的特殊情况,应加强对进水的预处理和后续处理,以确保排放达标。
3. 设备维护保养正常维护保养是确保污水处理工艺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
定期对关键设备,如曝气系统、沉淀池、过滤装置等进行巡检和维护,确保设备状态良好、运行稳定。
对于存在故障或损坏的设备,及时修复或更换,并进行记录和分析,以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同时,注意设备的清洗和消毒工作,以防污水处理过程中的细菌滋生和传播。
4. 废物处理与利用污水处理工艺在处理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废物,如污泥、滤饼等。
正确处理和利用这些废物是污水处理工艺运行与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
污泥可通过稳定化处理后作为有机肥料进行利用,滤饼则可以用于土壤改良等方面。
同时,对于废物处置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污染要注意控制,确保环境不受影响。
5. 培训与人员素质提升污水处理工艺的运行与管理离不开专业技术人员的支持和指导。
因此,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提升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组织专业培训、参与行业交流等方式,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使其能够熟练掌握污水处理设备的操作和维护技巧,从而保障工艺的高效运行。
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及其安全措施

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及其安全措施一、运营管理:1.设立完善的管理体系:污水处理厂应设立健全的管理机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建立管理层、技术层和操作层的协调机制,确保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
2.建立规范的操作流程:制定并落实操作规程,明确操作流程和要求,包括进水检测、污泥处理、河道排放、设备维护等环节,确保每个环节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保养和维护设备: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和修复故障。
对于老化和损坏的设备及时更换,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处理效率和质量。
4.建立监测系统:安装监测仪器,实时监测进出水水质和设备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保证污水处理厂的稳定运行。
5.建立应急预案:制定并实施应急预案,包括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措施和人员疏散方案,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
6.加强员工培训: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岗位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和应急处置能力,增强其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确保员工能够正确操作设备,有效应对突发情况。
二、安全措施:1.管控进出水质:严格控制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水质,避免有害物质进入系统。
对排放水质进行监测,确保达到排放标准,防止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2.建设防渗漏设施:处理厂周边应建设防渗漏设施,如污水泄漏的收集池,防止污水渗漏到地下水和土壤中。
3.严格防火措施:采用阻燃材料,建立完善的防火制度和疏散通道,配备适量的防火设备,如灭火器、防火门等,确保污水处理厂避免火灾发生。
4.加强安全巡查:定期进行设备和场地的安全巡查,及时发现并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加强对设备和系统的维护保养,确保其安全可靠性。
5.确保职工安全:加强职工的劳动保护,配备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服、口罩、手套等,提供必要的防护培训,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6.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定期组织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紧急情况应对能力,增强职工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总之,污水处理厂的运营管理和安全措施非常重要,只有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体系,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才能确保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有效地处理废水,保护环境和公共卫生。
污水处理厂的运行与维护管理经验分享

污水处理厂的运行与维护管理经验分享污水处理厂是为了处理城市或工业生活污水而建立的重要设施。
它具有净化水质、保护环境的重要职能。
为了确保污水处理厂的有效运行和长期稳定运维,以下是一些运营和管理方面的经验分享。
一、运行管理1. 建立完善的操作规程:污水处理厂的运行需要严格遵循操作规程。
规程应覆盖处理工艺、设备操作、运行参数控制、应急处理等方面内容。
操作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和资格认证,确保其掌握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
2. 管理监控系统建设:建立先进的管理监控系统可提高运行效率和监测水质变化。
通过远程监测、数据记录和分析,实时掌握厂区内污水处理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调整。
3. 定期维护和保养: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是保持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的关键。
维修工作包括设备清洁、零部件更换、润滑油添加等,以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二、设备管理1. 设备选择和优化:选择适用的处理工艺和设备非常重要。
应根据排放标准、处理能力和环境因素等因素选型,并结合实际情况对设备进行优化。
例如,采用节能型设备、增加曝气效果等措施,可以降低运行成本和优化处理效果。
2. 设备监测和维修保养:定期进行设备性能测试和监测,及时发现设备故障或异常,以便进行维修和保养。
同时,建立设备档案和维修记录,为日后维修计划和预防性维修提供参考。
3. 废气处理设施建设:部分污水处理工艺会产生废气,应建立废气处理设施,确保排放符合环境要求。
采用先进的废气处理技术,如活性炭吸附、生物滤池等,可有效去除有害气体。
三、废水排放与环境保护1. 定期监测废水质量:定期抽取废水样本,检测相关指标,如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总磷等,确保排放水质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
2. 运行过程中的监测和调整:根据监测数据的变化,调整处理工艺参数和设备运行模式。
及时调整曝气量、絮凝剂投加量等,以保持处理效果,并降低废水处理成本。
3. 废水回用和资源化利用:可以考虑对排放的废水进行回用或资源化利用。
污水处理工艺处理及运行管理

污水处理工艺处理及运行管理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保工作,通过科学的工艺处理,可以有效净化水质,保护环境。
本文将介绍污水处理工艺处理及运行管理的相关内容。
一、污水处理工艺处理1.1 生物处理工艺生物处理是一种常见的污水处理工艺,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1.2 化学处理工艺化学处理工艺主要是利用化学药剂对污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等进行沉淀、氧化或者中和,从而实现水质的净化。
1.3 物理处理工艺物理处理工艺包括过滤、沉淀、吸附等方法,通过物理手段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泥沙等杂质,提高水质。
二、污水处理运行管理2.1 设备维护保养定期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及时清理设备表面和内部,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2.2 污泥处理对处理后的污泥进行合理处理,如厌氧消化、压滤脱水等,减少废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
2.3 运行监控建立完善的监控系统,监测处理设备的运行情况和水质指标,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三、污水处理工艺优化3.1 工艺改进根据实际情况对污水处理工艺进行优化改进,提高处理效率和水质。
3.2 节能减排采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减少能耗,降低运行成本,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3.3 污水资源化利用将处理后的污水中的实用物质进行回收利用,如再生水利用、污泥资源化等,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四、污水处理工艺安全管理4.1 安全培训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4.2 应急预案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做好事故处理准备工作,保障污水处理工艺的安全运行。
4.3 定期检查定期对处理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隐患并进行处理,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五、污水处理工艺环保管理5.1 环境监测建立环境监测系统,监测周围环境的水质、大气质量等情况,保证处理设备对环境的影响在可控范围内。
5.2 环境保护加强环境保护意识,严格遵守环保法规,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周围环境的生态平衡。
5.3 社会责任作为一家污水处理企业,应当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预环保公益活动,为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
污水生产工艺管理制度

污水生产工艺管理制度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任务及原则第三章组织体系第四章工艺操作管理第五章设备维护管理第六章资料管理第七章安全生产管理第八章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第九章训练与教育第十章管理制度的执行第一章总则为了做好污水生产工艺管理工作,保障污水处理工艺的稳定和安全运行,提高治污效果,保护环境,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任务及原则1. 本管理制度的任务是为了规范化污水生产工艺管理工作,督促各相关部门、人员尽职尽责,切实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2. 本管理制度的原则是依法遵规、科学管理、持续改进、全员参与、绩效导向。
第三章组织体系1. 设立污水生产工艺管理小组,负责工艺管理工作的制定和监督。
2. 设立污水处理工艺操作小组,负责具体操作管理工作。
3. 定期召开工艺管理会议,分析问题,总结经验,解决困难。
第四章工艺操作管理1. 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定,严格操作流程,确保工艺操作安全、稳定。
2. 严格控制污水处理工艺参数,保持污水处理工艺的正常运行。
3. 及时发现和解决工艺操作中的问题,确保处理效果。
第五章设备维护管理1. 安排专人负责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2. 制定设备维护保养计划,按时执行,确保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3. 建立设备故障记录,在设备出现故障时进行及时处理,并汇总分析故障情况。
第六章资料管理1. 建立完整的工艺管理档案,包括工艺参数、操作流程、设备维护记录等。
2. 定期整理、归档工艺管理文件,确保信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第七章安全生产管理1. 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确保安全生产。
2. 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3. 定期检查设备、场地等安全隐患,及时整改,确保安全生产。
第八章突发事件应急预案1. 制定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和应急措施。
2.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各部门的应急处置能力。
第九章训练与教育1. 加强污水生产工艺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管理水平。
污水处理工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污水处理工艺的安全运行,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污水处理厂所有从事污水处理工艺操作、设备维护、安全管理的员工及相关人员。
第三条污水处理工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责任到人”的原则。
第二章安全生产责任制第四条厂长是污水处理工艺安全生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全厂安全生产负总责。
第五条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责任,负责组织实施本部门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第六条从事污水处理工艺操作、设备维护、安全管理的员工,应按照本制度及相关操作规程进行工作,并对自己的安全生产行为负责。
第三章安全生产管理内容第七条安全教育培训1. 对新入职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使其掌握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
2. 定期对在岗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八条设备设施安全管理1. 定期对污水处理设备进行检修、保养,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2. 对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进行安全评估,确保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3. 加强对电气设备、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的监管,确保其安全使用。
第九条安全操作规程1. 制定并严格执行污水处理工艺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按照规程进行操作。
2. 对操作规程进行定期审查和修订,确保其符合实际情况。
第十条应急管理1. 制定应急预案,明确事故报告、应急响应、救援处置等流程。
2.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
第四章安全检查与考核第十一条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确保安全生产。
第十二条建立安全生产考核制度,对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情况进行考核。
第十三条对违反安全生产规定的行为,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第五章附则第十四条本制度由污水处理厂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污水处理工艺处理及运行管理

污水处理工艺处理及运行管理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保工作,其处理工艺和运行管理对于保护环境、维护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污水处理工艺和运行管理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污水处理工艺处理1.1 生物处理工艺生物处理工艺是目前最常用的污水处理工艺之一,其主要包括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两种方式。
好氧处理通过向水体中注入氧气,利用好氧细菌降解有机物质,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
厌氧处理则是在无氧条件下进行,通过厌氧细菌降解有机物质,产生甲烷等气体。
1.2 物理处理工艺物理处理工艺主要包括筛网过滤、沉淀和过滤等方法。
筛网过滤通过不同孔径的网格将固体颗粒拦截下来,达到去除悬浮物的目的。
沉淀则是利用重力将悬浮物沉降到底部,再通过过滤等方法将水体中的固体颗粒去除。
1.3 化学处理工艺化学处理工艺主要是通过向水体中添加化学药剂,如氯化铁、氯化铝等,来沉淀悬浮物和去除有机物质。
化学处理工艺通常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物质和重金属离子的污水。
二、污水处理运行管理2.1 设备维护保养污水处理设备需要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包括清洗滤网、更换滤料、检修泵管道等。
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于保证污水处理效果至关重要。
2.2 操作规程执行污水处理工艺有严格的操作规程,操作人员需要严格按照规程操作,避免操作失误导致处理效果不佳。
定期进行操作规程培训也是必不可少的。
2.3 监测检测污水处理过程中需要定期对处理效果进行监测检测,包括水质监测、设备运行状态监测等。
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是保证处理效果的关键。
三、污水处理工艺的优化3.1 采用先进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污水处理工艺也在不断更新换代。
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可以提高处理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3.2 进行工艺调整根据实际情况,对污水处理工艺进行调整是必要的。
可以根据水质变化、处理效果等因素进行相应的工艺调整,以保证处理效果。
3.3 节约资源在污水处理过程中,节约资源也是重要的一环。
可以通过循环利用废水、回收有价值的物质等方式,降低资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4-20
31
1、污泥指数上升期(图4)
2015-4-20
32
2、 污泥指数维持期(图5)
2015-4-20
33
3、污泥指数下降期(图6)
2015-4-20
34
为控制丝状菌的繁殖,自12月11日起,采用两组氧化
沟交替运行,运转状态设置为: 12月11日早1#氧 化沟转刷全停,当日晚20:00远程点击开启2台转 刷(考虑了防冻因素);12月12日早8:00再开启1台 转刷,同时关闭2#氧化沟所有转刷。12月12日晚20: 00开启2#沟2台转刷;次日早8:00再开启1台转刷, 同时关闭1#氧化沟所有转刷。依此顺序类推。因为 进水量远小于氧化沟池容,基本上不存在污水穿透 现象,所以白天停运的氧化沟仍保持正常进水。 上述运行方式创造了类似于SBR工艺的环境,较好 地抑制了丝状菌的繁殖, 因此污泥指数呈现下降趋 势。
2015-4-20
26
西厂从2002年4月至9月期间,共处理污水
653.19万吨,去除BOD5 466.19吨。产含水 率80%的泥饼3049吨,既产干污泥为 3049×20%=609.8吨。污泥产率为 Y=609.8/466.19=1.31 kgDS/kgBOD5。 西厂从2002年10月至2003年3月期间,共处 理污水294.81万 吨,去除BOD198.37吨。3 月份排泥至氧化沟内污泥浓度与停止排泥期 前相似时,共产含水率80%的泥饼696.2吨, 既产干污泥为696.2×20%=139.24吨。污泥 产率为 Y=609.8/466.19=0.7 kgDS/kgBOD5。
2015-4-20 15
2002年氧化沟F/M变化趋势图
2015-4-20
16
2000年进水曲线图
2015-4-20
17
a精确控制设备开停
在保证工艺控制指标达到要求的前提下,精
确计算,减少设备起运台数。例该厂有两组 氧化沟,每组沟内设有转刷11台,实际生产 中,每组沟运行时转刷的开启数量根据水量 控制在2—7台之间,既保证了工艺参数,又 节约了大量能耗。
2015-4-20
14
北戴河西部污水处理厂简介
秦皇岛市北戴河西部污水处理厂采用卡罗塞氧化沟
处理工艺,工程设计规模为7万吨/日,因该厂地处 旅游区,来水量呈显著季节性变化,来水以生活污 水为主(约占95%)。2002年度该厂主要进水指标 平均值为: BOD5 74.95 mg/l、 CODcr 147.34 mg/l、 SS 100.02 mg/l,比设计值要低30%―40%。 除夏季来水量能达到设计量外,其余季节水量锐减, 冬季最低时只有1万吨/日。实际生产中MLSS通常 控制在2000―5000 mg/l
经测量观察发现,在转刷开启数量较少,池
底流速较低的情况下,以直道转刷下方沉泥 最多,最高时可达0.5米。并且在污泥沉积较 厚的地方取样发现,其生物相与上层污泥明 显不同,大量的大型寡毛蚓类及少量线虫占 据主导地位,其体形最长可达10厘米,此处 MLSS= 69000mg/l 。对于沉积较厚,接近 0.5米的污泥堆,将其前后的转刷开启,使泥堆 处的水流速大于0.3米/秒,一天后,该转刷下 污泥堆荡然无存。
2015-4-20
11
Classification of cultivation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the oxidation—reduction potential
2015-4-20
12
1.3 机械设备
a机械设备的性能及作用 例某厂带式压滤机性能参数:型号VDB7-
2015-4-20
35
1.5 化验数据及在线数据
1.5.1化验数据的误差及其规律性
A.化验数据可能产生误差的原因:取样及保
存、仪器或药品、操作错误或不同操作人员、 环境因素干扰
2015-4-20
36
B.单种数值的稳定性 、不同种数值间的相关性
1、单种数值的稳定性 对于一些化验数据,如进出水指标、污泥 浓度等,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比较稳定或 沿着某种缓慢的趋势变化。且往往与历年 同期指标趋势相同。如某数据出现突然变 化,就应及时查清原因,看是化验问题, 还是环境条件发生了突然变化。
2015-4-20
45
有毒物质对活性污泥的抑制浓度
2015-4-20
46
2 工艺运行参数的确定
2.1 工艺运行参数的初步确定 2.2工艺参数的调控方法
2015-4-20
47
2.1 工艺运行参数的初步确定
如实际水质、水量与设计偏差不大,即可在设计控
制参数的基础上结合常规的相应工艺理论控制值来 确定初始工艺运行控制参数。 如实际进水值与设计偏差较大,在进水负荷过大的 情况下,往往需要追加投资,新上构筑物或设备。 目前,在国内,更常见的是进水负荷过低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应在对全厂构筑物、设备、管道及 现行各种污水处理工艺的常规控制参数熟悉掌握的 基础上,结合实际来水情况和厂内现有设施情况, 来选定切合实际的控制工艺及参数。
2015-4-20 48
2015-4-20
49
2.2工艺参数的调控方法
2.2.1同一工艺参数的调整手段 DO的调高方法:
增开转刷、双速转刷调高速、加开进水泵、 加开回流泵、开大进水阀门、调高出水堰 板、变换转刷位置、调整导流板角度
2015-4-20
2015-4-20
24
减少污泥产量的方法
2015-4-20
25
西厂减少污泥的实践
西厂冬季污水量锐减同时伴有污染有机物浓
度的降低,使得剩余污泥的排放量变得非常 小,污泥排放难以连续进行,导致泥区裸露 在室外的无轴螺旋输送器极易因冰冻损坏。 故从每年的10月到来年的3月,厂内的污泥脱 水设备和构筑物全部停止运转,放空维护保 养。进入3月后,适当增大排泥量,调整泥龄。
2015-4-20 29
停运的氧化沟如不放空的话很难靠回流等方
式将其中污泥排净,而残余的污泥过一段时 间后,自然会因缺氧或厌氧而上浮。但在实 际中我们发现,残泥较厚的地方,如原直道 转刷下方因有较多的大型寡毛蚓类及线虫, 反而不易上浮,推测是这些大型生物的活动 将污泥产生的气体及时释放出来的缘故。
10
B 脱氮与除磷的关系
为高效脱氮,要求进行完全的生物硝化, 而生物硝化要求低负荷高泥龄。但生物除磷 却要求高负荷低泥龄。所以实际生产中,应 结合实际考虑是偏重脱氮还是除磷,来设定 相关的工艺参数。如要求同时脱氮除磷,则 F/M应控制在0.1-0.18kgBOD5/KgMLSSd之 间,SRT在8—15天左右,但效果都不会太高。
200、电机功率3KW、处理能力13m3/h、进 泥含固率3%、带宽2000mm …如一个工作 日(8小时)向浓缩池打入含水率99.5%的污泥 2000m3,可否?
2015-4-20
13
1.4 经济因素对运行的影响
a精确控制设备开停 b单双组氧化沟交替运行
c减少剩余污泥排放量
d采用类似SBR工艺
2015-4-20
18
b单双组氧化沟交替运行
2015-4-20
19
2015-4-20
20
氧化沟停运准备
2015-4-20
21
西厂平面图
2015-4-20
22
二沉池停运准备
2015-4-20
23
c减少剩余污泥排放量
由于污泥处理所需的费用约占污水处理厂全
部运行费用的40%~60%,因此,剩余污泥 量的削减有着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b.进水水质的确定
c.出水水质的确定
2015-4-20
8
1.1.2 设计与实际的偏差
城市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要通过项目建议 书的编报和审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程 设计、土建施工、设备安装验收等过程后才 开始进入试运行及正式运行。 偏差出现原因:设计依据;建设期;新技术;新标 准
2015-4-20
污水厂运行维护
第一部分
污水厂的工艺运行管理 第二部分 污水厂的调试开车及恢复运行 第三部分 污水厂的机械设备简介
2015-4-20
1
污水处理各行业之间关系
2015-4-20
2
第一部分
污水厂的工艺运行管理
1、 污水处理厂的分区 2、 生化处理单元的指标 3、影响工艺运行控制参数的因素 4、 工艺运行参数的确定
2015-4-20 44
1.7环境因素的影响
(1)营养物质:碳、氮、磷源物质、生长因子。正常时C:N: P=100:5:1 (2)温度:微生物多数适宜20~35℃。温度越高,活性越好 (3)PH值:可引起细胞膜电荷的变化,从而影响了微生物对 营养物质的吸收;通常PH值应控制在6~9 (4)氧化还原电位:影响细胞内酶的活性,也影响细胞的呼吸 作用。 (5)毒物。很多重金属在高浓度时对生物是有毒的,但在 低浓度时,其又是生物正常生长所必须的微量元素。
2015-4-20 6
1 影响工艺运行控制参数的因素
1.1 工程设计 1.2 不同的生物种群
1.3 机械设备
1.4 经济因素对运行的影响 1.5 化验数据及在线数据 1.6 电器自控对运行的影响 1.7环境因素的影响
2015-4-20 7
1.1 工程设计
1.1.1 设计的依据 a. 污水量及建设规模的确定
2015-4-20
5
2 .2控制指标
控制指标是指在污水处理运行过程中,
通过机械设备状态变化来调整控制的 指标。控制指标包括:泥龄SRT、污 泥浓度MLSS、挥发性污泥浓度 MLVSS、溶解氧DO、流速V、水力停 留时间HRT、有机负荷F/M、回流比 Rn、二沉池水力表面负荷、污泥沉降 比SV30、污泥指数SVI30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