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密封点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设备管道动、静密封管理办法

设备管道动、静密封管理办法

设备管路动、静密封管理办法为加强设备管路动、静密封管理,进一步动员群众消除跑冒滳漏,不断降低泄漏率,提高设备管理水平,特制定以下管理办法:一、密封统计范围1、动密封统计范围设备转动部位的动密封。

2、静密封统计范围全部设备除传动设备的连续运动部分属于动密封范围另行统计外,其余所有设备管路的法兰、阀门、丝堵、活接头(包括传动设备上的油标、附属管线、工艺设备空冷器,加热炉的外露涨口,电气设备的变压器、油开关、电缆头,仪表设备的孔板、调节阀、附属管线,以及其它所有设备的结合部位等),均作静密封点统计。

二、密封点计算方法1、动密封点计算方法有1个动密封结合处就算1个动密封点。

动密封点泄漏率的计算公式为:泄漏点总数动密封点泄漏率= ----------------------- ×1000(‰)动密封点总数2、静密封点计算方法有1个静密封结合处,就算1个静密封点。

例如:1对法兰不论其规格大小均算1个静密封点;1个阀门一般算4个静密封点(法兰2个,卡兰1个,压盖1个),如果阀门另有丝堵,或阀后紧接放空,则应各多算1个静密封点;1个丝扣活接头算3个静密封点(两端与管路丝扣连接2个,中间丝扣对接1个)。

有1处泄漏就算1个泄漏点。

不论是密封点或因焊缝裂纹、砂眼以及其它原因等造成的泄漏均作泄漏点统计。

静密封点泄漏率的计算公式为:泄漏点总数静密封点泄漏率= ----------------------- ×1000(‰)静密封点总数三、动密封泄漏检验标准检验时,达到以下标准即认为合格。

1、介质为水的动密封泄漏以不成线为标准。

2、物料介质的动密封以不超过5滳/分钟为标准。

四、静密封泄漏检验标准检验时,达到以下标准即认为合格。

1、设备及管路:用肉眼观察,不结焦、不冒烟、无渗迹、无漏痕。

2、仪表设备及其附属管线:用肥皂水试漏,关键部位无气泡,一般部位允许每分钟5个汽泡。

3、电气设备:变压器、油开关、油浸纸绝缘电缆头等结合部位,用肉眼观察无渗漏。

4-油库动静密封点管理 PPT

4-油库动静密封点管理 PPT
10
二、相关管理要求
2. 密封点的检验标准 2.2 动密封点的检验标准
2.2.1 各类往复式机泵轴封,使用初期不允许泄漏,到运行间隔末期允许有微漏。对 有毒有害、易燃易爆介质的填料状况,在距填料外盖300mm内,取样分析,有毒有害 气体浓度不超过安全规定范围,润滑油填料部位不允许漏油;
2.2.2 采用机械密封的轴承,初期不允许泄露,期末每分钟不超过5滴; 2.2.3 各种注油器允许有微漏现象,但要经常擦净。 2.2.4 齿轮油泵允许有微漏现象。范围为每2分钟不超过1滴。 2.2.5 各种传动设备采用油环的轴承不允许漏油,采用注油的轴承允许有微渗,并应 随时擦净。 2.2.6 水泵填料允许泄漏范围:初期每分钟不多于20滴,末期不多于40滴。
13
三、西固油库管理措施 2. 落实工艺防胀管理
西固油库建有工艺膨胀系统,并在《操作规程》中明确 了油库防胀管理要求,对输油作业停止后的管线膨胀管理及 “盲肠”管线泄压等进行了严格规范。
14

三、西固油库管理措施 3. 加强季节性检修
西固油库地处西北西区,昼夜温差时常达到20度左右, 更容易造成法兰松动、填料老化等问题。针对这一特点,油 库制定季节性检修计划,每年在冬春交替季节定期对法兰进 行紧固,对使用频繁的阀门填料进行调整,每月对油泵润滑 进行检查。
17
三、西固油库管理措施 6. 强化密封点渗漏率考核
西固油库实行设备承包责任制,每台设备都责任到人。 油库每月对密封点渗漏情况进行集中检查统计,结合日常维 修统计情况,综合计算密封点渗漏率,对渗漏率高的设备承 包人和相关班组进行考核。
18
三、西固油库管理措施 西固油库通过这些做法落实动、静密封点的管理,近年 来,油库设备动静密封点泄漏率均低于0.2‰,有效保证了 油库的安全生产和环境整洁 。

xx公司动静密封管理制度

xx公司动静密封管理制度

XX公司动静密封管理制度1 总则为了使装置经常处于正常的无泄漏状态,防止污染,降低能耗和保护职工身心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2 密封专业管理职责2.1、公司设备副总经理职责2.1.1、审批公司动、静密封的管理制度,并检查制度的执行情况。

2.2、公司设备副总工程师职责2.2.1 负责协助公司设备副总经理做好动、静密封的管理工作。

2.3、机动处职责2.3.1 制定(修订)公司的动、静密封管理制度。

2.3.2 负责对各分厂动、静密封的管理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2.3.3 积极推广先进的带压堵漏技术,推广应用密封新材料、新技术。

2.4、分厂设备副厂长职责2.4.1 负责本厂动、静密封的管理工作。

2.4.2 审定本厂动、静密封管理细则,组织实施公司动、静密封管理制度和本厂的管理细则。

2.5.分厂设备副总工程师职责2.5.1 负责协助设备副厂长做好本厂动、静密封的管理工作。

2.6 分厂机动科职责2.6.1 组织贯彻执行公司动、静密封管理制度,结合本厂具体情况编制(修订)本厂的密封管理细则。

2.6.2 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本厂的动、静密封管理工作。

2.6.3 对各车间动、静密封管理进行检查考核,并做好检查记录。

2.6.4 负责编制攻关计划,研究和推广应用密封新技术、新材料。

2.6.5 负责监督检查和组织车间的日常消漏和带压堵漏工作。

2.6.6 做好单项密封经验的总结和密封工作的年度总结工作2.7 生产车间职责2.7.1 车间设备主任对动、静密封的管理工作负责。

2.7.2 组织建立密封技术档案。

2.7.3 组织日常密封问题的处理,对需要系统停车处理的关键密封问题提出措施,列入检修计划进行处理;对需要带压堵漏的漏点联系机动科安排、并配合施工单位进行堵漏。

3 动、静密封区域划分负责制和密封点统计范围3.1 区域划分负责制:3.1.1、动力管网(一、二次水,上下水,消防水,冷凝液,高、中低压蒸汽管路)至用户第一个伐门(包括第一阀门)为界,由输送供应单位(动力、仪表、水汽车间)负责;3.1.2、仪表及仪表的工艺管路、风管、加热伴管,由仪表车间负责;3.1.3、电气系统的变压器、油开关、电缆头,各车间电动机等电气设备,由电气设备的主管单位负责;3.1. 4、炼油化工工艺管路及其保温伴热管至用户界区内第一个阀门的第一道法兰为界(不包括阀门),由输送供应单位负责;3.1.5、各车间、岗位所属设备及管路由所属单位负责。

动静设备管理密封管理

动静设备管理密封管理

(一)动、静设备管理制度一、建立设备管理台账1. 动设备管理台账(A、B类即特护设备中的机泵和一般机泵), 周评月考;2. 静设备管理台账, 每月一记录;3. 三级过滤管理台账, 周评月考;4. 卫生管理台账, 设备负责人与安全员共同负责, 周评月考。

二、管理及考核内容A. 动设备(Ⅰ)标准1.振动: ≯8 丝;2.杂音: 无明显杂音;3.轴温: ≯70 ℃; 缸温: 同工艺卡片;4.电机温度: ≯90 ℃, 同工艺卡片;5.密封泄漏:机械密封轻油≯10 滴/分, 重油≯5 滴/分;盘根密封轻油≯20 滴/分, 重油≯10 滴/分;6.润滑:6.1油润滑(1)油箱泄漏: 无明显泄漏;(2)油位: 50~70%(3)油质:a.压机闪点> 100 ℃, 作好记录, 告知班长及设备负责人b.无乳化, 粘性好(4)曲轴箱换油时间.要求a.气压机: 每月11日.26日白班换油;b.主风机: 每月26日白班换油;c.司泵: 每周四白班换油;d.期间视各机泵具体情况不定期换油;e.每月26日换机泵前, 先检查备用机油质, 若油质不符合要求, 则需要换油,再按步骤开机; 使用机停机后置换完油。

f.当班负责所有机泵的临时换油工作, 乳化、漏油等严重者应及时查明原因,联系处理。

6.2脂润滑对于采用润滑脂润滑的机泵,要求每月加一次润滑脂。

当n≥3000r/min时,加脂量为轴承容积的1/3。

当n≤3000r/min时,加脂量为轴承容积的1/2。

7.编号: 使用规定编号的机泵, 附表(1)时间: 每月26日上午8:15换机;(2)临时换机必须有车间设备负责人或车间值班人员的通知或同意;(3)事故状态下可紧急换机, 避免事故扩大, 但事后必须交接记录清楚,并通知车间。

8.盘车: 单白双红9.预热: 检查备用泵中热油泵205, 206, 207必须24小时预热;10.机泵体及附属件: 机泵出入口阀以下至机座(1)联轴器牢固;(2)轴承压盖松紧适宜;(3)吸排气阀正常;(4)注油器系统正常, 注油量符合指标;(5)压力表, 温度表指示正确, 无缺少, 引压管无破损;(6)温度计良好, 无缺少;(7)机泵地脚螺栓紧固;(8)设备零件齐全, 螺丝、螺母齐全, 满扣, 整齐;(9)冷却水阀, 考克阀, 泵放空阀好用, 冷却水畅通;(10)胶皮管, 排水铁皮无破损丢失(正常损坏除外);(11)接地线连接完好;11.其它1)防冻防凝, 冬季时备用泵冷却水打开, 保证不冻线, 不冻坏机泵;(2)上述未提到指标如油压, 水压, 电流等均按工艺卡片执行;(3)无偷停, 跳闸;(4)《巡检制》中的要求和临时性问题;(5)操作及交接班记录要求: 及时、准确、真实、全面( 按资料考核执行);(Ⅱ)考核时间: (单点+15分钟)后; 车间早巡检及车间干部值班巡检;以上各大. 小项为日常巡检内容, 发现问题但未及时按要求处理者, 同未发现问题者一样处罚, 按制度扣罚。

动静密封点管理制度

动静密封点管理制度

动静密封点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进一步规范和提高动静密封点的管理水平,保障公司数据和信息的安全性,确保公司各项业务的正常运行,现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动静密封点管理工作。

三、管理要求1. 动静密封点的申请需经过合理审批,并由专人负责管理;2. 动静密封点的设置需遵循业务需求和安全原则;3. 动静密封点的使用需遵循规定的安全操作流程;4. 动静密封点的保密工作需得到员工的认可,并确保相关人员保密意识的提高。

四、管理流程1. 动静密封点的申请流程(1)申请人填写动静密封点申请表,说明动静密封点的用途和必要性;(2)申请人提交申请表至相关部门审批;(3)相关部门审批通过后,通知IT部门进行动静密封点的设置;(4)IT部门设置完成后,通知申请人领取动静密封点。

2. 动静密封点的使用流程(1)使用人员需遵循操作规程,不得随意更改设置;(2)动静密封点需经过授权才能使用,禁止非授权人员操作;(3)使用完毕后,需及时注销授权或关闭动静密封点。

3. 动静密封点的保密流程(1)动静密封点需设置合适的密码,不得向他人泄露;(2)严格限制访问权限,确保只有授权人员才能使用;(3)定期检查动静密封点是否存在漏洞,及时更新安全设置。

五、管理措施1.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对动静密封点管理的认识;2. 定期检查动静密封点的使用情况,确保相关制度的有效执行;3. 对违反管理制度的行为进行纠正处罚,提高管理的有效性;4. 提高整体的安全水平,确保公司数据和信息的安全性。

六、管理效果经过动静密封点管理制度的实施,公司的数据和信息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各项业务的正常运行也得到了保障。

同时,员工对动静密封点管理的认识和意识也得到了提高,整体管理水平得到了提升。

七、补充规定1. 动静密封点管理制度的执行时间为长期执行,如需修改或废止,需重新审批;2. 具体的操作流程和措施,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以上为公司动静密封点管理制度的大致内容,希望全体员工认真遵守,共同维护公司数据和信息的安全,确保公司各项业务的正常运行。

静密封管理制度

静密封管理制度

静密封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静密封管理,不断降低泄漏率,实现安全、长周期、稳定、满负荷生产,提高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单位静密封区域的划分,静密封点的统计范围和计算,泄漏检查的合格标准和检验方法,静密封的管理等。

第二章静密封点区域的划分第三条各单位动力管网(水、汽、气)至用户第一阀门(包括第一阀门)为界,由输送供应单位负责(第一阀门第二道法兰由用户负责),或按其它明确分工协议执行。

第四条化工、石油工艺管路、保温伴管至用户第一个阀门的第一道法兰为界(不包括阀门),由送出单位负责,或按其它明确分工协议执行。

第五条各装置或车间所属设备、管路由所属单位负责。

第三章静密封点统计和计算第六条按车间(装置或单元)划分区域,对本区内所有设备、管路上法兰、阀门、丝堵、活接头,包括机泵设备上的油标、附属管线、冷却器、加热炉的外露胀口;仪表设备的孔板、调节阀、附属管线以及其它所有设备的接合部位,均作静密封点统计。

采暖通风的设备及管路不属静密封统计范围(工艺除外)。

第七条 静密封点的计算原则:一个静密封接合处算一个密封点。

例如:一对法兰,不论其规格大小,均算一个密封点。

一个阀门一般算四个密封点。

如阀体另有丝堵或阀后联接放空,则应多算一个(特殊阀门例外)。

一个丝扣活接头算三个密封点。

有一个泄漏就算一个泄漏点,不论是密封点或焊缝裂纹,沙眼以扩其它原因造成的泄漏,不论其大小,均作漏点统计。

泄漏率的计算公式:第四章 静密封点泄漏检查合格标准及检验方法第八条 静密封点泄漏检查合格标准(一) 易燃易爆物料或有毒介质系统用专用微漏检测器测量,无检测设备时允许用传统检测方法检测(用肥皂水试漏或用精密试纸试漏),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介质的密封要求按有关专业标准执行,应符合安全、环保、工业卫生等要求。

(二) 氢气系统、高温部分,用关灯检查无火苗。

低温部分用10毫米宽100毫米长薄纸条试漏无吹动现象。

2024年密封管理制度(二篇)

2024年密封管理制度(二篇)

2024年密封管理制度1、为消除跑、冒、滴、漏,降低泄漏率,保证安全生产、改善劳动条件、降低产品消耗、消除环境污染、保证人身健康、延长开工周期,制定本制度。

2、静密封泄漏率应保持在万分之五以下,并无明显泄漏。

3、认真统计密封点,公司每月组织一次检查(结合公司隐患排查),设备部及车间组织不定期检查,并做好记录。

(结合班组巡回检查及生产装置检查记录表)。

4、车间主任应把密封管理纳入日常管理工作,勤安排,常检查,抓落实。

5、无泄漏公司标准5.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设备管理条件》,有健全的设备管理制度。

5.2、静密封点的泄漏率经常保持在万分之五以下。

5.3、设备完好率保持在____%以上,对新引进的装置和设备完好率保持在____%以上。

5.4、密封点统计准确无误,档案齐全。

6、无泄漏车间标准6.1、认真执行公司密封管理制度。

6.2、静密封泄漏率经常保持在万分之五,并无明显泄漏。

6.3、全部设备完好率保持在____%以上。

6.4、静密封点统计准确,建立密封点巡回检查制度,车间做到每周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存档备查。

7、密封点检验泄漏标准:7.1、设备和管路:宏观检查不结焦、不冒烟、无渗迹、无漏痕。

7.2、焊接或联结部位:用肥皂水试漏无气泡。

7.3、电气设备:变压器、油开关、电缆头等结合部位宏观检查无渗漏。

7.4、酸碱化学物料系统:宏观检查无渗迹、无漏痕、不结垢、不冒烟或用试纸试漏不变色。

7.5、水油系统:宏观检查或用手触摸无渗漏、无水垢。

8、密封点的统计8.1、动密封点:各种机电设备,凡是连续运动部件的密封处属于密封点。

如各种压缩机填料、机械密封端、各种减速机进出轴的密封、各种轴填料和机械密封端、各种旋转轴的密封等。

8.2、静密封点:除动密封点外其他各种机电设备,管道上的接合处或不连续运动部件的密封处,如设备管道上的端盖、压盖、法兰、各种阀门、接头、弯头、油标、变速手柄等均属静密封点。

8.3、通风设备:烟道管路不列入静、动密封统计范围之内。

动、静设备的密封点管理

动、静设备的密封点管理

设备的动静密封点管理1.动密封各种机电设备(包括机床)的连续运动(旋转和住复)的两个偶合件之间的密封,属于动密封。

如压缩机轴、泵轴、各种釜类旋转轴等的密封均属动密封。

2.静密封设备(包括机床和厂内采暖设备)及其附属管线和附件,在运行过程中两个没有相对运动的偶合件之间的密封属于静密封。

如设备管线上的法兰、各种阀门、丝堵、活接头、机泵设备上的油标、附属管线、电所设备的变压器、油开关、电缆头、仪表孔板、调节阀、附属引线、以及其他设备的结合部位,均属静密封。

(二)密封点计算方法1.动密封点的计算方法一对连续运动(旋转或往复)两个偶合件之间的密封算一个动密封点。

2.静密封点的计算方法一个静密封点接合处,算一个静密封点。

如:一对法兰,不论其规格大小,均算一个密封点;一个阀门一般算四个密封点,如阀门后有丝堵或阀后紧接放空,则应各多算一点;一个丝扣活接头,算三个密封点;特别部位,如连接法兰的螺栓孔与设备内部是连通的,除了接合面算一个密封点外,有几个螺栓孔应加几个密封点。

3.泄漏点的计算方法有一处泄漏,就算一个泄漏点,不论是密封点或因焊缝裂纹、砂眼、腐蚀以及其他原因造成的泄漏均作泄漏点统计。

4.泄漏率计算公式静(动)密封点泄漏率(‰)=静(动)密封点泄漏点数/静(动)密封点数×1000‰(三)静密封检验标准1.设备及管线的接合部位用肉眼观察,不结焦,不冒烟,无漏痕,无渗迹,无污垢。

2.仪表设备及风引线、焊接及其他连接部位用肥皂水试漏,无气泡(真空部位,用薄纸条顺的办法)。

3.电气设备、变压器、油开关、油浸纸绝缘电缆头等接合部位,用肉眼观察,无渗漏。

4.乙炔气、煤气、乙烯、氨、氯等易燃易爆或有毒气体系统,用肥皂水试漏,无气泡,或用精密试纸试漏,不变色。

5.氧气、氮气、空气系统,用10毫米宽、100毫米长薄纸试漏,无吹动现象或用肥皂水检查无气泡。

6.蒸汽系统用肉眼观察不漏气,无水垢。

7.酸、碱等化学系统,用肉眼观察无渗迹,无漏痕,不结垢,不冒烟或用精密试纸试漏不变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静密封点管理制度
1目的
加强密封管理和创建“无泄漏矿山”活动是化学矿山企业减少跑、冒、滴、漏,提高效益,降低消耗,消除污染,保证职工身体健康的一项重要措施。

为达到和巩固无泄漏矿山标准,为实现安全文明生产创造条件,制定本制度。

2 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属各直属单位、分公司和子公司(以下简称二级单位)的动、静密封点管理。

3 术语和定义
主要术语:动密封、静密封。

3.1 动密封
各种机电、移动设备(包括机床)的连续运动(旋转和往复)的两个偶合件之间的密封,属于动密封。

如压缩机轴、泵轴、各种釜类旋转轴等的密封均属动密封。

3.2 静密封
各种机电、移动设备(包括机床设备)及其附属管线和附件,在运行过程中两个没有相对运动的偶合件之间的密封属于静密封。

如设备管线上的法兰、各种阀门、丝堵、活接头、机泵设备上的油标、附属管线、电所设备的变压器、油开关、电缆头、仪表孔板、调节阀、附属引线、以及其他设备的结合部位,均属静密封。

4 职责
4.1 公司设备动力处作为公司主管设备的职能部门,负责:
4.1.1 加强对动、静密封点的管理组织和领导,结合公司实际,制定和修订公司动、静密封点管理制度。

4.1.2建立公司级动、静密封点汇总台帐。

4.1.3 帮助和指导二级单位制定动、静密封点管理办法。

4.1.4组织各种密封技术研究,推广应用密封新技术、新材料。

4.1.5检查考核二级单位动、静密封点管理情况。

4.2 二级单位管理职责:
4.2.1凡投入运行的生产装置、设备、管路都必须建立静、动密封档案和台账,密封点统计准确无误。

(密封档案一般应包括: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设备静、动密封点登记表,设备管线密封点登记表,密封点分类汇总表。

台帐一般包括:按时间顺序的密封点分部情况,泄漏点数,泄漏率等)。

4.2.2 建立健全各级密封管理责任制,密封管理责职明确,矿、车间定期组织检查、考核、评比。

4.2.3开展创造和巩固无泄漏矿山活动,消漏、堵漏工作经常化,具体化,制度化。

静密封点泄漏率保持在0.5‰以下,动密封点泄漏率保持在2‰以下。

暂不能消除的泄漏点应记录在案,做出消除规划。

4.2.4 按时做好密封泄漏点的检查,统计和上报工作。

5 工作程序
5.1 密封点计算方法。

5.1.1动密封点的计算方法:一对连续运动(旋转或往复)两个偶合件之间的密封算一个动密封点。

5.1.2静密封点的计算方法:一个静密封点接合处,算一个静密封点。

如:一对法兰,不论其规格大小,均算一个密封点;一个阀门一般算四个密封点,如阀门后有丝堵或阀后紧接放空,则应各多算一点;一个丝扣活接头,算三个密封点;特别部位,如连接法兰的螺栓孔与设备内部是连通的,除了接合面算一个密封点外,有几个螺栓孔应加几个密封点。

5.1.3泄漏点的计算方法:有一处泄漏,就算一个泄漏点,不论是密封点或因焊缝裂纹、砂眼、腐蚀以及其他原因造成的泄漏均作泄漏点统计。

5.1.4泄漏率计算公式静(动)密封点泄漏率(‰)=静(动)密封点泄漏点数/静(动)密封点数×1000‰。

5.2 静密封检验标准
5.2.1移动设备、机电设备及管线的接合部位用肉眼观察,不结焦,不冒烟,无漏痕,无渗迹,无污垢。

5.2.2仪表设备及风引线、焊接及其他连接部位用肥皂水试漏,无气泡(真空部位用吸薄纸条的方法)。

5.2.3电气设备、变压器、油开关、油浸纸绝缘电缆头等接合部位,用肉眼观察,无渗漏。

5.2.4乙炔气、煤气、乙烯、氨、氯等易燃易爆或有毒气体系统,用肥皂水试漏,无气泡,或用精密试纸试漏,不变色。

5.2.5氧气、氮气、空气系统,用10毫米宽、100毫米长薄纸试漏,无吹动现象或用肥皂水检查无气泡。

5.2.6蒸汽系统,用肉眼观察不漏气,无水垢。

5.2.7酸、碱等化学系统,用肉眼观察无渗迹,无漏痕,不结垢,不冒烟或用精密试纸试漏不变色。

5.2.8水、油系统,宏观检查或用手摸,无渗漏,无水垢。

5.2.9各种机床的各种变速箱、立轴、变速手柄,宏观检查无明显渗漏。

没有密封的部位,如滑机、导轨等不进行统计和考核。

5.3 动密封检验标准
5.3.1各类往复压缩机曲轴箱盖(透平压缩机的轴瓦)允许有微渗油,但要经常擦净。

5.3.2各类往复压缩机填料(透平压缩机的气封),使用初期不允许泄漏,到运行间隔期末允许有微漏。

对有毒、易燃易爆介质的填料状况,在距填料外盖300毫米内,取样分析,有害气体浓度不超过安全规定范围。

填料函不允许漏油,而活塞杆应带有油膜。

5.3.3各种注油器允许有微漏现象,但要经常擦净。

5.3.4齿轮油泵允许有微漏现象。

范围为每2分钟不超过1滴。

5.3.5各种传动设备采用油环的轴承不允许漏油,采用注油的轴承允许有微渗,并应随时擦净。

5.3.6水泵填料允许泄漏范围:初期每分钟不多于20滴,末期不多于40滴(周期小修1个月,中修3个月)。

5.3.7输送物料介质填料,每分钟不大于15滴。

5.3.8凡使用机械密封的各类泵,初期不允许有泄漏,末期每分钟不超过5滴。

5.4 密封管理区域划分的原则
5.4.1生产装备所属设备、管线及附属冲洗、消防、生活等设备、管线的静、动密封管理,由各生产装置所在单位负责管理。

5.4.2生产装置内的仪表工艺管路、风管、仪表专用伴热管线,(包括一次手阀及阀后所属引线)、压力表和阀门的密封管理,由装置所在车间负责。

5.4.3 消火栓的密封管理,由消火栓所在单位负责。

5.4.4装置外生产系统的外供原料和其它物料公用工程管线的密封管理由生产装置所在单位负责。

5.4.5动力管网(一、二次水;循环水;上、下水;消防水;冷凝液;高、中、低压蒸气等管路)的密封管理由输送供应单位至用户的第一个阀门(包括阀门)由输送供应单位负责,第一个阀门后的管线的密封管理由接受单位负责。

5.4.6公用管廊上物料管线及加热伴管的密封管理由送出单位到接受单位的第一阀门的第一道法兰(不包括阀门)由送出单位负责。

5.4.7单位与单位之间管路的密封管理,一般以用户厂的围墙为界,围墙内由用户厂负责(若两厂间另有协议,则按协议执行)。

5.5 附则
5.5.1公司各二级单位必须贯彻执行本制度,并结合本单位实际,制订实施办法。

5.5.2本制度由公司设备动力处负责解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