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和词汇词汇定义词汇语言中所有词和语
有关“词汇”“词语”的区别

有关“词汇”“词语”的区别
“词汇”和“词语”都是语言学中的基本概念,但是它们的含义是有区别的。
一、词汇的定义
词汇是指一个语言中所有的单词和词组的集合。
它是语言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人们进行交流的基本工具。
词汇是由各种各样的词语构成的,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等。
词汇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有序性,可以按照语法规则进行组合和变化。
词语是指由一个或多个词汇构成的意义完整、可以单独使用的语言单位。
词语是语言的基本表达形式,它能够传递人们的思想和感情。
词语具有固定的词序和语法作用,可以出现在句子中各种位置,表达不同的语义和语用功能。
1. 含义不同
词汇强调的是一个语言中所有单词和词组的集合,而词语则强调的是语言的基本表达单位。
2. 组成方式不同
词汇是由各种各样的词语构成的,而词语是由一个或多个词汇构成的。
3. 特点不同
词汇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有序性,可以按照语法规则进行组合和变化,而词语则具有固定的词序和语法作用,可以表达不同的语义和语用功能。
4. 应用场景不同
词汇主要用于分析和理解语言的结构和规则,是语言学研究的基础。
而词语主要用于语言的表达和交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基本语言单位。
综上所述,词汇和词语是语言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虽然它们的含义是有区别的,但是在语言的使用和理解中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序论部分语言学:是以语言作为专门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的科学;从方法上分为历史语言学、比较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描写语言学;从研究对象上可分为个别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19C初的历史比较语言学标志着语言学的诞生。
语文学:是为给古代文化遗产,即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的经典书面著作作注释,目的是使人们可以读懂古书的一门尚未独立的学科。
“小学”: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围绕阐释和解读先秦典籍来展开研究,形成了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分别探讨和研究汉字的字形、字音、字义。
专语语言学:以某种具体的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
共时语言学、历时语言学:根据语言体系的稳固和变化,把语言研究分为共时的和历时的研究,。
共时语言学研究的是在特定时期内相对稳固的语言体系,如对现代汉语的研究;历时语言学研究的则是描写语言体系的历史演变,如对汉语发展史的研究。
普通语言学:是对人类语言从理论方面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它探索各种语言所共有的规律以及各种语言在结构上的共同特点。
历史语言学:用历史的方法来考察语言的历史演变、研究它的变化规律的语言学。
比较语言学:用比较的方法,对不同的语言进行对比研究,找出它们相异之处或共同规律的语言学。
表层结构、深层结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相对,表层结构赋予句子以一定的语音形式,即通过语音形式所表达出来的那种结构,表层结构是由深层结构转换而显现的;深层结构是赋予句子以一定的语义解释的那种结构。
索绪尔:现代语言学的创始人,代表著作是《普通语言学教程》。
(简单要加补充)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就其本质而言,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就其社会功能来说,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必不可少的思维工具。
言语:是对语言的运用,是语言的行为和结果。
说话:是人们运用语言工具表达思想所产生的结果。
思维:是人脑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机能和过程。
根据思维活动的不同形态可分为三种类型: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现代汉语第四章(1)

一、词汇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
又叫语汇。
2、词汇也指某个人所掌握的全部词和短语的总和。
3、词汇还是某部著作中所有词的和短语的总和。
词汇反映着语言的发展状况,也标志着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广度和深度。
第一节词汇、词汇单位和词的结构1、词汇是某种语言中所有词和短语的总和。
!现代汉语词汇特点汉语词汇发展双音节化的原因:第一,汉语的音节数目有限,单音节词往往会造成大量的同音词,这样就会给实际交际带来困难,双音节有助于避免大量同音词的出现。
第二,单音节词往往是多义词,因而有时语义难以确定。
双音节词就使得词义的表达更为细腻、精确,涉及的范围也更为宽广、深入。
第三,双音节词读起来往往带有一种乐感,轻重之间形成一种节奏,悦耳动听。
词语双音节化的途径主要是:1.以一个单音节语素为主,在前面或后面加上一个辅助性的相关成份。
后加:月——月亮耳——耳朵前加:唇——嘴唇发——头发2.单音节语素的前后添加没有意义的附加成份。
后加:竹——竹子石——石头前加:师——老师姨——阿姨3.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单音节语素联合起来使用。
联合道路学习刚才皮肤牙齿经历解释4.三音节的词省略其中一个音节。
落花生——花生照相机——相机山茶花——茶花机关枪——机枪5.四音节以及四音节以上的词语采用缩略法。
化学工业——化工文学艺术——文艺超级市场——超市彩色电视机——彩电人民代表大会——人大政治协商会议——政协双音节以及双音节以上的合成词的内部构造,基本上跟普通短语的构造是一致的。
它们主要是用以下五种方法构成的:偏正式:单干——单独地干狂欢——疯狂地联欢壁画——墙壁上的画红旗——红色的旗子动宾式:管家——管理家务知己——知道自己结晶——结成晶体隔壁——隔着墙壁联合式:语文——语言和文学珍宝——珍珠和宝石答应——回答和应付广大——广阔和宽大主谓式:地震——大地震动军用——军队使用性急——性子急躁锋利——刀锋锐利补充式:改正——改得正确说服——说得服帖“马车的轱辘转动了。
现代汉语词汇

第四章词汇第一节词汇、词汇单位和词的结构一、词汇1、概念词汇是一种语言中(或特定范围内)所有的词和固定结构的总汇。
一种语言指各种不同语言,如汉语词汇、英语词汇。
特定范围指某个人或某部作品所以用的词和固定短语,如毛泽东的词汇、《狂人日记》的词汇。
2、内容包括词和固定结构因为固定结构如成语、惯用语、歇后语等在结构与意义的定型化、造句的备用单位等方面与词是等价的,符合语言建筑材料的特点和功能要求,因而成为“词汇”内容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我们不赞同“词汇就是词的总汇”或“词汇就是词语的总汇”等将固定结构排除在词汇之外的说法。
3、词汇与词词汇是词的集合体;词是词汇的主要构词部分。
“词汇”与“词”这两个概念的不同:①“词汇”概括了所有的词,不仅在数量上区别于“词”,而且在性质上还概括了词以外的单位“语”。
②词汇,是表示集合体的概念。
词汇和词的关系,是全体和个体的关系。
③词汇与语音、语法相对而言,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
而词与语素、词组、句子等语言单位相对而言,是造句的基本单位之一。
4、词汇的作用5、词汇的积累(1)深入生活。
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说“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
第一,要向人民群众学习,人民的语言是很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表现实际社会的”(2)认真阅读各类作品:古代、现代、文艺、政论、科技(3)加强写作实践二、现代汉语词汇1、现代汉语词汇的地位和性质现代汉语词汇与现代汉语语音、现代汉语语法,是现代汉语的三要素,共同构成现代汉语整个语言系统。
现代汉语词汇,通过其全部词语的意义,全面反映着使用现代汉语的这个社会的生活内容,反映着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各种事物及其关系。
2、现代汉语词汇的音节特点词有明显的双音化倾向,双音节词占绝对优势;固定结构中四字格占优势。
3、现代汉语词汇的丰富性汉语有悠久的发展历史。
现代汉语词汇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
它一方面继承了古代汉语词汇中富有生命力的部分,一方面吸收了其他方言中富有表现力的部分,还吸收了其他民族语言中的一些词语。
语言学概论(第四版)PPT第4章 词汇

二、词汇的分类
1. 语言的词汇,是指一种语言中全部词和固定词语的总和,如汉语词汇就是指汉语中全部 词和固定词语的总和,英语词汇则是指英语中全部词和固定词语的总和。
2. 言语的词汇是指个人运用语言的词汇,它是允许存在偏离语言规范、不同于语言词汇之 处的。
一、语言词汇的性质和特点
(一)语言词汇的性质 1. 充当语言的建筑材料是语言词汇的基本属性。 2. 词汇的各种单位必须在语言的结构规律———语法规律支配下,有目的地组织排列起来,
一、语言词汇的性质和特点
(二)语言词汇的特点 4. 词汇的变化性与稳定性
• 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都会很快地反映到词汇中。这就使得一些旧词语逐渐从人们 口中消失,而很多新词语又不断在交际以及传播媒体中出现,这就是词汇的变化性。
• 同时,词汇的变化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它要受到词汇系统的影响和严格制约,有着 极强的稳定性。
• 方言词:广义的方言词指各方言区的方言词汇;狭义的方言词则是指那些本来在方言 地区通行,但进入了共同语,并被全社会接受和比较广泛使用的词。
五、词语系统
(一)词汇系统 4. 从来源上看,可以形成以下词聚。
• 外来词:外来词也叫借词,即从外族语言中连音带义借用来的词,外来词不包括意译 词,意译词是根据原词的意义,根据本族语言的词汇材料和构词方式创造的新词。
三、词
(二)词的构成成分———语素 1. 语素的定义: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不能独立运用的音义结合单位 2. 语素的分类
• 根据语素能否独立运用,可以把语素分为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 成词语素是指可以直接成为词,即可以独立使用的语素;不成词语素则是指不能单 独成词,即不能独立使用的语素
三、词
(二)词的构成成分———语素 2. 语素的分类
6语言学概论第五章语义和语用提纲

6语⾔学概论第五章语义和语⽤提纲第五章语义和语⽤【内容简介及重点】主要要掌握词义的聚合和组合的种种情况,要能通过具体的材料认识并正确运⽤词汇的⼀般特点。
第⼀节词汇和词义⼀词和词汇1.1 词汇1.1.1 概念(1)词汇是⼀种语⾔中词的总汇,是语⾔的建筑材料。
不同语⾔的词汇系统各⾃独⽴,有⾃⼰的特点。
因为:a.什么样对意义与什么样地语⾳结构在⼀起构成⼀个词,在不⽤语⾔的词汇中是不同的。
b.⼀个词可以只有⼀个意义,但也可以有⼏个意义。
c.甲语⾔中⽤⼀个词来标志的⼀定范围的事物,在⼄语⾔中却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来分别标志;反过来,⼄语⾔的⼀个词所标志的事去在甲语⾔中却要⽤词的组合来标志。
(2)词是⼀种语⾔建筑材料的单位,也就是造句时能⾃由运⽤的最⼩单位。
词是构成语⾔词汇的单位。
(3)语⾔的词汇可以分成基本词汇和⼀般词汇两⼤部分,⽽“语⾔的词汇中的主要东西就是基本词汇”。
从表达概念意义的⾓度看,⼀种语⾔词汇的范围要⼤于词的范围。
1.1.2 基本词汇(1)语⾔中有这样⼀些词,它们标志着与⼈们世世代代的⽇常⽣活关系密切的事物,如⽇常接触的⾃然现象、⼈的器官和肢体、亲属、⽅位和时令、数⽬、某些劳动⼯具以及与⽇常⾔⾏有关的现象等等。
(2)基本词的特点全民常⽤,稳固,有构词能⼒是基本词汇的主要特点。
(3)斯⽡迪⼠核⼼词斯⽡迪⼠核⼼词列表(Swadesh list),是由美国语⾔学家莫⾥斯·斯⽡迪⼠在1940年代到1950年代提出的⼀个列表。
他从统计学的⾓度⽤分析不同的语⾔(以印欧语系语⾔为主),从⽽得出⼀个约莫有200字的核⼼词列表。
他认为,基本上所有语⾔的词汇都应该包含这⼆百多个词语;⽽另⼀⽅⾯,只要认识这⼆百多个词语,亦可以利⽤该种语⾔作最基本的沟通。
1.1.3 ⼀般词汇语⾔词汇中的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构成语⾔对⼀般词汇。
(1)特点与基本词汇相⽐,⼀般词汇的特点是:它不是全民性常⽤的,或者虽然在短时期内为全民所常⽤,但不稳固,它所包括的词⼀般没有构词能⼒或构词能⼒⽐较弱。
有关“词汇”“词语”的区别

有关“词汇”“词语”的区别“词汇”和“词语”是语言学中两个常用的概念,它们存在一定的区别。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两个概念进行分析。
一、定义和概念的不同:1. 词汇:指的是某个语言中的所有词语的总和,是对所有可独立使用的语素进行的一种分类和整理。
词汇包括各种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以及虚词(连词、介词、代词、助词、叹词等)。
2. 词语:指的是构成语言表达的基本单位,包括单词、词组、短语等。
词语是对应实际事物或概念的语义单位,用于表达意思。
二、语法和语义的不同:1. 词汇:主要从语法的角度出发,研究词汇在句子和篇章中的构成和作用,关注词汇的词类、形态变化等语法特点。
2. 词语:主要从语义的角度出发,研究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关注词语的词义、词组搭配等语义特点。
三、层次的不同:1. 词汇:是对语言的整体而言的,是一个语言的基础要素,涵盖了该语言中所有的词语。
2. 词语:是在词汇的基础上进行的划分,是对词汇进行归类和整理的结果,是在具体语境中实际使用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
四、研究的方法和内容的不同:1. 词汇: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主要研究语言中词汇的分类、形态构词、词义变化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对各种语言的词汇进行对比和分析,揭示词汇的普遍规律。
2. 词语:是语义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主要研究词语的意义、搭配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对词语的意义辨析和用法分析,揭示词语使用的规范性和变异性。
“词汇”和“词语”在概念定义、语法语义、层次和研究方法内容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区别。
词汇是对某个语言中所有词语的总称,主要从语法的角度研究词汇在句子中的构成和作用;而词语是构成语言表达的基本单位,主要从语义的角度研究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两者在语言学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对应不同的研究领域。
现代汉语第四章第一节词汇概说

教学要求: 学习这一节,要求掌握语素、词、 词汇等基本概念,并划清语素、 词和字的界限,了解如何区分词 和短语。并要求能够分辨单纯词 和合成词,掌握多音节单纯词的 表义特点,能正确分析合成词的 构词方式。
一、什么是词汇 词汇又称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 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特定范围可以 是一种语言,一种方言,某一时期的一种语言, 也可以是一个人的,一本书的等等。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语言的三要素之 一。词汇反映着语言的发展状况,也标志着人们 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广度和深度。
1、根据音节多少分类: (1)单音节语素 单音节语素是由一个音节表示的语素。 如:闭、吃、路、封、落、鞭、道、人、善、椅、 骨、初。 个别单音节,不是单语素。这种单音节,主要有 两类; 一类是儿化词,如画儿(hua r),玩儿(wan r),花儿(hua r)等。 一类是几个带方言色彩的词,如甭(beng,不 用),俩(lia,两个),仨(sa,三个)等。
②叠音词:由两个相同的音节相叠而成的。 茫茫 孜孜 巍巍 潺潺 匆匆 姥姥 猩猩 饽 饽 ③音译词:按照外族词的发音,用音同或音近 的汉字转写的词。 摩托 坦克 卢布 玛瑙 菩萨 安培 婆罗门 乌托帮 模特儿 马拉松 迪斯科 可口可乐 布 尔什维克 ④象声词:由两个或多个音节连缀成一个语素 构成的摹拟声音的词。如 哗啦 扑通 轰隆 喀嚓 嗡嗡 多音节的单纯词,不论音节多少, 其中的每一个音节(字),单独都不表示任何 意义,只有合在一起时才表示一个意义。即只 有当这些音节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语素,才有 表达意义的功能。
②偏正型 前一词根修辞,限制后一词根。以后一个 语素为主体,前一语素对后语素加以修饰和限 制。如: 收音机 冰箱 气功 笔直 雪亮 游击 京剧 重视 朗读 笔谈 冰凉 ③补充型 后一词根补充说明前一词根。以前一个语 素为主体,后面的语素起补充,说明的作用。 动补关系:前一个语素表示动作,后一个语素表 示动作的结果或趋向 说明 改正 提高 减少 记住 延长 立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交往密切的民族间借词:西域借词→葡萄、苜蓿、石榴;
蒙古→站(jam);印度→僧。
(3)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的关系:
A、基本词汇是一般词汇形成的基础,而后者是
前者的源泉。
一般词汇中多数词都是在根词的基础上形成:电脑
一般词汇不断为基本词输送新的血液:的士
B、二者可以互相转化。一般词汇→基本词汇
C、二者的构造材料相关→语素
1)词汇意义
人们对现实现象的反应及由此带来的人们对现实现象的 主观评价。比如:“书” 表示装订成册的读物;“北京 大学”就指位于北京的一所重点院校。
2)语法意义
由词的语法关系产生的意义,比如: 例1 我教他们汉语—他们教我汉语:“我、 他们”的不同施受关系由语序来反映; 例2 父亲和母亲—父亲的母亲:本结构并列 或修饰关系由虚词来实现; 例3 我来!—我来?:本结构祈使或疑问的 差别由语调来体现。
宫殿
今用古语词(文言词):古代常用,现在为了增强文雅色彩重 新启用。 怎奈、荣任、若干、令尊
文言词所表示的事物现象,现在还存在,只不过
换了一个新词;而历史词所表示的事物现象,现 在已经不存在了。
传承词:古代常用,现在沿用。固有词,但使用不普遍。 苍穹、鼻祖、造诣、徜徉、白皙、卫冕
B、新词:适应社会发展变化需要新产生不
hand-kill(手工屠宰)
D、多义性(多种义项) Take:
take a bag ;
take her baby;
the suitcase can take many things;
the bus took the boy to the town; we take a bus to work; take the first place; take your medicine
第一节 词汇和词义
一、词和词汇
(一)词汇定义
1、词汇:语言中所有词和语(固定短语) 的总汇。 词汇可以有各种分支:行业、科技、方言、 书面 2、词汇学:研究词汇的学科 (普通词汇学;描写词汇学; 历史词汇学)
词汇的构成
1、词的总汇→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
(1)基本词汇:语言中基本词的总汇,词汇的核心。
E、外来词:受外语影响产生的词 音译词:咖啡、沙发、坦克、模特、扑克(形体汉化) 音译兼意译:芭蕾舞、啤酒、沙丁鱼、吉普车(意义汉化) 半音译半意译:马克思主义、冰淇淋、浪漫主义(形体汉化)
意译:超市、摇滚乐、智商、热狗、话筒(汉化)
借形:(日语)干部、艺术、场合、观念→严格来说不是借词 照搬→省略形式:WTO、ID、OK、IP、WC、MP3、CT
(二)一般词汇及其特点
一般词汇是指语言中基本词汇以外的词。特点:
1.非全民常用 2.发展变化快 3.构词能力不强
一般词汇的内容:一般词汇的内容丰富,容量大,
很复杂,包括古语词、新词、地域方言词、社会方 言词和外来词。
A、古语词:古代流传下来(古代流行)现在口头交际中一般不 再使用(或不常用)的词。 非今用古语词(历史词):古代用,现在不用。宰相、皇帝、
B、稳固性
由于日常生活都在使用中,不容易起变化。
C、能产性(极强的构词能力)
Hand:
handarm(手枪)
handbag
handball(手球)
hand-barrow(手推车)
handgun(手枪)
handbill(传单)
handblown([玻璃器皿]吹制的) hand-built(手制) handhold(紧握) ……
有关自然界事物的:天、地、风、云、水、火、雷、电
有关生活、生产资料的:米、面、菜、布、车、船 有关人体各部分:心、头、牙、手、脚、眼睛
有关亲属称谓的: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妹妹
有关动作行为的:走、想、跑、跳、吃、学习、喜欢 有关性质、状态的:大、小、多、少、好、坏、苦、甜 有关指称、代替的:你、我、他、这、那、谁、什么、怎样 有关数量的:十、百、千、万、斤、两、尺、寸 有关程度、范围、关联的:就、很、最、都、把、和、跟、因为、所以、 但是、吗、了
久的词→不稳固
电脑、下海、知识产权、按揭、炒股、软件、
硬件、离休
生造词、仿造词不是新词。 体坛、文坛、足坛、乒坛→排坛、操坛
C、地域方言词: 来源于特定地域的方言词→共同语吸收:搞;名堂;蹩脚 仅存在于特定地域的方言词→方言词 D、社会方言词:不同阶级、阶层、社会行业或集团的人经常使 用的词。 行业词语:特别是专业术语(数学:加减乘除;物理:摩擦、正 极;工业:定额、指标;语言:音位) 隐语/黑话:某些社会集团为了掩饰活动而使用的一种语言。 土匪:船(飘子)狗(咬子)女孩(花子) 阶级习惯语:服务于特定阶级、阶层的需要。 刁民、奴才、朕、寡人、贱内、拙荆 禁忌语:上厕所(1号、方便、出恭、更衣)死(百年之后)
(一)基本词汇及其特点
基本词汇的特点:
基本词表达的都是与人们日常 生活关系密切的事物 。每天都在使用,不 容易起变化:牛、水、电天、地、人、马
基本词汇在长期发展中也有可能被替换: Fall: Loan: Homely: 被替换的成份往往做为构词语素保留在语言中,尤其是汉语。
A、全民性(常用)
2018年10月15日
语言学概论-第五章-第一节
2、词汇意义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1)理性意义
人们对现实现象的反应及由此带来的人们对现实现象的 主观评价。 “书” :装订成册的读物;“北京大学”: 位于北京的一所重点院校。 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可以是正确的或错误的,但都反映了 人们的认识和形成的概念。 鬼、神、地狱
电:电灯、电话、电脑、电大、电子、电玩、闪电
问题
一、试述基本词汇与一般词汇的差别。
二、什么叫新词?新词的产生对词汇发展的作用有 哪些? 三、文言词与历史词有哪些差异?四、Biblioteka 方言词包括哪些种?内部分类情况怎样?
五、举例说明外来词的分类。
二、词的词汇意义
1、词义是语音形式所表达的意义,有以下
两类:
2)附加意义
感情色彩 鼓励—教唆
雅俗色彩(方言与普通话、口语与书面语等) 脑袋(口语)—头颅(书面 语)、批判现实主义(文艺学术语)—转换生成(语言学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