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实验室建设指南

合集下载

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实验室建设指南

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实验室建设指南

第三方环境检测机构实验室建设指南(老兵)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培育壮大环境监测服务市场,推进政府购买环境监测服务,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环境监测,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的建设逐渐成为当前实验室建设的热点。

现针对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必要的场所、技术人员及监测仪器设备提出以下建议。

1.明确拟开展的检测项目为避免盲目投资造成采购来的仪器闲置浪费,现以最常规和检测仪器不太贵的检测项目为例,建议通过认证开展的检测项目分别是:1.1水和废水检测项目水温、pH、电导率、透明度、色度、流量、悬浮物、全盐量(总残渣或溶解性残渣)、游离氯和总氯、硫化物、氰化物、氟化物、氨氮、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总磷、总氮、铜、铅、锌、镉、总砷、总汞、总硒、总铬(六价铬)、挥发酚、石油类(或动植物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氯化物、硝酸盐、硫酸盐、铁、锰、嗅和味、浊度、总硬度、粪大肠菌群、亚硝酸盐。

上述项目除包含《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和表2规定的必测项目,还包括了其它常见的和测试方法较为简单的指标。

1.2空气和废气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含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烟(粉)尘、烟气参数、烟气黑度、一氧化碳、氟化物、恶臭、氨、铅、砷、硫化氢、铬酸雾、硫酸雾、和甲醛等。

1.3土壤和水系沉积物水分、pH、镉、汞、砷、铅、铬(含六价铬)、铜、锌、镍、全磷、全氮、钾、阳离子交换量和有机质含量等。

1.4 固体废物铜、锌、镉、铅、总铬、铬(六价)、汞、铍、钡、镍、总银、砷、氟化物和氰化物等。

1.5噪声和振动环境噪声、工业企业厂界噪声、建筑施工场界噪声、社会生活噪声、、铁路边界噪声、噪声源(设备噪声)、机动车噪声振动和环境振动等。

2.实验场所要求实验室检测项目之间不得有干扰,面积应不少于600平米,其中化学分析实验室和仪器分析室各不少于3间,并有专用的天平室、无菌室、样品室、纯水制备间、化学试剂库、分析样品前处理室、固体样品制备间、现场仪器室、办公室和资料室等。

第三方实验室建设方案

第三方实验室建设方案

第三方实验室建设方案在当今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实验室在各个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

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越来越多的机构选择将实验室的建设任务交给第三方实验室。

本文将重点介绍第三方实验室的建设方案,旨在为机构提供可行的建设思路和实施方法。

一、背景介绍实验室的建设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科研项目的成功开展至关重要。

然而,不少机构由于种种原因难以自行建设实验室,于是选择将建设任务交给第三方实验室。

第三方实验室建设方案应综合考虑实验室的规模、实验室设备的选购与配置、人员培训与管理等方面。

二、实验室规划与设计1. 实验室规模确定根据机构的实验需求与预算情况,第一步是确定所需实验室的规模。

实验室规模的确定需要考虑到实验室工作的项目数量和类型、实验员的人数,进而确定实验室的面积、房间数量等。

2. 实验室布局设计在确定实验室的规模后,需要进行实验室的布局设计。

在布局设计时,应合理规划实验室内各部分,确保实验室的功能划分明确且流程顺畅。

例如,应将有关实验的设施、设备、材料、储存等放置在便于使用的附近,以提高工作效率。

三、实验设备选购与配置1. 实验设备选购根据实验室的需求,我们需要选择适合的实验设备。

在选购时,要综合考虑设备的性能、价格、维护成本以及售后服务。

同时,要确保设备的品牌质量有保障,具备良好的信誉和行业口碑。

2. 实验设备配置实验室设备的配置需要根据实验项目的需求来确定。

对于不同的实验项目,应配备相应的仪器和设备,并进行安全规范的使用和管理。

在配置设备时,还应考虑设备的可拓展性和更新换代的可能性,以满足实验的持续发展需求。

四、人员培训与管理1. 人员招聘与培训在实验室建设的初期,机构需要根据实验室的需求招聘合适的实验员工。

对于新招聘进入实验室的人员,还需要进行系统的培训,使其熟悉实验室的操作规程、设备的使用方法以及实验安全防护等知识。

2. 实验室管理与质控在实验室正式运营之后,应建立科学的实验室管理体系,并进行定期审核和评估,以确保实验室工作的质量和准确性。

第三方检测实验室设计方案与布局要点

第三方检测实验室设计方案与布局要点

第三方检测实验室设计方案与布局要点
常规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包括多种类型,例如环境检测实验室、水质检测实验室、食品检测实验室等。

近年来,我国出口日益剧增,仅有的国家实验室完全无法满足广大出口商及出口生产商出口测试和认证的需求,第三方检测实验室的崛起为国家实验室分担了不少压力。

第三方检测实验室设计应该有一个专业的标准与方案,这样对实验室建设才有保证。

一、第三方检测实验室设计布局要点:
1、根据实验的具体需求,必须要设计风井,具体考虑到风井的位置、大小、数量是否能满足实验需求。

2、按照消防安全,考虑到气瓶室的设计,预留出气瓶室的位置与具体布局。

3、对实验室进行整体的平面规划时,分区不能过于简单,要科学合理。

4、根据实验内容,考虑到实验室家具、仪器的采购与摆放。

5、个别实验室需要具有特殊功能,如恒温恒湿实验室或者要求高等级洁净室。

二、第三方检测实验室设计方案:(实验室设计公司-未名雷蒙特分享)
按实验室基本建设规范,应将操作台布置于南侧有窗位置,小型称量设备及实验易损器具摆放于操作台上,水路管线分布于南侧。

东侧有良好的电力分部且背阴靠近工作台应摆放中、大型实验设备。

西侧背阴,又靠近出入门,开门及进入时可以被及时看见,应当相应的整洁于实验台相交互,而实验柜应整齐的码放于此位置,用于存放一些留存的标准样本。

北侧完全背阴,靠近出入门及厂区又不能在开门时及外部一眼望尽,是良好的摆放试件及实验完成件的位置,应当在此位置划定相应区域。

应在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第一批设施、器具、设备进入后,拟定完成实验室相应的规章制度,操作规范,相应的设备操作手册,人员结构,并及时上墙公示警示。

环境监测实验室设计-喜格实验室

环境监测实验室设计-喜格实验室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环境监测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环境监测实验室作为这一领域的技术核心,其设计标准和要求也日益严格。

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环境监测实验室的设计要点,助您打造专业、高效的检测空间。

一、实验室布局设计1. 功能分区明确:将实验室划分为样品处理区、检测分析区、辅助区和办公区等,确保各区域功能明确,提高工作效率。

2. 合理布局:根据实验流程和仪器设备的特点,合理安排各区域的位置,确保流程顺畅,减少交叉污染和人力物力的浪费。

3. 考虑通风与采光:保证实验室有良好的通风和采光,有利于实验人员的健康和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二、实验室安全设计1. 防爆防腐蚀:对于易爆、易腐蚀的物品,应设置专门的防爆、防腐设施,确保实验室安全。

2. 防噪音防辐射:对于产生噪音和辐射的仪器设备,应采取相应的隔音、防辐射措施,保护实验人员的身体健康。

3. 紧急出口与安全通道:设置明显的紧急出口和安全通道标识,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疏散人员。

三、实验室智能化设计1. 智能化管理: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实验室设备的远程监控、数据自动采集与分析等功能,提高实验室的工作效率。

2. 自动化实验平台:配置自动化实验平台,降低人工操作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在线监测系统:建立在线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实验室内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参数,确保实验环境处于最佳状态。

四、实验室绿色环保设计1. 环保材料:选用环保、低毒的材料,减少实验室对环境的污染。

2. 废弃物处理:建立完善的废弃物处理系统,对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液进行妥善处理,降低对环境的危害。

3. 节能减排:采用节能型仪器设备,合理利用能源,降低实验室的能耗和碳排放。

五、实验室人性化设计1. 舒适的工作环境:合理布置实验室内的绿植、休息区等,为实验人员创造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

2. 人性化的设施:提供充足的储物空间、休息室等设施,方便实验人员的工作和生活。

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建设

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建设

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建设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环境保护问题日益受到重视。

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建设,成为了保护环境、维护人类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围绕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建设展开讨论,探讨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建设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建设后的运营管理等方面。

环境监测实验室作为环境科学领域的重要设施,不仅对监测环境中的各类污染物质具有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为环保政策的制定和环保技术的研发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而随着各种新型污染物质的不断出现,传统的监测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对环境质量的准确监测,这就需要建设更加先进的环境监测实验室来提高监测的精准度和可靠性。

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环境监测实验室建设的关键环节1. 实验室选址首先要对实验室的选址进行认真的规划和考虑。

实验室的选址应尽可能远离生产废气、废水等污染源,并要有方便的交通条件。

实验室的选址应考虑周边环境,要保证在实验室建设后,实验室周边的环境质量不会受到影响。

实验室的设计是实验室建设的重要环节。

在实验室设计中,必须要考虑到实验室的功能需求、实验室内的设备安置、通风换气系统、防火安全等因素。

实验室的设计应该满足环境监测的需求,同时也要考虑实验室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

实验室设备是实验室运行的重要保障,实验室设备的选择应基于环境监测的具体要求,要选择具有较高精度和准确性的设备,如气体分析仪、液相色谱仪、质谱仪等。

在选择实验室设备时,还需要注意设备的生产厂家和品牌,确保设备的质量可靠。

4. 人员配备实验室的建设还需要充足的人员配备。

包括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实验室操作人员等。

这些人员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和考核,保证实验室的正常运行和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5. 质量控制实验室建设后,需要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

对实验室的日常运行、设备的维护保养、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等方面都需要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确保实验室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室建设完成后,运营管理是实验室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

完整版)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实验室建设指南

完整版)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实验室建设指南

完整版)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实验室建设指南和要求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应当设立专职的技术负责人、实验室主任、检测人员、质量控制人员和管理人员等关键岗位。

技术负责人应当具备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实验室主任应当具备研究生学历或高级职称,检测人员应当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质量控制人员应当具备本科学历,管理人员应当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具备一定的管理经验和能力。

3.2人员配备标准根据检测项目的不同,人员的配备标准也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技术负责人和实验室主任各1人,检测人员至少应当配备2人,质量控制人员和管理人员各1人。

同时,应当配备一定数量的实生和兼职人员,以满足实验室的日常工作需要。

4.仪器设备要求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应当配备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检测仪器设备。

同时,应当建立健全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在采购仪器设备时,应当考虑到实验室的检测项目和日常工作需要,并且应当考虑到仪器设备的可靠性、稳定性和精度等因素。

5.总体要求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应当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保证检测质量的稳定和可控。

在日常工作中,应当注重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提高实验室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检测机构的关键岗位包括最高管理者、授权签字人、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质量监督员、仪器设备管理员、档案管理员、样品管理员、内审员、采样人员和分析人员等。

每个岗位都应制定相应的工作职责和要求,以确保检测工作及管理体系的建立、监督、完善和有效运行。

授权签字人和技术负责人应具有工程师以上(含工程师)技术职称,相应的工作经验和职责权利,熟悉或掌握检测技术及实验室体系管理程序,熟悉或掌握所承担检测/签字领域的相应技术标准方法,熟悉检测报告审核签发程序,具备对检测结果做出相应评价的判断能力,熟悉《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及其环保部门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文件的要求。

授权签字人还需要通过考核合格。

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建设

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建设

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建设
随着全球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环境监测逐渐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

环境监测实验室
是进行环境监测的重要设施,其建设对于推进环境保护事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 实验室的选址必须符合环境监测的要求,不能处于污染源和其他污染源附近,并
且要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和废气排放方式。

2. 实验室的建筑物应满足足够的面积和空间,以满足实验需求。

同时,实验室设计
应符合国家的环保标准和安全要求,如实验室室内温湿度、电气防爆、防护设施等。

3. 实验室必须有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以进行高质量、高效率的环境监测工作。

例如,现代的分析仪器、数据采集系统以及空气质量检测仪器等。

4. 实验室的人员应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事实验室管理和工作人员培养,
以制定完善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制度,以确保实验室工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如果没有充分的经验和技术,可以借鉴国外先进实验室的成功
经验和现代技术的先进技术,对实验设备和工作流程进行优化和改进,以确保实验室的安全、可靠和高质量。

总之,在今后的环境监测工作中,环境监测实验室将容纳越来越多的人员和设备,管
理者必须加强实验室建设的规范性和现代性,才能满足与时俱进的环境监测工作的要求。

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建设

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建设

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建设环境监测实验室是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价的关键设施。

它可以用来分析水、土壤、大气等样本,评估环境污染的情况和程度,为制定环保、生态修复和资源开发的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建设环境监测实验室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研究实验室的功能需求在建设环境监测实验室之前,需要分析实验室的功能需求,包括所需要检测的环境因素、实验室的规模和定位、测量和试验的设备等。

需要考虑的方面很多,所以在建设实验室时保持充分的分析和沟通才能确定其真正的功能需求。

二、确定实验室的建筑设计在保证环境监测与分析的质量的前提下,实验室的规模要适当,建筑设计要有合理布局,能够方便开展科学实验和工作。

实验室的硬件设施要根据实验室的功能需求进行配置,符合各个测试指标和标准。

同时,要考虑实验室安全、烟道和排放的情况。

三、选择合适的监测设备环境监测实验室需要大量的检测设备,这些设备要保证可靠性、精度和精度等方面。

实验室必须提供这些设备,并且需要根据规定及时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校准,避免实验数据出现问题。

四、外墙保温隔音及防水处理环境监测实验室内部一般有水处理、污水处理、废气处理、气氛管理、垃圾处理等区域,需要进行防水处理。

实验室应该做好外墙保温、隔音和防水处理,让实验室的环境稳定、安全,实验过程更加准确。

五、管理和技术团队建设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建设的成功需要建立一个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

实验室的管理应该有一定的规范,可以利用现代信息科技,进行网络化管理和数据的共享,协同监视和处理环保数据。

此外,建立一个具有专业的技术团队和高度的技术能力对于实验室的保证和稳定运行十分重要。

总之,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建设是环境保护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要充分考虑实验室的功能需求、建筑设计、监测设备、外墙保温隔音及防水处理、管理和技术团队建设等方面,并且做好成本预算,尽量符合质量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方环境检测机构实验室建设指南
(老兵)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培育壮大环境监测服务市场,推进政府购买环境监测服务,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环境监测,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的建设逐渐成为当前实验室建设的热点。

现针对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必要的场所、技术人员及监测仪器设备提出以下建议。

1.明确拟开展的检测项目
为避免盲目投资造成采购来的仪器闲置浪费,现以最常规和检测仪器不太贵的检测项目为例,建议通过认证开展的检测项目分别是:
1.1水和废水检测项目
水温、pH、电导率、透明度、色度、流量、悬浮物、全盐量(总残渣或溶解性残渣)、游离氯和总氯、硫化物、氰化物、氟化物、氨氮、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总磷、总氮、铜、铅、锌、镉、总砷、总汞、总硒、总铬(六价铬)、挥发酚、石油类(或动植物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氯化物、硝酸盐、硫酸盐、铁、锰、嗅和味、浊度、总硬度、粪大肠菌群、亚硝酸盐。

上述项目除包含《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和表2规定的必测项目,还包括了其它常见的和测试方法较为简单的指标。

1.2空气和废气
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含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烟(粉)尘、烟气参数、烟气黑度、一氧化碳、氟化物、恶臭、氨、铅、砷、硫化氢、铬酸雾、硫酸雾、和甲醛等。

1.3土壤和水系沉积物
水分、pH、镉、汞、砷、铅、铬(含六价铬)、铜、锌、镍、全磷、全氮、钾、阳离子交换量和有机质含量等。

1.4 固体废物
铜、锌、镉、铅、总铬、铬(六价)、汞、铍、钡、镍、总银、砷、氟化物和氰化物等。

1.5噪声和振动
环境噪声、工业企业厂界噪声、建筑施工场界噪声、社会生活噪声、、铁路边界噪声、噪声源(设备噪声)、机动车噪声振动和环境振动等。

2.实验场所要求
实验室检测项目之间不得有干扰,面积应不少于600平米,其中化学分析实验室和仪器分析室各不少于3间,并有专用的天平室、无菌室、样品室、纯水制备间、化学试剂库、分析样品前处理室、固体样品制备间、现场仪器室、办公室和资料室等。

此外通风橱、气瓶柜(室)、操作台等满足检测项目所需的实验条件和安全环境条件均应一应俱全。

3.人员要求
3.1关键岗位的设置
检测机构的关键岗位通常有最高管理者、授权签字人、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质量监督员、仪器设备管理员、档案管理员、样品管理员、内审员、采样人员和分析人员等。

各岗位应制定相应的工作职责与要求,以确保检测工作及管理体系的建立、监督、完善和有效运行。

3.2授权签字人和技术负责人
应具有工程师以上(含工程师)技术职称;具备相应的工作经历;具备相应的职责权利;熟悉或掌握检测技术及实验室体系管理程序;熟悉或掌握所承担检测/签字领域的相应技术标准方法;熟悉检测报告审核签发程序;对检测结果做出相应评价的判
断能力;熟悉《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及其环保部门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文件的要求;授权签字人尚需经考核合格。

3.3检测人员要求
需有拟从事环境监测活动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一般应具备10名以上环境监测技术人员,并取得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持证上岗证书,且每个认证项目至少有一名持证的检测人员。

4. 监测仪器设备要求
应具备与拟开展环境监测和通过认证项目所匹配的仪器和设备。

4.1必配仪器
4.2选配仪器
环保电子防潮箱、分液漏斗振荡器、超净工作台、细菌检测系统、细菌培养箱、环刀或土壤容重采样器、无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样品研磨机或土壤化验制样机、振动测定仪、等离子发射光谱仪、气相色谱仪、气质谱联用仪、液相色谱仪、流动注射分析仪、十万分之一分析天平、采样流量校准器、压力传感器校准仪、智能一体化蒸馏仪、GPS、测距仪等。

选配仪器建议根据工作量、投资收益和市场需求确定,如果地方环境管理和市场有需求,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和新开项目需要就应增加相应的仪器,如汽车尾气监测仪、柴油机排烟黑度监测仪、煤含硫量分析仪,测苯系物、非甲烷总烃、六六六、滴滴涕和烷基汞的气相色谱仪、测苯并a芘等多环芳烃类的液相色谱等。

5.其它
为确保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良性发展,以满足新常态下环境管理对环境监测工作的新要求。

根据《计量法》和政府环境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