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庄古镇旅游发展过程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李艳娟

周庄古镇旅游发展过程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李艳娟
周庄古镇旅游发展过程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李艳娟

景区开发与管理

周庄古镇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

问题及对策分析

班级:旅111

姓名:李艳娟

学号:111295

2013.11 周庄古镇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一、周庄古镇简介

周庄镇隶属江苏省昆山市,位于昆山、吴江、青浦三市交界之处,坐落在太湖水系的淀山湖滨,始建于1086年,是中国古镇旅游发展的先驱。仅有0. 47km2的古镇却有近百座古典宅院和60多个砖雕门楼,同时,周庄还保存了14座各具特色的古桥,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美妙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风景画。最为着名的景点有:沈万三故居、富安桥、双桥、沈厅、怪楼、周庄八景等。周庄旅游业正式发展始于1989年, 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 2003年被评为中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镇,有“中国第一水乡”之美誉。

二、周庄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1.旅游产业增长速度

周庄作为旅游景点,资源优厚,品质很高。周庄是首批国家公布的5A级旅游景区之一,有着独特的“小桥流水人家”的自然风貌。随着经济的繁荣和旅游业的发展,周庄的古镇游有了长足的发展。从1989年4月1日,古镇周庄第一个景点沈厅开门迎宾,营业收入刚到20万元,到2007年,周庄古镇景区实现门票收入超过1.2亿元,再到2010年更成为上海世博会长三角地区受益最大的景区,并获得世博“最受欢迎2010奖”。但从接待游客数量就可以看出周庄的古镇游增长速度之快。

2.硬件设施

食:周庄众多餐馆、酒店、主题餐厅,提供丰俭由人的餐饮服务,更有丰富的本地菜肴和名人食客的光临,民宿人家自然健康的家常菜。但多数餐厅挂着“正宗”“老字号”等招牌,但食品质量却名不副实。

宿:周庄目前的住宿接待形式有:民居客栈、宾馆酒店、精品会所,国际青年旅社,可满足从自助经济型到豪华高标准的不同需求。旅游接待设施数量多,但缺少高质量的宾馆酒店。

行:周庄的外部交通可进入性较强,东距上海60km,西距苏州40km,距昆山市区30km。昆周公路和周商公路连接京沪铁路、沪宁高速公路、苏沪机场路、312国道和318国道。周庄境内的急水江又是重要的水上交通要道。但周庄毕竟只是一个小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仍有缺陷,如周庄镇汽车站较小,距离古镇景区较远,开往重要城市的汽车班次较少,一些私人承包的车辆设施陈旧。周庄景区内部交通条件也较差,主要问题是古镇保护区外交通工具少、道路窄;停车场位置和收费不合理、三轮车管理不规范。

3.软件水平

(1)服务质量

周庄民风淳朴,居民服务态度热情。但是由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所限,当地居民,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难以提供职业化的服务,尤其是外语水平较低,难以为外国游客提供周到的服务。周庄旅游业的发展已经带动全镇的经济发展,也使得当地大部分居民参与到旅游业的发展中来,但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和完善程度却存在问题。

(2)知名度

知名度是指景区在世界范围内的知名度和信誉度。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很少有旅游者光顾周庄。20世纪80年代初,少量知名人士开始到访周庄,周庄因交通闭塞、经济落后而保护完整的水乡古镇风貌令人叹绝,并逐步为世人所知。周庄古镇旅游地探索阶段自此开始。1984年,旅美画家陈逸飞以周庄双桥为题材绘成油画“故乡的回忆”,后被选为首日封联合国图案,周庄由此名扬天下。2006年初,周庄获得“美国政府奖”和“世界最佳魅力水乡”等称号。后又获得“外国人最喜爱的中国50个地方之一”、“欧洲人最喜爱的中国景区”等诸多荣誉。直到如今,周庄依据现代化技术,建立自己的官网、微博等网络营销的形式推广,周庄作为‘中国第一水乡’已为世人所知。

三、旅游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商业气息过于浓厚,雷同化严重,忽视文化内涵

周庄古镇游步入成熟期,而在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开发力度的加大,已逐渐忽视了古镇的文化内涵,致使商业气息过于浓重。在周庄古镇的街道上,已经是“五米一处猪蹄髈,十米一个阿婆茶,到处都是假古董,满街都是黄三轮”的景象,商品的特色不鲜明,甚至整个江南古镇的特产食品都存在类似的问题,项目和活动的雷同化同样严重,不仅破坏了江南古镇原有风貌,还打破了古镇静谧和谐的原有的文化氛围。

2.古建筑的人为破坏相当严重,古镇的原真性受到破坏

随着周庄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由于当地居民保护古镇意识淡薄,热衷于旅游商业带来的巨大利益,过度建设,不惜破坏古建筑,在古民居、古街区改造的过程中,对文物建筑“修旧如旧”的原则把握不够,很多民居中增添了一些瓷砖、铝合金门窗等现代化的建筑材料;有些甚至对民居建筑进行返老还童式的改造,制造出了很多“假古董”,严重破坏了古镇的原真性和整体美感。

3.游客流量巨大,旅游环境质量下降;

据统计资料显示,1999年周庄接待中外游客125万人次,到2002年已达到263万人次,翻了一倍,2010年,借上海世博会之机,周庄旅游人数达到592万人次,创下历史新高。除2010年外,近几年周庄古镇每年的客流量均保持在300万人次左右。狭小的古

镇空间已经不堪重负,旅游人数的飞速膨胀给周庄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也加速了古镇的商业开发,巨大的游客流量为古镇带去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加剧了古镇环境的破坏,导致许多游客乘兴而去,败兴而归,游客的旅游质量下降。景区正承载着越来越多的环境压力,游客对周庄游的满意度也逐步下降。如果不注重采取措施开发并保护旅游资源环境,那么周庄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将会受到严重影响。

4.缺乏旅游资源的整合,江南古镇旅游联合开发不够。

周庄作为江南六大古镇之一,与江南其他古镇聚集在长江以南和太湖东侧地带,但古镇之间相互竞争激烈,缺乏必要的旅游联合,致使古镇游的综合性关联性不强,没有发挥市场优势。反映在旅游组织上,缺乏将几个古镇串联成线的线状旅游线路,或以某一古镇为中心辐射其他古镇的辐射状旅游线路,在实际旅游线路中,古镇旅游基本上是“独立性的”、“散点式的”。不仅缺少相互间的旅游联合。而且周庄古镇也缺乏对自身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只注重旅游景观的营建,易造成文化的偏失。

四、解决对策

1.科学制订“规划”,落实保护措施

景区规划就是设计一个展示给游客的空间视觉效果,既要尊重历史原貌,又要高于历史原貌;尊重的实质是保护,高于的实质是发展。周庄景区随着影响越来越大而游客也会越来越多,对景区的环境压力也越来越大。需要注重对景区的规划,拓展景区的空间。规划这样一个区域:以周庄现区域为一扇,轴对称建设一个新区域。现区域内保护性修缮,只供观瞻,不具有设施的功能;新区域符合现代建筑的特色,满足人们生活的功能性要求,同时提供给游客购物、休闲、娱乐服务,也适合原住民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做成周庄的升级版,充分反映时代的文化特征、经济价值和建筑技术成果。新老区域,若干年后融为一体,反映出周庄不同时期的风貌。这样的周庄不仅是水乡周庄,更是人文周庄、艺术周庄和经济周庄。规划好、建设好周庄,周庄才更富活力。

2.政府主导发展,打造精品“周庄”

在周庄古镇的旅游发展过程中,要改变经营权管理权和监督权混乱的局面。政府要作为主要保护者、开发者,强化保护古镇与合理整治、与调节旅游活动相结合。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的原则,由政府专门成立旅游开发领导小组,进行古镇的旅游开发规划工作,并加强市场的统一管理。长期以来,由于缺乏资金,很多古镇尝试采用各种开发模式,如通过出让经营权的方式来引入一些社会资金、民间资金搞旅游开发。这些做法难免存在一种急功近利的思想,同时由于各开发实体在开发过程中思想上的不一致性和不协调性,也对古镇的后续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坚持政府为主导的原则,并不排除创新古镇开发的投融资体制,只是在资本运营过程中,政府要加强其管理职能,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实施统一规划、有效管理,对不符合规定的做法坚决予以取缔和废除。此外,政府要保证每年列出一笔专款进行古镇的修缮和维护工作,以此解决传统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之间的矛盾。在政府的主导下,打造周庄的“精品古镇游”,整合旅游资源,与地域文化相结合,突出文化内涵,限制游客数量,提高旅游质量,古镇资源观赏与生活参与相结合,古镇资源与周围旅游资源相结合,打造出有特色的精品周庄。

3.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增强古镇居民的保护意识和参与意识

发展周庄古镇游,最重要的是要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既要满足游客对古镇原有风貌的渴望,又要顾及当地居民的发展需求和经济利益。从“点、块、面”对周

庄历史街区、历史建筑进行不同功能的保护利用;突出“保护与开发相结合”为重点;坚持“修旧如故,以旧修旧”保护原则。采用不同的保护开发旅游项目,对传统古镇与现代新镇进行过渡性保护,既坚持不大量迁徙当地居民,较好保留古镇的文脉和灵魂;又要避免现代化建筑,现代生活对古镇原有风貌的侵蚀,以促进古镇保护发展的“双赢”。同时要增强古镇居民的保护意识和参与意识,可以从一下方法入手:第一,加强古镇历史文化及文化保护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要通过多种途径让居民了解古镇深厚的历史底蕴、独特的水乡文化和在当代重要的审美、文化及科学价值,加大文化保护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古镇居民对于文化保护相关知识的认知度;第二,完善古镇旅游收益分配机制,增加居民就业机会。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不断减少旅游发展对居民日常生活的负面影响,不断提高居民的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度。从而加强居民对于旅游发展的正面感知,正面影响居民文化保护态度;第三,不断提高社区旅游参与程度,鼓励居民参与旅游经营和旅游监督。要让居民在旅游参与过程中逐步体会古镇文化资源的重要性,增强文化保护意识。

4、加强古镇旅游联合开发与区域合作

旅游景区资源具有依附性,通常为产业集聚,多业共生。因此周庄要加强古镇旅游之间的合作,加强与同产业的联系。区域联合开发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一是水乡古镇集聚区。开发以周庄、锦溪、千灯等A级景区,联合挖掘景区内涵,完善配套设施,拓展产品格局,打造成特色鲜明、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水乡古镇集聚区,并且可以成为昆山旅游的优势区域。二是加强南部水乡横向联合。结合水乡古镇片区规划的制订,推动周庄、锦溪、千灯三个古镇旅游业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通过完善陆路、水路并进的游线系统,错位开发旅游产品,整合加大市场推广等手段,逐步强化古镇的景观链接、交通组织和品牌整合,打造具有代表性、影响力和拉动力的龙头产品。三、加强旅游专线的建设。可以与世界级或国家级景点相结合,可与周围古镇联合开发,形成江南水乡古镇旅游专线;也可与黄山等着名景点形成旅游线。这样既可以为周庄旅游线路增加内容,也可提高周庄旅游区的魅力,为周庄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5、加强信息化建设,扩大对古镇的宣传,发展智慧旅游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旅游已更多依赖网络媒体等。周庄古镇的官网,作为对外宣传的主要媒介之一,虽然已经建设的初具规模,但仍有一些不足。内容不够丰富,项目较少、没有与其他景区形成网络等,但从语言种类来看,只有简体中文和英语,语言种类单一,不足以满足世界其他国家的游客的需求,而相比之下,西塘的官网则有中、英、日、韩四种语言。因此,加强周庄的网站网络建设,发展电子商务是迫在眉睫之举。另外可以通过网络营销,加大对古镇的宣传,把握国家政策和趋势,创新发展思路,发展智慧旅游。未来几年是周庄旅游的品牌提升时期。周庄镇要逐步树立和营造“品江南文化到周庄”的品牌理念,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营造周庄文化旅游新魅力,推动古镇观光旅游向观光、休闲、度假复合型旅游转型发展,打造全国乃至世界休闲观光文化旅游目的地。

周庄、西塘官网语言种类对比

周庄电子商务发展

环镇水上游,江南古镇多雷同

万三食品总汇,街上鳞次栉比

旅游规划实战案例分析

旅游规划方案——荣获“中国策划金奖”! 旅游规划方案,把红色旅游和现代游客进行了完美的对接,使的原本枯燥的红色旅游路线规划成结合现代与历史文化相融合的旅游圣地。在我看来这个方案之所以获得策划金奖,在于他的思路的独到之处,这就充分反映了现在的旅游规划存在的问题,大家都是按部就班,你抄我看,没有直接独特的想法,所以当这样一个出其不意的方案放在面前的时候大家都被这份旅游规划方案震撼到了。 熊大寻旅游规划公司根据会议在党史上的三个挽救的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的旅游形象定位为“旅游,从此顺利!”并策划了转运体系:娄山关——突破难关,二郎滩——渡过险滩,会议会址——从此顺利,赤水河中国酒文化长廊——好运长久。到交好运,第一站到娄山关突破人生的难关,第二站到二郎滩渡过人生的险滩,难关险滩都攻克了,第三站到会址从此走好运,光走好运还不够,最后得到第四站赤水河中国酒文化长廊好运长久。巩固好运!这样一来,实现红色旅游与现代游客需求完美对接!让成为游客非来不可的旅游圣地! 此外,我们还将的城市功能定位为“国运之都,转顺之城”,因为国家命运在这里发生大转折,从此走向坦途。并要这个定位形成一套产业体系叫作“喝国酒、聚国会、借国运”,新城也从原来其他旅游规划公司定位的“大学城”,被熊大寻旅游策划公司否定后,从新定位为“中国会展城”,借助茅台酒和会议的影响力,名正言顺打造会展城,会展是旅游的最高端形态,一个产业拉动二十个产业! 才有两个专科大学,搞什么“大学城”!大学城土地是划拔,不提供就业税收,对城市拉动作用怎么能与会展城相提并论!的灵魂和特色是大学吗?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说“中国99%的旅游规划都是平庸之作!”的原因,熊大寻旅游策划公司看过的旅游规划不下上千,几乎没有一个认真动过脑子的! 市市长慕德贵及规划局继勇局长:“与我们合作过的策划、规划大师不少,脸红过的也不少,唯一能征服四套班子所有人的只有熊大寻的方案,后面我们将请同济大学和中科院,按照熊大寻策划、规划机构的策划、规划来进行规划。” 2007年6月应第二大城市市政府的邀请,熊大寻旅游策划公司和旅游规划公司对进行了整体策划,当时,在熊大寻旅游策划公司和旅游规划公司进入半年之前,已经分别有美国、和的三家大型策划规划公司,进驻,并且做了大量的策划、规划报告。我们进去之后慕德贵市长叫他们都停了,等熊大寻策划机构做完城市总体策划之后,再让他们根据我们的策划思路做规划。 为什么?因为,前面做了半天还是没有找到城市的指纹。熊大寻旅游策划公司和旅游规划公司认为一个城市的定位犹如一个人的指纹,它是最能代表和识别一个城市的核心形象的,而不是找到眼睛、鼻子或嘴就把它当作城市的形象定位,相反是这一切的抽象、整合和升华,这样才能找到一个城市百年不变的定位,这就是城市的指纹。 在考察完之后,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城市形象定位乏力:

成都市旅游业发展状况分析

2012 届经济学二学位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江西省萍乡市房地产业金融政策探析 学生姓名:卢小亮 所在学院:地理科学学院 专业:土地资源管理 学号: 20081119094 指导教师:达古拉

2012 年 3月 目录 摘要 (2) -、古城镇旅游 (2) 二、历史街区旅游 (4) 三、旅游发展的主导思路 (5) 1、保护性的发展 (7) 2、商业与文化协调互动 (8) 3、区域品牌的塑造 (10)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成都市旅游业发展状况分析摘要:历史悠久的成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成都旅游因资源得天独厚,大熊猫、都江堰、青城山、金沙遗址、乡村旅游、古镇旅游等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以及良好的人居休闲环境,使成都旅游独具魅力,吸引着国内外广大游客的目光。近年来,成都市旅游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历史街区旅游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关键词:成都;古镇旅游;历史街区旅游;问题;对策 近年来,成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把旅游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旅游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尤其是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为成都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机遇。 一、古城镇旅游 四川素有中国“风景省”,无论是在自然、人文景观还是民俗风情,种类多、品种全、分布广泛,是中国拥有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国家风景名胜最多的省区。特别是峨眉山、乐山大佛、九寨沟、黄龙、都江堰——青城山、大熊猫、三星堆古蜀文化遗址等,具有垄断性、不可替代性和不可模仿性。在这些品种繁多的景点里,成都地区拥有里面众多的旅游资源,是当之无愧的旅游城市。成都的旅游资源丰富,处处是景点,引得国内外大量游客前来游玩。下面以成都古城镇旅游以及历史文化街区为例,来浅讨成都市旅游业发展状况。

周庄古镇旅游发展过程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李艳娟

景区开发与管理 周庄古镇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 问题及对策分析 班级:旅111 姓名:李艳娟 学号:111295 2013.11 周庄古镇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一、周庄古镇简介 周庄镇隶属江苏省昆山市,位于昆山、吴江、青浦三市交界之处,坐落在太湖水系的淀山湖滨,始建于1086年,是中国古镇旅游发展的先驱。仅有0. 47km2的古镇却有近百座古典宅院和60多个砖雕门楼,同时,周庄还保存了14座各具特色的古桥,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美妙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风景画。最为着名的景点有:沈万三故居、富安桥、双桥、沈厅、怪楼、周庄八景等。周庄旅游业正式发展始于1989年, 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 2003年被评为中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镇,有“中国第一水乡”之美誉。 二、周庄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1.旅游产业增长速度 周庄作为旅游景点,资源优厚,品质很高。周庄是首批国家公布的5A级旅游景区之一,有着独特的“小桥流水人家”的自然风貌。随着经济的繁荣和旅游业的发展,周庄的古镇游有了长足的发展。从1989年4月1日,古镇周庄第一个景点沈厅开门迎宾,营业收入刚到20万元,到2007年,周庄古镇景区实现门票收入超过1.2亿元,再到2010年更成为上海世博会长三角地区受益最大的景区,并获得世博“最受欢迎2010奖”。但从接待游客数量就可以看出周庄的古镇游增长速度之快。

2.硬件设施 食:周庄众多餐馆、酒店、主题餐厅,提供丰俭由人的餐饮服务,更有丰富的本地菜肴和名人食客的光临,民宿人家自然健康的家常菜。但多数餐厅挂着“正宗”“老字号”等招牌,但食品质量却名不副实。 宿:周庄目前的住宿接待形式有:民居客栈、宾馆酒店、精品会所,国际青年旅社,可满足从自助经济型到豪华高标准的不同需求。旅游接待设施数量多,但缺少高质量的宾馆酒店。 行:周庄的外部交通可进入性较强,东距上海60km,西距苏州40km,距昆山市区30km。昆周公路和周商公路连接京沪铁路、沪宁高速公路、苏沪机场路、312国道和318国道。周庄境内的急水江又是重要的水上交通要道。但周庄毕竟只是一个小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仍有缺陷,如周庄镇汽车站较小,距离古镇景区较远,开往重要城市的汽车班次较少,一些私人承包的车辆设施陈旧。周庄景区内部交通条件也较差,主要问题是古镇保护区外交通工具少、道路窄;停车场位置和收费不合理、三轮车管理不规范。 3.软件水平 (1)服务质量 周庄民风淳朴,居民服务态度热情。但是由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所限,当地居民,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难以提供职业化的服务,尤其是外语水平较低,难以为外国游客提供周到的服务。周庄旅游业的发展已经带动全镇的经济发展,也使得当地大部分居民参与到旅游业的发展中来,但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和完善程度却存在问题。 (2)知名度 知名度是指景区在世界范围内的知名度和信誉度。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很少有旅游者光顾周庄。20世纪80年代初,少量知名人士开始到访周庄,周庄因交通闭塞、经济落后而保护完整的水乡古镇风貌令人叹绝,并逐步为世人所知。周庄古镇旅游地探索阶段自此开始。1984年,旅美画家陈逸飞以周庄双桥为题材绘成油画“故乡的回忆”,后被选为首日封联合国图案,周庄由此名扬天下。2006年初,周庄获得“美国政府奖”和“世界最佳魅力水乡”等称号。后又获得“外国人最喜爱的中国50个地方之一”、“欧洲人最喜爱的中国景区”等诸多荣誉。直到如今,周庄依据现代化技术,建立自己的官网、微博等网络营销的形式推广,周庄作为‘中国第一水乡’已为世人所知。 三、旅游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商业气息过于浓厚,雷同化严重,忽视文化内涵 周庄古镇游步入成熟期,而在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开发力度的加大,已逐渐忽视了古镇的文化内涵,致使商业气息过于浓重。在周庄古镇的街道上,已经是“五米一处猪蹄髈,十米一个阿婆茶,到处都是假古董,满街都是黄三轮”的景象,商品的特色不鲜明,甚至整个江南古镇的特产食品都存在类似的问题,项目和活动的雷同化同样严重,不仅破坏了江南古镇原有风貌,还打破了古镇静谧和谐的原有的文化氛围。 2.古建筑的人为破坏相当严重,古镇的原真性受到破坏 随着周庄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由于当地居民保护古镇意识淡薄,热衷于旅游商业带来的巨大利益,过度建设,不惜破坏古建筑,在古民居、古街区改造的过程中,对文物建筑“修旧如旧”的原则把握不够,很多民居中增添了一些瓷砖、铝合金门窗等现代化的建筑材料;有些甚至对民居建筑进行返老还童式的改造,制造出了很多“假古董”,严重破坏了古镇的原真性和整体美感。 3.游客流量巨大,旅游环境质量下降; 据统计资料显示,1999年周庄接待中外游客125万人次,到2002年已达到263万人次,翻了一倍,2010年,借上海世博会之机,周庄旅游人数达到592万人次,创下历史新高。除2010年外,近几年周庄古镇每年的客流量均保持在300万人次左右。狭小的古

周庄古镇营销方式

周庄古镇的营销方式 周庄位于苏州城东南,昆山的西南处,有“中国第一水乡”的美誉。 在营销内容和方式上,周庄古镇采用的是 1、文化渗透力营销——为传承传播优秀文化,周庄古镇自1986年起就创办国际旅游节,至今已成功举办14届; 2、吸引力营销——打造能激活市场的文化产品,拓展项目吸引力营销,例如大型原生态水上实景演出--《四季周庄》、游周庄、赏昆曲、周庄十二艺坊; 3、网络传播力营销——制作精良的网站页面,丰富的信息浏览界面; 4、事件影响力营销——2001年6月6日APEC贸易部长会议于周庄舫举行,开启入世之门,时在任总书记江泽民视察周庄;逸飞之家落成;世博海宝周庄落户等。 周庄古镇的旅游发展可谓走在江南水乡古镇的前列,从古镇的旅游资源来讲,周庄古镇旅游资源具有较好的完整性;从古镇旅游设施建设来看,已然达到了国家5A标准;从古镇旅游业绩来看,其旅游收入(主要是门票收入)很高。另外,周庄古镇政府给予周庄发啊站旅游的政策也很多,周庄古镇在政府和著名专家做的总体规划下发展旅游,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各种荣誉也纷至沓来。 但随着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发展,表面繁荣的下面,许多问题也凸显出来。 1、从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角度看,周庄开发较早,游客数量较多,超过了周庄本身的游客承载量,是的周庄自身环境和居住环境受到较大影响。其旅游资源的开发没有符合“开发与保护协调原则”。 2、从旅游资源的评价来看,政府管理机构的增加符合了5A景区标准,但其实是名不副实。许多游客享受不到5A的服务,景区也只是用“对不起”来回答游客。 3、从旅游产品来看,产品较单一造成盈利渠道受限(主要是门票收入),旅游产品仍停留在观光层次,参与体验式旅游产品、项目较少;在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传播方面,缺少专门的解说、培训设施和人员,游客参与度低等。 4、从旅游业的管理体制看,其市场存在很多问题,政府主导下、恶性竞争、市场无序等,使得周庄古镇具有很浓厚的商业气息,从而掩盖了古镇原有的生活状态和休闲氛围。 总的来说,周庄古镇旅游的发展由诸多问题导致缺少核心竞争力,难以在江南水乡古镇中脱颖而出。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在保护古镇的基础上,调整景区原有规划,组织专人定期做好市场调研和可行性研究分析,注重新产品的开发运营。 2、撤并管理机构,人性化管理,提高景区服务质量。 3、增加支柱型产业,发展休闲产业,从而改变单一的门票收入,还可以降低门票价格,提高同行竞争力。同时引进、培养人才,构建新的人事体系和制度,特别要贯彻执行力。 4、改变人们落后的经营理念和生活观念,同时恢复原来的民风民俗,净化市场,规范古镇经营秩序。

古城(古镇)旅游规划案例:以上津古城旅游总体规划为例

古城(古镇)旅游规划案例:以上津古城旅游总体规划为例 文|王晓华(北京晓月旅游咨询有限公司010-640132087) 一、项目资源背景 上津古城(又名柳州城),地处鄂西北边陲,与陕西的漫川镇接壤,南临汉江,北枕秦岭,素有“朝秦暮楚”之称,历为交通、政治、文化、商贸、军事之要地。古城南北跨306米,东西宽约261.15米,面积约为1.5平方公里。 上津古城,东距十堰120公里,西北距西安250公里,是湖北西进的桥头堡、陕西东出的东大门。境内交通、通讯便利,省道郧漫路、上湖路、建设中的银武高速、西汉光缆及汉江最大的支流金钱河穿境而过。经济繁荣,政治发达,历史上曾2次置州,6次设郡,14次建县。独有的区位优势和政治文化背景,决定了上津千百年来一直是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南北文化的交汇融合地,兵家必争的战略“制高点”,水陆运输的交通枢纽。 “上津”地名历史悠久,最早见于郦道元《水经注》中“丰乡水西南合关衬水而南入上津”,民间传为“圣上渡口”和“最上的渡口”之意。水路运输十分便利,南通楚,北通秦,是武汉至西安的交通要道,南方商队至此要弃舟登陆,北方马队到这儿要乘船东进,因此古时此处舟楫云集,商队如潮,十分繁荣。南北交汇的独特地理位置,长达1700余年的悠久历史,数十次频繁的政权更替和繁多而残酷的战争,为上津留下了大量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 上津历史文物极其众多,但受战乱和水患影响,保存下来的主要有四大类:一是庙宇类,有杨泗庙,元贞观、城隍庙等;二是馆舍类,有山陕馆(南会馆)、北会馆、天主教堂、武昌会馆、河南会馆等10余个会馆遗址;三是公益建筑类,主要是明清四合院(现存完好)。其中,尤以古城、南北会馆、古戏楼、明清古建筑群(明清古街和四合院)等最有价值。 二、存在的问题 1.古城内民居建筑的残破:古城虽有着千年的历史,但随岁月的推移,古城的空间结构遭到人为破坏严重。古城的城楼、雉堞、护城河等急待保护性恢复。城内沿街多处具有民居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民居由于保护不到位,已经残破。2.与古城建筑风格不协调的建筑随处可见:由于历史的原因,古城内与古城文化和历史信息极不协调的所谓现代建筑随处可见,如:卫生院、小学、中学等。3.旅游产业体系尚未形成:由于旅游开发的滞后,目前古城没有形成完整的旅游产品和管理体系,古城内、金钱河畔都未形成针对游客的旅游产品。另外,旅游六要素所涉及的服务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备。 三、创意思路过程

古镇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古镇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目前,江南古镇的旅游业正日益快速地发展着,但在这良好发展态势的背后,古镇面临的旅游压力亦逐渐显露出来,旅游开发为古镇保护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旅游承载量过饱和 古镇目前面临的最大的压力便是游客流量增加迅速,超过了目前古镇旅游容量允许的限度。尤其在旅游旺季,古镇内经常处于拥挤混乱的场面:幽静的水乡环境氛围被破坏,不仅无法正常游览,甚至对古迹、建筑等造成了破坏,即所谓“旅游公害问题”。其中,垃圾污染和水污染是两个比较严峻的问题。 过度商业化倾向 随着双休日和“黄金周”带来的旅游热,不少地方把开发旅游资源作为经济的增长点,遗产旅游更成为热中之热。在旅游业的发展直接造成了商业网点的大幅增加,特别是在主要游线上各类商店的开设及现代装修材料的采用,导致了建筑用途的改变和传统风貌的消退。同时,近年来不断膨胀的旅游业正在排挤着大量的有地方特色的小本生意,致使受保护街区的风貌日趋千篇一律,旅游设施的充斥、无特色旅游商品的泛滥以及“人人皆商”的浓重的商业气息都在不知不觉中侵蚀着古镇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氛围。 开发与保护虽然是一对矛盾,但并非不可调和。 旅游开发与居民生活 旅游业为古镇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原先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把发展旅游当作古镇保护的主要目的和动力,对于居民的生活质量却没有积极改善,因而现存的建筑老化,基础设施不全,具有水灾隐患,已不符合现代人的居住要求,许多年轻人也因此不愿住在老镇区而纷纷迁往新区或大中城市。同时,居民自发的建筑整修开始使用新的建筑材料与工艺,影响了原来传统风貌的延续。有鉴于此,古镇纷纷着手此事。而对于居民建筑的整修,建议成立专门的修缮队,采用原结构、原材料和原工艺,以保证恢复其原有风貌。 存在的问题张家界市在保护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现从如下几个方面归纳2.1旅游环境破坏严重.张家界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却忽视了旅游环境的保护,重开发,轻保护. ①在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区内,随处可见小商贩的乱搭建的建筑,当然也包括旅游投资工司的建筑,建筑物的增多,势必导致建筑垃圾的增多,这严重影响了张家界这一世界级自然遗产的旅游环境。 ②据有关专家测算,武陵源各生活接待区的空气质量部分超过国家一级标准,大气中的SO2,总悬浮颗粒物都呈上升趋势,酸雨频率大于52%,酸雨的频率一高,武陵源以石英砂岩构成的砂岩峰林地貌将受到侵蚀,这危及到峰林的奇观能否得以长存的大问题. ③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不断增加,金鞭溪和索溪正遭受严重的污染。 2.2游资源不同程度的受损,在武陵源风景区内,很多岩石只要能触手可及的地方,都会被刻画,如 观看天书宝匣的观景台上,岩石刻满了"**到此一游""快相10元一张"等,由于观景台地方狭小,遭遇两团时,岩层承受力有限,出现下倾趋势,很多景区,白色污染严重,在黄龙洞内,游道太多,开发过度,人为踩踏严重. 2.3对旅游景区的保护的专门性法律,法规还欠缺,因为旅游业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旅游区大多数基础建设项目,没有按规定程序办理有关环境保护手续,有的办了却是流于形式.在管理上,管理体制不够健全.如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作为国家特级防火区,却可看到不少的游客在防火区内抽烟,管理人员很少!如若一旦失火,美丽的风景将毁于一旦,满山被压断的树枝没有得到好处理

成都探索古镇旅游发展的模式解析

成都探索古镇旅游发展的模式解析-旅游管理 成都探索古镇旅游发展的模式解析 马文学 作者简介:马文学(1986- ),男,汉族,甘肃兰州人,现任职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委宣传部。 Doi:10.3969/j.issn.1007-0087.2016.02.003 古镇通俗来讲是指有百年以上历史,供人们集中居住的建筑群。中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广阔土地上有着许多古镇,其中有部分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近年来,旅游业为古镇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但旅游开发却未使得古镇得以有效保护,也未使得原著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产发展得到积极改善。反观古镇现状:建筑老化、基础设施不全等,已经逐渐成为制约古镇旅游经济、带动产业互动的壁垒。如何破解古镇发展难题,实现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地政府、旅游行业和专家学者的当务之急。 一、我国古镇旅游的现状分析 据2013年《中国古镇旅游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现有19522个建制镇和14677个乡,其中百年历史以上古村镇220个,分布在24个省、市、自治区。浙江省古镇数量最多有39个;天津、新疆、内蒙古、甘肃和西藏最少,只有1个;四川省有古镇38个位列第二。从分布情况来看我国古镇呈东、西、中递减趋势;从旅游产品种类多样性来看,我国古镇约有5种类型:节事体验游、美食养生游、文化展示游、探幽访古游、民俗风情游等,并且仍以资源驱动型和观光型为主,在开发上缺乏深层次的文化性和体验性,形式雷同而缺乏特色。

(一)旅游产品以资源型为主,辅以文化、民俗、节庆等体验活动 从小巧精致的江南水乡,到大气豪迈的北方古镇,再到神秘迷人的纳西古城,古老的建筑、古朴的环境、悠久的文化,还有闲适的生活状态,都在旅游催化下,悄然一瞬间转化为最直接、可观的旅游产品。利用现有资源、挖掘潜在资源、放大核心资源,已经成为各地提升古镇旅游、打造旅游产品的惯用方法和主要模式,显然也具备了开发周期短、投入资金少、短期见效快等优势,但也存在着旅游市场单一固化、旅游产品延展困难、旅游经济空间有限、旅游主体回报率低等劣势。建筑是古镇的形,而文化是古镇的魂。无论是寄放宗族血脉的习俗,还是历经岁月淬炼、代代传承的文化节庆,都在古镇一砖一瓦、一榫一卯中显露三分。实体的建筑只是古镇的封面,民俗节庆、历史文化才是游人今古交流、读懂古镇的最好导游。 (二)旅游形式以观光游为主,辅以体验、休闲、度假等参与方式 类比景区游等传统旅游发展规律,古镇旅游也将经历从旅游观光到互动体验、产业联动的升级转变。目前,国内除起步较早、转型成功的小部分古镇外,绝大部分古镇仍处于盲目开发和临摹兴建中,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古镇“规模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修旧如旧”的风貌改造。从古镇经营者来看,打造实物景观简单、直接、来的快,投资风险与建设周期都可降到最低,后期经营不需要消耗太多脑力、精力与人力;而从游客角度来讲,旅游的初级需求是增长见识、开阔视野,观光旅游即可满足。但游客对于这种一成不变的旅游项目,也往往报以“到此一游”的心态。显然,仅仅满足视觉享受的初级旅游观光,已经不能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了。如能有机联动一些特色文化体验和休闲度假项目,不仅可以重新激活古镇旅游活力,拓展经营项目、延长旅游周期、提升综合

浅谈浙江古镇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 2014 届) 设计(论文)题目浅谈浙江古镇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 分析 作者、学号徐加英 2012214008 作者所在班级旅管123 学院、专业经济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指导教师及职称沈美华副教授 论文完成时间 2014年3月25日 答辩日期2014年5月7日 设计(论文)成绩 杭州师范大学

浅谈浙江古镇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An Analysis on Current Situation and Measure of Development on Ancient Town Touring in Zhejiang 论文作者:徐加英 专业:旅游管理 指导老师:沈美华 完成时间:2014年3月20日

江南古镇旅游是文化遗产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依据国内外学者对文化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成果以及笔者对江南古镇的调查研究,探讨了江南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 经过十余年发展,江南古镇游现已成为华东地区旅游的特色品牌之一。然而,随着旅游的发展,商业化氛围过浓、旅游产品单一雷同等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浙江古镇旅游试图为在商业化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仍能较好保留历史文化遗存,探索一条全新的旅游发展道路。 关键词:浙江;古镇旅游业;发展现状;对策 Abstract The ancient town in southern Yangtze River is seen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world heritage tourism.According to the review of the research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eritage tourism and the survey conducted at Wuzhen.Xitang.Nanxun.Explore the ancient town 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fter more than ten years of development, ancient town travel in the Yangtze Ri ver Delta, east China has become one of the tourism characteristics in this area. Howe v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problems like too much commercial atmospher e, travel product being more less the same, have been exposed.ancient town tourism in Zhejiang Province aims to better preserve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lics of ancients towns, as well as to commercialize this tourism development, hoping to explore a ne w tourism development way. Keywords: Zhejiang; Town tourism;Curr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s

周庄国际市场营销策划方案教学教材

周庄国际市场营销策 划方案

周庄旅游营销策划书 一、公司概况 (一)公司简介 江苏水乡周庄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原苏州周庄古镇旅游集团公司)是江苏省成立最早的镇办旅游企业之一,创业十余年来,公司充分利用、挖掘水乡古镇旅游资源,将水乡古镇内十余处历史人文背景观进行修复和重建,并逐一对外开放。目前,公司拥有12个景点及旅行社、工艺品商店、餐厅、游船公司、民居客栈等20多个部门,已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体系。公司的目标是追求卓越,成为一流企业。 2001年4月改制为股份制企业,现公司注册资本为5700万元人民币,员工400余人。经营范围主要包括国内旅游、工艺美术制售、实业投资、国内贸易、万三系列食品制售。2002年营业额1.1亿元。公司所获荣誉:1999年度全国旅游先进集体;2001年全国百强国内旅行社第二名;2002年11月通过ISO9001质量认证。 (二)产品简介 周庄是隶属于江苏省昆山市和上海交界处的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小镇,于2003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中间有一个周庄”的美誉,最为著名的景点有富安桥、双桥、沈厅。富安桥是江南仅存的立体形桥楼合壁建筑;双桥则由两桥相连为一体,造型独特;沈厅为清式院宅,整体结构严整,局部风格各异;此外还有澄虚道观、全福讲寺等宗教场所。 国画大师吴冠中评周庄时说“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周庄凭借其天独厚的水乡古镇旅游资源,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成功造就了“中国第一水乡”,开创了江南水乡古镇游的先河。

二、周庄市场分析 (一)国际市场营销环境 1、全球旅游市场依旧保持在地区不平衡中的稳步发展 20010年,全球的前五个旅游目的地中,有三个在欧洲(西班牙,法国,意大利),一个在美洲(美国),一个在亚洲(中国)。从中我们不难看到,全球旅游市场的发展在地域之间还是极度不平衡的。而恐怖主义频发的中东地区,旅游产业几乎为零。此外,尽管近些年来旅游市场持续疲软,但是如果排除恶劣的自然灾害频发事故的影响,全球旅游市场还会稳步增长。 2、亚洲将成为显著的增长点 亚洲是目前全球经济最有活力的地区,而以中国为首的经济快速增长国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着。亚洲旅游市场的开发将会逐渐加速。亚洲的旅游景点将吸引当地以及世界各地的游客。另外随着亚洲各国人民购买力的增长,亚洲游客出行量也会迅速膨胀,从而给增长中的亚洲旅游市场注入现金源。 3、旅游业的发展将趋于多极化,多元化 所谓多极化是指在景区的选择上,人们将不仅仅局限于传统选择。人们的观念早已不是提到晒太阳就想到西班牙,夏威夷,佛罗里达,提到逛城市就是纽约、伦敦、巴黎的时代。包括中国,南亚诸国,埃及,肯尼亚等一系列新兴旅游景地已经越来越多的成为旅游市场的新的增长点。而多元化是指旅游的项目和内容的扩展。现代旅游早已经超出了自然风景的范畴,而未来的发展将会更注重人文游,例如以东方文化、民俗为旅游项目;生态游,例如肯尼亚地国家公园,主题游,例如大型主题公元,户外极限运动等等。 4、全球旅游市场将会更注重“安全、服务”的理念 出行的安全已经成为影响旅游市场的重要因素。各个景观所在国应当逐渐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我想安全应该包含以下的一些环节:交通的安全状况;恐怖主义的发生频度已经政府应急水平;自然灾害的发生频度,以及政府应急水平;大规模流行性传染病的疫情状况等。至于服务,将继续秉承快捷、多样化、多层次等要素。当前我们国家正处在经济迅速增长期,而人均GDP也进入了1000~3000美元的阶段,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这个阶段正是消费型经济大规模增长的时期。相应的中国的旅游产业也会迅速膨胀,中国将迅速成为客

古镇保护的现状(DOC)

20世纪80年代,周庄率先发展旅游业,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古镇旅游热的带动下,诸多颇具地方特色的古镇纷纷效仿,竞相进行旅游开发,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古镇旅游的兴起是近30年的事。我国在借鉴国际遗产保护经验的基础上,将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纳入了遗产保护范围。1982 年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986 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提出了要对文物古迹集中的小镇、村落进行保护。随后,全国各省份就开始了历史文化镇的命名工作和古镇的世界文化遗产 申报工作。至此,古镇旅游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推向了广大的游客。从率先打出“中国第一水乡”的周庄,到最先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安徽省西递- 宏村古村落,从江浙的同里、乌镇、西塘到山西平遥古城、西部云南丽江等古镇,无不成为游客追逐的对象。 古镇旅游开发中一些不适当的行为也使许多古镇的生态环境、文化氛围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旅游容量饱和 旅游容量,是指一定时期内不会对旅游目的地的环境、社会、文化、经济以及旅游者旅游感受质量等方面带来无法接受的不利影响的旅游业规模最高限度,一般量化为旅游地接待的旅游人数最大值。当旅游地的游客量超过旅游容量时,就会出现消费过度集中,造成旅游地的交通拥挤、住宿紧张、吃饭困难、景点爆满、价格上涨、服务质量下降乃至客人投诉增加等负面效应,这样其实是对文化遗产和环境的最大破坏,同时也降低了旅游量。

古镇目前面临的最大的压力便是游客流量增加迅速,超过了目前古镇旅游容量允许的限度。尤其在旅游旺季(如图一所示),古镇内经常处于拥挤混乱的场面:幽静的水乡环境氛围被破坏,不仅无法正常游览,甚至对古迹、建筑等造成了破坏,即所谓“旅游公害问题”。 图1 古镇2000 年每月游客人数统计分析 2.古镇旅游产品自身的缺陷 第一,主题重复,产品单一。田喜洲通过调查指出,不论是江浙沪地区古镇主打的“小桥、流水、人家”,还是西南地区凸显民族风情的古镇旅游,都存在主题雷同的问题。李苏宁对此问题做出了进一步的阐述,将其表达为“发展模式克隆”,他特别指出,江南六大古镇虽然分别形成了商业古镇、居住古镇、宗教古镇和生活西塘等特色发展模式,但在景观、旅游项目上仍存在较强的替代性,各自的旅游主题也不能清晰地反映出经营上的差异化,缺乏亮点与特色。 第二,配套设施不完善。秦容指出,古镇区的配套设施不完善,主要表现为:基础设施薄弱;环境卫生工程不健全,生活废水废渣污染严重,有的景区甚至没有干净的厕所;旅游配套设施跟不上,如旅游餐饮、住宿档次低、条件差,景区内缺乏完善的导游服务系统。

旅游景区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报告编号:15A8532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 报告编号:15A8532←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702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咨询电话: Email: 网上阅读: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旅游景区包括风景区、文博院馆、寺庙观堂、旅游度假区、自然保护区、主题公园、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游乐园、动物园、植物园及工业、农业、经贸、科教、军事、体育、文化艺术等各类旅游景区。旅游景区数量继续增加。这主要是由我国旅游业蓬勃发展的态势所决定的,旅游业的发展势头使社会认识到了它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各级地方政府都加快了旅游业的发展速度,或将其作为支柱产业来培植,或将其作为先导产业来发展,因而各地大力进行旅游资源开发,形成了一批又一批的新旅游景区。近年来,借助传统优势旅游资源,拓展社会景区资源,以保护为基础,旅游景区得到长足发展,提升了我国旅游目的地形象,带动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旅游景区也确立了独立的产业地位,成为支撑旅游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当前,依照国家法规,按照市场规则,越来越多的地方把景区逐步推向了市场,在经济大潮的推波助澜下,景区发展呈现出鲜明的市场化特点。景区投资方涵盖了政府、民营、外资、国有企业等多个领域。旅游景区成为旅游投资和资本运作最活跃的领域。 据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中国旅游景区行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2015年版)》显示,截至2013年,我国共有157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共有186家国家5A级景区。我国经济形势良好,国外游客增长,国民出游率增长等因素影响,2014年我国旅游业发展稳定,大部分景区的营业情况良好,2014年我国旅游景区营业收入32545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13.%. 我国景区收入一部分来自门票收入,另外大约30%来自交通、购物、餐饮、住宿等服务收入。随着我国景区经营转型,依赖景区门票的利润下降,服务收入的利润比例上升。2014年我国景区整体利润达到2025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旅游景区景点的平均利润率为34%,部分旅游景区净资产回报率达到60%,远高于酒店业5-10%、旅行社业2-4%的行业表现。旅游景区在各个财务指标和股市中表现都好于其他旅游行业。旅游景区投资将超过酒店投资,成为旅游业内最大的投资领域。 中国旅游景区行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2015年版)是对旅游景区行业进行全面的阐述和论证,对研究过程中所获取的资料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和分析,通过图表、统计结果及

旅游规划经典案例集锦15电子教案

以经营城市的手法,打造“旅游名城”许昌市城 市旅游发展的创新策划 2012-03-24绿维创景李明伟林峰标签: 独辟蹊径,打造旅游目的地 引言:“旅游名城”城市经营与旅游产业新整合 优秀旅游城市”的崛起,是我国旅游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成就。但是,城市旅游的深度化要求,城市经营与旅游产业化之间互动的结合,对“旅游与城市发展”这一课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局限于国家旅游局现有的“优秀旅游城市”的评级,已经不足以达到城市经营者(市委书记和市长们)的实际运营需要。 为此,绿维创景提出了打造“旅游名城”的全新目标,这与许昌市委市政府对旅游产业与经营城市结合的要求一拍即合,形成了《许昌市建设旅游名城与旅游目的地总体策划》的委托项目。经过半年的努力,策划成果于2006年11月8日通过评审,专家组和许昌市给予成果高度评价,使我们对“旅游与城市发展”这一课题的探索,落地开花。 对于任何一任政府而言,如何加速城市化进程,提升城市竞争力,打造城市形象名片,提升第三产业比重,始终都是第一位的工作;旅游要为此做出贡献,并成为城市发展的动力产业,才可能成为一把手真正重视的事情。林峰博士今年提出了旅游产业与城市经营整合的新理念(7月24日中国旅游报《城市经营中的旅游方略》),必须把旅游产业的发展,纳入城市经济工作的主渠道中,成为党政工作的主流方向,旅游产业发展才能有突破。 “旅游名城”,正是这一整合的成果。 对于大多数已经成为“优秀旅游城市”的地区来说,“旅游名城”可能正是你可以选择的新目标和新模式! 一、独辟蹊径,打造旅游目的地 1、许昌现状旅游欠发达、缺少周边支持、资源不足 许昌市位于河南省中部,是中原城市群中的重要工业城市。经济发达,城市环境良好,文化积淀深厚,曾为汉魏时期故都,是中原五大古都之一。旅游资源丰富,其中曹魏文化、钧瓷文化和花卉温泉是许昌独具的品牌资源,誉为“魏都、钧都、花都”。近年来许昌市旅游发展较快,城市环境、公共设施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景区建设、旅游产品开发、

古镇保护的现状

20世纪80年代,周庄率先发展旅游业,随着时间得推移,在古镇旅游热得带动下,诸多颇具地方特色得古镇纷纷效仿,竞相进行旅游开发,成为区域经济新得增长点。 古镇旅游得兴起就是近30年得事。我国在借鉴国际遗产保护经验得基础上,将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纳入了遗产保护范围。1982 年公布了《中华人民共与国文物保护法》;1986 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提出了要对文物古迹集中得小镇、村落进行保护。随后,全国各省份就开始了历史文化镇得命名工作与古镇得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至此,古镇旅游作为一种全新得旅游方式推向了广大得游客。从率先打出“中国第一水乡”得周庄,到最先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得安徽省西递- 宏村古村落,从江浙得同里、乌镇、西塘到山西平遥古城、西部云南丽江等古镇,无不成为游客追逐得对象。 古镇旅游开发中一些不适当得行为也使许多古镇得生态环境、文化氛围遭到了不同程度得破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旅游容量饱与 旅游容量,就是指一定时期内不会对旅游目得地得环境、社会、文化、经济以及旅游者旅游感受质量等方面带来无法接受得不利影响得旅游业规模最高限度,一般量化为旅游地接待得旅游人数最大值。当旅游地得游客量超过旅游容量时,就会出现消费过度集中,造成旅游地得交通拥挤、住宿紧张、吃饭困难、景点爆满、价格上涨、服务质量下降乃至客人投诉增加等负面效应,这样其实就是对文化遗产与环境得最大破坏,同时也降低了旅游量。

古镇目前面临得最大得压力便就是游客流量增加迅速,超过了目前古镇旅游容量允许得限度。尤其在旅游旺季(如图一所示),古镇内经常处于拥挤混乱得场面:幽静得水乡环境氛围被破坏,不仅无法正常游览,甚至对古迹、建筑等造成了破坏,即所谓“旅游公害问题”。 图1 古镇2000 年每月游客人数统计分析 2、古镇旅游产品自身得缺陷 第一,主题重复,产品单一。田喜洲通过调查指出,不论就是江浙沪地区古镇主打得“小桥、流水、人家”,还就是西南地区凸显民族风情得古镇旅游,都存在主题雷同得问题。李苏宁对此问题做出了进一步得阐述,将其表达为“发展模式克隆”,她特别指出,江南六大古镇虽然分别形成了商业古镇、居住古镇、宗教古镇与生活西塘等特色发展模式,但在景观、旅游项目上仍存在较强得替代性,各自得旅游主题也不能清晰地反映出经营上得差异化,缺乏亮点与特色。 第二,配套设施不完善。秦容指出,古镇区得配套设施不完善,主要表现为:基础设施薄弱;环境卫生工程不健全,生活废水废渣污染严重,有得景区甚至没有干净得厕所;旅游配套设施跟不上,如旅游餐饮、住宿档次低、条件差,景区内缺乏完善得导游服务系统。

蕲州古城旅游业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

蕲州古城旅游业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 摘要:蕲州古城是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和现代文艺理论家胡风先生的故乡。其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有过非常辉煌的历史,但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和困难,日益衰败,发展缓慢。笔者为土生土长的蕲州人,希望借分析蕲州古城旅游业的优势资源、现今发展的障碍、采取的对策、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来为蕲州古城今后的发展提出几点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蕲州古城;旅游业;旅游资源;面临问题;对策;发展方向 据《蕲州志》中记载,“蕲州”这个名字已经有1400年的历史了。从北周到清初,蕲州一直作为州、路、府、县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到了明代,这座长江之滨的州城日渐繁华,她优越的地理条件和自然条件,被明世宗朱高炽的第6个儿子荆宪王朱瞻岗看中,他于正统十年(公元1445年)将自己的王府从江西建昌(今江西省南城县)迁到蕲州。 蕲州城三面环水,临江靠湖,“左控匡庐,右接洞庭”,在历史上是军家必争之地。而蕲州的自然风光,尤其迷人。东北的麒麟山如麒麟蹲伏,气势磅礴;西南的凤凰山山势轩昂,如一只凤凰展翅欲飞,雄伟壮观。相传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曾到凤凰山游历,至今凤凰山下还有一个名叫白甫冲的地方,就是为纪念他们而命名的。 1.蕲州古城旅游资源简介: 蕲州古城文化底蕴深厚,其旅游资源主要以人文景观为主,自然景观为辅。其主要旅点景点如下: 1.1蕲州古城:筑于南宋,全为石砌,依凤凰、麒麟二山而起,临长江而池,壮丽别致,规模庞大。据嘉靖《蕲州志》载,“城周九里三十三步,高一丈八尺,东南北阔一十七丈八尺,两侧天堑弥漫,不可以丈尺计。有城门六,城垛二千一百六十五个,城上吊楼九百九十间”。北京人民大会堂(湖北厅)收藏有李时珍故里蕲州明代古城屏风。 1.2李时珍陵园:位于蕲州城东南面风景秀丽的雨湖之滨,占地80亩,由李时珍墓地、李时珍纪念馆、李时珍医史文献馆和药物园四部分组成,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李时珍墓地坐落在蟹子地,与李时珍诞生地瓦硝坝隔湖相望,依山傍水,风景优美,古时即列入“蕲阳八景”,于1982年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李时珍纪念馆为仿古(明代)建筑群,气势恢弘,错落有致,工程获“鲁班奖”,是李时珍著《本草纲目》处,位于蕲州雨湖之滨。其馆名由邓小平同

旅游规划案例分析

昆嵛山的分析 现实基础分析 昆嵛山作为山岳类旅游资源,无论是从资源的数量还是从质量上来说,在省内都处于较高的地位,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相结合,特色鲜明,知名度较高,影响范围较广。 保护压力大、基础设施匮乏、人力资源短缺、管理体制不顺、跨区协调困难等制约了其旅游业的发展 昆嵛山旅游业整体上呈现低迷态势,游客数量虽然逐年递增,但增长速度较为缓慢。 区域旅游发展的矛盾与障碍分析 旅游区与行政区之间的矛盾 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 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矛盾 烟台与威海两地区的矛盾 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 主要旅游发展障碍 基础设施简陋;旅游接待设施严重不足;人员不足,专业人员缺乏;管理体制不完善,管理水平不高;资金投入不足。 区域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 优势:原生态的自然景观风貌和悠久厚重的仙道文化底蕴,旅游资源类型互补、相得益彰,具备开发建设生态旅游胜地和高端休闲度假区的条件和潜力; ▲优势:处胶东半岛的中心位置,区位和交通条件优越,周边青烟威三市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市场腹地广阔、潜力巨大; ▲机遇:烟台昆嵛山行政区的设立和山东省蓝色经济区战略的实施,以及烟台、威海两地政府对昆嵛山旅游发展的高度重视; ▲劣势:区域旅游品牌形象尚未树立、旅游投资开发建设力度小、旅游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社会经济发展压力大、开发与保护矛盾突出,特别是地跨烟威两市,协调整合难度大,对其进一步发展形成严重制约; ▲威胁:区域旅游的快速持续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如何确立合理的增长模式,在激烈竞争中塑造品牌?如何发挥昆嵛山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旅游解决农村、农民的发展问题?如何在发展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使两者能够协调共进? 葡萄酒规划 ?基础分析 ?从全球的范围看,葡萄酒旅游仍属于新兴的旅游形式,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 ?葡萄酒旅游+其他旅游 ?酿酒师和葡萄酒企业要有旅游意识,接受相关培训 ?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作至关重要 ?需要政府等公共部门的引导和推动 ?对于葡萄酒企业和乡村地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葡萄种植业者应该参与葡萄酒旅游的发展 ?区域识别是关键要素 ?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和持续传播 ?适宜的空间分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