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电气工程学科导论-专业介绍

合集下载

3电气工程学科导论-专业介绍

3电气工程学科导论-专业介绍

目前学院下设电气工程系、自动化系、生物医 学工程系、电工电子实验中心、综合办公室和学生 工作办公室。 学院有教职工100人,其中教授22人 ,副教授3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41人。
学院设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生物 医学工程、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4个全日制本科专 业。
目前,学院现有本科生近1850名,博士和硕士 研究生 300余名。近年来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一直保 持在98%以上。
1908年,南洋大学堂(交通大学前身)设置了电机 专科,这是我国大学最早的电气工程专业。
1917年,交通大学的电机专科设置了电讯门,这 是我国最早的无线电专业,后来逐步发展成如今 的电子信息及计算机专业群。
1932年,清华大学设置了电机系。
1949年后,我国出现了一大批以工科为主的多科 性大学,也出现了一批机电学院。这些学校基本 上都有电机工程系。自1977年起,大部分高校的 “电机工程系”陆续改名为“电气工程系”,之 后又有部分学校将其改为“电气工程学院”。
可在设计院、研究所、科研部门、行政部门等 从事管理工作;
可在教学单位等从事教学、研究、管理工作。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范围宽广,社会需求量大, 就业前景好。
本专业毕业生工作去向主要是:电力部门、工 矿企业、设计院、研究所、科研部门、行政单位、 大中专院校等。
6.主要课程介绍
电路理论:
是国家教委认定的电子信息与电气信息类学科 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也是电气类工科 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平台性的主干课程。
是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
它的主要内容包括微型计算机体系结构、8086 微处理器和指令系统、汇编语言设计以及微型计算 机各个组成部分介绍等内容。
着重介绍存储器系统构成原理、I/O接口技术和 中断管理技术,以及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构成原理和 实用扩展技术。

电气工程专业介绍

电气工程专业介绍

电气工程专业介绍电气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电力、电子、通信等多个领域,主要研究电能的变换、传输、分配和利用方面的知识与技术。

本文将对电气工程专业进行详细介绍。

电气工程在现代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与能源、信息、通信等各个领域紧密相关,为各个行业提供稳定、高效的电气系统和设备。

在电力领域,电气工程师负责发电、输电、配电、电力设备的设计和运行维护;在电子领域,电气工程师参与电子设备和系统的设计、制造和调试;在通信领域,电气工程师涉及通信网络的规划、设计和优化。

电气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电路分析、电磁场与电磁波理论、电机与拖动、电力系统、电力电子技术等。

其中,电路分析是电气工程的基础,通过对电流、电压和电阻等基本概念的研究,学生能够理解电路中的各种现象和规律。

电磁场与电磁波理论是研究电磁现象和波动传播的基础课程,对电气工程专业的学习和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

电机与拖动课程主要研究电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涉及到各种类型的电机及其拖动控制系统。

电力系统是电气工程领域的核心课程之一,主要研究电压、电流、功率等在电力系统中的传输与分配。

电力电子技术则是研究电力系统中的电力调节与变换技术。

在学习过程中,电气工程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相关的数学、物理和工程知识。

数学是电气工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电路分析、电磁场与电磁波理论等课程中的数学模型和方法。

物理知识则有助于学生理解电气工程中的电磁现象和电路原理。

工程知识包括工程制图、工程力学、电气工程材料等,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电气工程中的各种设备和材料。

电气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有广泛的就业方向。

他们可以在电力公司、电子设备制造公司、通信运营商等单位工作,从事电力系统运行与管理、电子设备研发与制造、通信网络建设与维护等工作。

此外,电气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在科研院所、大学等科研机构和教育机构也有一定的就业机会。

总之,电气工程是一门具有广泛应用性和重要性的专业,为各个行业提供电气系统和设备。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导论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导论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导论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导论
引言: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工程学科中的一支重要学科,主要
涉及电力系统、电机与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与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进行介绍和讨论。

第一章:电气工程概述
1.1 电气工程的定义和起源
1.2 电气工程的基本原理
1.3 电气工程的分类
第二章:电力系统
2.1 电力系统的组成与层次结构
2.2 电力系统运行与管理
2.3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2.4 电力系统的保护与自动化
第三章:电机与电子技术
3.1 电机原理与类型
3.2 电机的控制与调速
3.3 电子元器件与电路
3.4 电子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第四章:控制理论与应用
4.1 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4.2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与传递函数
4.3 控制系统的稳态与动态特性分析
4.4 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调节
第五章: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5.1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历程
5.2 自动化系统的组成与层次结构
5.3 自动化技术在生产与工程中的应用
5.4 工业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附件:
本文档附带的附件包括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相关的案例分析、电力系统模拟软件、电机控制实验报告等内容。

这些附件旨在辅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本文所介绍的知识。

法律名词及注释:
1. 电力法:指规定电力行业活动有关法律的总称。

2. 电气安全法:规定了电气产品的安全性要求和检验检测标准等。

3. 电磁兼容法:规定了电气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试方法等。

电气专业导论

电气专业导论

电气专业导论电气专业是一门研究电力的产生、传输、分配和利用的学科。

它涉及到电路、电机、电力系统、电子技术等多个领域,是现代工程技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对电气专业进行简要介绍,包括学科的基本概念、学习内容、就业前景等方面。

电气专业的基本概念是研究电流和电压在电路中的传输和变换规律,以及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管理。

电气专业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电路理论、电磁场理论、电力系统、电机与拖动、电子技术等方面。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电气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理解电流、电压、电阻、电感、电容等基本概念,掌握各种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了解电力系统的组成和运行原理,熟悉各种电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电气专业的学习需要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如数学、物理等,以及良好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学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能够进行电路的实验和设计,掌握电气设备的安装和调试技术。

电气专业的学习还需要关注科技发展的前沿动态,了解最新的技术和应用,不断更新知识。

电气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广阔。

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电力工程的不断发展,对电气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毕业生可以选择从事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运维等工作,也可以从事电机、电子设备的研发和生产,还可以从事电力市场的分析和管理等工作。

此外,电气专业的人才还可以在电力公司、电力设备制造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单位就业。

电气专业的发展前景也非常广阔。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电气技术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比如,智能电网、新能源技术、电动汽车等领域都需要电气专业的技术支持。

同时,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电气专业也需要与其他领域进行深度融合,如计算机科学、通信技术等。

因此,电气专业毕业生在工作中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适应科技发展的变化。

电气专业是一门重要的工程技术学科,它涉及到电力的产生、传输、分配和利用等方面。

电气专业的学习内容广泛且有挑战性,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和实践能力。

电气工程专业导论

电气工程专业导论
了第一次直流输电试验,也是有史以来 的第一次直流输电试验。
以后,直流输电的电压、功率和距离曾分 别达到125KV,20MW和225公里。但是, 由于当时采用直流发电机串联组成高压直流 电源,受端的电动机也是用串联方式运行的。 不但高电压大容量直流电机的换向有困难, 而且串联的运行方式比较复杂,可靠性差, 因此直流输电在当时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 与此同时,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电能需求 的不断增长,从十九世纪八十和九十年 代,人们逐步掌握了多相交流电路原理, 创造了交流发电机、变压器和感应电动 机。因为交流电的发电、变压、输送、 分配和使用都很方便,而且经济、安全 和可靠。因此,交流电就几乎完全代替 了直流电,并发展成今日规模巨大的电 力系统。
• 1972年加拿大Eel River建成了世界上第 一个采用可控硅换流元件的直流工程。
近年来,大型直流输电工程不断出现。 据IEEE统计,截至1996年底,世界上 已投运的直流工程已有56项,输电容量 达54.166GW。可以预见,直流输电在 未来的电力系统中将有更大的发展。
二、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方向 介绍
一、电力系统的历史 二、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三、电力系统与国民经济 四、教学情况 五、电力系统的发展研究情况
一、电力系统的历史
早在1833年,世界上诞生了第一台电机。 居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
最先诞生的是直流电机,继而是感应电机、 同步电机,以及各类控制电机和特种电机。
20世纪50年代以后,人们 对电力的需求增长得更快,电 力系统的规模发展得更大,交 流输电的局限性在生产实践中 也表现得更为明显,于是直4年,瑞典在本土和果特兰岛之间建成一 条海底电缆直流输电线,是世界上第一条工 业性的高压直流输电线。此后,许多国家也 积极地开展了高压直流输电的研究和建设工 作。六十年代可控硅整流元件(简称可控硅元 件,又称晶体闸流管或晶闸管)的出现,为换 流设备的创造开辟了新的途径,高压直流输 电也出现了新的前景。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导论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导论

能力要求:
电工电子技术方面的动手能力和必要的自动化 方面的工程技能; 分析和解决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问题的基本 能力; 在生产自动化系统和管理系统中应用计算机的 能力; 电子、电工常用仪器、仪表和工具的使用与维 护能力; 本专业所需的识图与制图能力,能熟练运用电 气制图与机械制图软件。
素质要求:
就业前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化工 业的不断发展使电气自动化技术方面的人 才市场有着相当大的潜力。
电力电子技术和微机控制技术是高新 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控制电器 及电气控制设备、自动控制系统及生产线 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等领域,在 国民经济中其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电气工程的重要作用
电气工程的人才有理论研究型,应用 研究型,应用型等多种。
对理论研究型人才的需求是极少数。
对大部分人来说,应当立足于实际应 用,再根据需要进行适当应用研究
工程技术型学科基础课
核心课程 电路理论 模拟电子技术 数字电子技术 微机原理与应用 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设计 信号分析与处理 自动控制原理
选修课程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数据库及应用 现代测试技术 计算机控制技术 DSP技术与应用 其他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 电气信息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 但由于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 业生产密切相关,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等 领域,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 越重要的作用。
电气工程的内涵: 电气工程的内涵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工程技术型专业基础课
核心课程 电气工程导论 电机学 电力电子技术 电力系统基础
选修课程 工程力学 机械设计基础 电磁兼容 其他
工程技术型专业方向课程
核心课程 电力系统分析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电机设计 电机控制 电器学 高电压工程 电气绝缘 电力拖动 其他

电气工程专业介绍

电气工程专业介绍

电气工程专业介绍电气工程是一门研究电力系统、电子技术以及电磁学等的工程学科。

它是应用电学、电磁学和电子学等基础理论,研究电力系统、电子技术以及电磁场与电子器件等相关领域中的电气装置、电气设备以及电子器件的设计、制造、运行和管理等方面的科学、技术与管理问题的跨学科应用学科。

电气工程专业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电力系统、电力电子技术、电力设备与高压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与信息工程、电力工程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负荷预测与电能管理、电机与传动、电磁场与电磁波、电气测量技术、电气安全与保护以及电气工程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电气工程专业的学科建设主要围绕电力系统与自动化、电力电子技术与应用、电机与电气传动等研究方向进行。

电力系统与自动化方向主要研究电力系统的规划、运行、稳定性与自动化控制等问题;电力电子技术与应用方向研究电力电子器件、电力电子变流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系统的集成等问题;电机与电气传动方向研究电机的设计、控制与应用、电气传动系统的设计与优化等问题。

电气工程专业的学习内容广泛,包括电路理论、电工基础、电机与拖动、电力系统、电力电子学、电力设备与高压技术、电气自动化与信息技术、电力工程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拖动与控制、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等课程。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将能够掌握电气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具备从事电力系统设计、电力设备运行与维护、电力工程管理等工作的能力。

电气工程专业的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电力系统的升级换代和电力需求的持续增长,电气工程专业在能源、交通、通信、制造等领域中将充分发挥其作用。

同时,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电气工程专业对于电力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研究将更加重要。

此外,智能电网、电动汽车、新能源发电技术等新兴领域的发展也将为电气工程专业带来更多的机会与挑战。

电气工程专业需要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良好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电气工程专业介绍

电气工程专业介绍

电气工程专业介绍电气工程专业介绍电气工程是一门研究电力与电磁现象并提供电力设备与系统解决方案的工程学科。

它涉及到电力的产生、传输、分配和利用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电气工程专业是工科范畴中的一支重要学科,其学科内容涉及电路与系统、信号与控制、电力与能源等多个领域。

电气工程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电磁场与电磁波、电路分析、电力系统分析与管理、电力电子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等相关知识与技能。

本文将对电气工程专业的学习内容、就业前景以及专业特点进行详细介绍。

电气工程专业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学生需要学习电磁场与电磁波的理论知识。

这门课程是电气工程的基础课程之一,通过学习电磁场与电磁波的规律,学生可以了解电磁场的产生、传播以及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等基本原理,为后续学习电路与系统等课程奠定基础。

其次,学生需要学习电路分析的理论与实践。

电路分析是电气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它主要研究电流、电压、电功率等电路参数的计算方法以及电路元件之间的关系。

通过学习电路分析,学生可以掌握电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为后续学习电力系统分析与管理等课程打下基础。

此外,学生还需要学习电力系统分析与管理的内容。

电力系统是指由发电厂、变电站、输电线路和配电网等组成的电能传输与分配系统。

电力系统分析与管理是电气工程专业的重点领域,它主要研究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运行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通过学习电力系统分析与管理,学生可以了解电力系统的组成、运行原理以及电力市场的运行机制,为电力系统的规划与运维提供技术支持。

最后,学生还需学习电力电子技术与自动化控制技术等相关课程。

电力电子技术研究将电能转换为其他形式能源的技术,它在电力工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自动化控制技术研究将控制理论与电气工程相结合,通过设计与实现各种控制系统,实现对电力设备与系统的智能化控制。

这些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为学生将来从事电能转换与控制等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电气工程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主要研究电磁场理论及其应 用、电路理论及其应用、电磁测量技术及仪器等 。
3.4 设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 的高等学校
截止2006年,我国高等学校设置电气工程及其自 动化本科专业的高等学校共计276所。
按地域分布,华东地区84所、中南地区58所、华 北地区48所、东北地区34所、西北地区30所、西南 地区23所。
5.2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 装备制造、系统运行、自动控制、信息处理、试验 分析、技术开发、经济管理以及计算机应用等领域 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 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工 程技术基础和相应的专业知识。本专业主要特点是 强弱电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是本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本课程主要学习电力系统保护与器件保护。课程 内容为:电流、电压、方向、距离、差动,高频等 保护的构成特点和基本原理,以及发电机,变压器 ,母线等元件的保护。
了解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配置原则,具有设计变 电站二次保护电路的能力。
电力系统暂态分析: 高电压技术: 以及其他选修课程。
本课程主要任务是以学习电路基本定理和基本 定律为主,系统地介绍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
使学生在掌握这些基本方法及其使用条件的同 时,熟悉电路元件的基本特性,熟悉电路的不同类 型和结构,从而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 论,为后续一系列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 奠定基础。
电磁学:
是本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平台性必修课 程,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
可在设计院、研究所、科研部门、行政部门等 从事管理工作;
可在教学单位等从事教学、研究、管理工作。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范围宽广,社会需求量大, 就业前景好。
本专业毕业生工作去向主要是:电力部门、工 矿企业、设计院、研究所、科研部门、行政单位、 大中专院校等。
6.主要课程介绍
电路理论:
是国家教委认定的电子信息与电气信息类学科 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也是电气类工科 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平台性的主干课程。
河南省设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校: 郑州大学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郑州轻工业学院 河南工业大学 中原工学院 河南理工大学 许昌学院 平顶山工学院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
4.郑州大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4.1 学院简介
郑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创建于1959年3月,时 为原郑州大学电机工程系;1963年郑州工学院成立 后改为郑州工学院电机工程系,1987年更名为计算 机与自动化系;在1996年郑州工学院更名为郑州工 业大学后,于1998年更名为郑州工业大学电气信息 工程学院;2000年原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河 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郑州大学后,更名为郑州 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至今。
电力系统分析是研究电力系统规划运营问题的 基础和重要手段。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力系统数学 模型的建立及参数计算;简单电力系统稳态运行时 电压及功率分布计算;复杂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方法 ;深刻理解无功功率平衡与电压关系、有功功率平 衡与频率关系。
发电厂电气部分:
是本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
该课程以发电厂电气部分为主,着重讲述发电 、变电和输电的电气主系统的构成、设计和运行的 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
金工实习 专业实习 毕业设计
19世纪60年代,麦克斯韦首先以严格的数学形 式对电磁场及其运动做了科学的概括,使之形成完 整的宏观电磁场理论,至此正式建立电工科学完整 的理论基础。
1820年,安培发现了电磁效应。
1831年,法拉第揭示了电磁感应原理,奠定电磁 学基础。
1834年,德籍俄国物理学家雅可比发明了被世界公 认的第一台功率为15W的棒状铁芯实用电动机。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主要研究高电压测试技术、 电力设备诊断及状态监测技术、电力系统过电压 与绝缘技术、接地技术、电介质材料及其应用、 气体放电及高电压大功率脉冲技术及其应用等;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主要研究新型电力电子器 件、电能的变换与控制、功率源、电力传动及其 自动化等理论技术与应用,稀土永磁电机制造理 论、技术及调速控制技术,开关源技术、电能质 量管理、电力电子系统集成、电力电子系统电磁 兼容技术、新型能源开发与节能技术等;
电力电子技术是利用电力电子器件对电能进行 变换和控制的技术,是应用于电力领域的电子技术 。横跨电子、电力和控制三个领域。
本课程全面介绍各种电力电子器件的基本结构 、工作原理、主要参数、基本特性以及其驱动、保 护和串、并联使用等。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
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核心的技术 性和理论性都较强的专业课程。
在我国,工科专业普遍开设电工学(或电路基础) 课程,用以在其它工科专业中普及电气工程基础知 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工科中历史最悠久 的专业,其它电类专业,如电子信息、通信工程等 专业多数是从电气工程专业中派生出来的。
3.2 电气工程学科发展简史
电气工程学科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早在第 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英、法、美等许多国家就开设 了这一学科,在我国电气工程学科也有近百年的历 史了。
5.3 主干课程
主要专业课程: 电路、电机学、电子技术、电力电子、自动控制 原理、电力系统分析、发电厂电气设备、电力系 统继电保护、电力系统自动装置、高电压技术、 直流输电等专业技术知识。
5.4 就业方向
可从事与电气工程及相关领域设备的运行、管 理、维护、检修等工作。
可在电力生产、烟草、钢铁、冶金、石油化工 、机械制造、交通运输、纺织、矿山、智能建筑及 通信等领域从事电气设备的设计、生产、调度、技 术改造和维修管理等工作;
4.2 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电力工程系现有教职工29人,其中教授8人,副 教授1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5人。
电力工程系于1990年获得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目前拥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 硕士点和电气工程工程硕士点。电气工程一级学科 硕士点下有五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是河南省一级重 点学科。
该课程系统地介绍自动控制系统基本原理、工 程分析以及设计方法。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 清晰地建立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初步学会利 用自动控制理论的方法来分析、设计自动控制系统 ,为后继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今后工程设计奠定基础 。
电力电子技术:
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业自动化等自动化 类专业的一门核心的技术性专业基础课程。
该课程主要讲述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基本规律、 恒流电流场、恒定磁场、电磁感应、时变磁场、平 面电磁波、导行电磁波、电磁辐射及原理等。
为后继的《电机学》等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模拟电子技术:
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计算机科 学与应用等专业在电子技术方面的一门入门性的技 术性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 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一定的读图能力 、初步设计电路的能力和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为 后继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主要内容包括:半导体二极管、晶体管、场效 应管及其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反馈和负反 馈放大电路、信号运算电路、信号检测与处理电路 、信号发生器、功率放大器、直流稳压电源等。
是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
它的主要内容包括微型计算机体系结构、8086 微处理器和指令系统、汇编语言设计以及微型计算 机各个组成部分介绍等内容。
着重介绍存储器系统构成原理、I/O接口技术和 中断管理技术,以及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构成原理和 实用扩展技术。
课程将通过课堂教学和一定量的实验教学相结 合。
电机学:
数字电子技术:
是本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
该课程数字系统地介绍数字系统的组成、数字 信号的特点、各种数字电路在系统中的作用(具体 内容包括逻辑代数、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触发 器、时序逻辑电路、存储器、脉冲的产生和整形、 模/数和数/模转换电路、系统应用举例等。
该课程实验部分独立开设。
微机原理:
3.专业介绍
3.1 工科与电气工程学科概述
传统工科专业的主体是机械、电气、土木、化 工、材料等几大学科,其中机械和电气两大学科最 具基础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之间的交叉 与融合日益密切,传统工科专业彼此之间相互渗透 、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互支撑。
电气工程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表现在 其他学科的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电气专业的相关知 识。
3.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 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
电机与电气:主要从事与电机有关的理论、运行 、设计及控制方面的研究与开发;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主要研究电力系统规划设 计、运行特性分析及运行管理(调度)、继电保 护。也包括:新型能源开发、可再生能源综合利 用、新型输配电技术、分布式发电、电力市场等 ;
目前每年招生硕士研究生50人,在职工程硕士 50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生180人。
5.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专业培养目标
5.1 学科设置
在我国高等学校的本科专业目录中,电气工程 学科对应的专业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或电气工程 与自动化;
在研究生专业目录中,包含电机与电器、电力 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 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等5个二级学科。
目前学院下设电气工程系、自动化系、生物医 学工程系、电工电子实验中心、综合办公室和学生 工作办公室。 学院有教职工100人,其中教授22人 ,副教授3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41人。
学院设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生物 医学工程、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4个全日制本科专 业。
目前,学院现有本科生近1850名,博士和硕士 研究生 300余名。近年来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一直保 持在98%以上。
1873年,麦克斯韦完成巨著《电磁学通论》,奠 定了广泛应用电磁技术的理论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