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车床对开合螺母座工艺规程与工装设计

合集下载

开合螺母加工工艺说明书

开合螺母加工工艺说明书

开合螺母加工工艺零件的分析1.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定的零件是CA6140车床上的对开螺母,也称开合螺母。

其作用是为了传递机床梯形丝杠的动力。

当开合螺母处于“开”的位置(即其手柄在上方)时,丝杠(或称“丝杆”)的旋转运动将无法传递给溜板箱;反之,则丝杠的旋转运动将传递给溜板箱,由溜板箱将其转换成溜板的直线运动,完成刀具的纵向移动,平时机床溜板用光杠传动的,车螺纹的时候对开螺母闭合,用梯形丝杠传动,从而完成诸如车削螺纹等工作。

2.零件的工艺分析该零件结构比较简单,其主要加工的面只有Φ62、Φ52外圆柱面,M41.5的梯形螺纹。

因此先将零件当做轴类零件进行加工,再扩孔,进行螺纹加工,钻4个螺纹孔,最后再将零件切开一分为二。

零件精度及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因此要合理安排精加工,以保证达到要求。

工艺规程设计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零件材料为球墨铸铁,考虑到球墨铸铁的抗缺口敏感性,减震性和耐优良等特点,因此应该选用铸件,以便使开合螺母在使用中耐磨性良好,保证零件工作可靠。

将融化了的金属浇注到旋转着的模型中,由于离心力的作用,金属液粘贴于模型的内壁上,凝结后所得铸件外形与模型内壁的形状相同,使用这种方法可以毋需浇注口,故能显著地减少金属的消耗。

由于免除了砂型和制模的设备,以及减少了铸工车间的面积,生产成本就有了降低;这样得来的铸件具有紧密与微细的颗粒结构及较好的机械性能。

因此采用离心铸造,这从提高生产率、保证加工精度来考虑也是应该的。

2.2基准面的选择基面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

基面选择的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到提高。

否则不但加工工艺过程中的问题百出,更有甚者,还会造成零件大批报废,使生产无法正常进行。

粗基准的选择:对于一般轴类零件而言,以外圆作为粗基准是完全合理的。

因此对本零件来说,选择以Φ62外圆柱面作为粗基准面加工Φ62外圆柱面和右端面。

精基准的选择:使用经过加工的表面作为定位基准,采用加工了的Φ62外圆柱面和右端面作为精基准。

开合螺母座工艺分析及夹具设计

开合螺母座工艺分析及夹具设计

开合螺母座工艺分析及夹具设计一、工艺分析1.材料选择2.加工工艺(1)车削轮廓:首先进行车削座体外部轮廓,保持较高的精度和表面质量。

(2)钻孔:在座体中央钻一个孔,用于安装螺母。

(3)铣削开槽:在座体底面使用铣刀加工一组开槽,槽数目和槽型可根据需要设计。

(4)背面加工:根据需要,可以进行座体背面的加工,如切割孔、复合工艺等。

3.表面处理二、夹具设计为了确保开合螺母座的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需要设计相应的夹具来辅助加工。

夹具设计应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固定性能:夹具应能够牢固地夹紧座体,确保其在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

2.定位精度:夹具应具备良好的定位功能,以确保座体在加工中的位置准确。

3.加工便捷性:夹具设计应考虑到加工过程中的便捷性,方便操作人员进行夹紧和松开操作。

根据以上要求,可以设计一种简单实用的夹具结构:夹具由上模板、下模板和夹具座构成。

上模板上刻有座体定位凹槽,可使开合螺母座的座体精确定位。

夹具座由夹具底板和两个夹具螺钉构成,可使夹具夹紧或松开。

下模板上有一个开槽,以适应底面开槽的工艺需求。

夹具的使用方法为:1.将夹具座置于工作台上,使螺钉与夹具底板对齐。

2.将开合螺母座的座体放入上模板的定位凹槽中,使其精确定位。

3.将夹具座向上移动,使螺钉与上模板的孔对齐。

4.调整夹具座的螺钉,使其夹紧开合螺母座。

5.进行加工操作。

6.完成加工后,松开夹具座的螺钉,取出加工好的螺母座。

通过以上夹具设计,可以实现对开合螺母座的稳定夹紧和精确定位,提高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

此外,夹具的设计结构也相对简单、易于操作和调整,更加符合生产的实际需要。

CA6140开合螺母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CA6140开合螺母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CA6140开合螺母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毕业设计论文标题:CA6140开合螺母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摘要:本论文以CA6140型车床加工开合螺母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螺母的工艺流程进行分析,设计了相应的夹具,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该螺母加工的高效、稳定的方法。

通过实验验证,该工艺和夹具设计方案在加工效率、精度和质量方面有良好的表现。

关键词:开合螺母;加工工艺;夹具设计;CA6140;车床一、引言开合螺母在现代制造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机械制造、汽车工业等领域。

然而,由于其结构特殊,加工过程对设备和工艺要求较高,因此需要针对其特点进行有效的加工工艺和夹具设计。

二、CA6140开合螺母加工工艺分析1.加工工艺流程分析2.设备选择与调整3.切削参数的确定4.冷却液的选择与使用三、CA6140开合螺母夹具设计1.夹具种类选择2.夹具结构设计3.夹具材料选择4.夹具加工工艺四、CA6140开合螺母加工工艺与夹具设计实验验证1.实验目的2.实验装置与工艺条件3.实验结果与分析4.实验结论五、总结与展望通过对CA6140开合螺母加工工艺和夹具设计的研究,本论文提出了一种高效、稳定的加工方法和相应夹具设计方案。

通过实验验证,该方法在加工效率、精度和质量方面均有较好的表现。

但与现有技术相比,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未来的研究可以在加工工艺和夹具设计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探索,以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

[1]XXX.螺纹车削技术与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XXX.工程制图与CAD[M].北京:中国冶金工业出版社。

[3]XXX.螺纹加工工艺与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毕业设计(论文)-螺母座加工工艺规程制订及夹具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螺母座加工工艺规程制订及夹具设计.

螺母座加工工艺规程制订及夹具设计文献综述1机械制造工艺制造业在众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可以说,没有发达的制造业就不可能有国家真正的繁荣和富强。

制造技术是使原材料变成产品的技术总称,是国民经济得以发展,也是制造业本身赖以生存的关键基础技术。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制造技术和制造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一个具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技术基础的工业体系基本形成。

机械制造(冷加工)是一门研究各种机械制造过程和方法的科学。

金属切削机床、特种加工机床、机器人以及机械加工工艺体系中的其他工艺装备是机械制造的主要设备和工装,他们是机械制造赖以实现的重要手段。

工艺就是制造产品的方法,工艺种类划分的基础主要是依据一定的物理现象,而每种工艺又在其本身的理论基础上得以发展。

机械制造工艺学所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机械零件的冷加工和装配工艺中具有共同性的规律,它是长期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成果的积累和总结。

工艺工作对发展品种、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源和降低原材料消耗,取得更大的技术经济效益及改善企业管理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机器的生产过程是将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全过程。

在生产过程中,凡是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称为工艺过程。

机械制造工艺过程一般是指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机器的装配工艺过程。

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机械生产过程的一部分,它是研究如何利用切削的原理使工件成行而达到预定的设计要求(尺寸精度,形状、位置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

从广义上讲,特种加工(激光加工、电火花加工、超声波加工、电子束加工、等离子加工等)也是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一部分,但实际上已不属于切削加工的范畴。

机器的装配工艺过程也是机械生产过程的一部分,它是研究如何将零件或部件进行配合和连接,使之成为半成品或成品,并达到要求的装配精度的工艺过程。

目前,大多数的装配工作还是由手工来完成的,装配劳动量在产品制造的劳动总量中还占相当大的比例。

车床连接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装设计[钻6-7孔]

车床连接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装设计[钻6-7孔]

20 届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论文题目:连接座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学生姓名:学号:系(部、院):专业:班级:指导教师:20**年月日摘要在生产过程中,使生产对象(原材料,毛坯,零件或总成等)的质和量的状态发生直接变化的过程叫工艺过程,如毛坯制造,机械加工,热处理,装配等都称之为工艺过程。

在制定工艺过程中,要确定各工序的安装工位和该工序需要的工步,加工该工序的机车及机床的进给量,切削深度,主轴转速和切削速度,该工序的夹具,刀具及量具,还有走刀次数和走刀长度,最后计算该工序的基本时间,辅助时间和工作地服务时间。

关键词:工序,工艺,工步,加工余量,定位方案,夹紧力ABSTRACTEnable producing the target in process of production (raw materials, the blank , state of quality and quantity on part become always ) take place direct course of change ask craft course, if the blank is made, machining, heat treatment , assemble etc. and call it the craft course. In the course of making the craft , is it confirm every erector location and worker step that process need this of process to want, the locomotive of processing , this process , and the entering the giving amount of the lathe, cut depth , the rotational speed of the main shaft and speed of cutting, the jig of this process, the cutter and measuring tool, a one hundred sheets of number of times still leaves and a one hundred sheets of length leaves, calculate basic time of this process , auxiliary time and service time of place of working finally.Keywords:The process, worker one, worker's step , the surplus of processing, orient the scheme , clamp strength目录绪论 (6)第一章零件的分析 (8)1.1零件的形状 (8)1.2零件的工艺分析 (10)第二章毛坯设计 (11)2.1毛坯的选择 (11)2.2毛坯尺寸和公差 (12)2.2.1确定毛坯尺寸 (13)2.2.2确定毛坯尺寸公差 (13)2.3设计毛坯图 (13)第三章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设计 (15)3.1定位基准的选择 (15)3.1.1精基准的选择 (15)3.1.2粗基准的选择 (16)3.2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16)3.2.1加工经济精度 (17)3.2.2选择表面加工方法应考虑的因素 (19)3.3加工阶段的划分 (20)3.4工序顺序的安排 (21)3.4.1工序顺序安排的原则 (21)3.4.3辅助工序的安排 (22)3.5制定加工工艺路线 (23)3.5.1拟定比较两种工艺路线 (23)3.5.2拟定工艺过程 (27)第四章工序设计 (28)4.1选择机床,根据不同的工序选择机床 (28)4.1.1车床用CA6140 (29)4.2工艺装备的选择 (30)4.2.1刀具的选择 (30)4..2.2夹具的选择 (30)4.2.3量具的选择 (30)4.3确定机械加工余量 (31)4.3.1确定加工余量的方法 (31)4.3.2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 (31)4.3.3确定加工余量 (32)4.4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33)4.4切削用量的选择 (34)第五章基本时间的确定 (35)5.1时间定额的定义 (35)5.2时间定额的组成 (35)5.3工时定额的计算 (36)第六章夹具设计 (37)6.1 定位基准的选择 (37)6.2压紧元件的选择 (38)6.3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 (38)6.4误差分析与计算 (39)6.5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40)结论 (41)参考文献 (42)致谢 (43)附:连接座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工序卡绪论进入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本的迅猛发展,传统的制造技术已进入现代制造技术的新阶段。

年产2000件开合螺母上座体零件工艺规程设计和装备设计

年产2000件开合螺母上座体零件工艺规程设计和装备设计

目录课程设计任务书-------------------------------------------------------------------2 (一)零件的分析1.1开合螺母上座体零件图-----------------------------------------------------3 1.2零件的功能---------------------------------------------------------------------3 1.3主要加工表面及其要求----------------------------------------------------4 (二)毛坯的制造2.1确定毛坯的类型,制造方法和尺寸及其公差------------------------4 2.2确定毛坯的技术要求---------------------------------------------------------5 2.3绘制零件毛坯综合图---------------------------------------------------------5 (三)工艺规程设计3.1工艺基准的选择----------------------------------------------------------------6 3.2拟定加工工艺路线-------------------------------------------------------------7 3.3工艺方案的分析、比较和确定---------------------------------------------8 3.4确定其中3道工序的的切削用量和工时定额--------------------------9 3.5计算零件的加工成本----------------------------------------------------------15 (四)机床夹具设计4.1定位方案的确定-----------------------------------------------------------------16 4.2夹紧方案的确定-----------------------------------------------------------------16 4.3夹具主要技术参数--------------------------------------------------------------17 (五)结束语--------------------------------------------------------------------------18 (六)参考文献-----------------------------------------------------------------------191.设计题目:年产2000件开合螺母上座体零件工艺规程设计和装备设计2.设计内容:1)零件毛坯综合图1张2)工艺规程设计工艺卡1~2张3)某一工序专用夹具设计图纸:夹具装配图1张夹具体零件图1张4)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一)零件的分析1.1开合螺母上座体零件图如下所示:1.2零件的功能:开合螺母的是用来联接丝杆的传动到溜板箱。

C车床对开合螺母座工艺规程与工装设计

C车床对开合螺母座工艺规程与工装设计

C车床对开合螺母座工艺规程与工装设计一、工艺规程1.产品材料:选择适合对开合螺母座的材料,通常采用高强度合金钢或不锈钢材料。

2.加工设备:使用C车床进行加工,确保加工精度和效率。

3.工艺流程:1)零件上料:将选择好的材料放置在C车床上进行加工。

2)车削外径:使用车刀对零件的外径进行车削,确保外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3)开端孔:使用合适的进给刀具对零件的端面进行开孔,确保孔径尺寸的精度和平行度。

4)卡夹定位:采用合适的卡夹夹紧零件,并进行定位,以确保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的位置稳定。

5)车削内径:使用适当的刀具对零件的内径进行车削,确保内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6)螺纹加工:采用合适的刀具进行螺纹加工,确保螺纹尺寸和质量符合要求。

7)质检:对加工完成的零件进行质量检查,确保其符合要求。

8)除毛刺和清洁:清除零件表面的毛刺和杂质,保证零件的表面光洁度。

9)包装:将加工完成的零件进行包装,便于运输和存储。

二、工装设计1.定位夹具:设计适合对开合螺母座的定位夹具,确保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的位置稳定和精度要求的达标。

2.卡盘夹具:采用合适的卡盘夹具夹紧零件,确保对开合螺母座的端面和内径的加工精度。

3.刀具选择:选择适合加工对开合螺母座的刀具,并确保刀具的刀尖尺寸和形状能够满足加工要求。

4.螺纹刀具:选用精密的螺纹刀具进行螺纹加工,以保证螺纹的尺寸和质量符合要求。

5.规格设计:根据对开合螺母座的使用需求和要求,进行设计参数的选择,包括外径、内径、长度、螺纹尺寸等。

三、注意事项1.加工精度控制:严格把控对开合螺母座的外径、内径和螺纹的加工精度,确保其满足使用要求。

2.表面处理:保证对开合螺母座表面的光洁度和平整度符合要求,以提高零件的装配性能。

3.检测手段:使用适当的检测手段,如量具、千分尺、外径规等,对加工完成的零件进行质量检查,以确保产品质量。

4.工艺优化:根据实际加工情况,不断改进工艺流程和工装设计,提高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

开合螺母加工工艺流程及车削夹具设计

开合螺母加工工艺流程及车削夹具设计

学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开合螺母加工工艺流程以及车削夹具设计院(部)名称:学生姓名:专业:学号:指导教师姓名:论文提交时间:论文答辩时间:学位授予时间:如果需要图纸、PRO/E装配体、工艺卡以及爆炸体视频请联系QQ278053029(有偿出售)摘要本次毕业设计主要介绍了开合螺母的加工工艺流程以及车削专用夹具的设计。

工作内容包括主要分为工艺过程设计以及夹具设计两个部分加工工艺过程设计中主要工作包括:对开合螺母结构进行了分析,对生产工艺进行了分析,制定了加工工艺路线,确定了重要工序尺寸、加工余量、切削用量、车床以及刀具,最后完成了加工工艺过程卡和加工工序卡。

夹具设计中主要工作包括:分析任务要求,确定夹具体型式,分析定位原理与定位误差,确定加紧方案,计算加工过程中切削力、夹紧力并对其进行了校核,设计了夹具的主要零件。

关键字:加工工艺,工艺流程,工艺卡片,夹具ABSTRACTThis graduated design introduced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split nuts and the design of special fixture on split nuts two partsIn the part of processing manufacturing process, I analyzed the structure of split nuts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 established manufacturing route, procedure dimension, machining allowance, cutting conditions, machinery tools and cutting tools, at last I finished manufacturing flow craft cards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 cardsIn the part of special fixture, I analyzed the requirements of task and positioning principle, established the structure of fixture and project of clamping, counted clamping force and cutting force, at last I designed the important parts of this fixture.Key words: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process flow, engineering flow sheer, fixture目录第1章绪论 01.1 设计任务 01.2 任务分析 01.3 与论文有关的部分背景资料调研 01.3.1 开合螺母的用途 01.3.2 工艺流程 01.3.3 夹具 (1)第2章工艺部分 (2)2.1 引言 (2)2.2开合螺母的结构分析 (2)2.3工艺分析 (3)2.4制定工艺规程 (3)2.4.2 基准面的选择 (4)2.4.3 工艺路线的制定 (4)2.4.4 加工方法的选择 (4)2.4.5加工的顺序安排 (5)2.4.7 制定加工工艺路线 (5)2.5 重要工序尺寸、加工余量、精度的确定 (6)2.5.1 Φ52孔 (6)2.5.2 2XΦ12孔 (6)2.5.3 B1 B2 C面、底面的加工 (7)2.6 机床以及刀具的选择 (7)2.6.1 机床的选择 (7)2.6.2 刀具的选择 (8)2.7 主要切削用量的确定 (8)2.9 加工工序卡片 (11)第3章夹具设计部分 (12)3.1夹具的任务要求以及夹具体型式的确定 (12)3.2 定位原理分析以及确定 (12)3.3 定位销尺寸以及定位误差分析 (13)3.3.1 确定两销中心距 (13)3.3.2 确定圆柱销尺寸 (13)3.3.3 确定削边尺寸b以及B (13)3.3.3 菱形销的公差以及尺寸 (13)3.3.4 定位误差的分析与计算 (14)3.4 加紧方案的确定 (14)3.4.1总体结构的确定 (15)3.4.2 夹具体和机床的连接与固定 (15)3.4.3 整体的安装及尺寸公差的分析 (15)3.4.4 夹具体的要求 (16)3.5 切削力的计算 (16)3.6 夹紧力的计算以及校核 (18)3.7 夹具体主要零件的选择与设计 (19)3.7.1 过渡盘 (19)3.7.2 配重块 (19)3.7.3 压板 (20)3.7.4 V型块 (20)3.7.5 定位板 (21)3.8 夹具体中销轴的校核 (21)第4章结论 (22)致谢 (23)参考文献 (24)附录外语文献译文 (25)英文原文 (25)译文 (31)附录开合螺母加工工艺过程卡 (35)附录开合螺母加工工序卡 (35)第1章绪论1.1 设计任务本次毕业设计的任务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开合螺母的加工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分析任务给定工件尺寸要求,形位要求,表面粗糙度的要求,以及制定一套工艺流程使工件达到任务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车床对开合螺母座工艺规程与工装设计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课程设计(论文)C6140车床对开合螺母座工艺规程与工装设计学号:姓名:高金宝专业:机械工程系别:机械与电气工程系指导教师:朱庆芹二○一五年十二月目录1零件的分析零件的分析根据零件的生产钢领为500件/年,零件为中批量生产。

性能要求:上下螺母动作同步,螺母与丝杠的同轴度。

制定工艺路线的出发点是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能得到保证。

在生产纲领确定的条件下,可以考虑采用万能的专用夹具等,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考虑经济效果,减少成本。

确定铸造方案铸造方法为沙型铸造,可选用湿型,铸造材料选择粘土沙,灰铸铁的尺寸公差等级为13-15级,选14级毛坯的浇注方式为两箱侧面浇注毛坯的确定根据零件图所给的尺寸和要求,可知零件毛坯材料为HT200确定毛坯的基本尺寸毛坯余量是在零件图基础上放大的,根据零件图上的尺寸确定如下基本尺寸:包括105、、33、18、φ52H7的孔(孔的精度等级比铸造的精度等级低一级)确定铸件的尺寸偏差由资料查得2级铸铁尺寸偏差为上下各零件的作用零件的功能:用于接通和断开从丝杠传来的运动,车削螺纹时,将开合螺母合上,丝杠通过对开合螺母体脱开。

车削螺母时,顺时针方向转动手柄,通过轴带动曲线槽盘转动,曲线槽盘上的曲线槽盘上的曲线槽盘形状,通过圆柱销带动上半螺母在溜板箱体后面的燕尾形导轨内上下移动,使其相互靠拢,将对开螺母体和丝杠啮合。

若逆时针方向转动手柄,则两半螺母相互分离,对开螺母体和丝杠脱开。

槽盘的曲线槽是一段圆弧,此圆弧在接近槽盘中心部分的倾角比较小目的是对开螺母体闭合能自锁,不会自动脱开。

2工艺规程设计加工原则先粗后精,加工分阶段进行,基准先行,先主后次,先面后孔基面的选择粗基准的选择:由先粗后精的原则,选取燕尾为粗基准,利用左右两个定位块和一个削边对其进行限制,达到过定位。

对于精基准,主要是基准重合。

工序的确定初步设定工艺路线(先粗后精,先面后孔)铸造-预先热处理-粗刨(铣)C面B面D面-铣(1-3退刀槽)-粗加工两E面-粗镗(φ52)孔-半精刨(C面,E面)-精刨(C面,E面)-刮研(C,E面)-精加工两E面-半精镗(φ52)-精镗(φ52H7孔)-钻,铰(φ12H7孔)-铣切(5mm)分离上下螺母座-钻M10底孔(φ)-攻M10螺纹-钻(2—φ7)清理毛刺-检验工艺方案2①铸造②热处理③粗铣地面④铣退刀槽⑤粗铣两E面⑥粗镗50孔⑦半精铣C,B面精铣cb面⑧研磨CB面⑨精铣52孔使同轴度⑩钻φ深20,垂直度要求⑾铰φ12H7孔铣切分离上下螺母座,钻M10底孔,攻螺纹,钻φ2-7孔工艺路线工序1.铸造2.时效处理 3.粗铣低面、燕尾座 4.粗车外圆端面并倒角 5.粗镗中心孔 6.半精铣,精铣低面,燕尾座,退刀槽 7.刮研对开螺母体燕尾 8.半精镗,精镗中心孔φ52H7 9.对开螺母体钻底孔2-φ12孔 10. 铣开 11.钻螺纹孔,攻螺纹M10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毛胚尺寸确定对开螺母体零件材料为HT15-33灰铸铁。

毛胚重量为4KG,生产类型为中批量,采用离心铸造毛胚,2级精度φ52H7孔精镗至φ52H7,表面粗糙度为工序余量2Z=半精镗至 2z=粗镗到50mm 2z=3粗镗到47mm 2z=7铰φ12 2z=扩钻至φ 2z=钻至φ11mm 2z=11 一端面精铣至105 2z= 半精铣到 2z= 粗铣到107 2z=6 另一端面精铣至95 2z= 半精铣到 2z= 粗铣到96 2z=1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粗铣燕尾 v=6m/min s) (表1-1 ) ns=1000v/πdw=1000/*40)=mmin) 按机床选取nw=mmim) 实际切削速度s m dwnwV /43.0100019.0401000=⨯⨯==ππ切削时11= (表1-1 )s s l l t mz 3.15853.07.82.7510=+=+=() 粗铣端面:选择高速钢套式面铣刀 进给速度:sz=选取sz= v=56m/mins)m r d v ns w /7.38093.010001000=⨯⨯==ππ(222r/min)切削时:11= 12=2 (表1-1) Sm=sz 185210=++=ms l l l t s (3min) 铣退刀槽 S=~选s= v=47m/mins)s r d v n w s /14.46079.010001000=⨯⨯==ππ(248r/min) 按机床选取nw=4r/s(240r/nim) 实际切削速度s m n d v ww /75.010004601000=⨯⨯==ππ(45m/min )切削时 11=, 12=4 (表 ) Sm=sz n z =s s l l l t m 785.388.249.51210=++=++=精铣燕尾: v=6m/min s)s r d v n w s /8.0401.010001000=⨯⨯==ππmin) 按机床选取nw=s (48r/min) 实际切削速度v=s 切削是 11= (表)s s l l t mz 15353.03.62.7510=+=+=精铣端面 铣刀进给速度~ 选取=0s V=56m/mins)s r d v ns w /7.38092.010001000=⨯⨯==ππ(222r/min) 按机床选取nw=m 实际切削速度s m n d v ww /01.11000==π(61m/min )切削时11= 12=2 (表)s s l l l t m185210=++=(3min ) 钻φ52H7孔并倒角 粗镗第一次到47mm选择硬质合金可以调节浮动镗刀B=25 H=12 进给量S=~选取 V=min n=298r/min min) 切削时 11= ,12= ,1=105 第二次粗镗之50mm S=~ 选V=min n=360r/min ( 表10-8) 切削时 L1= L=105 t=(D-d1)/2=(50-47)2=精镗到52 S=~ 选取s=V=min n=398r/min 切削时 L1= L=105 t =(D-d)/2=s n s l l l t 24.1063.66.10.358.0105210=⨯++=⨯++=) 钻2-φ12孔 选取直柄麻花钻①钻到 S=,S=r (10-67) v=28m/min (s ),n=894r/min(s ) ns=1000v/ 切削工时 L1=,L2=39, L=105 t=(D-d1)/2=()/2= s r d v t w /6.131147.010001000=⨯⨯==ππmin) 按机床选取nw=800r/min 实际切削速度s s n l l l v 49.725.03.135.14.32021=+++=⨯++=( ) 扩孔至 S=~ 选取v=min n=472r/min 按机床选取nw=460r/min=s 实际切削速度s m n d v ww /29.0100067.785.111000=⨯⨯==ππ切削;L1= L2= L=20s s n l l l t w 11.47.068.75.185.020210=⨯++=++=铰至Φ12选用锥柄机用铰刀 D=12S= r/m v=10m/min ,n=318r/min (s )切削工时 l1=,l2=18, l=20铣端面铣至107mmS=~ 选取V=118m/min (s )s d v n w s 65.96514.397.110001000=⨯⨯==π 按机床选取nw=s(516r/min) 实际切削速度s m n d v ww /76.110006.86514.31000=⨯⨯==π L=(105-99)/2=3mm ,L1=3,L2=2 ,L3=5L=d/2+ l1+ l2 + l3=+3+2+5=t0=(L/s .n ).i =()32=()半精铣至S=(~选取 V=35m/min s r d v n w s /84.26558.010001000=⨯⨯==ππ 按机床选取nw=s 实际切削速度为s m n d v ww /51.010005.26514.31000=⨯⨯==π L=,L1=1,L2=1 ,L3=5L=d/2+ l1+ l2 + l3=+1+1+5=t0=(L/s .n ).i =()31=精铣至105mmS=(~)选s=V=35m/min (s )s r d v n w s /84.26514.358.010001000=⨯⨯==π 按机床选取nw=s (150 r/s) 实际切削速度为s m n d v ww /51.010005.26514.31000=⨯⨯==π L=,L1=1,L2=1 ,L3=5L=d/2+ l1+ l2 + l3=+1+1+5=t0=(L/s .n ).i =()31=(倒角*3 45度S=~选s=v=(12~25)m/min (s)选v=20 m/min=min按机床选取nw=120r/min (2 r/s )l=,l1=t=(l+ l1)/nw .s=(+)/()=()切断选用锯片刀具 D=175mm 齿数(8~18)S=~ 选s= v=34m/min (s ) 实际切削速度s m n d v ww /59.010005.27514.31000=⨯⨯==π L1=6 ,L2=4mm (11-12) Sm= Sz2Z2n=机床夹具设计工序尺寸精度分析由工序图知,本道工序为钻、锪φ径向孔。

由工序尺寸精度可知此工序精度要求较低。

保证φ孔中心轴线与φ55孔中心线垂直。

应限制X旋转,Z旋转保证φ锥孔为90°应限制Z移动保证φ孔的轴向位置应限制y移动保证φ孔相对于φ52孔中心线的对称度应限制X移动保证φ与φ12孔垂直分布应限制Y旋转综合结果应限制X移X转,Y移Y转,Z移Z转定位方案确定根据该工件的加工要求可知该工序必须限制:x移动、X转动、y移动、z移动z转动,共计6自由度,采用φ52心轴与工件φ52孔H7/h7配合,限制X移X转Z移Z转菱形销限制Y转,心轴轴肩限制Y移综合结果:限制X移X转,Y移Y转,Z移Z转定位元件的确定1.:心轴φ52h72. 菱形销与φ12孔配合H7/h7△ 2=2b/D 2(△k+△j-△ 1/2)=2×3/12(+)=6/12×=d 2=()h7(0 )定位误差分析计算(1) 分析同轴度误差用用心轴定位,设计基准与定位基准重合△jb=0△db=1/2*所以△dw=2*△db+△jb=<1/3T T=(2)分析菱形销的定位误差Dmax-dmin= T=(3)分析轴向尺寸,心轴轴肩定位,设计基准与工序基准重合△jb=0△db=0所以△dw=0.夹紧方案及元件的确定(1)计算切削力及所需加紧力:查《机械工程师夹具手册》表1-2-7切削扭矩计算公式M=*D 2S 8.0KP 得M=*102*8.0*73690075.0=*M切削力计算公式PX=667*10*7.0*(900/736)75.0=查《机械工程师夹具手册》表1-2-11得Wk=K*P*L/ (μ*H+L)得 Wk=3513516.0525.2⨯⨯⨯⨯P =加紧如图所示夹具体选用灰铸铁的铸造夹具体.机床夹具装配图的技术要求1)定位元件工作表面C面相对于夹具对定表面的平行度要求;2)钻套轴心线相对于夹具对定表面C面的垂直度要求;3)定位元件工作表面C面间的平面度要求;4)钻套轴心线相对于定位元件表面C面的垂直度要求;5)钻套轴心连线相对于定位元件B面的平行度要求;6)钻模板工作表面相对于对定表面的平行度要求;结论在这次设计中我体会到了设计过程中应深人实际,进行调查研究,制定出合理的设计方案,再进行具体的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