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简答论述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简答论述题

1鲁迅《呐喊》,《彷徨》,与《故事新编》从三部作品之中分析鲁迅的写作内容及其艺术手法。
答:鲁迅是以启蒙主义精神从事文学创作的,在“立人”的出发点上,揭露封建礼教对于人性的束缚与摧残,他的小说立足于为人生,改良人生,努力“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以其独特的呐喊与彷徨,或揭示封建礼教,或针砭麻木灵魂,或抨击冷漠的社会,或讴歌诚与爱,呈现出执着的反封建精神。
内容:(1)鲁迅的小说揭示封建礼教。
中国历史上第一篇短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把吃人的内容和仁义道德的表面看得清清楚楚,揭破了那些戴着礼教吃人的滑头伎俩。
其思想忧郁深广。
这篇小说揭露了社会到家庭的“吃人”现象,从而抨击了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吃人”的本质。
这篇小说体现了他小说彻底反封建的总体倾向。
(2)鲁迅的小说抨击冷漠的社会。
社会环境的冷漠是孔乙己悲剧的重要原因。
孔乙己是一个不幸者,他生活在一个麻木而冷酷的环境之中,人们自私冷漠,无情无义,给人一种冻僵了的感觉。
这种社会是孔乙己悲剧的催化剂。
对于孔乙己这样一个弱者来说,社会不仅没有关爱他,更为严重的是人们还把他当作笑柄。
老板的无情,长衫的不屑,伙计的鄙视,甚至短衣帮的讥笑,都深深地伤害了孔乙己本来就千疮百孔的心,这种社会正是鲁迅所批判的冷漠社会。
(3)鲁迅的小说针砭麻木的灵魂,小说《药》这是其中的代表之作。
《药》所描绘的是辛亥革命之前清末封建社会的现实,封建势力猖獗,人民群众在封建势力重压之下处于麻木落后,不觉悟的精神状态,他们不懂得反抗自救,不理解革命者为之奋斗,流血牺牲的目标是什么,更谈不上以实际行动支持革命。
一句话,《药》暴露了人民群众在封建压迫下麻木愚昧的精神状态,呼吁人们寻找唤醒他们的“药方。
(4)鲁迅的小说努力讴歌诚与爱在一件小事中,鲁迅先生把一位平凡的人不能再平凡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车夫写的那样的光辉伟大,事情是这样的:一天,鲁迅先生有急事鼓了一辆车去S门,但路上,人力车的车把碰到了一位衣衫破烂的老妇人,当时,鲁迅先生不以为然,认为她并没有受伤,于是,挥挥手让车夫快些走,但车夫却完全不理会鲁迅先生,而是“傻傻的”跑过去把老妇人扶起来,并关切的问她的伤势,再把她送到警署去做检查,当时,鲁迅先生看着车夫的背影,心里觉得他不再低微,而是变得伟大起来,而鲁迅先生觉得自己又是那样的渺小,心里的愧疚感便油然而生。
自考本科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答题论述题

我国现代文学史是一门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学科,它涵盖了许多重要的文学作品、思想和运动。
在本文中,我将以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方式,逐步探讨自考本科我国现代文学史的主题。
希望通过阅读本文,您能够全面、深刻地理解这一主题。
1. 前言在我国现代文学史的研究中,自考本科课程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们能够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和演变有更清晰的认识。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对自考本科我国现代文学史进行全面评估,并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希望能够给您带来有益的启发。
2. 我国现代文学史概述我国现代文学的兴起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百年变革时期。
在这一时期,我国社会、政治和文化都经历了巨大的变化,这也影响了文学的发展。
自考本科我国现代文学史的学习内容涵盖了这一时期的主要文学作品、思想和运动,包括五四、现代主义文学、抗日战争文学等。
3. 五四五四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一大批优秀的文学作品和思想涌现出来,为我国文学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也影响了当时的政治和社会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自考本科我国现代文学史课程中,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和思想都是必须重点学习的内容。
4. 现代主义文学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变革,现代主义文学在我国文学史上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常常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创新和突破,作者们尝试用全新的方式和视角来探讨生活、人性和社会。
自考本科我国现代文学史的学习中,现代主义文学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其代表作品常常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
5. 抗日战争文学抗日战争是我国现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题材。
在这一时期,许多作家以自己的文学创作投身到了抗日战争的伟大斗争中,他们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人民生活和英雄事迹。
通过学习自考本科我国现代文学史,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和思想。
6. 个人观点和理解通过撰写本文,并对自考本科我国现代文学史进行全面评估,我对这一主题的理解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现当代文学简答论述部分

现当代文学简答论述部分大学文学院1995年-2012年考研真题1995年一、简答题。
每小题20分,任选两题。
1.比较新时期“新写实小说”与二三十年代的现实主义小说的异同。
2.比较新时期“朦胧诗”与二十年代象征主义诗歌的异同。
3.比较曹禺代表作(任选《雷雨》《北京人》《日出》)与高行健代表作(任选《车站》《绝对信号》《野人》)的思想与艺术。
二、论述题。
每小题30分,任选两题。
1.三十年代“新感觉主义”小说创作的基本特色。
2.试析贾平凹近期创作的得失。
3.试析陈白尘的《升官图》的讽刺艺术。
1996年一、简答题:1.“五四”文学革命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
35分2.试析老舍《骆驼祥子》的艺术成就。
25分3.试分析“新写实”作家方方、池莉、刘恒、刘震云等人的作品,并指出这一文学现象的得与失。
40分4.试析《雷雨》中繁漪的性格特征。
(此题限戏剧学专业答题。
)1997年一、简述题(40分,四、五题任选一题)1 《青年杂志》初倡“六义”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2 林语堂散文的艺术成就(追求)。
3 “山药蛋派”的主要创作成就。
4 “朦胧诗”的主要代表诗人及作品。
5 郭沫若的历史剧理论及历史剧代表作特色。
二、论述题(60分,三四题任选一题)1 “新月派”的保守主义文化观念及其正负面价值。
2 《白鹿原》中所蕴涵的乡土文化母题。
3 沈从文都市题材小说的内容与特色。
4 试论我国三、四十年代现实主义戏剧理论的艺术成就。
1998年一、简答题(60分)1周作人在五四文学革命中的贡献。
2张爱玲小说的历史意义。
3丁玲的哪些作品最能体现“五四”女性特征?为什么?4从《暴风骤雨》到《三里湾》、《创业史》,再到《金光大道》,其主题的共同特征是什么?二、论述题(40分,任选两题)1论20年代的“自我小说(私小说)”创作的主要内容、特征以及历史评价。
2论80年代中期刘再复提出的“文学主体性”问题。
3论田汉早期浪漫主义剧作的艺术特色。
1999年一、简答题(40分)1 “语丝文体”的主要特征。
现当代文学论述题

现当代文学论述题摘要:一、现当代文学的背景与特点1.背景介绍2.主要特点二、现当代文学的代表作品与作家1.鲁迅2.老舍3.沈从文4.张爱玲三、现当代文学的影响与意义1.对社会的影响2.对文学发展的意义正文:【现当代文学的背景与特点】我国的现当代文学,通常是指从20 世纪初至现在的文学发展阶段。
这个时期的文学,深受社会历史变革的影响,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背景介绍(1)社会历史变革:从封建社会的瓦解,到新中国的成立,再到改革开放,社会制度、思想观念的变革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2)西方文学影响:现当代文学受到西方文学观念和创作方法的影响,表现出现代化的特点。
2.主要特点(1)反映社会现实:现当代文学紧密关注社会现实,揭示社会矛盾,反映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
(2)艺术形式多样:现当代文学体裁丰富,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多种形式,表现手法也不断创新。
【现当代文学的代表作品与作家】这个时期的文学创作成果丰硕,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作家和代表作品。
1.鲁迅鲁迅是现当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如《狂人日记》、《阿Q 正传》等,深刻揭示了社会矛盾,对后世影响深远。
2.老舍老舍是这个时期的重要作家,他的作品如《茶馆》、《骆驼祥子》等,展现了北京市民的生活状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3.沈从文沈从文以湘西风情为背景,创作了如《边城》等作品,展示了人性的美好与纯真。
4.张爱玲张爱玲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描绘了民国时期的都市生活,如《红楼梦魇》、《色戒》等作品,成为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现当代文学的影响与意义】现当代文学对于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对文学自身的发展产生了重要意义。
1.对社会的影响(1)唤起民众觉醒:许多作品对社会黑暗面进行了揭示和批判,呼吁民众觉醒,推动社会进步。
(2)传承优秀文化:现当代文学继承和发扬了传统文化,为现代社会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2.对文学发展的意义(1)创新文学形式:现当代文学在继承传统文学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形式,丰富了文学的表现手法。
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答题、论述题

题签第一章1917年-191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1,分析评价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的主要内容及历史作用?(胡适文学改良的基本主张)2,分析评价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的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陈独秀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3,分析评价文学革命的主要内容、成就和历史意义?4,简析周作人《人的文学》一文的内容及意义(或影响)?5,简析文学研究会的文学主张?6,简析创造社的文艺思想?7,为什么说1917-1919年的文学思潮现实主义占主潮地位?8,为什么说浪漫主义是五四时期主要的文学思潮?9,简析文化革命统一战线内部的几次论争?10,简析文学革命革命时期新文学与封建复古派的三次论战?11,论文学革命兴起的历史必然性及其深远的意义?12,简析“两个口号”论争的背景及意义?13,简析京派的文学主张?14,简析鸳鸯蝴蝶派文学?15,论述抗战文学运动的基本特点?16,简析抗战文学思潮的特点?17,分析五四时期新文学的思潮的特点?18,“五四”文学革命的内容及意义?19,分析评价1921年,1927年新文学的文学思潮的特点?20,分析1927年-1937年新文学的文学思潮特点?21,1927-1937年小说创作发展的标志?22,分析解放区文学的思潮特点?23,论述解放区文学运动的重要特点?24,简述关于革命文学论争的基本内容及意义?25,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兴起的背景?(或原因)26,试析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倡导者们的主张及不足?27,简述鲁迅《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主要内容及其重要性?28,简述左联对文艺大众化运动的开展及其重要意义?29,左联成立后进行过哪几次思想论争?30,简述左联与新月派的论战?31.简述左联对“民族主义文学”的斗争?32,简述左联与“自由人”“第三种人”的论争?33,简述左联对初期革命文学创作中错误倾向的纠正?34,试析左联的成就(历史功绩或贡献)和缺点(或历史局限性)?35,分析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思潮的主流及缺失?36,简述民族形式问题讨论的意义?37,分析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内容及意义?38,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的特点及由各流派及和左联的思想论证?39,语丝社对现代散文的贡献?第二章鲁迅40,简析《狂人日记》的思想性和象征意义?41,分析《狂人日记》的思想艺术及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意义?42,阿Q“精神胜利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43,试析阿Q性格?44,简析《阿Q正传》的思想主题?45,简析《阿Q正传》的艺术成就?46,为什么说《阿Q正传》是辛亥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形象总结?47,结合作品,具体论析阿Q形象的典型意义?48,试论阿Q性格的基本特征及鲁迅批判精神胜利法的重大社会意义?49,举例论析《阿Q正传》的批判与讽刺特色及其卓越的语言艺术?50,简析《呐喊》中对辛亥革命的描写及其思想意义?51,简述《呐喊》《徬徨》的思想主题?52,分析《呐喊》《彷徨》对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礼教的深刻批判?53,分析《呐喊》中的阿Q、闰土、七斤等农民形象?54,试析鲁迅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或分析《彷徨》中祥林嫂、爱姑、子君等妇女形象。
经典打印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答论述

简答论述目录:(1)简述文学革命的成就和意义(2)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3)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4)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5)左联的主要成就:(6)分析《呐喊》、《彷徨》对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礼教的深刻批判。
(7)分析《呐喊》中的阿Q、闰土、七斤等农民形象。
(8)简析《呐喊》中对辛亥革命的描写及其思想意义(9)分析评价《狂人日记》的思想艺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意义(10)分析评价《阿Q正传》的思想及其艺术成就(11)分析《彷徨》中祥林嫂、爱姑、子君等妇女形象和妇女问题的提出。
(12)分析《彷徨》中涓生、魏连殳、吕纬甫等知识分子形象和在知识分子道路的探索(13)分析评价《呐喊》《彷徨》的艺术特色(14)分析《呐喊》《彷徨》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要地位(14)分析鲁迅杂文的思想特色(15)分析鲁迅后期杂文的思想特点(16)分析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17)简析《故事新编》中的古人形象(18)简析《故事新编》的艺术特点(19)简析《野草》的思想内容(20)简析《野草》的艺术特色(21)简析《朝花夕拾》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22)简析《朝花夕拾》的人物形象(23)分析评价《女神》所表现的“五四”时代精神(24)简述郭沫若小说的基本倾向和创作特色(25)分析《女神》的浪漫主义特(26)分析评价《女神》在中国现代新诗发展史上的地位及不足(艾青、李金发)(27)分析郭沫若抗战时期历史剧作的基本思想(28)分析郭沫若历史剧的悲剧精神(29)分析《屈原》中爱国诗人屈原形象(30)简述《屈原》的浪漫主义特色和诗情(31)简述《屈原》的现实战斗意义(32)分析评价《尝试集》的思想和艺术形式及其地位与不足(33)分析评价周作人小品散文的艺术特色与风格(34)分析评价《倪焕之》的思想和艺术特色。
(35)分析叶圣陶现实主义小说的特色和风格 1、冷静观察和客观描写。
(36)简析叶圣陶“教育小说”的思想内容和特点(37)简析许地山早期短篇小说的特点(落花生)(38)简析许地山早期小说的浪漫主义倾向(39)简析许地山后期小说《春桃》等作品的现实主义特色(40)简析许地山的散文集《空山灵雨》的思想和艺术(41)简析王统照的长篇小说《山雨》的思想(42)简析王统照小说创作的风格(43)简析诗集《繁星》《春水》的思想和形式(小诗体:冰心、宗白华)(44)简析《寄小读者》的思想和形式(45)分析评价冰心创作中“爱”的哲学的内容(46)简析朱自清以事传情类散文的思想艺术特点(47)简析朱自清借景抒情类散文的思想艺术特点(48)分析朱自清对现代散文的贡献(49)分析朱自清散文的创作特色(50)简析《海滨故人》的思想和风格(51)简析庐隐小说题材和思想特点(52)简析《沉沦》的思想(53)析评价郁达夫小说的思想(54)分析郁达夫小说的艺术风格(55)分析郁达夫小说在文学史上的地位(56)分析闻一多爱国主义诗篇的内容(57)简述闻一多在新诗发展史上的地位(58)※分析评价徐志摩的前期诗集的思想(59)☆简述徐志摩后期诗集的思想(60)分析徐志摩诗的艺术特点(61)简述冯文炳(废名)小说的思想特色(62)简述冯文炳小说的艺术特色(63)简述冯至的《昨日之歌》的思想艺术特色(64)简述冯至的《十四行集》的思想和艺术特色(65)分析评价《蚀》三部曲的思想内容(66)简析《蚀》的艺术特点(67)分析《子夜》的思想内容(68)分析《子夜》里吴荪甫的形象(69)简析《子夜》里赵伯韬的性格特征和形象意义(70)简析《子夜》的艺术特色(71)★分析评价《子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72)简析《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73)简析《白杨礼赞》、《风景谈》的思想艺术特色(74)分析老舍小说的创作特色(75)通过祥子的悲剧分析《骆驼祥子》这部小说的思想(76)分析祥子的形象(77)简析老舍长篇小说《二马》的思想和幽默特色(78)简析《猫城记》思想的复杂性(79)简析老舍长篇小说《离婚》的思想和艺术(80)简析老舍短篇《月牙儿》《断魂枪》等的艺术成就(81)分析《骆驼祥子》中虎妞形象及其对祥子悲剧的意义(82)分析《骆驼祥子》的艺术特色83)简析《四世同堂》中祁老者的形象(84)简析《四世同堂》中祁瑞宣的性格(85)简析《四世同堂》的结构特点(86)简析《四世同堂》的文化反思色彩(87)分析《四世同堂》的思想内容(88)分析巴金《灭亡》的思想内容和杜大心形象(89)简析巴金早期表现社会革命的作品的思想艺术特点(90)简析《激流三部曲》的思想内容(91)简析巴金小说创作风格的演变(92)简析《家》的艺术特点(典型环境、典型性格,抒情色彩)(93)分析评价《家》的思想成就(94)分析《家》中觉新的形象(觉新性格)(95)简析《家》中高老太爷的形象(96)简析《家》中觉慧的形象(97)分析《寒夜》的思想(98)简析《寒夜》的艺术特点(99)简析《寒夜》中汪文宣的性格(100)简析《寒夜》中曾树生的性格(101)简述沈从文的创作思想(102)分析评价《边城》中的“边城世界”的特点和意义(103)简析《边城》中的翠翠形象(104)分析沈从文《边城》的艺术特色与风格(105)简析《长河》的思想和艺术特点(106)分析沈从文短篇小说的思想(107)简析沈从文短篇小说的文体形态和文体结构(现实、浪漫、批判现实)(108)简析《湘行散记》、《湘西》的思想特色(文化性、本土性、本族性)(109)简析《湘行散记》、《湘西》的艺术特色(110)简析《原野》的思想和艺术特点(111)分析曹禺剧作的艺术特色(112)简析曹禺剧作在中国话剧史上的地位(113)分析《雷雨》对封建性资产阶级家庭罪恶的暴露及其反封建意义(114)※分析《雷雨》中的周朴园形象(115)分析《雷雨》中蘩漪的形象(116)简析《雷雨》中侍萍形象(117)分析《日出》的思想(118)分析陈白露的复杂性格及形象意义(119)简析《雷雨》、《日出》的结构特点和曹禺戏剧结构艺术的变化(120)分析《北京人》的主题(121)分析《北京人》的戏剧冲突(122)《北京人》中“棺材”的象征意义(123)简析《北京人》的艺术特色(124)简析《咆哮了的土地》(后改名《田野的风》)的思想内容(125)简析蒋光慈“革命文学”创作的成就、意义和缺失(126)简析《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成就(127)分析《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在人物塑造上的特色、成就(128)简析张天翼小说的思想艺术特色(129)简析《南行记》《南国之夜》的思想和艺术(130)分析艾青诗作的独特风格(131)分析《上海屋檐下》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132)分析《围城》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133)简析田间的《给战斗者》的思想和艺术(134)简析夏衍剧作的风格(135)分析赵树理小说的思想特色(136)分析赵树理小说的民族化、群众化特色(137)分析孙梨小说的独特风格(138)分析《白毛女》的主题(139)简评赵树理小说创作在中国现代文学上的地位(140)简析《白毛女》在歌剧形式上的创新及其民族风格和在现代歌剧史上的意义简答论述题:(1)简述文学革命的成就和意义1、文学革命批评了“文以载道”、“代圣贤立言”的旧文学观念,宣传了现实主义文学思想。
现当代文学简答、论述题

简答、论述题1、“寻根文学”产生的缘由:随着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的进一步深入,“寻根文学”的出现也是文学发展内在规律使然;经济建设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眼界的开阔,这一切的变化必然在人们的思维方式、观念信仰、价值取向等方面产生新的变化。
外来文化、西方近代以来的各种哲学思潮和文化理论大量涌入也对这场变革起到了一种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旧有的保守的文学观必然成为阻碍。
“2、“寻根文学”的理论主张:韩少功:《文学“根”》:“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该深置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里,根不深,则叶难茂。
” “释放现代观念的热能,来重铸和镀亮”“民族的自我”。
3、寻根小说的特点:以现代意识观照现实和历史,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探寻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性;作品题材和文化反思对象呈鲜明的地域特点;在表现手段上既有中国传统文学的手法,又运用现代派的象征、暗示、抽象等方法,丰富和加深了作品的文化意蕴。
4、“寻根文学”的美学意义:第一,在文学上美学意义上对民族文化资料的重新认识和阐释,发掘其积极向上的文化内核。
第二,以现代人感受世界的方式去领略古代文化遗风,寻找激发生命能量的源泉。
第三,对当代社会生活中所存在的丑陋的文化因素的继续批判,如对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层结构的深入挖掘。
综合来看,"寻根派"的文学主张是希望能立足于我国自己的民族土壤中,挖掘分析国民的劣质,发扬文化传统中的优秀成分,从文化背景来把握我们民族的思想方式和理想、价值标准,努力创造出具有真正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的文学。
5、汪曾祺小说之特色:(详见课本P109—110)一,叙事风格;二,题材风格;三,语言艺术6.汪曾祺创作的美学意义:小说:P109—110;散文:P205第三段7.王安忆创作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优美的抒情笔调,细腻地表现年轻人对理想和爱情的真诚追求,执著地表现生活中的美。
代表作品:“雯雯的系列”。
现当代文学史考试重点-名词解释及简答论述题

冰心写作特点
1小说风格随意婉转又不落俗套
2结构特点是单纯
3在描写手法上多用白描
4语言上 典雅自由的文字,清丽流畅,笔调甜美婉转,很善于体察人物的内心活动,有着情真意切的抒情成分
《雷雨》独特的艺术魅力
1富有独特的艺术构造。曹禺总是带着极其丰富的想象和理想的情绪去观察和描写生活.他不是先有主题,而是在朦胧的诗意般的感受和想象中,抓住最激动人心的创作冲动或灵感开始创作构思.他的创作类似于诗人写诗,是从自身体验出发的。因此,具有浓郁的情感色彩和主观因素,表现出强烈的抒情特征
2内涵丰富的戏剧意象。曹禺对雷雨意象似乎情有独钟,雷雨意象在其作品中频繁出现,在其代表作《雷雨》中更是高度集中。曹禺利用这一独特意象,多方面展示了雷雨到来之前的特有氛围;从光与声两方面描绘雷雨的强大声势,强化雷雨意象的特征;随着剧情的逐渐推进,写出了雷雨由远及近、由弱到强、渐行渐进的到来过程。
主题:与20世纪西方的存在主义,现实主义有一定的联系。首先从文本的层次看,表现一种情感的困境。其次,从深层意义看表现出中国知识分子在乱世中的宿命感,痛感自己的无能,把人生困噩归于命运的嘲弄。
艺术特色:1表现出对人物、心里讽刺的高超技巧.为了达到讽刺幽默的效果,作者对主人公所见所闻所感的一切事物无不进行另类的诠释和无情地批判。如作者对文凭的戏说“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遮盖起来。”2小说大量运用明喻和警句,富有知识容量。钱钟书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文学家,更是一位渊博的学者。书中内容涉及到诸如文学、历史、哲学、生物学等许多学科门类,也谈到古典诗词、新诗、书画、中外典故以及许许多多的三教九流的东西。深而广的知识容量,不仅增加了作品的兴味,而且加强了讽刺的效果,开掘了作品题材的意义,使这部小说有着发人深省的思想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简答论述题1鲁迅《呐喊》,《彷徨》,与《故事新编》从三部作品之中分析鲁迅的写作内容及其艺术手法。
答:鲁迅是以启蒙主义精神从事文学创作的,在“立人”的出发点上,揭露封建礼教对于人性的束缚与摧残,他的小说立足于为人生,改良人生,努力“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以其独特的呐喊与彷徨,或揭示封建礼教,或针砭麻木灵魂,或抨击冷漠的社会,或讴歌诚与爱,呈现出执着的反封建精神。
内容:(1)鲁迅的小说揭示封建礼教。
中国历史上第一篇短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把吃人的内容和仁义道德的表面看得清清楚楚,揭破了那些戴着礼教吃人的滑头伎俩。
其思想忧郁深广。
这篇小说揭露了社会到家庭的“吃人”现象,从而抨击了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吃人”的本质。
这篇小说体现了他小说彻底反封建的总体倾向。
(2)鲁迅的小说抨击冷漠的社会。
社会环境的冷漠是孔乙己悲剧的重要原因。
孔乙己是一个不幸者,他生活在一个麻木而冷酷的环境之中,人们自私冷漠,无情无义,给人一种冻僵了的感觉。
这种社会是孔乙己悲剧的催化剂。
对于孔乙己这样一个弱者来说,社会不仅没有关爱他,更为严重的是人们还把他当作笑柄。
老板的无情,长衫的不屑,伙计的鄙视,甚至短衣帮的讥笑,都深深地伤害了孔乙己本来就千疮百孔的心,这种社会正是鲁迅所批判的冷漠社会。
(3)鲁迅的小说针砭麻木的灵魂,小说《药》这是其中的代表之作。
《药》所描绘的是辛亥革命之前清末封建社会的现实,封建势力猖獗,人民群众在封建势力重压之下处于麻木落后,不觉悟的精神状态,他们不懂得反抗自救,不理解革命者为之奋斗,流血牺牲的目标是什么,更谈不上以实际行动支持革命。
一句话,《药》暴露了人民群众在封建压迫下麻木愚昧的精神状态,呼吁人们寻找唤醒他们的“药方。
(4)鲁迅的小说努力讴歌诚与爱在一件小事中,鲁迅先生把一位平凡的人不能再平凡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车夫写的那样的光辉伟大,事情是这样的:一天,鲁迅先生有急事鼓了一辆车去S门,但路上,人力车的车把碰到了一位衣衫破烂的老妇人,当时,鲁迅先生不以为然,认为她并没有受伤,于是,挥挥手让车夫快些走,但车夫却完全不理会鲁迅先生,而是“傻傻的”跑过去把老妇人扶起来,并关切的问她的伤势,再把她送到警署去做检查,当时,鲁迅先生看着车夫的背影,心里觉得他不再低微,而是变得伟大起来,而鲁迅先生觉得自己又是那样的渺小,心里的愧疚感便油然而生。
《一件小事》的特点是短小精悍,内容警策深邃。
在歌颂下层劳动人民崇高品质的同时,还反映了知识分子的自我反省,表现出真诚向劳动人民学习的新思想。
在五四运动时期能有如此认识是很不寻常的,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艺术手法:(1)鲁迅小说采用开放型的现实主义手法:作者采用现实主义方法,刻画了一个真实的狂人形象——他以病态的敏感所感知人们要从肉体上吃他,以及由此而生的联想、幻觉与荒唐言行,都符合迫害狂患者的病理特征;另一方面,作者又以象征主义方法及双关、隐喻、暗示等手法,从整体上赋予狂人病态感知、联想、幻觉及疯言疯语以鲜明的象征意义——狂人所感知的“吃人”幻象,实际上是封建专制及其礼教道德从肉体上摧残人,更从精神上奴役人,使人异化成“非人”的象征(2)鲁迅小说具有新颖多样的艺术格局:《狂人日记》以日记本的形式,以心理自叙的方法刻画人物形象。
《孔乙己》用酒店小伙计的视角,叙述孔乙己的人生遭遇。
《头发的故事》用主人公独白的形式,勾画出国民性的麻木。
(3)鲁迅小说注重白描的手法,如在《故乡》中以肖像的版画写出闰土谨慎的变化,以一声老爷的称呼写出了人与人的隔膜,《孔乙己》中以“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交代孔乙己的地位。
故事新编是神话传说及其史实的演义,它在古人古事中穿插了今人今事,形成了古今交融的特点。
其中的八篇小说,几乎全涉及先秦的历史与文化,由于这部小说古今杂糅的特点,可以说是对民族生活史和文化发展史的梳理,反省和批判,其中的“油滑”是鲁迅特有的叙事策略,具有很强的戏拟与反讽的作用,以谐谑的表现传达作者深沉的思考和严正的批判,从而进一步的加强了批判的效果。
因为思想内容的丰富与深刻,和艺术上的独创与成就,具有别样的艺术魅力,鲁迅成为现代小说之父,现代文学的开创者。
2王鲁彦等的乡土小说。
分析乡土小说的内容,艺术特征及其评价。
答:(1)20年代,在鲁迅乡土小说的开拓之下,一大批作家先后以其故乡农村或者小城镇生活委素材,以清醒的启蒙意识,在对于故乡人不幸人生的描写之中,流露出浓郁的思乡与乡愁情愫,汇成了乡土文学的创作高潮。
(2)20年代的乡土小说具有独特意蕴,首先,在对于农民的不幸命运的描述之中,透露出对于中国社会政治制度的思考。
(结合书本实例)其次,在对乡村妇女不幸人生的描写中,揭露封建伦理道德的残忍野蛮(同上)。
再次,在对于安于奴隶生活麻木愚昧心理暗示中,表达对于国民性的思考。
(同上)最后,在对老农人们从个人朦胧反抗到群体自发抗争的叙写中,初步探索了民族解放道路。
评价:20年代的乡土小说大多以客观真实的写实笔触展开叙写,透露出浓郁的乡土之情与忧患意识,呈现出独特的悲剧色彩——凡人琐事的悲剧,现实主义的色彩,阴柔为主的风格。
总体上呈现两大类。
一种是以鲁迅,王鲁彦,许钦文。
台静农为主的写实风格,以写实的笔触描写农民的不幸与心理,另一种是以冯文炳,沈从文,李锦明为主的乡土抒情风格,以抒情的比雕书写充满人情人性美的理想色彩乡村社会。
3郁达夫等的自叙式抒情小说(1)艺术特征:首先,他的小说具有自叙传的性质。
小说的主人公在性格气质,心理体验乃至经历和外形方面都折射出作者的身影和精神特质。
其次,是强烈的主观抒情特征。
注重“内视角”叙述,直抒胸臆,倾诉主人公的主观体验,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小说结构上多采用单线发展的结构,人物情绪起伏为脉络,注重融情于景,具有散文化倾向,最后,是凄切哀婉的情绪基调。
受西方情绪的影响,偏重展示人物的阴暗面。
所以抒发的多是宣泄性压抑和生存困顿导致的生活困苦,主观情感是个体生命的不堪重负的凄苦和哀叹。
(2)沉沦的艺术特色:其一,自叙传的叙述方式,其二,主观抒情色彩和感伤倾向,其三,亲和自然地浪漫主义色彩。
4老舍的《骆驼祥子》(1)老舍的小说的风格;其一,浓厚鲜明的京味文化特色,老舍的代表作品《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都是以北京的市民生活为背景。
形成了具有民俗学价值的地域文化特色。
其二,温婉宽厚的幽默趣味。
老舍充满了幽默和诙谐,老舍认为幽默更具宽厚热诚的一面,而讽刺更加无情犀利。
其三,富有表现力的俗白语言。
语言充满京味,极其个性,语言生动活泼,富有表现力。
并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色彩。
(2)骆驼祥子的艺术特征:1富有特征的外貌和心理描写。
2生动清浅的具有京味的语言。
3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
5沈从文的艺术文化特征,艺术特色。
(1)表现人性的“常”与“变”是沈从文的创作主题。
湘西世界成为人性“常”的载体。
城市为对比,呈现人性“变”之后的病态和丑陋。
(2)审美选择体现在两类创作题材:一是通过乡土抒情重叙民间传奇和历史传说,叙写湘西的自然生活形态。
二是,以都市去讽刺去演绎城市和知识分子的人生,集中展现了城市的病态。
(3)沈从文从人性出发,期望重铸民族品质。
三方面来表现:一是,在史前的历史中寻觅理想的人生形式,歌颂人性的极致。
——神性。
二是,在原始和现代的冲突中,以回忆记事的方式,凸显现实人生的尴尬困境。
三是在”现实”和“梦”的混合中,以乡土书抒情的形式,再造“未来性”的理想图式。
(4)现实和梦境相混合的创作方法,主体情绪的投入,叙述抒情性的追求,审美意境的营造,情节的淡化,和散文化笔法的运用,风景画,风俗画的描摹,人类生存处境的象征性处理,意象的精心抉择,以及温柔淡远的牧歌情调,构成了沈从文的艺术创作的总体特征。
边城的艺术特征:1在显文本的层面,边城重点表现了乡村世界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2在隐文本的层次,边城又无疑人性美,人情美的挽歌,是失乐园的母体再现。
6郭沫若《女神》的特点(1)破旧立新的精神是贯穿在《女神》绝大多数重要篇幅中,代表作《凤凰涅槃》强烈的体现了“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
(2)五四时期最神圣的热情是追求个性解放和情感解放,《女神》中个性解放和情感解放的呼声是通过对自我的发现和自我价值的肯定表现出来的。
(3)《女神》是中国浪漫主义新诗的开山之作。
强调表现在我。
(4)郭沫若力倡“主情主义”强调诗歌是内心情感,情绪的表现,把中国新诗从“摹仿自然”阶段推向了“表现自我”阶段。
7艾青和七月派艾青的诗歌艺术特色:(1)艾青注重以画面,色彩和感觉的书写,来表达自己所生活的时代,主义通过色彩的配合和图像的构成,以达到意象的视觉冲击效果。
(2)此外,艾青擅长用油画般的铺陈手法和戏剧性的场景装环技巧,井然有序的推动诗情逐步展开,给人清晰晓畅的印象。
(3)在形式上,艾青的诗代表着抗战以来主流派的自由体诗所达到的历史高度,标志着“五四”以后自由体诗的发展的成熟。
8曹禺《雷雨》艺术特色和特点:(1)精心的序幕和框架,还构成了倒叙的艺术结构。
(2)匠心独运的“锁闭式”艺术结构。
(3)语言极富个性和表现力人物看似平常,但精确传神,潜台词比比皆是,揭示人物复杂的性格心理。
(4)大量借鉴了古希腊悲剧的一些技巧。
9峻青的短篇小说特色(1)具有单纯集中的情节结构。
大多在胶东老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为背景,单纯集中的故事情节,在紧张激烈的环境中叙说生死攸关的故事。
(2)刻画了诸多感人的英雄形象,如八路军战士(马石山上)(3)在写实中融入浪漫色彩,首先在于传奇性的故事描写。
10刘心武,《钟鼓楼》的特点钟鼓楼的特点:(1)采用“橘瓣”式的叙事结构,展现共时和历时相结合的市民生活。
(2)通过性格鲜明众多人物的刻画展现北京市民的心理心态。
(3)文献式的冷静笔调,展现出民俗风景画的色彩。
刘心武写作特点;(1)常常关注社会重大问题,以文学的形象表达其对社会的敏锐思考与应付,(2)常将议论和叙事结合在一起,激情洋溢的表达他的思索。
(3)大多采用写实的手法叙事,努力将历史与现实,民俗与民情,世态与心理结合在一起,显示出小说创作的独特个性。
11张贤亮小说特点:(1)大多带有自叙传的色彩。
以苦难者的人生经历反思历史。
(2)大胆细致的性心理描写。
(3)大段哲理性的议论语言。
(4)风俗画的诗意描写。
‘(5)常常落入才子落难,美人相救的模式。
12汪曾祺和邓友梅的艺术特色汪曾祺:(1)人情人性美的传神写照。
(2)民俗风情画的精心营构。
(3)信马由缰的叙事结构。
(4)舒徐明快的诗性语言。
邓友梅(1)边缘人物形象生动塑造。
(2)传奇性的情节的精心设计。
(3)民俗风情的钩沉描写。
(4)明朗诙谐京味语言。
13阿城的《棋王》(1)空灵朴素的散文化叙事。
(2)气韵生动的场面描写。
(3)质朴灵动的口语化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