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合集下载

《中国现代文学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中国现代文学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单项选择题复习1.文学研究会基本创作宗旨是( A )A.为人生B.为艺术C.为现实D.为社会2.鲁迅的带有回忆性质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最初陆续刊载于《莽原》,总题为(A )A.《旧事重提》B.《故事新编》C.《野草》D.《花边文学》3.巴金创作的三个中篇《雾》、《雨》、《电》小说结集为(C )A.《激流三部曲》B.《复仇集》C.《爱情三部曲》D.《光明集》4.称自己创作的神庙里“供奉的是‘人性’”,要通过创作构筑自己的理想作家是( B )A.丁玲B.沈从文C.吴组缃D.沙汀5.九叶派诗人中成绩最突出的,风格显著是(D )A.冯至B.辛笛C.绿原D.穆旦6.“五四”文学革命时期,“学衡派”中反对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的代表人物是(B )A.林纾B.梅光迪C.章士钊D.严复7.“五四”时期“问题小说”的代表作品是( B )A.《沉沦》B.《斯人独憔悴》C.《水葬》D.《赌徒吉顺》8.下列属于创造社的一组作家是(B )A.郁达夫田汉废名B.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C.成仿吾庐隐许地山D.郭沫若成仿吾许地山9.作为初期象征主义诗歌的探索者,李金发的第一部诗集是( A )A.《微雨》B.《毁灭》C.《昨日之歌》D.《为幸福而歌》10.“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于( B )A.1929年3月B.1930年3月C.1931年3月D.1933年3月11.在关于“文艺自由”的论争中,自称“自由人”、“第三种人”的作家是( A )?A.胡秋原、苏汶B.胡秋原、梁实秋C.苏汶、梁实秋D.汪懋祖、许梦因12.赵伯韬这个人物形象出自于( B )A.《腐蚀》B.《子夜》C.《幻灭》D.《林家铺子》13.在三十年代的散文作家中,以写作杂文著称的是( B )A.陆蠡B.徐懋庸C.李广田D.丰子恺14.写作“农村三部曲”(《五奎桥》、《香稻米》、《青龙潭》)的剧作家是( D )?A.夏衍B.田汉C.丁西林D.洪深15.下列均属于丁玲创作的一组小说是( A )A.《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水》B.《梦珂》、《生死场》、《太阳照在桑干河上》C.《水》、《二月》、《太阳照在桑干河上》D.《海滨故人》、《在医院中》、《我在霞村的时候》16.三十年代现代派诗歌的代表人物是( D )A.徐志摩、卞之琳B.穆木天、蒲风C.艾青、臧克家D.戴望舒、何其芳17.《围城》批判知识分子灰色与病态人生的最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是( A )?A.方鸿渐B.苏文纨C.唐晓芙D.李梅亭18.将中国古典小说智慧与现代生存体验结合起来,描写都市男女的女作家是( B )A.苏青B.张爱玲C.冯沅君D.庐隐19.张恨水创作于四十年代的社会讽刺小说是(A )A.《八十一梦》B.《金粉世家》C.《春明外史》D.《啼笑因缘》20. 鲁迅评价为“力透纸背”地描写了“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的小说是( A )A.萧红的《生死场》B.萧军的《八月的乡村》C.吴组缃的《一千八百担》D.叶紫的《星》21.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是( B )A.陈独秀的《敬告青年》B.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C.李大钊的《什么是文学》D.周作人的《人的文学》22.《女神》出版于( D )A.1919年B.1922年C.1923年D.1921年23.冯至参加过的文学社团是( D )A.弥洒社B.莽原社C.未名社D.沉钟社24.长篇小说《淘金记》、《困兽记》、《还乡记》的作者是( B )A.张天翼B.沙汀C.艾芜D.丁玲25.中国诗歌会是一个( B )A.以抗战为目标的现实主义诗歌团休B.以大众化为目标的现实主义诗歌团体C.以平民化为目标的浪漫主义诗歌团体D.以诗美为目标的现代主义诗歌团体26.1936年左翼文学界发生了两个口号的论争,两个口号指的是(B )A.抗战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文学B.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C.国防文学和抗日战争的大众文学D.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文学27.抗战初期成立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是一个( A )A.全国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B.全国进步文艺家的组织C.全国革命文艺家的组织D.全国作家的群众性组织28.抗战初期,提出“与抗战无关的材料,只要真实流畅,也是好的”,引发文学与抗战关系论争的是( B )A.沈从文B.梁实秋C.朱光潜D.萧乾29.似匕首投枪、能以一击致敌于死命,具有这种风格的杂文作家是( C )?A.茅盾B.周作人C.鲁迅D.朱自清30.贯穿《朝花夕拾》全书的人物形象是( C )A.范爱农B.藤野先生C.作者“我”D.长妈妈36.李金发实验象征主义创作方法的诗集是( C )A.《尝试集》B.《红烛》C.《微雨》D.《昨日之歌》37.在《蚀》三部曲中,曾经怀有教育救国思想的人物是( C )A.静女士B.方罗兰C.张曼青D.王仲昭38.符合虎妞性格的某一方面的正确表述是( B )A.愚昧无知B.粗俗刁泼、善玩心计C.固执凶悍D.自信、自尊39.《家》的情节主线是( C )A.觉慧与父辈(克字辈)的冲突B.觉新对高老太爷的妥协C.觉慧、觉新、觉民等年青人的命运与封建大家庭的矛盾D.觉慧与冯乐山的斗争40.曾树生这个人物出自于( C )A.《雾》B.《第四病室》C.《寒夜》D.《憩园》41.曹禺剧作《日出》的时代背景是( B )A.“五四”前后B.30年代初期C.抗战时期D.大革命时期42.1936年,被称为“在中国的报告文学上开创了新的记录”的作品是(A )?A.夏衍《包身工》B.宋之的《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C.丘东平《第七连》D.范长江《塞上行》43.1930年初,殷夫将他1929年以前的诗作65首编为诗集,题名为( B )?A.《放脚时代的足印》B.《孩儿塔》C.《血字》D.《我们的诗》44.沙汀创作的长篇小说是( A )A.《淘金记》B.《故乡》C.《春明外史》D.《围城》45.鲁迅断言“不容于满洲帝国,但我看也因此当然不容于中华民国”的小说是( A )A.萧军《八月的乡村》B.萧红《生死场》C.叶紫《丰收》D.吴组缃《鸭嘴崂》46.戴望舒将其1934—1945年间显示诗风变化的25首诗结集,题名为( C )?A.《我的记忆》B.《望舒草》C.《灾难的岁月》D.《旧锦囊》47.沈从文创作的中篇小说是( C )A.《丈夫》B.《长河》C.《边城》D.《湘西》48.小说集《传奇》的作者是( D )A.庐隐B.丁玲C.苏青D.张爱玲49.《种谷记》的作者是( B )A.欧阳山B.柳青C.孔厥、袁静D.马烽、西戎50.《漳河水》中克服了好逸恶劳等缺点的妇女是( C )A.荷荷B.苓苓C.紫金英D.荷荷与苓苓多项选择题复习1.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提出文学改良“八事”,其中有(ABCDE )?A.须言之有物B.不摹仿古人C.不讲对仗D.不用典E.不避俗字俗句2.新文学早期写苏俄见闻的报告文学集有(BD )A.《包身工》B.《赤都心史》C.《白种人—上帝的骄子》D.《饿乡纪程》E.《执政府大屠杀记》3.曹禺写于抗战时期的剧作有(CDE )A.《日出》B.《原野》C.《北京人》D.《家》E.《蜕变》4.新月派的代表诗人徐志摩的诗集有(ABCD)A.《志摩的诗》B.《翡冷翠的一夜》C.《猛虎集》D.《云游集》E.《再别康桥》5.洪深的“农村三部曲”有(ACD )A.《五奎桥》B.《赵阎王》C.《香稻米》D.《青龙潭》E.《少奶奶的扇子》6.五四文学革命初期的倡导者是(ACD )A.胡适B.沈雁冰C.陈独秀D.周作人E.郭沫若7.下列都属于老舍作品中的人物有(AC )A.虎妞、小福子B.愫芳、祁瑞宣C.祁老人、冠晓荷D.祥子、杜大心E.杨梦痴、祁瑞宣8.以下关于曹禺剧作《雷雨》正确的判断是(BDE )A.周朴园是买办资本家的形象B.《雷雨》中最“雷雨”式的人物是蘩漪C.《雷雨》表现了作家的爱国主义思想D.作家对蘩漪抱有同情E.《雷雨》是30年代有很大影响的一部多幕话剧9.下列属于讽刺喜剧的剧作有(ADE )A.《升官图》B.《夜上海》C.《法西斯细菌》D.《群猴》E.《捉鬼传》10.以土地革命为题材的小说有(ACD )A.《邪不压正》B.《荷花淀》C.《暴风骤雨》D.《太阳照在桑干河上》E.《高干大》名词解释复习题文学研究会被称为“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1、1921年成立于北京,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

《中国现当代文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新青年》2、“创造社”3、鸳鸯蝴蝶派4、京派作家5、七月派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50分)1.“百花时期”的文学创作2.沈从文小说的艺术特色3.周作人“人的文学”观念的时代意义4.“海派小说”的艺术成就5.“延安文学”的得失三、论述题(25分)“五七”作家群与“知青”作家群比较。

中国现当代文学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新青年》1915年9月《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第二卷起,易名为《新青年》)1917年迁京后,《新青年》集结了一批推进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的先驱人物,并且在1919年借“五四”运动的大势,将整个新文化与新文学运动推向高潮。

思想:主编陈独秀在发刊词《敬告青年》中鲜明提出“人权、平等、自由”。

大力倡导民主与科学精神,提出要从西方请进德先生和赛先生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2.“创造社”创造社则主要倾向于欧洲启蒙主义与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同时也受到了唯美主义、颓废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等文学思潮的影响。

他们主张“为艺术的艺术”,反对艺术的功利性,立场鲜明地区别于文学研究会,但它的文学实践前后曾发生过比较大的转折和变化。

前期创造社以建设新文学为已任,在美学立场上,推崇直觉、灵感和天才,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需求”和艺术个性,主张“文学是自我的表现”。

创作方法上提倡浪漫主义、表现主义,同时还吸取某些现代主义手法。

无论其诗歌或小说都更直接也更强烈地表现了“五四”的个性解放的要求,因而规模虽不及文学研究会,却在青年中引起广泛的反响。

“五卅“运动后,创造社成员在思想上大都出现了重大的转变,倡导新兴的“普罗文学”,对中国左翼文学的勃兴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鸳鸯蝴蝶派从1912年(民国元年)到1917年这五年,是所谓“鸳鸯蝴蝶—礼拜六派”文学的繁盛期。

鸳鸯蝴蝶派,指的是清末民初专写才子佳人题材的文学派别,所谓“卅六鸳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据说是他们常用的语词,故被用来命名。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练习题及答案一、判断题1. 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话剧是曹禺的《雷雨》。

()A 、正确B 、错误答案:错误2. “左联”是“五四”以来第一个革命作家的统一组织,是第一个左翼文艺运动的领导核心。

()A 、正确B 、错误答案:正确3. 郁达夫的《沉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小说集。

()A 、正确B 、错误答案:正确4. 鲁迅唯一一部描写爱情题材的小说是《伤逝》。

()A 、正确B 、错误答案:正确5. 陈二妹是郁达夫的小说《薄奠》中的主要人物。

()A 、正确B 、错误答案:错误6. 《血字》是最能代表殷夫诗风的一首红色鼓动诗。

()A 、正确B 、错误答案:错误7. 被称为“归来诗人”的是艾青,他创作了《小草在歌唱》一诗。

()A 、正确B 、错误答案:错误8. 被称为“战士诗人”的是贺敬之,他创作了诗歌《将军三部曲》。

()A 、正确B 、错误答案:错误9. 刘世吾这一形象出自王蒙的小说《青春万岁》。

()A 、正确B 、错误答案:错误10. 《雷锋之歌》的作者是郭小川。

()A 、正确B 、错误答案:错误11. 《五奎桥》、《青龙潭》、《咖啡店之一夜》的作者都是洪深。

()A 、正确B 、错误答案:错误12. 1917年胡适在《文学革命论》中提出了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

()A 、正确B 、错误答案:错误13. 现代诗坛上最早出现的新诗个人专集是胡适的《尝试集》。

()A 、正确B 、错误答案:正确14. 第一次全国文代会于1949年7月2日至19日召开。

()A 、正确B 、错误答案:正确15. 杜鹏程的《保卫延安》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次成功刻画彭德怀形象的长篇小说。

()A 、正确B 、错误答案:正确16. 《黑骏马》的作者是张承志。

()A 、正确B 、错误答案:正确17. 闻一多关于诗歌“三美”的主张包括:“建筑的美、音乐的美、绘画的美”。

()A 、正确B 、错误答案:正确二、填空题1. 陈白尘把他的讽刺喜剧()称为“怒书”。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2028-2029期末试题及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2028-2029期末试题及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2028-2029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l分,共20分)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1917年1月和2月,《新青年》分别发表了的《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标志着文学革命的开始,同时也宣告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

2.被鲁迅称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

3.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革命小说是蒋光慈(赤)的《》。

4.《寒夜》是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的后期代表作。

5.萧红的《生死场》、萧军的《八月的乡村》和叶紫的《丰收》一起,由作序并编为《奴隶丛书》。

6.鲁迅唯一的一篇以青年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是《》。

7.1921年成立于日本东京的,是五四时期最具创新精神的文学社团。

8.在《》中,静女士投身革命后,爱上了北伐军一个温雅的连长强唯力。

9.在《》中,当奉行“破缸哲学”的祁老太爷被逼到“想做奴隶而不得”的绝境时,也终于勇敢地起来捍卫人的尊严,民族的尊严。

10.在《雷雨》中,最有争议的两个人物是周朴园和。

11.《日出》共分四幕,其时间分别是、黄昏、午夜和凌晨。

12.的代表作主要有长篇小说《莫须有先生传》和《桥》等。

13.《论张爱玲的小说》的作者“迅雨”,就是著名法国文学翻译家。

14.在《现代》杂志说:“《现代》中的诗是诗,而且是纯然的现代的诗。

它们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的现代情绪,用现代的词藻排列成的现代的诗形”。

15.以徐志摩、闻一多为代表的新月派诗人的格律化运动,以“、音乐美、图画美”为审美标准,探索新格律诗的写作。

16.从著名美文《笑》这一篇开始,就一直都在写作“美”和“爱”,尤其是那些关于母爱的篇章。

17.有不少学者认为,的《欧游杂记》、《伦敦杂记》等30年代以后的散文更加成熟,但一般读者可能更爱他早期的抒情散文。

18.五四作家都有自己的“彷徨”期,也在他的“彷徨”期,找到了“自己的园地”,写下了《苦雨》、《苍蝇》、《故乡的野菜》等散文。

19.的名篇《给亡妇》叙述的是日常琐事,情感也没有大起大伏,但生离死别却因之更成为清醒的哀恸。

《中国现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中国现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40分)1. 以下哪部作品是《红楼梦》的作者所著?- A. 《西游记》- B. 《水浒传》- C. 《儿女英雄传》- D. 《红楼梦》答案:D2. 以下哪位作家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代表人物?- A. 鲁迅- B. 孟樸- C. 杨绛- D. 老舍答案:A3. 以下哪部作品是《许渊冲自传的故事》的作者所著?- A. 《骆驼祥子》- B. 《国境以南,太阳以西》- C. 《边城》- D. 《许渊冲自传的故事》答案:D4. 以下哪位作家是中国女性文学的代表人物?- A. 王安忆- B. 余华- C. 高晓松- D.答案:A5. 以下哪部作品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文学名著?- A. 《卧底苏联》- B. 《狼图腾》- C. 《活着》- D. 《白鹿原》答案:D二、简答题(60分)1. 简要介绍鲁迅的生平和他的主要作品。

答案:鲁迅(1881年-1936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作品以犀利的批判和讽刺风格着称,对当时社会和人性的现实问题发出了强烈的声音。

他的主要作品包括《狂人日记》、《呐喊》、《彷徨》等,这些作品展现了他对封建制度、旧文化等的批判和关注。

2. 简述巴金的创作特点和他的代表作品。

答案:巴金(1904年-2005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之一。

他的创作特点包括深入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注重社会真实性以及对人性的思考和揭示。

他的代表作品有《家》、《春》、《秋》等,这些作品既表现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挣扎,也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希望。

3. 是中国女性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请简要介绍她的生平和代表作品。

答案:(1958年-)是中国女性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

她的作品揭示了女性在现代社会中的角色和问题,并以细腻的笔触和深入的洞察展现了生活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她的代表作品有《红字》、《云在青天上》、《殷海雪》等,这些作品引人深思,触动了读者对女性命运和社会现象的思考。

南京大学2020—2021学年第1学期《中国文学史》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南京大学2020—2021学年第1学期《中国文学史》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南京大学2020-2021学年第1学期《中国文学史》考试试卷(A卷)考试范围:《中国文学史》;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院/系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一、名词解释(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1.《古诗十九首》2.《升官图》3.《昭明文选》4.王孟诗派二、填空题(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1.“谴责小说”的概念不见于“小说界革命”中,而是________1920年治小说史时的新创。

2.(),漫卷诗书喜欲狂。

3.自去自来堂上燕,___________。

4.宋初宗唐三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明代“前七子”派的文学主张是:“________”。

三、简答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1.《牡丹亭》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其中《闺塾》一出写的是什么?2.简述韩、柳古文思想之异同。

四、论述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1.试析无政府主义思潮对巴金创作的影响。

2.姜夔清雅词派。

南京大学2020-2021学年第1学期《中国文学史》考试试卷(A卷)【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1.《古诗十九首》,组诗名,最早见于《文选》,为南朝梁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编者把这些亡佚诗名的五言诗汇集起来,冠以此名,列在“杂诗”类之首,后世遂作为组诗看待。

一般认为《古诗十九首》并不是一时一人之作,其所产生的年代应当在东汉顺帝末到献帝前。

《古诗十九首》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在五言诗的发展上有重要地位,在中国诗史上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它的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为后人师法,几至形成模式。

它的艺术风格也影响到后世诗歌的创作与批评。

2.抗战胜利后创作的《升官图》(1945年写的三幕讽刺喜剧)是陈白尘讽刺喜剧的主要代表作。

剧作通过两个流氓强盗的梦境,展开了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官场现形记”,最后让历史的真正主人——觉醒了的人民群众登场,当众表演了“历史的审判”。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期末复习考试及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期末复习考试及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期末复习考试及答案第一部分:鲁迅专题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鲁迅唯一的一篇以青年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是《-伤逝-》。

2、吕纬甫和魏连殳分别是鲁迅小说《-在酒楼上-》和《孤独者》中的主人公。

3、据孙伏园回忆,刘半农曾赠送鲁迅一幅联语:“托尼学说,魏晋文章”。

其中,“托”指托尔斯泰,“尼”指--尼采-。

4、鲁迅最后一篇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小说是以爱姑为主人公的《--离婚---》。

5、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曾以《-旧事重提---》为题在《莽原》杂志上发表。

6、《狂人日记》发表于--1918---年5月的《新青年》第4卷第5号。

7、四铭是鲁迅小说《--肥皂--》中的主人公。

8、从1918年到1925年,七年间鲁迅共计创作了25篇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小说,后结集为《呐喊》和《-彷徨-》。

二、单项选择题1、鲁迅的第一部杂文集是(D)。

A、《呐喊》B、《坟》C、《野草》D、《热风》2、鲁迅最早发表的一组散文诗是(B)。

A、《野草》B、《自言自语》C、《过客》D、《朝花夕拾》3、欺负阿Q的人不少,而阿Q真正敢动手欺负的只有弱小的女子(B)。

A、赵司晨的妹子B、小尼姑C、邹七嫂的女儿D、吴妈4、10、《肥皂》中,四铭向儿子学程讨教的“恶毒妇”的意思是(D)。

A、很凶的女人B、老悍妇C、恶毒的女人D、老傻瓜5、“五四”时期读者的审美要求是多层次的,作家的风格也是多种多样的,如鲁迅的深刻冷峻,郭沫若的暴躁凌厉,冰心的天真纯情,而以伤感愤激著称的小说家,除郁达夫之外,还有(B)。

A、废名B、庐隐C、芦焚D、苏青三、多项选择题1、鲁迅既是现代杂文之父,又开创了现代散文“独语风”和“闲话风”两个创作潮流和传统。

在鲁迅的前期创作中,他的杂文集主要有(BC)A、用象征手法表达自己感情和对人生进行哲理思考的《野草》B、包括27篇“随感录”在内的风格热烈的《热风》C、收有早期在日本写作的长篇论文的思想深刻的《坟》D、主要继承了中国传统散文特点又包蕴着中年人思考的《朝花夕拾》2、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ABD)。

(完整word版)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试题

(完整word版)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试题

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试题98年一、简答题(60分)1、周作人在五四文学革命中的贡献。

2、张爱玲小说的历史意义。

3、丁玲的哪些作品最能体现”五四"女性特征?为什么?4、从《暴风骤雨》到《三里湾》、《创业史》,再到《金光大道》,其主题的共同特征是什么?二、论述题(40分,任选两题)1、论20年代的"自我小说”("私小说")创作的主要内容、特征以及历史评价。

2、论80年代中期刘再复提出的”文学主体性"问题。

3、论田汉早期浪漫主义剧作的艺术特色。

99年一、简答题1、”语丝的文体"的主要特征.2、”自由人"、"第三种人"的文艺观及你对它们的看法。

3、路翎《财主底儿女们》的艺术特色。

4、曹禺话剧的艺术成就。

5、艾青的代表作及其艺术特色。

二、论述题2、简述五十年代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运动,你对这一运动是如何认识的?3、张天翼的讽刺艺术与钱钟书的讽刺艺术比较.4、论"孤岛文学"中的戏剧创作。

2000年一、简答题1、从《地球,我的母亲》(郭沫若)和《死水》(闻一多)看新诗在第一个十年的发展。

2、梁实秋的文艺思想以及你对这一文艺思想的评判。

3、《寒夜》的艺术特点及其在巴金创作史上的地位。

4、田汉历史剧创作的成就及其在当代文学史中的意义。

二、论述题1、”五四”时期周作人提出的"美文”理想,在当时以及后来散文创作中是否实现了,以具体的作家作品分析论述之。

2、以具体作家作品为例,分析胡风文艺思想对"七月派”作家的影响。

3、比较张爱玲和王安忆的小说创作。

4、从社会、历史的和美学的角度,对”革命样板戏”进行分析的评判。

武汉大学2000年现当代考题一,名词解释(20)2,《中国新诗》3,肖也牧的创作倾向4,轰动效应二,简答题(20)1,左翼小说的主要特征.2,“朦胧诗"给当代诗歌带来的革新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期末考试试卷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新青年》2、“创造社”3、鸳鸯蝴蝶派4、京派作家5、七月派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50分)1.“新月派”诗歌的创作特色2.沈从文小说的艺术特色3.周作人“人的文学”观念的时代意义4.“海派小说”的艺术成就5.“延安文学”的得失三、论述题(25分)鲁迅作品中的“国民性”思想。

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期末试卷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新青年》1915年9月《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第二卷起,易名为《新青年》)1917年迁京后,《新青年》集结了一批推进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的先驱人物,并且在1919年借“五四”运动的大势,将整个新文化与新文学运动推向高潮。

思想:主编陈独秀在发刊词《敬告青年》中鲜明提出“人权、平等、自由”。

大力倡导民主与科学精神,提出要从西方请进德先生和赛先生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1917年初,陈独秀被聘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新青年》编辑部随后迁京,并从1918年1月号起改为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刘半农、沈尹默、钱玄同等轮流编辑,周作人、鲁迅也给该刊撰稿,实际上就形成了反封建的思想文化战线。

由于当时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新旧思潮在北大讲坛竞争的结果,大大促进了“新思想,新学术”的发展,新文化运动也就借北大的学术自由空气而推波助澜,并终于导致了1919年的五四运动。

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

二月号《新青年》上,陈独秀发表了措辞强烈的《文学革命论》,表明更坚定的文学革命立场。

胡适、陈独秀的“文学革命”主张提出后,得到钱玄同、刘半农等人的响应。

钱玄同是语言文字学家,他在致《新青年》的信中,从语言文字进化角度说明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势在必行,指斥拟古的骈文和散文为“选学妖孽,桐城谬种”,态度甚为激烈。

刘半农则发表《我之文学改良观》,提出改革韵文、散文、使用标点符号等许多建设性意见。

2.“创造社”创造社则主要倾向于欧洲启蒙主义与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同时也受到了唯美主义、颓废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等文学思潮的影响。

这个社团1921年6月在日本东京正式成立,最初的成员都是当时的留日学生,以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为核心,包括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王独清、穆木天等,他们先后在上海创办有《创造季刊》、《创造月报》《创造日》《洪水》等十余种月刊。

他们主张“为艺术的艺术”,反对艺术的功利性,立场鲜明地区别于文学研究会,但它的文学实践前后曾发生过比较大的转折和变化。

前期创造社以建设新文学为已任,在美学立场上,推崇直觉、灵感和天才,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需求”和艺术个性,主张“文学是自我的表现”。

郭沫若的诗歌、郁达夫的小说,以及田汉的戏剧,都典型地代表了创造社这种思想倾向和艺术风格。

(精神上的孤独、愤懑和反抗;表现上的主观、抒情。

)创作方法上提倡浪漫主义、表现主义,同时还吸取某些现代主义手法。

无论其诗歌或小说都更直接也更强烈地表现了“五四”的个性解放的要求,因而规模虽不及文学研究会,却在青年中引起广泛的反响。

“五卅“运动后,创造社成员在思想上大都出现了重大的转变,倡导新兴的“普罗文学”,对中国左翼文学的勃兴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鸳鸯蝴蝶派从1912年(民国元年)到1917年这五年,是所谓“鸳鸯蝴蝶—礼拜六派”文学的繁盛期。

鸳鸯蝴蝶派,指的是清末民初专写才子佳人题材的文学派别,所谓“卅六鸳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据说是他们常用的语词,故被用来命名。

4.京派作家以北京等北方城市为中心的京派是一批学者型的文人,也即非职业化的作家。

他们一面陶醉于传统文化的精美自由博大,又置身于自由、散漫、稳定的校园文化氛围之中,天然地追求文学的独立与自由,既反对从属于政治,也反对文学的商业化。

而左翼作家则自觉以现代大工业产业工人代言人的身份,对封建的传统农业文明与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以及西方殖民主义同时展开批判,要求文学更自觉地成为以夺取政权为中心的无产阶级斗争的工具。

5.七月派七月诗派是在艾青的影响下,以理论家兼诗人胡风为中心,以《七月》及后来的《希望》、《诗垦地》、《诗创作》、《泥土》、《呼吸》等杂志为基本阵地而形成的青年诗人群。

其主要代表有鲁藜、绿原、冀访、阿垅、曾卓、芦甸、孙钿、方然、牛汉等。

提倡革命的现实主义与自由诗体是他们的主要旗帜,其诗歌作品大都收集在胡风主编的《七月诗丛》(第一集十二册,第二集六册、《七月新丛》与《七月文丛》的诗集(约十八九册)中。

1981年又编辑出版了《白色花》,收入七月诗派20位诗人的作品(包括1980年以前的诗作)。

七月诗派是自觉地以30年代新月派、现代派历史对立物的姿态出现于40年代诗坛的,他们的创作表明诗是民族反抗的最强音。

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50分)1.“新月派”诗歌的创作特色在内容上,前期积极上进,抨击黑暗现实、同情下层人民,抒发爱国热情,表达对自由、理想、个性解放的追求。

例:闻一多,《死水》《春光》大自然的绚丽,徐志摩《大帅》《人变兽》揭露军阀的残忍/《梅雪争春》纪念“三·一八”,贯穿了“爱祖国、反封建、讲人道”的精神;《先生!先生!》《太平景象》同情下层苦难,对社会不满。

情诗《雪花的快乐》《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于赓虞《不要闪开你明媚的双眼》。

后期,多数新月诗人陷于空虚颓丧,表达对生命的厌倦和幻灭的悲哀,具有浓厚的幻灭色彩。

以徐为代表,他们追求个性绝对自由,在政治上向往资民主共和国,但军阀混战已国家多灾多难,军阀统治令人不满,对工农革命又深怀恐惧,所以感到理想破灭。

个人也历经波折。

例:陈梦家《葬歌》《自己的歌》徐《再别康桥》《我不知道风是从那一个方向吹》孙大雨《决绝》朱汀《葬我》《有一座坟墓》但卞之琳多写北京下层平民生活,《酸梅汤》《路过居》《几个人》2、在艺术上,他们成功地实践了“三美”主张(1)建筑美在诗节上,有双行一节的,也有三至五六行为一节的,有“豆腐干体”的方块型,也有万里长城的长列型,还有十四行的“商体”。

闻《你指着太阳起誓》孙《决绝》除《云游》(在诗行字句方面,有跨行的,也有字数相等或参差不齐的)(2)绘画美闻,《你看》“你看太阳象眠后的春蚕一样,月吐不尽黄丝似的光芒”《春光》“春光从一张张的绿叶上爬过”《春日》“芭蕉的绿舌头舐着玻璃窗”《口供》“鸦背驮着夕阳,/黄昏里织满了蝙蝠的翅膀”(3)音乐美初期,从胡适、刘丰农到陆志韦都在积极探索新诗的韵律,但多从押韵着眼,新月诗派不局限于押韵,不包含音节、平仄、格式等。

饶孟侃颇注重音节的和谐、讲究平仄。

朱汀吸取西诗音律的长处,又继承古代词曲风格,同志从民间说唱文学中吸取养分,三者融合,不少诗是可以读,可以唱的,如《采莲曲》全篇采用舒缓、平和的平声字,增加柔和音调,并采用先重后轻的音韵,表现小船在水中上下飘荡的情景,还在每节前四行插入“呀”安,造成句的停顿,音调拉长,适于吟唱。

曾被配谱流传过。

韵式变化多样:随韵(AAAA)交韵(ABAB)抢韵(ABBA)双送韵(AABB)偶韵(ABCB、×A×A)连环韵如:《再别康桥》他们的探索也有形式主义的倾向,尤其是后期,为了追求形式往往不惜阉割内容,已意识到形式主义的弊病,纷纷遵守严谨格律到逐渐迈向自由诗实验。

陈梦家、方玮德、林徽因。

2.沈从文小说的艺术特色他是“京派”小说的领衔者,其创作主要表现人性之“常”,他疏于政治而亲人性,即他主要不是从政治的角度,而是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去审视和剖析人生。

高扬着“道德”意识去抨击现代异化的人性,讴歌古朴美好的人性。

这就构成了沈从文小说创作的主题。

艺术风格:恬淡优美。

3.周作人“人的文学”观念的时代意义周作人最突出的贡献,是以“人的文学”来概括新文学的内容,标示新文学区别于旧文学的本质特征。

“人的文学”成为“五四”时期文学的一个中心概念。

在1918年底发表的《人的文学》这篇著名的文章中,周作人要求新文学必须以人道主义为本,观察、研究、分析社会“人生诸问题”,尤其是底层人们的“非人的生活”;作家必须以认真严肃的、而并非游戏的态度,去描写“非人的生活”,对改造社会持积极的态度,而且,还要展示“理想的生活”。

在周作人这里,新文学所本的人道主义具体指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只有作家自己觉悟了,“占得人的位置”,才能“讲人道,做人类”。

周作人将新文学的本质界定为“重新发现‘人’的一种手段,根据目标在助成人性健全发展。

1919年初,周作人又提出“平民文学”的概念(注:周作人:《平民文学》,《每周评论》1919年第5期。

),实际上是“人的文学”的具体化。

周作人将封建传统的旧文学概括为“贵族的文学”,认为“平民的文学”恰是反其道而行之的。

其两者间的区别并非说“这种文学是专做给贵族或平民看,专讲贵族或平民的生活,或是贵族或平民自己做的”,而主要是指“文学的精神区别,指它的普遍与否,真挚与否”。

周作人指出平民文学应以通俗的白话语体描写人民大众生活的真实情状,贵实地反映“世间普通男女的悲欢成败”,描写大多数人的“真挚的思想与事实”。

周作人所提倡的“人的文学”或“平民文学”,是以人道主义为本的“为人生的文学”,强调文学是人性的,是人类的,也是个人的。

这些主张虽然有些抽象,但恰与“五四”时期个性解放的热潮相合,所以有相当的代表性,对文学革命的推进起到很大的作用。

4.“海派小说”的艺术成就有“现代质”的海派小说是由从新文学体而向市民读者倾斜的作家来写的。

初期的海派小说,有下列特点:第一,是新文学的世俗化和商业化。

第二,过渡性地描写都市。

第三,首次提出“都市男女”这一海派常写常新的主题。

第四,重视小说形式的创新。

张资平的海派性爱小说,是将创造社本来就有的青年苦闷源于经济和性的双重压抑的主题用滥,彻底地媚俗化。

张资平反射出海派地驳杂,使新文学堕落和让商业文学获得某种新文学性同时并存,显示了海派地一条基本线索。

叶灵凤是由感伤地恋情小说作为他的创作起点的。

叶灵凤是中国心理分析小说最早的推行者之一。

初期性爱小说突破了旧的言情体,给爱情小说增加了世纪末的颓废色彩,由唯美派接近世界文学的现代潮,从而为新感觉派写“性”提供了借鉴.5.“延安文学”的得失延安文学发展至后期,虽然在意识形态本性上呈现了一种日趋单一的状态,形成了一种党的文学观念和党的文学形态,但是,前后期之间发展与嬗变的历程是非常复杂的,党的文学观念在话语实践层面上表现出来的东西也是非常复杂的。

因此,在我看来,延安文学史具有非常复杂的一面。

新的延安文学研究应该以之作为起点,直面与重写延安文学历史的复杂性。

比如,延安文学在其资源的取舍和重新整合上显现了它的复杂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