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新人教版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加强提升练:3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可遗传变异DNA复制的关系

合集下载

2022高三新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第一部分 第六章 第三节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综合

2022高三新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第一部分  第六章  第三节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综合

子细胞数目
4个
2个
子细胞类型
生殖细胞(精细胞、卵细胞)、极体
体细胞
相关的生理过程
生殖
生长、发育
二、减数第一次分裂(下称减Ⅰ)、减数第二次分裂(下称减Ⅱ)与有丝分裂特
征比较
比较项目
染色体数目
染色体行为
DNA 数目
前、中期相同,后期不 不同(减Ⅰ有同源染色体 减Ⅰ和有丝
同(后期有丝分裂加 的联会、分离;有丝分
【答案】 D
1.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相比较,减数分裂所特有的是( D )
A.DNA 分子的复制
B.着丝点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裂
C.染色质形成染色体
D.出现四分体
2.蛙的受精卵发育成原肠胚的过程中,下列行为在细胞内不能发生的是
A.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B.DNA 的半保留复制
(C)
C.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
(1)有丝分裂后期时染色体数目加倍,同源染色体由 n 对(2n 条)加倍成为 _____2_n_对__(_4_n_条__)_____,子细胞中同源染色体仍为____n_______对。
(2)减Ⅰ末期___同__源__染__色__体____分开,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次级性母细 胞及生殖细胞或极体中___不__含______同源染色体。
2.根据染色体组数的变化曲线模型图分析:
(1)有丝分裂后期因着丝点分裂,染色体组数_加__倍__(_2_→__4_)_;末期因染色体 平均分配到子细胞,染色体组数_恢__复__(_4_→__2_)_。
(2)减Ⅰ末期因_同__源__染__色__体__分开,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染色体组数减半 (2→1) ; 减 Ⅱ 后 期 因 着 丝 点 分 裂 , 染 色 体 数 暂 时 加 倍 , 染 色 体 组 数 变 化 是 ___1_→__2_____。

2021届人教版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考点集训: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2021届人教版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考点集训: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2021届人教版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考点集训——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1. 家蚕是二倍体生物,含56条染色体,ZZ 为雄性,ZW 为雌性。

幼蚕体色中的有斑纹和无斑纹性状分别由Ⅱ号染色体上的A 和a 基因控制。

雄蚕由于吐丝多,丝的质量好,更受蚕农青睐,但在幼蚕阶段,雌雄个体不易区分。

于是,科学家采用下图所示的方法培育出了“限性斑纹雌蚕”来解决这个问题。

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要研究家蚕的基因组,只需要测定家蚕一个染色体组上的基因B.图示变异家蚕的“变异类型”属于基因重组C.在生产中,可利用限性斑纹雌蚕和无斑纹雄蚕培育出可根据体色辨别幼蚕性别的后代D.由变异家蚕培育出限性斑纹雌蚕所采用的育种方法是诱变育种【解析】要研究家蚕的基因组,需测定27条常染色体+Z 染色体+W 染色体;图示常染色体上携带A 基因的片段转移到W 染色体上的现象,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易位);利用限性斑纹雌蚕和无斑纹雄蚕培育后代,可以在幼虫阶段根据体色淘汰雌蚕、保留雄蚕,从而满足生产需求;由变异家蚕培育限性斑纹雌蚕所采用的育种方法为杂交育种。

【答案】C2. 下图为某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细胞中含有2条性染色体),由图可以判断出( )。

A.该细胞发生过染色体结构变异B.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为体细胞C.该动物一定含有基因A 和基因DD.该细胞一定发生了交叉互换【解析】该细胞正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不会是体细胞。

着丝点分裂所形成的两条染色体中,存在基因B 与b 的差异,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或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答案】C3.下图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甲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的三个细胞乙、丙、丁。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乙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不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B.乙细胞的子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丙细胞连续分裂后的子细胞含有1个染色体组C.丙细胞正在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丁细胞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导致的异常联会D.一个丙细胞能产生四种基因型不同的精子,丁细胞能产生两种基因型的精子【解析】乙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不发生基因重组,A错误。

高考生物加强提升课(3)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可遗传变异、DNA复制的关系高效作业知能提升新人教版

高考生物加强提升课(3)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可遗传变异、DNA复制的关系高效作业知能提升新人教版

加强提升课(3)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可遗传变异、DNA复制的关系1.(2020·江西南昌一模)一般情况下,下列关于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结论,正确的是 ( )A.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均通过DNA复制形成两套完全相同的核基因B.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发生一次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消失C.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行为相同,染色体数目变化不相同D.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相同,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各不相同解析:选A。

基于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特点,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均通过DNA复制形成两套完全相同的核基因,A正确;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两条子染色体,B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存在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行为,而有丝分裂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行为,C错误;减数分裂过程中,若不考虑突变和交叉互换,则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或卵)母细胞的两个细胞的基因型相同,D错误。

2.(2020·山东青岛期初调研)下图为某动物睾丸中不同细胞的分裂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为②④B.①②③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C.③细胞的子细胞称为初级精母细胞D.④中可能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解析:选C。

图中①③分别为有丝分裂后期和中期细胞,②④分别为减Ⅰ中期和减Ⅱ后期细胞,A正确;图中①②③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④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B正确;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不能是初级精母细胞,C错误;若发生过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则减Ⅱ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两条染色体的过程中可能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D正确。

3.某哺乳动物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产生了染色体数目全部不正常的配子,最可能的原因是( )A.该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发生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B.该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换相应的片段;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C.该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时,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正常,另一个分裂不正常D.该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有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一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答案:A4. (2020·福建福州高三期末)右图是某个精原细胞(基因型为AaBb)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一个细胞(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细胞名称是初级精母细胞B.该细胞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C.该细胞形成的精子有两种基因型D.该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有两种基因型解析:选C。

新高考202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第4单元微专题三减数分裂与可遗传变异的关系新人教版

新高考202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第4单元微专题三减数分裂与可遗传变异的关系新人教版

微专题三减数分裂与可遗传变异的关系一、减数分裂与基因突变通常,此时可导致一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上含有等位基因,这种突变能通过配子传递给下一代。

二、减数分裂与基因重组1.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在减数分裂Ⅰ后期,可因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而出现基因重组如A与B或A与b组合。

2.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导致基因重组。

例如原本A与B组合、a与b组合,经重组可导致A与b组合、a与B组合。

(1)细胞内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互换后一定会造成姐妹染色单体上存在等位基因( ×)(2)对于杂合子来说,相应基因发生互换后,会造成两条染色体上含有等位基因( √)三、减数分裂与染色体变异的有关分析1.减数分裂异常导致配子种类变化的规律(1)如果减数分裂Ⅰ异常,则所形成的配子全部不正常。

如图所示:从基因型的角度分析:若减数分裂Ⅰ异常,则染色体数目增多的细胞内会存在等位或相同基因。

(2)如果减数分裂Ⅱ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异常,则所形成的配子有的正常,有的不正常。

如图所示:从基因型的角度分析:若减数分裂Ⅱ异常,则染色体数目增多的细胞内会存在相同基因。

2.XXY与XYY异常个体的成因分析(1)X B X b×X B Y→形成X b X b Y的原因可能为:次级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Ⅱ后期时含有b的X染色体着丝粒分裂形成的两条X染色体进入同一子细胞,最终产生了含有X b X b的卵细胞。

(2)X B X b×X B Y→形成X B X B Y的原因可能为:①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Ⅰ后期时,X、Y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最终产生了含有X B Y的精细胞,最终与X B的卵细胞结合。

②次级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Ⅱ后期时,含有B的X染色体着丝粒分裂形成的两条X染色体未移向细胞两极,最终产生了含有X B X B的卵细胞。

(3)X B X b×X B Y→形成X B YY的原因可能为:次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Ⅱ后期时,Y染色体着丝粒分裂形成的两条Y染色体未移向细胞两极,最终产生了含有YY的精细胞,最终与X B的卵细胞结合。

2021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知识点增分训练:遗传与进化综合训练

2021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知识点增分训练:遗传与进化综合训练

遗传与进化综合训练一、选择题1.如图为某动物精原细胞(染色体数为2n,核DNA数目为2a)分裂的示意图,图中标明了部分染色体上的基因,①③细胞处于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向两极移动的时期。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核DNA数目为4nB.③中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核DNA数目为2aC.正常情况下,基因A与a、B与b分离发生在细胞①和②中D.与图中精细胞同时产生的另外3个精细胞的基因型是aB、ab、AB2.某种疾病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

科研人员对某女性患者的家系成员进行了调查,其父亲、母亲、外祖父、祖父均为患者,祖母、外祖母、舅舅、姑姑均正常,其父母再生一个弟弟也正常。

下列有关推断错误的是()A.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上显性遗传病B.该家系成员中男性患者都只携带一个致病基因C.该女性患者只携带一个致病基因的概率为2/3D.该单基因遗传病人群中的发病率高达50%3.赫尔希和蔡斯精妙的实验设计思路使得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更具有说服力,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选择了化学组成和结构简单的T2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B.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区分DNA和蛋白质分子C.被标记的T2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后,需长时间保温培养D.对离心后试管中的上清液和沉淀物进行放射性检测4.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自然状态下突变是不定向的,人为诱变下可以是定向的B.四分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C.基因重组能产生新的基因型,而基因突变不可以D.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均可使某染色体上出现不曾有过的基因。

5.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共有的特点是()A.只能在完整的细胞中进行B.可发生于任一生物体内C.需要模板、原料和能量D.主要在细胞核或拟核中进行6.下列关于哺乳动物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不考虑变异),错误的是()A.两种分裂方式都进行DNA分子的复制B.两种分裂方式都进行同源染色体联会C.两种分裂方式姐妹染色单体都要分离D.两种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都有性染色体7.下图甲为某动物的一个细胞中两条染色体及其上的基因分布图,图乙为其子细胞的染色体和基因分布图。

2021高考生物冲刺:《细胞分裂与遗传变异的关系》附历年高考真题及解析

2021高考生物冲刺:《细胞分裂与遗传变异的关系》附历年高考真题及解析

高考生物总复习:细胞分裂与遗传变异的关系【考纲要求】1.理解细胞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过程2.掌握可遗传变异的类型,理解其发生时期3.理解细胞分裂与遗传的关系4.重点掌握细胞分裂与变异的关系【考点梳理】要点一、可遗传变异的类型可遗传变异指的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

1.基因重组(1)概念:通常是指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2)产生原因:①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结果:产生多种类型的配子。

如上图:由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产生了4种配子。

②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发生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时期)结果:在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基础上,使配子更具有多样性。

产生配子要点诠释:我们一般讲的基因重组的原因就是上面阐述的两个,需要注意的是基因工程即转基因技术的原理也是基因重组,它是不同种生物间基因的重新组合。

2.基因突变(1)基因突变的概念: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2)结果:产生等位基因(3)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物理因素:各种射线、紫外线等化学因素:亚硝酸盐、秋水仙素等生物因素:各种病毒和某些细菌(4)发生时期:最易发生基因突变的时间为DNA复制时DNA复制过程是外界诱变因素起作用的有利时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间期进行DNA复制时均可发生基因突变。

3.染色体变异(畸变)(1)染色体结构变异类型:缺失某片段(缺失)增加某片段(重复)倒位易位注意:易位是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部分片段,属染色体结构变异,而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体间的交叉互换则属于基因重组。

病例:猫叫综合征患者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发生时期: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时,间期染色体复制时易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

(2)染色体数目变异①非整倍体变异: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发生时期: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时病例:21三体综合征病因:减Ⅰ时同源染色体(两条21号染色体)或减Ⅱ时21号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未分离未被分到两个细胞中②整倍体变异: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的增加或减少。

2021届(人教版)生物高考第一轮单元复习单元综合练 变异与进化 word版含答案

2021届(人教版)生物高考第一轮单元复习单元综合练 变异与进化  word版含答案

2021届(人教版)生物高考第一轮单元复习单元综合练单元练点变异与进化推荐完成时间:45分钟班级:姓名:一、选择题1.普通玉米为二倍体植物,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作物,近年来采用的一种单倍体育种技术使玉米新品种选育更加高效。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育种技术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B.单倍体玉米产生的配子中无完整的染色体组C.用秋水仙素处理普通玉米幼苗得到的一定是纯合子D.该育种过程中常采用茎尖组织培养来获得单倍体植株2.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MD)是人类的一种伴X染色体连锁的隐性遗传病,该病影响肌肉的正常功能。

在六个患有此病的男孩中,亦发现其他各种不同的体征异常,他们的X染色体均存在如图所示的小片段缺失,分别以Ⅰ~Ⅵ表示患病男孩。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染色体5区域最可能含DMD基因B.除DMD外,还伴有其他体征异常的原因可能是DMD基因外周区域的染色体缺失C.X染色体小片段缺失导致基因排列顺序改变,而基因数目保持不变D.DMD在男性中发病率较高3.下图为自然界形成普通小麦的过程示意图。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甲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由于甲的体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所以甲高度不育B.甲成为丙过程中,细胞中核DNA分子数目、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组数目都发生了加倍C.若从播种到收获种子需1年时间,且所有的有性杂交都从播种开始。

理论上从一粒小麦和山羊草开始,第2年即可产生普通小麦的植株D.普通小麦体细胞中最多可含有12套遗传信息4.化学诱变剂羟胺能使胞嘧啶的氨基羟化,氨基羟化的胞嘧啶只能与腺嘌呤配对。

育种学家常用适宜浓度的羟胺溶液浸泡番茄种子以培育番茄新品种。

羟胺处理过的番茄不会出现() A.番茄种子的基因突变频率提高B.DNA序列中C-G转换成T-AC.DNA分子的嘌呤数目大于嘧啶数目D.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保持不变5.如果二倍体生物的某一对同源染色体多出一条染色体,则称之为“三体”。

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2.2.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课时提升作业(十六)(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2.2.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课时提升作业(十六)(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2.2.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课时提升作业(十六)(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一、基础全面练(共9小题,每小题5分,共45分)1.动物的卵细胞与精子形成过程中的不同点是( )①次级卵母细胞将进行普通的有丝分裂②一个卵原细胞最终只形成一个卵细胞③一个卵原细胞经染色体复制后形成一个初级卵母细胞④卵细胞不经过变形阶段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解析】选B。

卵细胞与精子的形成过程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①形成的生殖细胞数目不同: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和变形形成四个精子,而一个卵原细胞只形成一个卵细胞;②细胞质分裂方式不同:精子形成过程中细胞质均等分裂,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极体分裂除外);③精细胞成为精子必须经过变形,而卵细胞的形成不经变形阶段。

2.(xx·广元模拟)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受精卵中全部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B.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C.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D.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相同【解析】选A。

受精卵中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母方。

3.下列人体细胞中染色体数可能相同,而核DNA含量一定不同的是( )A.卵原细胞和第一极体B.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C.精原细胞和精细胞D.初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解析】选B。

人体初级卵母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46条,核内DNA是92个,次级卵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3条或46条,核DNA是46个,所以选项B正确。

4.如图是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某动物组织切片显微图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按分裂过程判断,图中标号的先后顺序为①→②→③B.该动物为雌性,②和③是次级卵母细胞C.基因A和基因a的分离发生在②细胞中D.③正常分裂结束后能产生一种基因型的细胞【解析】选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加强提升课(3)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可遗传变异、DNA 复制
的关系
1.(2020·江西南昌一模)一般情况下,下列关于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结论,正确的是 ( )
A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均通过DNA 复制形成两套完全相同的核基因
B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发生一次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消失
C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行为相同,染色体数目变化不相同
D .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相同,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各不相同 解析:选A 。

基于DNA 分子的半保留复制特点,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均通过DNA 复制形成两套完全相同的核基因,A 正确;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两条子染色体,B 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存在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行为,而有丝分裂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行为,C 错误;减数分裂过程中,若不考虑突变和交叉互换,则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或卵)母细胞的两个细胞的基因型相同,D 错误。

2.(2020·山东青岛期初调研)下图为某动物睾丸中不同细胞的分裂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为②④
B .①②③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C .③细胞的子细胞称为初级精母细胞
D .④中可能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 解析:选C 。

图中①③分别为有丝分裂后期和中期细胞,②④分别为减Ⅰ中期和减Ⅱ后期细胞,A 正确;图中①②③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④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B 正确;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不能是初级精母细胞,C 错误;若发生过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则减Ⅱ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两条染色体的过程中可能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D 正确。

3.某哺乳动物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产生了染色体数目全部不正常的配子,最可能的原因是( )
A .该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发生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
B
.该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换相应的片段;减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