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资料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下册第1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复习资料

三年级下册第1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复习资料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复习资料一.基础知识整理1.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2.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来繁殖后代,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的新的生命。

3.选种要挑选(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

4.凤仙花种子要种在(沙土)里,种在约(1厘米深)的土中。

5.凤仙花种子萌发时不需要浇大量的水,在适宜的(温度、水分和空气)下会萌发。

6.凤仙花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播种凤仙花的最佳时期是(4月),花期是(6、7、8三个月)。

7.种植了我们的凤仙花,我们可以用(文字、图画和照片)等方式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8.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

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9.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10.研究植物根的实验中,在试管水面上(滴一些植物油),为了(不让水分蒸发),实验证明植物的(根有吸收)的作用。

11.植物的生长发育不仅需要(水),还需要(养料)。

12.刚出土的凤仙花的第一对叶(不是真正的叶)而是(子叶),它给种子的萌发提供养料,之后,会萎缩脱落,它与以后长出的叶子是(不同)的。

13.植物的叶在茎上(交叉分布),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14.植物的(绿叶)可以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植物(从根部吸收的水)和空气中的(二氧[yǎng]化碳[tàn]),制造(氧气)和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这样的过程叫植物的(光合作用)。

15.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和(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植物的茎内有许多的(小管子),所以有运输的作用。

叶子上的养料通过茎是(从上往下)运输的,根部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是(从下往上)运输的。

16.植物的茎有(垂直)于地面生长,如:(凤仙花的茎、杨树的茎);也有(匍匐)在地面生长,如:(南瓜的茎、红薯的茎);也有(攀援)物体向上生长,如:(葡萄的茎);也有(缠绕)物体向上生长,如:(牵牛花的茎)。

植物的生长变化

植物的生长变化
该部分第一幅插图提供的种子包括花生、玉米、绿豆、红豆、小麦、蚕豆、菜豆、凤仙花等植物的种子,其中葵花子、南瓜子是向日葵和南瓜的果实,里面的瓜子瓤是它们的种子。“用手摸一摸种子”“有些种子太小了,我们要用放大镜看”提示学生用感官和工具对不同种子的外部形态进行观察和比较。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
认同了绿色开花植物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那么观察植物生长变化的活动就
应该从“播种”开始。
种下的种子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前为种子在土壤中萌发是先向上长出茎,发育成幼芽,再长根;
本单元共7课,是以凤仙花生长发育的顺序为脉络组织教学内容的。从孕育生命的种子开始,到播种、种子长出根、子叶出土变成幼苗、植物长高长大,最后植物开花结果、长出新的种子。伴随着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各个器官的出现,引领学生思考、研究植物器官的作用。教学的任务旨在引领学生在种植凤仙花的过程中,学习栽培植物的技能,研究绿色开花植物生长变化的规律,研究植物根、茎、叶的功能,初步构建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认识。在观察、记录、预测、整理分析数据、相互交流等学习活动中,体会观察和研究方法,在头脑中初步建立起认识植物的“模型”,为学生认识和研究其他植物,乃至研究动物等其他生物奠定基础。
活动指导:
(1)提醒学生在头脑风暴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提出自己的想法。让他们知道其他人与自己不同的看法,可以引起我们新的思考。强调学会倾听和善于接受其他人想法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可以用画图的方式,可以用文字描述的方式,也可以用文字和箭头表示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
为每组学生准备:大豆、玉米、花生、莲、凤仙花等植物的种子,放大镜。
(三)教科书说明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要点总汇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要点总汇

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要点第一章植物的生长变化一、概念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2、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 但我们熟悉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3、不同植物的种子 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

4、种子萌发先长根 再长茎和叶 植物的根向下生长 根的生长速度较快。

5、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 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6、凤仙花的叶子都是平展的 而且在植株上交叉生长 是为了吸收更多的阳光。

7、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到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8凤仙花的主要生长过程 种子→发芽→生长→出现花蕾→开花→果实成熟这几个阶段。

9、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

10、凤仙花等植物的茎是垂直地面向上生长 叫直立茎 牵牛花的茎缠绕在其它物体上向上生长 这样的茎叫缠绕茎 葡萄的茎攀缘在其他物体上向上生长 这样的茎叫攀缘茎 红薯的茎平卧在地面蔓延生长 这样的茎叫匍匐茎。

二、简答;1、根向什么方向生长 与种子放臵的方向有关系吗答 根向下生长 与种子放臵的方向没有关系。

不同方向放臵的种子 萌发出的根总是向下生长。

3、什么是光合作用答 植物中的叶绿体能够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 并释放出氧气。

这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4、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答 根能够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物质 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5、植物的叶子的作用。

答:绿叶是植物的“食品加工厂” 叶子能为植物提供“食物”——养料。

植物的养料能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

这些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 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的。

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了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后来实验证明这是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结果。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教案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生长成一株植物。

过程与方法: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知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发关注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领学生产生问题并积极思考,能用适宜的方式将自己的认识清楚地表达出来,并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教学难点】: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猫给小猫哺乳的图片、鸡妈妈带小鸡吃食的图片、向日葵小苗的图片、各种植物的种子(向日葵、花生、四季豆、南瓜、小麦、玉米、绿豆等)、白纸、放大镜。

(学生准备)各种植物的种子、白纸、放大镜。

【教学过程】:一、听听说说1、师:小猫是谁生下来的?小鸡是怎么来的呢?向日葵小苗又是从哪里来的呢?2、生:思考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师:(出示图片)验证学生说出的答案。

4、师:植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它的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呢?二、想想画画1、师:用图画和文字将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画下来和写下来。

2、生:在P2页“我知道的植物生长过程”的画板里画图。

3、师:展示学生画的作品。

4、师: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画的作品的意义。

5、师: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三、观察种子1、师:每个人把自己带来的白纸放到桌面上,将带来的植物的种子放到白纸上,观察植物的种子,边观察边记录。

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

2、师:观察植物的种子,你准备观察种子的什么?3、生:说说自己的想法?4、师:你们说对了,我们观察植物的种子,要观察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

5、生:观察植物的种子。

6、师:通过观察植物的种子,你发现了什么?7、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师:关注学生的汇报)8、师:不同植物的种子,从外观来看,它们的形状不一样、大小不一样、颜色不一样、种皮不一样等。

2023年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大全

2023年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大全

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植物旳生长变化》1.植物在它们旳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旳过程。

2、我们熟悉旳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旳新生命, 但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裔。

不一样植物旳种子, 它们旳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性各不相似。

但种子旳里面是相似旳, 均有胚根和胚芽。

3.有些种子太小, 我们要用(放大镜)来看。

4.播种凤仙花旳环节是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播种过程: 1.要挑选那些饱满旳、没有受过伤旳种子;2、要将一块小瓦片放在花盆旳出水处;种子放在深度约1厘米旳小坑后再用土盖上, 之后浇上适量水放温暖处;3、已经成株旳植物要等土壤差不多干时再浇花, 要浇就要浇透。

5、播下去旳种子在土壤中会发生什么变化?怎样才能看到种子旳变化过程呢?(1)在透明玻璃杯旳内壁垫几层纸巾, 装进某些土壤, 使纸巾贴住杯壁。

(2)把凤仙花种子放在杯壁和纸旳中间(不一样旳方向都放置种子)。

(3)往土壤中浇适量水, 不要让种子浸在水中。

6.播下种子后你们做了什么?答;管理、观测、记录。

7、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研究旳观测活动, 要做好管理、观测和记录等工作。

8、通过观测, 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根, 再长茎和叶。

植物旳根总是向下生长, 根旳生长速度较快。

每天约5毫米。

9、植物根旳作用: 1、吸取土壤中旳水分和矿物质;2、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10、通过科学家数年旳研究, 发现多数植物能(自己制造养料), 满足植物生长旳需要。

11.植物怎样自己制造养料?植物旳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旳养料。

(光合作用)是植物绿叶依托阳光提供旳能量, 运用二氧化碳和水, 制造出养料, 并释放氧气。

反应式: 阳光二氧化碳+水————→氧气+养料12.在制造养料旳同步, 它释放出动物和人呼吸所需旳氧气。

13、1771年, 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14、在植物生长过程中, 花要通过花开花谢旳过程, 花凋落后成果;花包括萼片、花辨、雄蕊、雌蕊几部分;果实是由花旳一部分发育而成旳;果实中有种子。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每个单元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每个单元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知识点整理1. 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的新生命,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来繁殖。

2. 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各不相同。

3.播种凤仙花的方法:A.选饱满的、没有损伤的种子。

——选种B.种子埋的深度约为1厘米。

C.要浇适量的水。

4. 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5. 植物的根的生长方向与种子放置的位置和方向无关。

6. 根的作用:A.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B.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所以把植物从土壤中拔出很难)7. 凤仙花是双子叶植物,它的种子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

胚由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组成。

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子叶的作用是提供种子萌发时需要的营养,植物长出的第一对叶子称为子叶(也就是种子里面的子叶),子叶和以后长出的叶子(真叶)是不一样。

8. 凤仙花子叶与真叶的区别:子叶淡绿色、椭圆形、边缘光滑、无叶脉、厚。

真叶(以后长出的叶子,凤仙花真正的叶子)卵形、边缘锯齿状、淡绿色、有明显的叶脉、薄。

9.植物叶子平展的,而且交叉生长,是能让叶子最大限度地接受阳光的照射,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

10. 叶的作用: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能够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气(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水大部分是由根吸收的。

二氧化碳是叶吸收的。

这些养料是由绿色植物的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的。

11. 茎的作用:A.支撑植物,包括叶在空中的伸展。

B.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运输方向: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从上向下,将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12. 茎的高度变化图:画点线图,先找点,再连线。

13. 凤仙花开花的位置在叶腋处(茎和叶柄之间)。

花大部分为红色,有些淡粉(接近白色)。

14. 凤仙花组成部分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15. 凤仙花的生长需要阳光、空气、适量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

人教版三年级科学复习下册重难点

人教版三年级科学复习下册重难点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复习要点一、《植物新生命的开始》1.植物在它们的新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2.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长成一棵植物。

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但种子的里面是相同的,都有胚根和胚芽。

二、《种植我们的植物》4.播种方法: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选种要挑选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

5.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需要做好管理、观察和记录等多项工作。

除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每天记录一次根的长度之外,从芽出土开始,每周还应测量一次凤仙花植株的高度,观察叶的形状和数量,并记录在观察记录表上。

6.怎么才能看到种子的变化过程呢?答:1.在透明玻璃杯的内壁垫几层纸,装进一些土壤,使纸巾贴住杯壁。

2.把凤仙花种子放在杯壁和纸的中间(不同的方向都放置种子)。

3.往土壤中浇适量的水,不要让种子浸在水里。

7.种植了凤仙花以后,我们可以用文字、图画和照片等方式写观察日记。

三、《我们先看到了根》8.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

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根的生长方向与种子放置的方向没有关系。

9.我们给凤仙花浇水时,一般可以往凤仙花周围的土壤上浇水。

10.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11.为什么不容易将萌发的植物幼苗移到花盆中?答:植物的根因其根毛插入土壤中,所以往外移植时不是很容易。

12.实验:研究植物根的作用实验材料:有水的试管、带根的植物、植物油实验步骤:1.选择一棵带根的植物装入有水的试管中;2.将植物的根浸泡在试管里的水中;3.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气中,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4.观察试管中的水量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试管中的水位下降了,水变少了。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植物的生长变化)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植物的生长变化)

观察植物的种子
凤仙花种子
黄豆种子
花生种子
蚕豆种子
填空题
1.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 种子 开始它们的新 生命的。的 形状 、 大小 、 颜色 等各不相同。 4.种子都是由 种皮 和 胚 组成的。 5.胚是由 胚芽 、胚轴、胚根和子叶等这些部分组成。

的 条
3、适当的水份
件 4、流通的空气
茎的构造和作用
茎的构造
内侧部分有筛管,属于输导组织
木质部有很强的支持力,里面有起输 导作用的导管和木质纤维,属于输导 组织。
茎的作用
我们的实验:证明水是如何运输的
• 取一段新鲜的芹菜和装有红色水 的烧杯。
• 将芹菜放入烧杯中。 • 观察芹菜的变化。 • 将芹菜横向切开,观察它的横切
播种、生根、发芽、花蕾、开花、结果、成熟 以上时间要准确记录,最好配有照片或图画; ④最好要有自己独特的发现。
结束
我们种的蚕豆 (一)
我们种的蚕豆 (二)
这是什么?
半 个 月 以 后 的 蚕 豆
100毫升
蚕豆苗:第一天
95毫升
蚕豆苗:第五天
100毫升
香樟:第一天
95毫升
香樟:第五天
100毫升
种子变成了幼苗
植物的生活史
凤仙花的观察日记
观察要求:
项目 凤仙花苗是在哪一天出土的?
观察到的现象
刚出土的凤仙花茎的颜色?
第一对叶是什么样子的?
第一对叶同以后长出的叶有什么不同?
凤仙花叶子在茎上是怎么排列的?
播种
发芽
凤仙花的第一对叶 子——子叶。
子叶淡绿色、无明 显叶脉。
在凤仙花种子萌发 的过程中,子叶的 作用是提供营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复习题一、填空1、植物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2、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新生命的。

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

种子里面有胚根和胚芽。

4、观察植物,我们可以用记录表,也可以用文字、图片记录,还可以写观察日记。

5、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非常快。

不同植物的根是不相同的,但是生长方向都相同.6、选种要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

7、播种方法:选种、松土、下种、浇水。

8、植物的生长发育不仅需要水,还需要养料。

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料都是绿叶提供的。

9、植物的叶子是平展的,这样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植物在茎上的分布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10、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后来,实验证明这是光合作用的结果11、有人把绿叶比作一个“绿色工厂”,这个“工厂”的厂房是叶绿体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养料和氧气,动力是阳光。

12、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一部分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一部分由叶制造。

绿叶是植物的“食品加工厂”。

14、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能够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气来。

15、植物叶在茎上的分布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16、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17、根的生长方向与种子放置的方向无关,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沿着茎向上运输到叶,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植物的叶制造了植物生长所需的“食物”——养料。

18、直立茎:凤仙花缠绕茎:牵牛花攀缘茎:葡萄匍匐茎:红薯、南瓜19、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花要经历花开花谢的过程,花凋谢后结果。

20、花的结构:花包括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等部分。

从外到内21、果实是由花的一部分发育而成的,果实是由花的雌蕊发育而成的,果实中有种子。

22、凤仙花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温度和适量的水分。

23、凤仙花种子由种皮和胚等部分组成。

从种子的结构上看,同凤仙花种子相似的种子双子叶植物有蚕豆、黄豆等,同凤仙花种子不相似的种子(单子叶植物)有玉米、小麦等。

但所有这些种子都有胚根、胚芽等部分。

凤仙花、黄豆种子的两瓣子叶变成幼苗的第一对叶子。

24、凤仙花的主要生长过程:播种→发芽→出苗→开花→结果→形成种子这几个阶段。

我学会了用测量、记录、画折线图等方法来观察一株植物的生长。

还可以写观察日记。

25、我知道绿色开花植物一般由根、茎、叶、花、果实等六部分组成。

我知道会开花的植物有:向日葵、蚕豆、菊花、油菜、凤仙花等。

26、凤仙花的花由花萼、花瓣、雌蕊和雄蕊等部分组成。

花中的子房以后能长成果实。

27、凤仙花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吸收水分和养料,还有水中的矿物质,同时还会释放出氧气。

29、有些种子太小,我们要用(放大镜)来看。

30、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后来,实验证明这是光合作用的结果二、选择:1、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D)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A.根B.茎C.叶D.种子2、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的是植物的(C)。

A.根B.茎C.叶3.植物叶片交叉生长,伸向四面八方,主要是为了(B)。

A.植物身体的平衡 B.能最大限度地接受太阳光4.绿色开花植物生长一般都要经历一定的生命周期(B)。

A.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开花结果;B.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

5.在自然条件下,(A)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

A.有些 B.很多 C.全部6.植物自己制造“食物”的器官是(C)。

A.根 B.茎 C.叶 D.根、茎、叶三、判断1.“一年之计在于春”,所以只有春天才是播种的好季节。

(×)2、大多数植物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生命的。

(√)3、凤仙花的果实成熟时一碰便弹出种子。

(√)4、大多数植物都能自己制造养料。

(√)5、凤仙花的果实是由雌蕊发育而成的。

(√)6.植物一生生长所需养料全部是真叶通过光合作用提供的。

(×)7、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8、植物的种子颜色、形状、大小都是一样的。

(×)9、种子萌发时最先长出茎。

(×)10、植物都是用根来繁殖后代的。

(×)四、问答1、简述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用图画或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

答:光合作用: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能够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气来。

阳光二氧化碳+ 水氧气+养料2、做好播种前的准备工作:答、①准备一些凤仙花的种子。

②查阅凤仙花的有关资料,了解凤仙花的栽培方法。

③准备播种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

3、怎样证明茎能运输水分?答、①取一段新鲜的芹菜和装有红色水的烧杯②将芹菜放入烧杯中,观察芹菜的变化③芹菜的茎变红,说明茎能运输水分4、在做研究的植物根的作用的实验时,你观察到试管中的水量有什么变化吗?说明了什么?答、①水量变少②说明根能吸收水分5、请你设计一个实验研究植物根的作用,请写出实验需要的材料和实验步骤。

实验材料:植物油、带根的植物、试管、水实验步骤:①选择一棵带根的植物装入有水的试管中。

②将植物的根浸泡在试管里的水中。

③在水面上滴一些植物油,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气中去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

④观察试管中的水量有什么变化。

实验结果:我发现试管中的水在慢慢(变少)。

实验结论:植物的根(具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6、小老鼠为什么没有被憋死?答:玻璃罩中的盆栽植物能利用小老鼠呼出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和作用,并释放出氧气,,供玻璃罩里的小老鼠呼吸作用,所以小老鼠短时间不会被憋死。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复习题一、填空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2、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的新生命的。

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

4、有些种子太小,我们要用(放大镜)来看。

5、选种要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

6、播种方法:(选种、松土、下种、浇水)。

7、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快)。

8、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9、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料都是(绿叶)提供的。

10、植物的叶子是(平展)的,这样(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植物在茎上的分布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11、多数植物能自己制造“食物”——养料,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这些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叶子)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的。

12、光和作用公式: 阳光二氧化碳+水------------ 氧气+养料13、植物体内有叶绿体,因此大多数植物的叶子都是(绿色)。

14、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15、凤仙花的花包括(花萼)、(花瓣)、(雄蕊)、(雌蕊)等部分。

16、果实是由花的(雌蕊)发育而成的,果实中有(种子)。

17、凤仙花的生长过程是:(种子、幼苗、生长、开花、结果)。

凤仙花从播种到种子成熟共(95)天。

18、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

19、凤仙花的圣身体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20、茎的外部形态各不相同,如(凤仙花)的茎——(直立茎);(牵牛花)的茎——(缠绕茎);(葡萄)的茎——(攀缘)茎;(红薯、南瓜)的茎——(匍匐茎)。

21、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发现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22、播种凤仙花的方法是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二、判断1、植物的种子颜色、形状、大小都是一样的。

(×)2、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3、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能够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气来。

(√)4、植物的叶片交叉生长,伸向四面八方是为了好看。

(×)5、观察一朵凤仙花,我们可以直接用手把它的各部分撕下来。

(×)6、不论种子怎么放,它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

(×)7、植物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8、不同植物的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

(×)9、“一年之计在于春”,所以只有春天才是播种的好季节。

(×)10、植物一生生长所需养料全部是叶通过光合作用提供的。

(×)11、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条件。

(√)12、种子萌发时最先长出茎。

(×)13、植物都是用根来繁殖后代的。

(×)14、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颜色各不相同。

(√)三、选择1、在自然条件下,( A )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

A.有些 B.很多 C.全部2、植物自己制造“食物”的器官是( C)。

A.根 B.茎 C.叶 D.根、茎、叶3、植物叶片交叉生长,伸向四面八方,主要是为了( B )。

A.植物身体的平衡 B.能最大限度地接受太阳光4、绿色开花植物生长一般都要经历一定的生命周期( B )。

A.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开花结果;B.出生、生长发育、繁殖、衰老、死亡。

5、蚕一生一共要蜕( B )次皮A、3B、4C、56、蚕最喜欢吃( A)。

A、桑叶B、白菜叶C、莴苣笋叶7、蚕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是( A )。

A、卵-幼虫-蛹-成虫B、幼虫-卵-蛹-成虫C、卵-蛹-幼虫-成虫D、卵-幼虫-成虫-蛹8、下列动物那种是变态动物(A)。

A、蚕B、袋鼠C、猫12、下面的动物中幼年期和成年期变化很大的动物是(C)。

A、袋鼠B、鸡C、蚂蚁13、以下哪种动物的生长周期最长:( B )A、猫B、乌龟C、蝴蝶14、以下哪种动物的生长周期最短:( A )A、蜻蜓B、山羊C、鱼15、以下哪种动物的生长周期与蚕不同:( A )A、鸡B、蝴蝶C、飞蛾16、蚕蛾的胸部长有( C )足和( B)翅膀。

A、1对B、2对C、3对四、问答1、做好播种前的准备工作:答、①准备一些凤仙花的种子。

②查阅凤仙花的有关资料,了解凤仙花的栽培方法。

③准备播种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

2、光合作用原理?答、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能够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