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历史与社会》第六单元工业文明的来临复习提纲

二、悲壮的抗争 1、面对列强的入侵,中国军民进行了英勇抵抗。
★鸦片战争——关天培 ★台湾抗击日军——徐骧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甲午战争——邓世昌(致远舰)
1851-1864 美国人华尔为配合清军组织的“洋枪队”,大败于太平天国 农民军 意义:沉重的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也沉重打击了外国入侵者。 失败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等。 2、中国为什么屡战屡败,不败而败? 根本原因: 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中国国力的弱小。 客观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制度先进、国力强盛、科技发达。
出现了一些世界性的活动
西学东渐,严复、 林纾
奥运会
二、文明与野蛮相交织——整体世界形成有何影响 1、整体世界形成的基础:帝国主义瓜分世界 19世纪末,整个世界基本被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瓜分完毕 2、整体世界形成对印度社会的影响 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开始于17世纪 (1)工业文明的传播:铁路、统一邮政和电报
4、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共产党宣言》发表。
四、人在工厂——工厂的普及与管理制度的逐步完善
1771 1840 1)________年,英国出现了第一家纺纱工厂。_____年前后的英 国,以机器生产为主的______基本取代了____________。 工厂 手工工场 纪律 岗位 2)工厂里,有严格的劳动______,工人有固定的_______。 标准化 3)19世纪后半期,美国人尝试了一种_______生产方法(如制作 亨利.福特 滑膛枪);20世纪初,美国人____________首先采用了 流水线 _________生产方法(如《摩登时代》中表现出来的生产方法)。
1、三大产业:第一产业——农业
第二产业——工业 第三产业——商业、交通运输业、银行业等 2、工业化和城市化给人类的发展带来了什么好处和坏处? (1)劳动生产效率提高,产品更加丰富 好处 (2)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3)人类文明不断进步 (1)人口过度集中,居住条件差 (2)交通拥挤 坏处 (3)环境质量下降、各种污染严重 “城市病” (4)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5)城市犯罪率上升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第六单元提纲

页眉内容第六单元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18C中期—20C初)提要:本单元共4课。
第一课主要讲述了两次工业革命,2-4课主要讲述了工业革命的影响:对全球、对社会生活、对亚非拉、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显然,工业革命及影响是本单元复习的重点。
一、知识梳理第一课两次工业革命(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8C60年代—19C40年代)1、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开始的原因(P50 市场、资金、革命三点)2、特点:发明机器,用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3、行业:棉纺织业、煤炭、采矿、造船业4、重大发明⑴、1765年,珍妮纺纱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⑵、1785年,瓦特制成蒸汽机广泛应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⑶、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轮船;⑷、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
修建铁路,交通革命。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19C70年代—20C初)1、特点:电力的广泛应用2、重大发明⑴、1870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电动机;⑵、1879年,美国人爱迪生发明电灯;⑶、1882年,爱迪生建立小发电厂;⑷、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内燃汽车;⑸、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飞机3、行业:电力工业、石油工业、化学工业、汽车工业等4、范围:美国、德国后来居上,超过英国。
三、科学的世纪(19C)19世纪,被称为“科学的世界”,原因是:工业革命使西欧各国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政府重视、支持科学研究,大学、科学家群体、实验室、科学学会成为科学研究的重地。
科学研究重大突破:⑴.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提出生物进化论;⑵.完善了热转化为机械动力理论,为内燃机发明奠定了理论基础;⑶.把工业革命推进到新阶段。
第2课整体世界的最终形式(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一、地球变小了(对整体世界的影响)1、工业革命后,铁路、远洋巨轮,电话,电报等新的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应用,为世界联系加强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2、19C晚期,整个世界基本形成了统一的市场、国际贸易进一步加强;3、海外移民增加,工业文明的先进思想、科学技术、生活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世界性的活动如奥运会出现。
《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复习提纲

[第一课工商业的兴起P4]手工工场最早出现于14世纪的意大利手工工场的物点:①出现了雇佣劳动②工人多,分工细,重合作③生产规模大,产量高中国的手工工场最早出现在明清时期手工工场的影响:①改善了人们的生活②促进了贸易的发展③促进了阶级,阶级结构的变化手工作坊与手工工场的不同:类别所有者劳动者生产方式阶级关系性质手工作坊作坊主作坊主家人帮工学徒全程依附于作坊主封建手工工场场主工人分工合作雇佣与被雇佣资本主义中世纪晚期,农业仍然是当时的主要产业,西欧还处在农业社会中7,富商→早期的资产阶级8,工人阶级的前身是雇佣工人9,在16世纪的西欧,新诞生的社会阶层有手工工场主,工人,没落的社会阶层是贵族[第二课冲破思想的牢笼P10]1)蒙娜丽莎的微笑(欧洲的文艺复兴)中世纪时,欧洲处在天主教会的绝对统治下意大利的达芬奇“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人物”, ,代表作《蒙娜丽莎》英国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代表作《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文艺复兴的影响:是一次崭新的思想解放运动,反映了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使人们的思想逐渐从中世纪的宗教愚昧中解放出来。
杜丽娘是中国明代戏剧家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中的女主角2)教皇奶牛的解放(德国的宗教改革)奶牛指的是德国,原因P11底德国宗教改革的领导人:马丁路德其创立的:路德新教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相通之处:①时代背景相同都在西欧封建制度的衰亡,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的历史年代,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矛头直指天主教会②两者都从古代文化中寻求和吸取养料,寻找经典依据.3)近代科学的诞生文艺复兴将人尊奉为世界的中心培根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波兰科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被誉为科学革命的开端;布鲁诺提出宇宙是无限的,没有中心;17世纪,英国科学家牛顿的主要贡献:万有引力,4)理性之光启蒙运动时间17,18世纪,激烈地批判专制主义和宗教愚昧,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启蒙运动主要代表:法国思想家伏尔泰:他提倡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是自由平等的.一生反对宗教神权和君主制. 卢梭:启蒙运动时期法国另一思想家,提出了人民主权思想.狄得罗:法国的百科全书派,编的《百科全书》[第三课世界开始走向整体P18]1)新航路的开辟马可•波罗的《马可•波罗游记》中关于东方遍地是黄金的描述.在海上探险方面走在最前面的两个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在西班牙国王的支持下,发现新大陆---即美洲,把美洲当地人称为印弟安人.新航路开辟的几位主要人物:1487——1488年,葡萄牙人迪亚士发现好望角1492 意大利人哥伦布在西班牙国王支持下发现美洲1497——1498葡萄牙人达•伽马到达印度1519——1522葡萄牙人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完成了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加强了各个大陆之间的联系,拓展了人们的眼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与交融.2)全球联系的加强————新航路开辟的积极影响来自不同地区的人民相互融合,形成了新的民族——美利坚民族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物种的流动来自美洲的玉米,番茄,花生传入亚洲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海上马车夫——荷兰促进了文明的交流促进了科技,文化的交流3)黑人是怎么样来到美洲的————新航路开辟的消极影响屠杀当地居民,掠夺土地和财富使印弟安文明遭到毁灭性打击贩卖黑人,使大量的非洲黑人来到了美洲通过这些手段,英国在殖民地争夺中,打败了对手,建立了"日不落"殖民帝国[第四课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P26]1)议会对王权的胜利——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间:1640—1688 开始的标志:新议会的召开议会军在克伦威尔的率领下,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 1688年,资产阶级发动政变(光荣革命),不流血的方式推翻了复辟王朝1689年,英国通过了用来限制王权的《权利法案》由议会制约国王权力的政体,被称为君主立宪制.2)历史上的第一位总统——美国的独立战争(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战争导火线:波士顿倾茶事件揭开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来克星顿枪声1775年,独立战争开始1776.7.4日,在北美各上殖民地的代表召开的会议上,通过了《独立宣言》,美利坚合众国诞生.7月4日为美国的国庆日华盛顿领导的大陆军得到了人民的支持,最终打败了英国军队1783年,英国正工承认美国独立1787年,美国制订宪法,确定了美国的共和政体.华盛顿当选美国的第一任总统.书P29美国的三权分立:立法行政司法3)忘我献身的法国公民———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国王路易十四在位时,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他宣称朕即国家导火线:1789年,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大革命爆发的标志:1789.7.14日,攻占巴士底狱,这一天为法国的国庆日法国国歌:马赛曲攻占巴士底狱后,法国颁布了《人权宣言》宣布人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1792年7月,巴黎人民再次起义,后一类宣布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法兰西第一共和国.不久,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1793年,巴黎人民发动第三次起义,罗伯斯庇尔掌握了政权,大革命到达顶峰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法国)意义:结束了法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也沉重地打击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制度.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但充分显示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法国大革命后,虽经几次王朝复辟,但共和政体最终确立起来,延续至今.[第五课面临挑战的中国P33]1)最后的盛世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推翻了元朝的统治.1644年,明朝在明末农民起义中被倾覆,来自山海关外的清军击败了农民军,清朝逐渐统一了中国明清时期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江南地区,不少人从一丝织业;在松江一带,棉纺织业比较发达民谚的变化从"苏湖熟天下足" 指苏州和湖州(因为这些地区工商业比较发达)到"湖广熟天下足" 指湖南湖北广州商业的发达,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著名的有徽商和晋商明清时期,中国的丝绸,茶叶等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各种服务性行业的兴起,茶馆,酒楼,戏园等但这一时期,农业仍然是中国经济的主体,男耕女织仍然是当时绝大多数中国农民的基本生产和生活方式2)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我们现在看到的长城大多是明朝修建的乾隆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接见了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藏族人民信奉佛教,清朝西藏的宗教领袖被赐予"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1727年,清政府在西藏设立了驻藏大臣,代表中央与达赖和班禅共同治理西藏清军平定准噶尔分裂势力清朝的疆域图P371689年,中俄双方经过协商,签订了《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为中国领土3)专制帝国明清加强专制皇权的措施:①废除丞相,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上负责②派人监视官员,锦衣卫做秘密警察,明又设立东厂和西厂,三个合称厂卫③清朝雍正设军机处,清朝还大兴文字狱④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在四书五经内,答卷文体叫八股文⑤在社会领域方面,贞节牌坊等一些反对专制皇权的思想家,明末清初的黄宗羲,公开宣称"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4)来自海上的挑战P411.1405-----1433年,明成祖派郑和七次远航西洋,比新航路的开辟早半个多世纪2.郑和下西洋的意义:促进了中国与亚非的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助于中国人对世界的了解目的:为了宏扬国威3.最远到达的地点: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4.明朝时,意大利传教士得玛窦来到中国,与徐光启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5.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成国中国宫廷画家6.1553年,葡萄牙人来到澳门,攫取了居住权7.17世纪初,荷兰人逐渐占领台湾.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清设置台湾府,属福建8.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来到中国,目的是为了扩大英国的海外市场,被乾隆皇帝拒绝书P43清朝实行闭关自守政策第六单元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第六单元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应该掌握的主要知识点第一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1.什么是工业革命,说出工业革命的发展的两个阶段的开始时间、国成果及发展状况?答: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指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过度到大机器生产阶段。
八下历史与社会第六单元世界工业文明的曙光与近代社会的开端复习提纲

八下社会第六单复习提纲班级姓名第一课连通世界的新航路一、工商业的兴起1.中世纪后期,意大利兴起了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工商业自治城市。
2.佛罗伦萨的手工工场(1)生产情况:佛罗伦萨有大约200家呢绒手工工场,年产呢绒几万匹,许多人以此为生。
从英国购买的羊毛,在手工工场里经多道工序加工,制成质量精美、色彩艳丽的呢绒,销往欧洲各地。
(2)结果:佛罗伦萨因此变得富裕,商业、金融业随之发展起来。
(3)影响:手工工场、贸易公司和银行很快遍及西欧其他国家和地区。
商人、银行家和工场主的影响日益增大,甚至国王都要向富商借钱。
二、新航路开辟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1)根本原因:随着工商业的发展,西欧社会对金、银货币的需求越来越大,迫切需要黄金、白银等贵金属。
(2)主观原因:《马可·波罗行纪》有关中国等东方国家遍地黄金的描述在欧洲广为流传,欧洲人把寻找金银财富的目光投向了东方。
教会鼓励人们去遥远的地方传播天主教。
(3)客观原因:欧洲对东方的贸易被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操纵,后被奥斯曼土耳其控制,西欧人渴望开辟一条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2.新航路开辟的条件(1)客观条件:①西班牙和葡萄牙能够制造适合远航的大船,并从意大利人那里学到了大量航海知识,拥有一批来自各国的水手。
②中国发明的指南针已传入欧洲,此时普遍应用于航海事业。
(2)主观条件:①当时许多人相信地圆学说。
②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国王希望从东方直接获得金银和香料等商品,非常支持远洋探险。
3.新航路开辟的过程(1)国家:首先进行海洋探险的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
葡萄牙和西班牙位于大西洋沿岸,走在了海洋探险的前列。
4.新航路开辟的影响(1)正面:①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加强了各大陆之间的联系,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②促进了全球范围内动植物品种的交流与传播。
来自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番茄、花生、甘薯等成为亚洲、欧洲常见的农作物;马、牛、羊以及橄榄、葡萄等也从欧洲传入美洲。
第六单元 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

第六单元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工业文明的兴起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英国。
当时,英国经历了一次重大的变革,即工业革命。
这一变革不仅改变了英国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形态,而且对全球范围内的文明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自此以后,工业文明的浪潮席卷全球,推动了世界的发展和变革。
工业革命与工业文明工业革命是工业文明浪潮兴起的基石。
在18世纪末,英国开始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这一转变的核心在于工业生产的兴起和机械化的推进。
伴随着蒸汽机、纺织机械等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手工业逐渐被机械化的工业生产所取代,大规模的生产和高效的生产方式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变革不仅限于经济领域,还波及社会和政治。
工业化的推进催生了城市化进程,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形成了新的社会结构。
同时,工业资本家、工人阶级等新兴社会群体的兴起,给社会关系、阶级关系带来了新的挑战。
工业文明的全球扩散工业文明的兴起不仅仅局限在英国,很快就扩散到了全球范围。
由于它带来的经济利益和技术优势,很多国家纷纷效仿英国的工业化模式,着手推进工业生产和科技创新。
这些国家包括法国、德国、美国、日本等。
他们通过大规模的工业化推进,迅速赶超或迎头赶上了英国,成为全球新兴的工业强国。
工业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引领了全球经济的进一步繁荣。
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带来了更多的商品和服务供应,有效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
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品质随之提高。
同时,工业化带来的技术进步也推动了世界其他领域的发展,如农业、交通、医疗等。
工业文明促进了全球的互联互通,缩小了地理距离,使得各国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更加便捷。
工业文明的挑战和问题尽管工业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但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工业生产的不可持续性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大规模的能源消耗、环境污染、资源的浪费等,都给地球的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全球变暖、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成为了工业文明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第六单元 复习提纲

第六单元世界工业文明的曙光与近代社会的开端第一课连通世界的新航路导言:世界开始从相对、的状态走向一个的整体。
1.手工工厂的生产特点有哪些?2.为什么欧洲人要开辟前往东方的新航路?(根本、直接、客观、宗教原因)3.为什么欧洲人能开辟前往东方的新航路?(条件)4.年,意大利人在西班牙国王的支持下,开始了远洋航行,到达美洲。
5.葡萄牙人率领航队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归途发现了好望角。
6.年,葡萄牙贵族找到了通向东方的新航路。
7.葡萄牙人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8.新航路的开辟带来了哪些影响?(积极影响、消极影响)第二课冲破思想的牢笼“人的发现”(第一课时)1.文艺复兴的背景是什么?产生的时间及地点又是什么?2.文艺复兴的主要内容及其核心思潮是什么?3.什么是文艺复兴?(含义)4.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有哪些?5.文艺复兴时期产生的作品体现了怎样的思想?6.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巨匠对人的认识与教会所宣传的思想有什么不同?7.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有哪些?它的性质又是什么?科学革命(第二课时)1.科学革命的含义是什么?2.科学革命产生的原因有哪些?(背景)3.16世纪,波兰科学家提出了“日心说”。
这一学说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被誉为“”。
4.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有何成就?带来了怎样的影响?5.英国科学家牛顿有哪些贡献?被称为“”。
6.科学在人类认识自然界的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7.科学革命的意义有哪些?启蒙运动(第三课时)1.启蒙运动的背景(原因)有哪些?2.启蒙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它的性质又是什么?3.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的主要思想分别是什么?4.启蒙运动的意义(影响)有哪些?第三课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英国议会对王权的胜利(第一课时)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是什么?2.爆发革命的导火线是什么?3.1688年,议会中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发动的政变被称为“”。
1689年,议会通过《》。
第六单元《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复习要点.ppt

央
,地方 李鸿章;口号自强、求富。目的富国强兵。
5、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参 加考试的举人们十分愤慨,在康有为 的带领下,给光绪皇
帝上了一封奏疏,要求拒和、变法等,这次上书被成为 “ 公车上书 ”。拉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6、1898年,光绪皇帝采纳维新派的建议开始变法,被 称为“戊戌变法 ”。 7、1905年,孙中山先生成立了中国同盟会 ,革命纲 领:驱除鞑虏 、 恢复中华 、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 孙中山先生将之概括为民族民生民权 ,成为革命的指导 思想。意义: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推动革命形势的发展 。
版权所有 禁止翻录
第一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一.工业革命的兴起: 1.含义: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英国的纺织业出现了 一系列重要发明,机器生产 逐步取代了手工劳动,后来 又扩展到其他行业,这一演变过程叫做 工业革命 。 2.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 (1)前提:
17世纪确立资产阶级统治,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奠定 了基础。 (2)条件:
第三课 汇入工业文明大潮的中国
1、1839年,钦差大臣林则徐 在虎门销烟,打击了英
国鸦片贩子的利益。
2、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军民进行了气壮山河的英勇 抵抗:鸦片战争中,老将关天培在虎门炮台壮烈殉国;
甲午战争中,致远舰管带 邓与世2昌00多名官兵与军舰 共存亡。洪秀全领导的 太平天国农民,运既动沉重打击
西门子 发明了可实用的发电机。⑤1879年,美国科 学家爱迪生发明了电灯 ⑥19世纪80年代,巴黎出现了
电力铁路 。
3、应用产业:电力工业出现的同时,化学工业、石油工业及
汽车工业 等新的工业部门纷纷兴起。美国德国领先。
四、人在工厂: 1、1840年前后的英国,以机器生产 生产为主的工厂基 本上取代了 手工工场 。 2、在工厂中,有严格的 劳动纪律 ,工人完全割断了 与农 业的联系。
历史与社会初二下人教新资料第六单元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练习提纲

历史与社会初二下人教新资料第六单元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练习提纲第六单元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第一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一】工业革命的兴起1、工业革命开始时间:18世纪60年代2、工业革命的含义: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指资本主义由机器生产逐步取代手工劳动的重大变革。
3、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发生?〔见作业本29页〕4、主要发明①珍妮纺纱机②水力纺纱机③瓦特-蒸汽机〔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将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④史蒂芬孙--蒸汽机车〔此后开始大规模建设铁路,进一步推动工业革命的发展〕5、19世纪40年代,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二】“科学的世纪”1、19世纪为什么被称为科学的世纪?①、西欧各国政府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大力鼓励科学研究②、大学实验室的设立③、大学自然科学课程的设置、专门的理工大学出现④、科学家群体的形成和科学学会的成立⑤、一系列科学理论研究成果出现〔热转化为机械动能的理论,为内燃机的发明奠定了基础〕【三】工业革命的新阶段1、时间:19世纪后半期2、突出特点:电力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人类迈进了电气时代。
3、主要发明:格拉姆——电动机;法拉第——电磁感性;西门子——发电机;1879年爱迪生——电灯;贝尔——电话;本茨——汽车;莱特兄弟——飞机。
4、这一时期,美国和德国后来居上,率先实现了电气化,工业发展的势头超过了英国。
【四】人在工厂1、1771年,英国出现了第一家纺纱工厂。
2、1840年前后的英国,以机器生产为主的工厂基本上取代了手工工场。
机器大工厂与手工工场的比较P57自我测评的答案1、第二课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一】地球变小了1、整体世界形成的原因①工业革命以后,世界各地联系日益加强。
机器生产创造出的巨大生产力超越了一国的范围,把整个世界作为市场。
②铁路、远洋巨轮、电报、电话等新型交通工具和通信工具的出现,为世界联系的加强提供了必要条件。
2、整体世界形成的表现①经济:世界基本形成了统一的市场,各国商品在这个巨大的市场中流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复习要点)
第一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含义:工业革命是促使工场手工业发展到大机器生产的一次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一、工业革命的兴起(工业革命早期阶段,也叫第一次工业革命、产业革命)
时间: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叶
1、开始行业:棉纺织业开始国家:英国
2、标志或特征: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蒸汽时代
3、条件:(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出现)
(1)世界市场的拓展,扩大了商品生产的需要(市场)――市场条件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扫除了束缚生产发展的障碍――前提条件:制度保障
(3)通过海外掠夺,积累起了进一步发展生产的资本和原料――资本条件、、原料条件(4)在国内通过圈地运动获得了充足的廉价劳动力――劳动力条件
4、代表人物及发明
(1)1782年,瓦特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具有真正实用价值的蒸汽机。
瓦特发明的蒸汽机的优点:用煤和木柴做燃料,效率高,不受季节和地理位置限制。
(2)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3)水力纺纱机(4)克隆普顿发明骡机
(5)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交通运输行业)
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把热转化为机械运动,这是人类认识和利用自然力的巨大进步。
5、工业革命的影响:
(1)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它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第一次飞跃,拉开了欧美社会工业化及现代化进程。
(2)充分显示了与封建制度相比所具有的优越性
(3)使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唯一的工业国
(4)既是生产技术的革新,由于大机器工业的建立,资本主义创造了自己的物质技术基础。
又是社会关系的变革,社会形成了两大对立的阶级: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
(5)将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6)开始城市化的过程。
总之,工业革命就像一把双刃剑,在给人类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给社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两极分化。
6、19世纪初工业革命从英国扩展到美国、法国等。
19世纪40年代,英国成为世界上
唯一的工业国。
二。
科学的世纪――19世纪
1、表现:(为什么19世纪被称为“科学的世纪”)或者西欧国家重视科学研究表现在:(1)
鼓励科学研究――拿破仑(2)大学已成为科学研究重地(德国政府将柏林科学院并入柏林大学)(3)大学增设了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一些专门培养理工科人才的大学(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4)形成了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群体(科学学会)(5)科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推动实践(19世纪中期,科学家们完
善了通过燃烧煤气、汽油和柴油等产生的热转化为机械动力的理论,为内燃机的发明奠定了基础。
)
2、《物种起源》――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一切生物都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
三、工业革命的新阶段(也叫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间:19世纪后半期――20世纪初
1、兴起国家:德国、美国
2、标志或特点:电力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电气时代
4、电能与蒸汽能比较有哪些优点?电能传递速度快,传输损失小,能远距离输送;电站
可建在水源、燃料、交通各方面条件适合的地方,便于集中生产、集中管理;电能无污染。
5、电力的广泛应用带来什么影响?
影响:发电机、电话、电灯这三大发明,照亮了人类实现电气化的道路。
电力工业的发展,促进了蒸汽机和内燃机的改进。
内燃机的广泛应用,为制造汽车和飞机解决了发动机装置问题,引起一次交通运输工具的革命。
6、科学理论与技术发明有什么关系?(见P54○)
7、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见教材P57表格
8、工业革命新阶段的特点:
(1)具有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2)工业革命的新阶段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走出了一国的范围,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3)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一、人在工厂
1、1771年英国出现第一家纺纱工厂
2、流水线生产方法:优点——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劳动者的技术要求,降低生产成本
缺点——劳动强度增强,对工人的健康有一定危害。
第二课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20世纪初)
一、地球变小了——世界联系加强
1、世界联系加强的必要条件(或整体世界形成的必要条件):铁路、远洋巨轮、电话、电报等新式的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出现。
2、整体世界形成的原因:工业革命后,机器生产创造出的巨大生产力,超越了一国的范围,把整个世界作为市场。
(工业革命的推动是整体世界形成的根本原因)
4、整体世界形成的影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更强大了,而亚非拉国家更落后了。
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占领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它们加快了殖民侵略的步伐。
到19世纪末,将整个世界基本瓜分完毕,亚非拉国家则沦为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遭受其奴役。
同时,整体世界的形成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亚非拉国家的进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思想、科技文化、生产方式影响着亚非拉国家的发展)。
5、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的开凿:使巨轮远洋航运更为便捷畅通,使人类的地域联系不仅局限于本土,而且扩展到全世界,人们之间的联系也随之愈加密切。
6、西方译著在中国:严复:“严译八大名著”:《天演论》、《原富》、《法意》等。
林纾:《茶花女》、《伊索寓言》、《鲁滨孙漂流记》、《唐·吉诃德》
二、文明与野蛮相交织——工业文明与野蛮的殖民掠夺相交织
1、19世纪末,整个世界基本被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瓜分完毕,它们控制和奴役世界上绝对部分土地和人口,人们称其为帝国主义国家。
2、整体世界形成的对各国的影响是不一样的: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是建立在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基础上的,殖民地为帝国主义国家提供了广阔的商品市场,廉价的原材料,劳动力,帝国主义通过对殖民地的掠夺变得更加强大。
而对于亚非拉国家来说,一方面,先进的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促进各国的工业化进程;另一方面,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掠夺给殖民地经济带来了沉重打击。
印度:工业文明的传播:铁路、电报、统一的邮政
遭受野蛮的殖民掠夺:侵占土地、倾销商品、掠夺财富
三、挑战与回应
1、原因:面对西方工业文明和殖民掠夺,亚非拉国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出现了严重的民族危机
2、代表国家(1)海地:18世纪末,海地爆发了黑奴起义,摆脱了法国的殖民统治,
成为拉丁美洲第一个独立国家
海地经验:坚持武装斗争,不怕牺牲,浴血奋战到底,最后摆脱殖民
统治,获得国家独立
(2)日本:1868年开始明治维新,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
道路的国家
日本经验:推翻腐败的幕府统治,主动向西方学习,顺应工业文明的大
潮,进行全方位改革,使自己富强起来,从而摆脱民族危机。
3.明治维新:
(1)明治维新前的日本是一个闭关锁国、封建落后的农业国,受美国的殖民侵略。
(2)明治维新内容:见教材P62最后一段四点即:A.(政治上)废藩置县,分布宪法;
B.(经济上)积极倡导向西方学习,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举办工业企业;
C.(文化教育)仿效西方建立起学校教育体系;
D.(文明开化,移风易俗)在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要求国民向西方学习,采取“改历、易服、剪发”等
(3)明治维新的性质: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4)明治维新作用:日本逐渐改变了落后的面貌,经济发达,军事实力强大,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
(5)明治维新的影响:
①日本摆脱了沦为欧美国家半殖民地的危机。
②从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转变成资本主义国家。
③日本走上强国之路,开始了疯狂的侵略扩张。
(6)启示:主动学习先进;科教兴国;思想解放等,顺应社会历史发展潮流,直面挑战、抓住机遇、积极进取……
4、面对西方工业文明与殖民掠夺,中日两国都进行了回击,但最终日本走上了富强的道路,中国仍旧没有摆脱危机,这说明了什么?
只有进行武装斗争,推翻腐败统治,顺应工业文明的大潮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才能使国家摆脱民族危机,走上富强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