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电气节能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电气施工设计说明

电气施工设计说明

电气施工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省市)(区)(路)。

总建筑面积约m2.地下层,主要为,地上层,主要为等。

本工程属于类(办公)建筑。

建筑主体高度m,裙房高度m。

结构形式为。

基础形式为。

人防工程为级,平战结合。

建筑类别为类,防火保护对象分级为级。

二、设计依据2。

1 相关专业提供给本专业的工程设计资料。

2。

2 各市政主管部门对初步设计的审批意见。

2.3 甲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及设计要求。

2。

4 国家现行的主要规范、规程及相关行业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19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高层民用建筑没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其它相关的规范、规程、规定等。

三、设计范围3。

1 变配电系统3。

2 照明配电系统3.3 动力用电设备的供电系统3.4 防雷接地系统3。

5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3。

6 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3。

7 公共广播系统3。

8 综合安保监控系统3.9 电气节能、环保措施四、变配电系统4.1 负荷分级本工程为一级负荷用户,其用电设备按其性质分为:1)一级负荷设备安装容量共计:1500KW,含下列系统及设备用电:一级负荷:消防设备,应急照明,安防、通信网络,潜污泵,客梯,主要办公室,会议室,总值班室,档案室及主要通道照明,楼宇自控系统用电.2) 二级负荷:设备安装容量共计:1450KW,主要为其他普通照明、办公用电。

建筑电气设计说明

建筑电气设计说明

建筑电气设计说明1. 简介本文档旨在对建筑电气设计进行详细说明,包括设备选型、回路规划、电气布线、安全措施等方面内容。

2. 设备选型2.1 照明设备照明设备是建筑电气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选型时,需要考虑建筑的功能、使用需求以及节能要求等因素。

常见的照明设备有荧光灯、LED灯等。

在选用照明设备时,需要考虑其功率、亮度、色温等因素,并确保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和安全要求。

2.2 配电设备配电设备是建筑电气系统中的核心部分。

在选型时,需要根据建筑的总负荷计算,确定主配电盘、分配电盘以及电缆等设备的额定电流和容量。

此外,还需要考虑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未来扩展的可能性。

2.3 空调设备空调设备在建筑中起到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的作用。

在选型时,需要考虑建筑的使用功能和需求。

常见的空调设备有中央空调、分体式空调等。

选用空调设备时,需要考虑其制冷量、制热量、能效等指标,并确保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

3. 回路规划回路规划是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关键环节。

在规划回路时,需要根据建筑的布局、功能和需求,合理划分不同的用电区域,并确定每个回路的负荷和容量。

合理规划回路可以降低能耗、提高电气系统的可靠性。

4. 电气布线电气布线是建筑电气设计的重要部分。

在进行电气布线时,需要考虑建筑的结构、布局、用电设备的位置等因素。

布线过程中,应合理选择导线材料和截面积,确保电气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此外,还需要注意电气设备的接线顺序和接地方法,以确保电流的正常流动和减少电磁干扰。

5. 安全措施在建筑电气设计中,安全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相关的电气安全规范和标准,确保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人身安全。

安全措施包括过载保护、漏电保护、接地保护等。

6. 结论本文档对建筑电气设计进行了详细说明,涵盖了设备选型、回路规划、电气布线、安全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建筑电气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建筑的安全性、能耗和使用效果。

因此,在进行建筑电气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功能需求和安全要求,并遵循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初步设计说明-节能

初步设计说明-节能

第六部分节能设计一、设计依据1、《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2、《建筑外窗空气渗透性能分析及其检测方法》(GB/T 7170)。

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4、《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二、建筑节能设计为改善建筑物内热环境,提高采暖和空调的能源利用,本设计在建筑热工和采暖空调设计上采取节能措施,将能耗控制在规范规定的范围之内。

(一)建筑信息教学楼北栋:建筑窗墙比东向:0.08, 西向:0.13, 南向:0.20, 北向:0.29 教学楼南栋:0层建筑高度14.85建筑面积地上2531.62㎡,地下0.00㎡北向角度90度综合楼部分:食堂部分:宿舍部分:精选范本,供参考!(二)建筑热工设计规定指标1、屋面传热系数(W/(m2.K))(≤0.70):教学楼(北栋):0.65(满足);教学楼(南栋):0.65(满足);综合楼:0.54(满足);食堂:0.68(满足). 2、外墙(包括非透明幕墙)平均传热系数(≤1.0):教学楼(北栋):1.0(W/m2.K) (满足);教学楼(北栋):0.94(W/m2.K) (满足);综合楼:0.95 (W/m2.K) (满足);食堂:0.94(W/m2.K) (满足);3、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传热系数(≤1.0无4、外窗(包括透明幕墙),其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限值满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设计外窗(包括透明幕墙)见下表:教学楼(北栋)教学楼(南栋)综合楼食堂部分宿舍部分5、屋顶透明部分的传热系数(≤0.30)、遮阳系数SC(≤0.40)和面积百分比(≤0.20):无天窗6、地下室外墙(与土壤接触的墙)热阻限值(R≥1.2(m2.K)/W):无7、地面热阻限值(R≥1.2(m2.K)/W):R :0.30(不满足)8、当建筑热工设计不能满足上述规定指标要求时,应对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进行权衡判断,并提供有关计算资料。

电气节能施工方案

电气节能施工方案

电气节能施工方案一、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能源资源的消耗与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电气节能建设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为了更好地提高电气设备的能源利用效率,本文将提出一套电气节能施工方案。

二、电气节能施工原则1.合理设计电气系统:在进行电气节能施工前,必须进行精心的设计,合理规划电气系统的布局,减少线路长度,降低线路电阻,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选用高效节能设备:在电气设备的选型过程中,优先选择能效高、节能效果显著的设备,如LED照明灯具、变频空调等。

3.科学配置电缆线路:合理配置电缆线路,避免电缆过长、过粗,以减少线路损耗,提高电气系统的整体效率。

4.引入智能控制系统:通过引入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对电气设备的精准控制和智能调节,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三、电气节能施工步骤1. 施工前准备在进行电气节能施工前,需做好施工计划、清单,并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和材料,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2. 设备检查与改造对已有的电气设备进行全面检查,修缮老化设备或更换能效更高的设备,以降低耗能。

3. 照明系统改造通过更换LED照明灯具、优化照明布局、安装光感控制器等方式,降低照明系统能耗,提高照明品质。

4. 空调系统改造对现有空调系统进行调整和优化,增加变频节能器、安装定时开关等节能装置,降低空调系统的耗能。

5. 智能控制系统应用引入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对电气设备的智能化控制,优化用能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四、电气节能施工效果评估电气节能施工完成后,应对节能效果进行评估,比较节能前后的能耗情况,并对施工效果进行总结和汇总,为今后的电气节能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五、结语电气节能施工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不仅可以节约能源资源,减少环境压力,还可以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效率。

希望在未来的电气建设中,能够更加注重节能环保,实现可持续发展。

湖北省公共建筑施工图节能设计说明

湖北省公共建筑施工图节能设计说明

湖北省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前言自2005年我省全面执行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以来,各地节能设计摸索出许多值得借鉴和推广的经验与做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如各专业节能设计深度不足,节能措施不力,节能设计说明条理不够清晰、内容不够完整等.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指导工程设计人员正确进行建筑节能设计,规范各专业建筑节能设计说明文本,根据湖北省住建厅的要求,湖北省工程建设专家委员会组织编制组经过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经验、借鉴相关成果和征求意见,编制完成本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的编制依据是国家和地方相关规范标准,是节能设计标准的细化与延伸,是节能设计内容的汇总和完善,可作为工程设计人员的设计参考。

设计说明涵盖建筑、暖通、电气和给排水专业,共分二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居住建筑,第二部分是公共建筑,均包括以上四个专业内容,可作为工程建筑节能设计专篇或专业设计说明独立使用。

设计说明内容采取填空或选择项方式(当采用时在□内打“√”)表达,括弧内容为优选项或备选项。

设计说明仅作为示范性文本,设计人员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适用的条文作相应的增减。

各单位在使用本设计说明过程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随时函告湖北省工程建设专家委员会(地址:武汉市武昌中南路12号,邮编:430071).四、编写组织编写单位: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委托湖北省工程建设专家委员会组织中南建筑设计院、武汉市建筑设计院、中国轻工业武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编制。

编写人员:建筑专业:李上宾林莉暖通专业:马友才陈焰华电气专业:李蔚李波给排水专业:涂正纯李传志目录第一部分居住建筑施工图节能设计说明第一节建筑专业 (1)第二节暖通专业 (6)第三节电气专业 (10)第四节给排水专业 (15)第二部分公共建筑施工图节能设计说明第一节建筑专业 (21)第二节暖通专业 (27)第三节电气专业 (34)第四节给排水专业 (4)第一部分居住建筑施工图节能设计说明第一节建筑专业1.1设计依据《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建筑)》(2007)《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湖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42/301—2005(简称50%标准)《湖北省武汉城市圈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标准》DB42/T559——2009(简称65%标准)国家及地方相关的规范、标准、规定1。

(整理)电气初步设计节能篇说明

(整理)电气初步设计节能篇说明

电气节能专篇一、工程概况:所在城市建筑类别建筑功能建筑面积(m2)建筑层数建筑高度(m)结构形式有无太阳能热水系统姜堰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办公 4.2万19 98.25框架、剪力墙有节能建筑类型:甲类公共建筑建筑设备管理系统与建筑能效综合管理平台设置与否:需设置。

二、设计依据:1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042 《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 50364—2005(第5.6节)3 《江苏省民用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节能专篇)编制深度规定》(2009年版)4 《35kV及以下客户端变电所建设标准》JGJ32/J 14—2007(第6.2节)5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6 《江苏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32/J 96-20107 国家、省、市现行的其他建筑节能相关的法律、法规三、供配电: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总设备容量(Pe) kW277212 总计算容量(Pjs)kW 175173平均需要系数(Kx)Kx 0.63 4 功率因数(COSΦ)补偿前功率因数(COSΦ1) cosφ1 0.84补偿后功率因数(COSΦ2) cosφ2 0.955 变压器总容量kVA 3200 SCB10 ,Dyn11,并采用强迫通风装置6 变压器平均负荷率(β) 0.697 本工程采用两路10kV电源供电,同时供电,互为备用。

8变电所低压侧设补偿电容器柜进行集中补偿,电容器组采用自动循环投切方式。

9共设置2台变压器,变压器总容量=3200kVA2*1600变配电所深入负荷中心,公建低压配电距离小于200米。

四、照明节能设计要求及措施:房间或场所照明方式LPD值(W/m2)照度(lx)照明光源(功率、光通量、色温、Ra)统一眩光值(UGR)中庭一般照明- 400 二次装修确定-门厅一般照明- 200 二次装修确定-走道一般照明- 100 节能灯,Ra>80 -办公室一般照明9 300 细管荧光灯,Ra>80 19泵房一般照明 4 100 28、2600、2700、85 -变配电所一般照明7 200 28、2600、2700、85 -弱电系统机房一般照明9 300 28、2600、2700、85 -电梯机房一般照明- 200 28、2600、2700、85 -停车库一般照明- 75 28、2600、2700、85 -其它详见国家标准(1).光源的选择及电子镇流器的选择:高效光源,即直管荧光灯采用T5系列或光效大于90lm/w的T8系列,环形荧光灯采用TLD系列,配电子镇流器;光源显色指数Ra>80,色温在2700K~3500K之间。

电气设计说明书(终版)

电气设计说明书(终版)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建筑电气课程设计说明书学生姓名骆俊文班级 2011级 2班学号 **********系别建筑设备工程系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指导教师徐晓宁、郝海青2014年6月29日目录一、设计概况 (1)二、建筑负荷、供电要求 (1)三、供电主干线 (1)四、负荷计算,设备选型 (2)五、参考文献 (24)一、设计概况本课程设计为建筑供配电系统设计,设计对象是一个多层宿舍楼,该宿舍楼楼高24.6 m,共7层,首层为架空层,2~7层为宿舍,架空层面积为326.9m2,建筑面积(不含架空层)9066.72m2,建筑总面积9893.62m2,床位数1040。

具体布置见电子文档资料。

该建筑配电室设在首层,由附近的变配电所提供一路0.4kV低压电源,采用电缆穿管埋地引入建筑的A梯配电室,由配电室的低压配电柜经电缆竖井送到各用电设备。

宿舍楼配置中央空调系统,采用集中供冷方式,由区域冷站提供低温冷冻水到建筑底层的空调设备房,经板式换热器换热后,在二次侧设置冷冻水泵将冷冻水输送到末端用户;宿舍楼中央空调形式采用新风+风机盘管类型。

该住宅楼建筑平面图由电子文档资料提供。

二、建筑负荷、供电要求1、负荷计算说明宿舍负荷按单位负荷计算,每单元取负荷为2.0 kW。

其它专业提供资料:首层各功能房间设备负荷包括:(1)热交换站:冷冻水泵2台(一用一备,有变频装置),功率:18.5kW;通风用轴流风机1台,功率:180W;(2)配电房:三个,每个配电房配置通风用轴流风机1台,功率:180W;(3)弱电房:三个,每个弱电房配置通风用轴流风机1台,功率:120W;(4)社团活动房:配置通风用轴流风机1台,功率:180W;(5)空调机房:配置通风用轴流风机1台,功率:180W;(6)洗衣房:配置通风用轴流风机1台,功率:120W。

中央空调系统新风机设备功率为:180 W/台,每层配备三台新风机;用户末端风机盘管功率:46W/台。

办公楼建筑电气设计任务书标准

办公楼建筑电气设计任务书标准

_____________________项目施工图设计任务书(电气专业)编制单位: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编制时间:____年__月__日目录一.总则............................................................ 二.建筑电气设计任务书1.设计名称、建设地点 .............................................2.设计依据、批准文号...............................................3.项目概况.........................................................4.设计范围.........................................................5.本项目特殊说明:................................................. 三.设计深度要求1.图纸深度要求....................................................2.设计计算书...................................................... 四.技术指导书1.供、配电系统设计的一般要求:.....................................2.供电负荷等级:...................................................3.负荷计算:.......................................................4.变、配电系统:....................................................5.低压配电系统:....................................................6.安全措施:........................................................7.动力配电系统:....................................................8.照明配电系统:....................................................9.备用柴油发电机系统:..............................................10.防雷与接地系统:..................................................11.节能设计:........................................................12.设备选型与安装:..................................................13.综合布线系统:....................................................14.楼宇自控系统(BAS):...............................................15.有线及卫星电视系统:...............................................16.车库管理系统:.....................................................17.背景音乐及紧急广播系统:...........................................18.信息发布系统:.....................................................19.综合天线网络系统:.................................................20.安全防范系统:..................................................... 五.附录1. 1. 电气设备品牌推荐参考表:.......................................一.总则1.要求为使百程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所开发的办公楼项目,满足造价经济、管理安全、维修方便、施工合理的要求,提高设计质量,制订本项目设计任务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气节能设计说明
1、设计依据
本工程建筑电气节能设计遵循现行国家或行业规范、规程及标准,其中,主要依据有: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3-200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26-95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5-1993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04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 50314-2000
《电能质量公共电网谐波》GB/T 14549-93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电气)》(2007)等。

2 、设计概况
2.1 本工程为生产综合楼。

建筑高度为m。

地上层,建筑面积为㎡;地下层,建筑面积为㎡。

本工程属II类节能建筑,体形系数S= 。

本工程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原则是:在充分满足、完善建筑物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

2.2 本工程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综合考虑建筑物供配电系统的节能、电气照明的节能、建筑设备的电气节能等。

3 、供配电系统的节能
本工程主电源取自公共电网,供配电线路采用铜芯绝缘电线电缆。

单相负荷尽可能均衡地分配在三相上,使三相负荷保持基本平衡。

4 、电气照明的节能
4.1 本工程照明设计遵照《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所对应的照度标准、照明均匀度、统一眩光值、光色、照明功率密度值(简称LPD)、能效指标等相关值的综合要求。

设计照明系统的LPD值指标如下:
普通办公室:标准现行功率密度值/标准对应照度值(W/㎡/ Lx)为11/300
高档办公室:标准现行功率密度值/标准对应照度值(W/㎡/ Lx)为18/500
会议室:标准现行功率密度值/标准对应照度值(W/㎡/ Lx)为11/300
本次设计,设计功率密度最大值均小于上述指标。

本次设计,选用荧光灯三基色荧光灯、紧凑型荧光灯等节能灯具,并配用节能
的电子镇流器。

本次设计,选用金卤灯,并配用节能的电感镇流器。

4.2 本工程照明设计采用高光效光源。

在满足眩光限制的条件下,优先选用灯具效率高的灯具以及开启式直接照明灯具,一般室内的灯具效率不低于70%,并要求灯具的反射罩具有较高的反射比。

4.3 设计在满足灯具最低允许安装高度及美观要求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降低灯具的安装高度,以节约电能。

4.4 本工程采用电子镇流器或节能型高功率因数电感镇流器,镇流器自身功耗不大于光源标称功率的15%,谐波含量不大于20%;荧光灯单灯功率因数不小于0.9;金属卤化物等气体放电灯设无功单独就地补偿,单灯功率因数不小于0.85,所有镇流器必须符合该产品的国家能效标准。

4.5 设计主照明电源线路采用三相供电,以减少电压损失,并尽量使三相照明负荷平衡,其最大相负荷不超过三相负荷平均值的115%,最小相负荷不小于三相负荷平均值的85%,以免影响光源的发光效率。

4.6 根据建筑物的建筑特点、建筑功能、建筑标准、使用要求等具体情况,对照明系统进行分散、集中、手动、自动,经济实用、合理有效的控制设计。

4.7 本工程根据照明部位的灯光布置形式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照明控制方式。

1).房间或场所设有两列或多列灯具时,设计按下列分组控制:
所控灯列与侧窗平行;
会议厅、多功能厅、报告厅等场所,按靠近或远离讲台分组。

2)每个房间灯的开关数不少于2个(只设置1只光源的除外),每个照明开关所控光源数尽可能少。

5、建筑设备的电气节能
本工程建筑设备的电气节能主要有:电梯设备的电气节能。

要求业主选择高效节能的电梯系统。

电梯采用变频变压调速VVVF拖动技术,提高了电梯的舒适性,同时更节能。

6 计量与管理
为了有效进行能量计量、管理,本工程设置计量装置。

.电能计量装置应选用经计量检定机构认可的用电计量装置。

本工程在投入使用后,要求建立照明运行维护和管理制度,并符合下列规定;
1.应有专业人员负责照明维修和安全检查并做好维护记录,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照明运行;
2.应建立定期清洁光源、灯具的制度,根据《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规定的次数定期进行,使得灯的照明输出功率达到额定输出功率得95%以上,否则应更换这些防护装置。

3.宜根据光源的寿命、点亮时间、照度的衰减情况,定期更换光源;
4.更换照明设备前应对每个空间的照度等级和照明需求量进行调查。

更换光源时,应采用与原设计或实际安装相同的光源,不得随意改变光源的主要性能参数。

5.除应急出口或有安保需求的场合,房间无人时应关灯。

昼光充足的区域应关闭照明灯。

有条件的宜采用自动开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