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设计说明word版本
建筑节能设计说明

节能设计说明
一、节能概况
本工程为XXXX小学综合楼,所在区域为寒冷地区(A区)。
二、设计依据
1、《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
2、《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三、建筑不同朝向窗墙面积表
朝向窗面积(m
墙面积(m²)窗墙比窗墙比规范限值²)
西向50.82 168.72 0.30 ≤0.35
东向50.82 168.72 0.30 ≤0.35
北向133.56 423.81 0.32 ≤0.35
南向146.82 423.81 0.35 ≤0.50
四、建筑体型系数
建筑面积:1137.52平方米表面积:1632.32平方米体型系数:0.38
1、外墙材料采用300厚加气块,外墙面贴A级60厚岩棉保温板,传热系数K=0.45W/(m^U2^U.k)。
2、屋面保温材料采用80厚岩棉保温板,传热系数K=0.35W/(m^U2^U.k)。
3、外窗采用断桥节能铝合金(6+9A+6)中空玻璃,传热系数K=2.0W/(m^U2^U.k)。
4、外门传热系数不得大于2W/(m^U2^U.k),内门传热系数不得大于1.7W/(m^U2^U.k)。
5、一层地面做150厚憎水珍珠岩保温层,传热系数K=1.77W/(m^U2^U.k)。
六、结论与建议
1、由于对建筑各部分围护结构分别做了节能设计,故可以满足节能要求。
2、建设及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图纸施工,以实现建筑节能50%的要求。
建筑专业施工图节能设计说明

※节能设计说明(施工图)
※.1 屋面和外墙
※.1.1屋面选用厚保温材料
屋面的传热系数为W/㎡K
※.1.2外墙采用外(内)保温,选用厚保温材料
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为W/㎡K
※.1.3非透明幕墙选用厚保温材料
非透明幕的传热系数为W/㎡K
※.2 外窗
※.2.1外窗选用断热铝型材(PVC塑钢型材、普通铝合金型材),+A+中空玻璃(LOW-E)
外窗传热系数为W/㎡K,
※.2.2玻璃的遮阳系数应满足。
※.2.3外窗的气密性不应大于1.5m3/m.h
※.3 玻璃幕墙
※.3.1玻璃幕墙选用断热铝型材(普通铝合金型材),
+A+中空玻璃(LOW-E)
玻璃幕墙传热系数为W/㎡K,
※.3.2玻璃的遮阳系数应满足。
※.3.3玻璃幕墙的气密性不应大于1.0m3/m.h
※.4 透明屋顶
※4.1透明屋顶选用断热铝型材,+A+中空夹胶玻璃(LOW-E)透明屋顶传热系数为W/㎡K,
※.4.2玻璃的遮阳系数应满足。
※.5 地面热阻和地下室外墙
※.5.1地面设置厚的(材质)保温材料,地面热阻为㎡k/w ※.5.2地下室外墙设厚聚苯板保温层,地下室外墙热阻为㎡k/w ※其他
※6.1外窗的开启扇面积为,占外窗总面积的(30%)
※6.2透明幕墙设可开启扇,开启扇为幕墙总面积的%
※6.3中庭采用自然(机械)通风措施。
※6.4本工程的主要采光朝向窗墙面积比小于0.4,玻璃的可见光投射比应大于
0.4。
说明:
1、工程项目内容不同,采取的节能措施有所变化,编制说明中应按照具体措施有所删减。
2、“※”应采用施工说明中的章节号替代。
建筑节能设计说明专

建筑节能设计说明专导言:在当今社会,建筑领域对节能的要求越来越高。
建筑的能源消耗占全球总能源消耗的40%以上,因此节能已成为建筑设计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介绍建筑节能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以减少能源的消耗并提高建筑的可持续性。
一、建筑节能设计的原则1.景观设计与节能:合理设计建筑的形式和布局,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减少建筑的遮阻,提高建筑的园林绿化程度,有效降低建筑的热岛效应。
2.采光与照明设计:在建筑设计中应尽量通过设计开敞的空间、大面积玻璃幕墙和合理的窗户布置来提供自然采光,减少对人工照明的依赖。
合理选择节能灯光设备,采用传感器控制系统,根据环境亮度自动调节照明亮度,以节约能源。
3.保温与隔热设计:建筑的保温与隔热设计是建筑节能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合理选择保温材料、增加墙体和屋顶的保温层厚度,减少热量的传导,提高建筑的保温性能。
4.水资源利用与回收:合理设计建筑的给排水系统,选用节水设备,提高水资源利用的效率。
对于废水进行处理,回收利用,减少对自来水的依赖。
5.高效节能设备的应用:建筑中的空调、供暖、照明等设备应选用高效节能产品,采用节能控制系统,对能源的消耗进行监控和控制。
同时,建筑中的设备和系统应定期进行维护和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减少能源的浪费。
二、建筑节能设计的方法1.采用可再生能源:建筑节能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利用可再生能源。
例如,在建筑设计中可以考虑使用太阳能电池板、风力发电机、地源热泵等设备,将自然资源转化为可用的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2.优化建筑结构:建筑设计中应注重优化建筑结构,减少建筑材料的使用量,降低建筑的密度,从而减少能源的消耗。
同时,采用轻型建筑材料、高强度材料,减少建筑的自重,提高建筑的自然通风性能。
3.热量回收:建筑中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热交换器进行回收利用。
例如,可以利用建筑的废热来加热水,或者用废弃的热量来供暖。
4.采用节能建筑材料:选择优质、环保的建筑材料,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建筑节能方案(范本)

建筑节能方案(范本)一、项目背景本项目位于我国某大城市,旨在打造一座绿色、环保、节能的现代化建筑。
建筑总面积约为10万平方米,地上25层,地下3层,主要包括办公、会议、餐饮、休闲等功能区域。
随着我国能源消耗的日益增长,建筑节能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为此,本项目将采用一系列节能措施,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
二、节能目标1.节能率:本项目总体节能率不低于65%,其中空调系统节能率不低于50%,照明系统节能率不低于60%。
2.能源利用率:提高能源利用率,实现能源的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
3.环境保护:降低建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
三、节能措施1.建筑设计(1)建筑朝向:选择最佳朝向,充分利用自然光照,减少照明能耗。
(2)建筑外立面:采用Low-E玻璃,提高保温性能,减少空调能耗。
(3)建筑体型:优化建筑体型,减少体型系数,降低能耗。
2.空调系统(1)冷热源:采用高效节能的冷热源设备,提高空调系统效率。
(2)末端设备:选用节能型末端设备,降低空调能耗。
(3)智能控制:实现空调系统的智能控制,根据室内外温度、湿度等参数自动调节空调运行状态,提高能源利用率。
3.照明系统(1)光源:选用节能型光源,如LED灯、荧光灯等。
(2)灯具:选用高效灯具,提高照明效率。
(3)智能控制:实现照明系统的智能控制,根据室内外光线强度自动调节照明亮度。
4.电气系统(1)供电:优化供电方式,降低线损。
(2)变压器:选用高效节能变压器,降低损耗。
(3)配电系统:采用智能配电系统,实现能源的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
5.节水措施(1)给水系统:采用高效节水型给水设备,降低给水能耗。
(2)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中水回用等技术,减少排水能耗。
(3)绿化:充分利用绿化,降低建筑热岛效应,减少空调能耗。
四、实施方案1.建立项目组:组织专业团队,负责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技术指导、监督和验收。
2.制定施工方案:根据项目特点和施工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质量。
建筑节能设计说明

外窗 6 (包括透明
幕墙)
玻璃可见光 透射比τv
窗墙面积比 <0.4 时,τv≥0.4
屋顶透明部分面积
屋顶 7 透明
部分
/屋顶总面积 传热系数
K[W/(㎡·k)]
≤20% K≤3.5
遮阳系数 SC
SC≤0.35
窗墙 面积 比
传热 系数 K
遮阳 系数 SC
节能 措施
注:节能措施中屋顶、外墙、地面、地下室外墙、架空或外挑楼板应注明保温隔热材料导热系数λ及厚度
本工程位于________市,为________类型建筑。建筑总面积________m2,空调面积 ________ m2。
本工程________范围区域内设计考虑夏季空调供冷、冬季空调供暖(注:建筑物如 无空调供暖或局部供暖,则删去或修改),其各区域的温湿度设计标准、新风量标准取值、 风速、噪音等按国家相关设计规范取值,其室外设计参数取________市的设计参数。 空调负荷进行热负荷和逐项逐时冷负荷计算,计算软件采用________,经计算结策法规允许,同时所采取的辅助技术措施得当,通
过一系列的外界条件的勘察与环境评估以及技术经济比较,空调冷热源采用以下方案:
□(地下水源/土壤源)热泵系统
□(海水、江河水、湖水)源热泵系统
2.4.4 本工程所在区域电力充足,所以空调冷热源采用高效的电动压缩式机组,机型选择
福建省建筑工程施工图 节能设计说明示范文本
第二部分
公共建筑施工图节能设计说明
第一节 建筑专业
1.1 设计依据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以下简称“标准”)GB50189-2005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建筑)》(2007)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
建筑节能改造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1.《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952.《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3.《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4.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DB23/T120-20015.《既有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JGJ129-20006.《外门窗保温性能分级级检测方法》GB/T8484-20087.《外墙外保温技术规程》JGJ144-20048.《外墙外保温建筑构造》10J1219.《关于转发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和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的通知》(黑公通[2009]148号)二、项目概况1.工程名称:xxxxxxxxxxxxxxxxxxxxxx2.建设地点:xxxxxxxxxxxxxxx3.建设单位:xxxxxxxxxxxxx4. 楼体编号:xxxxxxxxx5. 建筑面积:xxxxxxx6.主要设计范围和内容:该项目改造部分的装饰、建筑、结构施工图的设计。
三、设计标高1.本工程%%p0.000以室内地平为准。
2.各层标注标高为建筑完成面标高。
3.本工程以mm为单位。
四、外墙保温系统说明(一)、薄抹灰系统外保温说明1.系统构造1)系统采用B1级防火材料保温层,用胶粘剂与基层墙体粘贴,辅以锚栓固定.防护层为嵌埋有耐碱玻纤网布增强的聚合物抗裂砂浆,属薄抹灰面层,防护层厚度普通型5mm,加强型10mm,涂料饰面。
首层为20mm抗裂砂浆防护层,两布三浆。
贴饰面砖时,防护层厚度5-8mm。
2.施工基本要求1)基层墙体应坚实平整突出物应剔除找平,墙面应清洁,无妨碍粘结的污染物.2)粘贴保温材料的胶粘剂,应能承受本系统各层构造中的全部荷载3)粘贴聚苯板时,板缝应挤紧,相邻板应齐平,板间缝隙不得大于2mm,板间高差不得大于1.5mm.4)保温层在基层墙体设有伸缩缝、沉降缝、抗震缝处设缝.(二)、装饰线薄抹灰系统外保温说明1.系统构造本系统采用B1级防火保温材料作为保温层装饰线,用胶粘剂与基层墙体粘贴(满粘),辅以锚栓固定.保温材料的防护层为嵌埋有耐碱玻纤网布增强的聚合物抗裂砂浆,属薄抹灰面层,防护层厚度普通型5mm,涂料饰面.2.施工基本要求1)基层墙体应坚实平整突出物应剔除找平,墙面应清洁,无妨碍粘结的污染物.2)粘贴保温装饰线的胶粘剂,应能承受本系统各层构造中的全部荷载.3)粘贴保温装饰线时宜采用满粘法,采用满粘。
建筑方案节能设计说明

建筑方案节能设计说明建筑方案节能设计是指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节能原则和技术手段,通过合理的布局、选材和设备等方式,减少建筑能耗,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的一系列设计措施。
节能设计在保证建筑功能的同时,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首先,在建筑方案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建筑的朝向和布局。
通过合理的朝向安排,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和太阳能,减少对照明和供暖/制冷设备的依赖。
此外,布局上的合理设计可以避免空间交叉利用,减少能源浪费,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其次,在选材上,应优先选择具有优良保温隔热性能的材料。
例如,采用保温板等材料可以有效隔热,减少热量传递,降低建筑耗能。
同时,还可以选择具有较高光反射率的材料,降低夏季的热岛效应,减少空调负荷。
此外,还应注意建筑外墙的保温层和窗户的选材,力求提高建筑的隔热性能,减少热量的散失。
另外,节能技术设备的合理选择也是建筑方案节能设计的重要方面。
例如,在供暖/制冷设备方面,可以选择具有高效能节能的空调系统和锅炉系统。
空调系统方面,可以采用变频空调和地源/水源热泵等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对于供热系统,可以采用燃气锅炉或者太阳能热水器等技术,减少能源消耗。
此外,还可以结合智能控制系统,根据室内外温度、湿度等参数进行合理调节,进一步降低能耗。
此外,还应在建筑外立面的设计上加强节能措施。
例如,在外立面设计中可以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以供建筑内部的电器设备使用。
同时,还可以利用建筑外立面的自然通风和采光设计,减少室内人工照明的需求,进一步节约能源。
此外,还可以选择带有隔热镀膜的玻璃材料,减少建筑内部的热量散失。
最后,建筑方案节能设计还需要考虑建筑的维护和管理。
建筑的节能性能需要长期保持,需要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和改进,以确保设备的高效运行。
此外,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情况也需要进行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能源浪费的问题。
总之,建筑方案节能设计在保证建筑功能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朝向布局、选材和设备选择等手段,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建筑的节能目标。
节能设计说明(公共建筑)

节能设计说明(公共建筑)一、设计依据(规范、标准及图集)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2.《江苏省民用建筑热环境与节能设计标准》DB32/478-20013.《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19934.《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955.《江苏省民用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节能专篇)编制深度规定》6.相关外墙,屋面保温技术规程,构造图集1.屋面保温采用厚度:导热系数:蓄热系数:选自图集:构造做法如下:①②③④⑤外墙保温采用厚度:导热系数:蓄热系数:选自图集:构造做法如下:①②③④外墙冷桥部位采用厚度:导热系数:蓄热系数:选自图集:构造做法如下:①②③④⑤4.与室外空气接触板采用厚度:导热系数:蓄热系数:选自图集:构造做法如下:①②③④5.外门窗采用型材玻璃传热系数)南、东西、北面外窗外侧遮阳采用活动遮阳做法(3)建筑外门窗抗风压性能不低于GB/T7106-2002规定的级。
气密性不低于GB/T7107-2002规定的级。
水密性不低于GB/T7108-2002规定的级。
6.建筑玻璃幕墙抗风压性能不低于GB/T15227-2007规定的级。
气密性不低于GB/T15227-2007规定的级。
水密性不低于GB/T15227-2007规定的级。
7.地下室地面保温采用厚度:导热系数:蓄热系数:选自图集:构造做法如下:①②③④屋顶透明部分的面积占总面积的比值规范要求(二)其它建筑节能环保措施(三)结论综上所述建筑节能完全符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089-2005规定的性能指标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示范性文本自2005年全面执行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以来,节能设计摸索出许多值得借鉴和推广的经验与做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如各专业节能设计深度不足,节能措施不力,节能设计说明条理不够清晰、内容不够完整等。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指导工程设计人员正确进行建筑节能设计,规范各专业建筑节能设计说明文本,湖北程建设专家委员会组织编制示范性文本设计说明的编制依据是国家和地方相关规范标准,是节能设计标准的细化与延伸,是节能设计内容的汇总和完善,设计说明涵盖建筑、暖通、电气和给排水专业,共分二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居住建筑,第二部分是公共建筑,均包括以上四个专业内容,可作为工程建筑节能设计专篇或专业设计说明独立使用。
设计说明内容采取填空或选择项方式(当采用时在□内打“√”)表达,括弧内容为优选项或备选项。
设计说明仅作为示范性文本,设计人员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适用的条文作相应的增减。
目录第一部分居住建筑施工图节能设计说明第一节建筑专业 (1)第二节暖通专业 (6)第三节电气专业 (10)第四节给排水专业 (15)第二部分公共建筑施工图节能设计说明第一节建筑专业 (21)第二节暖通专业 (27)第三节电气专业 (34)第四节给排水专业 (4)第一部分居住建筑施工图节能设计说明第一节建筑专业1.1设计依据《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建筑)》(2007)《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山东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42/301—2005(简称50%标准)《山东省潍坊市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标准》DB42/T559--2009(简称65%标准)国家及地方相关的规范、标准、规定1.2工程概况1.2.1建设地点:山东潍坊1.2.2工程性质:居住1.2.3工程规模:总建筑面积347.92 平方米,其中地上347.92 平方米、地下0 平方米建筑层数为地上 2 层、地下0 层建筑总高度8.850 米1.2.4建筑朝向:正南(含偏角度)1.2.5结构体系:砖混结构1.3气候分区和计算方法1.3.1本工程居住建筑部分属于寒冷地区气候带:2000 ≤HDD18<38001.3.2计算方法:□完全符合规定性指标□√热工性能权衡判断后符合节能标准1.3.3使用节能计算软件或手工计算书验证□天正夏热冬冷地区节能设计分析软件□PKPM 夏热冬冷地区设计分析软件□√手工计算书1.4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及节能措施建筑施工图设计说明1.5构造及引用详图设计的依据1.5.1屋面保温隔热构造:□挤塑(XPS)板保温隔热屋面:具体构造详□聚氨酯泡沫保温隔热屋面:具体构造详□聚苯隔热保温砖屋面:具体构造详□挤塑(XPS)板保温隔热坡屋面:具体构造详□聚苯(EPS)板保温隔热坡屋面:具体构造详□种植屋面:具体构造详□其它做法:,具体构造详1.5.2外墙保温隔热构造:1 外墙自保温系统□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具体构造详□陶粒增强空心砌块:具体构造详□膨胀玻化微珠砌块:具体构造详□聚苯乙烯混凝土砌块:具体构造详□复合保温芯板外墙:具体构造详□其它做法:,具体构造详2 外墙外保温系统□粘贴(EPS、PU、XPS)保温板外保温系统:具体构造详□胶粉EPS颗粒保温浆料外保温系统:具体构造详□EPS板现浇混凝土外保温系统:具体构造详□EPS钢丝网架板现浇混凝土外保温系统:具体构造详□胶粉EPS颗粒浆料贴砌EPS板外保温系统:具体构造详□现场喷涂硬泡聚氨酯外保温系统:具体构造详□膨胀玻化微珠无机保温浆料外保温系统:具体构造详□装配式保温装饰一体化外墙外保温系统:具体构造详□其它做法:,具体构造详3 外墙内保温系统□粘贴(EPS、PU、XPS)保温板外加保护层内保温系统:具体构造详□岩棉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内保温系统:具体构造详□膨胀玻化微珠无机保温浆料内保温系统:具体构造详□胶粉EPS颗粒保温浆料内保温系统:具体构造详□增强粉刷石膏聚苯板内保温系统:具体构造详□加气混凝土复合内保温系统:具体构造详□其它做法:,具体构造详1.5.3架空楼板保温隔热构造□挤塑(XPS)板保温隔热架空楼板:具体构造详□聚氨酯泡沫保温隔热架空楼板:具体构造详□聚苯颗粒保温砂浆架空楼板:具体构造详□聚苯(EPS)板保温隔热架空楼板:具体构造详□膨胀珍珠岩保温隔热架空楼板:具体构造详□其它做法:,具体构造详1.5.4建筑外保温系统防火构造要求:□建筑高度大于等于100m,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为A级□建筑高度大于等于60m小于100m,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为B2级,每层设300mm高燃烧性能为A级的水平防火隔离带□建筑高度大于等于24m小于60m,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为B2级,每两层设300mm高燃烧性能为A级的水平防火隔离带□建筑高度小于24m,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为B2级,每三层设300mm高燃烧性能为A级的水平防火隔离带□建筑屋顶基层耐火极限不小于1.00h,其屋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低于B2级,否则其屋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低于B1级1.6建筑外遮阳设计建筑外遮阳形式建筑外遮阳系数SD=1.7外门窗设计1.7.1主要外窗(包括阳台门)的热工性能及判断依据:表1.7.1外窗(包括阳台门)热工性能表注明:居住建筑的窗墙面积比应分别按湖北省居住建筑节能50%标准(单一房间计算值)与65%标准(同朝向户型主要房间平均计算值)的不同规定计算。
1.7.2外门窗材料1 框料采用:□普通铝合金□断热铝合金□PVC塑料窗□其它2 玻璃采用:□无色透明玻璃□热反射镀膜玻璃□无色透明中空玻璃□LOW-E中空玻璃□其它1.7.3 外门窗气密性:□不低于《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T7106---2008 4级要求□不低于《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T7106---2008 6级要求□不低于《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T7106---2008 8级要求第二节暖通专业2.1设计依据《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住宅设计规范》(GB5096-1999)(2003年版)《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湖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42/301—2005《湖北省武汉城市圈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标准》DB42/T559—2009《湖北省民用建筑节能技术导则》2009版2.2冷热负荷计算各户型单元设计考虑夏季集中空调供冷、冬季集中空调供暖(集中供暖),其各区域的温湿度设计参数、新风量、风速、噪音等按国家相关设计规范取值,其室外设计参数取________市的设计参数。
空调负荷进行热负荷和逐项逐时冷负荷计算,计算软件采用________,计算结果详表。
2.3采暖2.3.1采暖系统采用热水作为热媒,采暖供回水温度为_______℃,供回水温差为_____℃。
2.3.2采用_______采暖系统,设有_______室温度控制措施。
2.3.3采用集中采暖系统,设有_______分户热计量措施。
2.3.4散热器采用明装方式,散热器外表面涂刷非金属涂料;散热器的散热面积系根据热负荷计算确定。
2.3.5经对室内采暖系统进行详细的水力平衡计算,除共有部分外,各并联环路间的阻力差额均小于15%。
2.3.6本工程集中采暖系统,热源为_______,_______热效率为_______。
2.3.7本工程为区域集中采暖系统,在每栋建筑物热力入口处均设有_______热量表、_______水力平衡和流量调节装置、除污器或过滤器等。
2.3.8集中采暖系统热水循环水泵的耗电输热比(EHR)为_______。
2.4空调2.4.1集中空调冷热源2.4.1.1根据本工程所在区域能源供给状况、能源结构及价格等,通过具体的技术经济比较,空调冷热源采用如下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虑到具有合适的场地条件及空调冷热负荷特性,本工程优先采用可再生能源;通过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试验、环境评估及技术经济比较,空调冷热源采用以下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3选用___台燃(□油□气)( □热水□蒸汽)锅炉,其额定热效率为_______。
2.4.2采用变制冷剂流量多联空调系统,在标准工况及管长下,其系统额定制冷性能系数COP值达到___(W/W),额定制热性能系数COP值达到___(W/W),本工程经过修正后的系统制冷性能系数COP值为___(W/W),系统制热性能系数COP值为___(W/W)。
2.4.3采用热泵型变频调节(直流调速)房间空调器,,机组制冷时运行性能系数COP值为___(W/W),机组制热时运行性能系数COP值为___(W/W)。
2.4.4采用户式中央空调(冷热水系统),机组制冷时运行性能系数COP值为___(W/W),机组制热时运行性能系数COP值为___(W/W)。
夏季制冷时流量___m3/h,机外系统阻力___ KPa;冬季制热时流量___m3/h,机外系统阻力___ KPa。
2.4.5集中空调水系统2.4.5.1空调水系统采用闭式两管制系统,空调冷水供水温度为___℃,回水温度为___℃,供、回水设计温差为___℃;空调热水供水温度为___℃,回水温度为___℃,供、回水设计温差为___℃。
2.4.5.2空调末端侧水系统采用异程布置,各并联环路之间的压力损失差控制在15%以内。
2.4.5.3空调水系统采用一级泵变频调速系统,变频泵的变频范围能满足系统安全运行要求和流量变化要求。
空调水泵冬、夏季分设。
2.4.5.4本工程采用集中空调系统,空调冷热水系统输送能效比(ER)为:空调冷水管道___,空调热水管道___。
2.4.5.5本工程为区域集中空调系统,在每栋建筑物热力入口处均设有_______冷热量计量装置、_______水力平衡和流量调节装置、除污器或过滤器等;每户设有_______冷热量计量装置。
2.4.5.6空调水系统(或包括冷却水系统)采用过滤、缓蚀、阻垢、杀菌、灭藻等水处理措施。
2.4.6空调风系统2.4.6.1空调回风不采用直接从吊顶回风,回风口均接回风管,直接接至空调设备。
2.4.6.2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新风直接送入各空调区域,尽量不经过风机盘管机组后再送出。
2.4.7采用带全热回收功能的双向换气装置,全热回收效率_______。
2.4.8空调管道保温2.4.8.1空调管道保温采用导热系数小、湿阻因子大、吸水率低、密度小、耐低温性能好的高效保温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