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加器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实验一、半加器、全加器实验报告

实验一、半加器、全加器实验报告

(7)编程下载 (tools/programmer)
2.验证半加器、全加器的真值表。
根据管脚锁定的方案,操作仪器,记录数据。
半加器: 全加器:
输入
a
b
0
0
0
1
1
0
1
1
输出
sh
ch
输入
a
b
ci-1
0
0
0
0
0
1
0
1
0
0
1
1
1
0
0
1
0
1
1
1
0
1
1
1
输出
si
ci
思考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 六、实验总结(总结本次实验收获,实验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实验一、 半加器 全加器设计 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一、实验目的
1.初步掌握 Quartus 开发系统的使用 2.掌握原理图的设计方法 3.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理解组合电路的特点 二、实验原理
加法运算是计算机中最基本的一种算术运算。能完成两个一位二进制数的相加运算并
求得“和”及“进位”逻辑电路,称为半加器。全加器是完成两个一位二进制数相加,并考虑低 位来的进位,即相当于将三个一位二进制数相加的电路。
工程文件必须保存在
,建立工程文件时注意选择使用的器件的 device family

, devicBiblioteka 名称是。(2)在工程文件中添加源文件(file/new)
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择 Design Files 中的选择
(Block Diagram/Schematic File /

数电实验报告半加全加器

数电实验报告半加全加器

实验二半加/减器与全加/减器一、实验目的:(1)掌握全加器和半加器的逻辑功能。

(2)熟悉集成加法器的使用方法。

(3)了解算术运算电路的结构。

二、实验设备:1、74LS00(二输入端四与非门)2、74LS86(二输入端四异或门)3、数字电路实验箱、导线若干。

(74LS00引脚图) (74LS86引脚图)三、实验原理:两个二进制数相加,叫做半加,实现半加操作的电路,称为半加器。

A表示被加数,B表示加数,S表示半加和,Co 表示向高位的进位。

全加器能进行加数、被加数和低位来的信号相加,并给出该位的进位信号以及和。

四、实验内容:用74LS00和74LS86实现半加器、全加器的逻辑电路功能。

(一)半加器、半减器M=0时实现半加,M=1时实现半减,真值表如下:功能M A B S C半加0 0 0 0 0 0 0 1 1 0 0 1 0 1 0 0 1 1 0 1半减1 0 0 0 0 1 0 1 1 1 1 1 0 1 0 1 1 1 0 0(半加器图形符号)2、MAB00 01 11 100 0 1 1 01 1 0 0 1BABABAS⊕=+=MAB00 01 11 100 0 0 0 01 0 1 0 1)(MABC⊕=(二)全加器、全减器M A B 1-i CS i C0 0 0 0 0 0 0 0 0 1 1 0 0 0 1 0 1 0 0 0 1 1 0 1 0 1 0 0 1 0 0 1 0 1 0 1 0 1 1 0 0 1 0 1 1 1 1 1 1 0 0 0 0 0 1 0 0 1 1 0 1 0 1 0 1 0 1 0 1 1 0 1 1 1 0 0 1 0 1 1 0 1 0 1 1 1 1 0 0 1 1 111 111-i C B A S ⊕⊕=))((1-i C B A M BC C i ⊕⊕•=五、实验结果半加器:B A B A B A S ⊕=+= )(M A B C ⊕=全加器:1-i C B A S ⊕⊕=M C M C C i 21+=其中11()i C A B C AB -=⊕+,21()i C A B C AB -=+为了方便,以下1i C -用C 表示()()(()()()I C AB AB CM AB AB CM ABM ABM ABCM ABCM ABCM ABCM ABM ABMABCM ABCM ABCM ABCM ABCM ABCM ABCM ABCM BC ABCM ABCM ABCM ABCM M A B C BC =+++++=+++++=+++++++=++++=⊕⊕ 则))((1-i C B A M BC C i ⊕⊕•=六、心得体会本次实验做的是半加/减器和全加/减器两个电路,比上次实验复杂很多,因此充满了挑战性。

eda实验报告 全加器

eda实验报告 全加器

eda实验报告全加器EDA实验报告:全加器一、引言在数字电路设计中,全加器是一种基本的组合逻辑电路,用于实现两个二进制数的加法运算。

全加器的设计和性能对于数字电路的正确性和效率至关重要。

本实验报告将介绍全加器的原理、设计方法以及实验结果。

二、全加器的原理全加器是由两个半加器和一个额外的输入引脚组成的。

它可以实现三个二进制输入数的相加运算,并输出相应的和与进位。

1. 半加器半加器是一个简单的组合逻辑电路,用于实现两个二进制数的相加运算。

它有两个输入引脚A和B,分别代表两个二进制数的对应位,一个和输出引脚S和一个进位输出引脚C。

半加器的真值表如下所示:A B S C0 0 0 00 1 1 01 0 1 01 1 0 1可以看出,和输出引脚S等于A和B的异或运算结果,进位输出引脚C等于A 和B的与运算结果。

2. 全加器全加器是由两个半加器和一个额外的输入引脚组成的。

它有三个输入引脚A、B 和Cin,分别代表两个二进制数的对应位以及上一位的进位,两个输出引脚S 和Cout,分别代表相加结果的和以及当前位的进位。

全加器的真值表如下所示:A B Cin S Cout0 0 0 0 00 0 1 1 00 1 0 1 00 1 1 0 11 0 0 1 01 0 1 0 11 1 0 0 11 1 1 1 1可以看出,和输出引脚S等于A、B和Cin的异或运算结果,进位输出引脚Cout等于A、B和Cin的与运算结果与A和B的或运算结果的与运算结果。

三、全加器的设计方法全加器的设计可以使用逻辑门电路实现。

常用的逻辑门包括与门、或门、非门和异或门。

根据全加器的真值表,可以使用这些逻辑门组合来实现全加器。

1. 使用逻辑门实现半加器半加器可以使用异或门和与门来实现。

异或门用于计算和输出引脚S,与门用于计算和输出引脚C。

2. 使用逻辑门实现全加器全加器可以使用两个半加器和一个或门来实现。

两个半加器分别用于计算和输出引脚S和C1,或门用于计算和输出引脚Cout。

全加器及其应用实验报告

全加器及其应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全加器的原理和结构。

2. 掌握全加器的逻辑功能及其实现方法。

3. 学习全加器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全加器是一种组合逻辑电路,用于实现两个二进制数相加,同时考虑来自低位的进位信号。

全加器由三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组成,输入端分别为两个加数位(A、B)和来自低位的进位信号(Cin),输出端分别为和位(S)和进位输出信号(Cout)。

全加器的逻辑功能如下:- 当A、B和Cin都为0时,S为0,Cout为0;- 当A、B和Cin中有一个为1时,S为1,Cout为0;- 当A、B和Cin中有两个为1时,S为0,Cout为1;- 当A、B和Cin都为1时,S为1,Cout为1。

全加器可以通过半加器(HAdder)和与门(AND)来实现。

半加器实现两个一位二进制数相加的功能,而与门用于实现进位信号的产生。

三、实验器材1. 74LS系列集成电路芯片(如74LS00、74LS86等);2. 实验箱;3. 电源;4. 导线;5. 万用表;6. 示波器。

四、实验步骤1. 根据全加器的逻辑功能,设计全加器的原理图,包括半加器和与门;2. 将设计好的原理图连接到实验箱上,包括输入端(A、B、Cin)和输出端(S、Cout);3. 使用万用表检测各个芯片的引脚电压,确保电路连接正确;4. 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变化,验证全加器的逻辑功能;5. 改变输入信号,观察全加器的输出信号,进一步验证其逻辑功能;6. 将全加器应用于实际电路,如实现多位加法器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表明,全加器能够实现两个二进制数相加,同时考虑来自低位的进位信号;2. 通过示波器观察,发现全加器的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符合逻辑功能;3. 将全加器应用于实际电路,如实现多位加法器,实验结果表明电路能够正常工作。

六、实验心得1. 全加器是一种重要的组合逻辑电路,在数字电路中具有广泛的应用;2.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掌握全加器的原理和结构,熟悉各个芯片的功能和引脚连接;3.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电路的连接和信号的观察,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4. 通过本次实验,加深了对全加器的理解,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基础。

全加器应用实验报告

全加器应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全加器的逻辑功能和工作原理。

2. 掌握全加器的组成和电路结构。

3. 学习全加器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

4. 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全加器是一种能够实现二进制加法运算的数字电路,它由半加器和与门组成。

全加器有三个输入端:两个加数输入端A和B,以及一个进位输入端Cin;三个输出端:进位输出端Cout,和输出端Sum,以及一个进位输入端Cin。

全加器的逻辑功能如下:- 当Cin为0时,全加器相当于一个半加器,即A和B相加,进位输出Cout为0,和输出Sum为A+B。

- 当Cin为1时,全加器将A、B和Cin相加,进位输出Cout为1,和输出Sum为A+B+Cin。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数字电路实验箱2. 集成芯片(如74LS00、74LS86等)3. 导线4. 逻辑分析仪或示波器5. 实验指导书四、实验步骤1. 搭建全加器电路(1) 使用74LS86芯片搭建半加器电路,连接A、B和Sum端。

(2) 使用74LS00芯片搭建与门电路,连接Sum和Cin端,输出为Cout。

(3) 将半加器和与门电路连接起来,形成全加器电路。

2. 验证全加器功能(1) 将A、B和Cin端分别接入逻辑电平开关。

(2) 通过逻辑电平开关改变A、B和Cin端的电平,观察Cout和Sum端的输出。

(3) 将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全加器的功能。

3. 全加器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1) 使用全加器搭建一个4位加法器电路。

(2) 将A、B和Cin端分别接入4位二进制数输入端。

(3) 观察Cout和Sum端的输出,验证4位加法器电路的功能。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全加器功能验证通过实验验证,全加器能够实现二进制加法运算,其逻辑功能与理论计算结果一致。

2. 全加器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通过实验验证,全加器可以应用于4位加法器电路,实现多位二进制数的加法运算。

六、实验总结1. 全加器是一种能够实现二进制加法运算的数字电路,具有广泛的应用。

全加器实验报告实验心得

全加器实验报告实验心得

全加器实验报告实验心得
一、实验目的
全加器实验是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中的一项重要实验,旨在让我们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全加器的原理和实现过程,加深对二进制加法运算和计算机内部运算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
全加器是一种对两个二进制数进行加法运算的逻辑电路,可以处理两个一位的进位输入和一个总的和输出。

全加器的每个输入位都有三个输入端:A、B和C,分别表示被加数、加数和进位输入。

输出端有两个:S和Cout,分别表示和以及是否产生进位。

三、实验步骤
1.准备工具和材料:准备好实验用的导线、电阻、开关、
LED灯等材料,并搭建全加器的电路模型。

2.连接电路:按照全加器的电路图连接各个输入输出端,确
保连接正确无误。

3.输入数据:通过开关给被加数和加数输入二进制数,观察
LED灯的显示,确认输入数据正确。

4.观察结果:在特定的输入下,观察全加器的输出结果,验
证其是否符合预期。

5.重复实验:尝试不同的输入数据,观察全加器的输出结果,
总结规律。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全加器的输出结果符合预期,能够正确地实现二进制数的加法运算。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深入理解了全加器的工作原理和实现过程,对二进制加法运算和计算机内部运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五、实验心得
通过这次全加器实验,我深刻体会到了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实际操作,才能真正理解并掌握课程知识。

同时,实验也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继续保持这种学习的热情和态度,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和能力。

一位全加器的实验报告

一位全加器的实验报告

一位全加器的实验报告一位全加器的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一位全加器电路,探究数字电路中的加法运算原理。

通过实验,我们成功验证了全加器的功能,并观察到了其在二进制加法中的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全加器是一种重要的数字电路元件,能够实现多位二进制数的相加运算。

引言:全加器是一种常见的数字电路元件,用于实现二进制数的相加运算。

它能够处理两个输入位和一个进位位,并输出一个和位和一个进位位。

全加器的设计和实现对于数字电路的理解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将通过搭建一位全加器电路,探究其工作原理和应用。

材料与方法:1. 逻辑门:与门、或门、异或门、非门2. 连线材料:导线、电源线3. 电源:直流电源4. 示波器:用于观察电路输出波形实验步骤:1. 按照电路图搭建一位全加器电路,包括两个输入位A和B,一个进位位Cin,一个和位S和一个进位位Cout。

2. 将电源线连接至电路,确保电路正常供电。

3. 分别将输入位A和B的电平信号输入到与门和异或门中,将进位位Cin的电平信号输入到与门中。

4. 将与门和异或门的输出信号输入到或门中,得到和位S的输出信号。

5. 将与门的输出信号输入到与非门中,得到进位位Cout的输出信号。

6. 使用示波器观察和位S和进位位Cout的波形。

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得到了一位全加器的输出波形。

当输入位A和B均为0时,和位S和进位位Cout均为0;当输入位A和B均为1时,和位S为0,进位位Cout为1;当输入位A和B中有一个为1时,和位S为1,进位位Cout为0;当输入位A和B均为1时,和位S和进位位Cout均为1。

这一结果与全加器的逻辑运算规则相符,验证了全加器电路的正确性。

全加器在二进制加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通过将多个全加器连接起来,我们可以实现多位二进制数的相加运算。

在实际应用中,全加器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的算术逻辑单元(ALU)中,用于实现加法和其他运算。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搭建了一位全加器电路,并验证了其在二进制加法中的功能。

数字电路实验报告——全加器

数字电路实验报告——全加器

数字电路实验报告——全加器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以PT5801数字电路模块为本,搭建全加器模块,通过实验表实验结果,分析和探究全加器的模块运作。

二、实验要点
(1)准备实验条件:PT5801数字电路模块,模块芯片,模块芯片胶结线,电源,模拟电路仪表和相关配件。

(2)搭建实验模块:将PT5801数字电路模块安装在试验板上,把它的芯片用胶结线接进芯片接口上,将它的上,下,左,右的输入信号用胶结线接到模拟电路板上,最后接上电源供电即可。

(3)进行实验:将上,下,左,右的输入信号分别为0,1,1,0的状态,测试出输出信号,1,保存实验表,观察相关参数趋势。

(4)分析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表,可以看出在四种不同组合输入时,只要输入任意一种组合,输出结果都会是1,这是由于全加器为一种位加法器,运行由机械加减器变更成位加法器,在进行两个或多个数据的加法操作时,此模块就可以起效作用,使计算机内部的计算速度大大提高。

三、小结
本次实验通过PT5801数字电路模块搭建全加器模块,通过四种不同组合输入,观察输出结果,分析出全加器是一种位加法器,对电脑中计算机内部计算速度有很大的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务二:
输入
输出
输入
输出
余3码
理论图形
实验图形
余3码
理论图形
实验图形
0011
1000
0100
1001
0101
1010
0110
1011
0111
1100
六、实验结论
指导教师批阅意见:
成绩评定: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备注:
注:1、报告内的项目或内容设置,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调整和补充。
2、教师批改学生实验报告时间应在学生提交实验报告时间后10日内
全加器实验报告
———————————————————————————————— 作者:
———————————————————————————————— 日期:
深 圳 大 学 实 验 报 告
实验课程名称: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
实验项目名称:全加器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报告人:学号:班级:
指导教师:张志朋
共阴极七段显示数码管
三、实验内容
任务一: 74LS283功能测试
自行设计实验电路和记录表格。输入端接数字电路实验箱的逻辑开关、输出端接数字电路实验箱的电平指示灯,观察输出结果Fn及进位CO4,并记录下来。
74LS283引脚排列图
任务二:用74LS283设计一个代码转换电路,把四位余3码用十进制数在LED七段数码管上显示出来。
(一)设计方法提示
(1)通过余3码与8421BCC码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找出两种制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到码制变换电路。8421BCC码到七段数码管的译码及驱动可采用74LS48,显示可用七段数码管。
(2)自行查找集成电路数据手册。查到74LS48的功能和外引脚排列图。
(二)实验方法提示
按设计的电路连线,将余3码输入端d3、d2、d1、d0分别接到四个逻辑开关,按下表所列出的余3码设置四个逻辑开关的状态,记录七段数码管的数字,验证是否符合要求。
实验时间:
实验报告提交时间: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数据选择器功能并掌握常用的逻辑电路功能测试方法。
2.熟悉RXB-1B数字电路实验箱使用方法。
二、实验仪器及材料
1.RXB-1B数字电路实验箱
2.器件
74LS544路2-3-3-2输入与或非门
74LS2834位二进制超前进位全加器
74LS484线至七段译码器/驱动器(BCC输入,有上拉电阻)
十进制数
8421码
余3码
0
0000
0011
1
0001
0100
2
0010
0101
3
0011
0110
4
0100
0111
5
0101
1000
6
0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
1001
7
0111
1010
8
1000
1011
9
1001
1100
四、实验设计
五、数据记录与处理
任务一:
CI0
A1
B1
A2
B2
A3
B3
A4
B4
F1
F2
F3
F4
CO4
数据记录与处理
任务一:
CI0
A1
B1
A2
B2
A3
B3
A4
B4
F1
F2
F3
F4
CO4
任务二:
输入
输出
输入
输出
余3码
理论图形
实验图形
余3码
理论图形
实验图形
0011
1000
0100
1001
0101
1010
0110
1011
0111
1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