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亚萍乒乓球打法
乒乓球打法及战术详解

乒乓球打法及战术详解引导语:下面店铺为大家带来乒乓球打法及战术详解,希望能够帮助到您,谢谢您的阅读,祝您阅读愉快。
一、打法类型可以分为6大类型:1.快攻打法2.弧圈打法3.弧圈结合快攻打法4.快攻结合弧圈打法5.以削为主的削球打法6.削球和进攻结合的削球打法国际乒坛上主要有以下几种打法:7.直拍左推右攻,例如中华台北的蒋澎龙.韩国的柳承敏.中国的杨影8.直拍横打弧圈结合快攻,例如中国的马琳.王皓.李静.许昕9.横拍弧圈结合快攻,例如中国的孔令辉.王楠.王励勤10.横拍快攻结合弧圈,例如中国的邓亚萍.张怡宁11.削攻结合,例如韩国的朱世赫.金景娥.中国的丁松二、乒乓球发球方式(一)正手发奔球1. 特点:球速急.落点长.冲力大,发至对方右大角或中左位置,对对方威胁较大。
2. 要点:①抛球不宜太高;②提高击球瞬间的挥拍速度;③第一落点要靠近本方台面的端线;④点与网同高或稍低于网。
(二)反手发急球与发急下旋球1. 特点:球速快.弧线低,前冲大,迫使对方后退接球,有利于抢攻,常与发急下旋球配合使用。
2. 要点:①击球点应在身体的左前侧与网同高或比网稍低;②注意手腕抖动发力;③第一落点在本方台区的端线附近。
(三)发短球1. 特点:击球动作小,出手快,球落到对方台面后的第二跳下不出台,使对方不易发力抢拉.冲或抢攻。
2. 要点:①抛球不宜太高;②击球时,手腕的力量大于前臂的力量;③发球的第一落点在球台,不要离网太近;④发球动作尽量与发长球相似,使对方不易判断。
(四)正手发转与不转球1. 特点:球速较慢,前冲力小,主要用相似发球动作,制造旋转变化去迷惑对方,造成对方接发球失误或为自己抢攻创造机会。
2. 要点:①抛球不宜太高;②发转球时,拍面稍后抑,切球中下部;越是加转球,越应注意手臂的前送动作;③发不转球时,击球瞬间减小拍面后仰角度,增加前推的力量。
(五)正手发左侧上(下)旋球1. 特点:左侧上(下)旋转力较强,对方挡球时向其右侧上(下)方反弹,一般站在中线偏左或侧身发球。
最好的乒乓球训练方法(新手必备)

最好的乒乓球训练方法,给乒乓球新手一、变换击球线路训练法将乒乓球的无数击球线路归纳、简化为五条基本球路,然后再根据运动员的具体情况进行训练。
(一)单线练习法:按规定的单一线路练习,1、方法(1)按规定的单一线路进行单一技术的练习。
如右方斜线对攻。
(2)按规定的单一线路进行两个或两个以上技术的练习,如右方斜线的削中反攻练习。
2、作用(1)学习、熟悉某一单个技术或改进某动作的某些缺点:如通过看右方斜线的中台对攻,解决攻球时用腰腿协调发力的问题。
(2)单一线路上两种或两种以上技术(包括手法和步法)的配合及其战术练习。
如,为加强左半台的进攻能力,可采用左半台对练的方法:在左半合范围内,发球、接发球、搓、拉、攻、挡多种技术配合,并带有一定的战术意识。
3、注意点(1)在实际训练中,所谓的单线练习,常是规定击球区域的练习。
如,两条斜线经常是以对角半台为界,两条直线往往是以同边半台为界。
(2)即使是单一线路的单一技术练习,也不能站死不动地打球,最起码应有单步或小碎步式的重心交换。
(二)复线练习法1、两点打一点的练习(1)方法①有规律地变化左右落点。
如:一左一右.一左两右等。
②无规律地变化左右落点。
在以上的练习中,两点打一点者可使用一种技术(如正手2/3台走动攻)或两种(左推右攻)及两种以上的技术,一点打两点者,可使用一种(如反手推挡)或两种以上的技术(如在摆速练习时,反手推结合反手攻或侧身攻)。
(2)作用①两点打一点者a.可提高将几种技术结合起来的技能,如反手推挡与正手攻球的结合、反手攻球与正手攻球的结合等。
b.可提高步法的移动速度,特别是用一种技术(如正手攻球)在走动中击球时,对锻炼步法的意义尤为明显。
②一点打两点者,可提高控制与变化落点的能力。
(3)注意点①循序渐进、由易到难。
无规律变化的练习难度大,应在有规律变化的练习基础上进行。
②陪练者(一点打两点者)击球的速度和落点、角度的变化应适合对方的水平,最好是经对方努力后即可完成,不经努力就可完成或经过努力也难以完成的练习都是不好的。
对乒乓球长胶打法发展趋势的研究(1)

安体育学院未参与本次教学实验的三名资深艺术体操教师,通过打分的方式,对受试者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分析结果如下:2.2.2.1实验后徒手动作运动技能迁移效果的比较分析波浪是艺术体操徒手动作中最具代表性的、典型的动作,也是与其它运动项目最主要的区别之处。
青年波浪操包含了手臂波浪、躯干波浪和全身波浪,可使全身得到锻炼,可发展身体的柔韧、灵敏及协调的运动能力,是艺术体操徒手动作中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
【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在经过60学时的艺术体操学习之后,两组进行徒手操成套动作考核的结果为:实验组的平均成绩为80.9,方差为4.72;对照组的平均成绩为77.5,方差为4.81。
经过配对T检验得出P=0.00<0.05,证明两组之间存在显性著差异。
由于实验组的青年姿态波浪技术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健美操运动技能有助于艺术体操动作的学习。
2.2.2.2实验后器械动作运动技能迁移效果的比较分析圈的运动形式丰富多彩,动作多种多样,幅度大,动力性强,具有较强的表演和锻炼价值。
通过对圈的各种动作的速度、力度和圈面变化的练习,可以提高练习者的灵敏、协调和力量素质。
青年圈操包括各种摆动、绕环、绕“8”字、旋转、滚动、跳过、抛接等动作,能全面的评价学生运用硬器械的能力。
【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在经过60学时的艺术体操学习之后,两组进行器械成套动作的考核的结果为:实验组的平均成绩为80.3,方差为5.07;对照组的平均成绩为76.0,方差为6.19。
经过配对T检验得出P=0.00<0.05,证明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由于实验组的青年球操技术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健美操运动技能有助于学生器械动作的学习。
3.结论与建议3.1结论通过学生问卷的比较分析,艺术体操徒手成套动作、器械成套动作的期末技术考核,可以看出实验组学生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学生的成绩。
证明,健美操专项学生的运动技能迁移效果显著。
【乒乓球】邓亚萍乒乓球打法

邓亚萍乒乓球打法在乒乓球这项被誉为“国球”的运动中,无数高手如繁星般璀璨,但提及女子乒坛的传奇人物,邓亚萍的名字无疑会第一时间跃入脑海。
她,是那个时代乒乓球技战术的集大成者,更是以独特的打法,在世界乒坛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邓亚萍的乒乓球世界,感受她那速度与智慧并存的打法魅力!一、速度与旋转的双重奏章提到邓亚萍,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她那令人叹为观止的速度。
在那个时代,邓亚萍的球速几乎无人能敌,她的正手快攻如同闪电般迅猛,往往让对手措手不及。
而更令人称奇的是,她不仅仅追求速度,更在速度的基础上加入了强烈的旋转。
这种结合了速度与旋转的打法,使得她的球路既难以预测又极具威胁,对手往往难以适应,只能望球兴叹。
邓亚萍的正手快攻,不仅仅是简单的手腕动作,而是全身力量的协调运用。
她通过快速的脚步移动,找到最佳的击球位置,然后利用腿部、腰部乃至手臂的连贯动作,将力量最大化地传递到球拍上,从而打出既快又转的球。
这种打法,不仅要求运动员具备出色的身体素质,更要有极高的反应速度和预判能力。
邓亚萍,无疑是这方面的佼佼者。
二、近台控制与反攻的艺术除了正手快攻,邓亚萍在近台的控制能力也是她的一大法宝。
她擅长利用台内小球技术,如挑打、搓球等,将对手压制在近台,迫使对手在被动中犯错。
而一旦对手出现破绽,邓亚萍便会迅速发起反攻,利用她那凌厉的正手攻势,一举将比分拉开。
邓亚萍的近台控制技术,不仅仅是简单的技巧展示,更是她智慧与经验的体现。
她能够准确判断对手的球路,提前做出反应,从而在比赛中占据主动。
这种近台控制与反攻的打法,不仅考验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更考验其心理素质和比赛经验。
邓亚萍,正是凭借着这些优势,成为了那个时代女子乒坛的霸主。
三、邓亚萍打法背后的精神力量邓亚萍的打法之所以能够如此成功,除了她出色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外,更重要的是她背后所蕴含的精神力量。
她坚韧不拔、永不言败的精神,成为了她战胜一切困难的法宝。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作文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作文当北京奥运圣火缓缓落下帷幕,我读了《100个奥运冠军的童年事》。
这本书让我明白了一个浅显但很重要的道理:读书、做事都要从小处开始,注重积累,不怕挫折,才能厚积薄发。
邓亚萍,14个世界冠军,8年乒坛世界排名第一。
小亚萍5岁时,练习打球。
开始,小亚萍横握拍,后来父亲看她个子长得慢,胳膊短,从第二年起便让她改打直拍。
那时,亚萍每天只练一项内容:正手攻。
为了让球技全面发展,邓亚萍开始练反手及其他技术。
由于小亚萍的苦思、苦想、苦练,14岁时她凭着自己的才干和实力,入选国家青年乒乓球队。
在教练姚国治的指导下,邓亚萍开始了以手弱侧训练。
很快,她就掌握了从左侧还击弧圈球的方法。
此时的邓亚萍如虎添翼,左右开弓,正手攻既快又狠,反手攻又怪又刁。
她的独特打法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三年后,邓亚萍的这种奇特打法在第11届亚运会和第4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发挥了威力,让她三次登上了世界冠军的宝座。
熊倪,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3米板跳水冠军,2000年悉尼奥运会男子3米板单人和双人跳水冠军。
小熊倪7岁入选省队,当他第一次战战兢兢走上了3米跳板时,他偷偷往下瞄了一眼,呀!这么高啊!小熊倪终于狠狠心跳了下去,当时他的'感觉就像自杀一样!在1998年的韩国汉城(现称首尔)奥运会上,本应夺冠的他,却因为对手洛加尼斯的声望征服了裁判的心,熊倪屈居亚军。
可熊倪没有灰心,在八年后的亚特兰大奥运会上他终于证明了自己的实力-----成功夺取了奥运冠军的桂冠,被人们赞为“跳水名将”。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象邓亚萍、熊倪等所有的冠军们,他们之所以成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他们敢于吃苦、勇于挑战、善于积累。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要以奥运冠军们为榜样,不怕苦,敢拼搏,努力学习,从小事做起,努力使自己成为祖国有用之才。
乒乓球的主要进攻战术

乒乓球的主要进攻战术乒乓球ping-pong,中国国球,是一种世界流行的球类体育项目。
以下是我为大家介绍,希望大家喜欢!乒乓球的主要战术介绍一、推攻特点:主要运用正手攻球和反手推挡的速度和力量,并结合落点变化和节奏变化来压制和调动对方,以争取主动或得分。
推攻战术是左推右攻打法对付攻击型打法的主要战术,有反手推挡能力的两面攻运动员、攻削结合运动员等也常使用它。
方法1、左推右攻2、推挡侧身攻3、推挡、侧身攻后扑正手4、左推结合反手攻5、左推、反手攻、侧身攻后扑正手。
注意事项:1、推、攻都要有线路变化、落点变化和节奏变化,这是推攻战术争取主动和创造扣杀机会的主要方法。
2、推挡一般以压对方反手为主,然后突然变正手,以创造进攻机会。
如果对方正手较差,才可以推对方正手为主。
3、在推挡中突然加力推对方中路,使对于用力回击,然后用正手或侧身扣杀。
4、遇到机会球时要果断扣杀,这是推攻战术得分的主要手段。
5、推攻战术要坚持近台,又不能死守近台,要学会近台和中台的位置转换,掌握对手节奏。
6、推攻战术对付弧圈类打法应坚持近台为主,用快推和加、减力推挡控制落点,伺机采用近台反拉或中等力量扣杀弧圈球,然后进入正手连续进攻。
二、两面攻特点:主要利用正、反手攻球技术的速度和力量压制对方,争取主动和创造扣杀机会。
两面攻技术是两面攻打法对付攻击型打法的主要战术。
方法:1、攻左扣右2、攻打两角,猛扣中路。
注意事项:1、正、反手攻球都要有线路变化和落点变化,以便创造扣杀机会。
2、要以压对方反手为主,然后攻击对方正手或中路,以创造扣杀机会。
3、遇到机会球时要大胆扣杀。
4、两面攻战术在主动进攻情况下要坚持近台,被动情况下可适当后退,在中近台或中台进行反攻。
5、两面攻战术对付弧圈球打法应坚持近台,用快带顶住对方的弧圈球,伺机采用近台反拉或中等力量扣杀弧圈球,然后转入连续进攻.三、拉攻特点:连续运用正手快拉创造进攻机会,然后采用突击和扣杀来作为得分手段。
乒乓球运动员邓亚萍简介

乒乓球运动员邓亚萍简介2004-08-05 20:22:10 南方网资料
14个世界冠军;4届奥运会冠军
邓亚萍是乒乓球历史上最伟大的女子选手,她5岁起就随父亲学打球,1988年进入国家队,先后获得14次世界冠军头衔;在乒坛世界排名连续8年保持第一,成为唯一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运动员,并获得4枚奥运会金牌,其中包括单打和与乔红组合的双打。
1997年后,她先后到清华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和诺丁汉大学进修学习,并获得英语专业学士学位和中国当代研究专业的硕士学位;2002年邓亚萍在国际奥委会道德委员会以及运动和环境委员会两个委员会担任职务;2003年,邓亚萍成为北京奥组委市场开发部的一名工作人员。
1989世乒赛女双冠军;
1990年世界杯团体赛冠军;
1991世乒赛女单冠军,女团、女双亚军,世界杯团体赛冠军;
1992年世界杯双打赛冠军;
1993世乒赛女双亚军、女团冠军;
1992年第24届奥运会女单、女双冠军;
1995世乒赛女单、女双、女团冠军,混双亚军,世界杯团体赛冠军;
1996年第25届奥运会女单、女双冠军,国际乒联总决赛女单、女双冠军,世界杯女单冠军;
1997世乒赛女单、女双、女团冠军,混双亚军。
(编辑:刘曼)。
乒乓球打法及技巧介绍

乒乓球打法及技巧介绍乒乓球打法可以说是乒乓球运动中的核心技术层面,那么你知道乒乓球的技巧了解多少呢?下面店铺给大家介绍关于乒乓球打法及技巧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乒乓球打法介绍①快攻打法乒乓球打法中的快攻打法是指站位近台、以速度为主、先发制人的打法。
可分为左推右攻、两面攻和直拍横打等。
特点是积极主动,以快为主,抢先上手,先发制人。
以“快、狠、准、变、转”为技术风格。
②弧圈打法乒乓球打法中的弧圈打法是日本乒乓球队为了对抗中国乒乓球队而发明的一种乒乓球打法,是指打球时打出一定的弧线,是上旋又同时有别于传统上旋。
弧圈打法的特点是具有强烈的上旋,是一种攻击力强、威力大的进攻技术,第一弧线运行较慢,第二弧线下坠快,球反弹冲力大。
按击球的方位来划分,弧圈球可分为两种:正手弧圈球,反手弧圈球。
在正手弧圈球中又分为加转弧圈,前冲弧圈,侧旋弧圈,直板正胶弧圈(俗称小上旋)和不转弧圈(俗称假弧圈)。
③弧圈结合快攻打法乒乓球打法中的弧圈结合快攻打法是指站位中近台至中台,以拉弧圈球为主要得分手段、结合快攻的打法。
技术风格是“转、快、狠、变”。
直拍和横拍运动员均可运用。
直拍运动员的反手一般以快推和进攻为主。
横拍运动员的反手则能拉能攻。
特点是旋转强,速度较快,正、反手的攻势均较强。
是匈牙利等运动员在学习吸取中国快攻和日本弧圈球打法的基础上形成的。
④快攻结合弧圈打法乒乓球打法中的快攻结合弧圈打法是指站位中近台,以快攻为主,并配合拉弧圈球的打法。
直拍和横拍运动员均可运用。
技术风格是“快、转、狠、变”。
特点是以速度为主,旋转为辅,速度和旋转结合较好。
比赛中,能近台快抽。
快拨和抢冲,亦能中台拉弧圈球作相持或过渡,能攻能防。
是当代乒乓球的主要打法之一。
乒乓球打法中的削球打法是指站位中远台,以削球等多种技术的组合与变化为主,并配合反攻得分的打法。
技术特点是“转、稳、低、变、攻”。
分为以削为主、削中反攻、削挡拱攻结合、攻削结合等多种打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邓亚萍乒乓球打法
邓亚萍,近代女子乒乓球的第一代王者。
她是两面异质打法的代表,横板正手反胶、反手长胶。
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邓亚萍乒乓球打法,希望对你有用!
邓亚萍乒乓球打法
1.凶狠的正手攻击!这是邓亚萍的终极杀手锏!她自己也自嘲:就是因为我矮,别人看来很矮的球,我看来就是高球了,可以直接扣杀进攻。
所以她在场上几乎是近台进攻,以快制快,加上强大的力量,让对手在她如连珠炮般的连续攻击下,往往感到力不从心,败下阵来。
2.快速如飞的步伐。
传言邓亚萍在国家队每天训练跑动量达到了10000米以上。
这让她练就了跑不死的体力和快速如飞的步法,有了步法的支撑,所以邓亚萍经常可以在反手位也可以侧身全台正手进攻,充分发挥了自己横拍正手攻球、扣杀球的威力。
3.怪异而不失威力的反手,一般选手反手的长胶,只能挡、磕、推、拱等防守和中性技术。
或者退台削球来抗衡对手的弧圈攻击。
但在邓亚萍通过努力,练就了反手拨打、弹击弧圈球的能力,克服了反手长胶速度慢、旋转被动的特点,让反手长胶攻守兼备,稳中带凶,和她凶狠的正手相得益彰,浑然一体,为正反反长打法赋予了新的生命。
随着世界乒乓球技术和器材的发展横拍两面反胶、两面弧圈打法
几乎一统天下。
小球变大球,让长胶、生胶等胶皮速度下降,旋转减弱、怪异性降低。
还有国际乒联对反胶的鼓励、对长胶、生胶等限制,两面异质打法渐渐走向衰落。
其他著名的乒乓球女运动员的打法
1.邓亚萍之后,两面异质打法的代表当然是目前准备做妈妈的美女选手——李佳薇。
李佳薇是很少见的正正反反(正手正胶、反手反胶)打法。
作为张怡宁从小的对手,李佳薇能够长期保持在世界前十水平,自然有她独到之处。
李佳薇正手一剑封喉的能力异常出色。
一手反手发球极具迷惑性。
经常可以创造出机会。
另外她整体的技术特点还是利用反手的反胶为正手创造会心一击的机会。
由于反手的速度、相持都十分出色,压左调右战术也十分有效,配合正手的威力。
让她长期保持在世界顶尖水平。
之所以始终没有办法登顶,固然与正手缺少变化有关,但更多还是比赛心理不够坚硬吧。
奥运会与王楠一战恐怕是她一生中的痛。
现在正正反反打法还有广东的国手周芳芳,但战绩不甚理想。
2.福原爱:模仿邓亚萍的打法,反手是半长胶以拨为主、弹击、拱等技术为辅。
反手的下旋一律拉起,以兼具速度和怪异反手拨球和对手抗衡,伺机正手攻击,其反手攻击力某种程度来说还超过邓亚萍,但防守技术相对比较薄弱。
更重要的是正手的威力太弱了,以致太依赖反手长胶。
但没有强大的正手做保证,光靠反手长胶的进攻,始终没有办法走向世界巅峰。
世界排名一直在10~20间徘徊。
3.福冈春菜:反手传统的长胶打法,以拱对付下旋,以磕对付上
旋为主,,拨球、弹击为辅,以节奏、变化为主,攻击为辅,主要为正手的反胶制造机会。
无奈正手也没有威力。
因此成绩一直不算理想。
只能靠着怪异的打法、特别怪异的下蹲砍式发球在女子乒坛占据一席之地。
4.金景娥:世界上最高水平的削球手。
反手长胶打法以削为主,拥有坚定的意志,削球非常转,而且十分稳健,削不转球也有深厚的功底。
是稳健实力型的选手。
但削球始终是一项被动的技术,主动权掌握在别人的手里。
而且金景娥的启动速度不快,缺少反攻的威力,也缺少了节奏的变化。
因此碰上强力进攻型或者节奏高手,都很难获胜。
但无机时代的来临,球的旋转减弱、速度降慢。
为削球打法创造出了新的机会,她本人也在技术上增加了削中反攻的比例。
在乒超联赛,已经32岁的金景娥取得了不俗的战绩。
在中国vs世界对抗赛上,也削翻丁宁为世界联队取得唯一的一分。
但指望32岁的金景娥登上巅峰,恐怕比登天还难。
5.曹臻:正反反生(正手反胶、反手生胶)的打法。
是反手生胶的新一代选手,其技术特点是反手生胶全攻击型打法。
其利用生胶不吃转、颗粒硬的特点。
配合快捷的出手,经常看到这样的镜头:球到曹臻反手,一个弹击,球如闪电般落在对方的球台,呼啸而走。
尤其难得是曹臻对线路的运用也有独到的功夫,能够连续大角度拨打弧圈球。
但与其反手相比,其正手就有所不及。
在正手位以拉球为主,速度、力量、旋转都不算很出色。
缺乏一锤定音的能力。
尤其正反手的转换相对容易失误,当然这也是两面异质打法的缺点了。
但曹臻在国
内和刘诗雯、丁宁等人的竞争下显然落在了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