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远程医疗健康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医疗行业远程医疗服务平台拓展方案

医疗行业远程医疗服务平台拓展方案第一章远程医疗服务平台概述 (3)1.1 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定义 (3)1.2 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发展历程 (3)1.2.1 起步阶段 (3)1.2.2 发展阶段 (3)1.2.3 成熟阶段 (3)1.3 远程医疗服务平台优势与挑战 (3)1.3.1 优势 (3)1.3.2 挑战 (4)第二章市场分析与目标客户定位 (4)2.1 远程医疗市场现状 (4)2.2 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5)2.3 目标客户群体定位 (5)2.4 市场拓展策略 (5)第三章技术支持与平台建设 (6)3.1 技术架构设计 (6)3.1.1 分布式架构 (6)3.1.2 微服务架构 (6)3.1.3 云计算技术 (6)3.1.4 大数据技术 (6)3.2 平台功能模块划分 (6)3.2.1 用户管理模块 (6)3.2.2 医生端模块 (6)3.2.3 患者端模块 (6)3.2.4 数据管理模块 (7)3.2.5 系统管理模块 (7)3.3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7)3.3.1 数据加密 (7)3.3.2 访问控制 (7)3.3.3 安全审计 (7)3.3.4 法律法规遵守 (7)3.4 技术更新与维护 (7)3.4.1 持续集成与部署 (7)3.4.2 技术跟踪与更新 (7)3.4.3 故障预警与处理 (7)3.4.4 用户反馈与优化 (7)第四章服务内容与运营模式 (7)4.1 远程诊断服务 (8)4.2 远程治疗服务 (8)4.3 远程教育服务 (8)4.4 运营模式摸索 (8)第五章合作伙伴关系建立 (8)5.1 合作伙伴筛选与评估 (9)5.2 合作模式设计与实施 (9)5.3 合作伙伴关系维护 (9)5.4 合作伙伴激励机制 (10)第六章市场推广与渠道建设 (10)6.1 市场推广策略 (10)6.1.1 定位目标市场 (10)6.1.2 制定差异化营销策略 (10)6.1.3 创新宣传手段 (10)6.1.4 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11)6.2 渠道建设与管理 (11)6.2.1 建立线上线下渠道 (11)6.2.2 渠道拓展与维护 (11)6.2.3 渠道管理规范 (11)6.2.4 渠道效果评估与优化 (11)6.3 营销活动策划 (11)6.3.1 确定活动主题 (11)6.3.2 设计活动形式 (11)6.3.3 制定活动方案 (11)6.3.4 活动执行与评估 (12)6.4 品牌建设与宣传 (12)6.4.1 建立品牌定位 (12)6.4.2 设计品牌形象 (12)6.4.3 品牌宣传渠道 (12)6.4.4 品牌口碑管理 (12)第七章用户服务与满意度提升 (12)7.1 用户需求分析 (12)7.2 用户服务流程优化 (13)7.3 用户满意度调查与反馈 (13)7.4 用户激励机制 (13)第八章风险管理与合规性 (14)8.1 远程医疗服务风险识别 (14)8.1.1 技术风险 (14)8.1.2 法律风险 (14)8.1.3 医疗风险 (14)8.1.4 市场风险 (14)8.2 风险预防与应对策略 (14)8.2.1 技术风险预防与应对 (14)8.2.2 法律风险预防与应对 (15)8.2.3 医疗风险预防与应对 (15)8.2.4 市场风险预防与应对 (15)8.3 合规性要求与监管政策 (15)8.3.1 合规性要求 (15)8.3.2 监管政策 (15)8.4 合规性培训与监督 (15)8.4.1 合规性培训 (15)8.4.2 合规性监督 (15)第九章人力资源与团队建设 (16)9.1 人才招聘与选拔 (16)9.2 人才培养与激励 (16)9.3 团队沟通与协作 (16)9.4 企业文化塑造 (17)第十章项目评估与持续改进 (17)10.1 项目绩效评估 (17)10.2 项目问题分析与改进 (17)10.3 持续改进计划 (18)10.4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与应对 (18)第一章远程医疗服务平台概述1.1 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定义远程医疗服务平台是指通过现代通信技术、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医疗机构与患者、医疗机构之间跨越地域限制的医疗服务模式。
智慧医院建设

智慧医院建设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慧医院建设已经成为医疗行业的一个重要趋势。
智慧医院利用先进的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提升患者体验,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
本文将从设备设施、信息化管理、医疗服务、数据安全和未来发展五个方面来探讨智慧医院建设。
一、设备设施1.1 智能化医疗设备:智慧医院建设需要引入智能化医疗设备,如智能手术机器人、远程医疗设备等,提高医疗水平和效率。
1.2 智能化病房: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病房设备的自动化管理,监控患者生命体征,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
1.3 智能化诊疗室:引入智能诊断设备和远程会诊系统,实现医生之间的协作和知识共享,提高诊疗效率。
二、信息化管理2.1 电子病历系统:建立电子病历系统,实现医疗信息的数字化管理和共享,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2.2 移动健康管理:推广移动医疗APP,方便患者预约挂号、查看检查报告等,提升患者体验。
2.3 大数据分析: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医疗数据,提供个性化诊疗方案,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三、医疗服务3.1 远程医疗服务:建立远程医疗平台,实现医生和患者的远程会诊和监护,解决医疗资源不均衡问题。
3.2 智能导诊系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智能导诊,提高就诊效率,减少患者等待时间。
3.3 智能化药房:引入自动配药机器人和智能药柜,减少药品错误发放和管理成本。
四、数据安全4.1 隐私保护:加强医疗数据的安全保护,建立严格的数据权限管理制度,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
4.2 网络安全:加强医院网络安全建设,防范黑客攻击和病毒侵袭,保障医疗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
4.3 数据备份:建立完善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确保医疗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五、未来发展5.1 人工智能应用:未来智慧医院将更多地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如智能诊断系统、机器人手术等,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5.2 5G技术:随着5G技术的普及,智慧医院将更加便捷高效,实现医疗信息的实时传输和共享。
5.3 医疗物联网:未来智慧医院将更多地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医疗设备的互联互通,提高医疗效率和质量。
智慧医院解决方案

智慧医院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将加强合作和协同,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利益的 最大化,推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THANK YOU.
智慧医院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减少医疗差错、降低医疗成 本为目标,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安全的医疗服务。
智慧医院建设背景与意义
建设背景
随着社会老龄化、医疗资源不足等问题日益突出,传统医院已经难以满足人 们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同时,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 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智慧医院的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
降低药品成本
智慧医院解决方案可通过精准的药品管理系统和高效的药品供应链,
降低药品采购、库存和配送成本。
增强医院竞争力
提高医院品牌形象
智慧医院解决方案可提升医院的专业化程度和服务质量,提高 医院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吸引优秀人才
智慧医院解决方案可为医院吸引更多的优秀医疗人才和技术人 才,增强医院的研发和创新能力。
实现病人快速分诊和导诊,提高 就医效率。
检查结果查询
病人可随时查询检查结果,方便快 捷。
医疗影像系统
数字化影像
将医疗影像数字化,方便医生 随时查看、共享和讨论。
多科室协同
支持多科室间协同阅片,提高 诊断准确性和效率。
远程会诊
实现远程会诊和远程手术指导 ,提高医疗水平。
电子病历系统
01
02
03
统一病历平台
建设意义
智慧医院的建设可以有效地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减少医疗差错、降低医疗成 本,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信任度,推动医院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智慧医院发展趋势与挑战
发展趋势
未来智慧医院将朝着数字化、智能化、无纸化、无线化和集成化的方向发展,实 现跨区域、跨科室的数据共享和信息交互,提高医疗服务的协同效率和综合管理 能力。
物联网在数字化健康医疗中的实际案例

物联网在数字化健康医疗中的实际案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物联网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数字化健康医疗领域。
物联网技术在健康医疗领域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医疗水平,还能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本文将通过几个实际案例来分析物联网在数字化健康医疗中的具体应用。
1. 远程医疗远程医疗是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的一种医疗服务模式,它可以让医生在远程地点对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
在这种模式下,医生可以通过物联网设备实时获取患者的生理数据,如心率、血压、体温等,并根据这些数据制定治疗方案。
以我国为例,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远程医疗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远程医疗的发展。
在一些偏远地区,通过远程医疗,患者可以得到大医院的专家诊断和治疗,提高了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质量。
2. 智能穿戴设备智能穿戴设备是物联网在健康医疗领域的另一个重要应用。
通过智能手表、手环等设备,可以实时监测患者的生理数据,并将数据传输到云端进行分析。
例如,某公司的智能手表可以监测用户的心率、血压、睡眠质量等数据,并通过移动互联网将这些数据传输到云端。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查看自己的健康数据,并根据数据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
3. 家庭健康护理家庭健康护理是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的一种在家护理服务模式。
通过各种传感器和设备,可以实时监测患者的生活状态和生理数据,并将数据传输到云端进行分析。
例如,某公司的家庭健康护理系统可以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体温等生理数据,同时还可以监测患者的生活习惯,如饮食、睡眠等。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建议。
4. 药品管理药品管理是物联网在健康医疗领域的另一个重要应用。
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药品的追溯、储存和管理,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例如,某公司的药品管理系统可以通过二维码等技术实现药品的追溯。
患者在购买药品时,可以通过手机APP查询药品的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信息,确保药品的安全。
5. 总结物联网在数字化健康医疗领域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还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开题报告范文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健康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

开题报告范文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健康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开题报告范文: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健康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摘要: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健康管理系统成为了现代医疗领域的热点研究问题。
本文旨在设计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健康管理系统,并探索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力与优势。
首先,本文将从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和技术实现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然后,将通过实例来说明该系统在健康监测、远程医疗和健康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应用价值。
最后,本文将对该系统进行评价与展望。
1. 引言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和医疗资源的不足,传统的健康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个性化、便捷、高效的健康服务的需求。
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将依托物联网技术,设计并实现一种基于智能硬件设备和云平台的智能健康管理系统。
2. 需求分析在设计系统之前,首先需要对智能健康管理系统的需求进行深入分析。
系统需求包括硬件设备的选择、数据采集与传输方式、用户界面设计、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
对于不同的使用场景和用户需求,系统需求也会有所差异。
在本研究中,我们将针对老年人健康管理这一具体场景进行需求分析。
3. 系统设计在系统设计阶段,我们将全面考虑各种要素,包括硬件设计、软件设计、数据传输、数据存储、用户界面等。
在硬件设计方面,我们将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和智能设备用于健康数据的采集和监测;在软件设计方面,我们将根据需求设计合理的算法和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在数据传输和存储方面,我们将采用云平台进行数据传输和存储,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和安全性;在用户界面方面,我们将设计简洁、直观的界面,方便用户浏览和操作。
4. 技术实现在技术实现阶段,我们将使用各种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和工具,将系统设计图纸转化为实际可用的系统。
我们将使用Arduino等硬件平台和编程语言如C/C++进行硬件驱动和控制;使用云平台如AWS或Azure进行数据传输和存储;使用Python等编程语言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使用HTML、CSS和JavaScript等开发Web界面。
医疗行业智慧医疗与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医疗行业智慧医疗与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建设方案第一章概述 (2)1.1 项目背景 (2)1.2 项目目标 (3)1.3 项目意义 (3)第二章智慧医疗服务平台建设 (3)2.1 平台架构设计 (3)2.2 关键技术选型 (4)2.3 系统功能模块划分 (4)2.4 安全保障措施 (4)第三章远程医疗服务体系构建 (5)3.1 远程医疗服务模式 (5)3.2 远程医疗技术支持 (5)3.3 远程医疗服务平台运营管理 (5)3.4 远程医疗质量控制与监管 (5)第四章信息资源共享与交换 (6)4.1 数据采集与整合 (6)4.2 信息资源共享机制 (6)4.3 信息交换协议与技术标准 (6)4.4 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 (7)第五章智能诊断与辅助决策 (7)5.1 智能诊断系统设计 (7)5.1.1 数据采集 (7)5.1.2 数据预处理 (7)5.1.3 特征提取 (7)5.1.4 模型训练 (7)5.1.5 诊断输出 (8)5.2 辅助决策支持系统 (8)5.2.1 病历分析 (8)5.2.2 检查结果解读 (8)5.2.3 治疗方案推荐 (8)5.2.4 药物剂量调整 (8)5.3 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8)5.3.1 影像诊断 (8)5.3.2 病理诊断 (8)5.3.3 语音识别 (8)5.3.4 手术 (9)5.4 系统功能优化与升级 (9)5.4.1 硬件设备升级 (9)5.4.2 软件优化 (9)5.4.3 数据更新 (9)5.4.4 系统安全 (9)5.4.5 用户培训 (9)第六章医疗服务流程优化 (9)6.1 预约挂号与就诊流程 (9)6.1.1 预约挂号 (9)6.1.2 就诊流程 (9)6.2 电子病历与处方管理 (10)6.2.1 电子病历 (10)6.2.2 处方管理 (10)6.3 医疗资源调度与优化 (10)6.3.1 医疗资源调度 (10)6.3.2 医疗资源优化 (10)6.4 患者服务评价与反馈 (10)6.4.1 患者服务评价 (10)6.4.2 患者反馈 (10)第七章医疗服务与管理创新 (11)7.1 医疗服务模式创新 (11)7.2 医疗机构管理优化 (11)7.3 医疗保险与支付方式改革 (11)7.4 医疗服务监管与评价 (12)第八章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 (12)8.1 人才培养机制 (12)8.2 团队建设与管理 (12)8.3 专业技能培训与认证 (12)8.4 行业交流与合作 (13)第九章项目实施与进度安排 (13)9.1 项目实施策略 (13)9.2 项目进度安排 (13)9.3 项目风险管理 (14)9.4 项目验收与评估 (14)第十章项目效益与前景展望 (14)10.1 经济效益分析 (14)10.2 社会效益评价 (15)10.3 市场前景预测 (15)10.4 发展趋势与挑战 (15)第一章概述1.1 项目背景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医疗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基于物联网的医疗健康服务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物联网的医疗健康服务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周波1郑树军2(1.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南岗镇卫生院;2.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四队中心卫生院江苏连云港222200)摘要:医疗健康服务信息系统是物联网技术在医疗行业应用的重要体现,在物联网技术与5G、大数据等技术不断融合与应用的背景下,医疗物联网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和推动了我国医疗事业发展。
尤其是在当前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问题的背景下,强化物联网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大有可为。
因此,该文主要在物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对医疗健康服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探究。
关键词:物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研究中图分类号:TP2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2)05(b)-0016-03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 Information System Based on Internet of ThingsZHOU Bo1ZHENG Shujun2(1.Nangang Town Health Center,Guanyun County,Lianyungang City,Jiangsu Province;2.The Fourth TeamCentral Health Center,Guanyun County,Lianyungang City,Jiangsu Province,Lianyungang,Jiangsu Province,222200China)Abstract: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 information system is an important embodiment of the application of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in the medical industry.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ntinuous integ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5G,big data and other technologies,the influence of medical Internet of Things has further improved and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medical industry.Especially under the background that people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health issues,there is great potential to strengthen the application of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in the medical field.In this regard,this paper mainly explores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 information system with the support of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Key Words:Internet of Things;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 information system;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我国近年来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生活水平的提升让人们对健康问题越来越关注。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健康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健康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摘要: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健康监测系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基于物联网技术,设计与实现一款智能健康监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用户的健康数据并进行分析,为用户提供健康管理和远程医疗服务。
关键词:物联网、智能健康监测、可穿戴设备、数据分析、远程医疗1. 引言在现代社会,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们对健康的重视,智能健康监测系统的需求越来越大。
智能健康监测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对用户各项健康指标的实时监测与分析,为用户提供了更为方便和精准的健康管理服务。
本文将介绍一个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健康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 系统架构智能健康监测系统的基本架构包括可穿戴设备、物联网传感器、云平台和移动应用。
可穿戴设备通过传感器收集用户的生理信息,如心率、血压和步数等,然后将数据发送到物联网传感器。
物联网传感器将用户的数据上传至云平台进行存储和分析。
用户可以通过移动应用实时查看自己的健康数据,并根据分析结果调整自己的健康管理。
该系统架构保证了数据的实时性和用户的便捷性。
3. 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是智能健康监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市场上有许多种类的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手环、智能手表和智能眼镜等。
这些设备通过嵌入式传感器收集用户的生理信息。
同时,可穿戴设备还具备时尚的外观和舒适的佩戴感,符合用户的审美需求和舒适度。
4. 物联网传感器物联网传感器负责接收可穿戴设备发送的数据,并将数据上传至云平台。
物联网传感器需要具备较好的稳定性和扩展性。
同时,传感器还要能够与各种可穿戴设备进行连接,以满足用户不同的需求。
5. 云平台云平台是智能健康监测系统的数据中心,负责存储和分析用户的健康数据。
云平台具备高度可扩展性和安全性。
通过建立大数据分析模型,云平台可以对用户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预测用户的健康状况,并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建议。
6. 移动应用移动应用是智能健康监测系统与用户之间的桥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2019/6/20
11
建设原则
• 突出“服务民生、服务发展,统筹规划、统一标准,资源整合、 信息共享,集成开发、共建共用,政府主导、多元建设”的工作 目标,为本项目的工作原则。
2019/6/20
12
设计思路总体架构
2019/6/20
• 系统应用从单一的远程会诊功能,扩展到“远程教育” 、“远程健康服务”等多功能的应用,实现一体化远程
医疗模式。
2019/6/20
6
设计理念平台思想
通过数据共享与资源整合实现:
• 卫生信息综合管理,本项目要充分利用各部 门原有的系统和网络环境,在现有信息、组 织、资源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实现资源的有 效整合,提高卫生信息的综合管理能力。
2019/6/20
3
设计理念
全面体现:可持续性、开放性、平台化、以人为本的医疗健康“服务” 设计理念
2019/6/20
4
设计理念服务思想
即建立一个用卫生、医疗、健康的网络服务平台。 • 服务对象:人民群众、卫生医疗机构、行业及政府管理
部门等
2019/6/20
5
设计理念平台思想
建立由政府主导,具有一定公信度的医疗健康服务平台 。 • 通过平台设计技术,实现了一点对N个点、N点对任意N 点的多项、自主选择,避免了当前远程会诊系统只能点 对点单一技术模式,提高了系统效率与可用性。
13
设计思路总体部署架构
2019/6/20
14
设计思路基于云技术的数据中心
2019/6/20
15
设计思路通信平台
Internet
核心控制平台
MCU
中央服务器 监控服务器 医疗影像服务器
综
外
移动通信网
合
网
安 全
用
接
户
VOIP
入
平
台
卫生信息通信网
PSTN
移动终端 PC
移动电脑 车载终端 音/视频电话
35
汇报完毕 感谢聆听
• 卫生信息有效利用,通过数据共享实现各自 烟囱式系统数据的共享,有效提高卫生信息 的使用价值,提高工作效率。
2019/6/20
7
设计理念人性化
在系统操作与应用上实现:
• 信息智能处理能力,在系统使用上能够充分体现人 性化管理机制,如各类报告、文件的智能接受与处 理,对相关人员的自动短信提醒与信息查询功能。
2019/6/20
9
设计理念开放性
• 系统平台数据开放性,是指平台所涉及的各类、各 级数据在权限管理与应用上的数据开发性。包括数 据库、数据交换等。
• 对系统用户的开放性,即满足医疗机构、专家、管 理人员、人民群众等各级人员,对系统的应用。在 人员用户使用上至少满足10亿用户的设计要求(含 机构)。
2019/6/20
31
运行维护内容
• 技术运行维护 • 管理维护 • 运营
2019/6/20
32
运行维护技术维护框架
2019/6/20
33
运行维护业务维护框架
2019/6/20
34
运行维护稳定发展
虚拟化技术
SOA
互联互通
遵循“开 放标准”
信息安全保护
如何保证现有系 统的稳定发展?
2019/6/20
双向转诊/预约 远程监护 视频会议 远程指导
手术示教 课件教学 诊断观摩 病案教学 教学资源库
20
设计思路技术架构
远程会诊
远程健康跟踪
远程手术
远程监护
2019/6/20
21
设计思路远程监护
2019/6/20
22
设计思路家庭监护
2019/6/20
23
设计思路生化设备接入
2019/6/20
如:预约诊疗、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医学影像 报告中心、远程心电图报告中心等。
2019/6/20
30
区域医疗协同基础
• 实现区域卫生信息系统的互连互通,即网络上的互连互 通;
• 实现区域卫生信息系统的信息互连互通,即各信息系统 的信息数据互连互通,其中数据标准是关键;
• 基于医疗费用协议的互认; • 基于区域医疗活动的互认协议。
• 实现健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远程医疗健康服务 模式,即实现覆盖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实现健 康到社区、健康进家庭的医疗健康服务。实现了专 家对个人、专家对医护人员、医院对医院、医院对 个人的远程医疗服务,改变了只能医院对医院的传 统服务模式,具有更为广泛的应用价值,实现基于 网络的“远程医疗健康服务模式”。
• 突出操作可视化,系统功能操作,以GIS地图和图表 式操作界面为背景,使操作直观、简便,具有一定 的可视性。
• OLAP智能分析技术,能根据业务需求,实现自动建 立与形成各类统计分析报表、报告文书,自动进行 分析通报与自动报告。
2019/6/20
8
设计理念人性化
在系统功能应用上实现:
• 医疗机构的医疗业务工作应用,如手术指导、各类 医疗会诊、双向转诊、多方视频会诊等。
18
设计思路系统架构
2019/6/20
19
设计思路功能架构
基础 服务 管理
用户 机构 管理 管理
帐户 管理
活动 管理
基础 数据 管理
2019/6/20Biblioteka 平台管理模块远程会诊
远程 医疗 平台
公共卫生
远程教育 医疗服务
远程 咨询 /预
约
康复 保健 指导
慢病 健康 术后 跟踪 管理 回访
交互式临床会诊 医学影像会诊 远程病理会诊 远程心电会诊
• 对设备接入的开放性,本系统是基于物联网技术, 对各类支持物联网、支持本平台技术标准的设备应 有设备身份认证的准入机制。
2019/6/20
10
设计理念可持续性
• 系统平台本身的可持续性,即系统平台本身的技术 架构具有一定可持续性。
• 支持政策调整的可持续性,即能够满足卫生医疗政 策发展需要的可变性(或适应性)能力,包括对法 律、法规、机制等变化的适应与调节能力。
120调度指挥中心 卫生应急指挥中心 市级卫生信息平台 区县卫生信息平台
2019/6/20
16
设计思路平台架构
市三级医院
国家指导 医院
县级医院
社区卫生 服务机构
2019/6/20
服务中心
管理中心 用户中心
远程医疗健康服务平台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居民家庭
智能终端
17
设计思路平台架构
2019/6/20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远程医疗健康服 务平台建设方案
主要内容
发展定位 设计理念 建设原则 设计思路
区域医疗协同
运行维护
2019/6/20
2
发展定位
• 必须服务于卫生事业发展 • 必须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健康需要 • 为医改与公立医院改革提供技术支撑 • 有助于医疗体制与机制的创新改革 • 有利于加强医疗监管、实现政府行业监管等
24
设计思路病理设备接入
2019/6/20
25
设计思路超声、内窥镜设备接入
2019/6/20
26
设计思路放射影像接入
2019/6/20
27
设计思路手术示教
2019/6/20
28
设计思路安全与隐私
2019/6/20
29
区域医疗协同主要内容
• 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医疗文档数据共享; • 检查、检验等医疗辅助检查信息数据共享; • 基于信息技术的医疗费用交互应用; • 基于信息技术的区域医疗活动的协作与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