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污染物[1]

合集下载

放射性污染

放射性污染
改变放射性元素的放射性
二、放射性污染
指由人类活动排放出的放射性物质造成的环 境污染和人体危害。
放射性污染特点:
一旦产生和扩散到环境中,就不断对周围发出放 射线,永不停止;
无法用任何化学或物理手段使放射性物质失去放射 性;
对人类作用有积累性; 人类的感官对放射性污染无任何直接感受;
1、核武器试验的沉降物
1、防治措施
放射性废水:放 射性废液一般用 固化法处理或在 地下池贮存 。
外辐射防护:降 低时间,增大距 离和屏蔽法。
放射性污染 的防治
放射性废气:主要 有吸附法,除尘法, 洗涤法,过滤法等。
放射性固体废弃物: 主要有焚烧,洗涤 和深埋。
2、加强防范意识
(1)居室的氡气污染
氡的性质: ❖氡是一种惰性气体,222Rn
1979年3月28日三里岛核电站事故 三里岛核电站2号反应堆发生的放射性物质外 泄事故是美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核电站事故, 尽管此次事故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
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 被称之为历史上最严重 的核电站灾难。1986年 4月26日早上,切尔诺贝 利核电站第4号反应堆 发生爆炸,更多爆炸随 即发生并引发大火,致 使放射性尘降物进入空 气中。据悉,此次事故 产生的放射性尘降物数 量是在广岛投掷的原子 弹所释放的400倍。
B. 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的途径
大气
核试验
产生的 水源
土壤
放射性
植物(粮食、 蔬菜)

沉降物
或核工
业废物
动物(肉、奶)
水生生物
水产食品
➢放射性污染的影响和危害
剂量(雷姆) 100000 10000 1000 700 200

放射性污染及表面沾污测量

放射性污染及表面沾污测量
地面。
人类由于生活、 生产及社会活动的需要 , 生产或 使用的放射性物质 , 排放出的放射性废物, 核试验产 生的放射性沉降物等 , 叫做人工放射性物质 , 或人工 辐射源。人工放射性物质带来的环境污染, 对人体 健康有较大的影响和危害。影响和危害的程度 , 与 污染的情况、 放射性废物的数量、 组成 、 方式、 净化 、 处理程度以及射线剂量大小 、 辐射部位 、 出现后释发 效应的时间等, 有很大关系。
中图分 类号 : T B98 文 献标 识码 . A
0
引言 、
放射性污染是指因人类 的生产 、 生活活动排放
成大剂量照射或污染环境;二是一般居民消费用品, 包括含有天然或人工放射性核素的产品, 如放射性 发光表盘 、 夜光表以及彩色电视机产生的照射, 虽对
环境造成的污染很低 , 但也有研究治理的必要 。
人的危害最大。 环境 中的放射性物质和宇宙射线不断照射人 体, 即为外照射 。这些放射性物质也可以通过空气、 饮用水和复杂的食物链等多种途径进人人体 , 使人 受到内照射。过量的放射性物质进人人体或受到过 量的放射性外照射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损害 ( 表 1) , 引发恶性肿瘤、 白血病等急慢性的放射病, 或损 害其他器官 , 如骨髓 、 生殖腺等。
2 放射性污染的危害
自然界中一些物质的原子核通过衰变, 可以发 射特殊类型的辐射, 人是看不见, 感觉不到的, 只能 通过仪器进行探测, 这种物质称为放射性物质。天 然存在于 自然界的放射性物质有铀、 牡系和钾的同 位素以及空气中的氛和宇宙射线等, 叫做天然放射 性物质 , 或天然辐射源。它们广泛分布在岩石 、 土 壤、 水和空气中, 人类对于这些天然射线的照射 , 早
2. 4 对人体的危害
a 粒子流形成的射线称为 a 射线 。a 有较强 的 电离作用, 但粒子穿透力较小, 在空气中易被吸收, 外照射对人的伤害不大, 但进人人体后会 因内照射

2023年新版放射性污染物综合全套排放标准详解

2023年新版放射性污染物综合全套排放标准详解

2023年新版放射性污染物综合全套排放
标准详解
本文旨在详细解释2023年新版放射性污染物综合全套排放标准。

以下是标准的主要内容和要点:
1. 简介
新版放射性污染物综合全套排放标准是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法规
定制定的,旨在控制和管理放射性污染物的排放,减少对环境和人
体健康的危害。

2. 排放限值
新版标准对不同类型的放射性污染物设定了排放限值,具体限
值请参考相关法规文件。

企业和机构在排放时应严格遵守这些限值,以确保排放达到要求。

3. 监测和检测要求
根据新版标准,排放单位需要建立监测和检测系统,对放射性
污染物的排放进行实时监测和定期检测。

监测和检测结果应及时报
送相关部门。

4. 排放申报和审批
企业和机构排放放射性污染物前,需要按照要求进行排放申报,并获得相关部门的审批才能进行排放。

未经审批的排放行为将被视
为违法行为,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5. 处罚和监管
对于违反新版标准的排放行为,相关部门将依法采取行政处罚
措施,并进行监管和检查。

违法行为严重的企业和机构将受到更严
厉的处罚,包括停产整顿、罚款等。

6. 相关支持政策
为了促使企业和机构更好地遵守新版标准,相关部门将制定相
关支持政策,包括经济奖励和技术支持等,鼓励和引导排放单位合
规运营。

以上是对2023年新版放射性污染物综合全套排放标准的简要
解释。

详细的内容请参阅相关法规文件和指南。

如有任何疑问或需
要进一步帮助,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感谢阅读本文。

治理放射性污染的技术和方法

治理放射性污染的技术和方法

治理放射性污染的技术和方法当前,我们所面临的治理放射性污染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而且治理放射性污染不仅关乎人民的身体健康,更关乎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那么如何治理放射性污染呢?本文将从技术和方法两方面展开讨论。

一、治理放射性污染的技术1.生物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通常是在很多无法直接处理的放射性污染地点以及放射性污染区域进行治理的有效方法。

该技术的原理是利用植物、微生物等自然性质降解放射性物质,从而提高放射性物质的降解速度和降解度。

生物修复技术已经在一些地方得到了应用,对于治理放射性污染有着积极的作用。

2.化学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主要是通过化学反应来分离和转化放射性物质,从而降低放射性物质的浓度和毒性。

目前常用的化学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化学还原和氧化法、离子交换和沉淀技术等。

然而,这些技术只能对某些具体污染物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在处理复杂的放射性污染问题上面仍然存在着严重的局限性。

3.电化学技术电化学技术是通过电解的方法来处理放射性污染物,其原理是将污染物在电极电化学反应的作用下分离出去。

这种技术的优点是处理效率高,可以有效去除放射性核素,尤其是在水处理方面比较优秀。

但是因为它需要大量耗电,所以在一些情况下使用不太实际。

二、治理放射性污染的方法1.系统监测只有对于放射性污染的来源、污染物的种类、释放时间、浓度等信息进行系统监测和分析,才能有效地制定出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

因此,建立完善的放射性污染监测网络是治理放射性污染的重要手段之一。

2.深入宣传对于放射性污染的危害性和预防措施进行深入的宣传和教育是治理放射性污染的必要途径。

只有广大群众对于放射性污染的预防和控制有着充分的认知,并自觉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才能有效地避免放射性污染的危害。

3.提高法律制约力度法律制约力度是治理放射性污染的重要保障。

只有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治理标准和处罚机制,加强监管制度,才能有效地保护公民、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利益。

4.加强国际合作治理放射性污染不仅是国内的问题,也是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核爆后主要核污染物质

核爆后主要核污染物质

核爆后主要核污染物质
核爆后主要的核污染物质包括:
1. 放射性尘埃和颗粒物:核爆炸时释放的放射性物质会形成尘埃和颗粒物,通过空气传播到周围环境。

这些尘埃和颗粒物富含放射性同位素,可被人体吸入或沉积在土壤、水体等媒介中,造成辐射危害。

2. 放射性气体:核爆炸释放的放射性物质中也包含一些放射性气体,如氢化物、氙气等。

这些气体会随着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气流扩散到周围环境,被人体吸入后可能对呼吸道和内脏器官造成伤害。

3. 放射性土壤和水体:核爆炸产生的放射性沉降物和尘埃会污染土壤和水体,致使土壤和水源中的放射性同位素浓度升高。

人体通过饮用受污染的水或摄入受污染的食物,可能会暴露在高浓度的放射性物质中。

4. 放射性降水:核爆炸产生的尘埃和颗粒物可能在空气中形成云层,随后与降雨相结合形成放射性降水。

这些放射性降水会污染水源和土壤,并通过食物链传递到人类和动物体内。

这些核污染物质会导致辐射病、癌症、遗传损伤等严重后果,对人类和生物环境造成巨大威胁。

因此,在核爆炸发生后,必须采取紧急的防护和清理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扩散和影响。

放射性物品分类和名录

放射性物品分类和名录

放射性物品分类和名录货包(包件) 名称和说明[1] 分放射性放射性容器联合类型类物品物品举例类型国编号放射性活度大放射性物品B(U)型货2916 如反应堆B(U)于A1或A2值的B(U)货包包,非易裂变的或例外乏燃料、放射性物品[2] 易裂变的高水平放3328 B(U)F 放射性物品B(U)型货射性废物包易裂变的B(M) 放射性物品B(M)型货2917B(M)货包包,非易裂变的或例外易裂变的放射性物品B(M)型3329 B(M)F一货包易裂变的放射性物品C型货包,类 C 3323非易裂变的或例外易C型货包裂变的CF 放射性物品C型货包,3330易裂变的等于或大于 H(U) 放射性物质六氟化铀,29780.1kg 的六氟 H(M) 六氟化铀货非易裂变的或例外易化铀包裂变的H(U)F 放射性物质六氟化铀,2977H(M)F 易裂变的需特殊安排运 T 特殊安排下运输的放2919输的放射性物特殊安排运射性物品,非易裂变的品输或例外易裂变的X 特殊安排下运输的放3331射性物品,易裂变的放射性活度不反应堆新AF A型货包放射性物品A型货包,3327大于A1或A2值燃料易裂变的,非特殊形式的易裂变放射性物品的放射性物品A型货包,3333特殊形式的,易裂变的一易裂变III类类 IF-2 工业II型货III类低比活度放射3325 低比活度放射IF-3 包工业III性物品(LSA-III),易性物品(LSA-III) 型货包裂变的易裂变II类低II类低比活度放射性 IF-2 工业II型货3324 比活度的放射物品(LSA-II),易裂IF-3 包工业III性物品变的(LSA-II) 型货包易裂变的放射放射性表面污染物体 IF 工业型货包 3326 性表面污染物(SCO-I 或SCO-II),体(SCO-I或易裂变的SCO-II)医用强钴放射性物品B(U)型货 B(U) B(U)货包 2916源、工业包,非易裂变的或例外I类放射源辐照强钴易裂变的源、锎放射性物品B(M)型货B(M) B(M)货包 2917-252中子包,非易裂变的或例外源原料等易裂变的非特殊形式的放射性物品A型货包,钼-锝发A 2915 非易裂变或例非特殊形式的非易裂生器 A型货包外易裂变,放射变的或非特殊形式的性活度不大于例外易裂变的二A2值的放射性类物品特殊形式[3]的放射性物品A型货包, A 3332 非易裂变或例特殊形式的非易裂变A型货包外易裂变,放射的或特殊形式的例外性活度不大于易裂变的A1值的放射性物品非易裂变或例 III类低比活度放射 IP-3 3322 外易裂变的性物品(LSA-III),非工业III型III类低比活易裂变的或例外易裂度放射性物品变的货包(LSA-III)(非独家使用)非易裂变或例II类低比活度放射性 IP-3 3321 外易裂变的II物品(LSA-II),非易裂工业III型类低比活度放变的或例外易裂变的射性物品货包(LSA-II )(液体非独家使用)铯-137等放射性物品B(U)型货II类和III类B(U) 2916密封放射包,非易裂变的或例外放射源 B(U)货包源易裂变的放射性物品B(M)型货B(M) B(M)货包 2917包,非易裂变的或例外易裂变的放射性物品A型货包, 2915非特殊形式的非易裂变的或非特殊形式的例外易裂变的 A A型货包放射性物品A型货包,3332特殊形式的非易裂变的或特殊形式的例外易裂变的放射性活放射性物品例外货包有限量的放射 2910度小于7,有限量的放射性物性物品[4] 例外货包×107Bq品的碘-131溶液放射性物品例外货包含有放射性物骨密度测例外货包 2911 ,含有放射性物质的质的仪器或制量仪仪器或制品品三天然铀或贫化例外货包放射性物品例外货包2909类铀或天然钍的,天然铀或贫化铀或制品天然钍的制品运输放射性物例外货包放射性物品例外货包2908品的空包装 ,运输放射性物品的空包装非易裂变或例 IP-2 III类低比活度放射3322外易裂变的工业II型货性物品(LSA-III),非III类低比活包易裂变的或例外易裂度放射性物品变的(LSA-III)非易裂变或例含氚浓度IP-2 II类低比活度放射性3321外易裂变的II小于工业II型货物品(LSA-II),非易裂类低比活度放0.8TBq/L包变的或例外易裂变的射性物品的水(LSA-II)非易裂变或例黄饼 IP-2 I类低比活度放射性2912外易裂变的I工业I型货物品(LSA-I),非易裂类低比活度放包变的或例外易裂变的射性物品工业II型货(LSA-I) 包非易裂变或例污染构件 IP-1 放射性表面污染物体2913外易裂变I、IIIP-2 工业I型货(SCO-I或SCO-II),非类放射性表面包易裂变的或例外易裂污染体(SCO-I、工业II型货变的SCO-II) 包放射性物品A型货包,2915铯-137 非特殊形式的非易裂类和?类放(0.5mCiA A型货包变的或非特殊形式的射源 ) 子母源例外易裂变的罐放射性物品A型货包,3332特殊形式的非易裂变的或特殊形式的例外易裂变的例外货包放射性物品例外货包2910,有限量的放射性物品注: [1]“名称和说明”栏中中文正式名称用黑体字表示,附加中文说明用宋体字表示。

化学品分类明细目录

化学品分类明细目录

化学品分类明细目录第一章:无害化学品
1. 无毒化学品
- 无害人体
- 无危险性排放
2. 可生物降解化学品
- 能够在自然环境中分解
- 对环境无毒害
第二章:危险化学品
1. 有毒化学品
- 对人体有害
- 需要采取特殊防护措施
2. 可燃化学品
- 具有易燃性
- 需要储存和使用时注意安全
3. 致敏化学品
- 可引起过敏反应
- 对部分人群可能有危害
第三章:放射性化学品
1. 放射性污染物
- 含有放射性物质
- 对人体和环境有害
2. 辐射源
- 散发辐射能量
- 需要特殊防护和管理
第四章:环境污染化学品
1. 水污染物
- 对水体产生污染
- 对水生生物有害
2. 大气污染物
- 对空气质量产生污染
- 对人体健康有害
第五章:生物化学品
1. 生物毒素
- 来自生物体的有毒物质
- 对人体和生态系统构成威胁
2. 基因工程产物
-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制造的化学品
- 具有特定的生物活性和功能
以上内容是本文档的分类明细目录,希望能对化学品的分类有所帮助。

如需了解更多详细信息,请参考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文献。

> 注意:本文档所列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分类标准和法规应以实际情况和相关法律依据为准。

放射性污染【知识科普】

放射性污染【知识科普】

放射性污染(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一概述放射性污染(radioactivecontamination)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在衰变过程放出α、β、γ射线的现象,俗称放射性。

由放射性物质所造成的污染,叫放射性污染。

放射性对生物的危害十分严重。

放射性损伤有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

如果人在短时间内受到大剂量的X射线、γ射线和中子的全身照射,就会产生急性损伤。

轻者有脱毛、感染等症状。

当剂量更大时,出现腹泻、呕吐等肠胃损伤。

在极高的剂量照射下,发生中枢神经损伤直至死亡。

对于中枢神经,症状主要有无力、怠倦、无欲、虚脱、昏睡等,严重时全身肌肉震颤而引起癫痫样痉挛。

细胞分裂旺盛的小肠对电离辐射的敏感性很高,如果受到照射,上皮细胞分裂受到抑制,很快会引起淋巴组织破坏。

放射能引起淋巴细胞染色体的变化。

在染色体异常中,用双着丝粒体和着丝立体环估计放射剂量。

放射照射后的慢性损伤会导致人群白血病和各种癌症的发病率增加。

二放射性污染的来源原子能工业排放的放射性废物,核武器试验的沉降物以及医疗、科研排出的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废水、废气、废渣等。

三放射性污染的特点1.绝大多数放射性核素毒性,按致毒物本身重量计算,均高于一般的化学毒物。

2.按放射性损伤产生的效应,可能影响遗传给后代带来隐患。

3.放射性剂量的大小只有辐射探测仪才可以探测,非人的感觉器官所能知晓。

4.射线的副照具穿透性,特别是r射线可穿透一定厚度的屏障层。

5.放射性核素具有蜕变能力。

6.放射性活度只能通过自然衰变而减弱。

四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的途径主要有三种:呼吸道进入、消化道食入、皮肤或黏膜侵入。

放射性物质主要经消化道进入人体,而通过呼吸道和皮肤进入的较小。

而在核试验和核工业泄漏事故时,放射性物质经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这三条途径均可进入人体而造成危害。

1.呼吸道吸入从呼吸道吸入的放射性物质的吸收程度与其气态物质的性质和状态有关。

难溶性气溶胶吸收较慢,可溶性较快;气溶胶粒径越大,在肺部的沉积越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灰化土土壤中,钾肥施用可使植物对铯的 吸收降低3-4倍 。
PPT文档演模板
放射性污染物[1]
PPT文档演模板
放射性污染物[1]
PPT文档演模板
放射性污染物[1]
PPT文档演模板
放射性污染物[1]
PPT文档演模板
放射性污染物[1]
PPT文档演模板
放射性污染物[1]
3、菌根:土壤中微生物对环境中放射性核素
PPT文档演模板
放射性污染物[1]
PPT文档演模板
放射性污染物[1]
环境中放射性核素的危害
PPT文档演模板
在生物循环中对动物和人体有威胁的主要是长寿命 的90Sr和137Cs两种放射性核素,它们的半衰期分别为28 年和30年, 90Sr衰变时发出β射线,而137Cs 在衰变时 则发射的是γ射线。
7.32
4.96
307.0
427.0
10
3.69
2.00
8.41
19.1
PPT文档演模板
放射性污染物[1]
施用石灰可以提高土壤中pH和增加钙离子浓度, 从而改变土壤溶液的化学组成。有研究表明:施用石 灰可以降低菠菜和绿豆对锶和铯的吸收。
PPT文档演模板
放射性污染物[1]
2、化学肥料:主要是通过改变土壤溶液 (固-液相交换)和植物吸收过程来影响植物 对核素的吸收。
放射性污染物[1]
PPT文档演模板
放射性污染物[1]
PPT文档演模板
放射性污染物[1]
PPT文档演模板
放射性污染物[1]
PPT文档演模板
放射性污染物[1]
两次严重人为核事故:
1979年美国三里岛核电站二回路故障,造 成失水,无法导出余热,部分燃料棒熔化、破 损,放射性泄漏,但对环境影响不大。
PPT文档演模板
放射性污染物[1]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后几天英国牛奶和叶菜中 典型放射性核素比活度
放射性核 素
131I
南部
北部
牛奶 (Bq/L)
50
蔬菜
牛奶
(Bg/kg) (Bq/L)
100
400
蔬菜 (Bg/kg)
200
134Cs
4
10
400
100
137Cs
2
5
பைடு நூலகம்
200
50
PPT文档演模板
放射性污染物[1]
放射性污染物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0
放射性污染物[1]
放射性污染
放射性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造 成物料、人体、场所、环境介质表面或 者内部出现超过国家标准的放射性物质 或者射线。—《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PPT文档演模板
放射性污染物[1]
天然放射性元素中,一个放射核常 常放射出α粒子或β粒子,而γ射线往往是 伴随α粒子或β粒子射出的。
PPT文档演模板
放射性污染物[1]
PPT文档演模板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
第一放次射性氢污染弹物试[1] 验成功
PPT文档演模板
前苏联第一颗原子弹
放射性污染物[1]
2、核武器制造、核能生产和核事故 军事放射性物质生产和核武器制造可能导致放射性核素的常
规和事故释放,造成局地和区域性环境污染。 核能生产涉及整个核燃料循环,其中包括的主要环节有铀矿
PPT文档演模板
放射性污染物[1]
PPT文档演模板
放射性污染物[1]
放射性污染土壤的管理
1、土壤改良剂:通过降低土壤溶液中核素的浓度, 而降低植物吸收。主要的改良剂 有沸石等
沸石对草本植物中放射性铯提取的影响(mg/kg,DW)
沸石(%)
壤土
泥炭土
第一次收获 第二次收获 第一次收获 第二次收获
0
沉降在植物表面的放射性核素也可以通过雨水和风的作用、 植物生长(稀释作用)、组织衰老、叶片凋落或动物吞食而降低, 这些过程称为植物表面放射性核素的风化作用。
PPT文档演模板
放射性污染物[1]
土壤的pH值对土壤胶体的生成、放射性核素的水 解和离子交换反应都有明显的影响,从而影响到土壤 对核素的吸附。土壤的pH值一般为4-10,除放射性Sr、 Cs和Ra外,锕系元素、稀土元素和大多数感生放射性 核素(如54Mn、60Co等)均易水解,从而影响其被土壤吸 着的能力。例如,60Co在酸性条件下以Co2+离子状态存 在于土壤中,极易被吸附,但中性条件下即发生水解 反应,生成Co0H+和Co(0H)2,吸附能力明显下降。
PPT文档演模板
放射性污染物[1]
PPT文档演模板
放射性污染物[1]
4、植物种类
不同种的植物对土壤中放射性核素的吸收能力是 不同的。例如,豆科植物对90Sr的吸收能力比禾本科植 物强,但蓼科和葫芦科植物对90Sr的吸收能力比豆科植 物强得多;植物和谷类对137Cs的吸收为:莴苣属、甘 蓝>胡萝卜、马铃薯>谷类、葱属,水果:草莓属> 苹果;对90Sr的吸收顺序为:莴苣属、甘蓝>胡萝卜、 葱属>谷类>马铃薯。
PPT文档演模板
放射性污染物[1]
研究施用石灰、褐煤和钾肥等对减少137Cs在水稻植株 中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相当干土壤阳离子代换量 1/20的钾盐,使水稻对137Cs的积累比对照组减少32%以上, 随时间变化,这种效应更加显著。在第2茬水稻试验中 (137Cs污染后57d)施钾盐处理组水稻中137Cs的积累比对照组 减少76%以上,分析结果表明,施用钾盐后,土壤中代换 性137Cs的含量比对照组低得多,差异十分显著。99%以上 的137Cs被土壤固定,难以被水稻吸收。本试验的两组施用 量相比,低量组比高量组效果更好。
PPT文档演模板
放射性污染物[1]
土壤中天然的无机和有机配位体,可与放射性核发 生络合或整合反应,从而影响土壤对核素的吸附能力。
土壤中含有的多种常量及微量元素,可形成放射 性核素的天然载体,对其在土壤颗粒表面上的吸附具 有某种竞争及稀释作用,从而减小其吸附量。例如, 土壤中Ca2+含量增高,可明显降低其对90Sr的吸附,在 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中,这一作用尤为明显,其原因 是有机质能优先吸附Ca2+ 。
土壤中的粘土矿物是土壤吸附或固定137Cs的主要 原因,但土壤中的有机质对137Cs吸附或固定的影响也 非常重要。
土壤中的有机质能吸附或固定土壤中的有机质能 吸附或固定137Cs的主要原因在于它能提供大量的交换 性阳离子.而土壤中的阳离子交换量增大时,能增加 土壤对放射性核素的吸附或固定。
土壤中有机物质的施用能大大减少作物对核爆炸 副产物(Sr,Cs,Ce和Ru)的吸收。这一方面可减少放 射性核素通过食物链对人类和动物造成的危害,另一 方面可为, 137Cs作为土壤侵蚀和沉积示踪剂提供理论 依据。
开采和水冶、235U的浓缩、燃料元件制造、核反应堆发电、乏燃料 贮存或后处理及放射性废物的贮存和处置,放射性物质在整个核 燃料循环的各个环节间循环。
核事故主要有民用核反应堆事故、军用核设施、核武器运输、 卫星重返和辐射源丢失等。这些生产过程和核事故都有可能释放 放射性污染物质,成为重要污染源。
PPT文档演模板
795
9.5
ices
生物浓度比(Bq/g植物组织)/( Bq/g土壤)
PPT文档演模板
放射性污染物[1]
PPT文档演模板
放射性污染物[1]
植物对放射性核素的吸收
植物吸收放射性核素的主要途径包括大气的干/湿沉降,土 壤颗粒在植物体表面的黏附和植物根系的吸收
根外吸收:大气沉降发生在核武器或核电站爆炸之后较短的 时间内,沉降在植物表面的放射性核素可以直接转移到放牧的动 物体内,也可以被植物叶片吸收而转移到植物体内的其它部分
1 核试验 分为大气层核试验和地下核试验两种。 大气层核试验产生的放射性落下灰是迄今土壤环境的主要放
射性污染源。放射性落下灰的沉降可分为3种情况:(1)局地性沉 降:颗粒较大的粒子因重力作用而沉降于爆心周围几百公里的范 围内。(2)对流层沉降:较小的粒子则在高空存留较长时间降落到 大面积的地面上,其中进入对流层的较小颗粒主要在同一半球同 一纬度绕地球沉降。沉降时间一般在爆炸后20d-30d,在爆心的同 一纬度附近造成带状污染。(3)全球沉降或平流层沉降:百万T级 或以上的大型核爆炸,产生的放射性物质带人平流层,然后再返 回地面,造成世界范围的沉降,平均需0.5a-3a年。
PPT文档演模板
放射性污染物[1]
环境中放射性核素的来源及性质
环境中放射性核素的来源 分为天然和人工两种来源,天然的放射性核素有
40K、232Th、235U、238U、3H、14C;人工的放射性 核素(主要是裂变产物)主要来源于核电站和 核武器制造与试验及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
PPT文档演模板
放射性污染物[1]
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严重事故,也是 人为造成的。停堆进行电机性能试验,切断安 全保护系统,将堆内大部分控制棒迅速拔出, 剩下8根时,反应堆功率失控,被切断的安全 保护系统无法动作,引起爆炸与燃烧,堆芯熔 化,放射性严重泄漏,大范围污染环境和大量 人员死伤(31人死亡、203人放射病、400万人 低剂量辐射)。
90Sr与生物必需元素钙处于同一族,产生危害的 主要原因有:半衰期长、核裂变时产额高,通常占原 子弹爆炸时产生的裂变产物的10%-20%、化学性质与钙 相似,容易参加生物循环、进入动物和人体后,积聚 在骨骼中,其β射线能够对生物体产生严重的损伤作 用
放射性污染物[1]
137Cs是另外一个具有毒性的长寿命放射性 核素,由于它的化学性质和钾相似,所以落在 土壤、水体、植物上的137Cs可以和钾一起参加 生物循环,并最后进入人体。一旦进入动物和 人体后,很容易被吸收,并广泛分布在肌肉中。
PPT文档演模板
放射性污染物[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