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分数》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课时分数乘分数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课时分数乘分数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3~5页例3及相应练习。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把握了分数乘整数的基础上进行的,要紧学习分数乘分数的算理和算法,为教学例4、例5的小数乘分数等分数乘法做预备。

(二)核心能力会运用数形结合和归纳推理的思想探究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方法。

(三)学习目标1.通过操作活动,明白得分数乘分数的算理,把握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分数乘分数的运算。

2.经历探究分数乘分数的运算过程,通过观看、推测、验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运用数形结合、归纳推理的思想总结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法则,并能用字母表示一样的法则。

(四)学习重点把握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运算。

(五)学习难点明白得分数乘分数的算理。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预习任务1.只列式,不运算。

(1)10m 的21是多少米? (2)21 公顷的51是多少公顷?2.李伯伯家有一块15公顷的地。

种土豆的面积占这块地的51,种玉米的面积占53。

依照上面信息,提出两个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并解答。

(二)课堂设计1. 迁移导入出示:李伯伯家有一块15公顷的地。

种土豆的面积占这块地的51,种玉米的面积占53。

师:谁来说一下补充的问题是什么?预设: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种玉米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师:大伙儿同意吗?谁来说一说列式依据和运算方法? 15×51=3(公顷) 15×53=9(公顷)师:假如李伯伯家的这块地只有21公顷,又该如何样来求土豆和玉米的面积呢?出示例3情境图。

学生列式汇报。

预设:21×51和21×53。

师:什么缘故如此列式?列式依据是什么?师:与刚才的算式15×51和15×53对比,它们的意义相同吗? 小结:它们的意义完全相同,差不多上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运算。

师:21×51和21×53应该如何运算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分数乘分数。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教学方案】《分数乘分数第1课时 》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教学方案】《分数乘分数第1课时 》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教学方案】《分数乘分数第1课时》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分数乘分数的定义和性质。

2.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3.能够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 1. 理解分数乘法的概念。

2. 熟练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 1. 教会学生如何应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课件等。

3.学生课前布置习题,准备参与课堂讨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问题引入,如:小明买了1/2千克苹果,小刚买了3/4千克苹果,他们一共买了多少千克苹果?2. 讲解分数乘分数的定义(10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分数乘法的基本概念。

2.讲解分数乘法的定义和性质。

3.通过示例演示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3. 练习与讨论(15分钟)1.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解答。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讨不同解题方法。

4. 拓展应用(10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分数乘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通过实例让学生认识到分数乘法的重要性。

5. 总结(5分钟)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分数乘法的重要性和应用。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堂延伸1.布置相关练习作业,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2.鼓励学生做好笔记,及时复习课堂内容。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内容实用,学生积极参与,但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应更加生动有趣,引导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以上为本课教学方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教学设计精品4篇

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教学设计精品4篇

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教学设计8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掌握题中的数量关系。

根据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一步计算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2.渗透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思想,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迁移到新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1.使学生能够用线段图正确表达题意,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

2.在搞清数量关系的前提下,根据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正确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一步分数乘法应用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谈话、提问。

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这两道题你能否不计算就比较出哪个算式的乘积大?为什么呢?分5份后取其中的2份是多少。

)当一个数乘以分数时求的是什么?(一个数乘以分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口述下列算式的意义。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怎样列式呢?3.列式。

(二)学习新课1.出示例1。

2.分析题意。

(1)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分析已知条件。

①谈话提问:题中有两个已知条件,其中学校买来100千克白菜是已知学校买来那么它表示什么呢?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讨论下面的问题得出结论。

③汇报讨论结果。

均分成5份,吃了的占其中的4份。

)④那么我们应把谁看作单位1?(100千克)⑤怎样用线段图表示?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求吃了多少千克,是求哪部分?3.列式解答。

(1)根据刚才的分析,你能用已学过的整数乘除法来解答吗?10054=80(千克)1005求的是什么?再乘以4呢?(2)刚才是用了整数乘除法的解答方法,怎样直接用分数计算呢?所以把谁看作单位1?(100千克)根据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应怎样列式?答:吃了80千克。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本节教案的设计着重让学生掌握分析方法,解题思路。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例1的讲授,通过让学生分析已知条件,以线段图为手段找到题中的.数量关系。

在明确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得出,求问题就是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

《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

《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篇1[教学实录]一、情境引入:师:小明与小强是好朋友,他请小强到家里做客,请小强吃西瓜,先切了一半留给自己的父母,两人吃的各占了西瓜一半的一半,问小明吃了整个西瓜几分之几?生1:两人都吃了这个西瓜生2:两人共吃了这个西瓜,每人吃这的西瓜的× =师:他用了一个乘法算式来表示(板书算式),大家观察一下这个算式与原来我们学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一样?生:这个算式是分数乘分数,以前我们学的是整数乘分数。

师:你们也能写出一些分数乘分数的算式吗?学生自己写出一些分数乘分数的算式并汇报呈现到黑板上。

×××××××(老师也来写一个)…………二、探索算法:师:观察所有的乘法算式,分一分类:生1:假分数与假分数分一类,真分数一类生2:同分母分数相乘的为一类,另外的一类生3:同分子的分为一类,另外的一类生4:分子是一的为一类,分子不是一的一类生5:我认为×也可以看成分子是一的这一类,因为可以约分成师:今天我们研究问题时就用刚才这位同学的分法,即分子是一的为一类。

(一)探究几分之一乘几分之一的算法1、请学生挑几道几分之一乘几分之一乘法算式,尝试计算。

2、汇报计算情况,提出计算方法。

生1:× = ,我是这样算的,分母相乘,分子不动。

生2:我选的也是这题,两乘数的分母,分子各自乘就可以了。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1:预习后知道的。

生2:我算的是×,结果是,我是根据刚才小强吃西瓜的题来想的,先把西瓜平均分成5份,有6个人一共吃了其中的一份,就是把这一份再平均分成6份,一共把西瓜分成了30份,他们每人吃了其中的。

师:有很多同学都确信,几分之一乘几分之一只要分母相乘作分母,分子不变或相乘,你能不能想办法难验证或说明它是正确的?3、学生举例说明或验证计算方法及结果。

4、每人有了验证或说明的方法后,小组内交流验证情况。

《分数乘法》教案5篇

《分数乘法》教案5篇

《分数乘法》教案5篇《分数乘法》教案1教学目标和要求1、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的基础上探索并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3、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与分数相乘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分数乘法教案、教学重点1、在具体情境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本课的难点让学生通过折纸来解决,这一动手活动让学生充分理解了分数乘法的算理,帮助学生推导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准备1、每人准备一条约10厘米长的纸条;2、每人准备2张长方形的纸。

一、探索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1、直接引入庄子这个故事,先让学生读一读教科书第7页的一段话。

PPT 出示。

让学生紧接着思考这个问题“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到底是什么意思。

在学生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之后,提问:“庄子老人家这句话到底对不对呢?”“我们能不能来验证一下呢?”。

拿出一张纸条当作一尺之捶,同学们先把纸条对折了一次。

师:“现在的一半我们可以用多少来表示啊?”生:“ ”师:剪去一半,还剩下多少?这时“ ”表示什么意思呢?剩下的占这张纸的“ ”用算式表示:1x1/2师:请同学们再把剩下的“ ”对折一下,再剪去一半(得到四分之一)谁能说说这又表示什么意思呢?”生“就是再取一半的意思”“是在原来一半的基础上再取一半”“就是的师重复:这部分表示的是二分之一的二分之一。

师:“根据前面所学过的内容,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出剩下部分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吗?”学生很快就写出了1/2某1/2。

再引导学生认识这个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师问:为什么用乘法计算?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得数是多少?学生列出算式后,引导学生理解,求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几就是求1/2的1/2是多少,与上节课学习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意义相同,所以用乘法计算。

师再问:“如果我们按照庄子的说法那接下去该怎么求呢?”学生答“再乘1/2”得到1/4某1/2=1/8,如果再往后求还剩下多少,那就再乘1/2 ,“一直乘下去,永远也乘不尽”现在你们知道万世不竭的意思了吧。

第2课时 分数乘分数(教案)

第2课时 分数乘分数(教案)

第2课时分数乘分数(教案)第一篇:第2课时分数乘分数(教案)第2课时分数乘分数【教学内容】教材第3页例3及做一做,第5页例4以及“做一做”,练习二中的4~13题。

【教学目标】1.掌握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掌握分数乘分数,应该先约分再乘,这样使计算简单,并掌握怎样先约分。

【重难点、关键】重难点: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关键:应该先约分再乘,这样使计算简单,怎样先约分。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或者电脑课件。

【旧知铺垫】 1.计算下面各题。

2.说一说,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步骤。

(1)整数与分子相乘的乘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2)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3.根据题意列出算式。

3kg,3天用去多少千克? 43(2)某修路队,每天修路km,5天修多少千米?23(3)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全程的,4小时行驶全程的几分之几?2022)一袋大米,每天用去【探索新知】 1.教学例3。

出示题目:李伯伯家有一块1公顷的地。

2①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②种玉米的面积是多少公顷?(1)理解题意,找出已知条件和未知问题。

已知条件:李伯伯家有一块1公顷的地。

2未知问题:①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②种玉米的面积是多少公顷?(2)怎样列算式?为什么?1111公顷的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算式可以用×表示。

225511(3)合作探究×的意义。

25求①分小组合作探究,每小组拿出一张纸表示1公顷,折一折。

②学生展示交流。

③教师讲解意义。

求111公顷的,就是把公顷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1份。

也就是把1公225顷平均分成(2×5)份,取其中的1份,即从图中可以看出,求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就是求11的是多少。

所以251111×表示的意义是的是多少。

2255(4)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11111×==(公顷) 252510(5)种玉米的面积是多少公顷?①算式怎么列?为什么?②讨论交流。

第一单元1.2《分数乘分数》例2、例3(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一单元1.2《分数乘分数》例2、例3(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一单元1.2《分数乘分数》例2、例3(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下面是我根据《分数乘分数》这一课时,为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所准备的教案。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第一单元1.2节的例2和例3。

例2主要讲解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计算过程。

例3则是在例2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将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分数乘分数的思考。

2. 讲解例2:通过具体的实例,讲解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参与计算过程,理解并掌握计算方法。

3. 讲解例3:在学生理解例2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设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巩固所学内容。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例2的计算过程,突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2. 板书例3的解题思路,展示如何将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七、作业设计1. 完成教材中的课后练习题。

2. 请举例说明生活中应用分数乘分数的情景,并计算出结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运用分数乘分数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情景引入的设计情景引入是激发学生兴趣和好奇心的重要环节。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乘分数教案模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乘分数教案模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乘分数教案模板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乘分数教案模板第【1】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这个方法进行相关计算;使学生能分辨清楚先乘后加减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地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过程与方法回顾、整理、练习、订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找准单位1,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让学生正确、独立地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具运用: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出示:我们学校的图书室里有故事书400本,连环画是故事书的,作文书是连环画的。

学校图书室里有有多少本作文书?1、学生独立解决。

2、汇报交流做法。

3、提示课题:分数乘法的整理和复习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1、让学生说一说这个单元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小组内说一说,适当的时机师生进行点评)2、展示自己整理好的分数乘法的知识。

3、小组合作,优化整理。

(课件演示)分数乘整数求几个相同分数和的简便运算计算方法: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一个数乘分数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分数乘加、乘减及乘法运算定律的灵活运用灵活运用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

c=a.c+ b.c;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a.c+b.c=(a+b)。

c解决问题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关系式:单位1的量(一个数)问题所对应的几分之几=所求问题三、自主检评,完善提高。

1、计算下面各题,说一说分数乘法是怎样计算的?2、下面各题怎样计算比较简便?3、(1)骆驼驼峰中贮藏的脂肪,相当于体重的,一头体重225千克的'骆驼,驼峰里含有多少脂肪?(2)一头体重225kg的骆驼,驮着比它体重还多的货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时
课题:分数乘分数
教学内容:教材第10页例3,第11页例4以及“做一做”,练习二中的3、4题
教学目标:
1、理解一个数乘分数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重难点、关键:
1、重难点: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1、 关键:理解一个数乘分数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或者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计算下面各题。

12×34 516 ×32 15×35 38
×12 2、说一说,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步骤。

(1) 整数与分子相乘的乘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2) 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3、根据题意列出算式。

(1) 一袋大米,每天用去34
千克,3天用去多少千克? (2) 某修路队,每天修路32
千米,5天修多少千米? (3) 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全程的320
,4小时行驶全程的几分之几?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3。

出示题目:
问题一:14
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 (1) 你想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15 ×14
(2)分数乘分数怎样计算?
①15 ×14
表示什么? 经过讨论,使学生理解15 ×14 ,就是求15 的14 是多少,也就是说把15
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一份是多少?
① 画示意图分析。

每小时粉刷 这面墙的
这面墙的15 15 的14
③从图上可以看出,这面墙的15 的14 ,是占整面墙的120
板书:15 ×14 =120
② 发现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板书:15 ×14 想一想:虚线框中,应该是怎样的一个计算过程呢?
15 = 120 然后,联系以上的算式,让学生说一说计算方法。

学生不难发现: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教师可不急于作出归纳,再提出问题,继续验证学生自己的发现。

问题二:34
小时粉刷多少呢? (1)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15 ×34
(2) 你认为计算结果是多少?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15 ×34 =1×35×4 =320
(3) 画示意图加以验证。

注意:画示意图时,要紧密结合15 ×34
的意义加以分析。

(4)总结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师生共同总结,教师板书:
分数乘分数,应该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2、 教学例4
3、 出示教材例题,学生简要了解蜂鸟。

(1)23
分钟能飞行多少千米? ①列出算式
310 ×23
②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课堂了解学生计算情况。

完成后,选择两位不同计算过程的学生上台板演。

③强调: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2)5分钟能飞行多少千米?
①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请一位学生上台板演。

② 教师出示算式,学生判断可以不可以。

③ 说明分数和整数相乘时约分的方法。

强调:整数约分后的结果要写在整数的上面,并与分子相乘。

三、巩固练习
1、完成例题后“做一做”
2、完成练习二第
3、4题
四、课后作业设计
一、计算
34 ×29 47 ×78 56 ×325 712 ×914 4×38 715 ×10 14×221 1835
×15 二、列式计算。

1、34 的67
是多少? 2、58 千克的45
是多少? 3、35 小时的512
是多少? 三、解答下列问题。

1、高山村农民开荒,每小时开垦荒地18 公顷,45
小时能开垦荒地多少公顷? 2、一个长方形长35 dm,宽12
dm,它的面积是多少dm ²? 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