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的作品

合集下载

第九届茅盾文学奖王蒙获奖感言及作品简介

第九届茅盾文学奖王蒙获奖感言及作品简介

第九届茅盾文学奖王蒙获奖感言及作品简介王蒙,男,作家,研究员。

河北南皮人,祖籍河北沧州,1934年10月15日生于北京。

20世纪50年代初起开始文学创作,发表作品。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9部,以及中短篇小说、散文、诗歌、译作、文学评论、传统经典解读等等,2014年出版《王蒙文集》45卷(1500余万字)。

曾获意大利蒙德罗文学特别奖,日本创价协会和平与文化奖等诸多奖项。

2015年8月16日,80岁的王蒙首次获得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是《这边风景》。

2015年9月29日晚,众所瞩目的第九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格非、王蒙、李佩甫、金宇澄、苏童五位获奖作家登台领奖。

王蒙《这边风景》授奖词:王蒙与新疆之间,连接着绵长繁茂的根系。

这片辽阔大地上色彩丰盛的生活,是王蒙独特的语调和态度的重要源头。

《这边风景》最初完稿于近40年前,具有特定时代的印痕和局限,这是历史真实的年轮和节疤,但穿越岁月而依然常绿的,“是生活,是人,是爱与信任,是细节,是倾吐,是世界,是鲜活的生命”。

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很少有作家如此贴心、如此满怀热情、如此饱满生动地展现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图景,从正直的品格、美好的爱情、诚实的劳动,到壮丽的风景、绚烂的风俗和器物,到回响着各民族丰富表情和音调的语言,这一切是对生活和梦想的热诚礼赞,有力地表达了把中国各民族人民从根本上团结在一起的力量和信念。

王蒙获奖感言:这次获得茅盾文学奖,第一,我感动的是对于40年前动笔、近年才定稿出版的这部作品的肯定。

历史并未切断与摘除,文学不相信空白,不怕事后诸葛亮。

该连续的自然要连续,该弥合的也不难弥合。

命名不合乎时宜了,内容仍然可以真实生动。

青春能万岁,生活就能万岁,文学也能万岁。

文学不应该得奖后热闹一阵就夭折。

我始终相信文学会有一种免疫力,它不会因一时的夸张而混乱,不会因一时的冷遇而沮丧,不会因特殊的局限而失落它的真诚与动人。

局限也可以成为平台,也可以成就风格,如果你有足够强大与自由的文心,条条框框可以成为彩绸花棍式的道具。

【现代文学】王蒙的意识流小说有哪些

【现代文学】王蒙的意识流小说有哪些

【现代文学】王蒙的意识流小说有哪些
王蒙的意识流小说:
1.“集束手榴弹”的六篇小说(即中篇《布礼》《蝴蝶》,短篇《春之声》《夜的眼》《海的梦》和《风筝飘带》)。

2.《春之声》是20世纪80年代率先运用“意识流”手法写成的小说。

《春之声》摒弃了传统小说的叙述模式,运用了以人物为中心的放射状结构。

出国考察归来的工程物理学家岳之峰在春节回乡途中,身处闷罐车厢,“意识”流动。

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反映了新旧交替时代色彩斑斓的社会生活,传达出“春的旋律”,表现了新时期新转机的主题。

小说的主题是“歌唱生活中的新转机”,但不重塑造人物性格,不重故事情节叙述,不按正常时空顺序。

他借鉴了西方的“意识流”手法,但又不是西方纯粹的“意识流”。

小说采用的“放射性”结构有一个端点,就是坐在闷罐车厢这一特殊环境中主人公的心灵世界。

小说主要写时空切换中,外界世界作用于主人公内心所引起的联想和心理状态,并以此来表现主题。

王蒙的意识流小说还是“中国式的意识流小说”,即其逻辑关系较为清楚,有机可寻,而不是天马行空,无拘无束。

他的象征手法的运用,如以新的火车头与旧的车厢喻新旧之关系,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王蒙20世纪90年代的季节系列长篇小说主要有( )等

王蒙20世纪90年代的季节系列长篇小说主要有( )等

王蒙20世纪90年代的季节系列长篇小说主要有( )等王蒙20世纪90年代的季节系列长篇小说主要有《秋刀鱼之味》、《鲍家街女人》、《流金岁月》等。

王蒙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他的作品涵盖了广泛的题材和风格。

在20世纪90年代,王蒙以一系列描述不同季节的长篇小说成功吸引了全国读者的关注。

这一时期的作品以其生动的人物刻画、丰富的情节和深入的社会观察而闻名。

首先,我们来介绍《秋刀鱼之味》。

这部小说以中国北方的季节变化为背景,通过讲述一个农村家庭的故事,展现了中国农村社会在改革开放背景下的变迁。

小说描绘了小人物秋刀鱼在大环境中的抗争和生活态度,塑造了一群可爱的农民形象。

这部作品以其真实、细腻的描写获得了读者的喜爱。

接下来,我们谈谈《鲍家街女人》。

这是王蒙创作的又一力作,以一个北京老胡同的女人们为主线,展现了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

通过描绘女性的命运和经历,作者呈现了社会变革对普通人的影响。

这部小说以其深入思考社会问题的态度和细腻的文笔,令读者对当代中国的妇女问题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流金岁月》。

这部小说以一个家族为背景,跨越了几十年的时间,通过描述不同年代的人物和事件,展现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他们的遭遇和选择引人深思。

作者以真实的历史背景和独特的叙事方式,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仅可以体验到历史的变迁,还能够对个体命运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有更深刻的理解。

王蒙20世纪90年代的季节系列长篇小说以其深入观察社会现象、生动描绘人物形象、丰富的情节和独特的叙事风格,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赞誉。

他通过这些作品探索和反思了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同时也给予了人们对家庭、亲情、友情和爱情等普遍主题的思考。

这些作品的存在不仅丰富了当代中国文学的面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

反思文学:作家作品介绍

反思文学:作家作品介绍

社会经验类型:《邢老汉和狗的故 事》、《浪漫的黑炮》等。
在《从库图佐夫的独眼和纳尔逊断臂谈起》(《小说月刊》
1981年1月)他谈到家庭出身给他带来的灾难:五七年批判我时, 我的一位好友(现在仍是我的好友)在《延河》上发表了一篇 《张贤亮是什么人》,大部分篇幅却是我祖父和我父亲的历史, 真如曹操说陈琳的话:“荼及先人”还加了许多艺术的虚 构。……后来,这就成了我一次一次判决中的主要证据,搞得我 有口难辨,苦不堪言。然而,我私下里一直认为思想意识或精神 灵魂方面的东西是不会通过染色体遗传到下一代的肉体上的。受 其苦深,其印象亦深,所以,我的几篇小说都是围绕着这样的主 题展开或与此有关的。
心理历程生活变化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段,成为“自由人”境遇中的“灵与肉”冲 突
其一,“人”的意识,主要表现为饥饿的危胁。
A.①荒凉破败景的描写; ②主人公(1.78,44公斤)皮包骨头与几匹瘦 马相比照作为开头; ③车把式冷漠而略带悒郁的目光。这些都暗示 了人的动物性因素的增长。饥饿早已把同情与 怜悯之心从心里驱赶的一干二净。
思考题:
1.《蝴蝶》中张思远的“人蝶变异”说明什么? 2. 海云的悲剧给人们怎样的启示。 3. 王蒙在新时期文坛的意义。 4.《活动变人形》是怎样一部作品? 5. 以具体作品为例谈王蒙小说的语言。 6. 王蒙的《青狐》是怎样一部作品?
二、张贤亮:苦难历程上的跋涉者

(一)苦难历程上 的跋涉者
自身经验类型:《土牢 情话》、《灵与肉》、 《初吻》、《绿化 树》、《男人的一半 是女人》、《习惯死 亡》、《我的菩提树》
在章永璘的求生搏食的机智、经验和技巧中,我们 看到和想到的是:一个有着无限创造潜力的知识分子, 竟然不得不卑贱地使用他的知识和能力。章永璘耍小聪 明,卖厚脸皮,仅仅为了充填肚子使之涨,而不是奢望 “饱”,这里不仅知识分子的清高荡然无存,连人人皆 有的恻隐羞愧之心也所剩无几。饥饿唤起的求生本能驱 使着人性。物质环境就是这样由表及里的改变着人的精 神面貌。不管章永璘意愿如何,他首先必须适应环境, 生存下去。作品沿着这线索展开了他“苦难历程”的一 个侧面:吃,吃饱,恢复体力,自食其力,与其他劳动 者平起平坐,向往小家庭,…。这一侧面展现,有正常 人的表现,食的生存需要,又有特定环境下人求生的变 态表现。

王蒙

王蒙
第三节 王蒙

一、创作活动简 介
处女作《青春万岁》 成名作《组织部新 来的青年人》 第一阶段:早期 “革命+青春”



第二阶段:艺术创新阶段
1979年以后,王蒙先后发表了《春之声》、 《布礼》、《蝴蝶》等作品,运用意识流 手法,着重揭示人物的内在心理世界。 《活动变人形》、 《来劲》、《坚硬的稀 粥》
三、《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一部有争 议的小说

《绿》侧重从物质 的角度、从饮食、 饥饿角度揭示了人 的生命存在和生存 环境;《男》则从 精神的角度,从人 性的角度揭示了人 的本质及人性的扭 曲、异化和还原。
1、如何评价章永磷这一人物形象


人——非人环境 中的畸形人—— 人 灵与肉的渴望— —灵与肉的斗 争——灵与肉的 新生



3、试析陈奂生的 性格特征。 4、简述陈奂生这 一形象的意义。 5、为什么说高晓 声是“农民灵魂的 探求者”?

(2)突破了传统文化和社会道德的禁 忌,为审美艺术的需要,把人的潜意 识的心理活动真诚的袒露出来。
(3)浓郁的思辨色彩与哲理性。 公子落难,佳人相助的模式。
(四)、基本特色:

把知识分子苦难历 程放在荒原人特有 的生活氛围中,进 行自我审判和自我 忏悔,具有自传特 点、思辨色彩和西 部情调。
五、阅读与思考
3、当代“国民性”问题的新思考 四、叙事方式 1、把人物置于最利于表现他的环境中,充满 喜剧色彩。 2、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示人物的灵魂。 3、幽默深沉,寓庄于谐。
五、阅读与思考


1、高晓声:《高 晓声幽默作品自选 集,漓江出版社 1995年6月版。 2、金燕玉:《论 高晓声的创作个 性》,《当代作家 评论》1985.3.

王蒙意识流小说

王蒙意识流小说

新时期以来作品:
长篇:《暗杀—3322》《季节四部曲》(《恋
爱的节》《失态的季节》《踌躇的季节》 《狂欢的季节》)、 《青狐》《尴尬风流》 中篇:《布礼》《蝴蝶》《杂色》《相见时难》 《名医梁有志传奇》《在伊犁》系列小说, 作品集:《冬雨》、《坚硬的稀粥》、《加拿 大的月亮》,诗集《旋转的秋千》 专著《红楼启示录》《王蒙评点红楼梦》 《王蒙话说红楼梦》
王蒙意识流小说对深蕴心理加以描绘和揭 示的几种手段: 1、原发性联想 2、梦境 3、内心独白 4、弥漫的情绪
5、打破时空秩序
1.原发性联想
这种联想不是一般心理小说里写到的那种联想。 那种联想是有次序的和有内在联系的。太阳
光引起温暖的联想,这是正常的。因为太阳
光确实是温暖的。而美国诗人托马斯的“阳
在昨天、今天和明天之间,在父与子与孙之
间,在山村二郎神担过的巨石与十七层的部 长楼之间,在海云的在天之灵与拴福大嫂新 灵的姿碗之间,在李谷一的‘洁白的羽毛’ 和民国十八年的咸菜汤之间,在肮脏、混乱 而又辛苦经营的交通食堂和外商承印的飞行 时刻表之间,在秋文的目光、冬冬的执拗, 一九四九年的腰鼓、一九七六年的游行,在 小石头、张指导员、张书记、老张头和张副 部长之间,分明有一种联系,有一座充满光 荣和陷阱的桥。这桥是存在的,这桥是生死 攸关的。见证便是他的心,便是张思远自己。 要使这桥坚固而又畅通无阻。他渴望着一次 又一次地与海云,与秋文和冬冬,与拴福一 家的相会。他期待明天,也眺望无穷”。

公认的意识流小说代表 作有安德列· 别雷的《彼 得堡》、普鲁斯特的 《追忆逝水年华》、伍 尔夫的《到灯塔去》、 《海浪》
王 蒙 的 意 识 流 小 说 创 作
王蒙是小说界在建国后最早创作和大量发表 意识流小说的作家之一。 《布礼》 1979年2—8月 《夜的眼》 1979年9月 《风筝飘带》 1979年12月 《蝴蝶》 1980年2—3月 《春之声》 1980年4月 《海的梦》 1980年4月 当时文坛惊呼,王蒙扔出了他的“集束手榴 弹”。这些小说以异乎寻常的叙述方式在中 国当代小说界引发了一场艺术革命。

王蒙先生的文学作品

王蒙先生的文学作品
演讲录
《文化掂量:王蒙最新演讲录》
散文
《德美两国纪行》、《桔黄色的梦》、《苏联祭》、《我的喝酒》、《印度纪行》、《访日散记》与《我爱非洲》等
诗作
《错误》、《洗礼》、《春风》等
论文
《语言的功能与陷阱》、《〈红楼梦〉中的政治》、《接纳大千世界》、《心有灵犀》等
诗歌集
《旋转的秋千》、《西藏的遐思》等
自传
《王蒙自传第1部:半生多事》、《王蒙自传第2部:大块文章》、《王蒙自传第3部:九命七羊》、《王蒙八十自述》、《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学》等
文集
《王蒙文集》、《王蒙文存》等
评论、随笔集
《你好,新疆》、《当你拿起笔》、《漫谈小说创作》、《王蒙谈创作》、《文学的诱惑》等
《创作是一种燃烧》、《红楼启示录》、《欲读书结》、《〈红楼梦〉启示录》、《我的人生哲学》《成语新编》、《老子的帮助》等改编电影Βιβλιοθήκη 品《青春万岁》哲思录
《这个社会会更好吗?王蒙哲思录》
王蒙先生的文学作品
作品类型
作品名
小说
长篇小说
《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恋爱的季节》、《狂欢的季节》、《失态的季节》、《青狐》、《王蒙说》、《踌躇的季节》、《这边风景(上下)》等
中短篇小说集
《小豆儿》、《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名医梁有志传奇》、《冬雨》、《说客盈门》、《相见时难》《深的湖》、《心的光》、《夜的眼》、《木箱深处的紫绸花服》、《淡灰色的眼珠至在伊犁》《妙仙庵剪影》、《加拿大的月亮》、《球星奇遇记》、《风筝飘带》、《蝴蝶》、《相见集》《雪球集》、《布礼》、《我又梦见了你》、《纸海勾沉至尹薇薇》、《坚硬的稀粥》、《高原的风》《无言的树》、《冬天的话题》、《临街的窗》、《眼睛》、《夜雨》、《来劲》、《庭院深深》、《奇葩奇葩处处哀》等

王蒙的资料简介

王蒙的资料简介

王蒙的资料简介王蒙的资料简介王蒙(1934年10月15日-),河北南皮人,祖籍河北沧州,出生于北京,中国当代作家,学者,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部长,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中国作协副主席等职,著有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等百部小说,其作品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坎坷历程。

他乐观向上、激情充沛,成为当代文坛上创作最为丰硕、始终保持创作活力的作家之一;2022年11月15日,登上“2022第五届中国作家富豪榜”,成为各界关注焦点。

2022年8月16日,王蒙作品《这边风景》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

王蒙的文学特色学习本来是一个枯燥无味,难以用文学语言来描述的事情,但王蒙小说《青春万岁》中作者描写了郑波、杨蔷云和其他同学的学习生活,都写得既生动活泼、惟妙惟肖,又特点鲜明、各不相同。

选文是小说中描写杨蔷云怎样学习的一段,作者先是用一个排比句将杨蔷云的学习方法和李春、袁新枝、郑波的学习方法的不同之处生动地展现出来,并点出了杨蔷云做功课时“忽而像唱歌一样的自在,忽而像打架一样的凶猛”的特点,可以说是准确地抓住了她学习时的最主要特点,然后在后几段中举几个生动的小例子,再现了杨蔷云学习时的情景。

选文的语言轻松活泼,充满感情色彩,能迎合少年读者的心理,还善于运用生动新颖的比喻,如将数学比作音乐,将学外语、数学的乐趣比作享受音乐的乐趣,这些都增加了作品的感染力。

王蒙小说创作中大量运用抒情笔法,使某些章节段落更近似诗歌和散文,抒发了那个特殊年代赋予青年人的热情。

小说里的人物象当年生活里的中学生一样天真可爱,她们有着各自独特的性情、爱好,心中燃烧着爱党、爱祖国、为社会主义事业献身的青春热情。

小说为解放初期的中学生活留下了一份真实生动的写照,反映了党的阳光雨露和社会主义文艺的乳汁怎样哺育了一代人的成长,在他们稚嫩的胸膛里播下了真理的种子。

王蒙的社会评价刊登新闻高度评价王蒙在青春文学领域的成就,并介绍称青春文学是一个伟大作家创作的起点,但绝不是终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蒙的作品
作品类型 作品名
《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恋爱的季节》、《狂欢的季节》、 《失态的季节》、《青狐》、《王蒙说》、《踌躇的季节》等 《小豆儿》、《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名医梁有志传奇》、《冬雨 》、《说客盈门》、《相见时难》 《深的湖》、《心的光》、《夜的眼》、《木箱深处的紫绸花服》、《 淡灰色的眼珠至在伊犁》 中短篇小说集 《妙仙庵剪影》、《加拿大的月亮》、《球星奇遇记》、《风筝飘带》 、《蝴蝶》、《相见集》 《雪球集》、《布礼》、《我又梦见了你》、《纸海勾沉至尹薇薇》、 《坚硬的稀粥》、《高原的风》《无言的树》、《冬天的话题》、《临 街的窗》、《眼睛》、《夜雨》、《来劲》、《庭院深深》、《奇葩奇 葩处处哀》等 散文 诗作 论文 诗歌集 自传 文集 《德美两国纪行》、《桔黄色的梦》、《苏联祭》、《我的喝酒》、《 印度纪行》、《访日散记》与《我爱非洲》等 《错误》、《洗礼》、《春风》等 《语言的功能与陷阱》、《〈红楼梦〉中的政治》、《接纳大千世界》 、《心有灵犀》等 《旋转的秋千》、《西藏的遐思》等 《王蒙自传第1部:半生多事》、《王蒙自传第2部:大块文章》、《王蒙 自传第3部:九命七羊》、《王蒙八十自述》、《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 学》等 《王蒙文集》、《王蒙文存》等 《你好,新疆》、《当你拿起笔》、《漫谈小说创作》、《王蒙谈创作 》、《文学的诱惑》等 评论、随笔集 《创作是一种燃烧》、《红楼启示录》、《欲读书结》、《〈红楼梦〉 启示录》、《我的人生哲学》《成语新编》、《老子的帮助》等 《青春万岁》 《这个社会会更好吗?王蒙哲思录》
长篇小说
小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改编电影作品 哲思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