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重点)(精)
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十个要点

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十个要
点
1、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有持续时间性的过渡阶段,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
2、认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建立社会主义法制体系。
3、认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国家调节和指导的市场经济。
4、认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国家所有制,实行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实行国家统一战略投资。
5、认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实行国家监督管理,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6、认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实行科学发展观,实行统筹协调发展,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秩序化发展。
7、认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推进农业现代化,实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8、认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推进工业现代化,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制度。
9、认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建立社会主义文化,推动文化的平等发展,实行社会主义文化情操教育。
10、认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实行社会主义法治,实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十二届六中全会 《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
“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将
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并揭示了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在经济方面的特征.
可编辑ppt
18
十三•大 全面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
历史地位、基本特征和基本任务,形成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十四大• 1992.10,十四大把社会主义初
3
2、列宁关于社会主义不同发展阶段 的认识
• 1917年,把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 或低级阶段称为社会主义,把共产主义的 高级阶段称为共产主义。
• 1920年,把共产主义社会分为低级、 中级、高级三个阶段。意识到社会主义的 发展将是长期的。
可编辑ppt
4
斯大林等苏联领导人的认识
• 斯大林:社会主义-短暂阶段,向共产主义过渡。 • 赫鲁晓夫:“共产主义建成论” • 勃列日涅夫:“发达社会主义理论” • 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社会主义起点论” • 戈尔巴乔夫:“发展中的社会主义论”
• 定义: • 两层含义: • 第一,从社会性质来说,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
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 第二,从社会发展程度来说,我国的社会主义社
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国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 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可编辑ppt
1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不 发达
• ①从现代化发展水平看,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
• ⑧从精神文明建设看,是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积极进取,艰苦奋 斗,勤俭建国,在建设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 文明阶段。
• ⑨从实现目标看,是逐步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 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振兴 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这个阶段。
一、我国已经进入了
具备社会主义质
论 断 包 含 两 层 含 义
社会主义社会。
的规定性,具有 了社会主义最基 本的特征。
二、我国的社会主义 还处在初级阶段。
体现我国基本国情 ,具有中国特色。
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认识,体现
了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程度的统一。两者
1917年战时共产主义
1921年新经济政策
1936年宣布进入社会主义 1939年宣布开始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 1959年21大赫鲁晓夫宣布社会主义已取得彻底胜利 1961年22大赫鲁晓夫宣布用20年时间基本建成共产主义 1967年勃列日涅夫降温 苏只是已建成“发达的社会主 义” 1982年安得罗波夫“苏联处在发达社会主义这一漫长历 史阶段的起点”。 1986年戈尔巴乔夫提出要“完善社会主义”
(二)毛泽东区分了社会主义制度的
“建成”和“建立” (1957年2月), 后来又提出的“社会主义分为两个阶
段”的正确认识(1959年底1960年
初)。
毛 泽 东 对 社 会 主 义
发 展 阶 段 的 划 分
比较发达阶段 不发达阶段
社 会 主 义 社 会 发 展 过 程
1959年12月至1960年2月,毛泽东在 研究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提出
基本特征和基本任务,形成了
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理论,并且明确概括了初级阶 段的基本路线。
十五大 1997年,党的十五大 报告第一次系统地阐明
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的基本纲领。
十六大
十六大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是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 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要经历 若干个具体的发展阶段。
第六讲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六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一、教学目的和要求(一)使学生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以后理论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使学生了解我国国情,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路线和纲领的制定对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意义。
二、重点和难点(一)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三)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三、内容提要1、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是邓小平理论立论的基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发展及其意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涵义、基本特征和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
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形成及其内涵。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
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两者统一于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实践。
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中国共产党是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都既有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也有确定长远奋斗目标的最高纲领。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提出、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党的十六大联系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科学总结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条基本经验。
这十条经验,覆盖了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面,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
考研知识点归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考研知识点归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考研知识点归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的重要理论思想。
该理论为中国的现实社会条件和实践经验提供了指导,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一、初级阶段的概念和内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由于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素质还不高,经济文化还比较落后的特定发展阶段。
初级阶段的内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矛盾的特殊性: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社会特有的发展阶段,与其他社会形态的经济发展阶段有着明显的区别。
2. 发展阶段的特点:初级阶段对于社会主义社会而言是必经的发展过程,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阶段。
3. 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初级阶段的目标是逐步改变落后状态,最终实现现代化,同时也需要解决好经济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与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最早由邓小平提出,并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得到初步确认。
随后,该理论逐渐丰富和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
在理论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原理相结合,注重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创新。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背景与使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建立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背景之上的。
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根据中国尚不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状况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意义与路径选择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以及在实践中的坚持,对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具体实践中,中国坚持走自己的发展道路,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模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任务与挑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解决好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矛盾问题,逐步提高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的素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4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断两层含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断两层含义:
含义一:从社会性质看, 含义一:从社会性质看,我国是社会主义社会
24
文化 教育 政治 制度 经济 制度
阶级 状况
国际 环境
历史 特点 人口 因素 自然 资源 地理 状况
生产力 发 展水平
民族构成 及传统
25
国情之一: 国情之一: 政治制度
是指社会政 治领域中要 求政治实体 遵行的各类 准则或规范
26
说说你所知道的中国政治制度。(组成、评价) 说说你所知道的中国政治制度。(组成、评价) 。(组成
31
生产力落后的主要表现: 生产力落后的主要表现:
人口多,底子薄, 人口多,底子薄,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 居于世界后列
32
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位居世界第四,仅 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位居世界第四 仅 次于美国、 年我国人均GDP 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 ,2005年我国人均 年我国人均 仅为1703美元,仅相当于美国的 /25,日本的 美元, 仅为 美元 仅相当于美国的1/ , 1/21和世界平均水平的 /4,大体上与刚果、 和世界平均水平的1/ ,大体上与刚果、 / 和世界平均水平的 乌克兰、摩洛哥相当,全球排第110位。 乌克兰、摩洛哥相当,全球排第 位
10
世界银行《 年度世界发展报告》 世界银行《1998/1999年度世界发展报告》按人 年度世界发展报告 均国民生产总值( 均国民生产总值(GNP)把世界各国和地区划 ) 分为低收入、中低收入、中高收入和高收入组别。 分为低收入、中低收入、中高收入和高收入组别。 这些组别为: 这些组别为: 美元及以下; (1)低收入,785美元及以下; )低收入, 美元及以下 (2)中低收入(下中等收入), )中低收入(下中等收入),786—3125美 美 ), 元; ),3126—9655美 (3)中高收入(上中等收入), )中高收入(上中等收入), 美 元; 美元及以上。 (4)高收入,9656美元及以上。 )高收入, 美元及以上
毛概·第11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273,421.9 240,192.4 226,294 74,650.9 72,871.2 72,232.1 59,814.0 58,587.8 49,767.5 48,211.7
5
6 7 8 9
10
丰田汽车公司
日本邮政控股公司
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人寿 工商银行 中国建筑股份公司 上海汽车集团公司
毛概· 第11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2.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党的最高纲领是指党的最终奋斗目标,也可称为 党的最高理想。 党的最低纲领是指党在革命和建设的不同阶段制 定的近期目标,又称基本纲领。 ⑴党必须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最高纲领 ⑵党必须要实事求是地制定党的最低纲领
⑶必须把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统一起来
毛概· 第11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社会两阶段论
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将 未来的共产主义按照成熟程度的不同, 划分为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 阶段和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
共产 主义的 第二阶级 或高级阶段
共产主义 的第一阶段 或低级阶级
2011年世界500强与中国500强
名 次
1 2 3 4
世界500强 名单
沃尔玛m 荷兰皇家壳牌石 油公司 埃克森美孚m 英国石油公司
营业收入
(百万美元)
中国500强 名单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 国家电网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
营业收入(百 万元)
421,849 378,152 354,674 308,928 221,760.2 203,958.1 196,337 186,055 184,966 168,041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 邓小平理论有四大基础: 邓小平理论有四大基础: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是邓小平理论在哲学认识论方面的 基础; 基础;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是邓小平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 论在政治经济学方面的基础; 论在政治经济学方面的基础;
中国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理论
•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在重申 年 月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同时,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同时, 进一步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的基本特征、主要矛盾、 的基本特征、主要矛盾、根本任 务等;在此基础上, 务等;在此基础上,重申了党的 基本路线, 基本路线,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党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中国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理论
• 长期以来,亚洲国家一直担心日本会走 军国主义老路。这并非 杞人忧天。日本 这一系列所作所为,像是在把这种担心 变成现实。
中国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理论
• 钓鱼岛是中日关系中的一个暗礁,一旦中日关 系出现退潮时,这一暗礁就会显现。它犹如东 海上漂浮的一颗水雷,随时可能毁坏中日两过 人民友好的桥梁。中日两过一衣带水,“和则 两利,斗则两伤”。钓鱼岛主权及其海洋权益 固然重要,但它毕竟不是中日关系的全部。只 要两过政治家和有识之士以大局为重,,登高 望远,以坦诚的态度来处理双方的具体分歧, 那么,中日关系会时代友好下去的。
中国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理论
• 二、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不可逾越呢? 级阶段不可逾越呢?
• 1、中国的生产力落后 、 • 2、生产力本身的发展速度缓 、 慢
中国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理论 • 3、生产的商品化、市场化、 、生产的商品化、市场化、 社会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 的必经手段, 的必经手段,是实现我国经 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 4、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得到了 、 很大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一、“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到21世纪中叶,把 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基本实现现代化。
2、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第一步,从1980—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 实现人民温饱。 第二步,从1991—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 年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从20世纪末—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 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 实现现代化。
(1)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
(2)是党制定路、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避免我国在今
后的发展中犯“左”或右的错误
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 邓小平认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到 21世纪中叶。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1)由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决定
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
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 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十七大报告》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就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
的经济、政治和文化。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本节主要教学内容: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邓小平理解的小康社会 主要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 衣足食,即衣食足而富裕不够。 联合国粮农组织用恩格尔系数(居民食品支出占生活消 费支出的比重)制定生活发展阶段的一般标准为: 60%以上为贫困, 50%——60%为温饱, 40%——50%为小康, 40%以下为富裕。 2005年中国的恩格尔系数,城镇居民为36.7%,农村居 民为45.5%,分别达到和接近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小康标 准。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划定的标准,我国城镇居民生活 已经达到富裕程度,农村居民生活也已达到小康水平。
2、当代意义的小康社会 小康应包含三层意思: 物质生活富足,主要内容为食品、衣着、住房、交通 等物质条件。 生活环境优越,主要指空气是否清新、交通是否拥挤 以及水质和绿化状况。
社会环境祥和,主要内容是社会秩序与安全感、社会 道德风尚等状况。
精神文化生活丰富,主要是文化娱乐设施齐全,文化 娱乐产品多样,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第二节 社会主义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
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
我国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过
五十多年社会主义建设,我国综合国力有很大发展, 但总体上,我国还没有完全摆脱贫穷落后的不发达状 态,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 (2)由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技术条件决定
第二节 社会主义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本节主要教学内容: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 后都必须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的生产力落后、 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经历的特定历 史阶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科技、生产力不发达 农业人口占多数、主要靠 手工劳动的农业国 自然经济、计划经济占很 大比重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重点)
教学目的: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 懂得为什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教学重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本节主要教学内容:
3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们这个 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工业 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 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 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 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 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 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 国家。 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坚定 信心,埋头苦干,为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 小康社会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中共十七大报告)
基本实现现代化
逐步转变为工业国
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 的阶段 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 逐步缩小地区差距 建立和完善民主和法制
文盲半文盲占很大比重, 教育文化落后
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 民社会水平比较低 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 民主法制不健全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意义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认识 2、列宁、斯大林的相关认识和实践 3、毛泽东的相关认识实践
4、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