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句和关联词PPT课件
合集下载
复句和关联词

复句有哪几种类型?
❖ 复句的类型: 主要有并列、递进、选择、转折、因果、
假设、条件这几种类型。
❖ ⒈并列关系的复句。它的各个分句表示几个意义相关的情况,或者 是一件事情的几个方面,它们之间没有主次之分都是并列地组合在 一起。
❖ 2.选择关系的复句。它的各个分句表示事物存在着多种可能的情况, 其中至少有一种情况存在,或者需要选择或取舍。
(1)即使……也……
(因为……所以……
(3)只要……就……
在横线上添加适当的关联词,能组成 几种复句?在表意上有哪些区别?
❖
下雪,
到操场上体育。
我们____能(不能)
❖ 校运动会上,我_____参加跳高,_____参加 长跑。
找出下面复句中的关联词,感受一下这些 关联词语有何表达作用?
❖ 小区的环境不错,如果夏天来到这 里,不但会有满眼的绿色,还会听到小 鸟的唱歌,即使是冬天到来,也能感觉 到生机,虽然没什么绿意。
学习目标:
❖ 1、牢记关联词语,准确判断复句的类 型。
❖ 2、能根据语境正确使用关联词语。 ❖ 3、加深对正确使用关联词语的意义的
认识。
简单回顾
❖ 什么是复句? ❖ 复句有哪几种类型?各有怎样的特点? ❖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哪些?
什么是复句?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紧密联系, 结构相 互独立的单句即分句组成的句子称为复句。 组合复句的分句可以是主谓句,也可以是非 主谓句。分句之间有短暂的语音停顿,书面 上用逗号或分号表示。分句之间的关系常用 连词、副词以及一部分起关联作用的短语来 表示。
❖ 不是,而是(并列) ❖ 不仅,还(递进 ) ❖ 与其,不如( 选择 ) ❖ 假如,那么( 假设 ) ❖ 除非,才( 条件 ) ❖ 只要,就(条件 )
复句ppt实用课件

复句构成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按照 一定的次序直接结合起来,这个复句没有关联词语。另一种复句是 借助关联词语组合起来的,对这种复句,只要划出表示各种意义的 关联词语,就可知它是一个复句,这些关联词语就成了复句的外部 语言标志。如例子1 :“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关联词:不但……而且……(递进关系) 。不过使用此方法有时还 需要结合使用前两种方法,才能准确区别单复句,因为有些单句的 某些成分有的也是由复句充当的。如
虽然 但是 但 然而 可是 可 却
只是 不过 倒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2.条件复句
• 偏句提出条件,正句表示在满足条件的情 况下所产生的结果。常用的关联词有
有 充足 合用 只要(只需、一旦)A,就(都、便、总)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回顾一下刚才这两个句子
承前省略
1.我吃饭了,(我)也喝汤了。
蒙后省略
2.(我)吃饭了,我也喝汤了。
这两个句子都是复句。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1.转折复句
• 前后复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即后面分句不是顺 着前面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突然转成同前面 分句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说法,后面分句是说话人 所要表达的正意。常用的关联词语有:
重转 合用
轻转 单用 弱转 单用
虽然(虽是、虽说、虽则、虽、尽管、 固然)A,但是(可是、然而、但、 却、还、也、而)B
虽然 但是 但 然而 可是 可 却
只是 不过 倒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2.条件复句
• 偏句提出条件,正句表示在满足条件的情 况下所产生的结果。常用的关联词有
有 充足 合用 只要(只需、一旦)A,就(都、便、总)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回顾一下刚才这两个句子
承前省略
1.我吃饭了,(我)也喝汤了。
蒙后省略
2.(我)吃饭了,我也喝汤了。
这两个句子都是复句。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1.转折复句
• 前后复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即后面分句不是顺 着前面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突然转成同前面 分句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说法,后面分句是说话人 所要表达的正意。常用的关联词语有:
重转 合用
轻转 单用 弱转 单用
虽然(虽是、虽说、虽则、虽、尽管、 固然)A,但是(可是、然而、但、 却、还、也、而)B
高中语文复句与关联词课件

句子的成分
主语:表示被陈述的对象,表示全句的语意说的是谁或者什么。 通常由名词或代词充当,有时是其他名词性的短语。 谓语:对主语进行陈述,表示主语怎么样或者是什么。通常由 动词、形容词或者名词充当。 宾语:是动词的连带成分,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常 由名词、代词跟在动词后边,或者名词代词借助介词用 在动词前边。 定语:用来修饰或者限制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状、数量、所 属等。通常由形容词、数量词、名词、代词充当,用在 名词前边,其后常用助词“的” 。 状语:用来修饰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状态、方式、时间、 处所、程度等。通常是形容词、副词、数量词、表示处所 或者时间的名词、介宾短语。其后常用助词“地”。 补语:是动词或者形容词的补充成分,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 况、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通常 由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充当。其后常用助词“得”。
目的:为了、以便、以免
几组应注意的关联词
不是……而是…… 是……还是……
不是……就是……
尽管……还……
除非……才……
即使……也……
多重复句的分析
1、多重复句的层次及关系。 多重复句的“重”,就是层次。多重复句就是多 层次的复句。多重就是分句在意义关系上有多个层 次,而不是指分句数目的多少,分句多不等于层次多。 2、分析多重复句的步骤。 ①统观全局,从总体上分析,找出全句第一层的有关 分句,弄清分句之间的关系; ②对第一层次的各个分句作分析,看它们是不是复句, 如果是就再找出构成这个复句的分句,弄清它们之 间的关系,是为第二层; ③余依此类推,直至分析到所有的分句都是单句为止。
请在下列各句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1、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只能 是两个文明同时建设、相互促进的结果。 只有 两 手都要硬起来, 才 能两个文明一起上;单有一手 硬, 虽然 可能有一时的效果, 但是 最终两个文明 建设都上不去。 2、小说家应尽可能把人物对话写得流利自然,生动 活泼,尽管 不能完全像实际说话。 而 讲故事或 作报告又绝不能像日常说话那样支离破碎,即使 不 写稿子, 也 应像一篇文章。
复句知识课件初中语文课件PPT课件教学课件

关联词语类型及功能
选择关系
转折关系
表示在几种情况中选择一种。如:不是……就 是……;要么……要么……;或者……或者……
表示前后意思的转折。如:虽然……但是……; 尽管……还是……;……然而……
假设关系
条件关系
表示假设某种情况出现,将会产生怎样的结 果。如:如果……就……;要是……那么……; 即使……也……
区别
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组成,单 句只有一个主谓结构。
联系
复句中各分句间互有联系,共同表达一 个完整的意思;单句结构简单,表达意 思相对单一。
02 常见复句类型及 用法
并列复句
1 2
定义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并列组合而成,这些分 句叙述相关的几件事情,或说明相关的几种情况, 它们之间没有主次之分。
训练方法
通过选取典型例句、设计针对 性练习等方式进行训练。
训练步骤
首先引导学生分析语境,然后 指导学生理解复句含义和用法,
最后进行实际运用训练。
训练效果评估
通过测试、作业等方式评估学 生训练效果,并针对问题进行
及时反馈和指导。
05 初中生常见复句 错误类型及纠正 方法
结构混乱错误及纠正
01
错误类型:分句之间缺乏必要 的连接词,或者连接词使用不
关键知识点总结
01
复句的定义和分类
掌握复句的基本概念,理解并列复句、偏正复句等不同类型的复句。
02
复句中的关联词语
学习并掌握常见关联词语的用法,如“因为...所以...”、“虽然...但是...”
等。
03
复句的层次和逻辑关系
理解复句的层次结构,分析各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因果、转折、条
件等。
中考专题训练——复句 课件(共27张PPT)

3.只有几个赤膊的人翻,翻了一阵,都进去了,接着 走出一个小旦来,咿咿呀呀的唱。
4.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 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
各分句按照时间顺序分别说出连续的动作或相关的情 况,有先后相承的关系,是承接复句。
承接复句常用关联词语有:
就/便/才/又/于是/然后/接着/ 首先(起初)……然后……/从而
③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 单句。[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
劣最无耻的事情! ④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 条件复句
⑤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递进复句 ⑥由于一两个零件没完成,耽误了一台复杂机器的出厂时间。
因果复句 ⑦家里就是我跟我爹两个啦。
递进复句: 甚至、并且、而且、更、况且、何况、反而、 不仅……而且……
选择复句: 或者……或者……、是……还是……、宁可、 要么……要么……、不是……就是……
转折复句: 但、但是、反倒、却、可、可是、然而、 只是、不过、虽然……但是……
因果复句: 由于、因此、因而、所以、以致、因为、可见、 既然、因为……所以……、既然……就……
选择复句常用的关联词是:
与其……不如……/宁可……也不……/ 或者……或者……/不是……就是……/ 要么……要么……/或许……或许……/ 可能……可能……/也许……也许……
例句:
1.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与其说盼望着回家,毋宁说更害怕回家。
2.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 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
如:李明在家里做化学作业。你虽然学习很努力尔,但是没 有找到好的学习方法,所以成绩才不理想。
(二)看有无包含
初中语文复句优质课件

实例分析与练习
1 2
实例分析
选取典型的复句改写与扩写实例,进行详细的分 析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相关技巧。
练习设计
针对不同类型的复句,设计相应的改写与扩写练 习,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3
互评互改
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修改彼此的练习成果, 提高改写与扩写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05
复杂复句理解与运用
例子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用法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即A,又B”。
转折复句
定义
由两个有转折关系的分句组成,几个分句的意思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 下去,而是来一个转折,转到相反的意思上去。
例子
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条件复句
定义
由两个有条件关系的分句组成, 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一 个分句说明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
学习方法与策略
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如是否善于归纳总结、是否善于利用关联词语理解复句 意义等。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学生诚实地面对自己在学习复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如对某些关联词语的理解不够 深入、对多重复句的层次分析不够准确等。
拓展阅读资源推荐
《初中语文复句详
解》
一本专门针对初中语文复句的辅 导书籍,详细介绍了复句的定义 、分类、关联词语使用等知识点 ,并配有大量例句和练习题。
消除歧义的方法
通过上下文语境、重音、停顿等方式消除歧义。
提高复杂复句理解能力途径
增加阅读量
通过大量阅读,接触不同类型 的复杂复句,提高理解能力。
系统学习语法知识
掌握语法规则,理解句子结构 ,有助于分析复杂复句。
强化逻辑思维训练
通过数学逻辑、形式逻辑等训 练,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更好 地理解复杂复句。
初中语文语法系列之复句类型PPT课件

典型错误类型
在转折复句中,常见的错误类型包括 “滥用转折连词”、“转折连词使用 不当”、“前后分句缺乏逻辑联系” 等。
错误纠正方法
针对不同类型的错误,可以采取不同 的纠正方法,如“删除不必要的转折 连词”、“更换合适的转折连词”、 “调整前后分句的顺序或增加必要的 说明”等。
04
条件复句
条件关系及其表达
“由于...因此...”等。
因果关系的逻辑顺序
03
原因在前,结果在后,不能颠倒。
因果连词使用技巧
01
02
03
正确选择因果连词
根据语境和表达的逻辑关 系选择适当的因果连词, 如“因此”、“因而”、 “所以”等。
连词的位置
因果连词一般放在后一分 句的开头,表示后一分句 是前一分句的结果。
避免滥用
不要滥用因果连词,以免 使句子变得啰嗦、重复。
复句的特点包括:分句间互不为结构成分,这是复句的本质特征;复句的分句具有 相对独立性,分句之间互有联系,这是复句的关联特征。
复句分类方法
根据分句间的意义关系划分,复 句可分为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两
大类。
联合复句内各分句间意义上平等 ,无主从之分。偏正复句内各分 句间意义有主有从,也就是有正
句有偏句。
注意连词位置
搭配使用
目的连词可以与其他关联词语搭配使 用,如“为了……而”、“为了……起 见”等,使表达更加准确、流畅。
目的连词一般放在后一分句的句首, 有时也可放在前一分句的句末。
典型错误分析与纠正
误用连词
将目的连词误用为其他类型的连词,如将“为了”误用为 “因为”。
缺失连词
在表达目的关系时,未使用目的连词,导致句子逻辑关系 不清。
初中语文复句优质课件

复句与单句区别
01
02
03
结构差异
单句只有一套句子成分, 而复句有两套或更多的句 子成分。
关联词语
复句的分句之间常用关联 词语来连接,而单句则不 用。
表达效果
复句可以表达更为复杂的 逻辑关系,使语言更加严 密、准确。
复句类型及判断方法
并列复句
分句之间并列关系,常用 关联词语有“又、既…又…” 等。
条件复句结构
条件复句通常由“如果/要是/除非…就/否则…”等关联词语连接条件从句和主句,构成完整的条件关系。
条件复句关联词语使用
关联词语使用注意 事项
关联词语的位置要 正确,通常放在条 件从句的开头。
常见条件关联词语: 如果、要是、除非、 只要、无论、不管 等。
关联词语要搭配使 用,不能随意组合。
就…”等。
判断方法
根据分句之间的关联词 语和逻辑关系来判断复
句类型。
02
并列复句
并列复句定义及结构
定义
并列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 并列组合而成,分句之间没有主次之 分,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即A,又B”。
结构
并列复句的结构相对简单,通常由两个 或多个独立的子句构成,这些子句在语 法上地位平等,没有从属关系。
递进复句关联词语使用
“不仅……而且……”
“不但……还……”
表示意思的递进,强调后者比前者更重要或 程度更深。例如:“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 德高尚。”
与“不仅……而且……”意思相近,但语气更 强烈。例如:“他不但不承认错误,还反而 怪罪别人。”
“不但不……反而……”
“尚且……何况……”
表示意思的转折和递进,强调后者与前者相 反或出乎意料。例如:“他不但不生气,反 而笑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8、他说的是标准的普通话。
.
16
练习二:划分下列句子的主要成分
❖ 1、整齐比不整齐好。
❖ 2、信不信由你。
❖ 3、拆台比搭台容易得多。
❖ 4、老年人上大学已经不是个新鲜事儿了。
❖ 5、为了保护羊群,英雄的小姐妹——玉荣和龙梅同暴 风雪搏斗了一天一夜。
❖ 6、鲁迅先生小心地翻阅着方志敏同志利用敌人要他写 “白皮书”的笔墨写成的文稿:一篇《清贫》,一篇 《可爱的中国》。
接着) ……
5.解说关系:
先…… ,然后(再,
.
21
❖ 主从复句:
1.因果关系:因为……,所以……, 由于……
此…… 既然……,就……
……,因
2.目的关系:为了……,以便……,为的是……,免得……
3.转折关系:虽然……,但是……
却……
尽管……,但是…… ……,
4.条件关系:只有……,才…… 只要……,就…… 无
❖ 组成复句的单句叫分句。
.
20
复句的类型
❖ 联合复句:
1.并列关系:又……,又…… 一边……,一边……
而是…… 一方面……,一方面……
不是……,
2.选择关系:不是…… ,就是…… 要么…… ,要么……
3.递进关系:不仅…… ,还…… 甚至…… 尤其是……
4.连贯关系: ……,又(还) …… 于是……
.
5
定语:美丽的校园 ( 美丽)的校园
状语:例1:安静地学习 [安静]地学习
例2:吾尝终日而思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
.
修饰关系 6
补语:
1、 去一趟 去〈一趟〉
2、高兴得跳了起来
高兴得 〈 跳了起来〉
3、这张报纸好极了
这张报纸好〈. 极〉了
7
1、主语:就是谓语陈述的对象,主要由名词、 代词充当,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及其短语也 可充当主语。如:
8
4、定语:是名词中心语的修饰成份,名词、动词、形容 词、数量词和短语充当定语。“的”是定语的标志。如:
(浅浅的)月光流进了村子。 注意:定语后置。如:
荷塘的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5、状语:是动词、形容词中心语的修饰成份。副词、形 容词、表时间(处所)的名词和短语充当状语。“地” 是状语的标志。如:
主要成分主谓宾
修饰成分定状补
定语必在主宾前
谓前是状谓后补
“的” “地” “得”定状 补
牢牢记住别. 忘记!
11
句子成分分析实例
❖ 例句:全体同学都做完了语法作业。
❖
全体同学都做完了语法作业。
===== —
~~~~~
❖ (全体)同学[都]做〈完〉了(语法)作业
=====
——
~~~~~
划分句子成分一般先划出主、谓、宾;
然后再找出定、状、补。
.
12
句子成分分析实例
❖ 句例: ❖ 1、今天星期六。
——— ————
❖ 2、今天是星期六。 ——— — ~~~~~~~~~
❖ 3、说话[要]简洁〈一些〉。
——— ———
❖ 4、长江三峡[曾经]留下过(许多人
❖
———
———
❖ 的) 梦。
❖
~~~
.
13
语法知识
——特殊句子成分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介宾短语) 6、补语:是对动词、形容词中心语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 份。形容词、动词、代词、副词、数量词和短语可以充 当补语。“得”是补语的标志。如: 我的心事,绷得<像调紧的弦>。
.
9
“的”是定语的标志词 “地”是状语的标志词 “得”是补语的标志词
.
10
顺口溜:
❖ 状语:“[ ]” 用在状语前后
❖ 补语:“〈〉” 用在补语前后
.
4
句子成分作用
❖ 主语 —是谓语陈述的对象 ❖ 谓语 —是对主语加以陈述的 ❖ 宾语 —是动语支配、关涉的对象 ❖ 定语 —是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 状语 —是谓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 补语 —是谓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语
.
17
练习三、划分下列句子成分
❖ 1、风景美丽的西双版纳,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有 志气的有抱负的知识青年进入橡胶园。
❖ 2、康藏公路和青藏公路的通车把幸福和繁荣带 给了住在青藏高原的人们
❖ 3、生长在江南的同志们看到这些水墨画高兴得 直鼓掌。
.
18
复句及关 联词
----关联词的使用
.
19
复句
❖ 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密切 联系、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单句组成的 句子。
———— —— ~~~~~~ ~~~~
5、连 动 句:他们 听了 这个消息[很]高兴。
——— ——— ~~~~~~~~~~ ———
6、把 字 句:老师[亲切地][把书]放〈到他的手中〉。
———
——
7、被 字 句:她[已][被北京大学]录取了。
——
————
8、存 现 句: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园子。
——————— ———————
.
15
练习一:划分下列句子的主要成分
❖ 1、沙锅可以炖豆腐。 ❖ 2、前面围着一圈人。 ❖ 3、明天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走出戈壁滩了。 ❖ 4、那是一个夏天的中午,院子里静悄悄的。 ❖ 5、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 6、观众们在两旁,一个个看得眼花缭乱。 ❖ 7、他们几个一阵风似的跑过来。语法知识来自——句子成分.1
句子成分
.
2
句子六种成分
❖主语、谓语、宾语; ❖——三种主要成分 ❖定语、状语、补语; ❖——三种附属成分
.
3
句子成分标识符号
❖ 主语:“==== ” 划在主语下面 ❖ 谓语:“—— ” 划在谓语下面 ❖ 宾语:“~~~~” 划在宾语下面 ❖ 定语:“()” 用在定语前后
论……,都…… 不管……,也……
5.假设关系:如果……,就…… 要是……,就……
6.让步关系: 即使……,也…… 无论…… ,都……
.
22
各种关系的复句举例
❖ 一、并列关系:
❖ 1、白天海面的涨落叫“潮”,晚上海面的涨落叫 “汐”。
回家的感觉 又不知不觉涌上心头。
————————
2、谓语:是陈述主语的,一般由动词和形容词
充当,其他实词和短语也可以充当谓语。如:
战士们英勇顽强。你是学生。
3、宾语:是动词中心词支配的对象,一般由名
词和代词充当,其他实词和短语也可以充当宾
语。如:
大家喜欢游泳。他给我一本书(双宾语)
‾‾‾
. ‾‾
‾‾
.
14
特殊的主谓句成分的划分
1、主谓谓语句:这个电影 我看过。
—————— —————
2、复杂宾语句链:我看见小王在大街上边走边读书。
—— —— ~~~~~~~~~~~~~~~~~~~~~~~~~~~~~~
3、兼 语 句链:大家 选 他 当班长。
——— —— ~~~ ——~~~~
4、双宾语句:李老师 教 我们 语文。
.
16
练习二:划分下列句子的主要成分
❖ 1、整齐比不整齐好。
❖ 2、信不信由你。
❖ 3、拆台比搭台容易得多。
❖ 4、老年人上大学已经不是个新鲜事儿了。
❖ 5、为了保护羊群,英雄的小姐妹——玉荣和龙梅同暴 风雪搏斗了一天一夜。
❖ 6、鲁迅先生小心地翻阅着方志敏同志利用敌人要他写 “白皮书”的笔墨写成的文稿:一篇《清贫》,一篇 《可爱的中国》。
接着) ……
5.解说关系:
先…… ,然后(再,
.
21
❖ 主从复句:
1.因果关系:因为……,所以……, 由于……
此…… 既然……,就……
……,因
2.目的关系:为了……,以便……,为的是……,免得……
3.转折关系:虽然……,但是……
却……
尽管……,但是…… ……,
4.条件关系:只有……,才…… 只要……,就…… 无
❖ 组成复句的单句叫分句。
.
20
复句的类型
❖ 联合复句:
1.并列关系:又……,又…… 一边……,一边……
而是…… 一方面……,一方面……
不是……,
2.选择关系:不是…… ,就是…… 要么…… ,要么……
3.递进关系:不仅…… ,还…… 甚至…… 尤其是……
4.连贯关系: ……,又(还) …… 于是……
.
5
定语:美丽的校园 ( 美丽)的校园
状语:例1:安静地学习 [安静]地学习
例2:吾尝终日而思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
.
修饰关系 6
补语:
1、 去一趟 去〈一趟〉
2、高兴得跳了起来
高兴得 〈 跳了起来〉
3、这张报纸好极了
这张报纸好〈. 极〉了
7
1、主语:就是谓语陈述的对象,主要由名词、 代词充当,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及其短语也 可充当主语。如:
8
4、定语:是名词中心语的修饰成份,名词、动词、形容 词、数量词和短语充当定语。“的”是定语的标志。如:
(浅浅的)月光流进了村子。 注意:定语后置。如:
荷塘的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5、状语:是动词、形容词中心语的修饰成份。副词、形 容词、表时间(处所)的名词和短语充当状语。“地” 是状语的标志。如:
主要成分主谓宾
修饰成分定状补
定语必在主宾前
谓前是状谓后补
“的” “地” “得”定状 补
牢牢记住别. 忘记!
11
句子成分分析实例
❖ 例句:全体同学都做完了语法作业。
❖
全体同学都做完了语法作业。
===== —
~~~~~
❖ (全体)同学[都]做〈完〉了(语法)作业
=====
——
~~~~~
划分句子成分一般先划出主、谓、宾;
然后再找出定、状、补。
.
12
句子成分分析实例
❖ 句例: ❖ 1、今天星期六。
——— ————
❖ 2、今天是星期六。 ——— — ~~~~~~~~~
❖ 3、说话[要]简洁〈一些〉。
——— ———
❖ 4、长江三峡[曾经]留下过(许多人
❖
———
———
❖ 的) 梦。
❖
~~~
.
13
语法知识
——特殊句子成分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介宾短语) 6、补语:是对动词、形容词中心语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 份。形容词、动词、代词、副词、数量词和短语可以充 当补语。“得”是补语的标志。如: 我的心事,绷得<像调紧的弦>。
.
9
“的”是定语的标志词 “地”是状语的标志词 “得”是补语的标志词
.
10
顺口溜:
❖ 状语:“[ ]” 用在状语前后
❖ 补语:“〈〉” 用在补语前后
.
4
句子成分作用
❖ 主语 —是谓语陈述的对象 ❖ 谓语 —是对主语加以陈述的 ❖ 宾语 —是动语支配、关涉的对象 ❖ 定语 —是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 状语 —是谓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 补语 —是谓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语
.
17
练习三、划分下列句子成分
❖ 1、风景美丽的西双版纳,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有 志气的有抱负的知识青年进入橡胶园。
❖ 2、康藏公路和青藏公路的通车把幸福和繁荣带 给了住在青藏高原的人们
❖ 3、生长在江南的同志们看到这些水墨画高兴得 直鼓掌。
.
18
复句及关 联词
----关联词的使用
.
19
复句
❖ 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密切 联系、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单句组成的 句子。
———— —— ~~~~~~ ~~~~
5、连 动 句:他们 听了 这个消息[很]高兴。
——— ——— ~~~~~~~~~~ ———
6、把 字 句:老师[亲切地][把书]放〈到他的手中〉。
———
——
7、被 字 句:她[已][被北京大学]录取了。
——
————
8、存 现 句: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园子。
——————— ———————
.
15
练习一:划分下列句子的主要成分
❖ 1、沙锅可以炖豆腐。 ❖ 2、前面围着一圈人。 ❖ 3、明天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走出戈壁滩了。 ❖ 4、那是一个夏天的中午,院子里静悄悄的。 ❖ 5、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 6、观众们在两旁,一个个看得眼花缭乱。 ❖ 7、他们几个一阵风似的跑过来。语法知识来自——句子成分.1
句子成分
.
2
句子六种成分
❖主语、谓语、宾语; ❖——三种主要成分 ❖定语、状语、补语; ❖——三种附属成分
.
3
句子成分标识符号
❖ 主语:“==== ” 划在主语下面 ❖ 谓语:“—— ” 划在谓语下面 ❖ 宾语:“~~~~” 划在宾语下面 ❖ 定语:“()” 用在定语前后
论……,都…… 不管……,也……
5.假设关系:如果……,就…… 要是……,就……
6.让步关系: 即使……,也…… 无论…… ,都……
.
22
各种关系的复句举例
❖ 一、并列关系:
❖ 1、白天海面的涨落叫“潮”,晚上海面的涨落叫 “汐”。
回家的感觉 又不知不觉涌上心头。
————————
2、谓语:是陈述主语的,一般由动词和形容词
充当,其他实词和短语也可以充当谓语。如:
战士们英勇顽强。你是学生。
3、宾语:是动词中心词支配的对象,一般由名
词和代词充当,其他实词和短语也可以充当宾
语。如:
大家喜欢游泳。他给我一本书(双宾语)
‾‾‾
. ‾‾
‾‾
.
14
特殊的主谓句成分的划分
1、主谓谓语句:这个电影 我看过。
—————— —————
2、复杂宾语句链:我看见小王在大街上边走边读书。
—— —— ~~~~~~~~~~~~~~~~~~~~~~~~~~~~~~
3、兼 语 句链:大家 选 他 当班长。
——— —— ~~~ ——~~~~
4、双宾语句:李老师 教 我们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