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句和关联词练习好
复句和关联词练习

江南中学实验分校复句和关联词练习一、请找出下面这些复句中的关联词,并说明这些复句的结构关系。
1、南朝如果出了个英主,我们大辽是肯定斗不过他们的。
()2、迟大冰一边漫无目的地走着,一边遥望着广漠的绿野。
()3、与其建这么个没用的碑,还不如拿这笔钱救济伤残人。
()4、不但能救得杨过和小龙女性命,而且能解你体内之毒。
()5、可惜师伯那时不在,否则令狐大哥也不会身受重伤了。
()6、任何缺点错误都是对人民不利的,因此也就对党不利。
()7、科学是要发展的,但要注意以人为本。
()二、给下列句子填写合适的关联词。
1、()风吹雨打,我们()坚持到校学习。
2、()明天下雨,我们()要去探望李老师。
3、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
4、()长城是那样雄伟壮丽,()吸引了很多游客。
5、妈妈()工作,()参加进修学习。
6、()你答应一起去,()应该准时到。
7、这本小说有趣极了,()我一口气就把它看完了。
8、雨来()牺牲生命,()泄露秘密。
9、()我俩住得很远,()不常见面。
10、()大家都同心协力,我们()会取得抗击“非典”战斗的胜利。
11、天安门广场西侧的人民大会堂()高大,()庄严。
12、我问小刚:“你()参加美术小组,()参加航模小组?”13、()我们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不能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14、王老师()关心我们的学习,()关心我们的身体。
15、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提高,()还要注意节约。
16、()没有老师的耐心教育和帮助,我()不会有这么大的进步。
17、我们一定要把京张铁路修好,否则()那些外国人会讥笑我们,()会是中国工程师失去信心。
18、我()知道这件事情,()并不了解事情的全过程。
19、()石块有多重,小草()要从下面钻出来。
20、()走到天涯海角,我()不会忘记自己的祖国。
1、()爸爸给我买过一辆旧自行车,(),爸爸还没教会我就住院了。
2、他告诉我,()我有一辆自行车,他()分一条线路给我。
复句和关联词

方法二: 1先划出分句,标上数码。 2再掌握二重复句的结构形式。 二重复句的结构形式有三种: (1)单句+复句 (2)复句+单句 例子 (3)复句+复句 3“+”那里为第一层,用单竖线表示, 并写明其关系;复句之间为第二层, 用双竖线表示,写出其关系。
(转折) 1 ① 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乐,| ②可是没 单句+复句 || 有他, ③ 别人也便这样过。 (假设) (并列) 2 ① 他们凭空想了许多念头,|| ②滔滔不绝地 说了许多空话,| ③ 可是从来没人认真做过 一件事。 (转折) 复句+单句 (假设) (并列) || 3 ①竹叶烧了, ② 还有竹枝;| ③ 竹枝断了, 还有竹鞭; 竹鞭砍了, 还 || ⑥ || ④ | ⑤ (假设) (假设) (并列) 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 复句+复句+复句
练习——指出下列句子是单句还是复句。
单句 1我们相信,胜利一定属于人民。 复句 2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3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 复句 还将建设一个新世界。 单句 4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复句 5我们既要有现代化农业,又要有 现代化工业。 复句 6是妥协退让,还是 团结斗争。 复句 7见面尚且怕,更不必说向他提意见。 单句 8麦穗长,颗粒饱满,是这种麦子的优点。 复句 9火又盛,烟又大。 复句 10不是有的放矢,而是无的放矢。 单 11我们要牢牢记住,如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复句 12他走进教室,就唱了起来。 单句 13他走进教室唱了起来。
6只要他们这样做,我们就应该毫无例外地团结他 们,并且在团结中教育他们。 7如果适当改进一下操作程序,调换一下个别工人 的位置,那么生产效率就要高得多,甚至可以高 出一两倍。 8那时天高气爽,凉风扑面,我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9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 必须从不自满开始。 10成绩能够鼓舞人,同时会使人骄傲;错误使人 倒霉,同时也是很好的老师。 11一个人有了崇高的理想,还要有高尚的情操; 没有高尚的情操,理想就不能实现。
复句关系与常用关联词

复句关系与常用关联词
1、并列:既………又………;一边……一边……;不是……而是……
例如1、阅读课外书既可增长知识与阅历,又能丰富我们的业余生活,还能从中体会他人的感受。
你既聪明可爱,又乐于帮肋别人,大家都很喜欢你。
2、我一边学习一边思考。
晚上,我一边吃饭一边听歌曲。
我一边逗着小狗,一边心不在焉的回答着他的问题。
3、学习不是为了考高分,而是为了求知,为了明理、以及学有所用!
2、承接:承接是指前后的两个句子有一定的依赖,后面的依前面的一个发展顺序而来。
例如便;就;于是
这几天不是刮风便是下雨.
他一伤心就哭.
3、递进:递进关系是指能够表示在意义上进一层关系的,且有一定逻辑的词语. 分句之间的这种关系,必须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来表示.表示递进关系的常用关联词有:1.单用的.例如,不但、不仅、不光、而且、并且、并、甚至、更、以至、何况、况且、尤其、还、甚至于等.2.配对使用的.例如,不但(不仅、不光)……,而且(并且、还、也、甚至)……;尚且(况且)……,何况…….
4、选择:选择关系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说出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情或情况,并表示要从中选择一种不是……就是……、是……还是……、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与其……不如……、宁可……也不……
5、转折:尽管……可是……、虽然……但是……、……却……、……然而……、.可是.
6、.因果关系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因此……
7、假设关系如果……就……、即使……也…… 、要是……那么无论……都…… 、
不管……也……
8、条件关系只要……就……、只有……才……。
高中语文 5-2句子 手牵手 复句和关联词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试题

5-2 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一、课内双基1.复句分为____(1)____和____(2)____两大类。
(1)又分为①并列关系,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2)又分为①因果关系,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
【答案】(1)联合复句(2)主从复句(1)②选择关系③递进关系④连贯关系⑤解说关系(2)②目的关系③转折关系④条件关系⑤假设关系⑥让步关系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该用什么样的关联词,要依据上下文的意思来定,不能不顾上下文意强行添加。
句子即使添加上表示不同关系的关联词,也不能使句子的意思和关系改变。
B.有些复句不用加关联词,上下句之间的关系也是明确的。
C.“是……还是……”,“不是……就是……”,都是表示选择关系的关联词。
D.“为了”“以便”“以免”表示目的关系,“可是”“却”“不过”表示转折关系。
【答案】A.(句子添加上不同的关联词,句子的关系就改变了。
)3.将下面3个句子整合为一个单句。
(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删词语,不能改变原意)①王力先生认为,中国旧体诗以音步、平仄相间构成抑扬美。
②王力先生认为,中国旧体诗的音乐美分为抑扬美和回环美。
③王力先生认为,中国旧体诗以同韵字来来回回的重复构成了回环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王力先生认为,中国旧体诗的音乐美分为以音步、平仄相间构成的抑扬美和以同韵字来来回回的重复构成的回环美。
(由三个短句可知①是谈“抑扬美”,③是谈“回环美”,②是谈“音乐美”。
把②确定为主干句,把①嵌入③中“抑扬美”前,把③嵌入①中“回环美”前,再增删个别词语,使句意顺畅即可。
复句关联词练习题

复句关联词练习题复句关联词练习题复句是由两个或多个简单句组成的句子,通过关联词将它们连接起来。
关联词在复句中起到连接和衔接的作用,使得句子更加丰富和有逻辑性。
在学习和运用复句时,熟练掌握各种关联词的用法是非常重要的。
一、目的关联词目的关联词用于表达一个行动或目的的目的。
常见的目的关联词有:为了、以便、以使等。
例如:1. 他每天早起,为了赶上第一班公交车。
2. 我们要好好学习,以便将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二、原因关联词原因关联词用于表达一个行动或结果的原因。
常见的原因关联词有:因为、由于、所以等。
例如:1. 她迟到了,因为她遇到了交通堵塞。
2. 他努力学习,所以考试取得了好成绩。
三、条件关联词条件关联词用于表达某种条件下的结果。
常见的条件关联词有:如果、除非、只要等。
例如:1. 如果你需要帮助,随时告诉我。
2. 除非下雨,否则我们将继续进行户外活动。
四、让步关联词让步关联词用于表达一个行动或结果与预期情况相反的情况。
常见的让步关联词有:虽然、尽管、即使等。
例如:1. 虽然天气很热,但他还是坚持锻炼。
2. 即使是困难的任务,我们也要勇敢面对。
五、比较关联词比较关联词用于表达两个事物之间的比较。
常见的比较关联词有:像、与其、不如等。
例如:1. 她的成绩像一朵鲜花般美丽。
2. 与其抱怨,不如积极解决问题。
六、时间关联词时间关联词用于表达一个行动或结果发生的时间。
常见的时间关联词有:当、一旦、直到等。
例如:1. 当他听到好消息时,他高兴得跳了起来。
2. 直到太阳下山,他才回到家。
七、结果关联词结果关联词用于表达一个行动或条件的结果。
常见的结果关联词有:所以、因此、以致等。
例如:1. 他一直努力学习,所以他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2. 他没有按时交作业,因此受到了批评。
通过以上的练习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复句关联词。
在写作和口语表达中,灵活运用各种关联词可以使句子更加丰富和有逻辑性。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积累,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复句判断练习题

复句判断练习题一:1、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令人多么惊喜啊!2、与其在实验室里进行化学变化,不如在社会起革命变化。
4、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记忆上的闰土了。
5、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条件。
二:1、周总理不但用轿车送我上医院,而且叫人专门送回一件新的衬衫。
2、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茴香豆。
3、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
4、他瘦得教人担心,但是精神很好。
5、我们既要放下包袱,又要开动机器。
三:1、既然懂得了时间的可贵,就要从今天开始不浪费一分一秒。
2、柏油路晒化了,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了。
)3、我宁可在这里蹲防空洞,也不能让祖国的人民蹲防空洞。
4、若不让错误出生,便不会有真理降世。
3、母亲有点迟疑不决,她怕花钱。
4、要是被人惹恼了,松鼠还会发出一种不高兴的恨恨声。
)5、我们既要放下包袱,又要开动机器。
)六:1、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到一样荤菜。
4、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二、134转折复句三、1因果复句 4假设复句)四、1选择复句)234五1并列复句)因果复句34假设复句条件复句)并列复句4递进复句)5 七、1转折复句)选择复句) 10无论哪个时代,青年的特点总是怀抱着各种理想和幻想。
只有反复阅读,反复感受和体验,才能领略艺术的全部魅力,才能品尝艺术的迷人的美。
例表面上看有两个分句,实际是一个分句,“无论哪个时代”是状语,“无论”起强调作用。
例应有4个分句,“反复阅读”与“反复感受和体验”,都是由偏正短语构成的分句。
二、划分第一层,明确其关系。
借助关联词语。
因为它是表示分句意义关系和结构层次的重要标志。
明确每个关联词语管几个分句。
无关联词语的,其一是以句子意义上去分析;其二是添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再作判断。
借助标点符号。
一般说来,在二重复句中,如果有分别,往往分号处是第一层界限。
例如:1.无论瓦罐碰上石头,或者石头碰上瓦罐,遭殃的总是瓦罐。
复句类型及练习题

复句类型(一)知识概述1、复句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思相关的简单句子构成的句子。
构成复句的简单句子叫分句。
2、复句类型⑴并列关系:几个分句分别叙述有关联的几件事情或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分句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这样的复句叫并列关系复句。
常用关联词:也……,也……又……,又……既……,又(也)……一边……,一边……一会儿……,一会儿……有时……,有时……一方面……,(另、又)一方面……不是……,而是……⑵承接复句:几个分句是连续动作或先后发生的事,分句次序一般不能随意改动。
常用关联词:首先(起先)……,然后(后来)……就便才于是然后后来接着跟着⑶选择关系:几个分句分别说出两种或几种可能的情况,让人从中选择,这样的复句叫选择关系复句。
常用的关联词语:不是……,就是……是……,还是……要么……,要么……或者……,或者……宁可……,也不……与其……,不如(毋宁)……⑷递进关系:后面的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更进一层,一般由轻到重,有小到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这样的复句叫做选择关系的复句。
常有的关联词语: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还、也、又、反而)……尚且……,何况……别说(慢说、不要说)……,连(就是)……⑸转折关系:后一句表述的事实,与前一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的复句叫转折关系复句。
常有的关联词语:虽然(尽管)……,但是(可是、却、而)……但是但可可是然而却不过只是不过倒⑹假设关系:前一个分句说出一种假设情况,后一个分句说明假设实现后要产生的结果的复句。
常有的关联词语:如果(假如、倘若、若、要是、要)……,就(那么、那、便)即使(就是、就算、纵然、哪怕)……,也(还)……⑺条件关系:前一个分句提出一种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满足这种条件的情况下所产生的结果。
常有的关联词语:只要……,就(都、便、总)……只有(唯有、除非)……,才(否则)……无论(不论、不管、任、任凭)……,都(总、总是、也、还)……⑻因果关系:一个分句说明原因,另一个分句说明结果的复句。
复句与关联词

辨析顺口溜
有一个顺口溜把难记的、易混的整理在一块,请牢记。
• “不是”“而是”是并列,“不是”“就是”是选择,
• “尚且”“何况”是递进,“尽管”配“还”是转折。 • “既然”配“就”是因果,“即使”配“也”是让步, • “无论”“除非”和“不管”,“只有”“只要”讲条件。
长句与短句的变换
长句变短句:
四、并列复句和递进复句的区别
并列复句分句间或者是平列关系,或者是对举 关系。 例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他的脑子里所有的就不是空想,他的行动 也就可以不断地得到进步。 一边让雨淋湿我的头发,一边还想去田野 悠然地踏青呢。 常用的有“也”“又”“还”“既…… 又……”“一边……一边……”“一方面……另一方 面……”“不是……而是……”等。
(一)并列短语充当句子成分而过长的句子,拆开并列的 修饰成分,让其分别同中心词搭配,形成叠用的句式,将 并列短语扩展成几个并列的分句。这种方法称并列分离法。 例:将下面长句改为连贯的短句。 这出戏一开始,就给观众展现了草原上的欣欣向荣 的大好风光和牧民群众为开辟草原牧场、架设桥梁而战 斗的动人场面。
虽然(虽说、虽是、 虽、尽管、虽则)…… 但是(可是、然而、但、却、而)…… 可是、 可、 却 、 只是、 不过、 倒
条件关系复句常用关联词
充分条件:只要……就……
必要条件:只有……才……
排除条件:除非……才…… 无条件:无论(不论、不管、
任凭、任)……都(总、
总是、也)……
假设关系复句常用关联词
注意:一、时间上逻辑上的先后或层次顺序。 二、正确使用代词。
短句变长句
• 短句变长句以短句中的某一句为主 干,把其他短句变成修饰成分,增 删个别语词,调整句子内部结构, 使之连贯、通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出下列复句结构关系:
小试身手
目的
⑴
⑵
为了保卫祖国,战士们长年驻守在边防哨卡。
既然普洛诃夫说这是野狗,那它就是野狗。
因果
⑶ 调查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走马观花,一种是 下马观花。 解说 ⑷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 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 缺少的质朴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
(一)并列式关系
前后分句分别叙述或描写有关联 的几件事或同一件事物的几个方 面。分句间的关系或是平列的, 或是对举的,
• 二 、指出下列并列复句类型
1、人民感谢我们,资产阶级也会出来捧场。 (平列) 2、学习既要有一股钻劲,又要有一股巧劲。 (平列) 3、我不是要人装傻,而是要人一片天真。 (对举) 4。衡量人的尺度,不在职务的高低,而在 成就的大小(对举)
复句的类型
按照分句间的关系,复句可以分为 联合关系复句和主从关系复句两大 类。
联合复句的特点
在语义上,各分句之间不分主次 ;在结构上,有两个以上分句在 同一层次上。联合复句往往通过 语序或关联词语来表示分句间的 并列、选择、递进、连贯(承接 、顺承)、解说等几种关系。
主从复句的特点 在语义上,两个组成部分有主从,正句 是全句的意义中心;结构上,即使全 句包含两个以上的分句,也总是可以 先分成偏正两个部分。主从复句一般 是从句在前,主句在后;有时从句在 后,则带有一种追述、补充、强调的 意味。主从复句一般要用关联词语来 表示分句之间的因果、目的、转折、 条件、假设、让步等几种关系。
(四 )选择关系
1有的分别说出两种或几种可能的情况,让人从中选择, 这叫未定选择;例如:
(1)或者你到上海,或者他到南京,或者你们都来.(陈述式)
(2)他是忘了,还是故意的?(疑问式)
2有的说出选定其中一种,舍弃另一种,这叫已定选择。
(1)与其夸大胡说,还不如宣布“我不知道”.
(2)我们宁要少而精,也不要多而杂.
(1)见面尚且怕,更不必说向他提意见了.
小试身手(什么关系的复句)
并列
1他一边让雨淋着头发,一边还想着去田野悠然地踏青呢。
2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 探测。 并列 3老旦是我所最怕的东西,尤其是怕他坐下了唱。
递进
4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 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易混淆的复句类型
三、假设复句和条件复句。这两种复句由于在某种情况下 比较相似,所以很容易混为一谈。如(1)“如今,你若 是从井冈山许多山坳走过,便能看到一条条修长的竹滑 道。”(2)“只要能妥善保护草皮和灌木,沙丘就可以 被固定下来。”很多学生不明白为什么例(1)是假设复 句,例(2)又是条件复句。 可从两方面来辨别这两种复句。 第一,根据关联词来辨别:凡是前一分句中的关 联词与“如果”意思一样的(如“假如”、“假若”、“若是”、 “若要”等),则是假设复句;凡是前一分句的关联词与 “只有”意思相近的(如“只要”、“除非”等),就是条件 复句。 第二,根据句子感情色彩来判断:假设复句往往 带有假设的意味,主观色彩较浓;而条件复句常常是冷 静地叙述情况,比较客观。
• (1)、如何区分单、复句: • ①复句的分句间互不为成分,这是区分单、复句 最重要的一点。复句的分句之间结构上互不包含 ,就是说互相不作句子成分,没有句子成分之间 的结构关系,这是复句的本质特征,也是复句和 单句的最根本的区别。 1、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 (单句 ) 2、这副对联知道的人颇少,有介绍的 必要。 (复句)
能不能不用关联词
2、迟大冰一边漫无目的地走着,一边遥望着 广漠的绿野。 (并列关系)
迟大冰漫无目的地走着,遥望着广漠的绿野。 (并列关系)
能不能不用关联词
3、与其建这么个没用的碑,还不如拿这笔钱 救济伤残人。 (选择关系)
建这么个没用的碑,还拿这笔钱救济伤残人。 句子不成立了
能不能不用关联词
4、不但能救得杨过和小龙女性命,而且能解 你体内之毒。 (递进关系)
4、不但能救得杨过和小龙女性命,而且能解你 体内之毒。 (递进关系) 5、可惜师伯那时不在,否则令狐大哥也不会身 受重伤了。 (转折关系) 6、任何缺点错误都是对人民不利的,因此也就 对党不利。 (因果关系)
能不能不用关联词
1、南朝如果出了个英主,我们大辽是肯定斗 不过他们的。 (假设关系)
南朝出了个英主,我们大辽是肯定斗不过他 们的。 (因果关系)
因果、递进
加关联词
P85练习
• 如果 加 “不论„„都„„” “不但„„而且„„”
• 句子不成立了
这些复句有什么不同 找出下面复句中的关联词,并说明复句的结构关系。
1、南朝如果出了个英主,我们大辽是肯定斗不 过他们的。 (假设关系) 2、迟大冰一边漫无目的地走着,一边遥望着广 漠的绿野。 (并列关系) 3、与其建这么个没用的碑,还不如拿这笔钱救 济伤残人。 (选择关系)
(五)递进关系
后一个分句的意思比前一个分句的意思更近一层,一般由轻到重,由 小到大,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反之亦可.递进关系必须用关联词语. 1一般递进:两个分句都表示肯定,层层推进,合用关联词语递进的意 思比单用关联词语的强些.例如:
(1)现在隔开法不仅得到普遍采用,而且有了新的发展和创造. (2)他不认识我,甚至连我的名字都不知道. 2特殊的一般递进:前一分句表示否定,后一分句表示肯定.从反面 把意思推进一层.例如: (1)你这样说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影响团结 3衬托递进,前面分句是后面分句的衬托,后面分句的意思推 进一层.这是一种强调的说法.关联词语可以合用,也可以只用 承上关联词语,或只用启下关联词语.例如:
易混淆的复句类型
二、因果复句和并列复句。 虽然这两种复句有本质上的区别,但因果复句中表 推论因果关系的情况(常用“既然……就……”来表示), 有些学生易混同于并列复句中的“既……又……”的情况。 例如:“既然我们是学生,我们就要认真读好书。”这个 复句本来是因果复句,但有些学生判断为并列复句。 辨清这两种情况的方法有二: 第一用换关联词法来判断,表推论的因果复句中的 “既然……就……”可换成表一般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因 为……所以……”,意思上不会有多大的变化;而并列 复句却不能把“既……又……”换成“因为……所以……”; 第二,用前后分句换位法来判断:前后分句不能 换位的是因果复句,能换位意思不变的则是并列复句。
能救得杨过和小龙女性命,能解你体内之毒。 (并列关系)
能不能不用关联词
5、可惜师伯那时不在,否则令狐大哥也不会 身受重伤了。 (转折关系)
可惜师伯那时不在,令狐大哥也不会身受重 伤了。 变成假设关系,句意相反了
能不能不用关联词
6、任何缺点错误都是对人民不利的,因此也 就对党不利。 (因果关系)
任何缺点错误都是对人民不利的,也就对党 不利。 (因果关系)
递进
5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 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
选择
①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 了。
常见的关联词
转折复句
“虽然(尽管、固然)……但是(可是、却)……”
“但” ①
“但是”
“可是”
“然而”
“却”
举例
尽管灰姑娘连丢下一只水晶鞋都无暇顾及,就慌慌 张张地奔出城堡,可这时魔法已经生效。
• (1)、如何区分单、复句: • ②不能看只有一个主语就断定不是复句。凡是一 个主语管几个动词,只要中间用逗号或分号表示 停顿,又互不做成分,就是复句。 如:他今天有病没去上班。 他今天有病,没去上班。 • ③有些关联词既可以用在复句的不同分句中,也 可以用在单句中。如:只有热爱工作的人,才能 热爱生活。(单句)(使用的关联词语只能在主 语和谓语的前面出现)
• (二)连贯复句:也称顺承复句,连贯复 句。几个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 ,彼此顺序不能动。 • 常用的关联词语 有“A,于是B”“A,然 后B”、“A,接着B”、“A,便B”。 • 例如: 1 、他们俩手拉着手,穿过树林,翻过山 头、回到草房。 2 、她先开了柜子上的锁,拿出了衣服, 又开了首饰匣子上的锁,取出了项链带好 。
指出选择关系复句类型:
(1)不是鱼死,就是网破. 未定
(2) 你这样做太慢了,还不如他那样做来得快. 已定 (3)要么被困难吓倒,要么把困难克服. 未 定 (4)我宁可自己多做一些,决不原意把工作推给别人. 已定
要么我们被困难吓倒,要么我们把困难搬掉。
加关联词
选择复句
① 那位穷人是有骨气的:看你那副脸孔、那个神 宁可 也 气, 饿死, 不吃你的饭。 宁可 ② 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 倒下去, 不愿屈服。 或者 ④ 这决不是说不要努力去防止和减少错误, 说 可以对错误持满不在乎的态度。
• 一、判断单复句 1、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 (单句 ) 2、这副对联知道的人颇少,有介绍的 必 要。 (复句) 3、不久我就离开了母亲,因为我要读书 啦。 (复句) 4、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她都遵守纪律。 (单句)
复句特征
(一)一个复句是一个句子。它和单句一样,有一个 句终语调,在书面上用句号、问号或叹号表示。 (二)每个复句,都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这些 分句或是主谓句,或是非主谓句。 (三)复句里的各个分句是相对独立的,同时又是相 互依存的。其独立性表现在,每个分句都有句子的性 质和地位,一个分句不是另一个分句里的一个成分。 其依存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分句与分句之间总会 产生一定的关系;二是分句之间往往用特定的关联词 语联结起来;三是根据表述的需要,分句的主语可承 前省略,或蒙后省略。 第四,分句和分句之间,有 明显的停顿,书面上用逗号、分号等表示。
能不能不用关联词 根据情况分三组:
第一组,2、6句去掉关联词,不改变句意。
第二组,1、4句去掉关联词,句意改变了。 1句(因果关系)、4句(并列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