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句和关联词

合集下载

《复句和关联词》课件

《复句和关联词》课件

承接关词的用法与辨析
承接关联词用于连接两个或多个先后 发生的分句,表示它们之间的承接关 系。常见的承接关联词有“接着”、 “然后”、“后来”等。
承接关联词在辨析上需要注意分句之 间的关系,是否真正属于承接关系, 是否存在时间上的错位。
承接关联词在用法上需要注意分句的 次序,先发生的分句在前,后发生的 分句在后。
条件关联词的用法与辨析
• 条件关联词用于连接两个或多个条件关系的分句,表示它们之 间的条件关系。常见的条件关联词有“才”、“才”、“才” 等。
PART 04
复句和关联词的实际应用
写作中的应用
01
02
03
丰富文章表达
复句和关联词的使用可以 使文章表达更加丰富,增 强文章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
突出重点
转折关联词的用法与辨析
转折关联词在用法上需要注意分句的次序,先说到的 分句在前,后说到的分句在后。
转折关联词用于连接两个或多个转折关系的分句,表 示它们之间的转折关系。常见的转折关联词有“但是 ”、“然而”、“尽管”等。
转折关联词在辨析上需要注意分句之间的关系,是否 属于转折关系,是否存在逻辑上的逆转。
复句的分类
总结词
根据分句之间的关系,可以将复 句分为并列复句、承接复句、递 进复句、选择复句、转折复句和
条件复句等类型。
1. 并列复句
由两个或多个分句组成,分句之 间的关系是并列的,表示相对独 立的几个事实或情况。例如,“
他既聪明又勤奋。”
2. 承接复句
由两个或多个分句组成,分句之 间的关系是承接的,表示一个动 作或事件的发展过程。例如,“ 他走进房间,打开灯,然后坐在
2023 WORK SUMMARY
《复句和关联词》 ppt课件

复句类型及关联词

复句类型及关联词

复句类型及关联词一、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紧密联系,结构相互独立的单句即分句组成的句子称为复句。

复句中的分句之间有着一定的逻辑关系,根据分句之间不同的逻辑事理关系,可以把复句分为并列、承接、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解说、目的等类型。

1、并列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陈述几种事物,或者几种事情,或一种事情的的几个方面,分句之间是平行相对的并列关系。

主要关联词语是:既……又……,还,也,同样,不是……而是……,是……不是……,同时,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有的……有的……。

如: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

我们不要空话,而要行动。

从门到窗子是七步,从窗子到门也是七步。

2、承接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一个接着一个的叙述连续发生的动作,或者接连发生的几件事情。

分句之间有先后顺序。

常用关联词语有:就,便,才,又,于是,然后,接着,首先(起初)……然后……,终于。

如:他们俩手拉着手,穿过树林,翻过山坡,回到草房。

起初他们问我个人的情况,然后又问到有关革命形势的一些问题和镇头市敌驻军的动静。

3、递进复句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进了一层,分句之间是层进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是: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还,也,又)……,尚且……何况(更不用说,还)……,况且,不仅是……而且是……如: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桥的设计完全合乎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他这样胆小的人尚且不怕,我还怕吗?4、选择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说出两件或几件事,并且表示从中选择一件或几件。

分句之间构成选择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是:与其……不如……,宁可……也不……,或者……或者……,不是……就是……,要么……要么……,或许……或许……,可能……可能……,也许……也许……。

如:作为一个有骨气的男儿,与其跪着生,不如站着死。

我们宁可挨批评,也不能昧着良心去搞假呀!武松这一去,或者把老虎打死,或者被老虎吃掉,别无选择。

复句及其关联词

复句及其关联词

二、单句和复句如何区分?
1、句子内部前后互作句子成分,则为单句。 否则就是复句。
例: a 我从家信中知道,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 反对,还给பைடு நூலகம்许多慰勉。 b 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 慈的态度,至今仍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2、从表述关系上看,单句只有一个表述中心,
一种表述关系。 再简单的复句也至少有两个以上的表述中 心和表述关系。 例: a 、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b 、我们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 不但(不仅)……而且……、 不但(不仅)……还…… 更、而且、并且、甚至、况且
4.选择复句:
几个分句分别说出凡种情况,要求 从中选择一种,表示“或此或彼”、“非 此即彼”、“与其这样不如那样”等意 思。。例如:
不在沉默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常用关联词语有 不是……就是……、 或者……或者…… 要么……要么…… 与其……不如…… 或、或者 结构: “a、或者(或)b”、 “不是a就是b”、 “是a还是b?” “与其A,不如b”
一、单句
• 单句是由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的句子。 • 可分为主谓句非主谓句两类。
1、主谓句:由主谓短语带上一定的语气语调构成的句 子。 例如: ⑴ 茶桌擦得滑溜溜的发光。 ⑵ 他非常健康。
2、非主谓句:由主谓短语以外的其他短语或单个短语 构成。 例如: ⑴ 飞机! ⑵ 站住!有人敲门。
二、什么是复句?
8.条件复句:
由两个有条件关系的分句组成,前一 个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在 这种条件下产生的结果。例如:
常用关联词语有: 只要……就……、 只有……才…… 无论(不管、不论)……也(都)…… 除非……才……

复句和关联词

复句和关联词

练习——指出下列句子是单句还是复句。 指出下列句子是单句还是复句。 练习 指出下列句子是单句还是复句
课本P85-86) 二、复句类型的名称和关联词语(课本 复句类型的名称和关联词语 课本 1并列复句 并列复句 常用关联词: 常用关联词: 一边……一边 一边…… 一边 一边 既……又…… 又 一方面……另一方面 另一方面…… 不是……而是 而是…… 一方面 另一方面 不是 而是 不要……而要 而要…… 不要 而要 也; 又 2递进复句 递进复句 常用关联词: 常用关联词: 不但……而且 而且…… 不仅……还…… 不但 而且 不仅 还 不只……也…… 不光……并且 并且…… 不只 也 不光 并且 不但……反倒 反倒…… 尚且 尚且……何况 何况…… 不但 反倒 何况 何况;而且;尤其;甚至。 更;何况;而且;尤其;甚至。
10、目的复句 、 常用关联词: 常用关联词: 为了,以便,以免” “为了,以便,以免”等。 11、解说复句 、 没有关联词,解释、说明。 没有关联词,解释、说明。
练习——指明下列复句类型。 指明下列复句类型。 练习 指明下列复句类型 1无论天气是好是坏,运动会都照常举行。 条件 无论天气是好是坏, 无论天气是好是坏 运动会都照常举行。 转折 2小孩虽然是念着玩,老杨同志却听得很认真。 小孩虽然是念着玩, 小孩虽然是念着玩 老杨同志却听得很认真。 让步 3即使工作再困难些,他也不会退缩。 即使工作再困难些, 即使工作再困难些 他也不会退缩。 4既然懂得了时间的可贵,就争分夺秒吧。 因果 既然懂得了时间的可贵, 既然懂得了时间的可贵 就争分夺秒吧。 转折 5雨停了,可是乌云并没有散开。 雨停了, 雨停了 可是乌云并没有散开。 6做 要靠想来指导; 6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并列 要靠做来证明。 7母亲对我这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 递进 母亲对我这举动不但不反对, 母亲对我这举动不但不反对 安慰。 安慰。 8我宁可自己多做些,也不把工作推给别人。 选择 我宁可自己多做些, 我宁可自己多做些 也不把工作推给别人。 因果 9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 我应该感谢母亲, 我应该感谢母亲 作斗争的勇气。 作斗争的勇气。 递进 10花儿这样红,是大自然的杰作, 花儿这样红, 花儿这样红 是大自然的杰作, 更是人工培育的结果。 更是人工培育的结果。

复句关联词

复句关联词

复句关联词一、联合复句1.并列关系:表示各分句间所表示的意思、事件或动作是并列平行关系,有的分句分别说明描述几种情况,有的分句表示相对相反或同时发生的几种情况。

有的……有的,一方面……一方面,有时候……有时候,那么……那么,既……又,一边……一边,也,又,还,同时。

不是……而是、是……不是……。

例: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2.顺承关系:表示分句间所表示的事件或动作连续发生。

首先……然后……,起先……后来……,就,便,才,于是,然后,后来,接着,跟着。

例:他们俩手拉着手,穿过树林,翻过山头、回到草房。

3.递进关系:表示后一分句表示的意思,较前一分句的意思更进一层。

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还、也、又、更),而且,并且,况且,何况,尤其,甚至。

尚且……何况(更不用说),别说(慢说、不要说)……连(就是)。

例: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工作好,尤其是思想好。

4.选择关系:表示分句所说的事情不能同时并存,而是要从中选择一项。

是……还是,或者(或、或是)……或者(或、或是),不是……就是,要么(要就是)……要么(要就是)。

例:不在沉默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二、偏正复句5.转折关系:后一分句(正句)表述的意思同前一分句(偏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

虽然(虽是、虽说、尽管、固然)……但是(但、可是、然而、却),但是(但),然而,可是(可),却。

不过,只是,倒。

例: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6.假设关系:表示偏句提出假设,正句说明在这种假设情况下产生的结果。

如果(假使、假如、要是、倘若、要是)……就(那么、那、便)。

如果引出的假设与正句结果一致。

即使(就算、就是、哪怕、纵使)……也(还是、仍然、还)。

即使引出的结果与正句结果不一致。

例:假如产品质量不好,数量再多,也没有使用价值。

7.条件关系:偏句提出一个条件,正句说明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结果。

只要……就;(偏句指出充足条件,正句说明具备这种条件便能有的相应结果。

复句及其关联词

复句及其关联词

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 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多重复句的分析 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因为她是属于 全人类的财富,是照亮世界的火把,但 学者是属于祖国的。(巴斯德 )
珍惜阅读,阅读便如一首歌,歌到 情处泪双流;珍惜阅读,阅读便如一杯 酒,酒将醉时笑语;珍惜阅读,阅读便 是一首诗,诗言有尽意难尽;珍惜阅读, 阅读便像一杯茶,茶香满口情悠悠。
但 也
4.青年人富有理想和抱负,憧憬着美好的 未来,这是青年的特点,也是优点。___需 懂得,个人的抱负不可能孤立地实现, ____把同时代和人民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 为,用自己的知识和本领为祖国为人民服务, ___使自身价值得到充分实现。____脱离时 代,脱离人民,必将一事无成。( B ) A、还 B、但 C、但 D、仍 只有 只有 只要 只要 就能 才能 就能 才能 否则 如果 然而 如果
2.递进复句:由两个有递进关系的分句组 成,后一个分句表示意思比前一个分句进 了一层。例如:
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 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 挖掘的。 (老舍 ) 这东西本来就不是很受欢迎,况 且还污染环境!
递进复句常用的共联词语有: 不但(不仅)……而且……、 不但(不仅)……还…… 更、而且、并且、甚至、况且
易混淆的复句类型
一、并列复句和选择复句。这两种复句中的大部分句子容 易区分,但也有容易混淆的情况。并列复句中从正反两 方面对比表述的类型(常用的关联词有“不是……而 是……”,“是……不是……”),有学生易混同于选择复 句中的一种没有取舍的情况(常用的关联词为“不是…… 就是……”)。例如“不是人们的社会意识决定人们的社 会存在,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辨别这两种复句: 首先可以从关联词入手。教师可引导学生将这两类 复句的关联词进行比较(特别是比较其关联词的后部 分),分析其异同点。 其次,可从句子表达的意义上来区别。并列复句是 为了鲜明地说明事情或事物的特点,意思往往是确定的; 选择复句则列出两种不相容的可能,引人注意,意思是 不确定的,要人们自己去确定取舍。

复句和关联词

复句和关联词
• 单用关联词语 • 而且、 并且、甚至、尤其、不但、不仅、不光、并、 • 更、以至、何况、况且、还
• 关联词语配对使用
不但……而且……不仅……还…不光……也……不只…… 又……不但不……反而(反倒)……
例句:杜小康开始想家,并且日甚一日地变得迫切。
例句:他不但不生我的气,反而跟我亲热起来了。
六、选择复句
二、假设复句
前一分句提出一种假设,后一分句说明这种假设的结果。
单用的:如果、假如、假使倘若、要是、要不是 不然、否则、要不然
搭配用的:如果(假如、假使、倘若、要是)……就 (那么、便、则) 即使(纵然、纵使、即便)…… 也 若是……那么 要是……则 假若……那么 例如:如果你愿意,我就陪你去白云山看看。 要是我们在会场上,一定会禁不住涕泗横流的。
几个分句分别说出几种情况,这几种情况不能 同时并存,要求从中选择一种。
单用的:或、或者、还是、宁可、倒不如、宁肯、 还不如
搭配用的;是……还是 要么……要么 不是……就是 也许……也许 与其……不如 与其……宁可 宁愿……也不 宁可……也
例句:每天夜晚,他都来到林中草地,或是无忧无 虑地嬉戏,或是心旷神怡地赏月。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宁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
除非是到了春天,你才能看到这遍山的杜鹃花。
四、并列复句
若干个分句相提并论地分别说明几件事,几种情况, 或一个事物的几个方面。
单用的: 也 、又、还、同样、同时、以及、另外、 一面、另一方面 搭配用的:不是……而是 是……不是 既……又 一面……一面 一会儿……一会儿 一边……一边 有时……有时 也……也
七、转折复句
转折复句由两个有转折关系的分句组成,后一个分句不 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转到相反或相对 的意思上去。

复句和关联词

复句和关联词

或单独成句。 或单独成句。
如:许德珩同志对 记者 讲述了他为救国救民, 讲述了他为救国救民, 早年参加过孙中山领导 辛亥革命” 的“辛亥革命”,随后 积极参加“五四”运动, 积极参加“五四”运动, 一二九” “一二九”运动和反蒋 抗日的救国斗争, 抗日的救国斗争,曾两 次坐牢、被抄家, 次坐牢、被抄家,三次 在他任教的大学被解聘, 在他任教的大学被解聘, 历经波折的亲身经历。 历经波折的亲身经历。
长句和短句: 长句和短句:
长句是指句式较长、结构复杂的句子。 长句是指句式较长、结构复杂的句子。修辞效果是表 意严密、精确、细致。 意严密、精确、细致。 短句是指词语少,结构简单的句子。 短句是指词语少,结构简单的句子。修辞效果是表 意 简洁、明快、有力。 简洁、明快、有力。
长短句的转化方法
(1)把长句的附加成分抽出来,变为复句里的分句 )把长句的附加成分抽出来,
多重复句
多重复句就是复句里有一个、 多重复句就是复句里有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 就是复句里有一个 句又是由复句构成的。 句又是由复句构成的。 不管鸟的翅膀多么完美,如果不凭借空气, 1、不管鸟的翅膀多么完美,如果不凭借空气,鸟就 永远不能飞上高空。 永远不能飞上高空。 2、一个人如果不努力把自己的某种思想清清楚楚地 写出来, 写出来,甚至也不努力把这种思想清清楚楚地说出 那么这种思想实际上只是处于混沌的状态中。 来,那么这种思想实际上只是处于混沌的状态中。 但是,人可以被处死,书可以被烧毁, 3、但是,人可以被处死,书可以被烧毁,而真理却 是杀不死、烧不毁的,它愈来愈发出灿烂的光辉。 是杀不死、烧不毁的,它愈来愈发出灿烂的光辉。 只有确切地了解人类全部发展过程所创造的文化, 4、只有确切地了解人类全部发展过程所创造的文化, 只有对这种文化加以改造,才能建设无产阶级的文 只有对这种文化加以改造, 否则,我们就不能完成项任务。 化,否则,我们就不能完成项任务。 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 5、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 营生;于是愈过愈穷, 营生;于是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句有哪几种类型?
❖ 复句的类型: 主要有并列、递进、选择、转折、因果、
假设、条件这几种类型。
❖ ⒈并列关系的复句。它的各个分句表示几个意义相关的情况,或者 是一件事情的几个方面,它们之间没有主次之分都是并列地组合在 一起。
❖ 2.选择关系的复句。它的各个分句表示事物存在着多种可能的情况, 其中至少有一种情况存在,或者需要选择或取舍。
(1)即使……也……
(因为……所以……
(3)只要……就……
在横线上添加适当的关联词,能组成 几种复句?在表意上有哪些区别?

下雪,
到操场上体育。
我们____能(不能)
❖ 校运动会上,我_____参加跳高,_____参加 长跑。
找出下面复句中的关联词,感受一下这些 关联词语有何表达作用?
❖ 小区的环境不错,如果夏天来到这 里,不但会有满眼的绿色,还会听到小 鸟的唱歌,即使是冬天到来,也能感觉 到生机,虽然没什么绿意。
学习目标:
❖ 1、牢记关联词语,准确判断复句的类 型。
❖ 2、能根据语境正确使用关联词语。 ❖ 3、加深对正确使用关联词语的意义的
认识。
简单回顾
❖ 什么是复句? ❖ 复句有哪几种类型?各有怎样的特点? ❖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哪些?
什么是复句?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紧密联系, 结构相 互独立的单句即分句组成的句子称为复句。 组合复句的分句可以是主谓句,也可以是非 主谓句。分句之间有短暂的语音停顿,书面 上用逗号或分号表示。分句之间的关系常用 连词、副词以及一部分起关联作用的短语来 表示。
❖ 不是,而是(并列) ❖ 不仅,还(递进 ) ❖ 与其,不如( 选择 ) ❖ 假如,那么( 假设 ) ❖ 除非,才( 条件 ) ❖ 只要,就(条件 )
不是,就是(选择 ) 尽管,却( 转折) 既然,那么( 因果 ) 即使,也(假设) 尚且,何况( 递进) 既,又(并列 )
一、判断下面复句的类型:
❖ 鲁迅( 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 也 )是伟大 的思想家和革命家。(递进 )
❖ 成功(不是 )靠别人,(而是 )靠自己。(并列) ❖ 诚实是美德,(无论 )做什么,(都 )要讲老
实话,办老实事。(条件 ) ❖ (如果)想参加书法培训班,(就 )得主动提出
申请。(假设 )
三、运用学过的复句知识改正下列复句 中的语病,修改后的句子要保持原意。
❖ 3.递进关系的复句,它的各个分句在意义上程度一个比一个深。
❖ 4.转折关系的复句,它的两个分句表示两个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 个方面,它们在意义上是相对或相反的,
❖ 5.因果关系的复句,它的两个分句这间存在着因果关系,有时前一 分句说因,后一分句说果;有时前一分句说根据,后一分句说结论。
❖ 6.假设关系的复句,它的各个分句表示假设因果关系。前一分句提 出一个假设的原因或情况,后一分句说由于这个假设或原因所产生 的结果。
❖ 7.条件关系的复句,它的各个分句表示条件因果关系。前一部分提 出一个条件,后一部分说明在这个条件下产生的结果。
❖ “不是”“而是”是并列,“不是”“就是”是 选择,
“尚且”“何况”是递进,“尽管”配“还”是 转折。
“既然”配“就”是因果,“即使”配“也”是 假设,
“无论”“除非”和“不管”,“只有”“只要” 讲条件。
❖ 一次大风沙袭击,可以把幼苗全部打死,甚至 连根拔起。(递进 )
❖ 要让它呆在那儿,会咬死蜜蜂的。(假设 )
❖ 有一件小事,我不知道还值不值得提它,但回 想起来,在那时却占据过我的心灵。(转折)
❖ 我的这个发言,与其说是一个老科学工作者的 心声,不如说是对一部巨著的希望。(选择)
二、填入关联词语,并指出复句关系
❖ 1、你或是者参加课外书法学习小组呢,还或是者参加
课外摄影兴趣小组。
❖ 2、不尽管管工作多么忙,时间多么紧,他每天都坚
持自学英语。
❖ 3、这部长篇小说即虽使然大致翻阅一下,也要花不
少时间。
在“天黑了,不走了”这个复句中分别加 进下面提供的关联词语(句中的词可以根 据需要作适当变动),说说表意上有什么 不同。
学好复句,用好关联词语有助于我们分析理解文章内
容;也可以让我们正确表达爱憎喜恶等情感,使自己的文 章写得更加通顺、连贯、生动。
作业 :
完成练习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