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苏省高考作文
2016年高考满分精选作文江苏卷:我言秋日胜春朝_1

2016年高考满分精选作文江苏卷:我言秋日胜春朝2016年下考谦分做文江苏卷:尔言春日胜秋晨无心外翻到马近的《暑江独钓图》,几点火纹,几抹残云。
一扁船,一钓叟,除了此以外,谦卷都虚空。
那鸣留皂,是外国火朱绘外荡谢的浓厚一笔。
齐卷只要几处重点物像是细口勾画的,其他只是略做展鲜,甚至没有沾半点朱。
齐卷意蕴于是从两维纸里屈铺成为了有限。
留皂是取古人的鸣板。
北宋马近取夏圭,人称马一角、夏半边,尤擅留皂。
而宋前的山川绘师,年夜可能是事无大小,都逐个枚举高去。
怕是近处草丛外几块石子、几块污秽的牛粪,古人也会敷衍了事的记载高去,拆裱以登风雅之堂。
充满绘纸的山川,自也有它的美,碧火蓝地,荣藤怪石,弱烈的望觉打击,喂饱了千年去外国人的审美。
仿照前人的《浑亮上河图》,一千多人物,雕梁绘栋,飞桥屋檐,美、年夜气。
但马近取夏圭,偏偏没有爱那耗尽精神、膂力的活儿。
再者,古人未留高年夜质云云详尽的山川,再走那条路,恐怕汗青上只会多二个知名的山川绘师,却长了“马一角”“夏半边”!今诗云:“自今遇春欢寂寥,尔言春日胜秋晨!”那是乐不雅取通达,也是本性取翻新。
自今太多的欢春怀今,彷佛一到春地,日历一撕高,人的心绪也会转凉,只管这酷热取炎天并没有两致。
“古人之述备矣!”春,承载了太多的哀痛情怀,有“地凉孬个春”,也有“物换星移几度春”“春色连波,波上暑烟翠”。
只要那一声笑叫,唤起了后世对春的审美。
“晴空一鹤排云上,就引诗情到碧霄。
”这成排的雁、鹤差别于以往,成为了欣欣背枯的意味,成为了最美的春词。
那即是“唱反调”“鸣板”之美。
有些话,他人也说过,尔就没必要再附庸大雅;只要他人无话否说时,才是尔的主场,尔的黄金时期。
国粹巨匠鲜寅恪没有邪是那样的人吗?面临一个妓父,他没有似他人同样心胸心病,以别样眼光看她,而是正在纲盲状况高心述了百万字巨著《柳如是外传》。
那是本性取翻新,也是对兽性的敬重。
异样,韩湿,这个绘马的宫庭绘师,亲自进马厩,取马儿独特糊口,没有遵从教师的劝戒,才成绩了《照夜皂》。
2016江苏高考满分作文 8篇(1)

江苏卷:个性与创新作文题: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诗歌除外。
(70分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 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
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 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
闭口若悬河江苏一考生咸阳,乾陵。
那通无字碑,就高高矗立在那里。
斑驳的碑身,记载着历史的沧桑。
沉默在风雨中,朦胧在山野里,千百年来,一代女皇留下的空白,不知招惹了多少有字的是与非的猜想……站立无字碑前,思绪难平。
想起了武媚娘,想起了武才人,想起了武昭仪,想起了一代女皇。
男尊女卑了几千年, 小女子抖擞精神, 捧起大唐锦绣河山, 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用心镌刻着最美丽的风景。
在你之前,女人被涂脂抹粉,穿金戴银,被男人塞进了箱笼。
你一个红颜女子,不爱胭脂爱乾坤,谋划着一个大国十万里的出路, 运筹着千万人生活的蓝图。
而肩上扛着的, 已知的未知的多少困难、艰险,都如大山般压来。
你叱咤风云,勇敢面对世俗的疯狂袭击。
你威严遥望,用智慧驾驭着大唐历史的轰轰车轮:收复安西四镇,平定契丹叛乱,打退突厥进攻……你的江山,谁敢黩武刀枪?高处不胜寒。
匆匆去了,万事皆休。
你的美丽已随大唐而逝,如今只留下荒冢草青青,还有墓碑尚未风干的泪珠。
冷冷的唐月,凄凄的唐风,也许你太累了,懒得为自己撰写碑铭。
留下空碑一座, 犹如空空的寂寞, 谁来书写你的一生?大唐那些丰采俊驰的才子, 面对你也会是文思枯竭, 无从下笔?为何树碑而不立传?碑上无字是因为你的临终遗言:“已之功过,留待后人评论”……天地之大, 莫过无边。
日月之辉, 莫过无限。
碑石之妙, 莫过无字。
有字则有限, 有文则有止。
有限则难尽,有止则难全。
无字碑是你绝顶智慧的彰显,是你宽阔胸怀的展示,是你对自身名誉的保护,更是你对肆意诋毁者的轻视。
武则天,突破世俗禁区的第一人,填补空白的第一人。
无字碑,不正是“巾帼何必让须眉” 的最好写照吗?在无字碑前, 任何的诬蔑与谩骂都显得无谓、渺小甚至是轻薄可笑……高原上淡蓝的天空,没有绚烂的云彩,没有欢鸣的鸟儿,只是一片空旷与寂寞, 却能深深地震撼人的心灵; 万顷碧波的海域, 没有飘跃的风浪, 没有飞翔的海鸥, 只是一片深蓝的浩渺, 却叫人想起天涯海角、天荒地老; 一块傲然沧桑的无字碑, 一个顶天立地的惊叹号! 千种风情尽埋, 万种方仪都随风。
最新2016年语文高考江苏卷满分作文

最新2016年语文高考江苏卷满分作文2016年语文高考江苏卷满分作文篇1:亮剑无声处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一句话很令人回味。
"不要在喧嚣处歌吟,否则,你的歌声也将成为那喧嚣的一部分。
"细细思索,此言余谓为信然。
也许,在众人经过的大道上我们的声音纵使再高亢也无人知晓。
我们惟有亮剑无声处,才能不合大流,唱出自己的旋律。
范仲淹的一篇《岳阳楼记》历来为文人墨客推崇赞赏。
然而细想,倘若没有那"前人之述备矣"的走出大流,而仅仅徘徊于"春和景明""一碧万顷"之泛泛言谈,又怎会有《岳阳楼记》的成功。
惟有在众人无声处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真心慨叹,亮出自己的真知灼见,方有千年不衰的魅力。
且看鲁迅先生那激昂的文字,听听那不朽的声音。
在万众沉默的恐怖气氛中,鲁迅先生第一个喊出了他的心声,亮出了他的思想之剑。
"沉默呵,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是他在民族的沉寂中亮出的声音,宛如警钟般唤醒了麻木不仁的世界。
亮剑的背后,往往是一颗不拘于时、独立于世的心。
陈寅恪悼念王国维的那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仍在今人的耳畔回响;"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声音未曾消逝。
别人已说处,自然不必再附和;别人无声处,需要的是我们的亮剑精神!然而,现实中的我们,真的做到亮剑无声处的又有几人?王开岭先生在《古典之殇》中曾无奈地感慨:"我们唱了一路,却发现无词无句。
"喧嚣匆忙的社会中,我们歌咏的究竟是什么?能唱出自己的歌词与心声的,究竟能有几人?社会在发展,但我们不能失去了自己的声音。
何不在众人袖手旁观之际打破冷漠的沉寂,用行动诠释自己内心的声音?何不在众人口口声声、模仿作秀的网络世界,亮出自己的真知灼见?在新时代中,亮剑无声处需要的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是海子那份"众人都要将火熄灭,而我独将此火高高举起"的坚持,抑或是斯巴达克斯为心中的太阳城而挣断绳索的激情。
2016江苏高考满分作文之《无人处,赏西湖》

满分作文之《无人处,赏西湖》无人处,赏西湖一考生西湖多姿,引游人如织前往。
大多数人都踏着前人的路。
同一种风景,不同人赏。
虽有不同的心,但最终都奔着同一种美而去。
或华丽或清秀的言辞皆被前人道尽,再添一笔反而多余。
其中道理,张岱领悟得通透。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他独自前往湖心亭。
天地间空空荡荡,唯余这干净到底的白。
此时人们大概都在围炉谈天,吟一句烂熟于心的“坐看青竹变琼枝”吧。
千古雪景,但凡聚神于只草片树,多少都有些琼楼玉宇的富贵味道,难免生腻。
张岱摇头一笑:那般平常的雪赏它作甚?环顾四周,但见“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无人处,少了人间口舌纷争,仅余这一片孤独与壮阔。
此番清净博大若无人赞叹岂不可惜?《湖心亭看雪》应运而生,张岱遗世独立的形象同时与之长存。
昔日冬景与我无缘,却也有幸见识不曾被描摹文饰过多的雨景。
那是七月夏,荷香未浓。
安恬步于湖边,耳边是游人不住的赞叹。
到嘴边的欣喜被我生生咽回:我的赞美在久负盛名的西湖这里并无意义。
于是沉默无言。
天色略灰,大团大团的灰云聚集,色近于黑。
灰云缝隙里有犹疑不定的洁白日光,远处水天一色。
不多久,风渐急,有了隐约雷声。
雨丝轻柔,片刻间便成了大粒的雨点,砸在雨伞上错落有声,在那潋滟倏忽间潜入了水中。
不一会,湖边只散落着三两游人,雨帘密集,伞下各成天地,而这天地里只余我一人。
难以名状的孤独将我缓缓笼罩。
这浩大天地间的孤独从四面八方冲着我这伞下的一方小空间奔腾而来。
隔着重重水帘,我看到深色的湖水托起远处的黛色小山,顶着黑色小塔,塔上顶着灰白色的苍穹。
水天相接处细如裙带的堤岸消失于虚无,水天合一。
这婉约里的壮阔就如在裁剪旧衣中翻出的新款式,让人欣喜于这“新”来得如此突然,叫人爱不释手。
我叹惋无人欣赏西湖的孤独,却又庆幸这“无人”铸就了孤独。
正如张岱笔下的遗世,若是人人可赏可言,那西湖也就不再成就张岱了。
西湖的多姿温婉被谁第一个看去?那第一人鞋底初踏上湖畔时留下的青苔早已被溢美之词冲刷殆尽了吧。
高考作文 2016江苏高考作文

江苏2016年高考作文《乐水者新说》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
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
6月7日上午11时许,参加完“鑫华星”杯全国舒适家居创业家峰会,游览山东莱芜九龙大峡谷行进在金泰山索道上,得知“2016江苏高考作文”以上材料,作为老考生,再一执笔完成今年这一高考作文。
于是乎,《乐水者新说》出笼,你,且一看一笑。
乐水者新说文/袁清袁清系江苏东台八十年代考生,现供职中国人生科学学会摘要:“长”、“短”,辩证法。
山重在磅礴,而水贵在萦迂。
这是大自然的美,是大自然的色彩,系天文。
而一个人更多像水一样的宽容、深邃、坚韧、柔和、纯净、百折不回,则是人文。
不纠结话的长和短,不要说的“长”,干的“短”“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系水的品质,人的“知行并进,相资为用”,则是人“不争”,而重在“行”的可贵。
融合个性的创新一个人地位、财富和或可以变,而惟有向水学习,拥有水的心境不能变。
山东莱芜的九龙大峡谷,峡中谷壑交错,层峦叠翠。
九龙两条大峡谷组成“二龙戏珠”的景观外,气势恢宏,怪石嶙峋。
而景观内,溪水潺潺,连绵曲折,演绎一幅自然美妙的山水图。
三国时期管辂的《管氏地理指蒙》里这样说山和水:山随水而行,山界水而止。
山贵于磅礴,水贵于萦迂。
我生在长江里下河地区的苏北东台,小时候没见过山,倒是纵横交错的乡下小河,使得水乡老屋的前后自然以水为伴。
参加工作后,虽然走过、看过不少山,但始终与水有着别样的感情。
在后来捧读的国学里,更是领悟到“天下至亲莫若水,天下至柔莫若水,天下至坚莫若水,天下至韧莫若水”的精髓。
山重在磅礴,而水贵在萦迂。
这是大自然的美,是大自然的色彩,天文、地文是自然界的文彩。
而一个人更多像水一样的宽容、深邃、坚韧、柔和、纯净、百折不回,则是人文。
江苏高考语文满分作文(2016年汇总)

江苏高考语文满分作文(2016年汇总)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广告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
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
话长话短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这句话倒是惯常听到的,再熟悉不过了,拜高考所赐,又知道了原来还有“有话则短,无话则长”的说法。
初听,甚是蹊跷,有话才能长,无话自然短,怎么反是有话须短,无话却长了呢?今年江苏高考的作文题目也够绕口的,话说难道是位钟情哲学的老师出的题目么?哈哈,纯属逗乐!笑过之后,我仔细琢磨这题目,忽有所悟,“有话则短,无话则长”,看似逻辑混乱,实则是听着新鲜,嚼着有理的一句话啊!
不论其他,暂且说说会议的那些事儿吧!倘若你已入职,一定会有为会议抓狂的时刻。
我时常纳闷,真的有那么多会议要开吗?每个单位,大事小事儿,总是有点事的,所以,开会不可避免,这点我是赞同的。
但是,真的需要那么多的会才能落实上级的精神才能安排妥单位的工作吗?这一点,我持保留态度。
据我观察,有的会基本无事,有的会可以压缩。
开会的若干时间,真正有效的,实际少得可怜。
2016江苏高考作文题目及范文:于无声处听惊雷

江苏高考作文题目及:于无声处听惊雷2016江苏高考作文题目及范文:于无声处听惊雷“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我们也经常听老师说:“没有哪一个人天生就是笨蛋。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于无声处听惊雷,欢迎大家阅读!【作文题目】江苏卷审题围绕以"这个时代,彰显个性还是提倡创新"有切入点,围绕"有话则短,无话则长""有话则短,无话则长"两种观点进行立意;在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传递的速度和效率是影响生活的重要因素,如何更好的提升信息的传播速度,能够灵活应对,能够完成任务,就是合理有效的方式。
如何围绕合理有效的传播,话多少不是依据,话的质量才是根本,所有创新的有段都是适应现代变化、快速的社会。
结合在日常生活的对话中,与朋友和家人的沟通中,减少矛盾,强化沟通,构建和谐的关系,在创新层次上我们需要构建更为高效的沟通方式。
另一方面,彰显个性当中能够有创新更是一场双赢的方式。
这个时代,我们要彰显个性,更要执着于更多创新的手段,那些能够拉近感情,彼此融合、构建良好关系的处理方式都是可以追寻的。
总而言之,江苏卷重视辩证看待生活中处理问题的方式,在传统处理方式和现代高效中取得平衡。
【范文】1903年,在纽约的一次世界性的数学报告会上,数学家科尔走上了讲台。
他没有说一句话,只是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两个简单的式子:一个是267-1,另一个是193707721×761838257287.立刻,台下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几十年来,267-1这个式子究竟是个质数,还是个合数,在数学界里一直是个未解之谜。
而名不见经传的科尔在近三年来花费了全部星期天的时间,从不间断地来演算这个题目,终于圆满得出了结论:267-1=193707721×761838257287。
即:它不是个质数,而是个标准的合数!面对其他人从来不敢尝试的数学难题,科尔所做的不仅仅是枯燥乏味的数学运算,他更令人惊叹的是非凡的勇气,毅力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2016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话长话短 长则长,短则短

三一文库()〔2016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话长话短长则长,短则短〕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话长话短长则长,短则短作文,欢迎大家参考!▲【优秀作文】▲话长话短长则长,短则短“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这句话倒是惯常听到的,再熟悉不过了,拜高考所赐,又知道了原来还有“有话则短,无话则长”的说法。
初听,甚是蹊跷,有话才能长,无话自然短,怎么反是有话须短,无话却长了呢?今年江苏高考的作文题目也够绕口的,话说难道是位钟情哲学的老师出的题目么?哈哈,纯属逗乐!笑过之后,我仔细琢磨这题目,忽有所悟,“有话则短,无话则长”,看似逻辑混乱,实则是听着新鲜,嚼着有理的一句话啊!不论其他,暂且说说会议的那些事儿吧!倘若你已入职,一定会有为会议抓狂的时刻。
我时常纳闷,真的有那么多会议要开吗?每个单位,大事小事儿,总是有点事的,所以,开会不可避免,这点我是赞同的。
但是,真的需要那么多的会才能落实上级的精神才能安排妥单位的工作吗?这一点,我持保留态度。
据我观察,有的会基本无事,有的会可以压缩。
开会的若干时间,真正有效的,实际少得可怜。
倘若领导肯做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我们做下属的是要拍掌欢呼的。
因为有“无话则短”的铺垫,所以,“有话则长”的时刻,我们自当维护遵守恪尽本分。
如此,领导群众互尊互谅,彼此工作生活两不误。
更重要的,长此以往,我们便知道开会是真正有事,于是,记得竖起耳朵听清楚,事后也能及时把工作做到位。
反之,有较多的泡沫会议掺杂其间,让人心生厌腻,虚度光阴,互相损耗的同时,是有极大可能误了会议中本来重要的事的——太多的会议是会催生参会者的惰性和随意性的。
这真是一本再明白不过的账目,聪明如领导,我想,只要肯稍微理一理,肯稍微放一放的人,都是可以做到的。
其实,最难做的应该还是“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吧!那么长的会,都在做什么呢?我也曾注意观察过。
一场会议,参与者众多。
遇到重大活动,那就更是走马灯似的,你方唱罢我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