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几何主要图形的性质和识别

合集下载

数学几何图形初中知识点总结

数学几何图形初中知识点总结

数学几何图形初中知识点总结数学几何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分支,涉及到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两个方面。

通过学习几何,学生可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并且为高中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下面我将从初中数学几何的基本概念、图形的性质和常见的几何推理等方面,对几个重要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图形的基本概念在几何学中,图形是指由点和线组成的可见形状。

初中数学中常见的图形包括:点、线段、直线、射线、角、多边形等。

1. 点:没有大小和形状,用大写字母表示,如A、B、C。

2. 线段:由两个点A和B确定,有起点和终点,并且有固定的长度。

用线段AB表示。

3. 直线:无限延伸的线段,没有起点和终点。

用小写字母表示,如l、m、n。

4. 射线:由一个起点和一个方向确定的直线。

用起点和任一点的字母表示,如射线AB。

5. 角:由两条射线共同起点构成的图形。

常用度(°)表示,如∠ABC。

6. 多边形:由若干条线段组成的封闭图形。

常见的多边形有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

二、图形的性质和关系了解图形的性质和关系对于几何学的学习非常重要,它们帮助我们判定图形的种类,以及解决各种几何问题。

1. 三角形的性质:(1)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2)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都相等,内角都是60°。

(3)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相等,两个底角也相等。

(4)直角三角形的一个角是90°。

2. 四边形的性质:(1)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相交于中点。

(2)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3)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互相平分。

(4)正方形是矩形和菱形的特例,四条边相等且四个角都是90°。

3. 圆的性质:(1)圆是由平面上与一个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

(2)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称为半径。

(3)圆上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称为弧,弧上的距离等于半径的长度。

(4)直径是通过圆心的两个点,并且等于半径的两倍。

三、常见的几何推理通过推理,可以从已知条件中得出推论,解决各种几何问题。

初中几何总结归纳

初中几何总结归纳

初中几何总结归纳几何学作为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空间中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等问题。

初中阶段是学习几何学的关键时期,通过学习几何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数学基础。

下面对初中几何学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归纳,以便复习时能够更加系统地回顾知识点。

一、平面几何1. 基本概念:点、直线、射线、线段、角,平面图形等。

理解平行线、垂直线等概念的特性和性质。

2. 三角形:根据边长和角度分类,了解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特性和性质。

熟悉勾股定理、余弦定理和正弦定理的应用。

3. 四边形:矩形、平行四边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了解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的特性。

4. 圆:圆的构造、性质,了解弧、弦、切线等基本概念,熟悉圆相关定理,如切线定理、弦切角定理等。

5. 直角坐标系:理解直角坐标系的构建方法和坐标的含义,能够用直角坐标系表示平面几何图形。

二、立体几何1. 立体图形:了解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体等基本立体图形的性质和特征。

2. 体积和表面积:了解计算立体图形的体积和表面积的方法。

熟悉计算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球体等的体积和表面积公式。

3. 相交线与相交面:了解平面与立体的相交性质,能够根据交线的形状判断相交线与相交面的关系。

4. 空间坐标系:理解三维空间坐标系的构造和坐标的含义,能够用空间坐标系表示立体几何图形。

三、几何推理与证明1. 几何图形的判定:根据已知条件判定几何图形的特性,包括角的大小关系、线段的垂直平行关系等。

2. 几何证明:掌握几何证明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能够用证明方法解决几何问题,培养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3. 相似与全等:了解相似和全等的概念和判定方法,能够根据已知条件判断两个几何图形是否相似或全等。

4. 平移、旋转、镜像变换:了解平移、旋转、镜像变换在几何图形中的应用,熟悉坐标变换公式。

综上所述,初中几何学的学习内容包括平面几何、立体几何以及几何推理与证明。

各种图形的属性与识别技巧

各种图形的属性与识别技巧

各种图形的属性与识别技巧一、图形的定义与基本属性1.1 图形:图形是由线段、射线、曲线等组成的几何对象。

1.2 基本属性:图形的基本属性包括形状、大小、位置、方向等。

二、基本图形的识别与属性2.1 点:点是图形的基本组成单位,没有长度、宽度和高度。

2.2 线段:线段是由两个端点确定的直线部分,具有长度。

2.3 射线:射线是由一个起点和一个方向确定的直线,延伸至无穷远。

2.4 直线:直线是没有端点的无限延伸的线。

2.5 三角形:三角形是由三条边和三个角组成的图形。

2.6 四边形:四边形是由四条边和四个角组成的图形。

2.7 矩形:矩形是一种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2.8 正方形:正方形是矩形的一种特殊情况,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2.9 圆形:圆形是由无数个等距离于圆心的点组成的图形。

2.10 椭圆形:椭圆形是由两个焦点和连接这两个焦点的线段组成的图形。

三、图形的识别技巧3.1 观察法:通过观察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等特征来识别图形。

3.2 测量法:通过测量图形的边长、角度等数值来识别图形。

3.3 画图法:通过画出图形的轮廓或模型来识别图形。

3.4 分解法:将复杂图形分解为基本图形,再进行识别。

3.5 计算法:通过计算图形的面积、体积等数值来识别图形。

四、图形的变换4.1 平移:将图形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4.2 旋转:将图形绕着某个点旋转一定的角度,不改变图形的大小。

4.3 翻转:将图形沿着某条直线翻转,改变图形的方向。

4.4 缩放:将图形按照一定的比例放大或缩小,不改变图形的形状。

五、图形的应用5.1 平面几何:研究二维空间中的图形及其属性、相互关系和变换。

5.2 立体几何:研究三维空间中的图形及其属性、相互关系和变换。

5.3 几何建模:利用图形构建现实世界中的模型,如建筑设计、动画制作等。

5.4 几何证明:利用图形和几何性质证明数学定理和命题。

初中数学几何图形的性质与判定方法总结

初中数学几何图形的性质与判定方法总结

初中数学几何图形的性质与判定方法总结初中数学中,几何图形是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它们具有各种性质和特点,也有相应的方法来判定它们。

本文将对初中数学中常见的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进行总结和讨论。

一、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方法三角形是初中数学中最基本的几何图形之一,它具有以下性质:1. 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对于任意三角形ABC,有∠A+∠B+∠C=180°。

2. 三角形的外角和为360度:三角形的三个外角和等于360度。

3. 三角形的边长关系:在△ABC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4. 等边三角形:三条边的边长相等的三角形。

5. 等腰三角形:两边的长度相等的三角形。

6. 直角三角形:其中一个角为90度的三角形。

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三边判定法:如果三条边的边长满足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关系则可构成三角形。

2. 两边夹角大于第三边判定法:如果两边之间的夹角大于第三边的夹角则可构成三角形。

3. 两角和大于直角判定法:如果两个角之和大于90度则可构成三角形。

4. 两角差小于直角判定法:如果两个角之差小于90度则可构成三角形。

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方法四边形是由四条线段构成的几何图形,它具有以下性质:1. 四边形的内角和为360度:对于任意四边形ABCD,有∠A+∠B+∠C+∠D=360°。

2. 平行四边形:具有两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

3. 矩形:具有四个内角都是90度的平行四边形。

4. 菱形:具有四条边都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5. 正方形:具有四个内角都是90度且四条边都相等的矩形。

对于四边形的判定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两组对边平行判定法:如果四边形的两组对边都平行,则可判定为平行四边形。

2. 具有相等邻边且对角线互相平分判定法:如果四边形的相对边相等且对角线互相平分,则可判定为菱形。

3. 具有相等邻边且相对边垂直判定法:如果四边形的相对边相等且相对边垂直,则可判定为矩形。

初中数学几何图形的认识

初中数学几何图形的认识

初中数学几何图形的认识1、点,线,面点,线,面:①图形是由点,线,面构成的。

②面与面相交得线,线与线相交得点。

③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展开与折叠:①在棱柱中,任何相邻的两个面的交线叫做棱,侧棱是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棱柱的所有侧棱长相等,棱柱的上下底面的形状相同,侧面的形状都是长方体。

②N棱柱就是底面图形有N条边的棱柱。

截一个几何体: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图形,截出的面叫做截面。

视图: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

多边形:他们是由一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线段依次首尾相连组成的封闭图形。

弧、扇形:①由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的端点的两条半径所组成的图形叫扇形。

②圆可以分割成若干个扇形。

2、角线:①线段有两个端点。

②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射线。

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③将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就形成了直线。

直线没有端点。

④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比较长短:①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②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角的度量与表示:①角由两条具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两条射线的公共端点是这个角的顶点。

②一度的1/60是一分,一分的1/60是一秒。

角的比较:①角也可以看成是由一条射线绕着他的端点旋转而成的。

②一条射线绕着他的端点旋转,当终边和始边成一条直线时,所成的角叫做平角。

始边继续旋转,当他又和始边重合时,所成的角叫做周角。

③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的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平行:①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②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③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3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垂直:①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②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③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垂直平分线:垂直和平分一条线段的直线叫垂直平分线。

垂直平分线垂直平分的一定是线段,不能是射线或直线,这根据射线和直线可以无限延长有关,再看后面的,垂直平分线是一条直线,所以在画垂直平分线的时候,确定了2点后(关于画法,后面会讲)一定要把线段穿出2点。

初中数学教案: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变换

初中数学教案: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变换

初中数学教案: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变换一、几何图形的性质1.1 点、线、面的概念在几何学中,点、线、面是最基本且不可分割的概念。

1.2 直线和曲线的区别与性质直线是由无限多个点按一定方向延伸而成的,是最短的路径。

曲线则具有弯曲或环绕的特点,长度与形状可以各不相同。

1.3 角的定义及分类角是由两条射线共同确定且不重合于其公共端点。

根据大小可将角分为锐角、直角和钝角。

1.4 同位角和对顶角同位角指当有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直线相交时,在这两条平行直线之间的对应位置上所成的各对内错角。

对顶角指当两条直线相交时,在相交点处互为补角。

二、几何图形的变换2.1 平移平移是指将一个物体沿着某个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而不改变其形状和大小。

在平移中,每一个点都沿着相同方向和相等距离进行移动。

2.2 旋转旋转是指围绕某个固定点按照一定规律将物体转动一定角度。

旋转可以绕一个点、绕一条直线或绕一个中心等进行。

2.3 对称对称是指物体相对于某个中心轴或平面,两侧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对称包括中心对称和轴对称两种形式。

2.4 放缩放缩是指根据一定比例改变图形的大小。

放大使图形变大,而缩小则使图形变小。

三、几何图形的性质与变换的应用3.1 性质的应用几何图形的性质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设计建筑物或布置房间时,需要考虑到几何图形的特性来确定布局与结构。

3.2 变换的应用几何图形的变换不仅有助于我们观察和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还被广泛应用于艺术、设计和工程等领域。

例如,在计算机生成动画或制作游戏场景时,常常使用旋转、平移和放缩等变换来创建各种视觉效果。

3.3 几何问题的解决方法在解决几何问题时,我们可以通过利用几何图形性质进行推理和证明来得出结论。

例如,通过对等角三角形的性质进行分析,可以证明两条线段平行。

3.4 几何图形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几何图形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周围的建筑物、家具和自然界中的对象来发现各种各样的几何图形,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特点。

初中几何图形的定义、性质、判定

初中几何图形的定义、性质、判定

初中几何图形的定义、性质、判定-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等腰三角形定义1 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个边称为这个三角形的腰性质2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3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的重合(简称“三线合一”)4 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只有一条对称轴,顶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判定5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称“等角对等边”)等边三角形定义1 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性质2 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具有等腰三角形的一切性质3 等边三角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60º4 等边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5 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3条对称轴判定6 有一个角是60º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7 有两个角是60º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定义1 有一个角为90°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Rt三角形)。

性质2 在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互余。

3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4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勾股定理)5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6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判定7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写为“HL”)平行四边形定义1 在同一平面内,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性质2 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角线的交点是它的对称中心3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判定4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 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6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7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8 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矩形定义1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通常叫长方形性质2 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3 矩形既是抽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对角线中点4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判定5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6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7 有3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菱形定义1 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性质2 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3 菱形既是抽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对角线中点4 菱形的四条边相等5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6 S菱形=½×对角线的积判定7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8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9 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10 有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正方形定义1 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性质2 正方形具有矩形和菱形的性质3 正方形既是抽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轴有4条,对称中心是对角线中点判定4 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5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梯形1 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2 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得一半3 S梯形=(上底+下底)×高÷2=½(a+b)h=中位线×高等腰梯形定义1 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性质2 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3 两条对角线相等4 等腰梯形的同一底上的两角相等判定5 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直角梯形1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三角形全等1 有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或“边角边”)。

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分类

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分类

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分类几何图形是指由点、线、面等几何元素组成的图形。

在数学中,研究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分类是非常重要的,它们为我们理解空间和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基础。

本文将介绍几何图形的主要性质和常见的分类方法。

一、点、线、面的基本性质1. 点:点是几何图形的最基本的元素。

点有无穷多个,没有大小和方向,只有位置。

2. 线:线由无数个点组成,它是一维的,无厚度,没有宽度和长度。

3. 面:面是由线围成的,它是二维的,有面积。

面的种类繁多,我们以平面和曲面为主要分类。

二、平面图形的性质和分类平面图形是在平面上展开的图形,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和分类。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平面图形。

1. 点、线、面:以上已经提到了点、线和面的基本性质。

它们也可以被视为特殊的平面图形。

2. 矩形:矩形是一个具有四个直角的四边形,它的对边相等且平行。

矩形的特点是:四个内角均为直角,对角线相等,对边平行且相等。

3. 正方形: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矩形,它的四边相等且内角均为直角。

正方形的特点是:四个边相等,对角线相等,对边平行且相等。

4. 三角形: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连接而成的形状。

根据三角形的边和角的关系,可以将三角形分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一般三角形。

5. 圆:圆是由一条曲线所围成的平面图形,它的每个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

圆的特点是:圆心、半径和直径。

三、立体图形的性质和分类立体图形是具有三维形状的图形,由于增加了高度的概念,所以其性质和分类与平面图形有所不同。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立体图形。

1. 三棱锥:三棱锥是一个底面为三角形的立体图形,它的侧面由三个三角形和一个三角形的顶点组成。

2. 立方体:立方体是一个六个面均为正方形的立体图形,它的六个面都相等且平行。

立方体的特点是:六个面均为正方形,相邻面平行且相等。

3. 圆锥:圆锥是一个底面为圆的立体图形,它的侧面由直线和圆锥顶点组成。

4. 球体:球体是一个由曲线围成的立体图形,它的每个点到球心的距离都相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几何主要图形的性质和识别主要图形的性质和识别一、平行线(一)、性质:(1)如果二直线平行,那么同位角相等;(2)如果二直线平行,那么错角相等;(3)如果二直线平行,那么同旁角互补;(4)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二)、识别:(1)定义:在同一平面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判定定理(或公理)①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二直线平行;②如果错角相等,那么二直线平行;③如果同旁角互补,那么二直线平行;④同垂直于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⑤同平行于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练习(一)反复比较,精心挑选:(在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在同一平面,两条直线可能的位置关系是()A. 平行B. 相交C. 相交或平行D. 垂直2.下列说确的是()A. 若两个角是对顶角,则这两个角相等.B. 若两个角相等,则这两个角是对顶角.C. 若两个角不是对顶角,则这两个角不相等.D. 以上判断都不对.3.下列语句正确的是()A.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角互补.B. 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C. 相等的角是平行线的错角.D.从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直线段叫点到直线的距离。

4.点到直线的距离是()A. 点到直线上一点的连线B. 点到直线的垂线.C. 点到直线的垂线段D. 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5.判定两角相等,不对的是()A. 对顶角相等B.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C. ∵∠1=∠2,∠2=∠3,∴∠1=∠3D.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错角相等6.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其中一个角是60°,则另一个角是()A. 60°B. 120°C. 60°或120°D. 无法确定7.如图,AB⊥CD,垂足为B,EF是经过B点的一条直线,已知∠EBD=145°,则∠CBE,∠ABF的度数分别为()A. 55°,35°B. 35°,55°C. 45°,45°D. 25°,55°8.已知:如图,下面判定正确的是()A. ∵∠1=∠2,∴AB∥CDB. ∵∠1+∠2=180°,∴AB∥CDC. ∵∠3=∠4,∴AB∥CDD. ∵∠1+∠4=180°,∴AB∥CD(二)活用知识,对号入座:1. 如果a∥b,b∥c,则______∥______,因为___ ___ _。

2.下列语句①直角都相等,②延长AB到C,使BC=2AB,③若∠α >∠β,则∠α +∠γ >∠β +∠γ,④对顶角相等,相等的角也都是对顶角,⑤等角的余角相等.其中正确的有_____ ___ (只填序号)。

3.将“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4.自钝角的顶点引角的一边的垂线,把这个钝角分成两个角的度数之比是3∶1,则这个钝角的度数是___________。

5.如图BE,CF相交于O,OA,OD是射线,其中构成对顶角的角是_______________。

6.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O,OE平分∠AOC,∠EOC=35°,则∠BOD=___________。

(三)填注理由:如图,已知:直线AB,CD被直线EF,GH所截,且∠1=∠2。

求证:∠3+∠4=180°。

证明:∵∠1=∠2 ()又∵∠2=∠5 ()∴∠1=∠5 ()∴AB∥CD ()∴∠3+∠4=180°()(四)计算题:1.已知:如图,AB,CD,EF三直线相交于一点,OE⊥AB,∠COE=20°,OG平分∠BOD,求∠BOG的度数.2.已知:如图,∠1+∠2=180°,∠3=100°,OK平分∠DOH,求∠KOH的度数。

3 如图已知,△ABC中,∠B=40°,∠C=62°,AD是BC边上的高,AE是∠BAC的平分线。

求:∠DAE的度数。

(五)解决问题,展现能力:1.如图:已知∠BCD=∠B+∠D,AB与ED的位置关系是什么?请说明理由。

2.已知:如图AD∥BE,∠1=∠2,∠A与∠E 有何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

3.已知:如图,CD平分∠ACB,AC∥DE,CD∥EF, EF能平分∠DEB吗?请说明理由.4. 在铁路的同旁有A、B两个工厂,要在铁路L旁边修建一个仓库,使与A、B两厂的距离相等,画出仓库的位置,并写出画法。

二、三角形(一)一般三角形的性质1、三边的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2、三角的关系:①三角形三角之和等于180o;②三角形任何一个外角等于和他不相邻的两个角的和。

3、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三角形=。

(二)特殊三角形1、等腰三角形(1)性质:①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②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③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2)识别:①定义: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②判定定理: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角对等边)。

2、等边三角形(1)性质:①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相等,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o;②等边三角形每一条边上的高、中线和所对角的平分线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③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2)识别:①定义: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②判定定理:Ⅰ、有一个角是60o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Ⅱ、三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直角三角形(1)性质:①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②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③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勾股定理);④在直角三角形中,30o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⑤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每一个锐角都等于45o。

(2)识别:①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②判定定理:Ⅰ、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Ⅱ、若果一个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练习(一)反复比较,精心挑选:(在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如果三角形的一个角的度数等于另两个角的度数之和,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2、下列给出的各组线段中,能构成三角形的是()(A)5,12,13 (B)5,12,7 (C)8,18,7 (D)3,4,83、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线段 MN (B)等边三角形(C)有一个角为30o的直角三角形 (D) 钝角∠AOB4、直角三角形两锐角的平分线相交所夹的钝角为()125° (B)135° (C)145° (D)150°5、设α是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则α的取值围是( )(A)0<α<90°(B)α<90°(C) 0<α≤90° (D) 0≤α<90°6、在△ABC中,下列推理过程正确的是( ) (A)如果∠A=∠B,那么AB=AC (B)如果∠A=∠B,那么AB=BC (C)如果CA=CB ,那么∠A=∠B (D) 如果AB=BC ,那么∠B=∠A.。

(二)活用知识,对号入座:1、如果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和9,那么第三边x的取值围是。

2、如果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小于与它相邻的角,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三角形。

3、等腰△ABC中,AB=2BC,其周长为45,则AB长为。

4、如图,BO、CO分别是∠ABC和∠ACB 的平分线,∠BOC=136°,则∠A= 度。

5、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为80°,那么它的底角为度。

6、已知:△ABC中,AB=AC,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C于E,垂足为D,如果∠A=40?,那么∠BEC= ;如果△BEC的周长为20cm,那么底边BC= 。

(三)计算题1、如图已知,△ABC中,∠B=40°,∠C=62°,AD是BC边上的高,AE是∠BAC 的平分线。

求:∠DAE的度数。

2、如图已知:△ABC≌△DBE,∠A=50°,∠E=30°。

求∠ADB和∠DBC的度数。

3、如图已知:Rt△ABC中,∠ACB=90 o,DE是BC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E,垂足为D,如果AC= ,BC=3,求∠A的度数和△CDE的周长。

三、四边形(一)一般四边形的性质1、四边形的角和等于360o;2、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o。

(二)特殊四边形1、平行四边形性质和识别(1)性质:①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分别相等;②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分别平行;③平行四边形的对角分别相等;④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⑤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它的对角线的交点。

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S平行四边形=。

(2)识别:①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②判定定理:Ⅰ、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Ⅱ、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Ⅲ、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矩形的性质和识别(1)性质(除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外还有如下性质):①矩形的对角线相等;②矩形的每一个角是直角;③矩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④矩形的面积公式:S矩形=。

(2)识别①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②判定定理:Ⅰ、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Ⅱ;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3、菱形的性质和识别(1)性质(除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外还有如下性质):①菱形的四条边相等;②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③菱形的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④菱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⑥菱形的面积等于两条对角线的乘积的一半;⑦菱形的面积公式:。

(2)识别:①定义:又以租赁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②判定定理:Ⅰ、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Ⅱ、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Ⅲ、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的四边形是菱形。

4、梯形的性质和识别(1)性质:①梯形中位线的性质: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且等于两底和的一边。

②梯形的面积公式:S梯形=(2)识别:①定义:.5、等腰梯形的性质和识别(1)性质:①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②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③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它两底的垂直平分线。

(2)识别:①定义: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②判定定理:Ⅰ、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Ⅱ、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