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毕业论文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第一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论选题参考一、毕业设计目的与要求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技能,解决具有一定复杂程度的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掌握现代设计方法;2.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研究思想,树立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工作态度。
二、毕业论课题类型1.工程设计类课题工程设计是工程设计人员,根据给定的约束条件,实现工程预定功能,进行构思、规划及表达。
机械产品设计类型依据特点分为开发型、改进型、技术引进等三种类型。
机械产品设计要求具有有效性、经济性、工艺性和外观质量。
2.工程技术研究类课题包含应用研究与开发研究,其中,以应用研究为主,应用研究是以技术为目标,探讨知识应用的可能性,并运用根底研究成果,探索应用的新途径,它着重研究如何将自然科学的理论与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使自然科学理论与社会相衔接。
开发研究是运用研究及经验性的知识,为开发新产品、新装置和新方法,或对现有产品、装置、流程、方法进行重大改进而进行的一系列创造性活动。
3.软件工程类课题软件工程类课题侧重于培养学生具备在本专业领域操作、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使学生得到较全面的培养和训练。
毕业设计〔论〕工作,因时间限制通常只进行小规模软件开发。
三、选题1.自主选题根据学生本人实践实习所在单位的具体情况,从生产实际出发,结合所学专业知识,从生产实际中取材,进行自拟题目设计。
2.根椐以下课题进行选题工程设计类:工程设计类课题的选题内容有:1〕机械产品或机械电子产品的功能设计;2〕机械产品或机械电子产品的总体设计及结构设计;3〕机械产品的动力与传动设计;4〕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设计;5〕机械装配工艺过程设计;6〕机械工艺装备设计(包括刀具、夹具、量具、模具等);7〕专用机床和专业设备设计;8〕机械电子产品的数据采集系统、测试和监控系统、控制系统的设计。
题目例如:〔1〕无轨运行运输小车的设计小车总体设计及行走机构、升降机构设计。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doc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篇一: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设计(论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方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方向的研究姓名:张宝坤学号: 002912性别:女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批次: 0703层次:专升本电子邮箱:*****************联系方式: 0951-158********学习中心:宁夏奥鹏指导教师:崔厚玺XX年4月6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方向的研究摘要本文主要对传统的机械设计制造和机械自动化相比较,提出了具有智能化的特征是现代机械和传统的机械在功能上的本质区别。
根据机械自动化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和发展,显现出了机械自动化产品的优点和效益。
即多功能化、高效率、高可靠性、省材料、省能源,不断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多元化需求。
文章从系统的观念出发,综合运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及过控技术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着重例举了锅炉汽包水位的控制和冷却剂流量和气氨排量的最佳控制方案。
提出了过程自动化控制今后的主要目标,指明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设计制造; 自动化; 产品; 发展; 方向目录第一章前言 51.1 机械自动化的产生和定义1.2 机械自动化的科学技术第二章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符合设计原则62.1满足对机器的功能要求62.2利用先进技术不断创新6第三章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83.1 锅炉汽包水位控制方面的研究83.1.1 单冲量控制系统83.1.2 双冲量控制系统93.1.3 三冲量控制系统103.2 冷却器控制方案的研究3.2.1控制冷却剂的流量123.2.2 控制气氨的排量13第四章机械自动化系统的优点与效益 144.1生产能力和工作质量的提高144.2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144.3调整和维修方便,使用性能改善144.4具有复合功能,适用面广154.5改善劳动条件,有利于自动化生产154.6节约能源,减少耗材15第五章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方向165.1机电一体化165.2智能化165.3模块化165.4网络化165.5微型化175.6绿色化175.7人格化17第六章结论18 参考文献19第一章前言1.1 机械自动化的产生和定义早在1971年日本的《机械设计》杂志副刊上刊登了机电一体化这一名词,后来随着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而被广泛的应用。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完整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完整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完整版摘要本文研究了一种轴类零件的加工方法,通过分析该零件的结构和材料,选择了数控车床作为加工设备。
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对数控车床的特点和应用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数控车床加工轴类零件的优势。
最终,本文对该零件的功能、结构和材料进行了详细分析,为后续的加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关键词:轴类零件、数控车床、结构分析、材料分析、加工方法第一章任务介绍轴的零件图在本次研究中,我们选取了一种轴类零件,其零件图如下图所示:图略)零件图的分析通过对上述零件图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该零件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分别是轴体、轴承和轴头。
其中,轴体是该零件的主要承载部分,负责传递转矩和承受载荷。
轴承则用于支撑轴体,减小摩擦力和磨损。
轴头则用于连接其他零件,完成整个机械系统的工作。
选择加工设备(题目给定用数控车)在确定了轴类零件的结构和功能后,我们需要选择适合的加工设备进行加工。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选择了数控车床作为加工设备。
数控车床具有高精度、高效率、高自动化程度等优势,在加工轴类零件时具有明显的优势。
第二章数控车床的简介概述数控车床是一种自动化加工设备,通过预先编写好的程序,控制刀具的运动轨迹和加工参数,实现对工件的高精度加工。
数控车床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
2.1.1 数控车床的特点及应用数控车床的主要特点包括:1)高精度:数控车床具有高精度的加工能力,可以实现微米级别的加工精度。
2)高效率:数控车床的加工效率远高于传统的手工加工和普通机床加工。
3)高自动化程度:数控车床的加工过程全部由计算机控制,无需人工干预,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数控车床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零件的加工中,特别是对于形状复杂、精度要求高的轴类零件,数控车床具有明显的优势。
2.1.2 数控车床的发展前景随着自动化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控车床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未来,数控车床将更加智能化、高效化、自动化,成为机械制造领域的重要生产力。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毕业论文--皮带输送机结构设计

皮带输送机结构设计摘要本次毕业设计是关于固定式带式输送机的设计。
其目的是设计一套能够在给定场合下安全可靠运行的带式输送机系统。
本文是对通用设备(通用固定带式输送机)的选型计算,需要通过计算选择各组成部件,并着重进行电控系统的分析设计。
最后组合成使用于具体条件下的带式输送机。
施工设计主要是根据初步设计选择驱动装置、电动机、减速器、变频器、制动器等等部件,从而完成输送机的安装布置图。
最后,在基于本文所做的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输送机的保护装置及其电控系统。
电控装置核心采用可编程控制器。
本文通过对输送机各部件的选型计算和集控系统的设计以使整个系统能够在给定场合下安全可靠的完成预期的任务。
关键词:固定式带式输送机,选型设计,电控系统Belt conveyor structure designABSTRACTThe design is a graduation project about the fixed belt conveyor used in coal mine. the purpose is to design one set of belt conveyor that can be used safely and dependably on the given occasion.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design calculation of choosing the general equipments (the universal fixed belt conveyor ) and the electronic-controlled system, so it needs to choose every part of the belt conveyor though design calculation, and put them together to be used on the occasion.The executive project mainly is according to preliminary design to choice drive, electric motor, reduction gear, Frequency transformer and brake and so on parts, thus completes the conveyer the installment general arrangement.At last, according to the front theory in this paper, we design the catch equipment and its centralized-control system. The core of electronic-controlled system uses the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 In the article, through choosing each part of the belt conveyer and the design for centralized-control system, ensure that the belt conveyer could safely and credibility run in given situation.KEY WORDS:Fixed Belt conveyer,Lectotype Design,Electronic-controlled system目录前言 (1)第1章绪论 (2)1.1带式输送机的技术发展 (2)1.2 带式输送机的结构原理 (3)1.3带式输送的机种类与特点 (4)1.3.1 通用带式输送机(DT) (5)1.3.2钢绳芯带式输送机 (5)1.3.3移动带式输送机(DY) (5)1.3.4钢带输送机(DG) (5)1.3.5网带输送机(DW) (5)1.3.6钢绳牵引带式输送机 (6)1.3.7线摩擦带式输送机 (6)1.3.8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 (6)1.3.9大倾角带式输送机 (6)1.3.10圆管式带式输送机 (6)第2章带式输送机计算与设计基础 (7)2.1概述 (7)2.1.1 设计原始资料 (7)2.1.2带式输送机机型的选择 (8)2.2基本参数的选择确定 (9)2.2.1输送带类型的选择 (9)2.2.2输送带带宽的确定 (10)2.2.3输送线路初步设计 (11)2.2.4输送线方案比较 (11)2.2.5基本参数的确定计算 (12)2.2.6托辊的选择 (13)2.2.7输送带张力的计算 (15)2.2.8滚筒的选择计算 (15)2.2.9各直线区段阻力计算 (18)2.2.10输送带张力计算 (18)2.2.11滚筒牵引力与电动机功率的计算 (21)2.2.12拉紧力与拉紧行程 (21)2.2.13输送带的拉紧装置 (22)2.2.14制动力矩计算 (22)2.3驱动装置及其布置 (23)2.3.1驱动装置的型式 (23)2.3.2电动机 (24)2.3.3减速器 (25)2.3.4联轴器 (25)2.3.5驱动装置位置的选择 (26)2.4清扫装置 (27)2.5制动装置 (27)第3章带式输送机电控装置 (28)3.1可编程控制器(PLC)结构及应用 (28)3.1.1可编程控制器的功用 (28)3.1.2 PLC的组成 (28)3.1.3 PLC的工作方式 (30)3.2 控制装置的功能 (30)3.2.1概述及主要功能 (31)第4章带式输送机的安装及维护 (32)4.1带式输送机的安装规范 (32)4.2带式输送机的维护 (32)结论 (35)谢辞....................................................................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毕业论文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毕业论文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一、如何发展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机械自动化技术是指在机械制造业中应用自动化技术,实现加工对象的连续自动生产,加快生产投入物的加工变换和流动速度,是机械制造业技术改造、技术进步的主要手段和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机械自动化的技术水准不仅影响整个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而且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技术进步有很大的直接影响。
如何发展我国的机械自动化技术,应实事求是,一切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做好各项基础工作,走中国的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之路。
结合生产实际,注重实用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是关键。
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应以企业的生产和发展的实际需要及具体条件为导向。
只有对合适的产品采用与之相适应的自动化方式进行生产,才能收到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
那种盲目搞自动化、自动线的做法,全年生产任务只需1~2个月就完成的低负荷率生产也要搞的倾向应当纠正,对国民经济不产生显著促进、效率低下的要缓搞。
我们要的是效益,而不单纯的是速度。
二、注重实用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是机械制造业技术改造、技术进步的主要手段和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应该注重实用,以适应企业的生产和发展的实际需要及具体条件。
只有对合适的产品采用与之相适应的自动化方式进行生产,才能收到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
因此,我们应该根据企业的生产实际情况,灵活应用机械自动化技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三、机械自动化的产生机械自动化的产生,是随着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
随着人们对生产效率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机械自动化技术逐渐应运而生。
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四、机械自动化的现状目前,机械自动化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不仅在机械制造业中,还在其他行业中得到应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围将会越来越广泛。
同时,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也面临一些挑战,如自动化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等问题。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毕业论文

业大作业目: 牙刷传动杆轴承嵌入治具 业: _________________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级: _________________ 13 级号:_________________ XXXXXX 生:XXXXXX 指导教师:XXXXXX 完成日期:2014 年11月10日大连工人大学2014年9月制毕 题专班 学 学牙刷传动杆轴承嵌入治具摘要:文中设计是一种半自动化的产品两次嵌合治具。
该机械治具主要有底座,支撑柱,气缸及其零部件组成,采用气压及继电设备控制。
气压缸的压力大于人体力量,运动距离为40-100MM,下压力量最大在9.9Kgf/c仃再进行两次嵌入其机械的主要动作为,上下直线运动,左右直线运动两种。
该机械设备有过载保护及断电空间停止功能。
可以用于大批量生产任务,来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
关键词:气缸继电器控制按钮限位幵关一、机械自动化概述机械自动化已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国防、科技、生活等各个领域。
产业部门应用最多的当推汽车工业和电子工业,在金属加工、塑料成型、机械制造等行业也有普遍应用,并逐渐向纤维加工业、食品工业、家用产品制造等行业发展。
在工业生产和其它应用领域内,由于工作的需要,人们经常受到高温,腐蚀,有毒气体以及人的有限体能等种种劣势的限制,工作效率很低。
自从机械自动化问世以来,相应的各种难题应刃而解。
机械自动化由耐高温,防腐蚀的材料制成,工作效率极高,而且不受体能的限制,非常方便。
机械自动化是一种通过增加动作、力量、技巧等来完成人无法完成的工作;机械自动化最显着的特点是通用性和机电一体化。
1.通用性,除了专门设计的专用机械设备外,一般机械在执行不同的作业任务时具有较好的通用性。
比如,更换机械中组成的治具时,便可执行不同的作业任务。
2.机电一体化,这是机械和微电子技术紧密集合的一门技术,他的发展使冷冰冰的机器有了人性化,智能化。
机械技术涉及的学科相当广泛,但是归纳起来是机械学和微电子技术的应用,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密切相关。
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毕业论文

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毕业论文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毕业论文1、机械自动化技术概念及组成分析1.1机械自动化概念分析。
如果从理论层面进行分析,机械自动化技术实际上就是将自动化的生产技术直接应用在了机械制造和加工领域,在加工的过程中,对生产对象进行连续性的自动化生产也使得整个生产过程可以更加的高效、可靠和安全,在提高了机械制造质量的同时,也使得机械制造的效率得到了十分显著的提升。
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出现使得机械制造流程中原料自身的流动速度和加工工艺可以随着生产发展的相关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同时也大大的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人员投入,此外相关的研究表明,机械制造中使用机械自动化技术使得机械制造和加工的质量得到了十分显著的提升,同时这种生产模式也可以更好的满足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个性化需求,产品的生产周期大大大的缩短,同时产品更新的速度也在不断的提升,降低了生产成本的同时也使得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存在着更大的优势,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此外,采用机械自动化技术之后,工人的劳动强度也大幅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也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改进,这也使得该项技术有了更好的发展条件。
但是在这一过程中,相关企业一定要重视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而从总体上说就是生产效率更高,生产质量更好,生产成本更低。
1.2机械自动化技术组成分析。
机械自动化技术是一项具有较强综合性的技术,这项技术所使用到的学科能够形成一个庞大的综合体系,而该系统本身也有着非常好的发展前景。
一般而言,它是系统工程建设中的一种表现形式,而从总体上来说,自动化技术主要由5个部分组成。
首先是程序单元。
这个单元是机械自动化系统运行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单元,系统当中应该执行的任务和执行任务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都是程序单元需要解决的问题。
其次是作用单元。
这一单元是整个自动化技控制系统中完成前期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为系统增加其保持正常运行过程中需要的能量,还要做好机械生产过程中的定位工作。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毕业论文(同名15724)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毕业论文(同名15724)毕业大作业题目: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班级: 14级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学号:学生:指导老师:完成日期: 2015年10月26日大连工人大学2015年9月制3. 防止空气和水入侵液压系统(1) 防止空气入侵液压系统在常压常温下液压油中含有容积比为6~8%的空气,当压力降低时空气会从油中游离出来,气泡破裂使液压元件“气蚀”,产生噪声。
大量的空气进入油中将使“气蚀”现象加剧,液压油压缩性增大,工作不稳定,降低工作效率,执行元件出现工作“爬行”等不良后果。
另外,空气还会使液压油氧化,加速油的变质。
防止空气入侵应注意以下几点:维修和换油后要按随机《使用说明书》规定排除系统中的空气,才能正常作业。
液压油泵的吸油管口不得露出油面,吸油管路必须密封良好。
油泵驱动轴的密封应良好,要注意更换该处油封时应使用“双唇”正品油封,不能用“单唇”油封代替,因为“单唇”油封只能单向封油,不具备封气的功能。
(2) 防止水入侵液压系统油中含有过量水分,会使液压元件锈蚀、油液乳化变质、润滑油膜强度降低,加速机械磨损。
除了维修保养时要防止水分入侵外,还要注意储油桶不用时,要拧紧盖子,最好倒置放置;含水量大的油要经多次过滤,每过滤一次要更换一次烘干的滤纸,在没有专用仪器检测时,可将油滴到烧热的铁板上,没有蒸气冒出并立即燃烧方能加注。
4. 液压油的过滤和净化液压油过滤器(滤油器)是液压系统中控制油液污染的重要元件,滤油器的应用必须保证过滤精度符合系统的使用要求,由流体阻力引起的压力损失应尽可能小,并应具有足够的油垢容量;定时对滤油器进行检查和净化。
液压系统油液的污染度随着外界污染颗粒侵入率和系统内各种磨损颗粒数的增加而增大,随着过滤比的增大而减小,因此合理选择过滤比可有效地降低系统的污染度。
固体颗粒是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污染的主要来源,通过合理选择滤油器的过滤比是控制系统污染的主要措施。
5. 定期检查和更换液压油液压油在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侵入会对液压系统造成不良的影响,要对液压油污染进行有效的控制,必须定期对各密封处、接头处进行检查处理,对液压系统的液压油进行检查分析,还要定期更换液压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毕业论文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西安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中文题目: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势学习中心:高新分校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姓名:常晓敏学号:指导教师:李凯2016年 10 月 17 日西安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承诺书本人声明:本人所提交的毕业论文《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势》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研究、写作的成果。
论文中所引用的他人无论以何种方式发布的文字、研究成果,均在论文中明确标注;有关教师、同学及其他人员对本论文的写作、修订提出过且为本人在论文中采纳的意见、建议均已在本人致谢辞中加以说明并深致谢意。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本毕业论文《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势》是本人在读期间所完成的学业的组成部分,同意学校将本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编入有关书籍、数据库保存,并向有关学术部门和国家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呈交复印件、电子文档,允许采用复制、印刷等方式将论文文本提供给读者查阅和借阅。
论文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签字)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日指导教师已阅:___________________(签字)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日北京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议西安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本任务书下达给: 14秋级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常晓敏设计(论文)题目: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一、设计(论述)内容二、基本要求三、重点研究的问题四、主要技术指标五、其他要说明的问题下达任务日期:年月日要求完成日期:年月日答辩日期:年月日指导教师:开题报告题目: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报告人:常晓敏年月日一、文献综述二、选题的目的和意义三、研究方案(框架)四、进度计划五、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年月日中期报告题目: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报告人:常晓敏一、进展情况二、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年月日结题验收一、完成日期二、完成质量三、存在问题四、结论指导教师:年月日中文摘要关键词:ABSTRACT Key words:目录第1章前言1.1 机械自动化的产生和定义机械自动化,主要是指在机械制造业中应用自动化技术,实现对加工对象的连续自动生产。
实现优化有效的自动化生产过程,从而加快生产投入原料的加工变换和流动速度。
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是机械制造业升级和进步的主要手段,是未来机械制造业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制造自动化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今制造业中涉及面广,研究十分活跃的技术,它代替人的体力劳动,辅助人的脑力劳动,协调、管理、控制和优化制造系统中人及整个系统,它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已形成了一个有机体系,它不仅涉及到具体的生产制造过程,而且涉及到产品的所有过程。
早在1971年日本的《机械设计》杂志副刊上刊登了机电一体化这一名词,后来随着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而被广泛的应用。
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于1984年为现代机械下了如下定义:“由计算机信息网络协调与控制的,用于完成包括机械力、运动和能量流等动力学任务的机械和(或)机电部件相互联系的系统”。
它与前面提及的机电一体化是一致的,因此可以说现代机械就是指机电一体化系统。
20世纪90年代国际机器与机构理论联合会给出了这样的定义,机电一体化是精密机械工程、电子控制和系统思想在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协同结合,因此又可以说机电一体化就是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基础上的发展。
1.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优势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传统技术的升级,在生产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应用促使生产精准度逐渐提升,高效率的生产因此缩短了的传统生产所消耗的时间。
分析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应用的优势主要有三:第一,能够大大解决社会资源,运用工业生产代替传统人力制造,实现工业生产的高效,最大程度提高生产效率;第二,降低生产中失误现象的发生,避免人工操作失误率;第三,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实现了工业生产发展的智能化,并有效提升了工业生产能力,可大大提升工业生产效率。
1.3机械自动化的科学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为主体,多门技术学科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的产物,是正在发展和逐渐完善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机械自动化使机械工业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功能与构成、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工业生产由“机械电器化”迈入了以“机械自动化”为特征的发展阶段。
它的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一门有着自身体系的新型学科,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还将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
但其最基本的特征可概括为:机械自动化的设计制造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综合运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检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接口技术、信息变换技术以及软件编程技术等群体技术,根据系统功能目标和优化组织结构目标,在多功能、高质量、高可靠性、低能耗的意义上实现特定功能价值并使整个系统最优化的系统工程技术。
需要强调的是,机械自动化技术是基于上述群体技术有机融合的一种综合性技术,而不是机械技术,以及其他新技术的简单组合、拼凑,这就是现代机械与机械电气化在概念上的根本区别。
现代机械设计制造出的产品,不仅是人和手与肢体的延伸,还是人的感官与头脑的延伸,具有智能化的特征是现代机械自动化和传统的机械在功能上的本质区别。
1.4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的设计原则机械设计制造是一种新兴学科技术,将该种技术应用与现代化生产之中,能够时间不间断的进行生产,并在生产中逐渐改变传统生产的弊端,大大提升生产效率。
正是由于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生产具有众多优势,才使得机械设计制造学科发展备受关注。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需遵循一定的原则,在工作中保证信息之间的相互转化原则,不仅要注重生产的效率,更应注重生产的质量。
此外生产也需不断升级与创新,在自动化体系生产下,运用科技技术来改进自动化设备,促使设备生产更加的节能与高效,以此来满足社会发展日益增长的需求。
1.4.1 满足对机器的功能要求任何一种产品都是为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而开发的,都必须具有某种主要功能,不同的产品具有不同的主要功能。
概而言之,都能对输入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即所谓工业三大要素)进行某种处理,输出具有所需特性的物质、能量与信息。
因此,机械自动化系统也必须具有对输入的物质、能量和信息进行某种处理,从而输出具有所需特性的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主功能。
如图1-1所示:图1-1 机械自动化系统功能示意图如上所述,机械自动化系统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包含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和机电一体化产品两个方面的内容。
作为产品,又包含着设计、制造和特定的功能以满足使用要求,而功能是由其内部有机联系的结构所决定的。
1.4.2 利用先进技术不断创新根据产品或系统的主功能不同,可对产品或系统进行分类:1、以物料搬运、加工为主。
输入物质、能量和信息,经过加工处理,主要输出改变了位置和形态的物质系统(或产品)称为加工机。
如各种机床、交通运输机械、食品加工机械、起重机械、纺织机械、印刷机械、轻工机械等。
2、以能量转换为主,输入能量和信息,输出不同能量的系统(或产品)称为动力机,其中输出机械能的为原动机。
如电动机、水轮机、内燃机等。
3、以信息处理为主,输入信息和能量。
主要输出某种信息。
如数据、图像、文字、声音等的产品称为信息机。
如各种仪器、仪表、计算机、传真机以及各种办公机械等。
机械自动化系统除了具备上述必须的主功能外,还应具备其它内部功能,即动力功能、检测功能、控制功能、构造功能。
基于上述的功能构成原理,既有利于设计或分析各种机械自动化的产品,又有利于开拓思路,便于创造发明和创新。
例如,根据3种不同的主功能及其不同的输入,组合起来可形成9大类型的系统产品。
如表1-1所示:表1-1 不同主功能及输入的组合例如,金属切削机床是根据工件与刀具相对运动产生切削作用的原理进行工作的。
因此,工件与刀具的运动方式不同,便产生不同用途的机床。
所以说机械自动化的发展空间非常广阔,需要我们利用先进技术符合科学原理来不断创新,设计制造出一流的自动化产品。
第2章机械自动化系统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生产过程中,对各个工艺过程的物理量(或工艺变量)有着一定的控制要求。
有些工艺变量直接表现生产过程,对产品的数量与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例如,精馏塔的塔顶或塔釜温度,一般在操作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必须保持一定,才能得到合格的产品;加热炉出口温度的波动不能超过允许范围,否则将影响后一工段的效果;化学反应器的反应温度必须保持平稳,才能使效率达到指标。
有些工艺变量虽不直接地影响产品的质量和数量,然而保持其平稳却是使生产获得良好控制的前提。
2.1 锅炉汽包水位控制方面的研究锅炉汽包是生产蒸汽的设备,几乎是工业生产不可缺少的设备,保持锅炉汽包的液位高度在规定范围内是非常重要的,若水位过低,则会影响产气量,且锅炉易烧干而发生事故;若水位过高,生产蒸汽含水量高,会影响蒸汽质量。
这些都是危险的,因此对汽包的液位严加控制是保证锅炉正常生产必不可少的措施。
2.1.1 单冲量控制系统汽包水位控制手段是控制给水,基于这一原理,可构成如图2-1所示的单冲量控制系统。
图2-1 汽包单冲量控制系统这里的“冲量”一词是指变量,单冲量即汽包水位。
这种控制系统是典型的简单控制系统。
当蒸汽负荷突然大幅度增加时,由于假水位现象,控制器不但不能开大给水阀来增加给水量,以维持锅炉的物料平衡,而是关小控制阀的开度,减小给水量。
等到假水位消失后,由于蒸汽量增加,送水量反而减小,将使水位严重下降,波动很厉害,严重时汽包水位降到危险程度以至发生事故。
因此对于停留时间短、负荷变动较大的情况,这样的系统不能适应,水位不能保证。
然而对于小型锅炉,由于水在汽包中的停留时间较长,在蒸汽负荷变化时,假水位的现象并不显着,配上一些联锁报警装置,也可以保证安全操作,故采用这种单冲量控制系统尚能满足生产要求。
2.1.2 双冲量控制系统在汽包水位的控制中,最主要的扰动是蒸汽负荷的变化。
如果根据蒸汽流量来进行校正,不仅可以补偿“虚假水位”所引起的误动作,而且使给水位控制阀的动作十分及时,从而减少水位波动,改善控制品质。
将蒸汽流量信号引入,就构成了双冲量控制系统,如图2-2所示。
从本质上看,双冲量控制系统是一个前馈(蒸汽流量)控制加单回路反馈控制的复合控制系统。
这里的前馈仅为静态前馈,若需要考虑两条通道在动态上的差异,需引入动态补偿环节。
图2-2 汽包双冲量原理图及方框图图2-2所示的连接方式中,加法器的输出I是I=C1IC±C2IF±I(2-1)式中 IC—液位控制器的输出;IF—蒸汽流量变送器(一般经开方器)的输出;I—初始偏置值;C 1、C2—加法器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