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戏剧小品创作

合集下载

浅谈剧本小戏创作

浅谈剧本小戏创作

艺术大观Art Panorama218浅谈剧本小戏创作冀加梅(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曹甸镇文体站,江苏 扬州 225803)摘要:谈到戏剧,在中国的舞台一定会分成两个部份,一是从专业剧团角度,主要创作演出剧情跌宕起伏,人物错综复杂,主题深邃严谨的大戏;二是从面向基层群众,业余文艺工作者角度,他们多自编自演群众喜闻乐见,短小精悍的小戏。

在戏剧评论中谈及的主要是大戏,小戏往往不会有更多人关注。

这篇短文谈的却是小戏以及产生许多小戏佳作的县域里下河地区宝应县。

关键词:小戏;创作;戏剧一、宝应小戏创作的起源与四个小戏赏析宝应的小戏创作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初期,那时候宝应的作者就创作了在省内外颇有影响的《挂帅》《交换》《戒烟》等优秀作品。

随着岁月的更替,小戏创作活动在宝应得到传承,一直开展得红红火火,鲜活的小戏佳作不断涌现。

在诸多小戏作品中,我撷取四个小戏进行粗浅赏析,其中《红绸舞起来》《甜》《晒被子》三个是小戏,《禁止吸烟》是小品。

《红绸舞起来》讲的是老年人文化生活问题,提倡对老年人精神生活予以关注。

作者用一根红绸串联全剧,丢红绸、找红绸、舞红绸,整个情节起承转合顺利过渡,艺术氛围极其浓郁,演员载歌载舞,在赏心悦目中给观众以启迪。

《甜》是反映孝道问题,通过一包提亲的糖果,引出婆婆、儿媳和智障小叔三口人的艰难生活,媳妇在丈夫去世后仍承担家庭重担,令人赞叹敬佩,一包极普通的糖果既反衬日子清苦,也烘托出日子再苦也有甜,其余味深长。

《晒被子》从老人盖的被子入手,考察后辈对老人的关爱是否到位,关注农村养老问题,作品提出在全面奔小康的征程中,必须重视关心弱势群体。

《禁止吸烟》通过娴熟的笔法,巧妙的设置和合理的铺排,在几个不同人物关系之间展开情节,幽默诙谐,并发人深思,这个小品避开一般的说教,让观众在注意矛盾冲突,潜移默化中受到启发。

以上四个小戏均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很受观众青睐,并具有以下特质:其一,题材取自平民生活,反映新时代。

戏剧小品创作谈

戏剧小品创作谈

《吃面条》—6个场面 《英雄母亲的一天》——6个场面 《超生游击队》——5个场面 《红高粱模特队》——6个场面 10个场面是小品和独幕剧的临界点
小品至少存在三种场面类型:必须场面、过 渡场面和升华场面。 1、必须场面:一种正反对立的命题,情节拥有实 质性对抗,冲突处于紧张、危机和转折时刻, 展现主要剧情。 2、过渡场面:一种单向说明的命题,场面不具有 实质性对抗。主要起交待作用,为对抗做铺垫 3、升华场面:表象与过渡场面相似,表现的是冲 突后的和谐,情感和意念的升华。
编剧“三技” 1、戏核 2、故事 3、场面
场面:戏剧场面是戏剧情节的基本组成 单位。场面的划分,一般依据事 件或动作的发展和变化,也有以 人物的上下场为标志。 戏剧的构造为:场面-幕(场)-全剧
场面:戏剧场面是戏剧情节的基本组成 单位。场面的划分,一般依据事 件或动作的发展和变化,也有以 人物的上下场为标志。 戏剧的构造为:场面-幕(场)-全剧
宋丹丹:给孩子起个名都起不好。 黄 宏:我咋起不好了? 宋丹丹:你就说大丫头吧,一个女孩子,叫个啥“珍”啊“玲 ”啊“凤”啊听得也顺耳。你可倒好,憋三天憋脸通 红起出个名字叫“海南岛”,这是人名啊?
黄 宏:那不是在海南岛当民工的时候生得吗? 宋丹丹:老大没经验老二呢?你给起个名字叫“吐鲁番”。 黄 宏:那不是在新疆捣捣葡萄干的时候生得吗,都有纪念意 义,知道不? 宋丹丹:老三更好了,起个“少林寺”。一个女孩子叫“少林 寺”长大叫得出口啊? 黄 宏:名字这个东西吧就是个记性,那我叫狗剩我找谁呢是 不?改名好养活,知道不? 宋丹丹:老四还没生了你个歪名起好了,叫个啥“兴安岭”。 这回我死都不依你了,到了北戴河就生。 黄 宏:那就叫“北戴河”,这会依你行不?咱们的特点就是 走一道生一路,住一站生一户。

从零到一如何创作一部小品剧本

从零到一如何创作一部小品剧本

从零到一如何创作一部小品剧本剧本是一部戏剧作品的基础,它承载着故事情节、角色塑造以及舞台指导等重要元素。

创作一部小品剧本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任务,需要创作者在想象力、剧情设计和语言表达等方面具备一定的才华和技巧。

本文将介绍从零到一的创作过程,帮助读者了解如何创作一部精彩的小品剧本。

一、确定剧本题材与风格在创作小品剧本之前,首先要确定剧本的题材与风格。

根据自己的兴趣与创作方向选择一个适合的题材,例如爱情、喜剧、悬疑等。

同时,确定剧本的整体风格,是以幽默搞笑为主还是扣人心弦的悬疑推理为主,这将对后续的剧情发展和角色设定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构思剧情框架构思是剧本创作中最关键的一步。

通过构思剧情框架,创作者将整个故事串联起来,为观众提供逐渐升华的情节发展。

可以选择一个基本的情节结构,如冲突-发展-转折-高潮-解决等,并在此基础上根据题材和风格进行变化和创新。

构思剧情时,要注意故事的连贯性和紧凑性,吸引观众的眼球和情感投入。

三、塑造角色形象角色是小品剧本中最为重要的元素之一,正确塑造角色形象可以使剧本具有更强的戏剧性和观赏性。

在剧本中设定主要角色和配角,为他们赋予独特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内核,使角色形象更加立体鲜活。

同时,通过角色之间的互动和冲突来推动剧情的发展,让观众更好地参与其中。

四、编写剧本台词剧本台词是表达剧情和角色性格的重要方式,编写优秀的剧本台词需要熟练运用语言和修辞手法。

台词要简洁明了,富有戏剧张力,能够准确地传达剧情和角色之间的关系。

在编写台词时,还应注意角色之间的对白和独白的平衡,合理分配角色的发言权,使剧本更加生动有趣。

五、设计舞台指导舞台指导是为了帮助导演和演员理解和实现创作者的意图,它包括了舞台布景、行动和表演等方面的指导。

在设计舞台指导时,要尽量简洁明了地表达所需的舞台效果,不过多地涉及技术细节,让导演和演员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发挥和创新。

合理的舞台指导将有助于剧本的实际演绎和观众的艺术享受。

搞笑小品剧本的构思与创作

搞笑小品剧本的构思与创作

搞笑小品剧本的构思与创作小品作为一种短小精悍的喜剧形式,以其幽默风趣的表现方式,深受观众的喜爱。

构思并创作一部搞笑小品剧本需要注意剧情情节的连贯性、角色形象的生动化以及笑料的引发方式。

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来探讨搞笑小品剧本的构思与创作。

一、剧情情节的连贯性一个成功的搞笑小品剧本不仅需要有趣的笑点,更需要一个连贯的剧情情节,使得观众能够在笑声中感受到故事的发展和情节的转折。

因此,在构思剧本时,我们可以找到一个主题或者核心的笑点,并将其作为故事情节的主线。

例如,搞笑小品《抢劫大作战》,剧本围绕着一位拙劣的抢劫犯展开,通过他的一系列搞笑行为展现出情节的发展,最终达到顺利抢劫的笑点。

二、角色形象的生动化搞笑小品的角色形象是构建笑料的基础,而生动的角色形象则能够更好地引发观众的笑声。

因此,在创作搞笑小品剧本时,我们需要注重塑造角色的个性特点,使其在舞台上能够具备辨识度和独特性。

例如,在《逛超市》这个小品中,角色可以有“吝啬鬼”、“严肃职员”、“饭桌上的小偷”等,通过他们的言行举止带来连串笑点。

三、笑料的引发方式搞笑小品的成功与否离不开笑料的引发方式。

而在搞笑小品剧本的构思和创作中,我们可以从生活中寻找灵感,从而描绘出笑料。

比如,在搞笑小品《地铁早高峰》中,可以从人们上班的日常场景中寻找笑点,描绘出拥挤的地铁、令人发笑的乘客行为等,从而引发观众的笑声。

在构思和创作搞笑小品的剧本时,我们可以参考传统喜剧的手法,如对话的搞笑、动作的夸张等等。

同时,具体到每一个场景,我们可以通过设置突发事件、刻画变幻莫测的情感关系等方式来增加笑料的密度。

最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对观众的喜好和心理有一定的了解,以便能够更好地把握和引发他们的笑点。

总结起来,构思和创作搞笑小品剧本需要注意剧情情节的连贯性、角色形象的生动化以及笑料的引发方式。

只有在这些基础上,我们才能够创作出一个令观众捧腹大笑的搞笑小品剧本。

希望本文的探讨能够对你的构思与创作有所帮助。

话剧、喜剧小品的历史、赏析

话剧、喜剧小品的历史、赏析
话剧、 话剧、喜剧小品
一、什么是戏剧 drama:剧本,剧本文学(强调文学) theatre:剧场中表演的戏剧(强调剧场)(shanghai theatre academy) 1、定义:是演员在舞台上扮演角色,当众表演故事的一种艺 术形式。是以表演为中心的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 术门类综合艺术。又称“舞台艺术”或“演员艺术”。 2、两个重要的概念: (1)戏剧冲突:戏剧作品中人与人之间或人的内心展开的矛 盾斗争。戏剧作品总是由一个或多个戏剧冲突的提出、发展、 解决而完成的。 (2)戏剧性:戏剧性是和戏剧冲突联系在一起的,戏剧性就 在于紧张、深刻的冲突矛盾,“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性”。
《雷雨》(借鉴西方,自己创造) 1、题材:家庭剧——夫妻矛盾,父子冲突,母子兄妹乱伦、 劳工冲突等 2、主题:反封建,颂扬个性解放 3、结构(讲故事的方法)——锁闭式结构(俄狄浦斯王)把 三十多年的故事锁闭在一天之内叙述出来。 故事从“危机点”上开始讲述。蘩漪已经难以忍受周朴园, 周萍为了躲避她想到矿上去,蘩漪为了留住周萍请来四凤母亲。 随着鲁妈登场,导致了剧情走向高潮和悲剧结局。剧本将周鲁 两家长达30多年的纠葛,以及蘩漪和周萍关系的前因后果全部 集中在一天之内加以叙述。在表示蘩漪、周朴园和周萍这个当 前主要冲突的同时,将几组次要矛盾穿插其间。过去的戏和当 前的戏紧密交织在一起。人物前史逐步揭露,有力推动当前动 作的发展,使戏剧走向高潮。情节紧张曲折,冲突尖锐激烈。 4、人物: 蘩漪,半新半旧,母亲不像母亲、情人不像情人,雷雨性格 周朴园、周萍
《上海屋檐下》(契可夫《海鸥》、《樱桃园》,静剧) 1、小市民生活 2、横断面式结构:不是围绕一个完整故事、一对主要冲突展 开情节。而是同时描写5家故事,相互交织。杨彩玉、林志成、 匡复 3、很少表现人物直接、外在冲突,着重揭示人的内心世界。

小品创作技巧

小品创作技巧

小品创作技巧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聊聊小品创作技巧这档子事儿。

咱先说说这故事得咋整。

一个好的小品啊,那故事就得像个钩子,一下子把观众的心给勾住喽!就好比钓鱼,你得有那能让鱼上钩的饵呀。

这故事不能太平淡无奇,得有点波澜,有点转折,就像那山路十八弯,让观众的心跟着七上八下的。

比如说,一个看起来老老实实的人,突然干出一件让人眼珠子都快掉出来的事儿,这多有意思呀!这就好像是大晴天突然来了个响雷,能不吸引人嘛!然后呢,人物得鲜活呀!别整那些个模模糊糊、没棱没角的人物。

每个人都得有自己的特点,就像咱生活中的那些有趣的人似的。

可以是小气鬼,可以是马大哈,也可以是机灵鬼。

你想想,要是小品里的人物都一个样,那还有啥看头,那不就成了白开水啦?要让这些人物在舞台上活起来,蹦跶起来,让观众觉得他们就是身边的某个人。

还有啊,语言可太重要啦!这语言得通俗易懂,别整那些文绉绉的词儿。

得是老百姓都能听懂的话,还得幽默风趣,能让人听了就忍不住笑出声来。

就好比那相声里的包袱,一抖就响。

这语言还得符合人物性格,那个小气鬼说话能和大方的人一样嘛?那肯定不行呀!再说说这表演。

演员得放开了演,别拘束,别不好意思。

要全身心地投入到角色里去,把自己当成那个人。

动作、表情都得到位,该夸张的时候就得夸张,可别像个木头桩子似的杵在那儿。

这就像做菜得放调料一样,调料放得好,菜才好吃。

表演也是一样,得有滋有味儿的。

咱再打个比方,小品就像一场热闹的集市。

故事是那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着人们的眼球;人物是那些摆摊的小贩,各有各的特色;语言是那此起彼伏的吆喝声,让人听了就想来凑凑热闹;表演呢,就是那熙熙攘攘的人群,让整个集市充满了活力。

总之呢,小品创作可不简单,但只要咱用心,抓住这些要点,咱也能创作出让人捧腹大笑、拍手叫好的小品来。

别不信呀,试试看嘛!难道你不想让自己的小品在舞台上大放异彩吗?难道你不想听到观众那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吗?加油吧,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在小品的世界里尽情遨游!。

总结小品创作心得

总结小品创作心得

总结小品创作心得引言小品是一种喜剧形式的表演艺术,它通过夸张的情节、丰富的表演动作和幽默的对白,引发观众的笑声和思考。

作为一个小品演员,我在长期的创作和表演实践中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

本文将总结我在小品创作方面的心得,分享给大家。

观察生活,捕捉细节小品创作的灵感来源于生活,因此观察生活是非常重要的。

我常常通过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捕捉到一些有趣的细节,然后加以夸张,转化成小品的情节。

比如,有一次我在公交车上看到一个老奶奶她手里拿着一束鲜花,一脸幸福的表情,让人感受到了她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的态度。

于是,我就将这个情节写入了我创作的小品中。

创造矛盾冲突,增加笑点矛盾冲突是小品创作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它能够增加笑点和观众的欢笑。

在我的创作过程中,我常常通过设置矛盾冲突来制造笑料。

比如,在一次小品中,我扮演一个非常害羞的人,他在一个派对上碰到了他心仪已久的女孩,但是他却不敢主动搭讪。

这样一来,观众就会觉得他非常可笑,从而引发笑声。

所以,在创作小品时,务必注意制造矛盾冲突。

表演细节的把控在小品演出中,表演细节的把控是非常重要的。

细节决定了整个表演的质量和效果。

比如,在一次小品中,我扮演一个挨饿的人,为了表达他的饥饿感,我用夸张的动作和表情来展现他的饥饿,比如摸着肚子、咽口水等等。

这样一来,观众就会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他的饥饿感,从而产生更多的笑声。

情感共鸣,引发思考小品创作不仅需要有趣的情节和幽默的对白,还需要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和思考。

通过小品,我们可以传递一些有意义的信息,让观众在欢笑的同时思考人生。

比如,在一次小品中,我扮演一个自私自利的人,他为了一点小利益不顾他人的感受和利益。

通过这个小品,我想告诉观众懂得关心他人、互相帮助是非常重要的。

结语小品创作是一门艺术,它需要观察生活、捕捉细节、创造矛盾冲突、把控表演细节、引发情感共鸣等等。

在我的创作实践中,这些心得都对我有很大的帮助。

希望通过本文的分享,能够对正在进行小品创作的人有所启发和帮助。

论单人小品创作

论单人小品创作
个 人 通 过 日常 生 活 的小 片段 或 小 故 事 , 示 人 物 揭 的思想 、 行为 和个性 , 因此具有很高 的训练价值。

2 按 故 事 来 结 构 、 在 日常生活中 ,我们经常会 听说或看到一些人


小 品 结构
在 教学 中 ,我们鼓励学生 自己来结构 、编排小 品 , 于 一 个 学 习 表 演 的 学 生 来 说 是 必须 的 。在 影 、 对 3通 过 画 面 来 结 构 、 视 、剧拍摄和排 练过 程中 ,演员的角色创造都是依 著名黄梅戏演员韩再芬主演的 《 徽州女人》 最初 据作家的剧本或导演的分镜 头本子来进行的 , 有结 的灵 感 就 是 来 自一 幅版 画。 画 中有 一 座 老 房 子 , 房 构能 力的演员会 较容 易理解作 者或导 演在情 节安 子里有一个女人。韩再芬看到这 幅画就怦然心 动 , 排 、 物刻画 、 人 细节 设 置 方 面 的意 图 , 至 还 可 能 给 甚 有 一 种 强 烈 地 想 了 解 屋 子 里 的 女 人 是 怎 样 生 活 的 自己所 扮 演 的 人 物 以更 多 的创 造 。结 构 、 排 小 品 编 冲动 ,于是她就携 画找来 了作 品的创作者 ,著名 的 的训练 ,还能使 学生不断展开想象 的翅膀 ,激发创 ‘ 编剧和导演 。最后就有 了现在我们看到的 《 徽州女 造性思维 , 发挥艺术想象力。小品创作 的基础是生 人》 小品结构 同样 也可以受 到一个画 面的启发 。 。 学 活 , 活又是艺术创作的源泉 , 生 生活有取之不尽 、 用 生 c喜欢弹风琴 ,她看到一幅照片 , 面中一位女 画 之不绝的创作素材。因此 在结构 、编排小 品时必须 钢琴家手举 奖杯 ,自信地 笑着 ;背景 里有一 架钢 把生活和想象有机结合起 来。在教学 中,为了帮 助 琴。这个 画面使从来没有参加过钢琴 比赛的学生 c 学生发掘记忆中的可以成 为舞台行动 的故事外 , 还 动 了 心 ,由此 她 给 自己小 品 中 的人 物 设 置 为 得 过 奖 要安排学生在课余 时间积 极观察生 活,观察各种不 的女钢琴 家。既然是小 品就必须有事件 , 人物心理 同职业 , 不同个性 的人 , 以此来锻炼学生观察生活 , 有冲突。那 么女钢琴 家最大 的痛苦是什么 呢?当然 提炼素材的能力。 是弹不了钢琴 。发生 了一件什 么事使她 弹不 了琴 了 单人小品的结构要求是 : 、 “ 间” “ 1按 时 、 地点 ” 、 呢? 伤。 么受的伤? 人 。 受 怎 救 以后 , 过 反 复 推 敲 , 经 “ 人物” “ 、 事件” 这几个基本要素来结构。2 要遵循 、 小 品 结构 为 : 一位 为救 儿 童 而受 伤 的女 钢 琴 家 , “ 再 生活真实的准则 , 按照生活 中真实逻辑 来编排。3 、 也弹不了钢琴 了,正在痛苦万分之际 ,门外送来 了 不能 出现交流对象 ,可以利用电话 、画外音等辅 助 被救 小孩写 的一封信和一 串小孩亲手做的风铃 , 最 手 段 。 4 小 品必 须 有 一 个 主题 。 、 后女钢琴家被孩子 的真诚而感动 , 坚定 了生 活的信 1按 人 物 结 构 、 心” 。后取名《 心声》 。 二、 物件 的运 用 学 生在进入单人小 品学习前 ,已经在 观察人物 练习 中已进行了表演各种不 同年龄 、 同职业 以及 不 人 是 处 在 一 个 物 质 世 界 中 ,离 开 了 物 就 无 法 生 不 同性格人物的练习 , 学生可 以从 自己通过 观察所 存, 同样 , 物件在小品 中也是必不可少 的 , 因为这是 积累 的素材 中选取适合单 人小 品创作的某个人 物 , 生活的必然。在没有交流对象 出现的单人小 品中 , 再为 “ 设置 规定情境 、 他” 事件 和细节 。如学生 A通 物件的巧妙 、 合理的运 用 , 能起到借物言情岗女工对 意 的 效果 。 工作的渴望和她们 眼中流 露出的焦虑 ,有了想 塑造 1 揭 示 环 境 、 个下岗工人 的欲望 。她首 先定 的是小 品的人 物 , 物件在人物还没有上场前 就能够起 到说明和揭 接着按照生活逻辑来推断 : 下岗工 人面临的首要 问 示环境 的功能 。小 品《 下岗》 舞 台上男主人的黑. 中, 框遗像挂在醒 目的位置 , 左侧衣钩上挂着小学生 的 题是 “ 济拮据 , 活困难” 经 生 。再把人物 的年龄设置 在 “5岁至 4 岁” 3 | D 之间 , 而这一年龄 阶段妇女 的生 校服 , 桌子上放着一 只药罐 。观众在还没有见到人 活特征是 “ 上有老 , 下有小” 。为了更加 突出人物下 物的情况下 , 单从 舞台上摆着 的几个物件 中就可 以 判断出这 是一个不幸的家庭 ,丈夫死 了,孩子在上 岗后面临的冲击 , 又设置了 “ 丈夫死了 , 全家老小生 小学 , 家里还有 正在 吃药 的病人 。规定情境通过这 活全靠她一人承担 ”的障碍。这样基本 的规定情境 已经可 以成立 了,下面就要通过 具体的细节设 置 , 几样 物件 的运用 , 基本 上已经交 待清楚 了。 2 揭 示 人 物 、 来交待规定情境 , 突出人物的心理矛盾 冲突。这个 小品后来取名为《 岗》 下 。 物件还可以起 到揭示人物 的作用 。小品 《 心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漫谈戏剧小品创作作者:刘程远戏剧小品是当今文艺舞台上颇受观众欢迎和喜爱的表演艺术形式,笔者在长期的文艺创作实践中,涉猎了戏剧小品的剧本创作,既有一些成功的收获,也有更多失败的教训,为了繁荣文艺创作,交流创作方法和体会,在此抛砖引玉,就戏剧小品的创作漫谈一些体会。

一、戏剧小品的概念戏剧小品是一种舞台表演艺术的形式。

最初,戏剧小品是戏剧学院学生上课的专业训练手段,一般由老师出一个题目或截取现实生活中的一个片段,让学生不经排练直接表演。

如今,戏剧小品已经从艺术院校的课堂走向社会,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频繁出现在文艺舞台。

戏剧小品是最短小的戏剧形式,往往只表现生活的一个切面,人生的一个瞬间,场面小、人物少、剧情简单,结构紧凑,以小见大。

由于它切取生活或故事的一个段落,表现一个生活片段或故事情节,因此,戏剧小品有“切入口”和“切出口”。

往往不需要太多的铺垫,也不需要很完整的结局。

它既像是一部大戏中的一幕,而又不是拆子戏,它既有一个相对独立的故事,而又不是一个完整的独幕话剧,也不是一幕小戏剧。

但是,戏剧小品与戏剧一样,有着共同的四大要素:剧本、演员、舞台、观众。

二、戏剧小品的构成方式任何一种艺术样式,都有独特的艺术个性。

这个艺术个性就是它的本质规律。

因此,它的艺术构成必然受到其个性的规范与束缚。

戏剧小品的规范和束缚在于十个方面,即:戏剧小品创作的十要素:1、时间限定的要素:整个戏剧小品的表演时间限定在13分钟左右;2、空间限定的要素:一般要求在同一场景之中发生的故事。

但戏剧小品的创作发展已经日新月异,在近两年出现在央视戏剧小品大赛中的一些小品已经打破这种时空的限定,如《前面有棵树》、《片儿警的一天》等;3、人物限定的要素:一般要求以2至3个角色为佳;4、选材限定的要素:一般是小小的生活片段,鲜见大场景、大题材,要谨慎地避开那些当场解决重大人生问题的素材。

必须注意:并非凡是生活事件就可以构成戏剧事件,生活中存在的并不一定可以成为舞台上的小品,但舞台上成立的小品一定可以在生活中存在,在选材上要注意典型性、准确性;5、表达方式限定的要素:戏剧小品是通过演员的表演、表现进行表达的,而不是通过叙述进行表达的。

是代言体,而不是叙事体,是现在时,而不是过去时;6、戏剧形态限定的要素:一般是杂耍式的短剧,说其“杂耍”是指它表现的手法、题材、形式的多样性;7、戏剧局势限定的要素:一般要有戏剧矛盾的冲突,要有解决戏剧矛盾的过程。

8、语言限定的要素:要求语言幽默、有趣、精彩、经典;9、本源限定的要素:必须是依据真实生活的再创造,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10、思想内容限定的要素:必须有益于身心健康,具有思想性。

三、戏剧小品的特征1、短小精悍,富有战斗性。

戏剧小品容量很小,事件较为单一,一般的表演时间控制在13分钟左右,演员角色为2至3人。

虽然作品短小,却能以小见大,是主题性文艺晚会必不可少的表演形式,尤其是讽刺小品,犹如投枪、七首、鲁迅的杂文。

2、主题鲜明,富有思想性。

一个戏剧小品只集中反映一件事情,集中表现一个主题思想,而且敏锐迅速,切中要害,近距离地反映现实生活,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3、轻便灵活,富有适应性。

由于戏剧小品容量有限,事件单一,背景并不复杂,没有大制作、大布景、大道具,不受表演场地的限制,或一桌两椅,或不用任何道具,极易表演,而且能多层面、多角度地反映生活,能面向基层,深入群众,贴近百姓,直面现实。

4、以美感人,富有艺术性。

通过幽默、风趣、精彩的语言达到以趣悦人,通过真挚的情感,真诚的演绎以情动人,既能催人泪下,又能令人捧腹大笑,给人们以美的艺术享受。

四、戏剧小品的种类1、按内容分类:(1)喜剧小品。

如:《超生游击队》、《主角》、《昨天、今天、明天》等。

(2)正剧小品。

如《三鞭子》、《靶钉》、《纠察》、《战地表》等。

(3)讽刺小品。

如《打针》、《如此包装》、《杨白劳与黄世仁》等。

2、按形式分类:(1)相声小品。

如冯巩称其小品为“相声剧”,冯巩的小品,就是吸收了相声的特点,让相声与小品融为一体,喜剧效果更为强烈。

(2)音乐小品。

如《过河》等。

(3)哑剧小品。

如《一媳三婆》、《胡椒面》等。

3、按手法分类:(1)语言小品。

此类小品往往以语言的精彩取胜,如赵本山、宋丹丹、崔永元表演的《说事》、黄宏、宋丹丹表演的《手拉手》、黄宏、侯跃文表演的《打扑克》等。

(2)情节小品。

此类小品往往以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取胜,如军旅小品《第八天》、《不了情》、《装修》等。

(3)荒诞小品。

此类小品往往以荒诞的手法去演绎故事,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如《苍蝇问题》、《机器人妻子》等。

五、戏剧小品的主题体现手法小品的主题也叫立意,即作者通过小品所展现的舞台场景想传达给观众的自己对某生活现象的思索。

立意是小品的魂,没了立意,小品则是一盘散沙。

如何体现立意,大约以下几种手法:1、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着眼于大主题,着手于小故事,从小处入手,以小见大才显高明,以大见大往往无从下笔。

如《鞋钉》,通过三颗小小鞋钉“买”与“送”的多次交锋,体现严守职业道德的大主题;如《泉水叮咚》,通过一桶水的故事,表现军爱民,民拥军的军民鱼水之情;如《纠察》通过对错误的军容风纪的纠正体现严格执行《军人条列》,铁的纪律不容动摇的大主题;如《越洋电话》通过一个海外游子的一次越洋电话,体现了爱国主义的大主题。

2、正面描写,直接体现。

直接歌颂现实生活中的光明,直接表现人世间的真善美,直奔主题,层层递进。

如《找焦点》,通过农村电视台夫妻记者进城采访,歌颂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如《居委会的故事》,通过街道居委会干部的工作,直接表现城市社区居民平凡而有意义的现实生活。

3、侧面切入,正面切出。

戏剧小品有切入点和切出点,这一手法从往往从侧面切入开始故事,最后从切出点来升华主题思想。

如《杨白劳与黄世仁》,表面上表现的是演员排戏出错,其实是以戏中戏的手法,揭示了“负债的是爷爷,债权人是孙子”这一深刻的“三角债”社会问题;如《夜练》并未直接表现如何进行传统教育,而是从两个老兵回忆,练习明天的报告会这个侧面切入,反映出我军的传统教育;如《打扑克》则通过打名片牌的侧面切入,表现各种纷繁的社会现象,体现了“小小一把牌,社会大舞台,生旦净末丑,是谁谁明白”的正面主题。

4、揭露反面,揭示正面。

这一小品主题的表现手法是通过批评错的,来表扬对的,讽刺丑的,歌颂美的,鞭笞恶的,弘扬善的。

如《打针》、《打工奇遇》、《办班》等。

六、戏剧小品开场的处理由于戏剧小品的容量很小,时间很短,不需要有更多的铺垫,它只是某一生活片段的切入口,因此,小品的开场要求有三:1、快。

开篇入戏,开门见山,快速进戏,直奔主题。

确实需要作些铺垫的,必须紧紧围绕编剧的立意和作品的主题,舍弃一些似乎有戏,却与立意、主题无关紧要的语言、细节。

著名戏剧小品编剧焦乃积曾经说过,小品的开篇要在100个字以内反映出这个小品是表现什么主题的。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快速入戏、快速组织舞台行动、快速调动观众关注率的效果。

2、巧。

优秀的戏剧小品的开场往往都十分巧妙。

如赵本山、范伟表演的《三鞭子》一开场就说道路状况极差,汽车陷入泥坑前行不了。

不仅交待了戏剧小品表现的事件的特定地点,而且为体现编剧立意和剧情发展——县长下乡调研准备修路作了巧妙而快速的铺垫。

3、撩。

这里的“撩”指的是要善于撩拨观众的兴趣,迅速营造剧场气氛,吸引观众眼球,形成台上台下的情绪互动。

如黄宏、巩汉林表演的《鞭钉》开头的一段韵白句就是如此:“今天人来的不少哇,都穿着鞋来的吧。

人多鞋更多,我算了一下,鞋整好比人多一倍。

这就叫三句话不离本行,干啥研究啥,目前穿鞋几大特点:老年人讲究古板;年轻人追求新款;干部穿鞋注意检点;农民穿鞋喜欢炸眼;女士要穿高跟鞋,那是为了把线条显;男的要穿双高跟鞋,普遍对自己的个头表示不满……”又如赵本山与杨蕾表演的《小九老乐》开场:“我家媳妇名叫小九,在家她是二把手,我说八她不敢说九,我说没她不敢说有,我说站住,她……(回头看见老婆来了)她可以随便走。

”一段韵白句把一个怕老婆却又要充当大男子汉的老公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既交待了人物性格,又引人入胜,赢得了观众的眼球和喝彩声,还迅速形成了台上台下的情绪互动。

七、戏剧小品情节和细节的处理无论什么类型的戏剧小品总是有情节的,只不过有的只有一个大略的故事情节,有的却有曲折跌宕的故事情节。

一般而言,语言小品、情绪小品不需要曲折跌宕的情节,主要以语言的幽默、有趣、精彩取悦于观众。

如黄宏、宋丹丹表演的《手拉手》。

而情节小品则往往以曲折复杂甚至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如军旅小品《第八天》,整个小品是由一连串的细节构成戏剧情节,组织戏剧冲突,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戏剧小品的细节安排和处理却是十分常见和普遍的,无论什么类型的小品,都必须有一些细节的安排和运用。

细节在组织舞台行动、展开戏剧冲突、传达作者立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任何艺术创作都必须突出细节,离开了生动的细节,就会变成干巴巴的说教。

在细节的处理上,应注意细节的典型性、鲜明性。

如黄宏、宋丹丹表演的《秧歌情》中,老婆子给老头子化妆画眉毛,结果把眉毛画在了眼睛的下面的细节,就颇具典型性和鲜明性。

再如黄宏、巩汉林表演的《鞋钉》,作者挑选了生活中小得不能再小甚至不可思议不可能产生的事件加以演绎,却一波三折,令人信服,映证了“艺术的真实比生活的真实更让人感到真实”的正确性。

《鞋钉》的故事很简单:一个老板刚领了营业执照,向鞋匠买鞋钉回去钉执照,鞋匠硬是不卖,说只卖手艺不卖零件,这叫“道”。

戏中几个情节十分紧凑,顺利成章:鞋匠不卖钉子——老板要用50元钱买三个钉子——鞋匠表示拿走钉子可以但不要钱——老板要钉鞋(回去拔出钉子使用)——鞋匠不钉新鞋,只能加掌,得用胶粘——老板故意毁鞋——鞋匠只好钉鞋并感慨无比。

这一连串的细节构成一个曲折的小品情节,把几个钉子钉得入木三分。

通过这些细节的安排和处理,把戏剧冲突引向高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八、戏剧小品情节发展的手法戏剧小品是微型的戏剧形式,凡是戏剧都有戏剧矛盾和戏剧冲突,所谓情节的发展,就是作者制造矛盾、发展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

戏剧小品情节发展的手法主要有以下三种:1、误会法。

误会法就是作者想方设法故意让观众或剧中人物产生误解,是通过作者的声东击西,有意误导产生的戏剧效果。

误会法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观众明白而剧中人物不明白。

如赵亮表演的《泉水叮咚》,海岛来了慰问团,女演员要帮小战士洗军衣,但海岛淡水紧缺,小战士的任务是看好这桶淡水,以保证慰问团的饮用水。

因此,小战士死活不让女演员洗军衣。

这个戏剧矛盾的情节的发展是由误会法推动的,而在小品一开场,观众就通过连长与小战士的对话了解了这一发展情节的“结扣”所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