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恐知识宣传单
反恐防暴的宣传小知识

反恐防暴的宣传小知识
反恐防暴的宣传小知识
一、反恐要从日常生活做起
1、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恐怖行为。
反对恐怖主义,抵制犯罪势力:避免多种形式的反恐活动及暴力行为,强调以法律手段保证社会治安;
2、积极参与社会治安促进活动,多做有益健康的事,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安全环境;
3、坚决禁止非法持有任何危险物品,如烟火、刀具、易燃易爆品等;
4、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及时反映治安形势,加强宣传,反对宣扬暴力、反恐怖主义;
二、加强社会安全防护意识
1、加强日常安全意识,注意四周环境的变化,保持正确的生活习惯,不做高风险行为,尤其要注意晚上的安全;
2、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关好气体、电气等安全门等,避免发生火灾等事故;
3、积极参加消防宣传活动,学习消防知识,及时反映发现的安全隐患;
4、加强国家安全意识,发现可疑活动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积极参与安全保卫工作,抵制反动活动。
三、推进反恐防暴工作
1、加强教育:加强反恐宣传,开展反恐宣传活动,督促学校和社会各级及时依法整治违法犯罪行为;
2、加强治安:督促分级管理机关加强治安管理,加强巡逻防暴措施,严厉打击民众抵抗反恐行为;
3、加强监督:加强对反恐防暴活动的监督,对可能发生的反恐活动及时采取措施;
4、加强技术支持:加强技术支持,借助现代化科技,更好的抗击犯罪,保障社会治安。
反恐知识宣传单 一

④行李、食品及各种日用品之中;
⑤宾馆、洗浴中心、歌舞厅及其易于隐蔽且闲杂人员容易进出的地点;
⑥各种交通工具上;
⑦易于接近且能够实现其爆炸目的地点。
5、发现可疑爆炸物怎么办?
①不要触动;
②及时报警;
③迅速撤离,疏散时不要互引拥挤;
④协助警方的调查。目击者应尽量识别可疑物发现的时间、大小等特征,如有可能,进行照相或录像,为警方提供线索。
①神情恐慌、言行异常者;
②着装、携带物品与其身份明显不符,或与季节不协调者;
③冒称熟人、假献殷勤者;
④在检查过程,催促检查或态度蛮横、不愿接受检查者;
⑤频繁进入大型活动场所;
⑥反复在警戒区附近出现;
⑦疑似公安部门通报的嫌疑人员。
3、如何识别可疑爆炸物?在不触动可疑物的前提下:
①看。由表及里仔细地观察,识别、判断可疑物品或可疑部位有无暗藏的爆炸装置;
6、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爆炸怎么办?
①撤离时要注意观察安全疏散指示和标志,保持镇静,迅速选择最近安全出品有序撤离现场;
②工作人员应根据沿途的疏散指示和标志通过内部通道疏散;
③注意避开脚下物品,一旦摔倒应设法让身体靠近墙根或其他支撑物;
④实施自救和救助他人;
⑤不要因顾及贵重物品而浪费宝贵的逃生时间;
⑥注意观察现场可疑人、可疑物,迅速报警,客观祥细地向警方描述事件发生、发展的经过。
不要因顾及贵重物品而浪费宝贵的逃生时注意观察现场可疑人可疑物迅速报警客观祥细地向警方描述事件发生发展的经过
反恐防暴基本知识
1、常见的恐怖袭击手段有哪些?
常规手段:
①炸弹、汽车炸弹、自杀式人体炸弹爆炸等;
②手枪、制式步枪或冲锋枪射击等;
反恐怖宣传标语

反恐怖宣传标语
1. 爱和理解是战胜恐怖主义的最强武器,让我们共同传递和平的力量!
2. 面对恐怖,团结一心,让和谐成为我们共同的守护。
3. 维护安全责无旁贷,共同铸就和平国度的坚不可摧堡垒。
4. 共同守护幸福生活,排除恐怖威胁,让和平华彩绽放。
5. 用勇敢和智慧来对抗恐怖,为每个人营造安宁的生活环境。
6. 恐怖主义无法击垮我们的信念,团结一心,永远抵御恐怖阴影。
7. 拒绝恐怖,唤醒爱的力量,共创和平的明天。
8. 不论种族、宗教,我们都是一家人,团结起来,抵制恐怖的黑暗势力!
9. 让我们一起散播光明与希望,在恐怖的阴影中绽放人间美丽。
10. 不向恐怖低头,守护和平,让爱与宽容战胜恐怖的心灵贫瘠。
安全防范知识宣传单

安全防范知识宣传单一、饮食安全:怎样预防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是指由于食用了被细菌污染后腐败变质的食物,或食用了被有毒化学物质污染和本身有毒的食品后而发生的以急性过程为主的疾病。
食物中毒一般具有潜伏期短、发病快、短时间内有大量食用过相同食物的人同时发病、所有病人都有相似的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的临床特征。
预防食物中毒要做到以下几点:1、不吃变质、腐烂的食品。
2、不吃被有害化学物质或放射性物质污染的食品。
3、生、熟食品应分开放置。
4、不吃毒磨菇、河豚鱼、生的四季豆、发芽土豆、霉变甘蔗等。
5、到校外就餐时应选择干净卫生处就餐,勿食靠近尘土飞扬处摊面小吃。
二、寝室防火1、使用安全电器,应到正规商店购买电源插座、台灯,认准安全标志和检验合格证。
2、不私自改装电源线路和私接电源。
3、不使用热得快、电炒杯、电水壶、电热毯等危险电器;及时制止或举报其他同学使用类似威胁大家安全的电器。
4、离开寝室前要拔掉所有电器电源插头。
5、寝室内坚决不点蜡烛、酒精和其他明火。
6、不准在寝室内,尤其是在床上吸烟。
三、寝室防盗小常识1、要养成随手关、锁门的习惯。
由于不锁门引发的溜门盗窃案经常发生。
此类案件作案遗留痕迹较少,因此查破难度较大。
同学们去水房、上厕所、串门聊天或去买饭时、睡觉时等等都要锁门。
2、随身听、照相机、掌上电脑、贵重衣物等不用时要及时锁好,妥善保管钥匙。
3、住一楼的同学不要将书包、衣物、鞋子等放在窗台或靠窗的地方,以防被钩走。
不可留宿外来人员,尤其对于结识不久或假意“求助”的陌生人不能丧失警惕,以防引狼入室。
4、对形迹可疑的陌生人应提高警惕。
外来人员在寝室里盗窃,有的是兜售物品的商贩,有的是盗贼进寝室“踩点”,还有盗窃学生寝室的惯犯,打扮成学生模样在寝室里到处乱窜。
不管是哪一类型的盗窃分子,都有四处走动、窥探张望等共同特点。
见到这类形迹可疑的陌生人,要认真盘问或报告保卫处。
即使不能当场抓住,也使盗窃分子感到无机可乘,不敢贸然动手,客观上起到了预防作用。
全民反恐共创平安宣传总结

全民反恐共创平安宣传总结
一、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恐怖主义活动日益猖獗,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为了提高全民反恐意识,共同维护社会平安,我们开展了全民反恐共创平安宣传活动。
二、宣传活动内容
1. 制作宣传海报和宣传单,通过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渠道进行发放,提高群众对反恐工作的认识。
2. 利用社交媒体、电视、广播等媒体资源,发布反恐宣传信息,增强群众的安全意识。
3. 在公共场所设置反恐宣传栏,展示反恐知识和案例,引导群众正确应对恐怖事件。
4. 组织反恐知识讲座和培训,提高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识。
三、宣传效果
通过本次宣传活动,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果:
1. 全民反恐意识得到明显提升,群众对恐怖主义的危害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 提高了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识,减少了恐怖事件发生时的人员伤亡。
3. 增强了社会各界对反恐工作的关注和支持,为共建平安社会奠定了基础。
四、总结与展望
本次全民反恐共创平安宣传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宣传覆盖面不够广,部分群众对反恐知识仍缺乏了解。
因此,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加强反恐宣传力度,扩大宣传覆盖面,提高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
同时,我们也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反恐工作,积极参与反恐宣传,共同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反恐防暴的内容写字资料

反恐防暴的内容写字资料一、什么是恐怖活动?《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反恐怖工作有关问题的决定》明确规定,恐怖活动是指以制造社会恐慌、危害公共安全或者胁迫国家机关、国际组织为目的,采取暴力、破坏、恐吓等手段,造成或者意图造成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公共设施损坏、社会秩序混乱等严重社会危害的行为,以及煽动、资助或者以其他方式协助实施上述活动的行为。
二、常见恐怖袭击手段有哪些?(一)炸弹、汽车炸弹、自杀性人体炸弹爆炸等;(二)手枪、制式步枪或冲锋枪射击等;(三)劫持人、劫持车、船、飞机等;(四)纵火。
三、爆炸物可能放置在公共场所什么地方?(一)标志性建筑物或附近的建筑物内外;(二)重大活动场合,如大型运动会、检阅、演出等场所;(三)人口相对聚集的场所,如体育场馆、影剧院等;(四)行李、食品及各种日用品之中;(五)宾馆、洗浴中心、歌舞厅及其易于隐蔽且闲杂人员容易进出的地点;(六)各种交通工具上;(七)易于接近且能够实现其爆炸目的的地点。
四、被恐怖分子劫持后怎么办?(一)保持冷静,不要反抗,相信政府;(二)不对视,不对话,趴在地上,动作要缓慢;(三)尽可能保留和隐藏自己的通讯工具,及时把手机改为静音,适时用短信等方式向警方求救,短信主要内容:自己所在位置,人质人数,恐怖分子人数等;(四)注意观察恐怖分子人数,头领,便于事后提供证言;(五)在警方发起突击的瞬间,尽可能趴在地上,在警方掩护下脱离现场。
五、什么是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国家安全法》第四条规定,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是指境外机构、组织、个人实施或者指使、资助他人实施的、或者境内组织、个人与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实施的下列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一)阴谋颠覆政府,分裂国家,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二)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的;(三)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的;(四)策动、勾引、收买国家工作人员叛变的;(五)进行危害国家安全的其他破坏活动的。
校园反恐知识宣传资料

校园反恐知识宣传资料一、背景介绍随着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的频发,校园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为更好的提高广大师生的反恐意识,保障校园安全,特制作了这份关于校园反恐知识宣传资料,希望能够在学校中广泛传播,提高全体师生的反恐防范能力。
二、恐怖主义的形势与特点恐怖主义是一种极端的政治行为,其特点主要包括:1. 以暴力手段对抗合法政府,企图达到政治、宗教、意识形态或经济上的目标。
2. 对无辜群众和非军事目标进行袭击,造成大量恐怖和伤亡。
3. 多种手段多种渠道募集资金,进行策划和实施。
三、校园反恐知识要点1. 提高安全意识:师生在校园中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发现可疑人员或物品要及时报警。
2. 加强安全防范:学校应加强安保力量,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学校安全。
3. 提高应急处理能力:组织师生进行反恐知识培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 积极配合安全工作:建立紧密的校警联动机制,实行各方有效协作,确保校园安全。
四、校园恐怖袭击预防知识1. 发现可疑物品或可疑人员时,保持冷静,及时向学校相关部门报告,并做好自我保护。
2. 遇到恐怖袭击,应迅速撤离危险区域,不乱行动,尽量避开高危地带,避免成为袭击目标。
3. 在校园中发现爆炸物品或可疑物品时,切勿擅自接触,以免引发意外伤害,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处理。
五、校园反恐宣传活动1. 开展主题班会:通过班会形式,组织学生学习了解反恐知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2. 举办反恐知识竞赛:组织学生参与反恐知识竞赛,提高学习积极性,深入了解反恐知识。
3. 组织校园反恐演练:定期组织校园反恐演练,提高师生的应急处理能力。
4. 制作校园反恐海报:设计制作校园反恐海报,悬挂在校园明显地方,加强校园反恐宣传。
六、结语校园反恐工作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和配合。
希望通过这份宣传资料的发放,能够提高师生的反恐意识,增强学校的安全防范能力,让校园成为一个和谐、安全、有秩序的地方。
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建设安全和谐的校园添砖加瓦,共同守护我们的未来。
反恐法宣传标语

反恐法宣传标语
导读:本文是关于反恐法宣传标语,希望能帮助到您!反恐法宣传标语
1、打暴恐扬正气压邪气树新风
2、依法打击暴恐犯罪坚决维护社会稳定
3、《反恐怖主义法》,社会安全的保障
4、全党动员全民参与反恐防暴构建和谐
5、暴恐犯罪举报有奖,反恐防恐人人有责
6、全体人民积极检举揭发暴恐
7、反恐防暴保护自我
8、履行公民义务举报暴恐犯罪
9、全民参与让暴恐分子无处藏身无路可逃
10、反恐防暴人人有责
11、反恐防暴全民参与平安石首人人有责
12、铲除恐怖毒瘤倡导和谐新风
13、坚决打击恐怖暴力努力建设平安家园
14、履行公民义务举报恐怖犯罪
15、打一场反恐维稳的人民战争
16、雷霆之势重拳出击露头就打绝不姑息
17、反恐维稳警民一心
18、抓好反恐法学习教育挤压恐怖活动空间
19、反恐维稳警民一心
20、专群结合打击暴恐
21、抓好反恐警示教育挤压恐怖活动空间
22、全民反恐共建和谐社会
23、认真学习贯彻《反恐怖主义法》
24、讲和谐促发展反恐怖反暴力
25、践行《反恐怖主义法》人人有责
26、《中华人民共和共国反恐怖主义法》已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27、全民反恐共建和谐社会
28、依法打击暴力犯罪坚决维护社会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恐知识宣传单
一、强化安全意识,加强安保力量。
对车辆和进出人员进行登记检查,防可疑车辆、人员进出单位内部。
二、放学前先对大门外及周边进行观察,看有无可疑情况。
三、加强食堂操作间、储藏间的管理,管好水箱。
四、加强情报信息收集,特别是对学生中讨论反映的重大可疑情况要及时报告公安机关。
恐怖袭击基本常识:
1、常见的恐怖袭击手段有哪些?
常规手段:
①炸弹、汽车炸弹、自杀式人体炸弹爆炸等;
②手枪、制式步枪或冲锋枪射击等;
③劫持人质、车辆、船舶、飞机等;
④纵火。
2、如何识别恐怖嫌疑人?
①神情恐慌、言行异常者;
②着装、携带物品与其身份明显不符,或与季节不协调者;
③冒称熟人、假献殷勤者;
④在检查过程,催促检查或态度蛮横、不愿接受检查者;
⑤频繁进入大型活动场所;
⑥反复在警戒区附近出现;
⑦疑似公安部门通报的嫌疑人员。
3、如何识别可疑爆炸物?
在不触动可疑物的前提下:
①看。
由表及里仔细地观察,识别、判断可疑物品或可疑部位有无暗藏的爆炸装置;
②听。
在寂静的环境中用耳倾听是否有异常声响;
③嗅。
如黑火药含有硫磺,会放出臭鸡蛋(硫化氢)味;自制硝铵炸药的硝酸铵会分解出明显的氨水味等。
4、爆炸物可能放置在公共场所什么地方?
①标志性建筑物或附近的建筑物内外;
②重大活动场所,如大型运动会、检阅、演出等场所;
③人口相对聚集的场所,如体育场馆、影剧院等;
④行李、食品及各种日用品之中;
⑤宾馆、洗浴中心、歌舞厅及其易于隐蔽且闲杂人员容易进出的地点;
⑥各种交通工具上;
⑦易于接近且能够实现其爆炸目的地点。
5、发现可疑爆炸物怎么办?
①不要触动;
②及时报警;
③迅速撤离,疏散时不要互引拥挤;
④协助警方的调查。
目击者应尽量识别可疑物发现的时间、大小等特征,如有可能,进行照相或录像,为警方提供线索。
6、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爆炸怎么办?
①撤离时要注意观察安全疏散指示和标志,保持镇静,迅速选择最近安全出品有序撤离现场;
②工作人员应根据沿途的疏散指示和标志通过内部通道疏散;
③注意避开脚下物品,一旦摔倒应设法让身体靠近墙根或其他支撑物;
④实施自救和救助他人;
⑤不要因顾及贵重物品而浪费宝贵的逃生时间;
⑥注意观察现场可疑人、可疑物,迅速报警,客观祥细地向警方描述事件发生、发展的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