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课件

合集下载

消毒供应中心人员职业安全防护

消毒供应中心人员职业安全防护

消毒供应中心人员职业安全防护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为医院内重点科室的消毒供应中心所从事的消毒灭菌工作是控制医院内感染、保证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既是医院无菌物品的供应站,也是众多污染物品的集中点,所以加强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职业防护能力和保证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就消毒供应中心人员职业安全危险因素分析及安全防范措施报道如下。

1 职业安全危险因素1.1 生物因素从临床回收的医疗器械及医疗用品有大量的微生物污染。

污染物品的数量多、种类复杂,成为相互感染的媒介。

这不仅仅是造成医院感染的潜在因素,也是危害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1.2 物理因素 1)噪音:消毒灭菌时高压锅、排气扇等的噪音,可损伤人体的听觉系统。

当噪音强度超过100分贝时,即能造成听觉损伤;2)紫外线照射:消毒供应中心空气消毒目前多采用紫外线作为环境消毒,直接接触过量的紫外线会对机体,特别是眼睛造成伤害,引起角膜炎、皮肤色素沉着,臭氧刺激呼吸道引起水肿;3)高温:热力灭菌法在使用过程中所散发的热量使工作人员长期处于高温高湿的环境中,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4)锐利器械伤害:利器伤是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中最常见的职业损伤,几乎所有消毒供应中心护士都有不同程度的利器伤史[1]。

在物品回收和清点的过程中,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接触被体液、血液、分泌物污染的物品机会多,接触各种穿刺针、剪刀等锐利器械,如操作不当,就可能造成感染,有发生hiv、hbv、hcv的危险[2]。

1.3 化学因素戊二醛、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溶液、多酶洗液、除锈剂等在应用时散发的气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性,洗刷器械时飞溅至皮肤或眼睛等部位,造成危害,另外对人体的呼吸道及消化系统均有不良刺激。

2 防范措施2.1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防护措施加强管理,健全制度是预防伤害发生的重要保证:应建立健全岗位职责、操作规程、消毒隔离、职业安全防护等管理制度和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消毒供应中心的安全隐患管理ppt

消毒供应中心的安全隐患管理ppt

❖ 3、3 清洗。清洗彻底就是保证消毒灭菌 成功得关键。现在很多医院已应用全自动 清洗消毒器清洗器械,但对一些精密得器械, 还得通过手工清洗。手工清洗中存在很多 得隐患,如清洗液与润滑油得浓度不符要求; 物品浸泡时间不够;涮洗不认真;清洗后器械 物品未完全干燥等,造成清洗质量不过关,影 响灭菌效果,导致灭菌失败,甚至导致医院交 叉感染。
2、 布局方面
❖ 布局不合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与 生活区四区划分不明显,人员乱穿,容易造成 交叉感染。
3、 工作流程方面
❖ 3、1 下收下送。下收下送时,无菌物品与污染物 品同车装载,形成交叉感染;物品多时无法做到封 闭式运送,这些对无菌物品得安全都就是不利得。
❖ 3、2 物品分类。物品回收时不能做到准确分类, 对一些精密器械没有及时予以保护,造成器械得 损伤;回收完一个科室得物品后,未将手套取下,再 推车,造成推车把手反复污染;甚至有得工作人员 下收时不戴口罩,防护措施不到位。
3、7 发放。发放时不认真核对;发错 物品就是发放工作中得常见隐患。
4、管理方面
❖ 4、1、管理制度制订不完善;制度未落到 实处;整改措施落实不到位或落实不及时;监 控管理机制未显长效,时紧时松等。 4、2、未设立专职质量管理人员与监 控人员,使管理链脱节,出现盲区。
二、 针对安全隐患进行环节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的安全隐患管理
一、消毒供应室得安全隐患
❖ 1、工作人员方面 2、 布局方面 3、 工作流程方面 4、管理方面
1、工作人员方面
❖ 1、1 法制观念淡薄,自我保护意识差。
很多工作人员认为供应室不直接与病 人接触,不存在医疗纠纷,因此工作中严谨性 不够。表现在检查、打包时大声喧哗,注意 力不集中,对出现得不良事件也就是一种满 不在乎得态度。殊不知,消毒供应室工作质 量得高低与医护质量及病人安危息息相关, 所有得消毒灭菌物品均直接用于患者身上, பைடு நூலகம்作中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酿成大错,甚至造 成医疗纠纷。

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

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

[ 2 ]王 兰 芳, 京 力. 李 消毒 供应 室 专业 人 员职 业 防 护[】 J 南方护 理 学报 , 0, . 2 5 0
1 :0 91 O9 — .
[J中华人 民共和 国卫 生部. 毒技术 规范[ . 0 :5 .0 . 3 消 M】 0 2 122 5 2 ( 本文校 对 :杨建宇 收稿 日期 :2 1 -30 ) 0 00 .9
出 危 险 的 因素 以加 强 防护 措 施 , 以达 到 减 少危 害 ,保 护
午 下班人少时,消毒过程 中如必须进入房 间,应关上紫 外线灯 。消毒 结束后至少过 3 i 才 能进入【。供应 中 0m n 3 ] 心各房间应有通风设备。
2 化学因素
含 氯消毒剂广泛应用于污染器械的初处理 ,以及污 染区桌面、地面等消毒,含 氯消毒剂具有腐蚀性 、挥发 性、刺激性 ,吸入后 可引起支气管炎,最终导致呼吸系
3 生物性 因素
供应 中心在回收、 交换物 品过程中要清点各种器械, 这些物 品往往带有血液、体液和其他污物,使用单位往 往未做初处理 ,其中还经常带有一些针头 、刀片等锐利 器械 ,有被刺伤的可能,刺伤后可引起 多种传染病 的感 染 。在清洗污物过程 中,尤其是用 高压水枪冲洗管道时 产生的微生物气溶胶 ,如防护不当极易吸入呼吸道被传
◎ 哼M ̄远教 M为TOF EOA ̄C DDNA晨 .EC1 CRE0 厦N N l DO N DU E 程
凌 杰 河南省 开封市 中医院 ( 7 0 0 ) 4500
关键 词 :医院管理 学 :职 业危 害;供 应 中心;消 毒;防护 d i 1.99 .s. 7 -792 1. . 1 o : 036  ̄in1 227 . 01 1 s 6 0 33 文章 编号 :17・7 92 1) 30 5一 6 227 (00一 -16叭 1

消毒供应中心职业防护PPT

消毒供应中心职业防护PPT

消毒供应中心职业暴露的影响因素
个人因素
CSSD 员工由护士、消毒员、技术工人、工勤等不同岗位人员组成,流动性大,学习能力也参差不 齐。由于工作繁重,思想逐渐放松而忽视职业安全。特别是新人缺乏系统性的职业安全防护培训,防 护知识欠缺、防护意识薄弱,导致防护行为依从性较低。
CONTACT SERVICE ABOUT HOME
守护健康,从消毒供应中心做起
工作认真负责 健康你我守护 积极关注、学习职业暴露预防知识 守护健康,从消毒供应中心做起!
CONTACT SERVICE ABOUT HOME
消毒供应中心
职业
暴露
职业防护
医疗护理 ▏消毒中心 ▏医学知识 ▏职业暴露
汇报:XXX
时间:202X.0X
消毒供应中心职业暴露的影响因素
生物因素
锐器伤是最常见、最危险的职业暴露损伤。从临床回收的各种医疗器械 器具携带大量细菌和病毒,在工作人员清点、清洗时被污染过的玻璃用 品、穿刺针头、手术器械等,稍有不慎就有刺伤的危险,造成皮肤黏膜 的损伤而感染血行性播散疾病,例如 HIV、乙肝、丙肝病毒等。
消毒供应中心需对污染严重的物品及精密器械、管腔器械进行手工刷洗 或使用高压水枪清2洗气管溶腔胶器械时,在清洗过程中易产生微生物气溶胶, 若防护不当,溅入眼睛黏膜或吸入呼吸道也可引起感染性疾病
但同时,由于工作环境和工作 性质的特殊性,工作人员面临 着多种职业危害。
守护健康,从消毒供应中心做起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是职业暴露的高发人群, 为降低职业暴露的发生,管理者已经进行了大量 的实践论证,但目前仍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
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者应足够重视职业暴露的管理 与控制,加强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培训和教育, 提高职业暴露防护意识及技能措施,养成良好的 职业安全习惯,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的风险,从而 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身心安全性。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目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存在的职业安全危害因素,提出防护对策。

方法:根据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可能遇到的危害因素,制订并落实规范化的防护措施。

结果:通过职业安全防护知识和标准预防教育,加强锐利器械损伤防护和处理,重视供应室内环境质量管理,增强了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自身防护意识,有效地减少了职业危害因素对人体的伤害。

结论:减少造成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是加强職业安全防护,确保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的关键。

标签: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职业危害;职业防护对策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的重要部门,是医院医疗、护理工作的枢纽,其工作质量是保障医护工作质量的前提所在。

其工作人员每天担负着全院各临床科室使用过的医疗器械、物品的回收、清洗、消毒灭菌任务,工作强度大,污染机会多,操作中特别容易遭受病原菌的侵袭。

因此,加强供应室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显得十分重要。

现结合我院实际,就消毒供应中心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1 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1.1物理因素消毒供应中心各种仪器设备如压力灭菌器、全自动清洗机、排风扇、电热鼓风干燥箱、真空泵等,在工作中产生的噪声污染超过WHO规定的医院环境的噪声标准极限值,噪声有可能>100 dB,工作人员长时间接触高分贝的噪声污染可损伤体内的听觉器官,引起心血管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病理生理变化。

压力锅灭菌过程中所散发的热量致使供应室内高温高湿,护理人员长期处于此环境中势必影响身体健康。

高温高压的蒸汽锅温度高达134℃,在开启设备舱门卸载物品时如操作不当易致烫伤发生。

紫外线空气消毒与灯管强度检测时,可使人体皮肤及眼睛受到损害,导致皮肤红斑、角膜炎、结膜炎等。

1.2化学因素临床使用后的大量污染物品在供应室内需先进行化学消毒液浸泡消毒处理。

目前我院使用最多的是含氯消毒剂,广泛用于污染器械的初步处理及地面、物体表面等的消毒。

此消毒剂具有腐蚀性、挥发性、刺激性,对人体皮肤黏膜、呼吸道、神经系统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1]。

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6
标准预防措施
• 2、工作服及防护服: • 基本原则: • 穿脱防护服的指征:①进入去污区工作前, 在缓冲间或缓冲区内穿防护服。②离开去污 区时,洗手后进入缓冲间或缓冲区脱防护服, 然后再洗手离开。③工作时衣服出现渗水或 破损及时更换。 • 防护服穿脱方法:E:\廖\廖燕农 ppt\2014.3课件\去污区防护用品穿脱流 程.doc • 注意:去污区→穿防护服;回收人员→专用 普通工作服;包装区→本区域工作服
(二)预防锐器伤:
• 1、预防锐器伤
• 2、使用锐器收集盒 • 3、污染区、检查区:皮肤 消毒剂、无菌敷料、棉签等 卫生用品,便于及时处理伤 口。
19
(三)突发事件的管理
• 建立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每 个员工应学习和掌握,有效控 制突发事件造成的工作影响和 损害。
20
四、职业暴露处理及报告
• (一)局部紧急处理 • 1、锐器伤处理方法 • 2、皮肤粘膜暴露E:\廖\廖燕农 ppt\2014.3课件\医务人员暴露 于污染的血液或体液后的处理流程 表.doc • (二)报告与记录E:\廖\廖燕农 ppt\2014.3课件\广西龙潭医院 21 职工职业暴露事件报告表.doc
三、标准预防措施
1、手卫生:洗手和卫生手消毒 手卫生基本原则: 手卫生指征:①去污区穿脱防护用品前后;② 摘脱手套后;③污染操作后接触清洁物品前, 如设备、门把手、电话、电脑等环境设施; ④离开污染操作区;⑤各项清洁操作前;⑥ 进入清洁区前;⑦环境卫生整理后;⑧接触 无菌物品前;⑨发送和回收物品中。 手卫生方法:E:\廖\廖燕农ppt\2014.3课 件\洗手图.doc手消毒效果监测细菌数 ≤10cfu/c㎡ 注意事项:
11
标准预防措施
• 7、工作鞋: • 基本原则:防水、防滑、易清洁, 保护脚面,不露脚趾 • 使用指征:进入污染区穿专区使 用的工作鞋。 • 注意事项:污染区专用鞋和清洁 区工作鞋应标明放置位置,避免 混放,工作人员进出须更鞋。 12

消毒供应中心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

消毒供应中心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

消毒供应中心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每天都要接触各种污染物品,并根据物品特性的不同而采用相应的消毒灭菌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技术的提高,介入性医疗技术的发展和推广,污染的几率也在加大,相应地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潜在危害也在增加。

因此,消毒供应中心的护士应加强自我防护意识,积极做好职业防护。

1 职业危害的常见因素1.1 物理因素1.1.1粉尘制作各种敷料、棉球以及手术巾的折叠包装,其棉絮纤维、粉尘极易被吸入呼吸道,由于累积作用反复刺激,引发咳嗽、哮喘甚至形成尘肺。

1.1.2 高温用于灭菌的高压蒸汽消毒锅,灭菌温度 121~134℃,开取锅门取出物品时如操作不慎极易烫伤。

1.1.3 噪声消毒供应中心存在各种噪声污染源,长时间在噪声中工作,对人体可造成听觉感觉器官、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损伤。

1.2化学因素工作中接触的各种消毒剂,轻者刺激皮肤引起接触性皮炎、鼻炎、哮喘,重者中毒致癌。

1.3机械性损伤的危害消毒供应中心大部分是年老体弱的女性,但担负着全院各种一次性无菌物品及各种敷料以及各种消毒灭菌物品的下收下送工作,工作量较大,且每天要搬运整箱较重的注射器、输液器、敷料等,有时因姿势不当或物体过重,易引起腰扭伤或椎间盘的损伤。

器械组和清洗组的工作人员每天要长时间站立工作,其胃下垂、慢性腰腿疾病、下肢静脉曲张、尤其是腰部损伤发病率高于其他人群。

1.4利器伤的危害消毒供应中心回收的物品中,锐利器械较多,极易误伤自己和他人。

已有资料显示,因职业引起的感染途径中,针刺伤占80%。

而常见的乙肝、丙肝和艾滋病病毒通过血液传播的效率最高,且1次即可感染。

1.5职业安全意识缺乏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的严重性认识不足,个别工作人员文化程度较低,没有接受过正规系统的医学教育,缺乏相关知识,造成职业安全防护意识淡漠,不能正确地执行有关规章制度及防护措施,导致感染隐患发生。

2 加强供应中心环境质量管理,做好各项防护2.1物理因素的防护2.1.1粉尘的防护引进一次性小包装的棉球、纱布、棉垫、棉签等灭菌物品, 减少因手工操作产生的各种粉尘对人体的损害。

消毒供应室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防护和安全管理

消毒供应室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防护和安全管理

消毒供应室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防护和安全管理消毒供应室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防护和安全管理消毒供应室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防护和安全管理--------------------------------------主讲-:文花--------------------------【关键词】供应室中心工作人员职业危害因素防护措施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内承担各科室所有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的部门,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部门。

工作性质决定供应室人员经常接触被不同种类病原体污染的物品,及使用各种方法进行清洗消毒灭菌,其中涉及的大多数因素对身体有害,而一些工作人员陈旧的观念,在工作中怕麻烦经常不使用防护用品,缺乏自我防护知识,易导致医护人员感染到各种疾病。

1造成人员危害的不良因素1.1工作人员自身因素工作人员的自身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工作人员对操作常规、工作态度观念不强;根据自己的习惯随意改变工作程序;不能有效地利用防护用具来很好的保护自己;没有形成很好的防护意识与行为习惯,都有可能对自己造成伤害,特别是下送组,负责全院各科室使用并可回收的物品,工作量大,手套经常破损。

夏季手套不透气,有的工作人员工作时图方便不愿戴,直接用手接触污物,这些物品上面带有许多病原微生物,每天接触这些物品,感染各种传染病的机会很大,从而成为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

1.2生物因素供应室工作人员在回收、清点、去污、消毒、灭菌再返回临床使用的过程中,许多物品带有血液、体液和其他污物,使用单位往往未作预处理,有的还带一些针头、刀片等锐利器械,有刺伤的可能,有发生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以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危险。

1.3化学因素大量的一次性物品存放在供应室,它们都是EO消毒,如果空气中的EO含量超过标准,及消毒液的使用,将对供应室人员身体造成很大伤害。

1.4物理因素用于灭菌的高压蒸汽消毒锅、烘干器等,最高温度达136℃,开启锅门时如操作不当极易烫伤,我科人员均有被烫伤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同时,需要经常使用各种方法对再生器械进行消毒、灭菌,而大 多数消毒因子对人体是有影响的。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
职业安全防护
一、认识危险因素 二、提高安全防护意识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
认识工作中的危险因素
(一)生物因素 (二)化学因素 ( 三)物理因素 (四)个人因素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
(四)个人因素
3.当人力搬运货物、装载、推车时,如果姿势不正 确或负荷超重会引起扭伤、拉伤等。
4.在清洗、包装物品时,长时间站立操作,取强迫 体位容易使人疲劳,极易发生颈椎病、腰椎劳 损、下肢静脉曲张等。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
二、安全防护措施
1.生物危险因素的防护 2.化学性危险因素的防护 3.物理性危险因素的防护 4.个人因素的防护
致黏膜职业暴露。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
(一)生物因素
4.有资料表明,健康的医务人员患血源性传染病 80%~90%是由针刺伤所致,被已感染的乙型肝炎 病毒(HBV) 、丙型肝炎病毒(HCV)以及人类免疫缺 陷病毒(HIV) 感染患者用后的针头刺伤,其发生 乙肝、丙肝、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危险分别是30%、 1.6%、0.3%。
5.清洗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导致部分致病菌扩散到 空气中形成气溶胶, 造成回收洗涤区环境和空气 的污染。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
(二)化学因素
1.含氯消毒剂 2.环氧乙烷 3.过氧化氢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
(二)化学因素
1.含氯消毒剂 • 具有腐蚀性、挥发性、刺激性,高浓度、接触时间长,能破坏皮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
安全防护教育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消毒的重要部门,也是目前医院感染的重点 科室,每位护士都要不断更新知识,把好各个工作环节的质量关, 积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提高工作质量不断改进操作水平,推 进医院发展。在防止仪器与器械受损害的同时做好自身防护,以 免因工作原因而致个人伤害。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
(一)生物危险因素的防护
1.执行标准预防措施 2.防止微生物的有效屏障 3.戴手套 4.洗手 5.职业暴露的处理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
(二)生物危险因素的防护 防止针刺伤
分类时细致、认真, 将缝合针、刀片、锐 器逐一挑出
锐器单独处理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
(一)生物因素
哪一方面容易引起生物因素损害 1.回收清点 2.刷洗 3.割伤、针刺伤 4.气溶胶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
(一)生物因素
1.回收清点各种未经过任何处理,带有血液、脓液和其他污物的器 械。
2.这些器械可能用于艾滋病、乙肝或其他传染病患者。 3.每天刷洗的器械都是被污染的,有溅到皮肤或眼睛里的机率,导
(二)生物危险因素的防护 防止针刺伤
锐利器械及精细器械日常检查 时,应带光源的放大镜下进行, 保证光源充足
4.常规操作中,接触大量电器、插头、插座,有可能导致漏电、触 电等现象发生。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
(三)物理因素
5.超声清洗机、高压蒸汽消毒锅工作时、预真空灭菌 器、排风扇、烘干机等,不同程度地产生噪声,噪 声常接近90分贝。易引起工作人员疲劳、注意力不 集中、烦躁、头疼和听力下降、工作效率降低等现 象。
(二)生物危险因素的防护 防止针刺伤
工作结束后,水池放水时,应 使用镊子夹取排水盖避免遗留 锐器刺伤
一次性针头等锐利物品,不能 徒手抓取,应使用镊子抓取, 直接放入锐器盒内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
(二)生物危险因素的防护 防止针刺伤
锐器必须放在防刺透容器内进行运输 。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
消毒供应中心性质
消毒供应中心的特殊性: 是发放无菌物品的场所,也是污染物品的回收场所。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潜在的风险
• 我国是乙肝高发国家,乙肝总感染率高达60%左右,艾滋病的流行 在我国也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
• 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经常接触各种污染物品,医源性暴露的条件已 具备。
的 职业安全防护
2015.06.28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险因素 • 安全防护措施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
消毒供应中心性质
承担各临床科室可重复使用物品、器械及器具 清洗包装灭菌及无菌物品的供应。,是保证医疗 、护理工作顺利进行、防止医源性院内感染的 重要部门。
起肺水肿。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
(二)化学因素
3.过氧化氢
• 外观为无色透明液体,无毒,对皮肤有一定的侵蚀作用,产生灼 烧感和针刺般疼痛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
(三)物理因素
1.热源损伤 (烫伤或烧伤) 2.爆炸损伤 3.电击损伤 4.紫外线辐射损伤 5.噪声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
肤脂质层,引起呼吸道深部病变,对皮肤黏膜有刺激与腐蚀作用, 溅入眼内可导致烧伤。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
(二)化学因素
2.环氧乙烷 • 环氧乙烷液体易燃、易爆,且对人体有毒。如接触皮肤可引起刺
痛、冷感、红肿、皮炎、水疱、血疱、甚至烧伤。 • 吸入环氧乙烷气体可引起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严重者可引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
(三)物理因素
6.房屋空气闭塞可引起工作人员头晕、眼花、心慌、耳鸣、情绪焦 虑、听觉迟钝、血压升高、疲劳等。
7.潮湿可引起风湿性疾病。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
(四)个人因素
1.心理原因 2.体力操作 工作中因过度疲劳、紧张等工作压力过大可能 造成心理损害。
(三)物理因素
1.热源损伤 (烫伤或烧伤): 如高压蒸汽灭菌、干热灭菌、烘烤、煮沸、蒸馏水的制作过程中,
均可由高温、高压、蒸汽、烘烤等意外引起烫伤或烧伤。 2.爆炸损伤 压力容器使用不当、空气中环氧乙烷浓度达到 3%时易引起容器爆炸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
(三)物理因素
3.紫外线灯直接照射可引起皮肤过敏、电光性眼炎、黏膜炎性反应 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