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网络文稿编辑
第三章周期矩形脉冲的频谱教学文稿

情况 3: 1 T,6 F nT S(n a T ) 1 1S 6(n 1 a )6 , 第一个过零点为 n =16 。
脉冲宽度再缩小一倍
f (t)
T
1
2
0
2
T
t
谱线间隔不变 2
T
Fn
1 16
0
幅值再减小一倍
2
第一个过零点再增加一倍
第三章第1讲
3
结论
由大变小,Fn 的第一个过零点频率增大,
第一个过零点不变
第三章第1讲
6
脉冲宽度不变, 周期T变化 ③
情况 3:T16时,谱线间隔 2 , 第一个过零点 2 。
T 8
周期T再扩展一倍
f (t)
1
T
T
2
0
2
T
谱线间隔再减小一倍
1 FFnn
8161
T
t
幅值再减小一倍
0 0
2 2
第一个过零点不变
第三章第1讲
7
结论
不变,Fn 的第一个过零点频率不变,
第三章周期矩形脉冲的频谱
周期T不变,脉冲宽度变化 ②
情况 2:T 8,F nT S(n a T )8 1S(n a 8 ), 第一个过零点为 n =8 。
脉冲宽度缩小一倍
f (t)
1
T
2
0
2
T
t
谱线间隔不变 2
T
Fn
1 8
2
0
第一个过零点增加一倍
幅值减小一倍
第三章第1讲
2
周期T不变,脉冲宽度变化 ③
即
2
,
f 1
带宽不变。
T 由小变大,谐波频率成分丰富,并且频谱的幅度变 小。
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教案(贵州版)

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教案(贵州版)第一章:网络的基本概念与使用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
学会使用网络进行信息搜索。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习惯。
1.2 教学内容网络的定义与分类网络的用途正确使用网络的方法与注意事项1.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什么是网络?讲解网络的定义、分类与用途。
演示如何使用网络进行信息搜索。
学生实践:使用网络搜索信息。
1.4 作业布置让学生在家中尝试使用网络搜索信息,并记录下自己的搜索过程与感受。
第二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学会使用计算机进行文档编辑。
2.2 教学内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文档编辑的基本方法2.3 教学步骤讲解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如开关机、使用鼠标等。
演示如何使用计算机进行文档编辑。
学生实践:自行编辑一份文档。
2.4 作业布置让学生在家中自行编辑一份文档,可以是作文、日记等。
第三章:电子表格的使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使用电子表格软件。
能够利用电子表格进行数据处理。
3.2 教学内容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3.3 教学步骤讲解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
演示如何利用电子表格进行数据处理。
学生实践:自行设计一份电子表格,进行数据处理。
3.4 作业布置让学生在家中利用电子表格软件设计一份表格,并进行数据处理。
第四章:多媒体的基本概念与使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多媒体的基本概念。
学会使用多媒体软件。
4.2 教学内容多媒体的定义与分类多媒体软件的基本操作4.3 教学步骤讲解多媒体的定义、分类与用途。
演示如何使用多媒体软件。
学生实践:使用多媒体软件制作一份简单的作品。
4.4 作业布置让学生在家中尝试使用多媒体软件制作一份简单的作品。
第五章:计算机网络的安全与道德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知识。
学会保护自己的信息安全。
培养学生在网络上的道德行为。
5.2 教学内容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知识个人信息保护方法网络道德规范5.3 教学步骤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知识,如如何防止病毒、如何防止黑客攻击等。
五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上册)

五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上册)第一章:网络基础知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2. 让学生掌握互联网的基本使用方法。
3. 培养学生安全上网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发展。
2. 互联网的基本使用方法。
3. 网络安全知识。
三、教学步骤1. 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2. 演示互联网的基本使用方法。
3. 讲解网络安全知识。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地描述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2. 学生能熟练地使用互联网。
3. 学生具备基本的安全上网意识。
第二章:电子邮件的使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子邮件的基本概念。
2. 让学生掌握电子邮件的发送和接收方法。
3. 培养学生文明上网、礼貌沟通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电子邮件的基本概念。
2. 电子邮件的发送和接收方法。
3. 文明上网、礼貌沟通的重要性。
三、教学步骤1. 讲解电子邮件的基本概念。
2. 演示电子邮件的发送和接收方法。
3. 讲解文明上网、礼貌沟通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地描述电子邮件的基本概念。
2. 学生能熟练地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
3. 学生具备文明上网、礼貌沟通的意识。
第三章: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
2. 让学生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
3. 培养学生规范文档格式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
2. 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
3. 文档格式的规范。
三、教学步骤1. 讲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
2. 演示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
3. 讲解文档格式的规范。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地描述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
2. 学生能熟练地使用文字处理软件。
3. 学生具备规范文档格式的意识。
第四章:电子表格的使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子表格的基本功能。
2. 让学生掌握电子表格的使用方法。
3. 培养学生数据分析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电子表格的基本功能。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上第三单元第三章——《叶片上下表皮+气孔数量探索之旅》说课文稿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上第三单元第三章——《叶片上下表皮气孔数量探索之旅》说课文稿一、使用教材人教版初中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二、实验器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纱布、镊子、滴管、清水、吸水纸、解剖针、解剖刀、培养皿、大号注射器、紫鸭跖草叶片、睡莲叶片。
三、实验创新(一)教材中选择菠菜、蚕豆叶片作为实验材料,会受到季节影响,不容易获取到新鲜的叶片。
本实验选择校园中常见的紫鸭跖草和睡莲的叶片作为实验材料,实验效果明显,一年四季均可获得,也能体现水生、陆生植物对环境的适应。
(二)从微观角度让学生观察叶片表面确实存在气孔且叶片上下表皮气孔数量存在差异。
作为陆生植物紫鸭跖草,其下表皮气孔数量多于上表皮气孔数量;而睡莲为浮水植物,其下表皮气孔数量少于上表皮气孔数量。
(三)教材内容“试一试”中使用叶片浸在盛有70°C左右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叶片表面会不会产生气泡,若有气泡,请比较叶片正面与背面气泡的数目。
上述操作方法不易控制好水温,且观察叶片表面产生气泡效果不明显。
本实验将叶片放入注有清水的大号注射器中,推至针筒至无空隙,用力向下拉动针筒,利用负压法可以清晰观察到叶片上下表皮是否会有气泡产生,实验显现显著,从宏观角度让学生直观感受叶片表面确实存在气孔。
四、实验原理叶的上表皮和下表皮是由一层细胞组成的,且表皮细胞无色、透明,上面有许多保卫细胞构成的气孔,可用撕取、刮取的方法将叶片上下表皮做成透明的薄片,并做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以认识叶片上表皮和下表皮的结构。
将叶片放入注有清水的大号注射器中,推至针筒至无空隙,用力向下拉动针筒,此时针筒内气压低于大气压,即为负压条件,此时叶片上下表皮会因气压差产生气泡。
学生根据观察到叶片上下表皮产生气泡数量,进而推测上下表皮气孔数量的差异。
五、实验教学目标根据2022版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本实验涉及内容要求为重要概念4.2 植物通过吸收、运输和蒸腾作用等生理活动,获取养分,进行物质运输,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次位概念为4.2.3 植物通过对水的吸收和散失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设计:第三章第七、八课声音、影片的插入、带有超链接演示文稿

第七课声音、影片的插入教学目标(思想、知识、能力):1.掌握声音的插入方法2.掌握影片的插入方法教学重、难点:声音、影片的插入方法教学程序认知操作一、复习提问:1、在什么样的视图中,才能进行自定义动画的设定?2、怎样设定自定义动画?3、如何调整各对象的出现顺序?二、新授:上节课,我们设定了动画,但仅仅只是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文字等对象,动画效果再好,还不足以体现多媒体的优势。
本节课,我们学习插入多媒体元素--声音、影片等。
1.声音:在幻灯片中插入声音有两种方法方法一:a.在幻灯片视图中,显示要添加音乐或声音的幻灯片。
b.在“插入”菜单中指向“影片和声音”,显示子菜单。
c.如果要从剪辑库插入声音,请单击“剪辑库中的声音”,再双击所需声音的图标。
d.如果要从其他位置插入声音,请单击“文件中的声音”,找到包含此声音的文件夹,再双击所需声音文件。
方法二:a.在幻灯片视图中,显示要添加音乐或声音的幻灯片。
b.“幻灯片放映”/“动作按钮”,显示可选的动作按钮,在此选扬声器。
c.选择单击时超级链接到的目标声音,也可以将声音播放的条件设置为鼠标从按钮上移过。
2、影片剪辑:方法也有两种,与插入声音的两种方法类似。
3、更多的对象使用“插入”菜单中的“对象”命令,可以插入种类更多的不同元素。
例如:可以将文件内容作为对象插入到演示文稿中。
三、教学反思: 1、声音的插入2、影片的插入四、学生操作:1、插入声音2、插入影片五、教学反思第八课带有超级链接的演示文稿教学目标:1.掌握理顺幻灯片逻辑结构的方法2.会制作插入超级链接的对象教学重、难点:制作插入超级链接的对象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怎样利用Powerpoint画一个五角星图?2.怎样设置文字、图片的阴影效果?3如何设置文字、图片的三维效果?二.新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可以制作出图文并茂的演示文稿了。
不过这样的演示文稿只能按照我们制作对排定的顺序播放,这样的线性的结构方式使我们的演示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第三章洋务运动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徐P5)
(一)外国公使驻京后严重干涉中国的 内政外交
例一:赫德和驻华侵馆参赞威妥玛, 先后,向清政府提出了《局外旁观论》 和《新议略论》,其宗旨是要求清政 府“内改政治。外笃友谊”,听命于 外国。 例二:“蒲安臣使团”事件
(三)列强对华利权攫夺的加强
1、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2、通航权的扩大; 3、对中国金融权的控制
浓厚的封建性:
第一,就组织体制而言,属官办官营, 厂家不是独立的企业单位,而是政府的一个 分支部门。 第二,经费主要是由封建官方拨付而非 商人投资; 第三,产品主要还不是做为商品投放市 场,而是无偿调拨,特别是前期尤其如此; 第四,有些厂家中,超经济的封建性剥 削压迫比较严重,工人不完全是自由出卖劳 动力的雇佣劳动者。
“吾人对于中国群众,不能视为已经失 德性之人,彼等在实际上,尚含有无限蓬勃 生气。”“至于中国所有好战精神,尚未完 全丧失,”因此,他得出结论,“无论欧、 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 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 ,实为下策。”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
“在很短一段时间里发生了一个重大变化 ;业已实施的政变导致了大臣的变换……恭亲 王和两位太后组织了一个新政府,制定了一项 新政策;中国政府第一次承认了外国人的权利 ,并同意平等地对待他们。” ——英国副外交大臣莱亚德,1862年3月18日
恭亲王
亲王为中国制定了一项新政策:中国 应在外交上接纳西方以获得一段时期的和 平,并于这期间在西方帮助下加强军事力 量。因此,通过外交赢得和平便成为政府 的直接目标(标),而自强更生则为终极 目标(本)。 西方人承认了这样的事实,即享受条 约权利的前提条件,是要出让这些权利的 政府继续存在下去。西方列强相信,一个 稳定的中国有利于他们的侵略,因此决定 维持清廷的存在。
第三章化学毒物的生物转化详解演示文稿

基本组成
血红蛋白类:cytP450、cytb5均含有铁卟啉的结 构具有传递电子的功能
黄素蛋白类:NADPH-cyt P-450还原酶和NADHcyt b5还原酶,主要是传递电子并提供电子
磷脂类:促进上述两类酶的相互作用,具体功能 是对膜上各蛋白酶起固定作用。促进底物的羟基 化反应或增强外源性化学物与cytP 450 的结合作 用
第三章化学毒物的生 物转化详解演示文稿
优选第三章化学毒物 的生物转化
不经转化排出体外(极少数) 毒物 经转化后毒性降低(绝大多数)
转化后毒性显现(多数化学致癌物) 生物转化的场所:全身各组织器官。主要有
肝、肾、肺、消化道和胎盘。肝脏是最主要 的生物转化器官。
总体上,生物转化的意义是使外源化学物的水溶性增加,不易通过生物膜 进入细胞,容易排泄到尿和胆汁中。
③加入分子氧形成氧化型的三重络 合物,氧被还原;
④第二个电子由细胞色素b5供给;
⑤伴随质子的导入,生成一分子水, O-O键的解离产生了极强的活性氧;
⑥底物和活性氧结合生成羟化的产 物ROH,P-450返回静止状态。
在此一连串的反应中P-450进行了 一次循环。
氧化作用
P-450催化氧化
脂肪族和芳香族羟化:八甲磷 双键的环氧化: 杂原子(S-,N-,I-)氧化和N-羟化 杂原子(O-,S-,N-)脱烷基 氧化基团转移
细胞色素P-450的专一性不强,凡有一定脂溶性 的外来物质都能通过不同类型反应被其氧化,形 成多种代谢物。
主要的氧化反应有羟化、脱烷基、氧化、脱硫、 脱氨、环氧化等反应方式。
P-450
P-450是细胞色素P-450的简称(也简称为 CYP),是位于微粒体膜(滑面内质网)上的 一组酶。它的名字来源于与CO结合后在 450nm处有吸收峰。P-450在动物界的分布 非常广泛,种类非常多。
分析方法第三章演示文稿

即M 0, x a, b, 有F ( x) M , 于是x a, b, 有 f ( x) F ( x) M .
例2 设f ( x)在[a, )上连续 , lim f ( x) A A为有限数 , 则f ( x)在[a, )
x
上有界.
证明 lim f ( x) A, 取 0 1, B 0, x B f ( x) A 1
解 当x0 0时, f (0) 0, 对于x 0, 有
f ( x) f (0) x1 x x 1 x
2
限制x 1, 则 x 1 x 2 x ,
对 0,由2 x , 解得 x ,
于是取 min1, , 对x : x , 有 f ( x) f ( x0 ) 2
5.若f ( x), g ( x)都在区间I上连续, 则 f g x max f ( x), g ( x) 与
f g x min f ( x), g ( x)也都在区间I上连续。
证明 f g x f ( x) g ( x) f ( x) g ( x) 2
x x0
x0 x
f ( x0 )
e f ( x) e f ( x0 ) f ( x) f ( x0 )
x : 0 x x0 f ( x0 ) f ( x) e x0 x f ( x0 )
而 lim e x0 x f ( x0 ) f ( x0 ), lim f ( x) f ( x0 )
i 1
maxx1 , x2 , xn d
则c, d a, b, f ( x)在c, d 上连续, 从而有最小值 , 与最大值M , 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网络文稿编辑作业
3—1.稿件改正包括哪些内容?
1.稿件的校正(改正稿件中不正确的写法,包括稿件中的事实,思
想,语法,修辞,逻辑等):
替代
删节
加按语
2.稿件的压缩:通过对稿件的删意,删句,和删字,是原稿内容更
加突出,章节紧凑,表达凝练。
3.稿件的增补
a.扩充新闻价值大的部分
b.增添回叙内容
c.嵌入相关新闻和背景资料
d.增添必要的字句
4.稿件的改写
1)综合改写
2)分篇改写
3)改写体裁
4)改写结构
5)改写辞章
3—2.简述网络文稿标题的构成要素。
1.主题:又叫主标题或标题句,用于揭示稿件内容中最重要的信息和概括稿件的中心思想。
2.小标题:当网络稿件由几个方面构成或者事实发展分为几个明显阶段时,往往需要小标题。
3.准导语:是指位于主标题之后的一段文字,用于比较长或者比较重要的稿件中,以一段较为具体的话对标题作解释或者提纲挈领地概括稿件。
类似消息的导语。
4.题图:主要包括照片,图表,漫画,动画等,作用在于解释标题,引起网名注意,引导阅读。
5.附加元素:
◆随文部分
◆主观标示
◆效果字符
3—3.简述网络文稿标题的制作原则。
一、题文一致:
基本内容一致
标题的论断在新闻中要有充分依据
二、简洁凝练
三、具体准确
四、突出亮点
五、亲切贴近
六、新颖主动:立意,角度,语言要新
3—4.运用超链接的基本方式有哪些?
(一)利用超链接解释与扩展关键词
(二)利用超链接设置延伸性阅读
✧相关报道
✧相关评论
(三)利用超链接改写文章
●将一篇文章进行分层
●将多篇文章结合成一篇新的文章
●将长文章缩写成短文章
3—5.简述内容提要撰写的原则。
强调新闻中的主要内容
介绍某些方面内容的细节
补充缺少的要素:新闻的基本要素包括五个W和一个H,即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当标题中缺失若干元素而它们又并非无足轻重时,内容提要应该加以补充。
通常省略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