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视觉发展的3个阶段_百度文库.
儿童视觉发展规律

儿童视觉发展规律视觉是儿童认知和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儿童的视觉发展规律对于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了解儿童视觉发展规律,有助于家长和教师更好地指导和帮助孩子。
本文将从儿童视觉发展的角度出发,探讨儿童视觉发展的规律。
一、儿童视觉发展的阶段1.1 婴儿期:出生后的头几个月,婴儿的视觉主要是模糊的,只能看到近距离的物体,对颜色和形状的辨别能力较弱。
1.2 幼儿期:1-3岁是幼儿视觉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开始能够辨别颜色和形状,对物体的距离和大小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1.3 学龄前期:3-6岁是儿童视觉发展的黄金时期,他们的视觉逐渐成熟,开始能够进行更复杂的视觉活动,如拼图、画画等。
二、儿童视觉训练的重要性2.1 提高学习效率:良好的视觉能力有助于儿童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2.2 促进手眼协调:视觉训练可以促进儿童的手眼协调能力,有助于他们进行精细动作和手工活动。
2.3 预防视觉问题:及时进行视觉训练可以帮助儿童预防视觉问题,如近视、斜视等。
三、儿童视觉训练的方法3.1 视觉保健操:通过眼球运动、眼部按摩等方式进行视觉保健操,有助于缓解眼部疲劳,改善视力。
3.2 视觉游戏:利用各种视觉游戏,如找茬、拼图等,让儿童在游戏中进行视觉训练,提高视力和注意力。
3.3 保持正确用眼姿势:教育儿童保持正确用眼姿势,避免长时间盯着电子产品或书本。
四、儿童视觉保护的注意事项4.1 控制用眼时间:避免让儿童长时间盯着电子产品或书本,每隔一段时间让眼睛休息一下。
4.2 调节光线:保持光线适中,避免光线过强或过弱对眼睛的伤害。
4.3 定期进行眼保健操:每天进行适量的眼保健操,有助于缓解眼部疲劳,保护视力。
五、家长和教师的角色5.1 定期检查视力:家长和教师应定期带儿童进行视力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视力问题。
5.2 关注儿童用眼环境:家长和教师应关注儿童的用眼环境,保持光线适中,避免对眼睛的伤害。
5.3 指导儿童正确用眼:家长和教师应指导儿童保持正确用眼姿势,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
新生儿发育宝宝的视觉和听觉发展阶段是什么

新生儿发育宝宝的视觉和听觉发展阶段是什么视觉和听觉是新生儿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之一,对于他们的认知和交流至关重要。
在新生儿的成长过程中,他们的视觉和听觉能力会经历多个发展阶段。
本文将详细讨论新生儿的视觉和听觉发展,并介绍每个阶段的重点和特征。
一、视觉发展阶段1. 首先,从出生开始到约2个月大的新生儿期,婴儿的视觉系统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
他们对于颜色和形状的感知非常有限,只能辨别高度对比的物体。
婴儿的对视能力也不强,通常会将注意力集中在距离他们最近的对象上。
2. 当婴儿达到2-4个月大时,他们的视觉系统开始有所进步,能够更加清晰地辨别不同物体的形状和颜色。
他们对于亮度和对比度的感知也明显改善,能够更好地注意到周围的环境和人物。
在这个阶段,婴儿开始对面部表情产生兴趣,并有能力追踪移动的物体。
3. 6个月大的婴儿进入了视觉发展的关键阶段。
他们的视觉系统变得更加成熟,能够更好地辨别形状和颜色,并具有更广阔的视觉范围。
婴儿可以观察和模仿其他人的动作和表情,并开始对于远距离的物体表现出兴趣。
4. 到了婴儿满一岁的时候,他们的视觉能力已经几乎与成年人相当。
他们能够准确地辨别对象的细节,对于距离和深度有了更准确的感知。
婴儿的眼球运动也更加灵活,可以自如地跟踪运动物体。
二、听觉发展阶段1. 出生后的新生儿期,婴儿的听觉系统尚未完全发育,他们对于声音的感知非常有限。
在这个阶段,婴儿对于嗓音有较高的敏感性,能够辨别亲近人的声音,并对婴儿语言产生兴趣。
2. 当婴儿达到2-4个月大时,他们开始对环境中的声音更加敏感。
他们能够区分高低音调,对于音乐和韵律表现出兴趣。
此外,婴儿也开始尝试模仿一些简单的声音。
3. 6个月大的婴儿,他们的听觉系统已经相当发达。
他们能够区分不同的语言声调和音节,对于音乐的表达和节奏有着更好的理解力。
此外,婴儿开始对周围环境中的声音做出反应,对于噪音和音乐表现出特定的情绪反应,比如兴奋或者害怕。
4. 到了婴儿满一岁的时候,他们对于语言的理解能力已经相当高。
视觉发展的八个阶段

视觉发展的八个阶段
视觉发展的八个阶段如下:
1. 出生前期:孕期到出生之间的时间,胎儿开始发展与调整眼部结构和功能。
2. 新生儿期:出生后的头一个月,婴儿的视觉功能主要是模糊的,只能看清楚距离自己8到12英寸的物体。
3. 初级视觉阶段:2-4个月,婴儿的视力开始逐渐提高,能够看清楚距离自己2-4英尺的物体。
4. 后期初级视觉阶段:4-6个月,婴儿能够更准确地追踪物体的移动,并对颜色、形状和模式有更强的识别能力。
5. 颜色感知阶段:6-12个月,婴儿对颜色的感知能力不断增强,开始能够分辨出不同的颜色。
6. 空间感知阶段:1-2岁,婴儿能够准确地估计物体的距离和位置,并能够使用视觉信息进行空间导航。
7. 图形和模式认知阶段:3-5岁,儿童开始能够辨认和提取出简单的图形和模式,并开始进行形状和大小的比较。
8. 高级图形和模式认知阶段:6岁以上,儿童的视觉认知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能够辨认和提取出复杂的图形和模式,并进行更深层次的形状、颜色和大小的比较和分析。
儿童视觉发展规律

儿童视觉发展规律一、引言视觉是儿童最重要的感觉之一,对其认知和学习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了解儿童视觉发展规律,有助于家长和教育者为他们提供适当的视觉刺激和帮助,促进他们的视觉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本文将详细介绍儿童视觉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并提供一些相关的数据和研究结果。
二、儿童视觉发展的阶段1. 出生至3个月在出生后的头几个月,婴儿的视觉能力还比较有限。
他们对高对比度的黑白图像更感兴趣,并能够跟随移动的物体。
此时,婴儿的眼睛和大脑正在建立视觉连接,并逐渐学会将视觉信息与其他感官信息结合起来。
2. 3个月至6个月在这个阶段,婴儿的视觉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他们能够更清楚地看到远处的物体,并开始关注周围的环境。
婴儿可以追踪移动的物体,并对颜色和形状产生兴趣。
此外,他们还能够通过视觉来识别和辨别人脸。
3. 6个月至12个月在这个阶段,婴儿的视觉能力进一步发展。
他们能够更准确地估计距离,并开始学会使用手眼协调来抓取物体。
他们对复杂的图像和玩具产生兴趣,并能够通过视觉来解决简单的问题。
此外,婴儿还能够通过视觉来识别物体和人的表情,并开始懂得一些基本的社交技巧。
4. 1岁至2岁在这个阶段,儿童的视觉能力继续迅速发展。
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所见物体的属性,并开始使用视觉来指导他们的行动。
儿童可以通过视觉来识别和区分不同的颜色、形状和大小,并开始学习使用图像和符号来表示事物。
此外,他们还能够通过视觉来解决更复杂的问题,并开始展示出一些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5. 2岁至5岁在这个阶段,儿童的视觉能力已经接近成人水平。
他们能够准确地识别和辨别各种物体和图像,并能够通过视觉来理解和解释所见事物的关系和属性。
儿童可以使用视觉来解决更复杂的问题,并开始展示出一些抽象思维和想象力。
此外,他们还能够通过视觉来进行有效的沟通和表达,并开始学会阅读和书写。
三、相关研究和数据1. 研究表明,早期的视觉刺激对儿童的视觉发展至关重要。
适当的视觉刺激可以促进婴儿和幼儿的视觉神经连接的形成和加强,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视觉能力和认知能力。
婴幼儿视觉发育规律及特点

1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上
视觉能力接近成人水平,能够处理更复杂的视觉信息
能够识别和区分各种颜色和形状,视觉搜索和注意力持续时间增加
能够识别鲜艳的颜色,开始协调眼睛的运动,增强对物体的兴趣
4 - 6个月
深度感知发展,手眼协调能力提升
能够抓取和操作玩具,追踪移动物体更平稳,能够辨认更多物体细节
6 - 9个月
视觉探索能力增强,能够更好地识别和记忆物体
视觉记忆能力提升,对熟悉的物体和人脸有明显反应,开始模仿视觉动作
9 - 12个月
视觉空间感发展,对物体的距离和位置有更好的判断
婴幼儿视觉发育规律及特点
年龄阶段
视觉发育特点
发展细节
出生- 1个月
视力模糊,主要对光线和对比度敏感
能够辨认光线变化,注视黑白高对比度图案,视距约20-30厘米
1 - 2个月
视力逐渐清晰,对面部表情和物体有更好反应
开始追踪移动物体,能固定目光于近处物体,视觉对比度感知增强
2 - 4个月
颜色辨别能力增强,视力更加清晰
儿童视觉发展规律

儿童视觉发展规律儿童视觉发展规律是指儿童在视觉方面的生理和认知能力的发展过程。
视觉是儿童获取信息和与外界环境交互的重要方式之一,对儿童的学习、社交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了解儿童视觉发展规律,有助于父母、教师和医生更好地了解儿童的视觉能力,提供适当的教育和保健措施。
1. 出生至3个月:在婴儿出生后的头几个月,他们的视觉能力还不够成熟。
他们主要能够注视并追随高对比度的物体,如黑白色块。
他们的注视时间还比较短暂,通常只能持续几秒钟。
2. 3个月至6个月:这个阶段的婴儿开始对周围的世界更感兴趣。
他们开始能够注视和追随移动的物体,对颜色和形状也有更好的辨别能力。
他们的注视时间也会逐渐延长。
3. 6个月至12个月:在这个阶段,婴儿的视觉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
他们可以更准确地抓住物体,对远近的判断也更准确。
他们开始对细节感兴趣,能够注视和追随更小的物体。
他们还能够通过视觉记忆识别熟悉的人和物体。
4. 1岁至2岁:在这个阶段,幼儿的视觉能力继续发展。
他们开始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颜色、形状和大小的概念。
他们可以玩一些简单的拼图游戏,并开始对图画和书籍更感兴趣。
他们的注视时间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也有所增强。
5. 2岁至3岁:在这个阶段,幼儿的视觉能力进一步提高。
他们可以更准确地识别和命名物体,对细节有更好的观察力。
他们开始能够理解和遵守一些简单的视觉指令,如“找到红色的球”。
他们对图画和书籍的兴趣也更加浓厚。
6. 3岁至5岁:在这个阶段,幼儿的视觉能力已经相当成熟。
他们可以准确地辨别和命名各种颜色、形状和大小的物体。
他们能够进行更复杂的拼图游戏,并开始对字母和数字感兴趣。
他们的视觉记忆和注意力也进一步增强。
总结起来,儿童的视觉发展规律可以概括为:从出生到3个月,注视能力逐渐发展;3个月至6个月,开始对颜色和形状有更好的辨别能力;6个月至12个月,视觉能力显著提高,能够抓住物体并对远近有准确判断;1岁至2岁,开始理解和应用颜色、形状和大小的概念;2岁至3岁,识别和命名物体能力进一步提高;3岁至5岁,视觉能力相当成熟,能够辨别和命名各种物体,并开始对字母和数字感兴趣。
儿童视觉发展规律

年龄视觉发展规律视觉培养重点0-1个月视觉结构、视觉神经尚未发育成熟,视力相当于成人的1/30,眼肌调节能力差。
可以看到模糊的影像;瞳孔对光有反应,会眨眼;视力范围可达20-25cm,视野只有45度左右。
多和宝宝对视,最佳距离为20cm,尽量多的刺激可以让宝宝的大脑建立更多突触;新生婴儿喜欢注视复杂的形状、曲线和鲜明的对比色,如靶心图、棋盘图。
1-2个月视网膜上的视锥细胞已经能够分辨色彩,但还不能真正识别各种颜色,视觉对比敏感度较弱,喜欢鲜艳的色彩和强烈的黑白对比;宝宝能看清活动的物体是在1.5-2个月时,可以追视物体及光源。
多给宝宝看黑白对比鲜明或色彩鲜亮的图案和玩具,有助于刺激宝宝的视觉发育。
2-3个月宝宝双眼在2个月大的时候就具有注视和两眼固视的能力,不过无法持久;能区别面孔,区分黄色、红色及橙色;有些宝宝可能出现斜视,经过一段时间的视觉练习,双眼协调水平会迅速提高,一般在八周之内可以自动矫正。
多给宝宝看各种颜色的图画,玩具,尤其是黄色、红色;为了预防造成斜视或偏头,需要适当变幻悬挂或粘贴图画以及玩具摆放的位置。
3-4个月宝宝的眼睛运动更加自如,视野可达180度,已经可以比较顺利地捕捉视野范围内的移动物体,拥有了“追视”的能力;四个月大的宝宝已经可以展现出对某种颜色的偏爱,已经可以分辨出属于同一种颜色、但深浅不同的两种色彩。
经常给宝宝看移动的物体,可以手持带有图案的卡片让宝宝追视,每次训练时间不要超过半分钟;观察宝宝喜好的颜色,在环境中多布置这种色彩的图画、玩具和装饰。
4-5个月视觉进步很快,视网膜发育更加成熟,能又近看远,再由远看近,并且开始建立立体感。
会以视线寻找声音来源,或追踪移动物体,能够转动身体,伸手去捕捉眼睛看到的感兴趣的物体;可以渐渐盯住某一物看几秒钟,拥有了“定视”的能力。
在宝宝身体70cm以内的范围内,摆放色彩鲜亮的玩具、图画,便于宝宝接受丰富的视觉刺激。
5-6个月双眼聚焦能力逐渐发育成熟,宝宝可以自动调整好自己的姿势,以便看清想要看的东西;远距离知觉开始发展,能够注意远处活动的事物,可以用目测估计距离;可以抓物,手眼协调能力开始发展。
婴幼儿视觉发展促进宝宝的视觉能力

婴幼儿视觉发展促进宝宝的视觉能力婴幼儿期是宝宝视觉发育的重要时期,良好的视觉发展能够对宝宝的认知、学习和社交能力产生积极影响。
因此,家庭和教育环境中的视觉刺激和促进措施对于宝宝的视觉能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婴幼儿视觉发展的关键阶段和促进视觉能力的方法。
1. 婴幼儿视觉发展的关键阶段婴幼儿期视觉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其中包括婴儿期(出生至12个月)、幼儿期(1-2岁)和学龄前期(2-6岁)。
在婴儿期,宝宝的视觉系统逐渐发展并成熟。
在出生后的头几周,宝宝主要能够看清近距离的物体,对于远处的物体视觉敏感度较低。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宝宝的视觉范围逐渐扩大,对远处物体的观察能力也得到提升。
同时,宝宝开始发展眼睛的协调能力和手眼配合能力,可以追踪移动的物体。
在幼儿期,宝宝的视觉系统进一步成熟,视觉注意力逐渐增强。
他们开始对颜色、形状和大小产生兴趣,并能更好地辨别和识别物体。
此外,他们开始发展空间感知能力,可以区分前后、上下和左右等方向。
宝宝还会逐渐形成对人脸和表情的辨识能力,开始学习通过观察他人的表情来理解情感。
在学龄前期,宝宝的视觉系统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他们能够更加准确地估计距离和深度,并能够辨认图形和字母。
此外,他们的眼手协调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高,可以进行更为精细的动作。
2. 促进宝宝视觉能力的方法为了促进宝宝的视觉能力发展,以下是一些家庭和教育环境中可以采取的方法:(1)提供丰富的视觉刺激:为宝宝提供各种各样的视觉刺激,包括颜色鲜艳的玩具、图书、图片等。
这些刺激有助于宝宝的视觉感知和辨识能力发展。
(2)培养眼球协调能力:通过合适的游戏和活动,帮助宝宝发展眼球协调能力,如追踪移动的物体、玩捉迷藏等。
(3)创造安静的观察环境:为宝宝创造一个安静的观察环境,避免干扰和噪音。
这有助于提高宝宝的视觉注意力和集中力。
(4)参与亲子交流:与宝宝进行亲子交流,例如通过谈话、唱歌、游戏等,可以帮助宝宝学习通过观察他人的言语和表情来理解和表达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宝宝3个月大时,就会伸出小手去试着拿东西或玩具,此时视觉发育已经达到两眼都能更精准地跟随移动的物体,即便物体移动速度快一点也没关系。4个月大的宝宝已经可以看出远近的差异,而立体感也在此时快速发育。最重要的是,两眼的立体感也只在这个时期发育(3~7个月大时完成,如果宝宝错失这个立体感发育的关键时期,便很可能产生先天性内斜视等问题,日后就必须依赖矫正治疗。
基本观察
光线和眼泪
刚出生的宝宝就对光线有反应,如果宝宝对黑暗与光亮都没有感觉,那就代表不正常。如果宝宝一出生就眼泪汪汪,并且经常有眼屎、分泌物或感染发炎的症状,则可能有先天性鼻泪管阻塞。
眼球
宝宝双眼在2个月大时就可以固视,此时可观察宝宝双眼有没有震颤。如果宝宝的眼睛视线无法固定,一直在飘动(可能是双眼,也可能是单眼,则表示视力不是很好。另外可拿色彩鲜艳的玩具球来观察,在吸引宝宝的注视之后,再慢慢移动球,观察宝宝双眼是否能跟着球一起移动。
第三阶段至少1岁时发育完全
4个月大的宝宝视力约为0.1(以正常成人的视力去衡量,等发育至18~30个月大时,一般就能达到1.0的正常成人视力。就某些视力发展较好的宝宝来说,在6个月大时就有约0.5的视力(以正常成人的视力去衡量,即便如此,要拥有1.0的成人视力也必须等到满1岁才行。
视觉障碍2类原因
视力有问题的宝宝通常会有哪些表现呢?如果情况严重的话,主要表现为经常用手搓揉眼睛和对光没有反应。而症状较轻微的宝宝,基本表现是看东西需要靠得很近,同时可能无法看到或捡起细小的东西。而单眼弱视的幼儿通常没有症状,一般要等到上幼儿园之后、经过仔细检查才能发现。
角膜
宝宝的正常角膜(黑眼球部分大小平均为9.8mm ,如果黑眼珠太大(1岁之内大于12mm ,并且有怕光、流眼泪的症状,甚至角膜混浊(黑眼珠变白,则可能有先天性青光眼的症状。
瞳孔
拿一个小手电筒,轮流照宝宝的双眼,以观察瞳孔会不会收缩、两眼的反应是否对称、有没有白色的瞳孔。正常的瞳孔应为黑色,在暗处受到光照或照相时,由于光线反射而变为
基因异常
严重的视力障碍大多与基因异常有关。准妈妈在孕期一定要均衡摄取营养,才让保证胎儿眼球的正常发育。另外,应特别注意是否有早产症状,因为早产宝宝经常有视网膜病变和高度近视的问题。
后天伤害
宝宝的斜视、弱视如果能被及早发现,大都可以治愈,属于可预防的疾病。在后天致盲的原因中,意外伤害占到了第一位,因此必须注意清除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尖锐的物品应该放在宝宝拿不到的地方,不要让宝宝玩高速冲撞的游戏和可能射伤眼睛的玩具,比如弹弓和气枪。
健康TIPS :适当刺激,均衡营养
要保证宝宝视觉的正常发育,必须经常让宝宝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下活动,接受足够的视觉刺激,例如色彩鲜艳的玩具,以及充足的大自然视觉刺激。1岁之内是宝宝视觉发育最重要的阶段,除了接受充足的视觉刺激之外,还要让宝宝摄取充足均衡的营养,这对于眼球以及视网膜细胞的发育很重要。
注意日常观察
红色或黄橘色。一旦发现白色瞳孔要及早就诊,以确认是否存在先天性白内障或视网膜母细胞瘤等眼疾。
行动观察
遮眼游戏
进行方式
先拿玩具吸引宝宝注视(固视,趁他不注意时遮住一只眼睛,正常的宝宝就会感觉到东西变得没有立体感(用双眼看才有立体感。一次遮一只眼睛即可,下一次玩时再换另一只眼。观察重点
1.宝宝可以持续用一只眼玩吗?如果可以,则表示这只眼的视力不会太差。
2.遮一只眼时宝宝有感觉吗?如果一点感觉都没有,那么可能是玩得太专心,也可能是被遮住的眼睛视力很差,遮不遮都无所谓,宝宝几乎感觉不到。
3.在遮住宝宝某只眼睛的一刹那,观察另一只眼的眼位有没有移动。如果有,则可能存在斜视。
4.如果宝宝的左眼总是能被遮一下,而右眼却是一下都不能遮,那有可能是左眼的视力有问题。如果每次游戏都是这种结果,请尽快检查左眼。
拍照观察
进行方式
用相机帮宝宝多拍几张照片(可以用闪光灯,或是拿小手电筒照宝宝的脸。
观察重点
1.相片上的光点有没有落在宝宝双眼的黑眼珠(瞳孔中心。
2.观察宝宝眼睛上手电筒的反光,确定是否落在双眼黑眼珠(瞳孔的中心。
健康TIPS :宝宝眼里的世界
新生宝宝还无法分辨多种色彩,在他们的眼中,或许只有黑和白才是最真实的色彩。活动刺激
看似斗鸡眼:发展未完全
多数新生儿两眼的位置常常不正,看起来就像斗鸡眼或外斜视,常常令新手父母感到担心,到底宝宝有没有斜视呢?其实这种情况到满月之后就会有所改善,因为在宝宝1个月大时,眼位已经发展稳定,一般不会有眼睛歪斜的现象。
健康小贴士:多看远,少看近
约有75%的新生儿是轻微远视,眼球的发育在7岁以前都趋向远视,之后则往近视方面发展。因此,当宝宝越来越大时,父母应该多带宝宝到户外活动,多看远,少看近。另外,学龄前儿童尽量不要长时间进行近距离活动,例如上电脑课,否则容易产生近视(尤其是高度近视,那就不是“赢在起跑点” ,而是让视力“输在起跑点” !
宝宝视觉发展的3个阶段
就婴儿视觉能力来说,出生后至1岁之间的发展极为迅速,而出生后前4个月又是最为重要的一个阶段。希望家长都能充分了解宝宝正常的视觉发展,在日常生活中密切观察,给宝宝提供一个良好的视觉发育环境。
3大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视力模糊:只对光有反应
宝宝刚出生时的视力很弱,如果拿正常成人的视力去衡量,也就仅有0.025~0.05的水平。他们可以看到父母的影像,不过并不怎么清楚。尽管如此,新生儿对光线还是会有反应,在接受由暗乍亮的光线时,宝宝的瞳孔会收缩、眼皮眯起来。如果光线太亮、太强,他们常常把头转到另了6~8周大时,妈妈就发现宝宝好像开始会看东西了!宝宝的视线似乎会跟着东西移动,这是因为宝宝此时的视觉能力已经发育至能够“固视”的阶段。也就是说,眼睛可以固定地看着一个物体,而这个物体通常是宝宝感兴趣的东西。如果拿着一个颜色鲜艳的玩具球引起宝宝的注意,等他开始注视玩具球时,再慢慢移动球,他就有能力让两眼跟着球一起向左或向右转。
手眼协调
等3个月大的宝宝可以伸出小手,想要拿到眼睛所看到的东西时,妈妈可以拿玩具吸引他,等他快要拿到时,就把玩具移到另一边,如此重复几次,直到宝宝将要失去兴趣或耐性时,再把玩具给他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