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内细菌分布及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常见细菌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常见细菌及其对人体的影响细菌是生物界中广泛分布的一类微型有机体,无论是在大自然中,还是在人类日常生活中,细菌都是无处不在的。
细菌有些是食品中的有益微生物,有些则是病原菌,会给人类带来危害。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细菌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一、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的病原菌,广泛存在于人类的皮肤、鼻腔和口腔等部位。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对它的抵抗能力很强,但一旦身体免疫力低下或者伤口被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就会产生毒素,引起各种疾病。
例如皮肤感染、肺炎、中毒性休克综合症等。
二、大肠杆菌大肠杆菌广泛存在于土壤、水源和动物内脏等地方。
在自然界中,大肠杆菌是一种有益细菌,帮助分解食物和维持肠道内的微生物平衡。
但是,某些菌株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例如被污染的食物和水源中含有大肠杆菌,会引起腹泻、腹痛、发热等症状。
此外,大肠杆菌也是耐药菌的代表之一,常常因过度使用抗生素而导致耐药性越来越强。
三、链球菌链球菌分为A、B、C、D四种群体,其中A、B、C群是人体常见的致病菌。
咽喉炎、扁桃体炎、结膜炎等疾病都是链球菌感染引起的。
此外,链球菌也能引起严重的心肌炎和肾脏病。
预防链球菌感染的最好方式就是保持个人卫生和加强免疫力。
四、流感病毒流感病毒和人体的关系比较复杂,它是一种RNA病毒,可以进入人体细胞,引起感冒等呼吸道疾病。
但流感病毒的变异性使得它难以被根治,而且每年都会发生新的疫情。
建议大家每年都要接种流感疫苗,减少病毒传播和发生。
五、葡萄球菌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的皮肤致病菌,很多人在切割手指或者有皮肤创口时会感染。
葡萄球菌会产生毒素,引起皮肤发炎和脓疮。
此外,葡萄球菌也是医院内最常见的细菌之一,容易引起医院感染和死亡。
以上细菌只是人类接触最多的一部分,还有很多细菌在环境中也会造成不同的危害,因此要保持好卫生习惯,注意预防接触细菌的途径。
另外,正确使用抗生素也是防范细菌感染的有效方法,医生开的抗生素按期完成一般不需要过度用药。
人体正常微生物种群对健康的生理作用有哪些

人体正常微生物种群对健康的生理作用有哪些人体不同组织结构,不同的特定解剖结构分布着不同的正常菌群,如口腔菌群、胃肠道(消化道)菌群、呼吸道菌群、皮肤菌群、阴道菌群。
在这些特定解剖部位栖居不同的正常菌群,表现出不同的生理功能。
1.皮肤菌群在皮脂腺管中有厌氧的疮庖丙酸杆菌以及表皮葡萄球菌。
此外,皮肤表面还栖居着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棒杆菌、微球菌以及白色念球菌和皮癣菌等皮肤正常菌群。
可以说皮肤正常菌群是人体第一道生物屏障,它对于皮肤的营养代谢和体温调节等具有重要生理作用。
2.口腔菌群口腔黏膜上栖息着卟啉单胞菌、梭杆菌、普氏杆菌、消化链球菌以及溶血链球菌、乳酸杆菌、变形链球菌、韦荣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衣氏和内氏放线菌以及白色念球菌等。
生理功能:在维持口腔洁净,抵御致病菌生物侵袭(防止病从口入),促进免疫功能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肠道正常菌群胃内黏膜定植着酵母菌、螺旋菌、乳杆菌、少量球菌。
小肠由于肠蠕动过快,很少有常住菌定植,只有肠球菌、乳杆菌、肠杆菌等过路菌;结肠定植着大量正常菌群,差不多有1013CFU/g肠内容物,即千百兆个活菌,它们由类杆菌、双歧杆菌、优杆菌、梭菌、消化链球菌、韦荣球菌、乳杆菌、大肠杆菌、肠球菌等差不多50个菌属400—500个菌种组成。
生理功能:在维持机体生物、化学、免疫屏障以及对宿主营养、健康、抵御致病微生物侵袭、提高定植抗力、免疫、抗肿瘤、抗衰老等方面发挥重要的生理作用。
4.呼吸道正常菌群人出生大致12—15h后,鼻、咽、喉部(即上呼吸道)出现正常菌群。
先是需氧菌如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汉森氏球菌、韦荣球菌、嗜血杆菌等,继而也出现厌氧菌如普氏杆菌、卟啉单胞菌和韦荣球菌。
生理功能:维持呼吸道健康,刺激机体局部免疫功能,保护机体免受致病菌侵袭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5.生殖道正常菌群女性生殖器从幼稚到成熟过程中就有微生物栖居和定植,大致上包括产黑色素类杆菌、卟啉单胞菌、普氏杆菌、类杆菌、乳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十几种细菌为正常菌群。
微生物群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及作用

微生物群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及作用微生物群是指在人体内外生存的各种微生物的总称,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这些微生物在保持人体内部微生态平衡、维护人体健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微生物群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及其作用。
微生物群在人体内部的分布人体内部包括消化道、皮肤、呼吸道、生殖道等各个部位,在这些部位都存在着微生物群的分布。
其中,肠道是微生物群数量最多、种类最多的部位,细菌数量可达到10的14次方,在人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微生物群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微生物群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非常广泛,包括消化、免疫、代谢等多个方面。
具体而言,微生物群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 肠道微生物对消化的影响肠道微生物对食品的消化吸收非常重要,它们可以分解人类无法分解的食品成分,如植物纤维等。
此外,微生物群还可以通过分泌有益物质、调节肠蠕动等多种方式,促进肠道蠕动和腹泻等消化问题的缓解。
2. 微生物群对免疫的影响微生物群对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肠道微生物群能够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繁殖,保护肠道黏膜屏障,同时能够促进免疫反应的发生,加强免疫系统的抵抗力。
其中,肠道内益生菌特别重要,有助于养成良好的免疫状态,保持人体健康。
3. 微生物群对代谢的影响肠道内的微生物群能够分解食物并产生有益的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包括短链脂肪酸、维生素等多种物质。
这些物质对人体的能量代谢、脂肪代谢等方面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提高微生物群的多样性微生物群的多样性可以反映人体内部微生态平衡的状态,它的多样性越高越有助于维持健康状态。
这里介绍一些提高微生物群多样性的方法。
1. 合理饮食饮食对肠道内的微生物群多样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人们应该注意饮食的多样性,摄取各种类型的食品,保持肠道菌群的多样性。
2. 运动适量运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提高消化功能和肠道健康状态。
此外,运动还可以调节人体内部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加益生菌的数量。
3. 注重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接触危险的环境和物品,减少病原微生物的侵入和肠道菌群的干扰。
人体各部位常见地致病菌

人体各部位常见的致病菌一、人体中的常见的致病菌:1、葡萄球菌:属革兰氏阳性球菌。
是人体皮肤上寄居最多的致病菌,也见于鼻咽等处。
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力最强,主要产生溶血素、杀白细胞素和血浆凝固酶等,造成许多种感染,如疖、痈、脓肿和伤口感染等。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特点是局限性组织坏死,脓液稠厚、黄色、不臭。
也能引起全身性感染。
2、链球菌:属革兰氏染色阳性球菌。
存在于口、鼻、咽和肠腔。
链球菌的种类很多,溶血性链球菌、绿色链球菌和粪链球菌是常见的致病菌。
溶血性链球菌能产生溶血素和透明质酸酶、链激酶等,溶解破坏细胞间质中的透明质酸、纤维蛋白和其他蛋白质,使炎症易扩散而缺乏局限化的倾向。
脓液特点是比较稀薄,淡红色,量较多。
典型的感染是急性蜂窝织炎、淋巴管炎等。
绿色链球菌是一些胆道感染和亚急性心膜炎的致病菌。
粪链球菌属厌氧菌,常和大肠杆菌一同引起混合感染。
3、大肠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
寄居于肠道。
对维生素K的合成有重要作用。
它的单独致病力不大,若和其他致病菌在一起时,可造成严重的混合感染,如大面积烧伤感染、阑尾脓肿、急性胆囊炎等,产生的脓液稠厚,有粪臭。
4、绿脓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
常寄居于肠道和皮肤上,它对大多数抗菌药物不敏感,故成为继发感染中的重要致病菌,特别是大面积烧伤感染时,可引起难以控制的绿脓杆菌败血症。
绿脓杆菌感染的伤口常不易愈合,其脓液呈淡绿色,有腥臭味。
5、变形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
存在于肠道和前尿道,为尿路感染、急性腹膜炎和大面积烧伤感染的致病菌之一。
变形杆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有耐药性。
脓液具有特殊的恶臭。
6、无芽胞厌氧菌:革兰氏染色阴性的专性厌氧菌。
在一般外科感染中,此类细菌为重要的病原体之一。
具有临床意义的有脆弱类杆菌、核梭形菌、消化球菌和消化链球菌等多种。
这些无芽胞厌氧菌寄生在人体的腔道,特别是胃肠道(结肠的数量最多)、口腔、阴道等处。
它们与需氧菌共同构成机体的正常菌群。
正常情况下保持菌群相对平衡,对人体无害。
人体正常菌群的分布

人体正常菌群的分布皮肤上的细菌往往与个人卫生及环境情况而有所差异。
最常见的是革兰氏阳性球病,其中以表皮葡萄球菌为多见,有时亦有金黄色葡萄球菌。
当皮肤受损伤时,可引起化脓性感染,如疖、痛。
在外阴部与肛门部位,可找到非致病性抗酸性耻垢杆菌。
口腔中的细菌,口腔温度适宜,含有食物残渣,是微生物生长的良好条件。
口腔中的微生物有各种球菌、乳酸杆菌、梭形菌、螺旋体和真菌等。
胃肠道的细菌,因部位而不同,胃酸的杀菌作用,健康人的空肠常无菌。
若胃功能障碍,如胃酸分泌降低,尤其是胃癌时,往往出现八叠球菌、乳酸杆菌、芽胞杆菌等。
成年人的空肠和回肠上部的细菌很少,甚至无菌,肠道下段细菌逐渐增多。
大肠积存有食物残渣,又有合适酸磴度,适于细菌繁殖,菌量占粪便的1/3。
大肠中微生物的种类繁多,主要有大肠杆菌、脆弱类杆菌、双歧杆菌、厌氧性球菌等,其他还有乳酸杆菌、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真菌等。
呼吸道的细菌,鼻腔和咽部经常存在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等。
在咽喉及扁桃体粘膜上,主要是甲型链球菌和卡他球菌占优势,此外还经常存在着潜在致病性微生物如肺炎球菌、流感杆菌、乙型链球菌等。
正常人支气管和肺泡是无菌的。
泌尿道的细菌,正常情况下,仅在泌尿道外部有细菌存在,如男性生殖器有耻垢杆菌,尿道口有葡萄球菌和革兰氏阴性球菌及杆菌;女性尿道外部与外阴部菌群相仿,除耻垢杆菌外,还有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和大肠杆菌等。
生殖道细菌,阴道内的细菌随着内分泌的变化而异。
从月经初潮至绝经前一般多见的为阴道杆菌(乳酸杆菌类);而月经初潮前女孩及绝经期后妇女,阴道内主要细菌有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大肠杆菌等。
机体的多数组织器官是无菌的,若有侵入的细菌未被消灭,则可引起传染。
因而在医疗实践中,当手术、注射、穿刺、导尿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以防细菌感染。
细菌在人体地分布(一)正常菌群地含义人自出生后,外界地微生物就逐渐进入人体。
在正常人体皮肤、粘膜及外界相通地各种腔道(如口腔、鼻咽腔、肠道和泌尿道)等部位,存在着对人体无害地微生物群,包含细菌、真菌、螺旋体、支原体等。
人体正常菌群的分布

人体正常菌群的分布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人体正常菌群的分布皮肤上的细菌往往与个人卫生及环境情况而有所差异。
最常见的是革兰氏阳性球病,其中以表皮葡萄球菌为多见,有时亦有金黄色葡萄球菌。
当皮肤受损伤时,可引起化脓性感染,如疖、痛。
在外阴部与肛门部位,可找到非致病性抗酸性耻垢杆菌。
口腔中的细菌,口腔温度适宜,含有食物残渣,是微生物生长的良好条件。
口腔中的微生物有各种球菌、乳酸杆菌、梭形菌、螺旋体和真菌等。
胃肠道的细菌,因部位而不同,胃酸的杀菌作用,健康人的空肠常无菌。
若胃功能障碍,如胃酸分泌降低,尤其是胃癌时,往往出现八叠球菌、乳酸杆菌、芽胞杆菌等。
成年人的空肠和回肠上部的细菌很少,甚至无菌,肠道下段细菌逐渐增多。
大肠积存有食物残渣,又有合适酸硷度,适于细菌繁殖,菌量占粪便的1/3。
大肠中微生物的种类繁多,主要有大肠杆菌、脆弱类杆菌、双歧杆菌、厌氧性球菌等,其他还有乳酸杆菌、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真菌等。
呼吸道的细菌,鼻腔和咽部经常存在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等。
在咽喉及扁桃体粘膜上,主要是甲型链球菌和卡他球菌占优势,此外还经常存在着潜在致病性微生物如肺炎球菌、流感杆菌、乙型链球菌等。
正常人支气管和肺泡是无菌的。
泌尿道的细菌,正常情况下,仅在泌尿道外部有细菌存在,如男性生殖器有耻垢杆菌,尿道口有葡萄球菌和革兰氏阴性球菌及杆菌;女性尿道外部与外阴部菌群相仿,除耻垢杆菌外,还有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和大肠杆菌等。
生殖道细菌,阴道内的细菌随着内分泌的变化而异。
从月经初潮至绝经前一般多见的为阴道杆菌(乳酸杆菌类);而月经初潮前女孩及绝经期后妇女,阴道内主要细菌有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大肠杆菌等。
机体的多数组织器官是无菌的,若有侵入的细菌未被消灭,则可引起传染。
因而在医疗实践中,当手术、注射、穿刺、导尿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以防细菌感染。
人体正常菌群的分布

人体正常菌群的分布皮肤上的细菌往往与个人卫生及环境情况而有所差异。
最常见的是革兰氏阳性球病,其中以表皮葡萄球菌为多见,有时亦有金黄色葡萄球菌。
当皮肤受损伤时,可引起化脓性感染,如疖、痛。
在外阴部与肛门部位,可找到非致病性抗酸性耻垢杆菌。
口腔中的细菌,口腔温度适宜,含有食物残渣,是微生物生长的良好条件。
口腔中的微生物有各种球菌、乳酸杆菌、梭形菌、螺旋体和真菌等。
胃肠道的细菌,因部位而不同,胃酸的杀菌作用,健康人的空肠常无菌。
若胃功能障碍,如胃酸分泌降低,尤其是胃癌时,往往出现八叠球菌、乳酸杆菌、芽胞杆菌等。
成年人的空肠和回肠上部的细菌很少,甚至无菌,肠道下段细菌逐渐增多。
大肠积存有食物残渣,又有合适酸硷度,适于细菌繁殖,菌量占粪便的1/3。
大肠中微生物的种类繁多,主要有大肠杆菌、脆弱类杆菌、双歧杆菌、厌氧性球菌等,其他还有乳酸杆菌、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真菌等。
呼吸道的细菌,鼻腔和咽部经常存在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等。
在咽喉及扁桃体粘膜上,主要是甲型链球菌和卡他球菌占优势,此外还经常存在着潜在致病性微生物如肺炎球菌、流感杆菌、乙型链球菌等。
正常人支气管和肺泡是无菌的。
泌尿道的细菌,正常情况下,仅在泌尿道外部有细菌存在,如男性生殖器有耻垢杆菌,尿道口有葡萄球菌和革兰氏阴性球菌及杆菌;女性尿道外部与外阴部菌群相仿,除耻垢杆菌外,还有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和大肠杆菌等。
生殖道细菌,阴道内的细菌随着内分泌的变化而异。
从月经初潮至绝经前一般多见的为阴道杆菌(乳酸杆菌类);而月经初潮前女孩及绝经期后妇女,阴道内主要细菌有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大肠杆菌等。
机体的多数组织器官是无菌的,若有侵入的细菌未被消灭,则可引起传染。
因而在医疗实践中,当手术、注射、穿刺、导尿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以防细菌感染。
细菌在人体地分布(一)正常菌群地含义人自出生后,外界地微生物就逐渐进入人体。
在正常人体皮肤、粘膜及外界相通地各种腔道(如口腔、鼻咽腔、肠道和泌尿道)等部位,存在着对人体无害地微生物群,包含细菌、真菌、螺旋体、支原体等。
微生物标本临床意义

微生物标本临床意义细菌培养与其它检验项目不同,由于其样本采集易受杂菌的干扰和培养条件的限制,因而造成检测结果有时与临床不完全一致,故在分析细菌培养报告时应明白:细菌培养阴性不代表无细菌感染、细菌培养阳性不代表该菌一定是病原菌,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而定。
一、呼吸道标本1、常见病原菌人体的上呼吸道有常居的细菌群,下呼吸道是无菌的,但下呼吸道分泌物经上呼吸道排出时通常受到正常菌群的污染,故从呼吸道标本中检测到上呼吸道的正常细菌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判断是否存在由该细菌引起的感染。
上呼吸道的常居菌主要有草绿色链球菌、奈瑟菌、微球菌与口腔厌氧菌等,低齡儿童的咽部还可携带肺炎链球菌或嗜血杆菌。
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因感染部位而有所差异。
咽炎最常见的病原菌是A群链球菌:喉炎的病原菌以流感嗜血杆菌为主:中耳炎常见病原菌是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及口腔厌氧菌:游泳后中耳炎的病原菌通常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孢菌: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卡他莫拉菌、化脓性链球菌、结核分枝杆菌、嗜肺军团菌、诺卡菌、多杀巴斯德菌等,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引起社区获得性、进行性、坏死性肺部病变。
医院获得性肺炎常见于呼吸道插管患者,病原菌大多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如铜绿假单孢菌、嗜麦芽窄食单孢菌、不动杆菌等)。
具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黏液型铜绿假单孢菌。
粒细胞减少患者不仅对细菌感染而且对真菌感染的危险性增加。
丝状真菌、肺孢子菌及诺卡菌是器官移植者肺部感染的主要病原菌。
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及激素的患者容易受到侵袭性真菌感染。
2、涂片检查痰液标本质量筛查直接涂片、革兰染色、镜检。
可以接收进行细菌培养标本的条件是:①痰液标本:平均每低倍视野鳞状上皮细胞数<10个;②气管吸出痰液:平均每低倍视野鳞状上皮细胞数<10个或20个油镜视野至少能见1个细菌;③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鳞状上皮细胞数<细胞数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