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力的分解教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力的分解教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力的分解教案

基础夯实

1.已知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求两个分力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且成一定夹角,分解是唯一的

B.若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分解是唯一的

C.若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及另一个分力的方向,分解是唯一的D.此合力有可能分解成两个与合力等大的分力

答案:ABD

解析: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或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只能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分解是唯一的,故A、B正确;如果将合力分解时两个分力夹角为120°且合力在其角平分线上,则两个分力与合力等大,故D正确;若已知一个分力F1的大小和另一个分力F2的方向,设F2与F夹角为θ,若F1

2.(北京西城区12~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力的合成和分解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高大的桥要建很长的引桥,减小斜面的倾角,是为了减小汽车重力沿桥面向下的分力,达到行车方便和安全的目的

B.幼儿园的滑梯很陡,是为了增加小孩滑梯时受到的重力,使小孩下滑得更快

C.运动员做引体向上(缓慢上升)动作时,双臂张开很大的角度时要比双臂竖直平行时觉得手臂用力大,是因为张开时手臂产生的合力增大的缘故

D.帆船能逆风行驶,说明风力一定能分解出沿船前进方向的分力

答案:AD

3.(潍坊临朐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如图所示,木匠用直角斧子劈木材时,采用A、B、C三种方式。当木匠用力相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种方式更容易劈开木材

B.B种方式更容易劈开木材

C.C种方式更容易劈开木材

D.无论哪种方式斧子的左面比右面受到的压力大

答案:AD

解析:

将F 沿垂直劈两侧面分解,如图所示,则 tan α=F F 1,sin α=F

F 2

所以F 1=F tan α=F ·cot α,F 2=F sin α

由此可判AD 选项正确。

4.(上海交大附中高一上学期期中)如图所示,物块所受重力为10N ,放在光滑斜面上由一弹簧秤沿斜面拉住,使它静止。已知弹簧秤读数为6N ,则斜面对物块的支持力大小为( )

A .4N

B .8N

C .10N

D .无法确定

答案:B

解析:∵G ·sin α=6N ,∴sin α=35,F =G ·cos α=10×4

5N =8N 。

5.

已知力F 的一个分力F 1跟F 成30°角,F 1大小未知,如图所示,则另一个分力F 2的最小值为( )

A.F 2

B.3F 3

C .F

D .无法判断

答案:A

解析:由力的三角形知识可知,当F 2与力F 1垂直时,F 2为最小值,故F 2=F sin30°=F

2

6.

在一次森林探险活动中,某探险队员在两棵树之间搭建一吊床用于晚间休息,如图所示,若两根绳子间的夹角为120°,探险队员和吊床总质量为80kg ,则每根绳对树的拉力大小是多少?(取g =10N/kg)

答案:均为800N 解析:

将重力沿两绳方向分解,如图所示,则由数学知识可知F 1=F 2

=G =800N 。

7.(深圳三校12~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图中氢气球重力为10N,空气对它的浮力为16N。由于受到水平向左的风力的作用,使系

气球的绳子与地面成60°,试求:

(1)绳子的拉力;

(2)水平风力的大小。

答案:(1)43N(2)23N

解析:对氢气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将绳子的拉力正交分解

由平衡条件得

水平方向F风=F cos60°

竖直方向F浮=F sin60°+mg

由(1)(2)联立得:F=43N

F风=23N

能力提升

1.假期里,一位同学在厨房里协助妈妈做菜,对菜刀发生了兴趣。他发现菜刀的刀刃前部和后部的厚薄不一样,刀刃前部的顶角小,后部的顶角大(如图所示),他先后做出过几个猜想,其中合理的是()

A.刀刃前部和后部厚薄不匀,仅是为了打造方便,外形美观,跟使用功能无关

B.在刀背上加上同样的力时,分开其他物体的力跟刀刃厚薄无关

C.在刀背上加上同样的压力时,顶角越大,分开其他物体的力越大

D.在刀背上加上同样的压力时,顶角越小,分开其他物体的力越大

答案:D

2.

(寿光市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检测)图为节日里悬挂灯笼的一种方式,A、B点等高,O为结点,轻绳AO、BO长度相等,拉力分别为F A、F B。灯笼受到的重力为G。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F A一定小于G

B.F A与F B大小相等

C.F A与F B是一对平衡力

D.F A与F B大小之和等于G

答案:B

解析:由A、B两点等高,AO、BO等长可知,AO绳与BO绳的拉力对称,B选项正确;若两绳间的夹角θ=120°时,F A=F B=G;当θ<120°时:F A=F B120°时:F A=F B>G,A选项错误;这两个力的矢量和与重力是平衡力,C选项错误,这两个力不是大小之和而是矢量之和等于G,D选项错误。

3.(江苏启东中学12~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如下图所示,质量为m的人,用绳子通过滑轮拉质量为M的物体。不计绳的质量和滑轮摩擦力,当人拉绳子向右走过一步,系统仍保持平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人对地面的压力减少

B.地面给人的摩擦力增加

C.人对地面的正压力增加

D.绳子的拉力变大

答案:BC

4.(惠安一中、养正中学12~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为了测量两张牛皮纸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如图所示。在长木板A的上表面和木块B的下表面贴上待测牛皮纸,调整木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使B在A上做匀速运动。(重力加速度g为已知)在一次实验中,该同学使B在A上匀速下滑,测量出θ=30°,则牛皮纸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

答案:

3 3

解析:

将重力mg正交分解如图所示,

则F f=F1=mg sinθ

F f=μF N=μF2=μmg cosθ

将θ=30°代入得μ=3

3

5.

如图所示为一攀崖运动员,正在竖直崖壁上攀登,由于身背很重的行装,重心上移至肩部的O点,总质量为75kg,此时手臂与身体垂直。手臂与崖壁夹角θ为60°,求此时手受到的拉力和脚受到的作用力。(设手受到的拉力和脚受到的作用力均通过重心O,g取10m/s2)。

答案:375N3753N

解析:

对运动员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平衡条件正交分解得:

F sin60°=F N sin30°

F cos60°+F N cos30°=mg

解得F=1

2mg=375N

F N=3753N

6.(北京西城区12~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为30kg的小孩坐在10kg的雪橇上,大人用与水平方向成37°斜向上的大小为100N的拉力拉雪橇,使雪橇沿水平地面做匀速运动,(sin37°=0.6,cos37°=0.8),求:

(1)雪橇对地面的压力大小;

(2)雪橇与水平地面的动摩擦因数的大小。

答案:(1)340N(2)0.24

解析:(1)经对小孩和雪橇整体受力分析得:

竖直方向:F sinθ+F N=mg

解得F N=mg-F sinθ=340N

雪橇对地面压力F′N是地面对雪橇支持力F N的反作用力,所以雪橇对地面压力:

F N′=F N=340N

(2)水平方向:F cosθ-F f=0

F f=μF N

由上式解得:μ=4/17=0.24

7.

如图所示,楔形物体倾角为θ=30°,放在水平地面上,轻质硬杆下端带有滑轮,上端顶有重1000N的物体,硬杆只能沿滑槽上下滑动。不计一切摩擦,求作用于楔形物体上的水平推力至少多大才能将重物顶起?

答案:10003

3N

解析:

水平推力F有两个效果,垂直于斜面向上支持滑轮和垂直于水

平面压地面,如图所示,斜面对杆的支持力大小为

F N =F sin θ,方向垂直于斜面斜向上。要使轻杆顶起重物,则应使

F N cos θ≥

G ,即F

sin θ

·cos θ≥G ,

F ≥

G tan θ=1000

3

3N 。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