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第六届全国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观摩与展示活动总结

合集下载

第六届全国高中数学优质课观摩学习心得

第六届全国高中数学优质课观摩学习心得

第六届全国高中数学优质课观摩学习心得2012年11月16日-19日,我有幸参加了"第六届青年杯"数学教师优质课评比"观摩活动”这次观摩活动中我共听了16节课,上课教师课题自备,包括《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循环结构(二)》,《有趣的杨辉三角》,《平面几何中的向量方法》,《二分法与方程的解》,《二项式定理》,《算法的概念》,《导数的概念》,有些内容是两个老师同上,也就是同课异构,每节课都很有特色,听完课后,听有经验的专家点评,并向专家请教了许多问题,回来后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思考实践,真正感受到这次观摩活动对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有很大的帮助,使我受益匪浅,感受深刻;一.学生教师双主体的地位改变这次观摩活动中,每节课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得到较充分的体现,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给学生提供“做”数学的学习机会,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探究,交流,让学生在学习中去体验和经历数学。

在实践过程中也注重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真正教会学生怎样去解决一个新的问题。

如《有趣的杨辉三角》这节课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广西钦州灵山中学的赵金成老师,她的课堂气氛活跃,教学环节过度自然流畅,课堂上老师提出的问题大多数是由学生独立思考或相互探讨完成的,当然这与老师的引导和点播是分不开的。

本节课赵老师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教学活动从学生的认知结构出发,通过四个问题设计问题1:计算()n ba+通过填表你发现什么规律?问题2:观察“杨辉三角”你能得到哪些数字规律?(学生填到课前发的习题纸上)问题3.请与同组的同学交流你的想法,并试着证明你的猜想。

问题4.请各小组派带代表发表你们的看法?让学生独立思考寻找杨辉三角中蕴含的数字规律,再通过小组全班的探讨交流证明发现的二项式系数的性质,注重运用了转化和化归的数学思想,把观察到的规律证明化归为组合数性质的应用,将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有机结合,体现了真正的探究-猜想-证明的科学思维方法。

青年教师优秀课展示活动总结

青年教师优秀课展示活动总结

青年教师优秀课展示活动总结为认真贯彻执行省教育厅减负增效、规范办学的要求,积极推进学校“教育教学规范月”活动,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健康成长,学校决定由督导室牵头,各年级、各处室协办,于九月份举行青年教师优质课展示活动。

现将本次活动情况总结如下:一、组织9月8日,学校成立了由朱校长总负责、张书记总督查的活动领导小组,由杨华文主任、汤玉璋主任具体负责,在上学年五、六月份初赛的基础上,征求各方面意见,确定了姜娟娟、刘吉利、朱正明、方云、梁波、朱海燕、苗茜、邹松、迟庆平、沈娟、柴兆军、詹澜、杨庆峰、姜振君、张永梅、王展妮、赵霞、吕海霞、相根等开课教师。

这些老师都是近年来我校涌现出来的比较优秀的青年教师,他们具备了一定的业务水平和教学基本功,对其他青年教师的成长有较强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同时让其他青年教师有一定的认同感和亲和力。

10日晚7点,我们专门召开了开课老师会议,对开课提出了具体要求。

二、开课第3周,展示活动正式开始,各位开课老师进行了认真准备,刘吉利、朱海燕、张永梅、苗茜等开课教师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备课精心,上课精彩,大部分课堪称精品。

既遵循“诱思探究”理论,又符合新课改要求,每个老师都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

在课堂上,语文学科刘吉利老师一直鼓励学生去“悟”、去“练”,学生的个性与学习智慧得到尽情展现。

数学学科朱海燕、方云等老师针对学生实际,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引入了几个学生很熟悉的基本函数图象,从直观入手,从具体开始,让学生通过观察、归纳,从感性到理性地概括出函数的奇偶性的定义,由浅入深,循循善诱。

英语学科苗茜老师教态自然亲切,语言富有感染力。

文章处理环环相扣,由易到难,条理清晰。

迟庆平老师问题设计合理,学习目标明确,让学生心中有数。

邹松老师以学生表演剧本的方式授课,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物理学科沈娟和柴兆军等老师都能注重实验探究,在师生的共同讨论之中,逐步对现象进行分析,深入到问题的本质。

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示课总结

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示课总结

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示课总结在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示课中,我承担了一节初中数学课的教学任务。

通过这次展示课,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教学实践中的挑战和机遇,也深入反思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效果。

以下是对这次展示课的总结。

首先,我意识到教学前的准备工作的重要性。

在展示课前,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进行教案的设计与调整。

我分析了学生的学情和学习需求,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教学目标和内容,并选择了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

通过多次反复的修改和完善,我最终形成了一份清晰明确的教案。

这次展示课的成功表明了充分准备对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其次,我发现教学过程中合理的引导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这次课堂教学中,我采用了探究式教学法。

我先通过引入一个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讨论,最后总结出相关规律。

这种引导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但同时,我也发现在引导过程中我有时候会给予学生过多的提示,导致学生的思维不够自主。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注意平衡引导和激发学生思考的关系,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

第三,互动和合作在课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这次展示课中,我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并鼓励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

在学生的讨论中,他们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和问题,这使课堂充满活力。

通过合作,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帮助,促进彼此的学习。

教师在其中起到促进交流和引导思考的作用。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并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

最后,我认识到评价和反馈对提高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在这次展示课中,我使用了多种评价方式,包括口头评价和书面评价。

我注意到通过评价和反馈,我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困难,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表现,给予及时的评价和反馈,并通过与学生的沟通,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综上所述,通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示课的实践,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许多教学中的问题和挑战。

参加第六届全国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观摩与展示活动总结

参加第六届全国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观摩与展示活动总结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参加第六届全国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观摩与展示活动总结重庆市实验中学校马林刚2012年11月15至20日,在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刘邦耀研究员的带领下,我们巴南区中学数学名师室的成员一行和重庆市的中学数学特级教师及各区县教研员一起在安徽省黄山市参加了第六届全国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观摩与展示活动。

第一次和全国的同行和全国高中数学的教育专家在一起交流学习,不仅领略了十几节各省市派出的选手介绍的各自的课堂实录,还学习了现场专家、评委的精彩点评,参加了CASIO公司对图形计算器的应用的讲座,学习了中国教学学会中数专委会的章建跃副理事长的总结发言。

经过认真的思考、沉淀,现将学习的经验总结如下:一、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高中教学水平各不相同,但是参赛教师的水平很高,对很多熟悉的经典高中数学内容都有很新鲜、专业的诠释。

如福州一中的危志刚老师和银川实验中学的李巍老师都讲的是《正弦定理》,在教材的处理上分别用了从定性把握到定量刻画引入课题,借助几何画板对正弦定理进行了探索、体验,最后得出结论;李巍老师从实际问题引入,从直角三角形中存在的边角关系类比到一般三角形,经历了提出问题、发现定理、问题驱动、再看定理、提出猜想、证明定理、多法证明、深化定理、解决问题、应用定理。

充分体现了教无定法,但是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运用老师的智慧,引导学生不断挖掘数学知识所蕴含的本质。

二、不管何种教学模式,关注学生,关注全体,重视知识的发生发展永远是高中数学教育的核心问题。

在所观摩的展示课中,有的学校把学习小组坐成圆圈,大多数学校仍然是都面对讲台,有的学校教室四周都是黑板,大多数学校都使用了电脑软件和展示台等工具。

在教学中,以学生的主动思考和教师的引导为主,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展示了数学课堂的魅力。

三、有很多大胆的有价值的尝试。

如《解析几何》序言课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很多启发。

专家和观摩教师、参赛选手的互动也是产生智慧碰撞的火花的时候,点评专家都是赛前观摩了整节录像课后对所点评的课进行了分析,大多言简意赅,切中要害。

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活动总结

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活动总结

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活动总结为了给全体青年教师提供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取长补短的平台,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师业务水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教务处的精心组织下,为期两个月的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活动圆满结束。

本次公开课几乎涉及所有学科,共有30位老师参与,参加听课的老师达到798人次。

研讨活动充分体现了以指导青年教师业务为宗旨,以课堂改革为动力。

总的来看,他们青春澎湃,激情四溢,充分展示了青年教师的个性和风采,充分激活了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充分激发了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内在要求。

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首先:课前备课充分,设计合理。

全体教师接到通知后高度重视,积极准备,精心选择课题,深入钻研教材,研究教学方法,并翻阅有关书籍或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力求把知识和能力既深入浅出又扎扎实实的传授给学生。

在教案的撰写上,既详细又认真,又不忘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同时,还注重利用多媒体技术服务教学,追求既生动形象又快节奏高效率的教学效果,努力把最优秀的课堂教学展示给所有评委和听课教师。

其次:课堂构思新颖,激情洋溢。

本次公开课上,或者通过播放有吸引力的影片引课,或者通过丰富多彩的图片展示,为课堂营造了较为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

精彩的影片图片使知识的讲授变得生动客观。

这些巧妙的构思不仅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更为重要的是,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的愉快会成为学习兴趣得以保持的重要途径。

另外,老师们大多都是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他们朝气蓬勃,激情洋溢。

课堂上,男教师声音洪亮,语言铿锵有力,很有感染力。

女教师音质优美,语气柔和亲切,极具亲和力。

在这样的课上,不仅老师的风采得到展示,学生的个性也得到了张扬。

在这种氛围下,学生学得积极,老师教得轻松,是真正的相互促进,融洽和谐。

再次,课堂驾驭能力基本具备。

30位老师,在整个课堂教学的组织中不慌不忙、松弛有度、放收自如。

设计的问题合理科学,针对性强,大多数教师都能把握重点和难点,解决核心问题。

发挥数学的内在力量为学生谋取长期利益

发挥数学的内在力量为学生谋取长期利益

发挥数学的内在力量为学生谋取长期利益──“第六届全国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观摩与展示活动”总结暨大会报告人民教育出版社中数室章建跃各位代表,老师们,同志们,大家好。

受本届全国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观摩与评比活动组委会、评委会的委托,我给大会作总结报告。

本次活动受到全国高中数学教师、数学教研部门、各会员单位的高度重视,来自全国除西藏、港澳台以外的所有省、直辖市、自治区,行业的1400多名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覆盖范围广,参与热情高。

各会员单位做了大量前期工作,很多会员单位从两年前就开始布置、落实本项活动,把工作细化在过程中,积极组织当地广大高中青年数学教师参与观摩活动,引领广大教师交流教学经验,以观摩与评比活动带动课堂教学研究,在研究中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

各会员单位为本次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承办方安徽省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安徽省黄山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为本次活动投入了很大精力,付出了辛苦的劳动。

协办方卡西欧(上海贸易有限公司)、媒体支持《中国数学教育》&《数学周报》社为本项活动提供了大力支持,安徽省黄山万盛会议服务有限公司为本次会议提供了很好的服务。

特别要感谢各位参赛选手,你们付出了巨大的智力劳动,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为本次活动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我代表大会组委会、评委会对你们的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祝贺你们取得优异的成绩,祝贺你们在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而坚实的一步。

为了提高本项活动的水平,更好地发挥优秀课的示范性作用,我会学术委员会专门成立课题组,专门研究制定了《全国中学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评价标准(修订版)》,并制定了相应的《评委工作基本要求》(试行稿,2012年),对评委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各位评委不仅要事先对参赛选手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说明和课堂实录进行仔细阅读、观摩,在现场还要聚精会神地观察选手的表现,根据参赛选手的预设和现场生成,做出评判,并给出点评。

高中教学观摩活动总结

高中教学观摩活动总结

高中教学观摩活动总结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给人努力工作的动力,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吧。

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总结吗?以下是作者整理的高中教学观摩活动总结,欢迎大家分享。

高中教学观摩活动总结1各位代表,老师们,同志们,大家好。

受本届全国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观摩与评比活动组委会、评委会的委托,我给大会作总结报告。

本次活动受到全国高中数学教师、数学教研部门、各会员单位的高度重视,来自全国除西藏、港澳台以外的所有省、直辖市、自治区,行业的1400多名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覆盖范围广,参与热情高。

各会员单位做了大量前期工作,很多会员单位从两年前就开始布置、落实本项活动,把工作细化在过程中,积极组织当地广大高中青年数学教师参与观摩活动,引领广大教师交流教学经验,以观摩与评比活动带动课堂教学研究,在研究中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

各会员单位为本次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承办方安徽省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安徽省黄山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为本次活动投入了很大精力,付出了辛苦的劳动。

协办方卡西欧(上海贸易有限公司)、媒体支持《中国数学教育》&《数学周报》社为本项活动提供了大力支持,安徽省黄山万盛会议服务有限公司为本次会议提供了很好的服务。

特别要感谢各位参赛选手,你们付出了巨大的智力劳动,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为本次活动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我代表大会组委会、评委会对你们的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祝贺你们取得优异的成绩,祝贺你们在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而坚实的一步。

为了提高本项活动的水平,更好地发挥优秀课的示范性作用,我会学术委员会专门成立课题组,专门研究制定了《全国中学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评价标准(修订版)》,并制定了相应的《评委工作基本要求》(试行稿,20xx年),对评委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青年教师优质课赛课活动总结范文

青年教师优质课赛课活动总结范文

青年教师优质课赛课活动总结范文引言在教育的道路上,每一次的探索与尝试都显得弥足珍贵。

青年教师优质课赛课活动不仅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展示自我、相互学习的平台,更是推动教育教学创新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对本次赛课活动的总结。

一、活动目的与意义本次赛课活动旨在激发青年教师的教学热情,提升教学技能,促进教学方法的创新,同时也是对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一次全面检验。

二、活动筹备1. 组织机构由学校教务处牵头,联合教研组、教师发展中心共同组织。

2. 活动宣传通过校园网、公告板、教师会议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确保每位青年教师都了解活动信息。

3. 报名与选拔开放报名通道,鼓励符合条件的青年教师积极参与。

通过初步筛选,确定参赛教师名单。

三、活动实施1. 赛前准备参赛教师根据赛课主题,准备教学设计,进行多次试讲,不断优化教学方案。

2. 赛课过程教师们展示了风格各异的教学设计,从课堂导入到内容讲授,再到互动讨论,每一环节都体现了教师的巧思与创意。

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3. 专家评审由资深教师和教育专家组成的评审团,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反应等多个维度进行评分。

四、活动亮点1. 教学创新许多教师尝试了新的教学方法,如翻转课堂、案例教学、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等,展现了青年教师的创新精神。

2. 学生主体参赛教师普遍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3. 教学反思赛课后,教师们主动进行教学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体现了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自我提升意识。

五、存在问题与改进建议1. 时间安排部分教师反映准备时间不足,建议未来活动应提前通知,给予更充分的准备时间。

2. 教学资源有教师提出教学资源如多媒体设备、教具等支持不够,建议学校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支持。

3. 专业培训建议学校定期组织教学法培训,帮助青年教师提升教学设计和课堂管理能力。

六、活动成果1. 教学技能提升参赛教师通过赛课活动,教学技能得到了显著提升,尤其是教学设计和课堂掌控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参加第六届全国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观摩与展示活动总结
重庆市实验中学校马林刚
2012年11月15至20日,在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刘邦耀研究员的带领下,我们巴南区中学数学名师室的成员一行和重庆市的中学数学特级教师及各区县教研员一起在安徽省黄山市参加了第六届全国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观摩与展示活动。

第一次和全国的同行和全国高中数学的教育专家在一起交流学习,不仅领略了十几节各省市派出的选手介绍的各自的课堂实录,还学习了现场专家、评委的精彩点评,参加了CASIO公司对图形计算器的应用的讲座,学习了中国教学学会中数专委会的章建跃副理事长的总结发言。

经过认真的思考、沉淀,现将学习的经验总结如下:
一、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高中教学水平各不相同,但是参赛教师的水平很高,对很多熟悉的经典高中数学内容都有很新鲜、专业的诠释。

如福州一中的危志刚老师和银川实验中学的李巍老师都讲的是《正弦定理》,在教材的处理上分别用了从定性把握到定量刻画引入课题,借助几何画板对正弦定理进行了探索、体验,最后得出结论;李巍老师从实际问题引入,从直角三角形中存在的边角关系类比到一般三角形,经历了提出问题、发现定理、问题驱动、再看定理、提出猜想、证明定理、多法证明、深化定理、解决问题、应用定理。

充分体现了教无定法,但是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运用老师的智慧,引导
学生不断挖掘数学知识所蕴含的本质。

二、不管何种教学模式,关注学生,关注全体,重视知识的发生发展永远是高中数学教育的核心问题。

在所观摩的展示课中,有的学校把学习小组坐成圆圈,大多数学校仍然是都面对讲台,有的学校教室四周都是黑板,大多数学校都使用了电脑软件和展示台等工具。

在教学中,以学生的主动思考和教师的引导为主,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展示了数学课堂的魅力。

三、有很多大胆的有价值的尝试。

如《解析几何》序言课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很多启发。

专家和观摩教师、参赛选手的互动也是产生智慧碰撞的火花的时候,点评专家都是赛前观摩了整节录像课后对所点评的课进行了分析,大多言简意赅,切中要害。

在点评时还结合所研究的领域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使我们收获很大。

在观摩第一节的互动中,我也对该节教材的处理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得到评委的肯定。

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机会很是难得,也让我对自己的一些教学观点充满了信心。

在现场观摩的很多课里,都用到了计算机模拟技术,例如电脑软件模拟转糖人、电脑软件抛掷硬币,这些用计算机模拟出来的数学实验虽然有很多值得商榷的问题,但是数学也逐渐走向直观,走向生活。

在观摩的课堂上没有看到使用图形计算器的身影,但是在CASIO的推荐会上,了解到很多省市的学校都在使用这种计算器,这是否会成为数学学习的一种新方式?我们拭目以待。

四、对我校、我区高中数学教育的启示。

就象章建跃所说,把教研作为一种习惯。

我校高中数学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是:1、对新课程标准下的新教材的把握,新教材内容多,但学生的总体时间是一个定值,怎样发挥好课堂教学的效益,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取得数学水平的提高,更好的实现数学的良好教育功能。

2、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普遍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的前提下,实现优秀学生在全国数学联赛和高考中取得满意的成绩?
对于我区高中数学教育而言,如何实现课堂的有效性,真正落实课程标准的各项目标。

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节数学课都能获得最大的收获?我区的各个学校的生源都不相同,面对的教学内容却是一样的,怎样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切实落实好知识点,不片面追求难度、深度。

注重课堂上对数学本质的研究和重点内容、重点知识的刻画,把那些依靠背公式,甚至背习题的数学学习方式改变为研究公式、研究习题。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应该成为学生在高中学习中除了应付高考以外的另一个重要追求。

总之,通过本次学习使我看到了全国兄弟学校的老师对数学教育的执着,看到了他们在数学教学上的孜孜不倦的努力和研究,同时也为我自己的教学提供了很多思考的空间和路径。

感谢区教委和学校、名师工作室给我提供这次学习的机会,我将在以后的学习中努力探索,把学到的经验用到教学中,传达到身边的同志,更好的为教育事业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