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主题班会
关于重阳节的主题班会(7篇)

关于重阳节的主题班会(7篇)关于重阳节的主题班会(7篇)关于重阳节的主题班会1一、活动目的:1.了解中华民族的风俗文化,养成尊老敬老的好习惯。
2.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速度加快,让学生从小就认识到尊敬老人、爱护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未来一代的责任和使命。
3.老人的人生经验是丰富的,人类正是靠着有经验的老人毫无保留地将金子一样珍贵的智慧传给一代又一代,才能得以延续、发展和壮大。
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老马识途”的道理。
二、活动过程:1.(一名男孩身着唐装,高声朗诵中上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男孩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是谁吗?同学甲:我知道,你是唐朝的诗人王维,你朗诵的这首诗周老师曾经教过我们,叫《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重阳节的时候作的,对吗?同学乙:我还知道,那年你只有十七岁,正在长安赶考。
看到人们都那么高兴地和家人一起欢度重阳节,你在长安感到非常孤独,思念远在蒲州的亲人,才写下了这首诗。
2.(男孩显得非常高兴)同学们,你们说的真好!我们中华民族从古至今有着非常多的良风美俗,如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是为了纪念我们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清明节百姓扫墓祭祖、植树造林、禁止烟火,官员励精图治、勤政清明,以此告慰割肉奉君的介子推的一片丹心。
那么你知道重阳节的来历吗?大家纷纷开始讨论。
同学丙:我们还是听周老师说说,好吗?周老师:同学们,也许你很早就通过了王维的诗句知道了重阳节,今天周老师再向你们详细介绍一下我们古老的节日重阳节,好吗?播放幻灯片。
周老师: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
重阳节又称为“双九节”“老人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浓情端午粽叶飘香主题班会5篇

浓情端午粽叶飘香主题班会5篇浓情端午粽叶飘香主题班会5篇重温习惯中的童年记忆,用细致去感受每一个陪伴过你的人,站在充满喜庆与温馨的独特景象中,享受节日带来的刮目相看的意境。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浓情端午粽叶飘香主题班会,供大家参考学习。
浓情端午粽叶飘香主题班会(精选篇1)一、活动主题家园共育,“粽”情欢笑。
二、活动目的1、通过家长和孩子们亲自动手包粽子,让大家能更真切得去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了解更多具体的工艺,比如包粽子的方法和馅料的搭配等等,以轻松的方式进一步锻炼大家的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
2、在端午节来临之际,让家长代表和我们一起过节,增进大家之间的亲密联系和相互交流,也各自送上节日的问候。
在集体的温暖中度过异地的传统节日。
三、活动时间20__年6月8日上午九点半。
四、活动地点前进路幼儿园院内。
五、活动流程1、6月6日-7日开始报名,7日下午五点截止报名,各班选出5名包粽子比较熟练的家长。
2、集合:参赛家长九点到学校集合,到指定场地等待。
3、全部人员到齐之后,九点半准时开始,4、参赛人员领取到自己需要的材料后,等待裁判老师的指示开始进行。
初赛是每人制作3个高质量的粽子,以最先完成的为优胜,最前完成的十名家长进入决赛,决赛是在规定时间内制作的最多,质量最好的,不浪费材料且场地保持最干净的家长获胜。
活动分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不并列,出现并列继续比赛)5、制作结束后由负责人员将大家包好的粽子集中放置,然后将剩余材料整理,对于盛装不用的盛装容器洗净返还给食堂工作人员。
6、对评选出来的优胜家长,我们会为您和小朋友送上小礼物一份!7、晚上放学,孩子们就能吃上您制作的粽子了,家长们,踊跃报名参加吧!六、注意事项1、各参赛员人员按时到既定地点后应预先了解包粽子的有关方法。
2、不要随意放置器具或是材料,以至于现场凌乱。
3、注意个人和食材卫生,不应弄混弄乱。
浓情端午粽叶飘香主题班会(精选篇2)活动背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要到了,在这个传统的节日里,最高兴的莫过于天真活泼的孩子们了。
传统节日春节主题班会教案5篇

传统节日春节主题班会教案5篇传统节日春节主题班会第一篇活动目的:1、让学生感受新年的欢乐气氛,用积极向上的态度迎接新年的到来。
2、通过主题活动师生共同联欢,以及孩子们的载歌载舞,表达自己生活在校园更加努力地去学习,感受老师慈母般教导的愉悦心情和对未来美好学习生活的憧憬。
活动地点:--班教室。
活动准备:1.布置教室,体现节日气氛。
2.主持人做好准备。
活动过程:主持人:罗文倩、沙玮颢、周琳、贾欣萍一、主持人开场语沙:踏着圣诞宁静的钟声,我们已经迎来了一个祥和的平安夜。
罗:满怀无比喜悦的心情,我们即将迎来生机勃勃的20__(请自填)年元旦。
贾:新年拉近了我们成长的距离,周:新年点亮了我们快乐的生活。
合: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敞开你的心扉,释放你的激情吧!这里将成为欢乐的海洋,让快乐响彻云霄吧!罗:现在,我宣布——“庆元旦迎新年”20__(请自填)年元旦联欢会现在开始!二、歌曲舞蹈大联欢沙:公历的新年是元旦,是新年的第一天。
农历的新年叫春节,中国人常把“春节”叫做“过年”,这是我国最隆重、最古老的一个传统节日。
一般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初五(元宵节)。
我们是怎样过春节的呢?扫尘、贴年画、贴春联、拜年、吃团年饭等。
贾:下面有请第一组同学朗诵古诗:元日周:一年之计在于春,新的一年给予我们新的愿望。
让我们最真诚地道出一句:新年好!下面亲同学们听听歌曲,随着音乐唱起来、跳起来吧!(放音乐) 贾:一曲新年好让我们每位同学都兴奋不已,要知道我们--班每一个同学都是一只只美丽的金孔雀,一个个都是小小音乐家。
下面举行歌曲舞蹈大联欢,让我们放声唱起来,尽情舞起来吧!沙:第一个节目:老师沙:同学们,老师像园丁,给我们浇水、施肥,使我们茁壮成长。
听了这首歌,同学们想对老师说些什么呢?罗:第二个节目:新年好,请同学们边唱边跳。
罗:新年就要到来了,在新年到来之际,我祝愿同学们新年快乐,万事如意!三、吹气球比赛周:下面我们进行吹气球比赛,我宣布比赛规则:以小组为单位,每一轮两个小组拿一个气球,只能用嘴吹,犯规的同学淘汰,五分钟后,哪组的同学多,哪组获胜。
我们的节日重阳节主题班会(精选7篇)

我们的节日重阳节主题班会(精选7篇)我们的节日重阳节主题班会(篇1)活动目的:体验与老人同过节的快乐,培养幼儿关心老人的情感,增进艺术表现能力,学习运用学过的技能,合理地安排画面,画出爷爷奶奶的形象。
活动准备:幼儿事先排练表演的节目,请爷爷奶奶来园参加活动,幼儿自备自己制作的小礼物,纸笔幼儿人手各一份。
活动过程:1、节日引题。
以“今天是重阳节”为话题,引发幼儿关注老人、开展活动的兴趣。
2、引导幼儿讨论:与爷爷奶奶过节要准备什么?教师总结,如带上小礼物,准备好表演的节目等,会说关心和祝福的话语。
3、启发幼儿与老人们交谈,了解老人的生活。
4、举办联欢会。
①、请爷爷奶奶讲讲他们年轻时的故事。
②、组织幼儿将自己制作的礼物送给爷爷奶奶。
③、鼓励幼儿为爷爷奶奶表演歌舞。
5、绘画活动:我为爷爷奶奶画张相。
引导幼儿合理布局画面,可以画出爷爷奶奶的模样,自己来打扮爷爷奶奶,也可以把爷爷奶奶的工作或干家务的情况画成连环画。
帮助能力差的幼儿构思画面。
6、活动延伸:①、鼓励幼儿回家为爷爷奶奶做件事,如捶背、讲故事等。
②、请幼儿和家长协商,全家人陪老人一同看戏、郊游等,满足老人的心愿。
我们的节日重阳节主题班会(篇2)活动目标:1、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重阳节文化与意义,明确节日对自己生活的影响以及感恩教育的意义。
2、感受革命前辈为我们创造的新时代生活的美好,心怀对老一辈人的崇敬之情。
3、感悟对革命前辈或对老一辈人的感恩活动对自我成长的帮助和意义。
活动过程:一、翁晶晶向其他同学简述重阳节的来历,以及两则关于重阳节的民间故事:《丹朱修建重阳店》和《重阳公主与重阳店》。
二、学生收集材料展示,了解重阳文化:一是“孝”文化。
中华民族素有尊老敬老传统美德。
目前,我国的老人总数已超过一亿,已经接近老龄化社会指数。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人们的知识、经验是我们社会的宝贵财富。
二是“寿”文化。
青春长驻,人生不老,是世界各国人们世世代代的共同追求,重阳佳节之时,正是枫叶流丹、五谷飘香、秋高气爽的黄金季节,亲朋好友一起扶老携幼爬山登高,是人们的一次集体健身、崇尚长寿的传统活动。
重阳节主题班会(11篇)

重阳节主题班会(11篇)小学生重阳节主题班会教案篇一活动目的:1、简朴地相识重阳节的来源民俗以及古今重阳的差别寄义。
2、通度日动,进一步相识本身的爷爷奶奶,知道他们是如何干心孩子的。
3、能用本身喜好的方法表达对爷爷、奶奶的酷爱之情。
活动预备:1、什物:茱萸,重阳糕。
2、诗歌《玄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灌音及图片。
3、录象:人们在敬老院为白叟办事的片断。
4、白纸、暗号笔、油画棒、半制品质料、橡皮泥。
5、与部门幼儿的爷爷奶奶接洽预备好有关的材料,请全部幼儿的爷爷奶奶来加入本次的活动。
活动历程1、观赏诗歌《玄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引出主题。
师:“本日先生带来了一首古诗,我们一路来观赏一下。
(放灌音并出示图片)师:古诗中的佳节指的是什么节?(这里指重阳节)小朋友知道什么时间是重阳节吗?(夏历的玄月初九)2、相识重阳节的来源。
(1)请一幼儿的爷爷先容一下重阳节的来源。
(2)听爷爷讲个重阳节的传说故事。
3、相识重阳节的民俗。
(1)曩昔人们的庆贺方法。
(吃重阳糕,登高望远,插茱萸辟邪。
)(2)如今人们的庆贺方法。
(看录象,说说他们在干什么?先容如今人们把重阳节是日定为白叟节,举行尊老活动。
)(3)熟悉茱萸及重阳糕。
出示茱萸,让幼儿观察这是一种绿色的草本植物,叶子狭长,茎直直的。
古代人们在重阳节是日用来辟邪。
出示重阳糕,请幼儿观察他的形状,一层又一层,上面另有红绿丝和一些核桃仁、幼儿园教育随笔花生仁等粉饰。
4、品尝重阳糕。
小朋友,先生请你们品尝重阳糕,吃吃它有什么味道?想想它是用什么做成的。
(幼儿品尝,自由评论辩论。
)5、为白叟制造礼品。
师:重阳糕真好吃,如今小朋友想想家里的爷爷奶奶平常都为我们做了哪些事,你预备奈何报酬他呢?(幼儿评论辩论答复)师:这里先生为你们预备了一些质料,请你用本身喜好的方法来制造一份礼品送给爷爷奶奶好吗?(幼儿制造礼品)6、先容本身的作品,送作品、说祝福话语。
谁来先容本身的作品,想想应当对爷爷奶奶说些什么?(如:祝贺爷爷奶奶身材康健、心境痛快!祝贺爷爷奶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等等。
关于端午节活动的主题班会5篇

关于端午节活动的主题班会5篇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
从传统节日教育做起,使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端午节活动的主题班会,希望大家喜欢!关于端午节活动的主题班会1一、设计背景“生我是这块土地,养我是这块土地,祖国啊我永远热爱你……”有谁离得开大地母亲,离得开脚下的这片土地女娲造人的神话说明了祖先对土地的崇拜;开疆拓土是古代许多统治者成就霸业的目标;历保卫脚下土地的故事更是不计其数。
脚下的土地,哺育了人类,续写着辉煌。
“爱国思乡之情,人所共有。
这一组以爱国和思乡为主题的诗歌,蕴含着诗人深沉而炽烈的情感,感动了无数读者。
吟诵并欣赏这些诗歌,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加深对祖国和家乡的感情。
”义务教育九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第一单元的提示语让我想到了2023年3月17日中国目前的渔政船--中国渔政311船抵达西沙永兴岛,担负起专属经济区巡航管理、西沙南沙中沙群岛的护渔护航、北部湾联合监管以及渔业突发事故的救援工作。
显示了中国政府在南海领土争端问题上的严正立场:“中国政府对南海群岛的主权拥有无可争辩!”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正是培育优秀民族文化的沃土,也是培养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
2023年端午节正是中国政府行使南海群岛主权之际的一个传统节日,因此围绕“脚踏一方土”这个话题,利用端午节这个机遇,让学生感受中国政府在南海领土争端问题上的底线是“不发生冲突”,我们对南海群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这一铁的事实,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二、活动目标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__多年历史;2023年3月17日中国目前的渔政船--中国渔政311船抵达西沙永兴岛,担负起专属经济区巡航管理、西沙南沙中沙群岛的护渔护航、北部湾联合监管以及渔业突发事故的救援工作即在眼前。
1、通过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使学生从各个层面对我们脚踏的这一方土地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既了解现实层面上的土地,了解它的历史和现状,又了解文化意义上的土地,看看土地在文学作品和人的文化心理中有什么特别的含义。
“传统节日知多少”主题班会教案

“传统节日知多少”主题班会教案第一章:教案简介1.1 主题:传统节日知多少1.2 课时:1课时1.3 年级:五年级1.4 教学目标:1.4.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知道各个节日的来历、习俗和特点。
1.4.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1.4.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春节:介绍春节的来历、习俗和特点,如贴春联、放鞭炮、拜年等。
2.2 清明节:介绍清明节的来历、习俗和特点,如扫墓、踏青、清明祭祖等。
2.3 端午节:介绍端午节的来历、习俗和特点,如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等。
2.4 中秋节:介绍中秋节的来历、习俗和特点,如赏月、吃月饼、团圆等。
2.5 重阳节:介绍重阳节的来历、习俗和特点,如登高、赏菊、插艾等。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节日,引出本课主题。
3.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互相交流,了解各个节日的来历、习俗和特点。
3.4 分享成果:各组代表分享研究成果,让大家了解更多的传统节日。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自评:评价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和收获。
4.2 同伴评价:评价他人的表现和分享成果的质量。
4.3 教师评价: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肯定和鼓励。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5.2 参考资料:相关传统节日的书籍、文章、视频等。
5.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白板等。
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活动一:节日知识问答竞赛目的:通过竞赛形式激发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方法:教师出题,学生抢答,答对者获得小奖品。
准备:题目、奖品。
6.2 活动二:节日习俗体验目的:让学生亲身体验节日习俗,加深对节日文化的理解。
方法: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节日,让学生现场体验相关习俗(如包粽子、做月饼等)。
准备:材料(如粽叶、糯米、月饼模具等)、场地布置。
重阳敬老爱老主题班会(精选7篇)

重阳敬老爱老主题班会(精选7篇)重阳敬老爱老主题班会篇1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重阳节是爷爷奶奶的节日。
2、使宝宝从小有关心爷爷奶奶的意识,为爷爷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
3、喜欢爷爷奶奶,愿意表达爱爷爷奶奶的情感。
4、知道节日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气氛。
5、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课件活动过程:一、说说重阳节1、了解重阳节的来历。
师:宝宝们,知道农历的九月初九是谁的节日吗?小结: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也叫"老人节",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节日。
2、知道重阳节的风俗。
二、发表感言师提问:九月九日是爷爷奶奶的节日,我们可以为爷爷奶奶做些什么事?我想对爷爷奶奶说句贴心话。
三、学习儿歌《九月九》九月九,重阳到,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哈哈笑,我请他们吃甜糕,妈妈/爸爸夸我好宝宝。
四、爷爷奶奶我们爱你为爷爷奶奶做一件小事情如:宝宝长大了,自己走不要爷爷奶奶抱。
为爷爷奶奶捶捶背等。
教学反思:整个活动中,我们注重孩子的体验与感悟,在活动中孩子不仅能了解一些节日的习俗,体验节日的氛围。
更重要的是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整个活动的过程感受着浓浓的祖孙亲情。
应该说达到了较好的引导与教育作用。
小百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重阳敬老爱老主题班会篇2活动目的1.知道重阳节是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
2.学习如何帮助老人。
3.激发尊敬老人的情感。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1.VCD光盘《常回家看看》。
2.老人幸福生活的精彩片断。
3.课前和幼儿园的爷爷奶奶取得联系,到重阳节这一天把他们请来。
4.幼儿人手一份自制礼物。
活动过程(一)请幼儿观看VCD光盘《常回家看看》1.刚才你看到的是什么?(引起孩子们的情感共鸣)2.片中表现的是什么内容? (孩子和爸爸妈妈一起看望老人,回家团圆的情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传统节日
一、活动目的
让同学们了解我们的传统节日及其来历和风俗,增强同学们对传统节日的了解,激发同学们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情。
二、活动形式
竞猜、朗诵、观看视频等
三、活动流程
(一)开场白
(XXX)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大家下午好。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沉淀至今,形成了很多别具特色的民风民俗。
今天由我和魏馨怡为大家主持本次主题班会,我们将带领大家一起走进我们的传统节日,去领略民俗风情。
(二)竞猜活动
(XXX)同学们,你们知道有哪些节日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吗?知道的同学请快速举手抢答。
(等同学们回答差不多以后,播放视频。
)同学们,从刚才的视频中,我们知道我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下面让我们带着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些传统节日的来历、风俗。
(三)各个节日介绍
1、(XXX)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春节。
同学们,你们知道春节
是哪一天吗?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就是春节,俗称“过年”。
春节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家家户户走亲访友,放鞭炮、贴春联,
可热闹了。
最高兴的当属孩子们,穿新衣、收红包,各种好吃的、好玩的应有尽有。
北宋王安石有一首诗《元日》,写的就是春节的情景。
(出示ppt)“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总之,在春节家家户户焕然一新,每个人的脸上都笑容满面。
说到这里,大家似乎回到了那段快乐的时光,那么,你们知道春节的来历和它的习俗吗?请看大屏幕。
(请同学给大家介绍)
2、(XXX)放完了鞭炮,收好了红包,让我们走进第二个节日——
元宵节。
北宋欧阳修有一首诗《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衣衫袖。
”多么美的诗句啊。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元宵节人们都在干些什么。
请看大屏幕。
(请同学给大家介绍)
3、(XXX)“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一转眼我们来打了江南的春天。
清明节是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节日。
我们一般都在这个节日里去扫墓,寄托哀思。
那么有谁知道清明节的来历?(大屏幕显示资料,请同学给大家介绍)
4、(XXX)过完了清明,我们迎来的是端午节。
传说端午节是为
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而来的。
有古诗为证:唐文秀《端午》——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让我们跟随一段视频去看看今天的人们是怎样过端午的。
5、(XXX)同学们,你们一定听说过牛郎织女的故事吧?这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由此演化出一个传统节日——七夕节。
唐代大诗人杜牧有一首诗《七绝》——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首诗就与牛郎织女有关。
七夕节也叫乞巧节,古时候的少女特别重视乞巧节,让我们去了解一下原因吧。
请看大屏幕。
(请同学给大家介绍)
6、(XXX)“八月十五月儿明呀,爷爷为我打月饼呀。
月饼圆圆甜又香呀,一块月饼一片心呀。
”又到了每年吃月饼的时候了。
中秋节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请大家看一段视频,我为大家讲讲这个传说。
中秋节历来是一个团圆的日子,在这一天家家都要吃团圆饭,大多数人就算工作再忙,也要回家团圆。
当某种原因无法回家时,人们自然而然就会吟诵起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还有些人,对着月亮发出美好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7(XXX)前不久,我们刚刚学了王维的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请大家跟我一起背一遍。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大家知道这首诗写的是哪个节日吗?对,是重阳节。
重阳节是属于老人的节日,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它的来历。
请看大屏幕。
(请同学给大家介绍)
(四)结束语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
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希望我们今天的主题班会,能带给同学们更多的知识。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