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备考策略与复习建议:2020年高考备考策略:2019年全国卷高考生物试题评析与解读与2020年备考建议
2020高考备考: 各科复习三大攻略

2020高考备考:各科复习三大攻略语文:写作学会用三对思维工具2020年点评:今年广东高考语文命题,与往年相比难度持平。
但稳定中亦有新颖之处,个别题型设计、考点考查上*了传统的题型。
2020年规划:1.基础知识积累要稳扎稳打,循序渐进。
广东高考命题不喜欢偏、怪的东西,选择的字、词、文本材料都注重跟生活的联系,对生活的“反哺”。
2.古诗文阅读要重视课内古诗文的知识,回归课本。
高一、高二的课内古文学习一定不可放松。
以课内古文为基础,去梳理整个古文知识体系,积累古文常见实词、虚词,更为实在。
3.现代文阅读,分体裁训练之外,还要打通不同体裁文本,训练整体阅读水平。
4.写作,学会使用三对思维工具去打开思路。
即具体—综合;形象—抽象;表层—本质。
看到一个词,如果是具体的事例,要上升到一种现象的层面上来;看到一个物象,懂得抽象出感情、哲理等意涵。
数学:合理规划“三轮复习”2020年点评:文科数学总的来说是“新瓶装旧酒,考法新意少”,整份卷子难度不大。
理科数学考点变化比例增大,试题容易上手高分难,有多个考点首次出现,空间向量、解三角形等考点近三年首次出现。
2020年规划:1.认真务实“三基”。
首先要重视课本,落实基础。
其次要研究历年高考真题,再次要以广东省的模拟题为主要练习题,时刻不忘夯实解题基本功。
2.合理规划“三轮复习”。
第一轮是全面复习(2020.9~2020.1),系统知识,查漏补缺,优化结构,培养思维。
第二轮是专题复习(2020.2~2020.3),突出重点,深化结构,落实思想方法,合理知识整合。
第三轮是模拟训练(2020.4~2020.5)提升应试水平和综合水平,调整心态,回归基础,迎接2020高考。
英语:从立意方面提升写作素养2020年点评:广东省试卷将语言知识点融入到具体语境中考查,阅读理解是考查学生综合理解的重地,四篇文章中三篇为记叙文,以细节题为主,考查考生“回文”速度。
2020年规划:1.完形填空方面建议准高三生,读文章不要为了做题而做题,需要注意总结文章的内在联系和上下文逻辑,尤其需要注意逻辑连词和上下文语境。
2019年高考试题分析及2020年备考复习策略

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
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
规划。√ 审题结论…… Nhomakorabea√
审
题
作文训练第三课:拟标题
方法一:以论点为标题 方法二:用话题词重新造句 方法三:修辞法
拟标
作文训练第四课:结构
• 整体结构清晰 • 段落行文清晰
(2019课 列对材料 括和分析 项是
B. 如果将温度25℃、相对湿度50%下纸张的
(2019课标二)4. 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
(2019课标三)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
(2019天津卷) 21.某初中校就“喜欢 对本校学生进行了调查,请根据下图 就今后的榜样教育向学校提两条建议
√
√ √
√
√ √ √
作文训练第五课:内容
• 积累材料——课本中的名人 生活中的名人名事及其他。
• 论证训练——紧扣中心和事
论证训练(内容篇)提要求
1.论据典型、新颖、合理、有针对 2.论证紧扣分论点展开,要有扣题 3.论述注重逻辑性。
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惟江 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 苏子有意气,虽遭官场与文场一齐泼来 他仍意气风发,“侣鱼虾而友麋鹿”, 见一斑。“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 颜”,遭人诽谤的李白,被玄宗赐金放 昭若明星之德,日月齐辉之才,终化为 仍意气风发,“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
3.审题意识
问含义:表层、深层、情感态度 问作用:内容上、结构上、技巧 问内容:答案在原文中找 问为什么:答作用或答内容 问概括:按分值答“干条条”
(2019课标三卷)6. 单车猎人可以看作 “新型”的志愿者,请结合材料分析这一说法
2019-2020年高考数学复习备考建议

1.小题细作、巧做
(5)构造法:通过对条件和结论的充分细致的分析,抓住问题的 本质特征,联想熟知的数学模型,然后变换命题,恰当的构造辅 助元素,它可以是一个图形,一个函数,一个方程,一个等价命 题等,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
2019 高考数学复习策略
目录
01 深化基础知识,内化思想方法
02 优化解题策略,提升数学素养
01
深化基础知识,内化思想方法
• 知识系统化 • 方法归类
1.知识系统化
解:
大变小
钝变锐
钝变 锐
1.知识系统化
变式: 解:
转化(负变正)
1.知识系统化
变式: 解:
1.知识系统化
变式:
1.知识系统化
以导数零点的存
在性进行讨论
确定函数定义域 2
4
列表确定极值和最值
1 求导函数 3
5
判断导函数的正负, 确定原函数的增减
2.解答题抓住核心考点,形成解题方案。
(6)函数与导数核心考点:
②不等式的恒成立与存在性问题
①
②
③
2.解答题抓住核心考点,形成解题方案。
(6)函数与导数核心考点: ③不等式的证明
2.解答题抓住核心考点,形成解题方案。
(2)数列的核心考点:前n项和公式
2.解答题抓住核心考点,形成解题方案。
(3)概率统计核心考点
• 回归分析 ①确定相关变量 ②设回归方程������ ̂=������������+������,根据样本数 据确定回归方程的系数 b和������ ③进行预报
2020届高考备考策略与复习建议:2020年高考备考策略:2019年全国卷高考化学试题评析与解读与2020年备考建议

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还!
2020-2021年备考
中
高
考
最
新
最
全
精
品
汇
编
(完美版)
2019年全国卷高考化学试题评析
2019年高考化学试题评析
2019年高考试题整体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鲜明体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标,健全高考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探索高考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方法,持续推进高考语文科内容改革,积极服务高校科学选才,积极引导基础教育改革方向。
2019年高考化学试题积极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把握新时代的育人方向,落实新时代的育人要求,助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持续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全面落实“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的要求,精选试题情境,呈现真实问题,加强对关键能力的考查,彰显教育改革的鲜明导向。
1
精选情境,弘扬爱国主义,增强民族自豪感
1.1 选取我国古代文化和科技典籍中有关情境,增强文化自信
2019年高考化学试题自觉传承我国科学文化,注重挖掘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的工匠精神和技术创新思想,选取我国古代的陶瓷制造、物质鉴别等古代化学技术方面的成果,展示中华优秀科技成果对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激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理科综合全国I卷第7题以陶瓷性质为载体,考查硅酸盐的物理化学性质;对“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的考查,一方面考查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化学知识的了解,另一方面考查学生对常见化合物性质的掌握情况。
2019年高考化学试题分析及2020届高三复习备考策略

D.Y的单质与Z的单质均能溶于浓硫酸 ?
必备知识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周期表结构,元素周期律 关键能力 信息能力(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学科素养 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
1K2a2(.H(2C2O031)=94全.7国(或Ⅲ5.卷6)×)1下0-列11实,验Ka不(HC能lO达)=到4.6目9×的1的0-是11
计划1 计划2
三、知识复习教学策略
1. 对照考纲,研究考题,精准把握 2. 搭建知识框架,揭示化学本质 3.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建构
三、知识复习教学策略
1.对照考纲,研究考题,精准把握
(1)教材中有,但高考不要求的内容:
ΔG和Δ S,等电子体,等效平衡 中和热的测定 有机物的立体异构
将高考必考与选考内容整合复习
1. 复习顺序与进度
必考与选考内容整合复习顺序 先复习基本概念和理论,再复习元素
化合物、有机化学 先复习无机元素及其化合物,再复习
基本概念和理论,最后复习有机化学 先复习有机化学,再复习基本概念和
理论,最后复习无机元素及其化合物
2. 复习阶段安排
选项
无机化学目实的验书 Ka(HClO)=2.8(或2实.9验5)×10-8
A 制取较高浓度的次氯酸溶液 将Cl2通入碳酸钠溶液中
B 加快氧气的生成速率
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 少量MnO2
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洗 C 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涤、分液
D 制备少量二氧化硫气体
向饱和亚硫酸钠溶液中 滴加浓硫酸
(2)难度保持相对稳定,高分段区分度有待提高 个人认为2018年的全国卷化学试题更为理想
(3)提高试题设计的严谨性 立足学生实际给足解题信息 回归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应有考查
2020高考备考策略

2020高考备考策略高三的你否如何很迷茫?你是否很低落?你是否很焦虑?不要担心,不要焦虑,学霸教你29招,扫便学习的方方面面。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20高考备考策略,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2020高考备考策略11、地毯式扫荡。
先把该复习的基础知识全面过一遍。
追求的是尽可能全面不要有遗漏,哪怕是阅读材料或者文字注释。
要有蝗虫精神,所向披靡一处不留。
2、融会贯通。
找到知识之间的联系。
把一章章一节节的知识之间的联系找到。
追求的是从局部到全局,从全局中把握局部。
要多思考,多尝试。
3、知识的运用。
做题,做各种各样的题。
力求通过多种形式的解题去练习运用知识。
掌握各种解题思路,通过解题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捡“渣子”。
即查漏补缺。
通过复习的反复,一方面强化知识,强化记忆,一方面寻找差错,弥补遗漏。
求得更全面更深入的把握知识提高能力。
5、“翻饼烙饼”。
复习犹如“烙饼”,需要翻几个个儿才能熟透,不翻几个个儿就要夹生。
记忆也需要强化,不反复强化也难以记牢。
因此,复习总得两三遍才能完成。
6、基础,还是基础。
复习时所做的事很多。
有一大堆复习资料等着我们去做。
千头万绪抓根本。
什么是根本?就是基础。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是教学大纲也是考试的主要要求。
在“双基”的基础上,再去把握基本的解题思路。
解题思路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条件上的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着眼点和入手点。
再难的题目也无非是基础东西的综合或变式。
在有限的复习时间内我们要做出明智的选择,那就是要抓基础。
要记住:基础,还是基础。
7、学文科,要“死”去“活”来。
历史学科,有很多需要背诵的东西,人物、事件、年代、一些历史史料的要点等等。
有些材料,只能“死”记。
要多次反复强化记忆。
历史课是一门机械死记量比较大的学科。
但是在考试时,却要把记往的材料灵活运用,这就不仅要记得牢,记得死,还要理解,理解得活。
是谓“死”去“活”来,不单学历史,学地理,学政治,以至学理化生物,都需要“死”去“活”来。
2019年高考试卷分析及2020年高考复习备考策略讲义

解析几何 数列
17 立体几何
立体几何 导数
18 解析几何
导数 解析几何
19 导数
选做题 选做题
20 选做题
2017
解三角形
概率统计
立体几何
解析几何
导数
选做题
2018
数列
概率统计
立体几何
解析几何
导数
选做题
2019
概率统计
解三角形
立体几何
导数
解析几何
选做题
三、 突出重点,灵活数学核心素养
1.突出重点知识的考查
2019 年高考数学试题贯彻落实高考评价体系学科化的具体要求,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突出学科素养导
向,将理性思维作为重点目标,将基础性和创新性作为重点要求,以数学基础知识为载体,重点考查学生
的理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考查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突出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素养的考查.2.突出数学
素养的考查
2.突出数学素养的考查
2019 年全国高考试卷评析及 2020 年高考备考策略
北京四中 常毓喜
本讲稿共分为二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 2019 年全国高考试题分析;
第二部分是 2020 年高考第一轮复习备考策略.
第一部分 2019 年全国高考试题分析
2019 年高考数学试题贯彻“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方针,突出数学学科特色,着重考查学生的理性思
位:亿元)的折线图.
-3-
为了预测该地区 2018 年的环境基础设施投资额,建立了 y 与时间变量 t 的两个线性回归模型.根据 2000 年至 2016 年的数据(时间变量 t 的值依次为1, 2, ,17 )建立模型①: yˆ 30.4 13.5t ;根据 2010 年至 2016 年的数据(时间变量 t 的值依次为1, 2, , 7 )建立模型②: yˆ 99 17.5t .
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分析及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策略

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 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 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 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 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 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 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这引起 了人们的深思。 •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 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 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 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 信息;不少于800字。
这不仅仅是简单字数增加,这体现了对 语文核心素养考查的加强
• A、首先是阅读速度的要求。
• 我没说过“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我 讲高考是选拔考试,必须适当拉开分距,还要考阅读速度, 有15%的人做不完是正常的。 ——部编教材主编温儒敏
• 阅读题量也增加了,今年的题量,不是题目的数量,是你 要做完的题的量,比去年悄悄增加了5-8%
记、读后感等
写作训练基本措施
• 1.重视”五有”段落训练 • 五有: • 观点句+阐释句+支撑句+分析句+小结句 • 写作五有段落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段落意识 • 写作五有段落可以使文章具有逻辑严密性 • 写作五有段落可以帮助学生学会谋篇布局 • 从常式到变式,循序渐进。
2.引入源头活水,关注新闻时政时评, 拓展学生素材积累
5.更加强化核心素养的考查
• 什么是语文核心素养?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 极主动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 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个体言语经验和言语 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 言能力、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是基于正确的情 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感受能力的 综合体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还!
2020-2021年备考
中
高
考
最
新
最
全
精
品
汇
编
(完美版)
2019年全国卷高考生物试题评析
2019年高考试题整体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鲜明体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标,健全高考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探索高考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方法,持续推进高考语文科内容改革,积极服务高校科学选才,积极引导基础教育改革方向。
2019年高考生物试题围绕“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
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生物学科育人功能,创新
试题呈现方式,体现劳动精神。
试题凸显生物学科鲜明特色,聚焦科学探究,注重考查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
引导增强社会责任意识;保持一贯的风格特征,稳中有进;
突出应用性和创新性,倡导学以致用、开拓创新,助力推进
素质教育。
1
联系农业生产实际,引导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生物学科发展与劳动实践密切相关、相互促进,劳动实践推
动生物科学的发展,生物科学的发展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
提高。
2019年高考生物试题精选生物学科在劳动生产实践
中的应用实例,着意引导学生热爱劳动、强化科学劳动的意识、树立创造性劳动的观念、弘扬劳动精神,反映出生物学
科在劳动教育中独特的育人价值。
理科综合全国III卷第29题以探究农作物吸收氮元素的主要形式为素材进行设计,传达劳动实践需要科学指导的理念,有助于增强学生劳动
生产的科学意识,促使学生将科学劳动的观念内化于心。
2
着力关键能力考查,注重实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