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学在机械制造方面的应用
机械设计中的流体力学与传热学原理与应用

机械设计中的流体力学与传热学原理与应用流体力学与传热学是机械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课程,它们研究流体在力学和热学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和热传递规律。
在机械设计中,流体力学与传热学的原理和应用被广泛应用于液压传动、热交换、流体控制等方面。
本文将从流体力学和传热学的基本原理入手,探讨它们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一、流体力学原理与应用流体力学主要研究流体的力学性质,包括流体的静力学和动力学。
在机械设计中,流体力学原理的应用主要涉及到液压传动和管道设计。
液压传动是利用流体传递压力和能量的一种传动方式。
它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工程机械、航空航天等。
在液压传动中,流体力学原理被应用于液压元件的设计和流体的控制。
例如,根据流体的压力、流量和流速等参数,可以计算流体在液压元件中的阻力、流速和动能等。
这样,在机械设计中,可以通过合理设置液压元件的参数来实现机械装置的运动控制。
另外,流体力学原理在管道设计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在液体输送和气体输送系统中,合理设计管道的尺寸和形状,可以减少流体的阻力和损失,提高输送效率。
例如,在液体输送系统中,通过合理计算管道的直径和长度,可以降低流体的阻力,减少泵站的功耗,并确保流体的充分输送。
而在气体输送系统中,合理选择管道的截面形状和角度,可以减小气体的摩擦阻力,提高气体的流动速度和效率。
二、传热学原理与应用传热学是研究能量传递和能量转换的学科,主要包括热传导、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三种方式。
在机械设计中,传热学原理的应用主要涉及到热交换和冷却系统设计。
热交换是利用流体介质传递热量的过程。
在机械设备中,一些部件需要通过散热器或冷却器来降低温度,以保护设备的正常运行。
传热学原理可以帮助我们计算散热器的传热效率和冷却器的冷却效果,从而合理选择散热器的材料和尺寸,提高热交换效率。
例如,在计算散热器的传热效率时,可以根据气体或液体的流动速度、温度和热传导系数等参数,计算散热器的冷却效果,并确保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不会过热。
机械工程中的热力学与传热问题研究

机械工程中的热力学与传热问题研究机械工程是应用热力学和传热学的重要领域之一。
热力学和传热学在机械工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能够解决许多实际问题。
本文将从热力学和传热学的角度,讨论机械工程中的热力学与传热问题研究。
先来看热力学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热力学是研究能量转化和能量传递的科学,它在机械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工业设备和发动机中,我们需要了解能量的转化和传递过程,才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性能。
热力学可以帮助我们优化设计和改进现有系统。
热力学也在机械设计中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在汽车工程中,我们需要考虑发动机的热效率,以及燃料消耗和排放的问题。
通过应用热力学的原理,我们可以设计出更加高效和环保的汽车引擎。
在其他领域,如航空航天和能源行业,热力学也广泛应用于系统分析和设计中。
接下来,让我们转向传热学在机械工程中的研究。
传热学是研究热传递和热阻的科学,也是机械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机械系统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需要通过传热来控制温度和维持系统的稳定。
传热学的研究包括传热方式的分析和热传递的计算。
在机械工程中,我们会遇到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传热方式。
例如,在散热器和换热器中,我们需要考虑对流和传导的热传递,以实现散热和加热的目的。
而在太阳能和照明工程中,我们则需要研究辐射传热的特性和效果。
除了以上内容,机械工程中的热力学与传热问题研究还涉及热力学循环、热力学性能评估和热力学优化等方面。
热力学循环是指利用热力学原理,通过能量转化和传递来实现特定动力系统的循环过程。
例如,蒸汽循环和制冷循环就是常见的热力学循环。
热力学性能评估是评估热力学系统性能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优化系统设计和运行。
例如,在锅炉和发电厂中,我们需要评估热效率和能源损失,以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
热力学性能评估也可以应用于其他工程领域,如化工和材料科学。
最后是热力学优化的研究。
热力学优化是指通过改变系统的结构和参数,以最大化系统性能的过程。
在机械工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优化设计和操作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性能。
传热学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

传热学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传热学在工程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因为温度和热量都是重要的物理量,特别是在许多工业和制造过程中。
由于物质和能量的转移和利用,热传导、对流和辐射是相关的传热现象,它们的掌握对于工程师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传热学的应用与工程领域密不可分。
例如,空调和供暖系统的设计与运作都依赖于传热学。
此外,工人和机器也经常面临着高温或低温环境,这时传热学就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冶金工业中,用于冶炼金属的熔炉和反应器也需要合理地掌握传热学。
这些设备中温度变化很大,不仅需要合理的传热设计,充分考虑热量损失和散失,也需要安全性能的保证,避免温度过高引起的危险。
当考虑到热传递和传热性能交互作用的时候,传热学的应用就更广泛了。
例如,在内燃机和发电机中,冷却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发动机产生的高温,冷却液需要通过相应的管道流动来吸收和分散热量,以避免损坏发动机的关键零件。
发电厂也需要合理地控制传热现象,以尽量减少能量损失。
传热学的应用还延伸到食品和医疗领域。
在食品制作和处理过程中,热量的转移和控制也是必不可少的。
许多医疗设备也需要合理的传热设计,以确保运作安全和性能稳定。
在工业制造领域中,合理的传热设计和传热性能也是必不可少的。
例如,在装备生产、化工和机械制造等领域,需要对固体、液体和气体之间传递热量的过程进行精确的掌握,以确保工作效率的最大化和成本的最小化。
总之,传热学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不同领域中有不同的应用方式和方法,这些掌握和应用都离不开对物理基础的深入理解。
高效的传热控制是各种设备和工艺的关键,科学合理的传热设计、控制和优化将在工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传热学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t 2t , 0 x 2 c x 2 0, t t1 , 0 x 2
0, t t 2 ,
1
问题的图像表示如图 1。
t 0, x 0 x
t h(t t f ), x 1 2 x
图 1.
由于铸件是竖直放置的,自然对流热准则方程式如下: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传热学课程报告
报告名称:传热学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班 作 学 时 级: 者: 号: 间: 裘俊 1208105 班 付帅磊 1120810523 赵军明 2015.4.10
指导老师: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传热学简介
传热学是研究在温差作用下热量传递过程和传递速率的科学, 大约在上世纪 30 年代,传热学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传热学研究不同温度的物体或同一物体 的不同部分之间的热量传递规律,不仅是研究自然现象,而且广泛应用于工程技 术领域。 例如,锅炉和换热设备的设计以及为强化传热和节能而改进锅炉及其他 换热设备的结构; 化学工业生产中, 为维持工艺流程温度, 要求研究特定的加热、 冷却以及余热的回收技术; 电子工业中解决集成电路或电子仪表的散热方法;机 交通运输业在冻土地带修建铁路、公路;核能、航天等尖端技术中也都存在大量 传热问题需要解决;太阳能、地热能、工业余热利用及其他可再生能源工程中高 效能换热器的开发和利用。 因此,传热学已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主要技术基础科学 之一。传热学的成果对各部门技术进步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机械工程中,传热学得到极为广泛的应用。械制造工业测算和控制冷加工 或热加工中工件的温度场; 浇铸和冷冻技术中研究相变导热;切削加工中的接触 热阻和喷射冷却;动力和化工机械中超临界区换热,小温差换热;两相流换热, 复杂几何形状物体的换热等。
论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在机制专业的应用以及发展趋势

综述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在机制专业应用及发展趋势工程学院10机制4班关德彪30510403 摘要:工程热力学是热力学最先发展一个分支,它关键研究热能和机械能和其它能量之间相互转换规律及其应用,是机械工程关键基础学科之一。
而传热学是研究热量传输规律,研究不一样温度物体或同一物体不一样部分之间热量传输规律学科。
在机件冷、热加工过程中包含有大量复杂热传输过程。
Abstract: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 is one of the earliest development branch of thermodynamics, It mainly studies the heat energy and mechanical energy and other energy between the rule of their conversion to each other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basic subjec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nd heat transfer is a subject which studys of heat transfer law, and the heat transfer law between the object with different temperature or different parts of the same one. In parts of the cold and hot working process contains a large number of complex heat transfer process.关键词: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应用发展1、什么是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工程热力学是热力学工程分支,也是热力学最先发展一个分支,它关键研究能量转换,尤其是热能转化成能规律和方法,和提升转化效率路径。
传热学在机械制造方面的应用

传热学在机械制造方面的应用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传热学在机械制造方面的应用[摘要]:传热学是研究由温度差异引起的热量传递过程的科学。
传热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早在人类文明之初,人们就学会了烧火取暖。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蒸汽机、内燃机等热动力机械相继出现,传热研究更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被广泛地应用于工农业生产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是经济竞争.而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带来了资源、人口与环境等重大国际问题,传热学在促进经薪发展和加强环境保护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现在,机械工程仍不断地向传热学提出大量新的课题。
如浇铸和冷冻技术中的相变导热,切削加工中的接触热阻和喷射冷却等。
[关键词]:热传递,传热学,机械领域,发展趋势1传热学传热学概念通常被称为热科学的工程领域包括热力学和传热学[1]。
传热学的作用是利用可以预测能量传递速率的一些定律去补充热力学分析,因后者只讨论在平衡状态下的系统。
这些附加的定律是以3种基本的传热方式为基础的,即导热、对流和辐射。
传热学是研究不同温度的物体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热量传递规律的学科。
传热不仅是常见的自然现象,而且广泛存在于工程技术领域。
例如,提高锅炉的蒸汽产量,防止燃气轮机燃烧室过热、减小内燃机气缸和曲轴的热应力、确定换热器的传热面积和控制热加工时零件的变形等,都是典型的传热学问[2]。
传热学发展传热学作为学科形成于19世纪[2]。
在热对流方面,英国科学家牛顿于1701年在估算烧红铁棒的温度时,提出了被后人称为牛顿冷却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不过它并没有揭示出对流换热的机理。
对流换热的真正发展是19世纪末叶以后的事情。
1904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特的边界层理论和1915年努塞尔的因次分析,为从理论和实验上正确理解和定量研究对流换热奠定了基础。
1929年,施密特指出了传质与传热的类同之处。
传热学应用

传热学应用
传热学应用是热力学和机械工程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热量在物质中的传递和转移。
在现代工业和科技领域中,传热学应用非常广泛,涉及到许多领域,比如能源生产、空调制冷、汽车工业、医疗设备等等。
在能源生产方面,传热学应用主要用于研究和优化热能转换过程,如发电厂的锅炉、蒸汽轮机、燃气轮机等。
传热学的应用可以帮助工程师们设计出更加高效的能源转换系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降低环境污染。
在空调制冷领域,传热学应用主要用于研究和优化传热器、蒸发器、冷凝器等设备的设计和性能。
传热学的应用可以帮助工程师们设计出更加高效的空调制冷系统,提高室内环境质量,提高空调制冷系统的运行时间和效率。
在汽车工业方面,传热学应用主要用于研究和优化汽车发动机的设计和运行过程。
传热学的应用可以帮助工程师们设计出更加高效的汽车发动机,提高汽车的燃油效率,减少尾气排放,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在医疗设备方面,传热学应用主要用于研究和优化医用设备的设计和性能。
传热学的应用可以帮助工程师们设计出更加高效的医疗设备,提高医疗设备的运行时间和效率,为医疗保健提供更好的支持。
总之,传热学应用在现代工业和科技领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许多领域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机械工程中的传热和换热设备

流量异常:检查设备内部流量,判断故障原因
提高传热和换热设备的可靠性措施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更换老化部件:及时更换老化或损坏的部件,提高设备性能
定期检查: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清洁和润滑:定期清洁和润滑设备,减少磨损和腐蚀
调整和优化:根据设备运行情况,调整和优化设备参数,提高设备效率和可靠性
节能环保: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材料创新:采用新型材料,提高设备性能和寿命
智能化:实现设备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和可靠性
感谢您的观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汇报人:XX
复合换热器的发展趋势:向高效、节能、环保方向发展
换热设备的工作原理
换热器的分类
按照传热方式分类:直接接触式、间壁式、混合式
按照结构分类:管壳式、板式、螺旋式、套管式、热管式
按照工作原理分类:对流式、传导式、辐射式、相变式
按照用途分类:制冷用、制热用、空调用、工业用、船舶用、航天用
常见的换热器类型及其工作原理
导热的原理:热量从高温区域向低温区域传递,直到温度平衡
导热的应用:传热设备中的导热管、散热片等
对流换热
对流换热的定义:通过流体流动实现热量传递的过程
对流换热的原理:流体与固体表面之间的温度差导致流体流动,从而实现热量传递
对流换热的类型:自然对流、强制对流和混合对流
对流换热的应用:散热器、热交换器、空调系统等
制冷设备:用于食品保鲜、药品储存等
热处理工艺:用于金属、陶瓷等材料的热处理
化学工业:用于化学反应过程中的热量交换
太阳能利用:用于太阳能集热器和热泵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热学在机械制造方面的应用
[摘要]:传热学是研究由温度差异引起的热量传递过程的科学。
传热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早在人类文明之初,人们就学会了烧火取暖。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蒸汽机、内燃机等热动力机械相继出现,传热研究更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被广泛地应用于工农业生产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是经济竞争.而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带来了资源、人口与环境等重大国际问题,传热学在促进经薪发展和加强环境保护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现在,机械工程仍不断地向传热学提出大量新的课题。
如浇铸和冷冻技术中的相变导热,切削加工中的接触热阻和喷射冷却等。
[关键词]:热传递,传热学,机械领域,发展趋势
1 传热学
传热学概念
通常被称为热科学的工程领域包括热力学和传热学[1]。
传热学的作用是利用可以预测能量传递速率的一些定律去补充热力学分析,因后者只讨论在平衡状态下的系统。
这些附加的定律是以3种基本的传热方式为基础的,即导热、对流和辐射。
传热学是研究不同温度的物体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热量传递规律的学科。
传热不仅是常见的自然现象,而且广泛存在于工程技术领域。
例如,提高锅炉的蒸汽产量,防止燃气轮机燃烧室过热、减小内燃机气缸和曲轴的热应力、确定换热器的传热面积和控制热加工时零件的变形等,都是典型的传热学问[2]。
传热学发展
传热学作为学科形成于19世纪[2]。
在热对流方面,英国科学家牛顿于1701年在估算烧红铁棒的温度时,提出了被后人称为牛顿冷却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不过它并没有揭示出对流换热的机理。
对流换热的真正发展是19世纪末叶以后的事情。
1904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特的边界层理论和1915年努塞尔的因次分析,为从理论和实验上正确理解和定量研究对流换热奠定了基础。
1929年,施密特指出了传质与传热的类同之处。
在热传导方面,法国物理学家毕奥于1804年得出的平壁导热实验结果是导热定律的最早表述。
稍后,法国的傅里叶运用数理方法,更准确地把它表述为后来称为傅里叶定律的微分形式热辐射方面的理论比较复杂。
1860年,基尔霍夫通过人造空腔模拟绝对黑体,论证了在相同温度下以黑体的辐射率(黑度)为最大,并指出物体的辐射率与同温度下该物体的吸收率相等,被后人称为基尔霍夫定律。
1878年,斯忒藩由实验发现辐射率与绝对温度四次方成正比的事实,1884年又为玻耳兹曼在理论上所证明,称为斯忒藩-玻耳兹曼定律,俗称四次方定律。
1900年,普朗克在研究空腔黑体辐射时,得出了普朗克热辐射定律。
这个定律不仅描述了黑体辐射与温度、频率的关系,还论证了维恩提出的黑体能量分布的位移定律。
传热的基本方式有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
2传热学与机械
现代的机械加工工艺[3]已经不再限于传统的车、铣、刨、磨等,像激光切割、激光钻孔这类高热流的新型加工手段已经应用于石油钻井等有特殊要求的场合,而且取得了良好的效益,这类特殊加工方式所涉及的热量传递问题不能再用传统的导热理论来分析,必须加入对热量传输速度的考虑,这类问题被称为“非傅里叶导热”,这是在机械生产设备领域的又一个里程碑。
又如钛及其合金的加工,由于钛及其合金传热率低,在其切削加工过程中,由切屑与刀具之间的滑动摩擦、切屑的塑性变形等产生热量,不能及时散发,而集中在刀具刀刃上,造成刀具寿命降低,加工质量差等,很多类似的新材料[4]都有不同的加工难题。
因此正确选用加工条件,合理运用传热学的理论进行导热,显得非常重要,不仅可以提高切削加工速率,延长设备和刀具寿命,还可提高工件的加工质量。
各种材料的热处理,例如金属材料的锻造、铸造、淬火、退火、回火,还有一些工程塑料的注塑成型等都离不开温度的控制。
传热学在传统工业机械领域和农业机械领域中的应用
(1)在铸造、焊接、金属热处理等常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中,热应力和热变形量的预测、修正及控制也同样有赖于传热原理的指导;
(2)在各类机械控制方面,近百年来单机容量从几万干瓦扩大到百万千瓦,很大程度上是靠冷却技术的不断改进得以实现的,从空冷、氢冷发展到水冷,冷却技术的进步显着提高了电磁负荷强度和材料的利用率;
(3)农业机械是指在作物种植业和畜牧业生产过程中,以及农、畜产品初加工和处理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机械。
各种机械的研发设计都离不开《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这一门学科。
传热学是研究热量传递规律的一门学科,而机械设计制造及使用的过程中与传热几乎是形影不离
的,我们通过机械设备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成我们需要的运动或者动力,但最终那些能量还是要变成热量散失到环境中去,当然少不了传热学中所讲的三种方式:对流换热、导热和辐射换热。
机械材料制备中与传热学关系密切
机械材料制备[5]中与传热学关系密切。
从机械制造的毛坯开始,金属、非金属等等各种材料中没有那几种是可以直接拿过来用的,以应用最广泛的铸造来说,浇注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和铸件冷却过程中的热量传递直接影响了铸件内部晶相组织的结构和相应的切削加工性能与使用性能,以及铸件的表面质量高低。
工件温度场的测算和控制,不同工作条件、不同材料性质及几何形状对工件温度场变化的影响,工艺中缺陷的分析和防止,无不受到热量传递规律的制约。
机械设备使用中的传热问题
机械设备使用中的传热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
在机械结构中,摩擦做功产生的热量的散失是影响机械系统使用性能的主要来源,当系统由于温度过高导致零件产生膨胀变形,使尺寸精度降低,从而影响了零件之间的配合关系,在机床中则使系统精度降低,影响工件加工精度。
在液压系统中传热问题更为显着。
液压油在系统中与管路的摩擦产生的热量如果不及时散失,不仅使传动精度降低,液压油变质,严重者将使系统瘫痪,使设备存在安全隐患。
传热学通过分析不同条件下物体中温度分布和热量传递规律,以及不同材料的传热特点,并在热加工工艺和系统设计中合理利用,在保证工艺实施,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机械加工过程[6]中的散热问题也是限制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金属切削刀具的散热问题与刀具的强度决定了刀的使用寿命和被加工表面的质量与加工精度。
金属切削加工时,材料弹性和塑形变形做的功以及前后刀面与工件表面的摩擦做功产生的热量都需要通过切屑、工件、刀具和周围介质散失到环境中,而切削刃的磨损情况与散热的快慢最为密切。
当工件材料或者刀具材料的导热系数大时,切削区散热良好,刀具的磨损减轻,使用寿命较长,反之,刀具因温度过高发生组织性能转变,磨损加剧,因而需要使用不同的切削液来加快散热,延长刀具寿命。
同时,刀具的散热影响了切削用量的选择,进而影响加工表面的质量,通过对刀具切削区温度场建立传热模型进行分析,可以更合理的设计刀具结构和选择切削量,从而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这方面在超精密加工中显得尤为重要。
传热学在金属切削方面的应用
金属切削[7]加工时,产生弹性和塑性变形而做功,同时,前刀面与后刀面之间的摩擦也要做功,这些功几乎都转变成热,与此相应,切削时共有三个生热区,即剪切面区、切屑与前刀面接触区、后刀面与加工表面接触区。
所以切削热来源于切削时所消耗的变形功和刀具与切屑、刀具与工件间的摩擦功。
切削热可由切屑、工件、刀具和周围介质传导出去。
影响热传导的主要因素是工件和刀具材料的导热系数及周围介质状况。
传热学在液压系统中的应用
液压是研究的重要方向。
目前,大功率场合只能采用液压系统解决运动问题,这是液压的一个优点,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液压系统的工作效率低,后果是产生热的功率很大,往往达十几个千瓦,这么多的热量都在液压油中存储着,经过一段时间,液压油的温度就会升到一个很严重的程度,液压油膨胀,高压下易发生气穴现象,发出噪音。
因此我们必须研究液压油的散热问题,来减轻危害。
目前常用的方法往往都是在液压回油的路程中加水冷装置,如何才能更有效的带走热量。
热传递现象无时无处不在,它的影响几乎遍及现代所有的工业部门,也渗透到农业、林业等许多技术部门中。
可以说除了极个别的情况以外,很难发现一个行业、部门或者工业过程和传热完全没有任何关系。
不仅传统工业领域,像能源动力、冶金、化工、交通、建筑建材、机械以及食品、轻工、纺织、医药等要用到许多传热学的有关知识,而且诸如航空航天、核能、微电子、材料、生物医学工程、环境工程、新能源以及农业工程等很多高新技术领域也都在不同程度上有赖于应用传热研究的最新成果,并涌现出像相变与多相流传热、(超)低温传热、微尺度传热、生物传热等许多交叉分支学科。
在某些环节上,传热技术及相关材料设备的研制开发甚至成为整个系统成败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杨世铭.传热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戴锅生《传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1998P2-4【M】
[3]钱建平.《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在机械领域中的运用【J】.广州:华南农业大学
[4]葛绍岩《传热学在能源节约中的应用》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P2-3【J】
[5]陈炯中国矿业报/2004年/08月/05日/《应用热采技术开发稀油油藏.》叶片冷却技术【N】
[6李旦,等主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7]金属切削温度场数值模拟的若干问题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