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时间——当今中国法医病理学研究的热点及难点
早期死亡时间推断的法医学研究进展

死 亡 时 间 ( M I 的 推 断 , 直 以 来 是 法 医 病 理 学 P ) 一
合 判断法 应成 为利用 尸冷来 推断早期 死亡 时间 的研 究
方向。 2 玻 璃 体 液 的 变 化
研 究 的热点 、 难点 问题 。死亡 时间又 分为早 期 和晚期 , 早期死 亡时 间是指 尸 体未 出现 明 显腐 败 现 象 的 时期 , 对 于法 医鉴定 来说 更常 用也更 重要 。较 为精确 的早期
尸体 的局部 温度 升高 , 不会 升高尸 体 的核心 温度 , 但 即
不会影 响到 利用 尸 温 对 P 的 判 断 , 他 同 时指 出 , MI 但 太 阳辐射 、 身上 的遮 盖 物等会 对利用 尸 温判 断 P 造 MI 成很 大影 响 。阎立 强 口 等 (0 8 利 用 牛顿 冷 却定 律 、 20 ) 通 过 两次对 尸体温 度 的测量来 确定 不 同尸体不 同 的比 例 系数 k 进 而建 立一种 数学 模 型 , 妙地 消 除 了不 同 , 巧
死 后变化 与 P 的关 系 , MI 为研 究尸体 眼玻 璃体 液元 素
变 化与 P 的关 系奠定 了选 择指标 的基 础 。同年 , MI 许 小 明口 等应 用 电感 耦合 等 离子 体 质 谱 (C — ) 术 I P Ms 技
研 究 了家兔死后 9 h内眼 玻璃 体 液镁 、 元 素含 量 与 6 铁
死亡 时间 的确定 , 于判 断案 件 的性 质 、 定犯 罪嫌疑 对 锁
和其 它检 材相 比 , 璃 体液 较 少 受 到污 染 和腐 败 玻
的影响 , 发生化 学变化 的速度 也慢 , 各种成 分变化 相对
人等具 有 至 关 重 要 的作 用 。从 经 典 的 利 用 尸 体 现 象 ( 比如 尸冷 、 尸斑 、 僵 、 尸 超生 反应等 ) 胃内容物 的消化 、 程度、 尸食性 昆虫 的发 展 规 律来 推断 , 生 物化 学 、 到 分 子 生物 学 、 织化学 等方 法 的应用 , 期死 亡时 间推断 组 早 的研究 取得 了 巨大进 展 。近 年 来 , 着影 像 医学 的飞 随 速发展 , 影像 技术 也 取得 了一 定 的应 用 。本 文 将对 国 内外关 于早 期死亡 时 间推断 的研究进 展做 一综 述 。
死亡时间推断

死亡时间推断死亡时间(time of death)在法医学上是指机体死后经历时间(the time since death,TSD)或称死后间隔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PMI),即检验尸体时距死亡发生时的时间间隔。
死亡时间推断(estimation of time since death)即推断死后经历或间隔时间。
法医学实践表明:死亡时间推断是法医学鉴定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这是因为许多非自然死亡的发生时间不清,而死亡时间在多数情况下标志着案件发生的时间,并与涉案的人和事密切相关。
因此,推断死亡时间对确定发案时间,认定和排除嫌疑人有无作案时间,划定侦查范围乃至案件的最终侦破均具有重要作用。
特别是案件涉及到多个嫌疑人时,死亡时间的准确推断尤显重要。
此外,死亡时间推断在某些自然死亡、涉及财产继承、保险理赔的案件中也有一定的作用。
鉴于以上原因,死亡时间推断历来是法医病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中外法医学者提出了许多研究方法或学说,迄今为止,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目前主要依据死后尸体变化发生的规律粗略推断死亡时间。
根据尸体变化发生的先后及法医学实践的要求,将死亡时间推断分为死后早期、死后晚期(腐败)死亡时间推断及白骨化尸体死亡时间推断三个阶段。
第一节死后早期死亡时间的推断死后早期是指尸体未出现明显腐败现象的时期。
早期死亡时间的推断,实际工作中多以尸体温度(简称尸温)的下降规律为基础,结合尸斑、尸僵和其他尸体现象以及胃、肠内容物的消化情况等综合推断。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一些新的推断方法相继提出,如根据超生反应检测、离子检测、酶检测、DNA降解程度检测等推断死亡时间,到目前为止,这些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尚有较大距离。
近年来,一种以尸温测量为基础,综合多种影响因素的多参数综合推断早期死亡时间的方法在一些国家已得到实际应用。
一、根据尸温推断早期死亡时间人死后新陈代谢停止,不再能保持正常体温。
法医鉴定中死亡时间的推断『写文素材』

法医鉴定中死亡时间的推断『写文素材』在国内外的法医学研究中,死亡时间的法医鉴定,一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
其研究方式已从肉眼观察逐步发展到组织学、组织化学、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等先进的技术检验。
但是,由于尸体变化要受到自身的和来自客观外界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不可能有一个完全统一的标准,采用各种方法推断出时间也只是一种大致时间,不是绝对精确的。
另外。
由于单独使用任何一种方法进行鉴别,都有较大的误差。
不能得到较为可靠的结果,因此,死亡时间的鉴定,应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分析。
目前主要有:一、根据超生反应推测人死后,躯体的组织、器官对刺激还能发生一定反应。
其种类很多,可用作推测死亡时间的超生反应有:肌肉的超生反应:人死后2小时内,几乎所有肌肉受机械刺激后均可发生收缩反应,尤以肱二头肌为甚,并且不受环境气温高低的影响。
死亡2小时后,则多半只能引起打击处肌肉收缩。
死亡超过5小时,一般即不再发生明显的肌肉收缩。
死后皮下出血:在进行上述机械刺激试验过程中,被打击的部位可形成皮下出血斑。
其出现率随死后时间的延长而迅速下降。
瞳孔的超生反应:人死后在一定时间内,眼内滴入或注入药物,可引起瞳孔反应。
死后4小时,在结膜囊内滴入依色林或阿托品等药物,可发生相应的缩瞳或散瞳反应。
如将药物直接注入眼房内,则死后20小时,仍可是阳性反应。
汗腺的超生反应:汗腺在肾上腺素、阿托品等药物作用下,死后30小时内,可有发汗反应。
二、从眼和眼底变化推测死亡时间眼压变化:正常人的眼压在14~21mmHg之间,死后10分钟可降低为10mmHg,20分钟可降低为7mmHg。
开放性颅脑损伤的尸体,眼压下降较快,眼球变软。
角膜变化:死后数小时角膜出现斑块状混浊,12~24小时呈半透明状,36~48小时高度混浊,难以透视到瞳孔。
尸体的眼睛关闭时,角膜变化要慢得多。
角膜变化还在较大程度上受温度和环境条件的影响。
在冰雪里的尸体,角膜可长时间保持透明状态。
法医学在尸体分析与解剖中的常见问题

法医学在尸体分析与解剖中的常见问题法医学是一门关于死亡原因和死亡过程的研究。
在尸体分析与解剖领域,法医学人员面临着许多常见问题。
本文将从尸体检验方面讨论一些常见问题,以及法医学人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1. 尸体辨识问题在一些复杂的尸体状况下,尸体的辨识可能是一个挑战。
例如,当遇到高度腐败或烧伤的尸体时,常规的辨识方法可能不起作用。
此时,法医学人员需要利用其他手段,如DNA分析、牙齿比对等来进行辨识。
2. 死亡时间估计问题确定死亡时间对于刑事调查至关重要。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法医学人员可能无法准确地确定死亡时间。
例如,在尸体被长时间隐藏或冰冻的情况下,尸体的腐败进程可能会被明显减缓,使得死亡时间的估计变得困难。
为解决这个问题,法医学人员通常会结合多种方法,如体温检测、眼角膜缺失及肌肉僵硬程度等,以获得更准确的死亡时间估计。
3. 毒物检测问题在尸体分析过程中,毒物检测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有时,尸体内毒物的检测可能面临一些问题。
例如,某些毒物在尸体内分解速度很快,尸检后可能已无法检测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法医学人员需要将尸体内的毒物样本立即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测,以尽可能获取准确的结果。
4. 尸体组织保存问题为了进行尸体的后续分析和侦破工作,法医学人员通常需要保存尸体组织样本。
然而,长时间的保存可能会导致组织失去一些重要信息。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法医学人员通常会在分析之前尽早采取样本,并利用适当的保存方法,如低温冷冻,以确保组织样本的完整性。
5. 伤害识别问题在法医学分析中,识别伤害的性质和原因是一个重要的任务。
然而,某些伤害可能在尸体解剖过程中变得模糊或难以识别。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法医学人员通常需要借助先进的技术设备,如高分辨率X射线、CT扫描等来获取更准确的伤害信息。
总结起来,法医学在尸体分析与解剖中面临着许多常见问题。
尸体的辨识、死亡时间估计、毒物检测、尸体组织保存和伤害识别都是法医学人员需要仔细处理的问题。
浅议如何推断死亡时间

浅议如何推断死亡时间大多数死亡都是由医生作出判断的,其死亡时刻的认定一般不存在问题。
但对于命案中死者或死亡发生时无他人在场的情况下,推断其死亡时间则成为法医的重要工作之一。
本文将以此为契机,通过对死亡时间推断方法的解析,死亡时间推断的具体步骤为线索,成文讨论关于法医推断死亡时间的依据。
标签:尸体现象;死亡时间法医学里的死亡时间,是指的从死亡发生到法医进行尸体检验时所经过的一段时间。
研究死者的死亡时间是法医学领域一直以来的热点,各种各样的死亡方式,以及高科技犯罪的多样化都使研究死者的死亡时间成为案件侦破的重中之重,正确的推算死亡时间侦破案件的关键。
尸体现象里蕴藏着死亡时间。
法医学里所讲的尸体现象指人停止呼吸后,身体各器官、组织以及细胞的生命消退,在内外环境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发生的一系列尸体的变化,这其中包括早期尸体现象和晚期尸体现象。
1 根据早期尸体现象推断死亡时间1.1 尸冷:可以根据尸温推断死亡时间。
实践中多以检测直肠温度进行死亡时间推断。
根据尸温下降速度推断死亡时间的的公式较多,以下方法,目前国内比较常用。
以春秋时节为准,夏季尸体温度下降率较春秋时节慢1.4倍,冬季快0.7倍;在死后最初10小时,尸温每小时下降平均1℃;10小时后,平均每小时下降0.5℃;肥胖尸体在死亡后最初10小时,尸温每小时下降0.75℃;消瘦尸体每小时下降1℃。
因此该方法推断死亡时间,大体上已包含了尸体所处环境和肥瘦状态对尸温下降的影响,也考虑了尸温下降的一般规律。
1.2 尸僵:尸僵是指尸体肌肉僵硬,并使关节固定的现象。
尸僵发生的时间和顺序有一定的规律性。
一般死后1~3小时开始在一些小肌群出现;4~6小时扩散到全身,破坏后能重新发生;6~15小时延及全身,达到高峰;24~28小时开始缓解;2~3天关节容易活动;3~7天完全缓解。
冬季尸僵可持续72小时或更久,夏季仅36~48小时即可完全缓解。
1.3 角膜浑浊:角膜混浊是指死后角膜透明度降低,直至完全不能透视瞳孔的现象。
死亡时间推断的意义和方法

死亡时间推断在法医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助于案件侦破、确定嫌疑人、澄清事故真相等。
掌握死亡时间推断的方法和技巧,有助于法医工作者更准确地判断死亡时间,为案件审理提供有力证据。
一、死亡时间推断的意义1. 案件侦破:死亡时间推断可以帮助警方确定案发时间,从而缩小侦查范围,快速锁定嫌疑人。
2. 确定嫌疑人:了解死亡时间后,可以分析案发现场及周边监控录像、证人证词等,判断嫌疑人是否存在作案时间。
3. 澄清事故真相:死亡时间推断有助于判断事故是意外还是谋杀,为事故责任划分提供依据。
4. 法律诉讼:死亡时间推断可以为死者家属提供精神损害赔偿依据,为案件审理提供关键证据。
二、死亡时间推断的方法1. 尸温法:通过测量尸体温度,结合环境温度、死者身穿衣物等因素,推算死亡时间。
2. 尸僵法:观察尸体僵硬程度,结合气温、湿度等因素,推断死亡时间。
3. 胃肠内容物消化程度法:分析胃肠内食物消化情况,推断死者最后一次进餐时间,从而估算死亡时间。
4. 尸斑法:观察尸斑出现的时间和变化,结合其他尸体现象,推断死亡时间。
5. 昆虫法:利用昆虫生长周期和尸体腐败程度,推断死亡时间。
6. 化学变化法:分析尸体内部化学成分变化,如肌肉、血液、内脏等,推断死亡时间。
7. 尿液分析法:根据膀胱内尿液的多少和浓度,推断死亡时间。
8. 角膜混浊法:观察角膜透明度变化,推断死亡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死亡时间推断并非绝对准确,而是受多种因素影响。
在进行死亡时间推断时,法医需综合分析案发现场、尸体状况、环境因素等多方面信息,严谨判断。
总之,死亡时间推断在法医学领域具有重要价值。
通过掌握各种死亡时间推断方法,法医工作者可以更准确地判断死亡时间,为案件侦破、审理提供有力证据。
然而,死亡时间推断并非易事,需要综合分析多种因素,才能得出相对可靠的结论。
在实际工作中,法医应谨慎对待死亡时间推断,确保鉴定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死亡时间推断总结

死亡时间推断总结死亡时间的推断在法医学中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它对于案件的侦破、法律的裁决以及对事件的还原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以下将从多个方面对死亡时间的推断进行总结。
一、早期尸体现象与死亡时间推断1、尸冷人死后,新陈代谢停止,体内不再产生热量,而体表散热仍在继续,导致尸体温度逐渐下降。
一般来说,在室温环境下,尸体温度每小时下降约 1℃。
但这一速率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尸体的体型、衣着、环境温度和湿度等。
肥胖者散热较慢,瘦弱者散热较快;衣物多、环境温度低、湿度大时,尸冷速度会加快。
2、尸斑死亡后血液循环停止,血液由于重力作用坠积于尸体低下部位未受压处的血管中,形成尸斑。
尸斑的出现和发展分为几个阶段。
一般在死后 1 2 小时开始出现,最初为淡红色小点或片状斑痕;3 6 小时时,融合成片状;6 12 小时,尸斑颜色加深、按压褪色;12 小时后,按压不再褪色。
尸斑的颜色、位置和范围等特征可以为死亡时间的推断提供重要线索。
3、尸僵死后肌肉经过短时间的松弛后,逐渐变得僵硬强直,使各关节固定。
尸僵通常在死后 1 3 小时开始出现,首先出现在小肌群,4 6 小时发展到全身,12 15 小时达到高峰,24 48 小时开始缓解。
尸僵的出现顺序、强度和缓解时间也会因个体差异、死因和环境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二、晚期尸体现象与死亡时间推断1、尸体腐败死后机体组织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在细菌的作用下分解腐败。
腐败的发生和发展速度受环境温度、湿度、空气流通情况以及尸体本身的状况等因素影响。
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腐败进程会加快;相反,在寒冷干燥的环境中则会减慢。
通过观察尸体腐败的程度,如尸绿、腐败气泡和白骨化等,可以大致推断死亡时间。
2、干尸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尸体水分迅速蒸发,组织干燥萎缩,形成干尸。
干尸的形成时间较长,其对死亡时间的推断价值相对较小,但仍可作为参考。
3、尸蜡尸体长期浸泡在水中或埋在湿土里,皮下脂肪组织分解形成脂肪酸,与钙、镁等离子结合形成不溶于水的皂化物,即尸蜡。
死亡时间推断研究进展

表分 布而 产 生尸斑 , 响尸斑 色泽 的主要 因素 为血 红 影 蛋 白和黑 色 素 。有 研究同 过分 光光度 计 对尸斑 的色 通 度 、 泽等 指 标进 行 定量 分 析 , 色 结果 表 明死 后 7 2 h内
尸 斑变化 与 死亡 时 间具有 较好 相关性 , 种对 死后 早 这 期 尸体 现 象 进 行量 化 分 析 的方 法 为死 亡 时 间 推断 提
步 , 些全 新 的死 亡 时间推 断方 法逐 渐 被 引入 法 医学 一
和完 善 。 直肠 是 经 典 的尸 温 测量 部 位 , 0 io f 过对 H ny 等 l _ 通
肛 温 和其他 5个 部位 的尸 温变化 、 玻璃 体 液成 分 分析 、 织 组 生 物 化学 变 化 、 败 降 解 规 律 等 , 传 统方 法 起 到 了 腐 对
1 传 统 死 亡 时 间 推 断 方 法
11 尸 温 .
得 到 了更 新 , 外 线法 应 用 于测 量 尸 体 鼓 室温 度 , 红 可
尸 温 作 为经 典 的死 亡 时 间推 断 方 法 已有 上 百年
作 者 简 介 : 增 强 ( 9 6 ) 男 , 建 长 汀 人 , 主任 法 医师 , 黎 1 7~ , 福 副 主 要 从 事 法 医病 理 学 工 作 : — i: q l w o . m E ma l w z @tm e lz q o
避 免 温度 计 测 量鼓 室 温 度 时造 成 耳 膜损 伤 和 出血 等
弊 端l 3 _ 。
1 超 生反 应 . 2 超 生反应 是指 个体 死亡 后 的一定 时期 内 , 组织 器 官 对物 理 和化学 刺激 做 出功能 以及形 态上 的反 应 。 死
通信作 者 : 慧君 , , 授 , 士研 究生导 师 , 要从 事法 医 王 女 教 博 主 病 理 学 、 医毒 理 学 研 究 ; — a :ja g imu o 法 E m i hw n@f l m .n 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ime elapsed since be矛nning of illness and time“preservation)and‘time spent in water’. ‘Time of death’in
tlle list above is the cen仃al point of discussio n. Below is a briefing of some on the problems mentioned above,
类物质。(1)Naa:主要存在于神经元及轴索,被认 为是神经元的内标志物,Naa的降低反映了神经 元的脱失,或其能量代谢障碍;(2)Cho:是乙酰胆 碱的前体。Cho峰增高。代表细胞分裂增值活跃 及细胞膜代谢异常增高,Cho下降则代表细胞缺 失或损伤;(3)PCr,Cr:存在于神经元和胶质细胞 中,是细胞内的磷酸转运系统和能量缓冲系统, 作为高能磷酸盐的储备形式和ADP及ATP的缓 冲剂,与能量代谢有关,见图8。
积分光密度
· 235 ·
在肺脏中异型指数、积分光密度和平均灰度的测 量效果较好;脾脏的灰度、色度、光密度等多种参 数与死亡时间的相关性均较好。有关结果见图 1~4。¨2l
此后,我单位开始收集人体标本进行实验, 分别推导出不同脏器DNA降解程度关于死亡时 间的回归方程,【B,14】相关结果如下:
肝平均灰度(AG)AG=0.01 11r112+O.6268T+152.24 积分光密度(IOD)IOD=O.00151屯0.1499T+19.286
y觎g死吼£D,喁尺e凡£泗嚼e£以,砸M缈矿而re邶如肘ed如i聊,%,珂i朋e如以c0肌鲈矿H眦=胁昭跏如ers渺矿
&拓nce帆d死c^,z0如肼形M厅帆43伽D
cen衄l 【Abstract 1 In numemus pmblems encountered in f0Iensic pa山ology,the time issue is of
based on the research done by this faculty. 【Key words】Postmortem inten,a1,DNA,RNA,Maglletic resonance spectmsc叩y
死亡时间(Postmortem Intenral,PMI)是指死 后间隔时间。死亡时间推断(Estimation of the Time Since Death)是指检查尸体时距死亡时刻 的间隔时间的推测和判断,是法医实际工作中首 先要解决的重要任务之一。准确地推断死亡时 间,在为案件侦查提供线索,划定侦查范围,确定 犯罪嫌疑人有无作案时间或确定案件性质和阐 明作案过程等方面均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死亡时 间推断方法。主要是根据不同时期的尸体现象及 胃内容物消化程度来进行。近年来,随着科学技 术的不断进步。国内外许多法医学者应用物理
·234·
E、,j缸el虻e Science V01.16 No.2 2008
死亡时间——当今中国法医病理学研究的热点及难点
刘 良+
杨天潼 任亮
朱少华
陈晓瑞
刘茜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武汉430030)
易少华
【摘 要】在法医病理学研究的诸多重要问题中,时间问题无疑是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同时也是一个 难点问题。法医病理学中的时间问题主要包括:死亡时间、损伤时间、猝死者病理学标本能够诊断的时间(包
h眦咖轴bject after d朗m·afkr d髓m of
·236·
温度下对方程进行校验。最终将得到的方程集成 于电脑软件程序,以便于推广和应用,见图5。限14】
二、RNA降解与死亡时间的关系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时间依赖性的核酸 降解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相对于DNA而言,一 般认为RNA在死后会迅速降解。然而近年的研 究揭示.在某些组织器官内RNA具有相当高的 稳定性。
括发病多久可以诊断及保存多久可以诊断)、水中经过时间等,其中尤其以死亡时间为研究热点。现结合本单
位的研究结果.就死亡时间推断问题做一介绍。
【关键词l死亡时间;DNA;RNA;磁共振波谱
【中图分类号】D919.1
【文献标8)02—0234—08
Posnnon哪hlter、,al徂砌f砌缸口耐珑舷掰摩而跏f盯月甜唧℃^伽肋彤瑚缸肭口魄y加硼妇.£iu£面粥
。刘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秘据率怿2008年第16卷(第2期)
逐渐降解,呈现下降的趋势,并表现出一定的规 律。某些位于体内的脏器和组织,死后变化受环 境因素的影响较小,在一定的时间内其细胞的变 化和DNA的降解呈现一定的稳定性,这种现象 为通过“对DNA降解规律的研究来判断死亡时 间”提供了客观基础。
脾异形指数(ID)T=11.334ID一33.339 平均灰度(AG)AG=1.359T+82.485 平均光密度(AOD)AOD=一0.0052T+0.4618 积分光密度(IOD)10D=一0.1389T+13.89
脑平均灰度(AG)7r-一87.767+0.783AG 平均光密度(AOD)T=63.725—106.237AOD 积分光密度(10D)T=84.434—4.103IOD
我单位利用RT—PCR技术检测20℃环境下 大鼠死后的组织样本管家基因mRNA的含量。 发现在死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管家基因mRNA 可被检测到扩增产物。大鼠死后28 h内仍能检 测到视网膜组织管家基因B—actin、印14、pgkl mRNA有效扩增产物,且其产物含量随着死亡时 间的延长而减少,见图6。
Fig.3 Chn薛inDNA a嘲(A)iII UVer ceus唧dei耐thPMI,36 h afkr d∞也0fh岫蛆辄bject
畀形糟融
一.!\定≮;一一. 4。2’、咄^.
oh 4h 6h 8h j。}I lqh 16h 2曲24h
广—■——————————_1死亡婶闾
L二::!::二塞型焦二:二熊夔捌
三、利用磁共振波谱技术推断死亡时间
磁共振波谱技术(Magnetic ResonaIlce Spectlllm,MRS)是一种利用磁共振现象和化学位 移作用进行一系列原子核和化合物分析的新技 术,它不破坏被检查组织,可检查至生化代谢及 基因水平,是目前惟一无创显示组织的影像学方 法,可以在同一实验条件下,一次性检测多种代 谢物。核磁共振的这种技术特点,能够尽可能避 免在不同实验平台、不同实验技术条件下,多次 检测多种物质所带来的实验误差,见图7。
国内也有人利用RT—PCR技术对20℃环境 下大鼠死后的组织样本B—actin mRNA的含量变 化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胸肌、膈肌在死后6 d 内B—actin mRNA都可以检测,而肺脏、心脏B— actin在死后12 d也可以检测,且扩增产物呈下 降趋势。
作者认为,死后尸体的不同器官组织mRNA 分解时间规律不同:而同一器官的mRNA在不 同时间点的降解程度也有差别,呈逐渐下降趋 势:同一器官组织的不同mRNA具有类似的降 解程度。
其变化趋势为:不同温度下(10℃及30℃) Naa/Cr、Ch/Cr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说明Naa/Cr、Ch/ Cr变化对温度不敏感,检测Naa/Cr、Ch,Cr可消除 温度对死亡时间推断的影响,见图9、10,表1。
考虑到温度对DNA降解速率的影响.作者 将收集的人体标本分为两份分别置于4℃和室 温状态下,测定不同温度下DNA降解程度,并根 据这些资料推导计算死亡时间的回归方程。
我单位目前正在进行多个脏器DNA降解程 度的死亡时间多参数方程方面的研究。并在不同
0h
6h lOh 16h 24h 26h 28h 30h
importance
and also a dimcult point to elabomte.‘Timing’in forensic patholog)r mainly involves‘time of deatIl’,‘time of in-
jury’,‘path0109ical microscopic diagnosis and timing of sudden unexpected natural death’(including diagnosis of
学、化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组织化学、免疫 组织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等诸多学科的新仪器和 技术,研究尸体冷却规律和体液、组织及细胞的 各种指标变化,提出了多种推断死亡时间的方 法,开辟了许多死亡时间推断新的领域。
一、图像分析DNA降解推断死亡时 间
DNA作为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具有稳定性 好、受外界影响小等特点。目前研究表明,机体死 亡后,细胞内DNA的含量随着死后时间的延长
.…一…………~………………一。 死亡时闻
-…r’’实测值——趋势线}
图1大鼠死后32 h内脾细胞核积分光密度参数
pa咖eter 矾g.1 Tlle integ聃l叩廿cal deIlsity
of spl咖ceus of
me髓twi伽n 32h af时d衄m
图3人死后36 h肝细胞核DNA面积(A)随PMI变化的趋势
p0|stmonem
大鼠死后40h内的肾、脾组织及死后48h 内的肝组织样本。仍能检测到管家基因GAPDH mRNA有效扩增产物,其产物含量随着死亡时间 的延长而减少。大鼠死后48h的肾、脾组织。72h 的肝组织,B—actin mRNA有效扩增产物仍能检 测到,其产物含量随着死亡时间的延长而减少。
图4人死后36 h肝细胞核DNA平均光密度(Ave陋ge
图2大鼠死后24 h内肝细胞核异形指数
optical dens时,AoD)随PMI变化趋势
研昏2 Thejnd麟0fd蛐西1)r 0fliVer ce№0fme抛t wi£岫n 24h
n昏4 Chan薛ofAoD聊咀E刑Afhm nver∞Ⅱs nudei 36h
在利用MRS检测脑物质含量的死后变化规 律时。我单位初步研究了氮一乙酰天门冬氨酸 (Naa)、胆碱(Cho)、磷酸肌酸和肌酸(PCr/Cr)等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