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社会学习课件PPT
化学与社会生活(材料) ppt课件

水平的材料。从微米级到纳米级的进步,不仅是制备工艺上的
跃进,而且将推动材料科学理论的发展。纳米级材料将会有意 想不到的新的和高的性能。(构成尺寸)
ppt课件 7
材料研制方向
智能材料,它既能像人的五官那样感知客观世界,又能能动 地对外作功、发射声波、辐射电磁波和热能,甚至促进化学反 应和改变颜色等类似有生命物质的智慧反应。当然这类材料的 智慧功能的获得是材料与电子、光电子技术结合的结果。(功
且能具有特定的功能。 智能型。要求材料本身具有感知、自我调节和反馈的能力, 即具有敏感和驱动的双重功能。 少污染。为了人类的健康,要求材料的制作和废弃的过程中 尽可能少对环境污染。 可再生。一方面是保护和充分利用自然的资源,另一方面又 不为地球积存太多的废料。 节约能源。要求制造时能耗少;要求能够帮助节能和利用新 的能源。 长寿命。要求材料能少维修或不维修,物美价廉。
钛合金喇叭
ppt课件
佳能数码相机采 用 钛合金机身
26
钛合金 钛可和多种金属形成合金。加入的主要金属元素有:铝、 钒、铬、钼、锰和铁等。这些合金元素能与钛形成置换固溶 体或金属化合物而使合金强度提高。加铝可改善抗氧化性能; 加钼可显著提高对盐酸的耐蚀性,加锡能提高抗热性。 目前钛及钛合金3/4左右用于航空航天领域,是制造超音速 飞机、火箭、导弹和航天飞机不可缺少的材料,被称为“航 空金属”。钛合金作为耐热、耐腐蚀材料,被广泛用于化工、 石油、发电等工业中。钛与生物组织和体液有良好的兼容性, 可以作为生物材料用于制造人工关节、心脏起搏器。
高炉 平炉、转炉
ppt课件 13
1、生铁
(1)性能:含炭 2.0 ~ 4.3%
具有脆性(含硫、磷)
(2)炼铁:铁矿石、燃料、熔剂、空气 (3)用途:90%用于炼钢;10%用于铸造 (4)品种: 白口铁——化合碳 灰口铁——石墨碳 铸铁——含炭量大于2%的生铁经重新熔炼后则称为铸铁 球墨铸铁 ——浇铸前往铁水中加入少量球化剂 (钙、镁、
第9章 化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第3节 新型材料的研制(课件)2024-2025九下化学沪教

塑料
组成元素
能否包装食品
燃烧现象
燃烧情况
是否产生烟
是否有气味
聚乙烯
C、
能
易燃,离火持续燃烧
不产生烟
无刺激性气味
塑料
组成元素
能否包装食品
燃烧现象
燃烧情况
是否产生烟
是否有气味
聚氯乙烯
C、、
不能
不易燃,离火即灭
产生大量烟
有刺激性气味(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的鉴别方法:灼烧,闻气味)
1.复合材料的概念复合材料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复合成一体而形成的材料。2.复合材料的优点复合材料集中了组成材料的优点,具有更优异的综合性能。3.常见的复合材料(1)钢筋混凝土:钢筋和混凝土的复合材料。(2)机动车的轮胎:用合金钢与橡胶的复合材料制成。(3)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塑料和玻璃纤维的复合材料。(4)飞机的机翼、飞行器头锥: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
第9章 化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3节 新型材料的研制
九下化学 HJ
1.能结合实例,从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视角,认识材料的科学利用与新材料的研发。2.能感受无机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等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1.金属材料的发展历程
无机材料包括金属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两大类。
2.无机非金属材料
示例
用氧化铝 等为原料生产的耐高温、高强度的陶瓷,可用来制造发动机零件;用羟基磷酸钙 为原料生产的陶瓷甚至能够制造人工骨、人工关节及人造假牙等。
典例1 下列实验室中常见的化学仪器所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
C
A.木制试管夹
B.铁架台
C.玻璃烧杯
D.燃烧匙
初三化学下学期化学与STS上海教育版-课件

化学问题的社会影响
化学事故、化学废物、化学品 安全
如何合理使用化学知识,最大限 度发挥其作用
创新学习环境
提供鼓舞人心的科学课堂,激发 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生亲身实践
通过实验和项目,趣的化学反应,让学生对 化学产生兴趣。
化学与STS的关系
了解STS概念,探索化学在社 会中的作用
应用实例
历史事件、环境问题、经济问 题、医学问题
化学与STS的关系
什么是STS?化学与STS的联系又是什么?探讨STS对化学的影响。
应用实例
历史事件:硝酸盐制造与战争 经济问题:化学产业发展
环境问题:酸雨 医学问题:药物研发
化学问题的社会影响
化学事故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影响
化学废物对环境的污染
化学品安全对公众健康的影响
总结与思考
化学应用中需要考虑的其他因素
初三化学下学期化学与S TS上海教育版-PPT课件
初三化学下学期化学与STS上海教育版PPT课件。本课程旨在了解化学与STS (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并探索化学在各领域中的应用及其对社会的 影响。
学习目标
了解化学与STS的关系
掌握不同化学领域在 STS中的应用
分析化学问题对社会、 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影 响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化学与环境保护 化学与社会发展 课件

谢谢观看
第四节 化学与环境保护
Content s
录目
1 保护生命之源 2 还人类洁净的空气 3 与自然和谐相处
(1) Cu O2
稀硫酸
CuO
CuSO4
(2) Cu 浓硫酸 CuSO4 〔已知:Cu + 2H2SO4 (浓)
CuSO4 + SO2↑+2H2O〕
从绿色化学的视角考虑,你认为哪一个方案更合理?
方案(1)更合理。 因为方案(1)不产生污染物二氧化硫, 且原料的利用率高。
本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收获了什么方法? 还有什么疑惑吗?
第十一单元 化学与社会发展
化学与环境保护
学习目标
1.知道水、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了解 防治水、大气污染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2.认识化学在环境保护中所起的作用,一方面是通过禁止某些 反应发生、控制或改变反应途径等杜绝有害物质产生,另一方 面是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 3.初步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树立绿色化学 观念,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污染的防治应从三方面 考虑:一是消除污染源; 二是禁止向环境中排放 污染物;三是等污染物 进入环境、产生危害后, 再治理。哪一种方法更
好呢?
绿色化学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是指对环境没有污染的化学,它要 求从源头上消除污染,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
(1)绿色化学的核心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 对环境的污染。
2024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第1节能源的综合利用课件沪教版

化石燃料能量转化率低且污染大气,而化学电源虽提高 能量转化率,降低大气污染,但又带来新的环境污染问题。 那么,你认为人类理想的能源是什么?为什么?
氢能的优点:
1.原料来源广
2.氢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
3.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
氢气——理想的绿色能源。 氢能将未来的主要能源
氢气是一种理想的能源,那么如何获得氢气, 你有哪些方法?
能源按利用方式可分为两种: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的不改变其形态的— 次能源和经人类加工生产出来的二次能源。
一次能源按能否再生又可分为:可再生能源,如 太阳能、风能;经过亿万年形成且短期内不可再生能源 的能源,如化石燃科、核能等。
从对环境的影响来看,化石燃料等为污染能源,水能、 风能等则为清洁能源。
13
新闻视角
你知道这些 电池工作时,能量 是如何转化的吗?
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直观感知 化学电源中能量的转化:
连接锌片与负极、铜片与正极 观察到什么现象?
说明什么?
实验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电流计偏转原因 能量转化的形式 使用化学电源的优点
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一段时间后, 溶液逐渐变为无色 Zn + CuSO4 == Cu + ZnSO4 烧杯中发生了化学变化,产生电流
“地球一小时”活动始于2007年3月31日。当晚,在澳大利亚悉尼,约有220万 当地居民熄灯一小时,以支持采取行动,应对全球变暖。
2009年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创造了历史,它见证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志愿 性环保活动。据保守估计,约有数以亿计人参与其中。
2010年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再次创造了历史,影响人数超过了13亿。来自各 大洲多达128个国家的4616个城镇参与了熄灯活动。北京的紫禁城,柏林的勃兰登堡 门,美国的总统山(拉什莫尔山),津巴布韦的维多利亚大瀑布和广岛的和平纪念公 园等标志景观的参与,更是为“地球一小时”活动锦上添花。
2024版化学说课课件(PPT课件)

目录•课程介绍与目标•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过程与互动•教学评价与反馈•教学反思与展望课程介绍与目标课程背景及意义0102 03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
化学课程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实验技能和创新精神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化学基础知识,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0102 03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技能,理解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分析和归纳,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热情,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教学目标与要求本课程选用《化学》(人教版)作为主要教材,该教材注重基础知识的系统性和实验技能的训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材分析为拓宽学生视野和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可选用《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等辅助教材。
辅助教材为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践能力,可选用《化学实验基础》等实验教材。
实验教材教材分析与选用教学内容与方法简要介绍化学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以及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详细阐述化学学科的知识体系,包括基本概念、原理、反应机理等。
明确指出课程中的重点内容和难点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
合理规划课时,确保教学内容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课程概述知识体系重点与难点课时分配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通过教师的系统讲解,使学生掌握化学基本知识和理论。
明确每个实验的目的和意义,以及与课程内容的联系。
实验目的详细解释实验所涉及的化学原理和反应机理。
实验原理提供详细的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实验。
实验步骤要求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分析结果,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实验结果与讨论实验设计与操作教学过程与互动通过讲述化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引入化学史话展示化学之美提出挑战性问题利用精美的化学图片和视频,展示化学的独特魅力和美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沪教版)教材化中考总复习ppt课件: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20页)

第18课时 ┃化学与能源、材料和环
境保护
第18课时 ┃ 考点聚焦
考点聚焦
考点1 能源综合利用
1.化石燃料 煤 、 ________ 石油 、天然气 ________ ________ 称为三大化石燃料,是不 可再生能源。 (1)煤 煤被称为“工业的粮食”, 是古代植物遗体经过一系列复杂 变化而形成的, 是由无机物和有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 主要含 碳 元素。 有________ 开发利用:干馏。 焦炭 (冶金工业 )、 产物为 _____ 煤焦油 (化工原料 )、 焦炉气 (燃料)。
第18课时 ┃ 归类示例
(3)科学家预言,氢能源将成为 21 世纪的主要绿色能源,而水 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物质。 依据图 18-1,请你写出获 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
催化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18课时 ┃ 考点聚焦
3. 有机合成材料 (1)塑料 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塑料种类有: C、H 元素,无 聚乙烯 (PE)、聚氯乙烯 (PVC)。 聚乙烯:含 ______ C、H、Cl 毒、可包装食品。燃烧时无刺激性气味。聚氯乙烯:含 __________ 元素,会分解出对人健康有害的物质,不宜包装食品。燃烧时有 刺激性气味。 (2)纤维 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 纤维的种类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棉、麻、动物的毛、蚕丝属于天然纤维;涤纶 ( 的确良 ) 、锦 纶 (尼龙 )、腈纶等属于合成纤维。 (3)橡胶 天然橡胶 、__________ 合成橡胶 。 橡胶种类有 __________
第18课时 ┃ 考点聚焦
2. 氢能 (1)氢气作为理想能源的优点是:①资源丰富,②热值高, 制氢 ③无污染。 目前, 氢能的开发与利用面临的困难主要有 ________ 储氢 问题。用合适的光分解催化剂,使水在太阳光 问题和 ________ 的照射下分解产生氢气,是最理想的制氢方法。 化学能 直接转化为______ 电能 的装置,其 (2)化学电池就是将 ________ 体积小、电容量大、移动方便 等。目前常见的电池有 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燃料电池、干电池、铅蓄电池等。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第一节化学与能源开发课件(新版)鲁教版

5.可燃冰的化学式为CH4· nH2O。下列关于“可燃冰”的叙述中,
错误的是( A )
A.“可燃冰”不是冰,而是干冰 B.因其外观像冰一样而且遇火即可燃烧,所以又被称作 “可燃冰 ” C.“可燃冰”需要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才能形成
D.“可燃冰”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重要能源
6.氢气是一种理想的新能源,目前只在火箭发射等少数情况下使
归类探究
类型之一 氢能的应用 根据下图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借助化学反应,太阳能可转化为电能
B.氢元素在循环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C.水的分解反应需要吸收能量
D.该循环的实现可以有效地缓解能源危机
【解析】由图示可知太阳能可转化为电能,故A正确;氢元素在循环过程 中发生化学反应,故B错误;水的分解反应需要吸收能量,故C正确;该反应 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故D对。
【解析】氢气与太阳能都属于新能源,不会造成污染,但太阳能 是取之不尽的新能源。故选D。 3.下列反应中,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B ) A.煤燃烧 B.干电池放电 C.光合作用 D.水电解
【解析】煤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干电池放电是化学能转变成
电能;光合作用是光能转化成化学能;水电解是电能转化成化学能。故选B。
CH4· 8H2O中CH4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 10%
(2)可燃冰储存的巨大的化学能量最终来自于古代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 ________ 固定的太阳能。
(3)人类正面临常规能源枯竭的危机,下列有关能源的认识正确的是
ABC ____(填字母序号)。 A.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B.积极寻找替代常规能源的新能源 C.自然界的能量虽然守恒,但还是要节约能源
12+4 【解析】(1)CH4·8H2O中CH4的质量分数为 160 ×100%=10%。 (2)“可燃冰”储存的巨大的化学能量终来自于古代绿色植物通过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爆炸:发生条件及防范措施 条件:1、有可燃物2、温度达到着火点3、和空气(或氧气)接触 燃烧 可燃物 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 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灭火的原理
隔绝氧气(或空气) 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煤及其综合利用-------干馏 石油及其综合利用-------分馏
燃料
化石燃料
表现:大气污染、温室效应、酸雨等 粉尘:固体颗粒物
11.(黑龙江)环境和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 条件。下列关于环境和能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A、煤、石油、天然气是三种重要化石燃料 B、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 C、太阳能、水能、风能是人类正在利用和开发的重 要能源 D、地下水资源的大量开采可以为人类解除水危机, 人类不必再为淡水缺乏而苦恼
6. (长沙)在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不科学的食() A 、用干冰人工降雨 B 、“禽流感”爆发期间用书是 会在养禽场消毒C、用水经常冲洗自行车防锈D 、用 食醋出去水瓶中的水垢 7. (杭州)小明两次煮鸡蛋,第一次在水开后继续 用大火煮,直到煮熟;第二次在水开后将火焰调小 ,但仍保持锅中的水沸腾,直到煮熟。两次比较发 现() A 、第一次比第二次省燃料又省时间 B 、第一次费燃 料但省时间C 、第二次比第一次费燃料又费时间 D 、 第二次比第一次省燃料,两种方法所用时间相近 8. (重庆)提倡使用下列产品,其中与环境保护无 关的是() A、加碘食盐B 、无氟冰箱C、无磷洗衣粉D 、无铅汽 油
3. (重庆)食品卫生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做法符 合《食品卫生法》的是() A、用工业用盐腌制咸菜 B、在牛奶中添加尿素 C、用二氧化硫熏制银耳 D、用纯碱发酵面食 4.(广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饮用牛奶可补充人体钙质 B、为保护水资源要使用无磷洗衣粉 C、中和酸性土壤可用苛性钠 D、瓦斯、沼气、天然气的可燃成分都是甲烷 5.(江西)生活处处皆学问,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用工业酒精兑制白酒B、用活性炭吸附冰箱中的异味 C 、为保持肉制品鲜美,在香肠中加过量的亚硝酸钠( NaNO2) D、吃松花蛋时,为消除蛋中所含的碱性物质的涩味可加 入少量的食醋
在人体内的转化
黄曲霉素对人体的危害 生理功能
油脂
摄入量过多对人体的影响 各种维生素对人体的影响
维生素
缺乏维生素引起的疾病及治疗
无机盐(由钙、磷、硫、钠、 常量元素
氯、镁等40多种元素组成)
微量元素
对人体健康 的影响
单元4
保护好我们的环境
1 .“三废”(废水、废气、废渣)处理 的 必要性以及处理的一般原则 2.典型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物的来源 及危害
12.(山东)某化学活动小组作了如下四条设想,你 认为可行的是() A、工业上可用“蒸馏法”淡化海水来解决我国的淡 水危机 B、让塑料制品走出我们的生活,如用布袋完全取代 塑料袋以解决“白色污染” C、当石油枯竭时,可用高粱、玉米和薯类等来制造 酒精代替汽油作内燃机的燃料 D、为防止CO中毒,在煤炉旁放一大盆水 13. (辽宁)“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在化学反应过程 中或化工生产中,尽量减少使用或彻底消除有害物质。 下列做法中,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A、生产和使用剧毒农药 B、造纸厂用二氧化硫进 行纸张漂白 C、利用双氧水制氧气 D、化工厂产生的废气向高空排放
第 四 部 分
化学与社会发展
单元1 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
1 . 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的条件及防火、 防范爆炸的措施 2 .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是人类 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 3.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混合物 4.石油是沸点不同的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 5 .石油液化气、汽油、煤油等都是石油加 工的产物 6.水对生命活动的重大意义
天然气及其成分
化石燃料的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清洁燃料 化石能源 能源 氢气 酒精 能源开发的意义
污染物的类型
有害气体:SO2、NO2、CO等
减少化石燃料使用,提高利用率 防治 改变内燃机结构,使燃料充分燃烧 污染 汽车上安装催化净化装置汽车使 的措 施 用压缩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乙醇汽油 燃煤脱硫 人类拥有的水资源-----水对生命活动的意义 水 爱护水资源
一氧化碳 废气 二氧化硫 二氧化氮 大气 水 土壤 污染物
来源
危害
减少和防治大气污染的原则 来源 废水 治理和防治水体污染的原则
正确、合理地使用化肥和农药 危害
废渣 处理方法
1.(吉林)请你用学到的化学知识来判断下列突发事件 处理不当的是( ) A 市内着火被困,立即用湿毛巾堵住口鼻,匍匐前进, 寻找安全出口 B 发现有人煤气中毒,立即打开门窗,关闭阀门,将中 毒人员转移到空气清新的地方 C 浓碱溅到皮肤上,立即涂抹稀硫酸 D 误食食品包装袋中的干燥剂(生石灰),立即喝食醋 2.(新疆)食品卫生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不 会导致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是( ) A、用劣质奶粉喂养婴幼儿 B、面粉中添加大量增白剂 C、为保鲜用福尔马林浸泡鱼虾等海产品 D、食盐中添加适量碘元素
氢能
太阳能 核能
节约用水
预防和治理水污染
单元2
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
1.常见的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及其应用 2.使用新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3.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有密切关系
特点
合成纤维
区分各种纤维物 应用
区分有毒塑料和五毒塑料 塑料 化学合成材料
应用
白色污染的形成和防治措施 特点
合成橡胶
应用
化学合成材料的发展前景
单元3 化学物质与健康
1、某些元素(如钙、铁、锌)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2、淀粉、糖类、油脂、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水 等有机物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3、某些物质(如一氧化碳、甲醛、黄曲霉素等)有损 人体健康
水 蛋白质:氨基酸、酶 组成 人 体 需 要 的 营 养 素 糖类
9. (烟台)在环保小组活动中,某同学提出下列建 议:①开发新能源,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②开发生 产环保电池③提倡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塑料 袋④分类回收垃圾。其中你认为可以采纳的是() A、①②④B、①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0. (兰州)环境问题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臭氧层的主要作用是吸收紫外线②某市已禁止销售 含磷洗衣粉,因为含磷洗涤废水大量排入江河可造成 水质污染③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空气受到硫的氧化 物和氮的氧化物的污染④“白色污染”是指难以降解 的“塑料垃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