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引导学生戒掉网瘾_0
如何让中学生戒掉网瘾

如何让中学生戒掉网瘾第一篇:如何让中学生戒掉网瘾如何让中学生戒掉网瘾家长提问:我的小孩去年开始每天去网吧,晚上都不回家吃饭。
老师反映说他隔两天就逃课。
我才知道他经常去网吧玩游戏。
为此我伤透了脑筋,我减少了他的零花钱,但是情况依然没有缓解。
我该怎么做才能戒掉孩子的网瘾啊?都市学堂老师解答:网络游戏不能一棍子打死,但上瘾绝对不是好事,教育方法是易疏导不易堵,要耐心平等地与孩子商量,还要借助社会力量,如心理医生、玩游戏过来的人帮助劝导孩子等。
孩子沉迷于网络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心理感到比较空虚造成的。
对策的关键在于转移孩子的兴趣和注意力,让孩子觉得有事可做、愿意去做,但不同的孩子需要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前提是你要了解你的孩子,知道孩子为什么去、什么时候去、和哪些人一起去、都在玩什么、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兴趣、从哪里开始的等等内容。
了解了这些情况后才能针对孩子的问题找出采取的策略,一定要进入孩子的心里才能取得相应的效果。
第二篇:如何帮助中学生戒掉网瘾如何帮助中学生戒掉网瘾摘要: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可以给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很多便利,只有在使用过度的时候,才会发展成网络成瘾,所以要合理利用网络。
青少年网络成瘾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特别是近期关于网瘾治疗等问题引起了国内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在过内外各项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文献综述,问卷调查和一些访谈阐述了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现象及原因,特别针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等问题做了进一步研究,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调查研究对策会谈尊重接纳关爱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孩子放学后基本上没有伙伴一起玩耍,网络游戏的互动性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伙伴位置的空缺。
在应试教育下,孩子的学习压力普遍比较重,做不完的作业,考不完的试让孩子感到活得很累,而在网络游戏中没有老师和家长强迫着写作业,心情比较放松。
许多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家长常常会数落孩子并和其他优秀的孩子进行比较,令孩子的自尊和自信都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如何帮助青少年摆脱网络成瘾的困扰提供适度的支持和鼓励

如何帮助青少年摆脱网络成瘾的困扰提供适度的支持和鼓励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便利,然而,网络成瘾问题也逐渐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尤其是青少年,他们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和求知欲的驱使,更容易陷入网络成瘾的困扰。
如何帮助青少年摆脱网络成瘾的困扰,并提供适度的支持和鼓励呢?本文将探讨几种有效的方法。
一、加强亲子沟通亲子沟通是解决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重要一环。
父母应该尽可能地加强与孩子的交流,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情感需求。
当发现孩子可能存在网络成瘾问题时,应及时与他们进行沟通,了解他们使用网络的原因和需求,并耐心听取他们的想法和需求。
在与孩子的交流中,父母要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并尽量提供积极的支持和鼓励。
同时,也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一个健康的网络使用榜样。
二、制定合理的网络使用规定为了帮助青少年摆脱网络成瘾,家庭成员可以共同制定一份合理的网络使用规定。
这些规定可以包括每天使用网络的时间限制、网络使用的目的和内容限制等。
通过制定规定,可以帮助青少年培养自律能力,合理分配时间,避免沉迷于网络世界。
在制定规定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咨询孩子的意见,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同时,父母也需要示范遵守规定,与孩子一同履行规定,共同营造一个健康的网络使用环境。
三、培养兴趣爱好和社交能力青少年陷入网络成瘾的原因之一是缺乏其他健康的兴趣爱好和社交机会。
因此,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发展其他的兴趣爱好,如读书、运动、音乐等。
通过培养多样化的兴趣爱好,可以让孩子的注意力从网络转移,降低他们对网络的依赖。
同时,鼓励孩子积极参与社交活动,扩展社交圈子。
可以带孩子参加课外班、俱乐部或组织亲友聚会等,创造更多与同龄人交流和交友的机会。
通过与他人的互动,青少年能够体验到更多的社交乐趣,减少对网络的依赖和沉迷。
四、提供专业指导和支持当青少年陷入严重的网络成瘾问题时,家长可以考虑寻求专业的指导和支持。
可以咨询学校的心理咨询师或专职辅导员,寻求专业的帮助。
如何帮助学生处理网络成瘾问题

如何帮助学生处理网络成瘾问题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成瘾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尤其是针对学生群体,网络成瘾对他们的学习和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作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学生处理网络成瘾问题,让他们拥有一个健康、平衡的生活。
本文将探讨如何帮助学生处理网络成瘾问题,并提供实用的建议和方法。
一、认识网络成瘾问题网络成瘾是指个体对网络沉迷导致社交关系和生活功能受损的一种心理依赖。
学生对网络成瘾的表现包括长时间上网、无法自控地使用网络、对其他活动失去兴趣等。
网络成瘾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严重干扰了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二、培养正确的网络使用观念教育学生正确的网络使用观念是帮助他们处理网络成瘾问题的首要任务。
学生应认识到网络是一种工具,适度使用是有益的,但过度沉迷则会对自身造成伤害。
以下是一些培养正确网络使用观念的方法:1. 进行网络教育课程:学校可以通过开设网络教育课程来普及网络成瘾知识和正确使用网络的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
2. 指导家长:学校和家长需要加强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
家长在家庭环境中应起到榜样作用,减少自身对网络的依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3. 强调线下活动:学校组织各种丰富多样的线下活动,如运动会、社团活动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减少他们沉迷于网络的时间。
三、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是减少网络成瘾的有效方法。
以下是一些建立健康生活习惯的建议:1. 确定合理的上网时间:学校和家长可以共同制定合理的上网时间规定,并监督学生的执行情况,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2. 培养兴趣爱好:学校引导学生广泛参与各类兴趣爱好的培训或社团活动,帮助他们充实自己的课余时间,减少对网络的依赖。
3. 健康生活方式:学生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规律作息、均衡饮食和适量运动,保持身心的健康状态,增强抵抗网络成瘾的能力。
四、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对于已经出现网络成瘾问题的学生,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是非常重要的。
怎么给孩子戒掉网瘾

怎么给孩子戒掉网瘾
如果想帮助孩子戒掉网瘾,应该使用以下方法:
1、积极的鼓励孩子学习,维护人际关系,同时让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比如多做自己感兴趣或让自己开心的事情,可以让孩子读世界名著、看搞笑的视频、和好朋友聚会,以及逛街、看电影等,这些活动都可以有效的帮助孩子缓解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同时加强孩子与现实生活的连接,切断孩子对网络世界及虚拟世界的依赖。
2、一定要让孩子发展兴趣爱好,同时规律的运动,很多有网瘾的孩子都有性格内向、孤僻,以及兴趣爱好较少、不愿运动等不良的生活习惯,可以让孩子打羽毛球、乒乓球、游泳、健身、长跑等,这些运动都是非常好的兴趣爱好,可以规律的去做,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变得更加富有活力。
3、对于有严重网瘾的孩子,也可以及时寻求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帮助,因为网瘾行为目前也是一种成瘾行为,对于顽固、严重的网瘾行为,千万不能大意,因为这些行为会严重的影响其日常生活以及身心健康,只有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才能更加规范、科学的戒除网瘾的问题。
如何辅导学生处理网络成瘾问题

如何辅导学生处理网络成瘾问题学生在网络上的时间越来越长,因此导致了许多学生出现了网络成瘾的问题。
这对于学生的学业和身心健康都有着不良的影响。
作为辅导员和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帮助学生处理网络成瘾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辅导方法。
1.了解学生的网络使用习惯在辅导学生处理网络成瘾问题时,首先应该了解学生的网络使用习惯。
通过与学生沟通和观察,辅导员可以了解他们在网络上花费的时间以及他们主要参与的活动。
这将为辅导员制定个性化的辅导计划提供基础。
2.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可以帮助他们减少对网络的依赖。
通过与学生交流、观察和了解,辅导员可以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并给予积极的引导和支持。
例如,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俱乐部活动、体育比赛、艺术展览等,以吸引他们将注意力从网络转移到现实生活中。
3.制定合理的网络使用计划辅导员可以与学生一起制定合理的网络使用计划。
该计划应该包括每天使用网络的时间和具体的使用内容。
辅导员应该引导学生明确合理的网络使用目标,并帮助他们建立自制力,按照计划进行网络活动。
4.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服务网络成瘾问题往往伴随着心理问题。
辅导员可以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服务,帮助学生理解并处理他们的情绪和压力。
通过与学生进行个别或团体的心理咨询,辅导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理机制,以应对网络成瘾问题。
5.开展家长教育活动家庭环境对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形成和解决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辅导员可以与学校合作,组织家庭教育讲座、家长培训班等活动,向家长传授处理网络成瘾问题的相关知识和技巧。
通过家长的参与与指导,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克服网络成瘾问题。
6.建立互助小组和社区支持辅导员可以组织学生建立网络成瘾互助小组和社区支持。
小组成员可以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受,并互相支持、监督。
辅导员可以起到组织者和指导者的角色,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促进小组成员共同走出网络成瘾的困境。
总结:辅导学生处理网络成瘾问题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教育小学生戒掉网瘾的方法

教育小学生戒掉网瘾的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对于小学生而言,过度使用互联网可能导致他们陷入网瘾的困境中。
为了帮助小学生戒掉网瘾,以下是几种有效的教育方法:1. 提高家长的意识和参与度家长在小学生戒掉网瘾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需要了解互联网对孩子的影响,并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上网时间和规定。
此外,家长还应该积极参与孩子的互联网活动,与他们进行沟通和交流,使孩子感受到家庭关爱的支持。
2. 学校的教育和谈话学校在教育小学生戒掉网瘾方面应肩负重要责任。
学校可以组织专题讲座或课程来向学生普及互联网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并教导他们正确使用互联网的技巧。
此外,在校内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应对互联网带来的挑战。
3. 培养兴趣和发展其他爱好小学生迷恋互联网往往是因为缺乏其他丰富多样的兴趣爱好。
学校和家长可以一起帮助他们发掘和培养其他有益的兴趣爱好,如运动、艺术、音乐等。
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可以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满足感,从而减少对互联网的依赖。
4. 家庭限制互联网使用的方式家庭是对小学生互联网使用的最直接管理者。
为了帮助孩子戒掉网瘾,家长可以采取一些限制措施,如设置家庭网络过滤器,规定互联网使用时间和地点,以及监督孩子的上网行为。
这样的限制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上网习惯,并避免孩子沉迷于互联网。
5. 给予适当的奖惩措施适当的奖惩措施可以对小学生戒掉网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当孩子能够遵守规定的上网时间和规则时,家长和学校应给予相应的奖励,并表扬他们的努力和进步。
相反,如果孩子违反上网规定,应该有相应的惩罚措施,并与孩子进行沟通,告诉他们违反规则的后果。
6. 倡导理性使用互联网的观念教育小学生戒掉网瘾不仅仅是限制孩子的互联网使用时间,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对互联网的理性认识和正确使用的观念。
教育机构可以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引导学生明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差异,并教授如何利用互联网获取真正有价值的知识和信息。
怎样帮助学生戒除网瘾

怎样帮助学生戒除网瘾初中阶段是人生最为重要的转折点之一。
在当今的网络化时代,我们的生活和网络息息相关。
但是,对初中学生来说,网络就像一把双刃剑。
许多学生因为自制能力差,过多沉迷于网络中,无心学习,甚至缀学、走上犯罪道路。
因此,怎样帮助学生戒除网瘾,成了社会、家庭、学校共同关注的问题。
学生过度迷恋网络的害处很多:电脑辐射,直接危害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的中学生的健康成长;网络的不良因素影响,导致学生无心学习;初中学生喜欢网络游戏、QQ聊天等,占用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学生没有精力学习做事,意志消沉。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有许多力量参与人的教育过程,第一是家庭,第二是老师,第三是集体,第四是孩子……”成功的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和谐一致的教育。
人是教育的产物。
一个人会成为什么样,那是社会、家庭、学校教育所塑造出来的。
学生一旦染上网瘾,社会、家庭、学校都要及时进行矫正,通过这段期间的培训学习,我得到了很多经验教训,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与家长紧密配合。
电脑和网络不是洪水猛兽,只要引导得当,必能从中受益。
我们教师通过家长会、家访、家校联系簿或家长学校等方式,与家长沟通,要求家长:首先,对青春期的孩子不能强行的“堵”,因为他们此时有强烈的逆反心理,越堵可能会越糟,会适得其反。
其二,家长要蹲下来与孩子交流,用丰富生活转移他的注意力。
其三,加入到他们的游戏中,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控制他们游戏的时间。
其四,要一分为二地看待网络和游戏。
关键是正确引导。
家长可以与孩子共同对游戏进行评价,或把一些流行的有利于孩子健康的游戏拷贝在自家的电脑上,供孩子玩。
其五,培养孩子说话算数的诚信品质,并实施奖惩的办法,这方面家长要首先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榜样。
二、为网瘾学生树立好的榜样。
用学生身边的例子教育网瘾学生是最有说服力的,也是他们最乐于接受的一种方式。
有不少学生曾一度迷失在网络中不能自拔,后经过家长和老师的教育迷途知返,重新将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来,学习上再现以往辉煌,让这些学生在班会课上、在学校大会上作典型发言,将自己如何成功戒除网瘾的经验告诉同学们,让大家觉得其实戒除网瘾并不难。
预防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活动总结5篇

预防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活动总结5篇篇1一、活动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网络使用不当,特别是对学生群体而言,容易引发沉迷现象,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业成绩及社交能力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有效预防学生沉迷网络,我校组织了一系列教育引导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提高学生对于网络沉迷危害的认识。
2. 培养学生健康上网的习惯和自主管理能力。
3. 加强家校合作,共同构建预防学生网络沉迷的环境。
三、活动内容(一)宣传教育活动1. 举办主题班会:通过班会形式,组织学生学习网络沉迷的危害性,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2. 宣传海报制作:学生自发组织制作预防网络沉迷宣传海报,张贴于校园显眼位置。
3. 专题讲座:邀请专业人士进行网络素养教育讲座,讲解网络沉迷的成因及后果。
(二)实践活动1. 课外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活动,如体育比赛、艺术表演等,转移学生注意力,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2. 心理辅导:开展心理健康课程及个体咨询,帮助学生解决网络使用中的心理问题。
3. 家校互动: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向家长普及网络教育知识,引导家长监督孩子合理使用网络。
(三)监管措施1. 上网时间管理:学校设置上网时间限制,引导学生有规律地使用网络。
2. 网络内容监控:加强对校园网络的监管,屏蔽不良信息,净化网络环境。
3. 建立预警机制:建立学生网络行为监控与预警机制,发现问题及时干预。
四、活动成果1. 学生的网络素养明显提高:大多数学生能够认识到网络沉迷的危害性,能够自觉控制上网时间,保持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2. 家校合作效果显著:家长对网络教育的重视程度显著提高,家校共同监督和管理孩子使用网络的意识增强。
3. 学生课外活动参与度增加:相较于以往,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积极性明显提高,课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4. 校园网络环境得到净化:通过监管措施的实施,校园网络环境明显得到改善,不良信息得到有效屏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确引导学生戒掉网瘾
进入初三,作为班主任的我发现一些学生并不是我想象中那样踏实自觉,班里的学习气氛也不如我想象中的那样浓厚,个别学生的学习成绩非但没有进步反而退步时,心里着实着急。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首要任务就是弄清这些学生不学习,成绩下降的原因。
一、案例简介
我校地处安庄镇驻地,镇上开有几家网吧。
班上的孟某、李某和冯某等几名学生家里有电脑且经常上网。
自从上了初中以后,迷恋上了网络游戏进而常常因为考试成绩的下降而遭致家长的责骂。
由于住校,每周才回家一次,便利用课外活动和晚休时间到网吧上网,为此我频频与学生家长联系,反映其在校学习过程中学习态度很不端正,经常在外上网,甚至上课的时候无精打采,提不起学习兴趣,也常常白天旷课在宿舍睡觉,并且屡教不改.
二、对案例进行的分析
在这些学生的眼中,认为学习是被动、烦恼的事。
学习负担、频繁的考试、艰苦紧张的学习生活都带来了学生消极的学习心理状态。
而电脑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网络游戏中学生有着极强的吸引力,且学生的自制力又较弱。
究其原因:
1.学校的因素。
初三学生面临着中考的压力,学生的课业负担相对初一、二年级的学生重一些。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往往注重的是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略了学生其它方面的素质,这种对学生能力的错误评价也使学生颇为不满。
有的教师仅仅因为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好,学生的平时表现不好便全盘否定他们的能力,公然歧视他们。
没有哪个孩子不想成为好孩子的,因为他是个独立的人。
不管有没有被师长当一个独立的人看,他是个有着任何人都不能替代的感知的情绪情感的人。
人在社会上是需要得到认同和尊重的,这样他才会有归宿感,有群体感,有不孤单,有不恐惧被抛弃,有不对抗被抛弃的感觉。
人总是在有意无意中对抗被抛弃的感觉,这时一旦他其他方面得到了别人的尊重和认同,他会很快沉迷其中。
对于未成年的学生来说最好的忘记被抛弃感觉的介体就是网络,网络也是唾手可得的最方便最包容自己的介体。
沉迷于网络的学生是很可怜的,自己想做个好孩子,但又不知道怎么样有效解决学习生活中面临的困难,在家父母不理解自己,在学校也得不到尊重。
沉迷于网络的孩子都有个特点就是聪明,聪明的人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也有更高的认同和尊重的需求。
2.家庭环境的因素。
家庭环境是造成学生有网瘾的重要原因。
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给学生的学习情绪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当孩子学业成绩上的表现达不到父母的要求时,如果
父母的教育方式仅仅停留在不停地批评,不断地否定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的时候,会导致孩子对自己的学习行为做出不正确的归因,再加上对父母不理解的不满,那么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学生会更为消极对待自己的学习,从而把用在学习上的精力投入到网络游戏中。
还有父母都在外打工,为了孩子与自己联系方便给孩子买了手机,为了弥补自己对孩子的愧欠买了电脑,从而为孩子的上网提供了便利。
三、对问题行为的诊断
网络成瘾,学生表现为对学习厌恶反感,经常逃学或旷课,它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下降。
在本案例中,该学生即使知道学习的结果直接影响到他的未来,但是他仍然对学习表现得非常反感,甚至感到痛苦,宁愿承受老师、家长以及其他亲朋好友的责骂,也要逃课去网吧上网。
这种行为的直接结果就是学习成绩的急速下降,进行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四、治疗方法
1.让父母应积极与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沟通,加强对孩子的精神关怀。
家长应该积极与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沟通去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孩子所需所想,给孩子以精神上的关怀、理解与安慰。
如家长可经常与孩子聊他们感兴趣的事情,共同参与孩子感兴趣的有意义的活动,尊重孩子的认知,满足
孩子对精神之爱的需求,减少孩子上网的欲望。
2.积极采取措施转移学生注意力,将学生的求知欲引向正确的轨道。
老师设法引导学生的求知方向。
从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特性出发,帮助其树立起远大的目标,培养其高尚的情操,加强其自控力。
在班内经常性地开展各种活动,让各种学生的特长与兴趣都能得以展现,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只以分数论英雄。
有意识的将学生的视线从网络上转移。
3.加强学生自身的心理品质与控制力。
让学生树立一个坚定正确的奋斗目标,以此为动力培养学生的控制力与忍耐力。
加强自身情操的陶冶,对一些生活中的困惑,积极与外部沟通。
学生如想上网,可有意识地转移目标,参加一些自己热爱的活动。
上网时,应有意识地克服自己的好奇心和欲望。
4.家庭和学校应进行经常性沟通,建立起有效的监控系统,控制有上网瘾的孩子的作息时间,以此构建一个良好的外部小环境。
总之,只有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才能恰当地选择具体的方法进行治疗,才能保证治疗的效果,最终达到解决问题行为的目的。